時間:2017/07/11 形式:自由行
人物:家人 人均費用:3W
出行天數:25天

每次出行,總是那麼匆匆。雖然早已在計劃中的行程,但簽證且遲遲未付諸行動。以至於從出簽到出發,只有14天時間,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就顯得非常緊張和倉促,訂機票、住宿、租車、大巴車票、門票、行程安排都需要秒落實。

行程

Day 17-11 上海–溫哥華-舊金山
Day 27-11 到達 舊金山
Day 3 7-12聯合廣場、漁人碼頭、九曲花街、金門大橋、中國城
Day 4 7-13上午: 矽谷、斯坦福大學、神祕點 ;下午:蒙特雷、17英里風景區
Day 5 7-14加州一號公路、莫羅灣、丹麥村、聖巴巴拉
Day 6 7-15 洛杉磯環球影城、星光大道
Day 7 7-16 蓋蒂中心、好萊塢標誌、聖莫妮卡
Day 8 7-17 上午:洛杉磯-拉斯維加斯;下午:拉斯維加斯大道
Day 9 7-18 上午:拉斯維加斯半日遊;下午:自駕到大峽谷南緣的圖薩揚小鎮
Day 10 7-19 上午:大峽谷隱士之路;下午2點後自駕到馬蹄灣
Day 11 7-20 鮑威爾湖、羚羊谷,下午4點後自駕到鹽湖城
Day 12 7-21 上午鹽湖城-大提頓;下午:珍妮胡、傑克遜湖
Day 13 7-22 黃石公園:、西拇指盆地、老忠實噴泉、大凌鏡溫泉、諾里斯間隙泉
Day 14 7-23 黃石公園 : 猛獁氏臺地 、塔瀑、黃石大峽谷、 黃石河、黃石湖
Day 15 7-24 上午:駕車到鹽湖城;下午:猶他州市政廳、摩門教教堂,還車
Day 16 7-25鹽湖城飛華盛頓;白宮、五角大樓
Day 17 7-26 國會山、航空航天博物館、國家美術館、華盛頓紀念牌及周邊、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
Day 18 7-27 上午:大巴到費城;下午:獨立紀念館、市政廳、費城藝術博物館、富蘭克林大道
Day 19 7-28 上午:費城乘大巴到紐約;下午:高架公園、熨斗大廈、聯合廣場、洛菲克中心、聯合國大廈、中央車站、帝國大廈
Day 20 7-29 第五大街、現代藝術博物館、聖帕特里克大教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大都會
Day 21 7-30 歸零地、911紀念館、新世貿大廈、三一教堂、華爾街、紐約市政廳、自由女神、布魯克林區
Day 22 7-31 上午:大巴到波士頓;下午: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
Day 23 8-1 自由之路
Day 24 8-2 購物
Day 25 8-3 波士頓-上海

簽證篇

美國雖然對我國是十年籤,但還是犯了拖延症,沒有早早就把簽證準備好,以至於6月底想出發,5月中旬才上網開始填DS160表。登陸網址網站://ceac.state.gov/genniv/(關於DS160表格的填寫要求網上有詳盡的介紹,也就不細述了)。 DS160填好後,輸入護照號進行電子簽名,提交後會出現確認頁,這個確認頁記得儲存,面籤需要帶去的,也可以選擇email一份備份著。同時會得到一個CGI號碼(CGI Reference Number),接下來就靠這個號碼交錢!我是去中信銀行櫃檯交的簽證費。
支付完成後,中信銀行會有一張回單給我們,憑回單上的收據號碼,再回到//cgifederal.secure.force.com/ 進行面籤預約。平時2-3個工作日就可以預約上面試時間,遇上暑期旺季,對話方塊中只跳出2個預約時間可供選擇,6月9號和6月20號,而且9號只有下午15:00和15:30兩個時間段,稍稍猶豫了一下,15:00的時間已經被預約完了,15:30的時間也只有5個名額,趕緊點選確定了面試時間,6月9日3:30pm。預約後的確認頁面也是要儲存列印出來帶去面試的。
【準備材料】護照、DS160確認表、預約確認單(前面三者是必須要帶的)、身份關係證明(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單位開具的在職證明、單位組織機構程式碼證)、財力證明(單位開具的薪資證明、銀行流水、存款證明、房產證、車本、納稅證明……)、去美國的準備材料(行程計劃),滿滿當當準備了兩個檔案袋(記得只能帶透明無拉鍊的資料夾),以為萬無一失,以為沒有理由拒籤(因為在我們的護照裡,滿滿當當蓋有去歐洲的申根籤、英國籤……)然而悲催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面簽約的是上海領事館,可以毫不誇張地形容當時的場面是人山人海,在樓下拿到了entrance pass-後,然後上樓排隊–貼條碼–錄入資訊–安檢–印指紋,2小時後才排到,見到了簽證官(不是暑假期間,平時面籤只要40分鐘左右的時間,所以假如要去美國一定要早作打算,千萬不要在6、7月份的時候去辦理簽證),可以面對簽證官了,心裡有點忐忑。遞上護照,一個看起來還算面善的美女簽證官看了一下護照和電腦上的資訊就開始問話,先問我:你是在醫院工作的?我說:是的。又問:你在婦產科工作過嗎?我答:沒有(其實這時候的我完全是一臉茫然地機械地回答)。問:從事過墮胎工作嗎?答:沒有。最後又問:是計劃生育委員會成員嗎?這時我似乎明白了過來,給了堅決地否定的回答(大家應該懂的為什麼問這3個問題)。接著又問LJ:你是什麼學歷?答:博士。問:有帶簡歷和行程單嗎?我們自認為準備的材料夠充分、夠全面,就是沒有準備簡歷。在官網上搜美籤的材料資訊,也沒有這一條,只能回答沒有準備個人簡歷,其他的單位證明材料等等遞上都是徒勞,根本不看。最後告知我們:我通過了,LJ給了一張221g的黃色單子,要求回去補交個人簡歷和所有在期刊上發表的出版物的資訊(包括出版物的名稱、時間、出版社),完整的英文行程單和計劃會見的人,通過中信銀行寄到上海領事館。
本打算6月底出發,這樣一來,只能耐心等待,問題是什麼時候能拿到簽證、能不能拿到簽證都是未知數。更讓人匪夷所思和鬱悶的是,LJ三十多年的工作經歷的簡歷和三十多篇的國內外出版物及課題要一一列出,頗費了LJ的一番心血,真的非常打擊人的熱情,把我想去老美的快樂心情吹拂得蕩然無存,去過二十多個國家,難籤的、好籤的都簽過,沒有哪個國家像老美的簽證這麼折騰人。
一星期後在//ceac.state.gov/CEACStatTracker/Status.aspx網址上查詢,都是Visa Status Check狀態,大約在十天後,我上午查詢還是Check狀態,下午又進網站查詢就是issue。謝天謝地,總算在最短的時間裡拿到了簽證。

關於機票

6-19日上午在中信銀行取回簽證,下午就開始在各個網站上搜尋機票,各番比較,權衡,最終在天巡網站的 hutchgo.com 預訂 了加拿大航空的,7-11號15:55分AC26上海浦東機場出發,溫哥華轉機,AC566 01:40 溫哥華到舊金山;回程:8-3號10:30 AC8457波士頓出發,蒙特利爾轉機,AC17 01:30從蒙特利爾回到上海。HK$6275/人。
比較了多個網站和航班,選擇了這家航班,是覺得在這個時間(旺季加票源緊張)能訂到這個價位的機票應該很幸運了,再說介面上顯示機票只有5張了,所以立馬下了單,根本沒有經驗也不知道加拿大轉機除了溫哥華和多倫多,其他的任何地方轉機都是要有過境籤的。hutchgo.com 網站在下單前沒有任何的提示和警示,下單後,只發了我一封訂票成功的確認郵件,不是正式電子機票,只提示說假如3天未收到電子機票的郵件,再去郵件催討(我現在懷疑有可能是故意不發的嫌疑,目的是儘量拖延我的時間,使我沒有其他選擇的機會,因為一般來說,我在網上一旦下單成功,馬上會收到電子機票的郵件,訂過N次機票,從沒遇上過)。
2天后我還沒有收到郵件,就發了一封催討郵件,倒是立馬給我發了電子機票的郵件,在機票的最後一面有幾行不顯眼的小字:客有責任於出發前準備所有旅遊檔案,包括簽證和過境籤……
這個提示確實沒有引起我的重視,但是假如我這時知道了在蒙特利爾轉機要過境籤,我也萬萬來不及辦出加拿大簽證的,明明是個陷井,不在下訂單前有所提示,在我下了單,又拖延了我時間後,來一個事後告知,讓我氣憤之餘,又討不回公道,把我的經歷寫出來,是為了忠告蜂蜂們,在這些網站上下訂單一定要謹慎!!!雖有多次出境自由行經歷,天巡網上訂票是第一次,但就是這一次狠狠地被欺詐了,以至於回程票作廢,重新買了飛上海的機票,這是後話,教訓深刻。
境內:美航空DL832 鹽湖城機場-T2航站樓–華盛頓(羅納德里根機場)
2017-07-25 09:43 2017-07-25 16:00

關於住宿

酒店基本在Booking和Airbnb網站上預訂。7、8月份是美國的旅遊旺季,尤其是美西的幾個國家公園,酒店非常難訂,要麼旅館告罄,要麼價格很高,頗費周折。既要考慮價格問題,又要考慮地理位置。反覆比較,權衡,最後所訂的酒店在走完整個行程後看來,基本滿意。
7-11(12)舊金山:Travelodge San Francisco Airport North (舊金山機場北旅程住宿酒店) US$420, 二晚。稅後。
這家酒店離舊金山大約20分鐘車程,機場選擇這家酒店是考慮到因為是自駕,距離不是問題,價格是需要考慮的。機場出來十幾分鍾就到了,值得推薦。
7-13卡梅爾:Bay Park Hotel (海灣公園酒店) US$140,稅後。 住宿在卡梅爾小鎮價格很高,選擇了離卡梅爾小鎮大約20分鐘車程,就在17英里出口不遠,自駕非常方便。
7-14聖巴巴拉:Motel 6 Santa Barbara – Carpinteria North (卡賓特里拉北部聖芭芭拉6號汽車旅館) US$155,設施雖然簡單普通,但這個價格和位置還是很滿意,因為這一天的行程排的很緊湊,到旅館估計要在22:00後(實際上到旅館是23:00後了),第二天到洛杉磯大約需要2小時車程,主要還是價格比較滿意。
7-15(16)洛杉磯:Private room in Melrose/Larchmont with two beds 4911 Rosewood Avenue 2576 ¥1860, 二晚,在Airbnb網站上訂的民宿。比較滿意,但是因為是住宅區,每次找停車位都頗費周折。
7-17拉斯維加斯:The LINQ Hotel and Casino (林尼克酒店及賭場) US$90,非常滿意,價格便宜,又在拉斯維加斯大道上,出門遊玩非常方便。推薦。
7-18圖薩揚小鎮:Grand Canyon Inn and Motel (大峽谷賓館) US$170,典型的西部牛仔的一個安靜、溫馨的小鎮。預訂時因為峽谷村已沒有可以選擇的價格親民的旅館,圖薩揚小鎮離峽谷村只有半小時車程,卻帶來意外的驚喜。強烈推薦。
7-19佩吉鎮:Knights Inn Lake Powell (鮑威爾湖騎士酒店)US$150。地理位置非常便利,對面就是一家超市,可以補充食品、水果。
7-20鹽湖城:Royal Garden Inn Downtown Salt Lake City (鹽湖城市區皇家花園酒店) US$69,
7-21莫蘭:Togwotee Mountain Lodge (特格蒂山林小屋) US$240,也是因為傑克遜鎮住宿價格飆升,而第二天反正要從黃石公園南入口進,也值得推薦。
7-22西黃石鎮:Jared’s Wild Rose Ranch Resort (加雷德野玫瑰牧場度假酒店)US$210,又是因為在西黃石鎮訂不到旅館,在離西黃石鎮車程不到20分鐘的地方訂的旅館。當一路勞頓駕車到達時,想想不到會有如此恬靜的旅館,非常滿意,推薦。
7-23傑克遜鎮:Swiss Mountain Motel (瑞士山汽車旅館) US$100,一家汽車旅館,位於Thayne鎮,離傑克遜鎮2小時車程,選擇這家旅館是因為當天傍晚多趕了2小時路途,第二天到鹽湖城可以從容些(夏季美國太陽下山的晚)。這家汽車旅館設施非常普通,但具有典型的美國鄉村風格,一派田園風光。
7-24鹽湖城:Motel 6 Salt Lake City West – Airport (鹽湖城西機場6號汽車旅館) US$73,因為汽車已還,第二天一早要去機場,所以必須離機場近點,旅館對面馬路就有到機場的軌道交通,非常方便。
7-25(26)華盛頓:District Hotel (地區酒店) US$240,二晚,地處華盛頓中心位置,離地鐵站800米,有著100多年曆史的酒店,值得推薦。就是客房裡沒有wifi,只有大堂裡才有。
7-27費城:Best Western Plus Philadelphia Convention Center Hotel (費城貝斯特韋斯特優質會議中心酒店) US$153,在費城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不錯,有早餐提供。
7-28(29、30)紐約:Shoreham Hotel (肖漢姆酒店) US$604, 三晚,離地鐵站200米,位於曼哈頓中城區的第五和第六大道之間的55街,出門遊玩非常方便,值得推薦。
7-31(8-1、2)波士頓:Private Room 3 Min Walk to Savin Hill Subway Stop 7 Saxton Street 2 ¥ 2576元,在Airbnb網站上訂的名宿,一家旅居美國多年的華人同胞的自住房,離地鐵紅線站不到5分鐘路程,住宅區周邊有大、小好幾家超市,方便自己燒飯,推薦。

關於自駕

1.租車

訂下機票,定好行程,接下來就要租車。美國租車產業非常發達和成熟,在租租車上預訂和下單。租車必備必備材料:①主駕駛員名下的護照原件,國際信用卡。
②主駕駛員駕照原件+以下任意一種駕照翻譯認證件。
α 國際駕照翻譯認證件(線上辦理,寄送到家,租車免費贈送)。
β 車行翻譯件:由租租車提供翻譯件模板,線上翻譯,下載後列印即可。
起先我們選擇的是AVIS租車公司,價格相比較其他幾家租車公司便宜,都已經訂好了,後來發現在這家租車公司租車除了主駕駛人必須要有國際信用卡,假如是多人開車,另外的駕駛人也必須有本人的國際信用卡捆綁,不然不能開車。只能跟AVIS取消訂單,重新選擇了AIamo租車公司。這家租車公司除了主駕駛人要有國際信用卡,其他的駕駛人沒有信用卡也可以開車,但價格比AVIS高好些。美西自駕14天,豐田凱美瑞車,加上稅金共8千多,比AVIS貴1千多。保險基本買最全了,這個還是不要省了,買保險就是買一份放心。

2.提車

舊金山機場提車,門店位於機場內,有免費輕軌列車可達。沿著機場標識走就行。在租車櫃檯上遞上護照、租車訂單、主駕駛人駕照原件和翻譯件、行用卡,立馬就辦好。然後去車場提車,提車前最好把車子檢查一遍,有劃痕和擦傷拍下來,在車場出口有工作人員掃一下條碼,檢視訂單合同,告訴他劃痕的地方,他會錄入電腦,然後上路走人,就這麼快而便捷。

3.還車

鹽湖城機場,還車前把車子清洗乾淨,郵箱加滿油,將車開到機場車場,一個好大的停車場,立馬就有工作人員過來,拿著移動端,四周檢查一下車身,然後再檢查下內飾也沒看油箱就完成了,告訴我們可以走了,過程非常迅速。

4.加油

在美國加油站都是自助的。一般有三檔油,87號、90號、93號,租車的時候跟店家確認一下加哪檔油,一般來說經濟型品牌的車型都加87號(Regular)就可以,最便宜的一檔。
常常是加油站邊上就是一家超市,裡面有店員,我們一般付給店員20-30刀(根據油箱剩餘的油的多少估算一個價格),告訴他幾號位置,然後拿起87號對應的油槍放入油箱內,按一下按鈕,捏緊油槍,就開始加油了,加到滿額後會自動彈槍,取出油槍放回原位就可以開車走人了。每一加油站都有一家超市,可以補充一些食物和飲品,加油站還提供清洗汽車的工具和清洗液,可以擦洗一下汽車玻璃。

5.交規

⑴ 行人擁有最高路權,在右轉或者小路口時看見有行人,必須完全停下來讓行人先走。
⑵ 實線嚴禁變道。
⑶ 如果路上沒有紅綠燈,只有一個STOP,必須剎住車2-3秒,觀察情況後在行,即使沒車也要這樣。
⑷ 直行高於左轉。
⑸ 萬不得已不要按喇叭。
⑹ 進出城的高速公路最內側車道為快車道,需要搭乘2人及以上的車輛才可以使用。
⑺ 超速在美國一旦被發現,罰的比較狠。在高速上行駛我們一般不做領頭羊,因為在美國一旦被警察發現超速,被罰的往往就是領頭的一輛車,假如車少的情況,一般也老老實實,不超過限速範圍的10%。
其實,熟悉了交規後,在美國開車比在國內開車有秩序,永遠都是禮讓三分。

行前準備

1.移動WiFi當然是淘寶上訂,機場取,機場還。在美國也沒有再買卡,訊號基本保持通暢,導航就是靠Google Maps,除了在黃石公園和大峽谷的某一些地方,沒有訊號,但我事先在有訊號的地方把要行的路線在Google Maps上導上,然後就不要退出,一直導著,在沒有訊號的地方,語音提示會沒有,但我的定位和移動位置、方向,google地圖一直可以顯示,再根據路標可以很放心地作出準確的判斷。GPS導航儀我也沒備。也可以下個離線地圖。
2. 信用卡帶了二張,一張中國銀行的,還有一張是招商銀行。額度夠的話,一般一張卡就行了,但根據以往境外刷卡經驗,會很偶然地碰到在有些刷卡機上信用卡就是刷不出的情況,換一張就可以刷了,跟哪家銀行沒關係,這次在美國,也碰到類似情況,一次是中國銀行的刷不出,換招商就刷出,還有一次招商的不行,換中行的就可以刷了。美元在國內才換了一千五刀,小額的,5刀、10刀方便使用。還有剩餘的帶回來。
3.預訂的門票:環球影院(淘寶)、赫氏古堡(官網上)、國會山( //www.visitthecapitol.gov/plan-visit/book-tour-the-capitol)、聯合國大廈(//visit.un.org/content/tickets)、帝國大廈(淘寶)、自由女神(淘寶),上羚羊谷因為預訂不到門票了,只能選擇下羚羊谷,下羚羊谷現場可以買票,就沒有預訂(其實也應該在淘寶上訂好,尤其在旅遊旺季的時候,免得在現場排隊暴晒)。環球影院和帝國大廈憑電子票就可以,其他的要列印出來帶上。美東的三程bas車票,在官網上購買,非常便宜,高速公路路況很好,座位也舒適,車上還有衛生間,發車時間有很多選擇。
① 華盛頓~費城 7.4刀/人;行駛時間3h。
② 費城 ~紐約 11刀/人;行駛時間2h。
③ 紐約~波士頓 6.6刀/人;行駛時間4h。
4. 保險:美國被稱為“車輪上的國家”,美國的醫療費用實在是很貴,真要有什麼意外,個人確實負擔不起。所以我選擇了美亞的保險,385元/人。
5. 插線板和電源轉換器帶上,電源插頭由兩個扁頭和一個圓頭組成。國內電器插頭為兩插的可以直接使用,仨插頭的需要使用轉換插頭。
美西早晚溫差大要帶一件外套,尤其是舊金山海風吹起來,冷得很,穿了一件衝鋒衣都感到很冷,所以經常看到景點裡有穿短袖的,也有穿薄型羽絨服的,最好帶一件稍厚點的外套,黃石國家公園都說冷,也是指早晚時候,不過我倒沒感覺特別冷;美東就基本短袖就可以。
美國旅館牙刷、牙膏、拖鞋不備,要自帶,洗髮、沐浴用品旅館都有準備,還有護膚品。醬菜類如榨菜多帶點不會錯,老美食品終究吃不慣。

Day1 7月11日 上海 – 溫哥華 – 舊金山

7-11號15:55分AC26上海浦東機場出發,飛行10.30小時到達溫哥華,2小時轉機,AC566 01:40 溫哥華機場起飛,當地時間16:00到達到舊金山國際機場。

穿越半個地球的十幾個小時的飛行竟然毫無睡意,想借酒小睡一會兒,LJ突然想起說,到舊金山還是11號,要開車,不會酒駕吧?已經喝了一瓶,另一瓶紅酒只有交還給乘務員了(本想要一小杯紅酒,消磨一下時間,卻送上半斤裝的紅酒兩瓶)。

↑加拿大溫哥華機場

↑轉機標誌很明顯,沿著箭頭指示走很容易找到轉機入口。

↑找到轉機的入口,工作人員要驗收你的機票和護照,然後再填寫一張表格,內容也就是個人資訊和在舊金山的住宿地址等。

過了這道關口,往裡走就是安檢和到美國的入境稽核。原來從溫哥華轉機到美國,這裡就把入關手續都辦了,到了美國直接就可以去取行李出機場。這也是後來才明白過來的。
在入關時,美國海關人員問了LJ幾個簡單的問題:
問:為什麼要到美國來?
答:旅遊。
問:住在哪裡?(以為是問在舊金山的住宿,其實是問來自哪裡)
答:Chinese
問:都去哪幾個城市?
答:舊金山、洛杉磯……(他自己看著表格一個個接著在讀,讀到後來自己都笑了,就不用我們再回答了),然後按了指紋(十指),就過關了。來之前,網上說的各種過關時的擔心都沒發生。(早知這樣,會多帶點食品)。

↑穿過這個通道,前面就是候機大廳(其實是很小的一個候機廳)。
因為同是加拿大航班,所以行李不用再取出來,方便不少。

↑飛往美國舊金山的飛機。

↑終於到了舊金山國際機場
舊金山國際機場位於舊金山市南方大約13英里(21公里),毗鄰聖馬刁縣的密爾布瑞和聖布魯諾,是美國加州的一座大型商用機場,擁有可直飛美洲、歐洲、亞洲、和澳洲各個大城市的航班。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剛剛開通直飛舊金山的航班。

↑取了行李,就沿著指示牌去坐機場輕軌到租車的地方去提車。

機場輕軌線

↑不到10分鐘就到了租車點,人不多,不一會兒就訂好合同,付了款,拿著合同去車場取車,車子挑選的餘地不多,選了下面這倆豐田凱美瑞,已開了3萬公里左右,車身上有一些劃痕,不是很明顯,拍了照,出門時,跟工作人員說明了一下,他作了登記,看了合同就告知我們可以開車走人了。
第一次出境自駕,第一次在美國開車除了興奮,心裡還是有點忐忑。

↑開啟窮遊行程助手(事先已把行程中包括的景點、酒店已經匯入儲存),找到舊金山酒店地址,點選導航,馬上就連上Google地圖,跟著導航很容易就找到了旅館,旅館坐落在從機場到舊金山市區的路口,非常容易找,出行也便利。

酒店設施很普通,但滿足一切生活之必須,還乾淨就行。考慮到因為有車,20幾分鐘的車程到市區不是太遠,後天的行程是上午矽谷,中午後走一號公路,住在這裡比住在市區方便,還有就是價格便宜,可以免費停車,住在市區酒店必須要有免費停車位,不然停車費會很貴。

辦理好入住酒店的手續後,時間已經是晚上7點多了,天色還很亮(在美國7、8月份確實是旅遊季節,日照時間長,一般要8、9點鐘天才暗下來),一點睡意也沒有,就駕車往市區開去。

第一次在美國駕車,交規、道路不熟,一開始還是小心謹慎的。舊金山的高速路,以實用性為宗旨,沒有像我們國內的一些防護欄設施,但他們開車非常遵守交規,有秩序,其實感覺比在國內好開多了。
來到舊金山唐人街,找停車位頗費了一番周折,在路邊有停車位,咪表刷卡,就是刷不出,後來找人問了,才知道晚上6點後路邊停車免費,但假如要過夜的話,早上7點前必須開走。停好車,找了一家中餐館,吃了在美國的第一餐飯。

北美最大最繁華的唐人街非舊金山唐人街莫屬。舊金山位於美國西岸,距離亞洲比紐約要近很多,因此逐漸成為亞洲移民最大的聚居地。舊金山唐人街很早就發展起來了,唐人街的牌坊是青色的,上面還掛著孫中山題寫的天下為公的牌匾。晚期的唐人街牌坊往往用紅色,也很少會掛中華民國領導人的題詞。唐人街位於舊金山金融區旁邊,唐人街的牌坊上的玉石角獸可能是全世界唐人街中最為精緻的了。

day2 7月12日 舊金山一日遊

今天是美國遊的第一天,舊金山市區遊,行程:聯合廣場 – 九曲花街 – 漁人碼頭 – 金門大橋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睡到自然醒,駕車大約20分鐘就到聯合廣場附近,有不少日間停車場,兜了幾個圈子,找到了停車場,18刀,停到下午。

聯合廣場位於鬧市區,不大。廣場中央有一座高聳的紀念碑,是為了紀念美國海軍在馬尼拉海灣擊敗西班牙艦隊而設立的。聯合廣場四周有4條街道,商店、品牌商場林立,全然是購物者的天堂。 照片上中間就是紀念碑。

舊金山是一座山城,整座城市建立在一座小山丘之上。連綿起伏的丘陵地形使這裡的道路顯得相當的奇特,呈現“山地城市,方格網道路系統”的景象。這裡道路的坡度都是相當的大,據稱最大坡度達到31.5°方格路網打造了舊金山的美麗街景。

舊金山大部分街道都可以實行路邊停車。在陡峭的街道上為了使人們能把車輛穩穩當當地停靠在路邊,舊金山也做了相當詳細而嚴格的控制。舊金山法律上規定在坡上停車時,須將車輪打斜停靠路邊,上坡時輪胎向外,下坡時輪胎向路邊,同時要求車輛的前輪必須與路沿線呈某個固定的角度,角度達不到的話就會被開罰單。

九曲花街


九曲花街(Lombard Street) 是“全世界最彎曲的道路”。這條百轉千折的道路,在20世紀20年代初原是直線雙向車道,然而陡度達40度的斜坡常使汽車望坡興嘆。為了行車安全,當地政府在1920年將這段陡坡修築成8個連續90度轉彎的彎道,也因此造就了這條全世界最曲折的街道。許多自認為技術高超的司機想要親身體驗轉彎開車的反應力,就會前往這裡一試身手。這條街道只允許下坡方向單向通行,車速必須減至5英里以下,來到舊金山,遊客大多要來這裡考驗一下自己的駕駛技術。車道兩邊的花壇裡種滿了花卉,街兩邊家家戶戶也都在門口養花種草,花開時節,遠遠望去,猶如一幅斜掛著的絨繡,美不勝收,“花街”的美名,因此而來。

↑上傳2張網上截圖,本人攝影器材和技術所限,拍到的照片表現不出實景的真實效果。
登上九曲花街最高處回首眺望,遠處舊金山市的山海風光盡收眼底,眼前,由花街高點向下迂迴行駛的車輛首尾相接。

不大的景點,遊客絡繹不絕,“花街”的美名名不虛傳。

↑連續的彎道和下坡道讓駕車的、騎行的樂此不疲。

漁人碼頭


下一景點漁人碼頭,從九曲花街走過去不遠,其實應該把汽車開過來(因為怕沒地方停車),後來觀察車位還是能找到的。

↑這是以螃蟹為標識的圓形路標,上面有“Fisherman’s Wharf”幾個大字,是漁人碼頭的標誌。找到了“大螃蟹”,就到了漁人碼頭,也就到了舊金山品嚐海鮮的首選地點。漁人碼頭附近沿海盛產鮮美的螃蟹、蝦、鮑魚、槍烏賊、海膽、鮭魚、鯖魚和鱈魚等海產。

↑來到漁人碼頭,螃蟹是必須品嚐的。螃蟹烹飪的方法很簡單,紅燒、椒鹽這些會損害海鮮原味的做法都被白煮取代。沒有了調味料的掩蓋,海鮮的新鮮程度、肥嫩程度以及烹飪時的火候被體現得淋漓盡致,非常鮮美。

↑漁人碼頭遊艇

↑站在漁人碼頭眺望遠處的惡魔島,惡魔島是導演邁克爾貝的動作電影《勇闖奪命島》的取景地。

惡魔島位於舊金山灣內的一座小島,面積為0.0763平方公里,四面峭壁深水,交通不易,因而被美國政府選為監獄建地,曾設有惡魔島聯邦監獄,關押過不少知名的重刑犯,於1963年廢止,現成為觀光景點。因為時間關係,沒安排去島上游玩。

↑建造於1943年的美軍USS Pampanito號潛艇,曾參加過二戰的太平洋戰場對日作戰,目前也停泊在第45號碼頭供遊客上船參觀。

↑建造於1943年的美軍USS Pampanito號潛艇,曾參加過二戰的太平洋戰場對日作戰,目前也停泊在第45號碼頭供遊客上船參觀。

↑這是一家百年老店,這裡能夠吃到著名的酸麵包。酸麵包是法國移民傳入美國的,做法是先用水和麵粉混合酵母,放在室溫中發酵做成”引子”(Starter),再用它來做麵包,一般是做成圓盤大小,有特殊的酸味,而且質地軟韌,很有咬勁。商家常將麵包內部挖空,盛入奶油蛤蜊湯食用(每份約美金8-10元左右),配上剛 煮熟的丹金尼斯巨蟹,最富漁人碼頭風味。重要的是一定要在湯熱著的時候吃麵包,邊吃麵包邊喝湯,要是等湯喝完,麵包有些涼了後再吃麵包味道就一般了。
因為聽說大部分人會不習慣吃,就沒去品嚐。

↑舊金山漁人碼頭39號碼頭最為熱鬧,周圍有各式特色商店、餐廳,還可以觀賞海豹,聽說多得時候有成百上千只,非常壯觀。我們去的時候海豹只有十幾只, 賴洋洋地趴在岸上。
漁人碼頭適合悠閒地邊逛、邊看、邊吃。我們行程很緊,逛了一圈就坐公交到聯合廣場附近的停車場,提了車,去下一個景點金門大橋。

↑這是停車場自動收費機,可以用刷信用卡,上面有各時間段的收費標準。

金門大橋

金門大橋是世界著名大橋之一,被譽為近代橋樑工程的一項奇蹟,也被認為是舊金山的地標。大橋的北端連線北加利福尼亞,南端連線舊金山半島。兩座鋼塔聳立在大橋南北兩側,高342米,其中高出水面部分為227米,相當於一座70層高的建築物。鋼塔之間的大橋跨度達1280米,為世界所建大橋中罕見的單孔長跨距大吊橋之一。從海面到橋中心部的高度約60米,又寬又高,所以即使漲潮時,大型船隻也能暢通無阻。大橋的橋面寬27.4米,有6條車行道和兩條寬敞的人行道。

我們駕車從金門大橋的南面向北面駛去,來到北面的炮臺觀景點,可以免費停車。

觀景臺上風特別大,被吹得顫顫巍巍,7月份的天穿著衝鋒衣都感到冷得想跑回車裡。金門大橋是影迷們非常熟悉的場景,不過金門大橋常常被濃霧瀰漫,一會兒又云開霧散,這要看個人的運氣了,我們在橋南的時候明明是大太陽,一到橋北就雲霧裊繞,橋面上能見度很低,拍不好照。看天空西面是雲霧瀰漫,而東面-海面上卻是藍天白雲。很奇特的現象。這就是金門大橋的一景:霧鎖金門。

↑這是從網上下載的金門大橋。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金門大橋遊覽完想駕車前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谷歌地圖卻把我們指向世界頂級醫學中心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順便在門外拍了幾張照片就匆匆趕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大約50分鐘後來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簡稱伯克利,位於美國舊金山灣區伯克利市,是世界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學、在學術界享有盛譽,位列2016年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世界第3 、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4 。伯克利一直與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等一起屹立於世界學術研究前四的位置。她與私立的斯坦福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共同支撐起與美國東部常春藤大學相比肩的西部學術脊樑。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位於美國舊金山東灣伯克利市的山丘上,緊鄰舊金山。學校環境非常優美,綠樹成蔭。

↑加州伯克利分校沒有什麼高大上的教學樓,只有這個鐘樓名叫薩瑟塔(Sather Tower),是伯克利加州大學最顯著的標誌。它完成於1914年,1917年首次向公眾開放。這座塔高307 英尺(93.6米),是世界第三高的鐘樓。其設計者是伯克利加州大學環境設計學院的創始人約翰·蓋倫·霍華德。
鐘樓獨具一格,仿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鐘樓所建造,鐘樓共有13層,在8樓有觀景臺,部分樓層用於儲存化石。據網上介紹,平時有早、中、晚三次10分鐘鐘樂演奏,週日更有45分鐘的鐘樂演奏,塔內六個大小不等的大鐘就奏起了美麗動聽的音樂,使人心曠神怡,可惜我們時間太緊沒有聽到這美妙動聽的音樂。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出來,在學校附近的超市補充了些食品,已經6點多了,天色還早,本想再回到舊金山市區吃個晚飯,晚上去雙子峰登高看舊金山夜景,但一是倒時差的原因,二是舊金山風太大,太冷,估計到了山頂也不會呆很長時間,馬上會下山,就沒興致再回舊金山,也就不經過舊金山市區,直接回酒店,準備自己做飯吃。

↑回來途中經過舊金山海灣大橋。車輛很多,有點堵,但都非常遵守交通規則,永遠是禮讓三分,不加塞,與我們國內開車大相徑庭,所以給人的感覺是堵車不堵心。
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San Francisco-Oakland Bay Bridge),當地多簡稱為海灣大橋(Bay Bridge),是一座位於美國舊金山灣區,連線舊金山、耶爾巴布埃納島(Yerba Buena Island)、以及奧克蘭的橋樑。海灣大橋是橫跨全美國的80號州際公路一部份,是舊金山到奧克蘭的直接通路,每天約有27萬輛次汽車從這座大橋的雙層橋面通過。海灣大橋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橋樑之一。
72億美元的投資,讓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改造重建工程成為加州史上最昂貴的工程之一。重建後的新大橋將成為美國又一新地標。而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這座新大橋的東段為“中國製造”。中國為美國造大橋,被媒體稱為“中國製造業首次進軍世界大型鋼結構市場”。

駕車從海灣大橋經過,周圍風景確實很美,大橋長度要比金門大橋長得多,夜景也比金門大橋更漂亮。橋分上下兩層,出舊金山的走下層,進舊金山的走上層。進舊金山市區單向收費,高峰期$6,非高峰$4。

行程匆匆,一天的時間遊覽舊金山,讓人太不盡興。。。舊金山給人的感覺是文化自由,言論自由,標新立異,任何事情到了舊金山,都理所應當,這一切都源於舊金山文化的包容性與對自由的崇尚。

day3 7月13日 矽谷 – 加州一號公路

今天的行程:上午斯坦福大學 – 矽谷 ;下午:走一號公路經過蒙特雷到17英里地;晚上:入住卡梅爾小鎮
入住的酒店不提供早餐,但有咖啡提供,還有咖啡機可以自己製作咖啡,麵包加咖啡解決了早飯,整理好行李,退房後8點左右就上路了。
用Google Maps導航,從所住的酒店到斯坦福大學,因為不用穿過市區,避免了堵車(舊金山這個時間點出城、進城都很堵),路程只要30分鐘左右。當初選擇住在城外除了價格的問題,還有就是可以趕時間,現在看來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斯坦福大學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南部的帕羅奧多市(Palo Alto)境內,臨近世界著名高科技園區矽谷,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 。斯坦福佔地約33平方公里(8180英畝) ,是美國面積第六大的大學 。
學術方面,斯坦福大學與舊金山北灣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共同構成了美國西部的學術中心 。據相關機構統計,截止至2017年,共有64位斯坦福校友、教授或研究人員曾獲得諾貝爾獎,位列世界第八;20位曾獲得圖靈獎(計算機界最高獎),位列世界第三;另有7位斯坦福教授曾獲得過菲爾茲獎(數學界最高獎),位列世界第九。2016-17年,斯坦福大學在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QS世界大學排名中均位列世界第二。
斯坦福大學為矽谷(Silicon Valley)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培養了眾多高科技公司的領導者,這其中就包括惠普、谷歌、雅虎、耐克、羅技、特斯拉汽車、Firefox、藝電、太陽微系統、NVIDIA、思科及eBay等公司的創辦人。

學校是開放式的,沒正門,沒圍牆,校園給人舒服、輕鬆、愜意的感覺。
校園到處是獨特的西班牙風格建築,園內還有莊嚴神聖的教堂。校園很寧靜,完全不像我們的熟悉的校園那樣到處有三五成群的學生,只能偶爾看到一兩個學子騎車經過,而該校應屆畢業生年平均收入可是高居全美大學之冠。

斯坦福大學校園實在是大的沒邊,時間所限,遊覽了一個小時就離開了。

↑這是斯坦福大學裡的一家書店

學校裡有專門的vistor parking停車場,停好車一定到旁邊的自助繳費機刷卡付費(如下圖,預估停車時間付費),

一個小時一刀,可以用信用卡刷。

下一站Facebook,從斯坦福大學過去只要15分鐘的車程。

矽谷

Facebook總部位於矽谷的Menlo Park市,在斯坦福東面。不能入內參觀。周圍停留了一會就奔下一目標Google總部。

Facebook停車場

矽谷真的是一個很愜意的地方,每家每戶都住著自己的小洋房,有自己的大樹和小院兒,有自己的車庫。住在這裡,如果沒有車,靠走的話,基本上是行不通的。公共交通非常差,在矽谷就沒幾趟公交車,而且半小時一趟。路上沒有計程車,只能打電話叫車。所以要到矽谷遊覽必須自駕。

從Facebook到谷歌總部不遠,一會兒開車就到了。

走進Google總部就像走進大學園區,設計別具特色的樓房並非高樓大廈,而是4-5層獨棟低矮的建築,特別普通、簡潔,沒有保安守衛,隨便可以參觀。

Google倡導低炭環保,園區間佈滿Google代表色的自行車,把手上沒有剎車,靠踏腳板控制,供員工鍛鍊和通勤。

↑這裡是谷歌手機作業系統Android ,綠色的安卓機器人。

Google總部的每幢大樓內都有各式各樣高質量的免費水果、零食、飲料、糕點。各種風味的免費餐廳都是五星級大廚掌勺:有中國火鍋;義大利批薩;韓國料理;日本壽司;印度菜;墨西哥菜;牛排、漢堡包、三明治等美國食品 ····· 各個餐廳一日三餐花樣翻新,互相競爭。

↑Google總部大草坪上撐著象徵Google代表色(紅、黃、綠、藍)的大洋傘,好像遊樂園。中午時,這些五彩傘下都是出來吃午飯的Google人,晒晒太陽聊聊天,忙中偷閒,很會享受生活。

大樓內還有健身房、按摩室、檯球室、休息大廳、超大號Nexus one 手機、 買Google體恤等紀念品的商場······大樓所有的建築材料如木地板、門板、帳篷式辦公室都是無毒無味的環保材料 。

↑主園區外面有一個正在吃火烈鳥的恐龍骨架

在矽谷駛往蘋果總部的途中,經過這個路段,周圍戒備森嚴,護欄把道路隔離得只能單車道行駛,遠遠地只看到這個白色的建築,這裡不能停車,不能拍照,非常神祕,懷著好奇,我們繞圈開了幾個來回,後來查閱了一下,才知道是NASA。

蘋果總部,沒有進去,只在外面停留了一會兒,又駕車前往TESLA。

↑Tesla,是一家美國電動車及能源公司,產銷電動車、太陽能板、及儲能裝置。 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矽谷帕洛阿爾託。

↑Tesla總部外停車場停了很多能源車,拍了幾張汽車的照片,馬上過來一個很帥的美國保安,告知我們不能拍照,並要求已拍的照片刪除,我偷偷儲存了幾張。

↑這輛車在充電

大名鼎鼎的英特爾公司是美國一家主要以研製CPU處理器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個人計算機零件和CPU製造商,它成立於1968年,具有48年產品創新和市場領導的歷史。
看到這個標誌,讓人有點小激動,趕緊拿出手機拍照。

在美國看到KFC還是很驚喜的,因為少見,奇怪吧,而麥當勞卻滿大街都是。所以看到這個,中飯就是它了。
其實咋雞腿或炸雞翅沒看到過,有炸雞塊,我感覺炸薯條比我們國內的好吃。

炸薯條是這麼大塊的。

下一個景點 – 神祕點,跟著Google導航又一直開啊開,到後來,完全就是沿著山間小路在開,幾乎看不見車和人。這時訊號又沒有,好在google導航的定位座標一直在地圖上顯示,根據我們進山路前定的位,沒有偏離方向,雖然心裡沒底,但最終還是正確地指引我們來到森林中的一處空地,這就是神祕點的入口。
停車買票,5刀停車費,景點是5刀/人。千辛萬苦開了大約一個小時,到神祕點已經快3點了,排隊買票時告訴我們要等一個小時後才會輪到進去,遊玩大約四、五十分鐘,這樣算算要5點鐘才能出來,而下個景點我們還要往蒙特雷趕,大約要一個半小時,只能放棄了神祕點的遊玩,匆匆駕車出來。留下了遺憾。

Mystery Spot神祕點。這就是傳說中世界上兩大萬有引力定律不成立的地方。在這裡,指南針會失靈,瞬間人能變高變矮,水往上流球往高處跑。相當的不可思議。

神祕點出來,駛上101公路,開了大約1.5小時,就到了蒙特雷小鎮。

蒙特雷


蒙特雷是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一座風景優美的海濱小鎮,有著加利福尼亞州“第一城”的美譽,也作為公路旅行從舊金山往南通向洛杉磯方向的第一站。
到了蒙特雷小鎮,一邊開車,一邊看景,一不留神在一禁止左轉的十字路口轉了進去,等明白過來不能左轉,車子已經開到左轉車道,退不出來,只能硬著頭皮想趕快找一轉彎道逃離現場,這時,高大帥氣的老美警察突然出現了,心想糟了,要吃罰單了,然後靠邊停下,搖下車窗,手不要離開方向盤(在美國開車時遇上警察,手不要離開方向盤,不要給警察有誤會,認為你在掏槍,警察值勤時可以拔槍),警察來到車窗前,LJ趕緊說:sorry, I don’t know.it is a one-way road. 警察倒沒有為難我們,笑眯眯叮囑我們以後要注意看清楚,然後攔住後面要上來的汽車,讓我們掉頭駛出這個街口。還算是很人性化的處理


老蒙特雷這座老港口別具風情,是每個來蒙特雷旅行的遊客的必到之處。漁人碼頭裡有餐廳,獨特的旅遊商店,同時還會有賞鯨的機會。當然作為碼頭,這裡還是海灣遊輪的起點,同時當地的人們也在這附近從事著漁業和以及航海的旅遊業。

街邊林立的餐廳裡飄來的新鮮海鮮的味道,令人垂涎欲滴。Crabby Jim’s餐廳供應美味的奶油蛤蜊湯。

作為加州第一個漁人碼頭,蒙特雷老漁人碼頭(Old Fisherman’s Wharf)一派古樸清靜,又很有風情,在這裡很適合悠閒地邊逛、邊吃,聽聽海浪的聲音,遺憾的是天公不作美,天總是灰濛濛的,海邊風很大,裹著外套,還冷嗖嗖的。

↑位於蒙特雷老漁人碼頭的旋轉木馬糖果屋(Carousel Candies),以其粉色可愛的裝飾吸引著遊客,且該糖果屋是全美唯一一家手工鹽水太妃糖的製造商,但甜蜜的美味我沒有親自去感受過。

蒙特雷漁人碼頭不大,街道兩旁的商店顏色各異,小房子造型獨特,據說是當初建築師為了配合整個海灣漁人碼頭的風格所特意設計的。溫暖的黃色,奔放的紅色,浪漫的天藍色,是這個小鎮充滿了浪漫、愜意和恬美。

蒙特雷灣盛產沙丁魚,這裡最多曾經同時有二十餘家魚罐頭廠。然而,隨著過度捕撈,曾經難以計數的沙丁魚群逐漸消失了。曾經發達繁榮的漁業也隨之蕭條。著名的蒙特雷水族館就是用廢棄的魚罐頭生產廠改建的。而蒙特雷則隨著加州經濟的繁榮逐漸發展成為美國著名的宜居小鎮。今天的加州是美國經濟最好的一個州,而蒙特雷則成為加州最宜居的城鎮之一。

↑我們走到蒙特雷的中心廣場,這座碑文講述著一段歷史:蒙特雷是在1602年12月16日被發現並命名的,其後多次在海軍戰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並於上個世紀成為世界最大的沙丁魚漁業中心,後來魚捕沒了,也就慢慢衰落。就連著名小說《金銀島》的靈感也來源於作者在蒙特雷的生活經歷。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John Steinbeck 寫了一本名叫《Cannery Row》的小說讓這裡火的一塌糊塗,成為高尚生活的聚集地。

蒙特雷情人角由於風太大,太冷,匆匆逛了一下,拍了幾張照片就又駕車向卡梅爾17英里地駛去。
從蒙特雷至17英里 距離 5英里,用時10分鐘,

17mile

17mile在卡梅爾有個入口,因為是私人領地,需要付費,10刀,沒有標誌,要導航定位,地點:17mile Drive;地址:17mile Dr,Pacific Grove,CA93950。

從蒙特雷入口驅車駛入17 Mile Drive,一路經過Spanish Bay、The Restless Sea、Point Joe、China Rock、Bird Rock Hunt Course、Bird Rock、Seal Rock Picnic Area、Fanshell Overlook、Cypress Point Lookout、The Lone Cypress、The Ghost Tree、Pescadero Point等景點,然後可以一直開到卡梅爾小鎮的海邊停車場。全程有21個停靠點。

在17英里的南端,便是這被號稱“改變人生觀”的海濱小鎮卡梅爾。這是一個充滿了藝術氣息的夢幻小鎮,迷人的林蔭小道、童話世界般的各類民居,一百多個藝術畫廊遍佈街頭,一號公路上最美的白沙灘,各類餐廳商品玲琅滿目,這裡,值得你停留下來慢慢感受。

行駛在17mile,雖然天氣陰沉沉的,但一路的美景還是讓人流連忘返,慢慢的開著車,不時的停車下來拍照、遊覽,看到自己車後也是和我們一樣的旅行者,大家默契地慢慢的開車在17mile繞行。

↑給座駕亮個相,多虧了它,是美西的行程得以圓滿完成。

一路開,一路看,當開到17mile出口,用Google導航搜尋入住酒店,顯示只要10幾分鐘,

Bay Park Hotel (海灣公園酒店) US$140,稅後。

day4 7月14日 加州一號公路

今年2月份的時候,加州一號公路的著名景點大蘇爾(Big Sur)的菲弗峽谷大橋(Pfeiffer Canyon Bridge)因雨水衝擊山體滑坡,終於撐不住斷裂了。
所以,我們的自駕路線因為不想放棄一號公路剩餘的路段,所有必須要走一段回頭路。
經過卡梅爾小鎮 ——沿一號公路經過羅伯斯角——野百合谷——Bixby Creek Bridge——就掉頭往回走
——再回到蒙特雷Monterrey ——轉101號公路——海豹沙灘——赫氏古堡——莫羅灣Morro Bay——丹麥小鎮——入住聖芭芭拉。
具體路線行進動態、谷歌地圖截圖如下:

出發前必須先把油箱加滿油,一般在酒店外就有加油站。加過幾次就估計得出要加多少刀,我們一般每次加油在20 – 25刀左右,將車停好,看好加油車位,到店裡告訴店家幾號位,加多少刀,付完錢,就可以回到車前,自助加油了。

一早出發,先遊覽了卡梅爾小鎮,一座人文薈萃、藝術家聚集,充滿波西米亞風味的小城鎮。
卡梅爾這座加州蒙特雷半島的海邊精緻小鎮,吸引著很多藝術家、作家、演員、明星到此定居。1969年,我國國畫大師張大千也曾慕名而來定居在此一陣子,甚至取了一個很有禪意的名字「可以居」給位於卡梅爾的住處,卡梅爾在中西藝文界名氣之響亮,由此可略見一二。

卡梅爾1903年才創立,小鎮人口不多,2010年人口統計才3700多人。 卡梅爾整個城鎮就像一個大型的花園商場。小鎮中有超過上百家的畫廊與畫室,和數十家各國風味的餐館,還有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個性商店。小鎮早期60%的住戶屬專業藝術家,看過《廊橋遺夢》吧,主演兼導演的 Clint Eastwood(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就曾在這裡擔任過市長。

在17英里的南端這被號稱“改變人生觀”的海濱小鎮卡梅爾。這是一個充滿了藝術氣息的夢幻小鎮,迷人的林蔭小道、童話世界般的各類民居,一百多個藝術畫廊遍佈街頭,一號公路上最美的白沙灘,各類餐廳商品玲琅滿目,這裡,值得你停留下來慢慢感受。

今天因為要走一段回頭路,路上要浪費將近4個小時,所以7點多就出門。花3-4小時在一號公路上游玩。然後11點左右到封道的地方,原路折返。到蒙特雷或者卡梅爾午餐。

從卡梅爾至羅伯斯角 距離 5英里,用時15分鐘

剛上一號公路,一片雲霧茫茫,沒有什麼景色可言,真的非常沮喪,懷疑自己的運氣不佳。

美國1號公路雖然在各種海邊山谷中穿梭,路面比較狹窄,但路面情況極佳,各種交通指示非常完備,加上所有車輛都非常規矩,即便在允許超車的地方都很少有人超車。我們因為路況不熟,車速太慢,從後視鏡上看見車後跟著有十幾輛車,並且跟車好一會兒了,也不按喇叭,一直保持距離地跟著(單車道,要超車就要藉助對面的車道,在國內是司空見慣的超車方法),我感到很過意不去,又不敢開快,開了好長一段路,看見有一可以停靠的點,馬上靠邊停下,讓後面的車先過去了。
雖然在路上也經常看到開快車的美國人,但還是感覺美國人開車太規矩了,你的車要是逼緊了,他會開到一邊主動讓道,讓你過去,與我們的超車規則大相徑庭。

大約開了一個多小時,突然就雲開霧散,沿途自駕的遊客見到這景色都紛紛靠邊停車,下來欣賞這美景,一號公路的景色果然名不虛傳,讓人陶醉。

這是世界上最令人難忘的海岸線之一。藝術與自然在崎嶇海岸的融合,成為加州最壯觀的景緻之一。這裡的景色很簡單——絕壁、大海和藍天,但很純粹。《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中介紹的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美國只有兩處入選:就是大峽谷grand canyon和Big Sur。“說它是一生必去的50個地方之一,一點沒錯。

離開海岸線,一直往大瑟爾方向開

到了這裡就被提示車子禁止進入,只能掉頭往回開。

一直開回到蒙特雷,吃過午餐,大概11點多,上了101號高速。大約開了3個小時左右,2點多經過聖西米恩,到達赫氏古堡,因為在網上預約了赫氏古堡的門票,在3:20分,要求提前20分鐘到達。

↑沿著101高速公路一路向前,風光無限。美國是個農業高度發達的國家,這是公路邊的農用車。

在美國自駕遊,一路可以完整地享受旅途的辛苦和快樂,並常常出現無法期遇的驚喜。
美國的公路設計非常人性化,每隔一段會預留一個停車場或幾個車位讓遊客下車看看風景拍拍照。

赫氏古堡

參觀赫氏古堡需要提前在網上預約,裡面有幾個不同的tour,$25刀,一般第一次去都會訂tour1,是參觀主要幾個大房間,有人會給大家講解這座城堡的歷史以及這裡發生的故事,想多參觀一些房間的話也可以同時訂其他的tour。
比預定的時間提前抵達赫氏古堡,憑電子票在古堡售票視窗,工作人員會給你一個腕帶,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tour。坐大巴上到山頂後,會有人帶著參觀並講解,講解結束後,可以在園子裡隨意參觀,坐任意回程的大巴下山即可。

↑這是赫氏古堡的遊客中心

赫斯特城堡是20世紀美國報業大亨威廉·藍道夫·赫斯特在加利福尼亞州聖西蒙附近濱海的一座小山上建造的。這座私人莊園1919年開始規劃建設,直到1947年才基本建成。

赫氏古堡佔地超過8300平方米的莊園建築混合著歐洲和地中海建築風格,豐富的收藏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赫斯特死後,由於難以承受高額的遺產稅,其家族於1957年將城堡及附近莊園捐獻給加州。如今,城堡作為加州的州立歷史公園對遊客開放。


古堡大約有一百多間房,每間房的裝飾風格都不同。

赫斯特一生酷愛收藏藝術品,傢俱、掛毯、繪畫、雕塑、壁爐、天花板、樓梯,甚至整個房間都是他的收藏物件。他的收藏大多佈置在城堡的房間內供人欣賞和使用,絲毫沒有將藏品作為投資以期升值等功利思想。因為有了這些藝術品,整個城堡平添了濃濃的藝術氣息和典雅的風韻。

參觀赫氏古堡有四種不同的參觀行程∶行程一到行程四。 每個行程大約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多小時,每個行程都參觀不同的路線,但每一個行程都包括海神泳池 〈Neptune Pool〉∶一個半希臘半羅馬式的室外游泳池和羅馬泳池 〈Roman Pool〉∶一個室內的游泳池,有藍色的威尼斯玻璃和鍍金磁磚。

導遊在帶我們參觀和講解。

廣場和花園,古堡內最美的部分之一,有很多純白大理石雕成的雕塑和一年四季盛開鮮花的花園。

古堡內的每一處建築都無不顯露著古堡主人的財富及地位。

聚會廳,是威廉和朋友聚會的地方。

↑餐廳

赫氏古堡出來沿著一號公路開往象海豹沙灘。

在point piedras(象海豹沙灘)觀看,雖說是大太陽下,但海風吹得還是冷嗖嗖的。

這裡生活大概一千多頭象海豹。北部象海豹是世界上體型第二大的海豹,因雄象海豹長著像大象一樣的鼻子而得名;成年雄象海豹可長到5 米長,重達 2000 公斤,在春天交配季節,它們會膨脹口鼻發出隆隆的聲響。雄象海豹在海浪裡激烈打鬥的景象壯觀無比。

看完象海獅沙灘,就前往莫若灣。

在這樣的公路上駕駛,非常興奮和愜意。

莫羅貝小鎮

莫羅貝(Morro Bay)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路易斯-奧比斯波縣的一座城市,位於太平洋海岸,面積僅有26.3平方公里,人口也不過1萬多點。莫羅貝市雖小,但州立公園、博物館、海洋館都有,還有不少不錯的餐館。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莫若石上,慢慢的沒入太平洋。讓人會沉醉其中。

繼續向前,下一個目的地索爾萬——丹麥小鎮。

丹麥小鎮

從莫羅貝至索爾萬 79.5英里 1個多小時車程。這個被稱之為丹麥童話的小鎮Solvang,事實上,這的確是丹麥後裔聚居的小鎮。
索爾萬建立於1911年,當時(1910年),定居於美國西北部的一些丹麥移民決定在加州尋找一片土地,建造一個“全丹麥”移民和文化的社群。在篩選掉俄勒岡州和北加州的一些地區之後,便將目光投向了這裡。丹麥人用33.8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8882公頃的土地,並將其命名為“陽光田園”。之後從美國中西部和丹麥來的移民都聚居在這裡。把這裡建成了一座具有濃郁丹麥風情的童話小鎮。

到小鎮時,天已經漸漸暗下來。

小鎮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代表丹麥風格的大風車,據說這座大風車以前是當地居民用來做風力發電的,現已廢置,成了旅遊觀光的一個標誌性景點。

這是一個被丹麥人稱為比丹麥更丹麥的一個恬靜的小鎮

↑聖塔伊涅茲修道院 – 加州西班牙傳道之途的一個點,是一個修道院和教堂,建於1804年。

修道院內部不大

↑小美人魚噴水池


今晚的住宿安排在聖芭芭拉,從索爾萬至聖巴巴拉 還有55公里,大約 1小時車程。路上遇上封路,只能繞道,到聖芭芭拉已經將近23:00點鐘了。
Motel 6 Santa Barbara – Carpinteria North(卡賓特里拉北部聖芭芭拉6號汽車旅館),US$155,

選擇這家旅館主要是方便趕路,價格便宜,第二天到洛杉磯大約需要2小時車程。後面行程中在鹽湖城我們又選擇了這家6號汽車旅館的連鎖店。

聖芭芭拉距離洛杉磯一百多公里,是著名的富人聚集區與旅遊度假勝地,聖塔巴巴拉的建築以西班牙、墨西哥式為主,矮層樓房、紅頂白牆。山坡、海邊的居民生活區中,房前是草坪,房後是花園,是名副其實的花園城市。遺憾的是行程匆匆,雖然路過,沒有時間好好遊覽。

day4 7月14日 洛杉磯 – 環球影院

從聖芭芭拉到洛杉磯150公里,大約2小時車程。今天的行程主要是環球影院,晚上約好去同學家做客。

好萊塢環球影城位於洛杉磯市區西北郊,是遊客到洛杉磯的必遊之地。好萊塢是世界著名的影城,20世紀初,一些製片商開始在這裡拍片,到1928年已形成了以派拉蒙等八大影片公司為首的強大陣容。三四十年代以來,好萊塢成為美國的一個文化中心,眾多的作家、音樂家、影星就住在附近的貝弗利山上。

環球影城是好萊塢最吸引人的去處,這裡你可以參觀電影的製作過程,回顧經典影片片斷。影城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影城之旅(全程50分鐘的電影之旅,有專門的講解員)、上園區與下園區。在你可以在電影拍攝現場親身體驗電影的拍攝過程。影城出入口旁還有一個風格時尚的購物區——環球城市大道。

8點出發,谷歌導航一路順利地把我們指向環球影院的進口處。
環球影院位於101(好萊塢)高速公路下面,距離洛杉磯市區北大約十分鐘。停車場收費:停車場開放—15:00,15.00美元; 15:00—停車場關閉,10.00美元。我們駕車到達停車場,停好車,從自動扶梯上來先來到了環球影城步行街。

環球影城步行街是露天的購物廣場,作為環球影城的配套購物步行街,這裡有巨型戶外熒幕,環球影城餐廳和禮品店。最搶眼的標誌是碩大的吉他和巨型金剛,沿街的商店有星戰的玩偶、限量版的電影道具和最新的電動遊戲。

真心佩服美國人的設計和創造能力!這條離環球影城入口數百米遠的步行街,處處感受到了好萊塢有趣、歡樂且藝術的氛圍。所有店鋪都有卡通人。。。遊客如潮,熱鬧非凡。

↑這是環球影院的標誌

↑環球影院進口排隊過安檢。

被羅恩爸爸施了魔法的汽車,變成了可以飛可以隱形的魔法車。
羅恩和哈利偷開汽車到學校降落時掉在了打人柳的上面,被柳樹一頓猛抽,汽車發飆了就衝進禁林。那輛車後來一直在禁林裡。

進院後剛趕上水世界開演,就先欣賞了水世界節目。水世界是個利用特效表演的節目,還是挺值得一看的,場地內人滿為患,前排綠色椅子的要小心,因為隨時會有水灑到身上。

特效場面非常逼真、震撼。

從網上訂的票,因為是直通票在視窗要讓工作人員掃碼,並領取上圖的掛牌掛在脖子上,每到一處,亮一下掛牌,不用排隊就直接進去遊玩,特神氣。網上訂的VIP的票,在旅遊旺季票價大漲,1700元/人。但還是很值的。
整個園區分為下園區和上園區,我們先坐電梯一路到下園區。

我們先去了侏羅紀公園,這是一個類似“激流勇進”的專案。排隊自然是人山人海,還好是VIP,馬上安排我們進入。
侏羅紀公園激流勇進——侏羅紀主題公園裡84英尺長的激流勇進是公園有史以來最長的遊樂設施。

↑這是TRANS FORMERS THE RIDE 3D(變形金剛3D過山車),戴著3D眼鏡,猶如進入電影中的各個打鬥場面,很真實刺激,去環球影城遊玩, 這個絕對是必玩專案。
變形金剛3D對決之終極戰鬥將真映像三維高清晰媒體、惟妙惟肖的飛行模擬技術和世界上先進的實體與特技效果完美結合,將人體的感官體驗提升到極致,屬於最新一代的主題公園體驗性遊藝專案。您將置身於威震天、擎天柱、大黃蜂和EVAC之間的殊死決戰。EVAC 是為該遊藝專案專門創作的汽車人,您將隨之上天入地,親自參與威震天和擎天柱之間的生死搏鬥。您將近在咫尺地面對超大體格的巨無霸變形金剛。

侏羅紀公園河流探險:目擊生動逼真的50英尺雷龍及張著血盆大口的飢餓暴龍,體驗了一下為了逃離恐龍的 撲殺而從高處垂直俯衝入水的恐怖經歷。一個個精彩刺激的世界讓人過足了癮。

木乃伊復仇過山車——好萊塢環球影城過山車專案中最驚悚恐怖的一個,以《木乃伊》系列電影為藍本,講述了木乃伊復仇的故事。你的心情也會跟隨過山車起伏不斷。非常恐怖,過山車在黑暗中陡然下降俯衝下去,被嚇的快窒息。

連線上園區和下園區的自動扶梯。

↑動物表演

↑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現身。

辛普森虛擬過山車——在“辛普森一家”動畫世界裡,乘坐全新的雲霄飛車,領略急速和衝撞的刺激。

影城之旅

影城之旅 (Studio Tour) 是環球影城一段電影體驗之旅。遊客乘坐配有特別設定的遊覽車,參觀包括由彼得·傑克遜製作的金剛360度3D體驗、電影幕後攝影棚、電影佈景街道等在內的各種遊覽景點,體驗真實的電影場景。
人特別多,隊伍很長,雖有VIP,也排了有10幾分鐘的隊。行程遊覽介紹用了45分鐘。

整個Tour會穿越多達13處片場,都設計得精美絕倫,惟妙惟肖。

對好萊塢電影感興趣的親們可以找找電影相對應的拍攝場景哦。

觀看各種電影的佈景街道,各種電影特效,看著很有穿越的感覺。

好萊塢環球影城的電車之旅驚險刺激,乘坐電車,一路上會遇到大地震、洪水、木橋坍塌、大白鯊追尾、與金剛對峙等種種意外。

洪水

這些片場的參觀,可不是讓你瞧瞧就算了。好萊塢可賣力了,車子一到一些特效場景,立刻就會有特效出現。比如在這個大白鯊的拍攝場景地,車子一過來,大白鯊就作怪,到處噴火,把電影裡的鏡頭給你重現一番。

工作人員還真是不遺餘力。我們還會“碰巧”經過並目擊了一個Motel的凶殺現場。一位“盡職”的凶手抱著妻子的屍體從旅館房間出來,把屍體塞進車子後備箱,一抬頭“驚慌”地發現剛好經過現場的我們的車子,揮著刀子追過來要“滅口”。我們的車子趕緊加速逃走。

有一個飛機殘骸的現場,是把一架真的飛機的殘骸運過來的;據說,搭這麼一個飛機殘骸現場的造價比買這麼一架好的飛機還高。

另外,我們還體會了一把《速度與激情》的過程。保羅·沃克、道恩·強森居然在槍林彈雨中解救了我們這輛“失控”的旅遊觀光車,刺激無比。

其中 “速度與激情”讓我們親身領略了賽車題材系列影片,《速度與激情》拍攝過程中所採用的高技術汽車特技,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乘坐遊覽電車進入觀賞區,景點中央是兩輛安裝在伸縮自由的機械臂上的特製大眾牌汽車。在電腦控制下,兩輛汽車可以不斷變化相對位置,製造出汽車在街頭追逐的效果,它們還能隨著音樂節拍上下左右舞動。景點周圍環境中逼真的爆炸和燃燒等,更使遊人恍如置身於驚險刺激的街頭飆車現場。

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

↑霍格伍茲城堡裡,那裡的遊覽專案哈利波特禁忌之旅(HarryPotter and the Forbidden Journey)是最熱門的大排隊長龍專案。我們因為時間關係和不在這個年齡段狀態,沒有進去體驗。

穿過白雪皚皚的霍格莫德村(Hogsmeade)的大門,漫步在鵝卵石鋪成的街道上,魔法商店和餐館鱗次節比。

霍格伍茲特快(The Hogwarts Express)就要出發!“All aboard!都上車啦!”

穿著學院長袍的學生在對互動櫥窗前或許準備施魔法吧。

依依不捨地就要離開環球影院了,再拍一張環球影院的標誌。

快4點離開了環球影院,到停車場又經過了影城步行街。

最後推薦遊玩順序:
1、環球影城正式營業時間是9點,但8點後就可入內,此時各專案尚未開放,建議最快速度到哈利波特霍格沃茨拍照,因為9點之後霍格沃茨就是人山人海,所以想要乾淨的照片首先來這裡停留半小時,然後去下園區。
2、直奔下園區,剛開門時人流都集中在上園區。下園區排隊短暫。【侏羅紀激流勇進】(溼身專案,把最好的雨衣穿上),【Transformer變形金剛】,【Mummy木乃伊】(要存包,免費)三個專案。

然後上樓到上園區
4、 Water world水世界。
5、 Studio Tour 影城之旅小火車是環球影城的招牌專案。
6、 Simpons ride 辛普森虛擬過山車。
7、 神偷奶爸。
8、 電影特效。
9、 Shrek 4d 怪物史瑞克4D電影。
10、動物表演和特技表演,檢視時間表,根據個人興趣自行安排
11、哈利波特

環球影城遊玩出來後,很容易找到旅館,在洛杉磯因為要住2晚,在airbnb上訂的一家民宿,一是想自己燒飯吃,二是價格較便宜。地址:4911 Rosewood Avenue, 洛杉磯, 加利福尼亞 90004, Private room in Melrose/Larchmont with two beds.
因為事先忘記跟房東聯絡了,以至於找到地方,但進不去,再通過郵件聯絡,由於移動wifi訊號出現問題,耽誤了一些時間,後來是通過電話聯絡上的,他說有郵件發過來,一直在等我的回信,然後在電話裡告訴LJ開鎖密碼,又發了郵件告之。就開啟鎖進去了。住民宿房東一般是不照面的,要麼是密碼鎖,告訴你密碼,一般在郵件裡聯絡;要麼把鑰匙放在門口的信箱裡,就這麼簡單。

晚上因為與定居洛杉磯的同學約好,去家裡相聚,本打算早點過去,這樣一來耽誤了一些時間,出發去的時候遇上高峰時段,路上堵了一會車,但美國人開車太規矩了,雖然這個點都著急回家或趕路,但大家都慢悠悠地不緊不慢地跟著前面的車,不按喇叭、不加塞,心態非常好,我們也受到感染,不急不躁地開著,大約二、三十分鐘後,車輛就疏散開了,可以正常速度行駛,定位顯示我的住地到同學家要半小時左右,Google導航引導我們來到同學家的住宅區,一直導到小洋房門前。

同學家做客

豐盛的晚餐已經準備好,還包了餃子,非常感謝同學及先生的盛情款待,大飽了口福。

在美國電壓110伏,自己帶的鍋煮飯很慢,同學送了我這電飯煲,後來的行程多虧了這鍋,能吃到可口的飯菜。

回來的時候,滿滿的一後備箱東西:有水果、大米、醬菜、鹹鴨蛋(自己醃製)、糕點、飲料等等,真是想的很周全。

day6 7月16日 洛杉磯一日遊

今天的行程:天文臺 – 好萊塢標誌 – 好萊塢星光大道 – 蓋蒂中心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聖莫妮卡海灘

洛杉磯住的民宿,是多人合住的一個套間,有四個套房,共用2個衛生間和一個廚房,廚房設施齊全,冰箱、烤箱、微波爐、電磁爐都有配備,還有洗衣機、烘乾機。
早上,在廚房做了一份中式早餐,美美地吃好,開車出發開始今天的行程。

格里菲斯天文臺

格里菲斯天文臺 (Griffith Observatory)是世界著名的天文臺之一。位於美國洛杉磯城中心西北方向的山上,與好萊塢Hollywood Hills遙遙相對。它是洛杉磯的標誌性建築,曾經是電影《霹靂嬌娃2》和《黃金眼》,以及《俠盜獵車手5》的外景地。也可以遠眺洛杉磯的高樓大廈,欣賞洛杉磯的璀璨夜景。

天文臺最吸引人的專案是觀看天體執行演示,每天播放8-10場,但它是收費的。其中巨大的行星儀利用各種巨型投影裝置,呈現出約九千餘個浩瀚蒼穹裡的銀河星球,值得去體驗一番。


站在格里菲斯天文臺山頂,既可以清楚地看見好萊塢山上9個白色的高13.7米的英文字母 “Hollywood”。

天文臺週一不開放,週二至週五12:00 – 22:00,週六、週日10:00 – 22:00。建議自駕前往。來天文臺參觀的遊客很多,早早來到天文臺,等待開門。

↑好萊塢標誌
從格里菲斯天文臺出來,駕車來到這裡,看萊塢標誌,車子開不到山頂,只能在盤山道上遠遠地拍個照。

提起美國電影聖地好萊塢,人們通常會想到那塊巨大的“HOLLYWOOD”標誌牌。坐落在洛杉磯市郊山頂上的“HOLLYWOOD”標誌牌由白色字母組成,高15米多,是好萊塢文化的重要象徵。

它是美國10大地標排行榜 第九名 加利福尼亞州“HOLLYWOOD”標誌牌。
對於很多電影迷來說,這塊位於洛杉磯市郊山頂的白色“HOLLYWOOD”標誌牌可能和好萊塢所拍攝的那些經典電影和人物形象一樣,是他們心目中永遠難以磨滅的。但是從08年開始就一直有訊息傳出,由於該塊土地掛牌銷售,這張好萊塢最著名的“名片”有可能就此消失。如果傳聞屬實,那麼這個榜單不免會有些紀念的意味。但不論怎樣,這個見證了“電影夢工廠”的興起、發展以及鼎盛的標誌牌早已在歷史長河中同樣留下了自己的印跡。

好萊塢星光大道

好萊塢星光大道(Hollywood Walk of Fame)實際上是好萊塢大道(Hollywood Blvd)兩旁的步行道,長達15個街區(約1.3英里),從Gower Street一直延至La Brea Avenue。星光大道於1958年設立,起初有1500顆星星代表電影、電視、廣播、劇院、音樂等各領域的明星,直至1968年才開始增加新的星星,目前已有2500多顆。

↑凱特.溫斯萊特

伊麗莎白.泰勒

中國戲院

在好萊塢的中國劇院門口,還有很多明星留下的手印和腳印。遊客很多,熱鬧非凡。

米老鼠

唐納德.特朗普

⬆️成龍
從好萊塢星光大道上邊走邊找熟悉的明星,嘴裡唸叨著成龍怎麼沒找到,偶然間發現腳下踩著的就是。

蓋蒂中心

從洛杉磯市區驅車往西,到加州405號州際高速公路後向北不遠就可以看到綿延不斷的聖莫尼卡山脈,在山上海拔881英尺高的山崖處矗立著一群奇特的建築,這就是聞名遐爾的洛杉磯蓋蒂中心(格蒂中心)。它包括一座非常現代化的美術博物館,一個藝術研究中心和一所漂亮的花園。

遊客到達蓋蒂中心需要把車停在山腳下的停車場,停車費15刀,然後搭乘免費的纜索鐵路到達山頂的蓋蒂中心,門票免去。

↑活動中心,也是博物館的入口處。迎面是三層樓高的門庭。
蓋蒂中心(Getty Center) 是洛杉磯一個重要的標誌性人文景點,是加州甚至是全世界收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也是藝術愛好者的嚮往之地。
蓋蒂中心的創辦者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美國石油鉅子保羅•蓋蒂 (Jean Paul Getty,1892-1976)。
這個位於聖塔莫尼卡山區405號高速公路的巨大建築群,在建築師理查•梅爾的監督下,歷經數年的努力於1997年底落成開幕。在這裡你可以欣賞價值連城的各國藏品、粗獷新穎的現代建築以及色彩繽紛的園林設計,中心內的風景、藝術品及室外的柚木桌、皮革沙發和進口的義大利大理石為你帶來高貴的藝術氣息。

蓋蒂中心是一傢俬人的博物館,鎮館之寶是梵高,莫奈和高更的幾幅畫,建築和庭院也非常精巧,值得一看。

北館展示公元1700前的藝術作品。

↑《帶底座的櫃子》
南館展示的也是公元1600-1800年之間的藝術作品,欣賞到了美輪美奐的傢俱和裝飾用品。其中最為傑出的作品有布勒的《帶底座的櫃子》。

東館與南館的二層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南露臺。露臺就像一個空中花園,上面建有一個聯通兩館的二層通道的長廊,長廊兩邊種植有綠色植物;露臺上還有一些休閒桌椅。露臺上視野開闊,可以鳥瞰洛杉磯的中心城區的全景。

參觀完蓋蒂中心,前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簡稱為UCLA),繞了一圈想找一像模像樣的學校標誌,沒有找到,就看到上面這個標誌。

↑學校不設圍欄,全開放式的校園環境讓眾多參觀者能夠盡情遊覽世界一流的高等學府。

比弗利山莊(Beverly Hills)位於美國洛杉磯,有“全世界最尊貴住宅區”稱號,被人們稱為財富名利的代表和象徵。坐落於清爽宜人的太平洋沿岸和比弗利山山腳下。

這片區域的別墅真的很漂亮,環境也特別好。

我們駕車只在外圍繞了一圈,就去聖莫妮卡海灘看日落了。結果等找到車位停好車,再來到海灘,天色已經暗下來。

↑過了這個紅綠燈,就到了聖莫妮卡海灘。

聖莫尼卡海灘

聖莫尼卡海灘沿著太平洋海岸公路,兩英里長,有野餐區,商店,和碼頭,以及救生員站,休閒餐館,裝置租賃點,健身活動設施,自行車道,木質小徑,供在溫暖的日子前往沙灘。

聖莫妮卡碼頭停車場

海邊風很大,有點冷。

day7 7月17日 洛杉磯 – 拉斯維加斯

今天就要離開洛杉磯前往拉斯維加斯,用完早餐,打點行裝,不用辦理退房手續,直接關門走人就行。離開洛杉磯前繞了一段路,去參觀了南加州大學。

南加州大學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又譯南加州大學,簡稱南加大(USC),是美國西海岸最古老的頂尖私立研究型大學,世界著名高等學府,位於“天使之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這所1880年創立的大學,是美國西海岸最古老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學校擁有頂尖的電影藝術學院,校友獲得奧斯卡獎數量居美國第一。

開車進校園要付12刀。

校園內大多紅磚建築。

離開南加州大學,我們就走CA-210和I-15 N駛入Las Vegas的N Las Vegas Blvd。
從南加州大學到拉斯維加斯全程275英里,約4小時。

去拉斯維加斯的路上荒蕪人煙,路邊幾乎寸草不生,很有美國西部片的感覺。

開了大約2個多小時,才看到一個加油站,加了油,繼續前進。

美國加油站內,每一個加油位邊上都有這樣的洗車的水和刷子配備,加油完了,再清潔一下汽車,想的非常周到。

一路向北,沿途一會兒烏雲密佈,大雨瓢潑,一會兒又云開霧散,藍天白雲。

一路荒涼,終於看到有建築了。

拉斯維加斯

一進入拉斯維加斯,就被眼前的城市風光所震撼。這座在沙漠綠洲上建起來的都市無疑是內華達南部廣闊沙漠里人工創造的傳奇。建城百年的拉斯維加斯早已成為了世界娛樂之都。

拉斯維加斯的住宿我們訂在拉斯維加斯大道上的林尼克酒店,找到酒店,就有夥計推車把我們的行李搬下,告訴我們等辦好入住手續,會送到房間。我們將車子停妥,來到大廳辦理手續。酒店一樓大廳就是一個賭場。

可以在機器上自助辦理入住手續。

酒店很大

在美國的所有住宿中,拉斯維加斯是最便宜的一家,只要90刀,而且地理位置又很好,出門就是拉斯維加斯大道,可以步行逛景點。
我們顧不上休息,就興奮地出門了。

拉斯維加斯長街

凱旋門

長街(The Strip)是拉斯維加斯最繁榮的街道,也是拉斯維加斯的靈魂所在。長街以擁有諸多奢華酒店而出名,這條不到10公里的街道上濃縮了全世界的精華,每一間酒店都在極力張揚個性,猶如世界之窗一樣,在這裡可以同時欣賞到凱旋門、埃菲爾鐵塔、金字塔、紐約自由女神像以及古羅馬文明的繁榮景象。

埃菲爾鐵塔

↑可口可樂主題專賣店 相鄰 MM豆主題世界

↑紐約紐約酒店
自由女神像、布魯克林大橋、帝國大廈、洛克菲勒大廈等眾多著名的紐約地標建築全部以三分之一的比例仿照出來,構成紐約-紐約酒店,一個小型的曼哈頓。

透過視野無敵的落地窗俯瞰拉斯維加斯大道,風情萬種的城市風景和充滿野性的沙漠風光如電影畫面般在眼前交錯呈現。

↑mini曼哈頓

↑神劍大酒店

巴黎酒店的埃菲爾鐵塔是拉斯維加斯的地標性建築,有著原塔八分之五的高度,登塔可俯視整個拉斯維加斯大道。
酒店以巴黎為主題,還有一座仿製的凱旋門和熱氣球狀的霓虹燈,酒店內的餐廳也多以法國風味為主。

威尼斯人酒店

拉斯維加斯的每家酒店都有自己的招牌舞臺劇,雖然價格不菲,但都具有世界頂級水平,也都是難得一見的精品。高科技的場地、豪華的佈景、炫目的燈光和豔麗的服裝等等,只有在拉斯維加斯這個魔幻世界,才能看到這些夢幻般的節目。世界聞名的超豪華舞臺劇演出,有:Bellagio的 “O秀”、Ballys 的 “Jubilee”、MGM 的“KA秀”等等,很多赫赫有名的藝人和團體常駐拉斯維加斯表演。

威尼斯酒店內的室內運河非常漂亮,也熱鬧非凡。

酒店充分展現了水城威尼斯的風光,嘆息橋,聖馬可廣場,鐘樓,還有剛朵拉…威尼斯的一切,都在這裡可以看到。特別是在二樓的運河、充滿威尼斯情調的拱橋、石板路及每20分鐘變化一次的人造天空,著實令人唏噓不已。旅客可乘坐小船,飽覽沿岸景色。該酒店還複製威尼斯著名的聖馬可廣場(St.Mark’s Square),雲集世界各地名店和一流餐廳。

↑永利酒店 – 被媒體評為世界上最好的酒店之一, 也是拉斯維加斯最奢華的酒店之一。內部裝潢美輪美奐。

↑土豪金的特朗普大廈,他老人家也在賭場插一槓子。

金銀島酒店

拉斯維加斯一座與霓虹密不可分的城市,斑斕迷幻的霓虹燈記載著拉斯維加斯喧囂背後的歷史。

凱撒皇宮酒店的外觀和內部裝飾都極盡奢華、大氣,彷彿回到了愷撒大帝時代,讓我們體驗了帝王級的榮華和富貴。

夜晚的拉斯維加斯遊客如雲,燈紅酒綠, 數以百計的酒吧、夜總會還在等待著遊客的光臨。

凱撒宮酒店五十年前1966年的開業曾經轟動了整個拉斯維加斯,並引導後來主題酒店的流行。

拉斯維加斯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虔誠的基督徒曾說拉斯維加斯是一座邪惡之城,我想說今天的拉斯維加斯已不再單單是賭城,而是一座集文化、藝術、美食、購物、娛樂於一體的旅遊聖地。

day8 7月18日 拉斯維加斯 – 大峽谷

今天的行程:上午遊覽拉斯維加斯的老城區,下午途徑胡佛大壩,再驅車前往大峽谷南緣園外圖薩揚小鎮入住。大約要4、5個小時的行程。

拉斯維加斯的最具標誌性的建築,在長街的南側,它以古老的風格向遊客表達“歡迎來到美好的的內華達拉斯維加斯”,每一位來到拉斯維加斯的遊客都有到此留念的想法,照相的人很多,大家都有序的排隊等候。公路的一側就是拉斯維加斯麥卡倫機場的公務機停機坪。

↑高塔酒店
拉斯維加斯老城區 – 弗裡蒙特老街,是拉斯維加斯文化的發源地。拉斯維加斯賭城的第一條街道、第一家賭場、第一棟高樓、第一座電影院皆由此發源。我們開車閒逛了一圈,清晨的街道冷冷清清,據說在晚上整條街燈光燦爛,入夜後至12PM,每個整點有一場Fremont Street的燈光天幕秀,140萬個彩色霓虹燈泡及40部大型揚聲器的威力相當震撼。遺憾的是行程匆匆,必須趕路了。

胡佛大壩

胡佛大壩(Hoover Dam,又稱Boulder Dam)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西北部,東距聞名世界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僅40分鐘車程。座跨科羅拉多河,位於美國西南部城市拉斯維加斯東南48公里亞利桑那州與內華達州交界處。大壩建在科羅拉多河上米德水庫的下游,其名是為了紀念當時主持建設的美國第31屆總統赫伯特·胡佛(任期1929年—1933年)。

 從拉斯維加斯從N Las Vegas Blvd向東北行駛,全程約45分鐘左右。去大峽谷的途中經過胡佛大壩。

正是因為美國在沙漠裡建造了這座世界級的水壩,才孕育了新興城市拉斯維加斯。

很難想象距今70多年前的美國人是怎樣在懸崖邊和荒漠裡建築這樣一座大壩的。尤其是看到時至今日這座70多年前的大壩還在繼續施展它的巨大威力,更是要驚歎美國在工業和高科技方面的成就了。

胡佛大壩是一座拱門式重力人造混凝土水壩。壩高220米,底寬200米,頂寬14米,堤長377米。這樣巨大的水壩在世界上是不多見的,它宛如一條巨龍盤臥在荒漠上,顯得十分雄偉。大壩的建成對美國的工農業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因此它在世界水利工程行列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今日胡佛大壩還有旅遊的功能,來此沙漠腹地參觀大壩的遊人絡繹不絕。

從胡佛大壩到圖薩楊小鎮240英里,大約需要4個小時。

沿途風光無限,在高速公路上開車很爽。路況很好,4個小時的車程5點左右就到了。

圖薩揚小鎮

大峽谷內的酒店極為難訂,提前半年才有可能訂上,外緣有一小鎮叫圖薩揚,離景區僅十公里路程。
我們其實在圖薩揚小鎮上也沒訂上旅館,所訂的旅館離小鎮還有20幾分鐘車程,但價格比較便宜,US170刀。

入住的旅館,就在公路邊上,非常好找,導航指示到達目的地的時候,立刻被這具有濃烈的美國西部牛仔風情的旅館吸引,自誇在旅館如此緊張的地方和時間,還能訂上這樣稱心如意的旅館。

旅館大廳

建築材料都是木結構

↑旅館前臺

↑除了旅館,還有一家商店,商店門口展示著好些古董級的汽車和摩托車。

小店內為印第安人風格的商品和雕像。

難得這麼早到旅館,周圍又沒有什麼可玩的,就想自己燒飯吃,可這家小店裡根本就沒有什麼水果、蔬菜類可買,用Google導航一搜尋,小鎮離這裡才半小時不到的車程,道路又這麼暢通,就開車而去。

到圖薩揚小鎮,天空陰沉沉的,好像要下雨的樣子。

  

↑晚上會很冷,這是烤火用的木材,供應野外露營的遊客。

圖薩揚是離南緣大門最近的鎮,約10公里,小鎮上有超市、餐館、加油站、酒店等配套設施,不過提供住宿酒店還並不是太多,入住需要提前預定。2010年人口普查時圖薩揚有558人。
超市裡商品很豐富,應有盡有,我們買了一些蔬菜、水果,天也暗下來,就回酒店。

半道上,天邊就突然出現這麼壯觀、美麗的晚霞。要知道傍晚時分天氣一直陰沉沉的,還以為會下雨,原本趕去大峽谷看日落的,因為天氣原因和時間問題,已經放棄,想不到會有這意外的驚喜,立馬靠邊停車,邊拍照邊欣賞。

大峽谷“HopiPoint觀景點”的落日美景曾被列入美國十大落日美景之一。這裡的夕陽景觀是你從未見過的。壯麗蒼勁的落日隨著光線的強弱和角度變化,時而黃色,時而紅色,時而紫色,變幻莫測,斑斕迷幻。
我們沒在大峽谷觀景點看落日,竟然也看到如此壯觀的景象,太讓人激動。

day9 7月19日 大峽谷

今天的行程:上午遊覽隱士之路;下午前往馬蹄灣;晚上入住佩吉鎮。

從旅館到大峽谷入口大約需要40分鐘。

在這樣的道路上開車,真讓人心曠神怡。

每天必須把油箱的油加滿。

進大峽谷門票:25刀一車,有效期7天,買票時就可以拿到中文版的介紹和地圖。
大峽谷是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由科羅拉多河歷經上萬年切割出來的峽谷長達350公里,平均深度1300多米,最深處2000米,是世界上罕見的地質奇觀之一。在美國國家公園的精心保護下,大峽谷為地質學,人類學,生物學提供了寶貴的研究素材。

大峽谷遊客中心:Grand Canyon South Rim Grand Canyon Village, AZ 86023
遊客中心又是景區的巴士總站,有三趟景區巴士經過這裡,遊客遊覽一般都要乘坐景區巴士。大峽谷根據不同方向設計了4條巴士線路,分別是紅線、橙線、藍線和紫線。
主要看點:紅線 – 隱士之路(Hermits Rest Route),遊客中心附近區域 和沙漠景觀路。

我們直接開車到紅線巴士起點站附近找到停車位停好車,再排隊乘坐紅線巴士。
隱士之道(Hermits Rest Route)位於大峽谷南緣景區的最西端,不對私人車子開放。中間有8個觀景臺停靠,接駁巴士去時站站停,而回程只停兩個站,其HOPI點是觀賞日落的最佳地點。巴士大概15分鐘一趟,如果懶得走路,可以在每一個觀景點下車照相,然後等下班巴士去下一個觀景點,最後做返程巴士回來,當然,如果體力好也可以徒步一段小路,小路一般會緊貼峽谷邊沿,而公路往往只有到觀景點才能看到峽谷,不過峽谷的精華都在觀景點。

第1個景點:步行道景觀(Trailview Overlook)
大峽谷有許多步行道,可以走到峽谷下面遊覽。

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純粹的視覺衝擊,感覺用詞語的表達是如此的貧乏和無力,“鬼斧神工”形容不了它的壯觀、巨集偉,真是大自然的賜予。

第2個景點:鮑威爾(power point)此景點是以探索大峽谷的著名探險家約翰•韋斯利•鮑威
爾的名字命名

第3個景點:HOPI POINT,遠看科羅拉多河
第4個景點:mohave point 莫哈維 ,可以看到科羅拉多河
第5個景點:ABSYY 深淵 , 這裡曾經是個湖泊,一層層的紅石巖代表過去水面的高度。

第6個景點:Monument Creek Vista,這裡可以看到一條山溪的痕跡

第7個景點:Hermits Rest
這裡是西線最後的景點,也是一個休息站,裡面有小賣部和禮品商店。這邊能看到綠色的植物鋪滿峽谷。

我們遊覽完隱士之路,駕車來到遊客中心,遊覽附近的景點:馬瑟觀景點、亞瓦派觀景點。

這裡的景點是參觀大峽谷的首選之地。大峽谷的景色以其廣闊的身姿向遊客展示著驚人的奇觀。

2點後從大峽谷東門出來,我們從64號公路轉接89號公路北上Page小鎮。這個人口僅僅一萬人的小鎮每年卻接待著數百萬人的來訪。鮑威爾湖,羚羊谷,馬蹄灣,科羅拉多河,格蘭大壩,紀念碑谷,波浪谷。。。太多太多美景環繞在它周圍了。我們是衝著地質十大奇蹟之一的羚羊谷去的,途中,順便也逛逛馬蹄灣,從大峽谷到馬蹄灣大約需要2小時車程。

途中經過一個印第安人擺的路邊小攤,周圍景色特別美,就停車下來走走看看。

擺攤販賣紀念品的都是這麼大年紀,這就是他們維持生計之道了。

這片不毛之地是印第安部落Navajo的轄地。當年白人將印第安人趕到這裡並簽訂自治協議,將這片貧瘠的土地留給了剩下的印第安人。

這些掛件、手鐲有可能都是產自義烏吧?

89號公路沿途紅色高原的壯麗讓我們讚歎不已。這些紅巖石的地貌,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如同夾心餅乾般層次分明,相當漂亮。

馬蹄灣

距離佩奇快6公里的地方,我們就很留意注意左側道路旁的標記了。一個不起眼的牌子:Horseshoe Bend Overlook指示我們左轉進入一個紅土的停車場。這就是馬蹄灣的入口。但我們還是一不留神開過頭了,只能繼續向前開到前方能掉頭的地方再掉頭回來了。

馬蹄灣(Horseshoe Bend)是科羅拉多河(Colorado River)在亞利桑那州(Arizona)境內的一截U形的河道,也是格蘭峽谷(Glen Canyon)其中的一小段,由於河灣環繞的巨巖形似馬蹄,所以被稱作了“馬蹄灣”,也有人叫它科羅拉多河的大拐彎。


下車就感覺是置身在沙漠之中,熾熱的陽光燒烤在身上,要到達景點還需徒步3/4英里,翻越一個小小的坡。在軟軟的紅沙上行走加上海拔有1000多米,會比平地上行走吃力,再加上熱,建議別穿涼鞋,否則沙磨著腳會很不舒服的,還有要帶足礦泉水是正確的選擇。

馬蹄灣雖然屬於Glen Canyon的一部分,卻不收門票。

到達馬蹄灣,身上的熱和累就全都消失,只剩下了興奮和驚訝。不過,在馬蹄灣處拍照需要勇氣,深深的大坑周圍沒有任何的保護措施。科羅拉多河在谷底繞了一個大彎,只有看到河裡正在行駛的帆船,才知道這個大坑有多深。

站在懸崖邊俯瞰300米下的科羅拉多河,大自然真的太神奇了,馬蹄灣既讓人驚魂奪魄的,又讓人屏息靜氣。1000英尺直下的懸崖下,綠色的科羅拉多河圍繞著紅色的馬蹄狀岩石,蜿蜒流淌,平靜而威武。

馬蹄灣–從這個景點的震撼程度來講,世界上難以找出第二個。它的土質就像猶他州的土質一樣,因為含大量的鐵和錳金屬所以在陽光下閃耀著美麗的金屬紅色。其次,切出這個灣的科羅拉多河是翡翠般的綠色,紅色的土和綠色的河相得益彰,從顏色上來說非常賞心悅目。再者,它的灣很圓潤,從形狀上來講很美。最後,這個灣夠深夠大,所以這個灣才夠氣勢!

原以為今天天氣晴朗,日落會很漂亮,但等了一個多小時,看到的晚霞是這樣的,只能打道回府。

十幾分鐘的路程就到了佩吉鎮(paged)

旅館在小鎮中心地段,對面就有一家超市,商品很豐富,我們買了魚、蔬菜、水果,補充了些食品,自己燒菜、煮飯,非常方便和對口味。旅館價格:US150。
老美用的空調都是窗式空調,我們國內基本都不用了,但他們還用的很普遍,讓人受不了的是,噪聲太大,老美這麼發達,還用窗式的,不得而知。

day10 7月20日 佩吉鎮 – 羚羊谷

今天主要的遊玩專案是羚羊谷,因為之前在淘寶上沒有預定上上羚羊谷的門票,今天只能先去下羚羊谷遊覽,再去上羚羊谷碰碰運氣,然後需要開6小時的車趕到鹽湖城,去下羚羊谷前先去鮑威爾湖遊玩。

谷歌地圖搜尋,從佩吉鎮到鮑威爾湖只要十幾分鍾,就決定先去鮑威爾湖。這是今天行程安排的失誤,以至於錯過了去上羚羊谷的時間,留下了遺憾,再說去鹽湖城的路上到鮑威爾湖更順路。

自駕遊美國,在這樣的公路上行駛,超級愜意!美國真是個放不下方向盤的國家。

鮑威爾湖

鮑威爾湖是美國第二大人造湖,蜿蜒於地圖之上,屬科羅拉多河流域。1869年,美國內戰單臂將軍鮑威爾帶領兄弟們,駕馭三隻木船探索科羅拉多河,湖因其人而得名。兩岸砂岩怪石林立,中間碧波盪漾。格蘭大壩坐落在格蘭峽谷的科羅拉多河上。壩高216米,1963年建成後開始關閘蓄水,由此形成鮑威爾湖(lake Powell)。由於湖的容積巨大,蓄水用了17年,直到1980年鮑威爾湖才添滿,這座大壩和胡佛大壩非常相似。

水是湛藍的,比水平面高一點的岩石依次是白色的,奶白色的,米黃色、淺紅、棕紅地過渡上去。而岩石本身又有著縱橫交錯的各種迷人線條。再往上,又是藍藍的天,如同多彩的芝士蛋糕,帶著一層層誘人的色彩。

遠處停在湖面上的,是一艘艘私家遊艇。此刻盪漾在湖面上,欣賞美景、日落,那真是享受!

沿途常常會見到拖著遊艇的私家車。這才是度假,觀念的差異顯而易見。

這裡的主要旅遊專案是各種水上活動,在page鎮上就可以看到很多遊客都是拖著自家的大小遊艇來的,旅店的廣告上也看到了租船的業務,從小的單人水上摩托艇,到大的可以承載幾十人的遊艇,都可以租。

站在碼頭邊,看著這湛藍的湖水,整個人都彷彿被融化的感覺。

在公路上,到處可見汽車拖著遊艇、房車、摩托車、皮划艇,這也是米國人民崇尚的休閒度假方式,當然也少不了各種拉風的敞篷車,開這種車的主要有兩類人,一類是年輕情侶,另一類就是老頭老太,鮮有第三種人。

去下羚羊谷的路上,去佩吉鎮逛了一下。

羚羊谷

google 導航一路順暢地把我們導向下羚羊谷遊客中心附近的停車場。
停好車,來到遊客中心,看到在烈日下排的長隊,才明白應該先來下羚羊谷(攻略上說下羚羊谷不用預約,以為可以隨到隨買,哪知道現場因為遊客太多,也是要一批一批安排進去遊覽,打聽了一下,估計輪到我們大約要2個小時左右了)。

羚羊峽谷(Antelope Canyon ,又名羚羊彩穴),世界上著名的狹縫型峽谷,位於美國亞利桑納州小鎮佩吉(Page)的東南方,屬於納瓦霍族保留地(Navajo Nation),納瓦霍族是現今美國面積最大的印第安保留地。據納瓦霍族的歷史傳述,該地過去是叉角羚羊棲息處,峽谷裡也常有羚羊漫步,這也是此峽谷名為羚羊峽谷的由來。狹縫中因直射和反射產生的光影變幻萬千,赭紅色岩石優美的紋理和曲線在光影下展露無遺。世界上最昂貴的一幅黑白照片”Phantom”《幻影》便是誕生於此,這幅照片由澳大利亞墨爾本攝影師彼得·裡克(Peter Lik)拍攝,以780萬澳大利亞元(約合人民幣4000萬元)的高價賣出。鬼斧神工的羚羊峽谷,傾瀉而下的天堂之光,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往。

羚羊峽谷在地形上分為兩個獨立的部分:上羚羊谷(Upper Antelope Canyon)與下羚羊谷(Lower Antelope Canyon)。
由於每天入谷的人數有限制,因此,去上羚羊谷遊覽需提前網上預約,選擇參團型別和遊覽時段。一種是普通的觀光團,一種是專門的攝影團。遊覽旺季為3月-10月,淡季為11月-2月,冬季照常開放。上羚羊谷實行嚴格的預約制,尤其是旺季的團更要提前一兩個月預約。所以我們沒有約到。
去往下羚羊谷遊覽不用提前預約,可自駕到達佩吉報團參加。
下羚羊谷是由風沙和湖水雕琢沙岩而形成的一種很抽象的自然景觀,是暴洪侵蝕和風蝕共同作用的結果。該區域在季風季節裡常出現暴洪流入峽谷中,但暴洪不一定在下雨時出現,有時在遠方的上游忽然下了一陣雷陣雨,就有可能急衝至谷中。

門票:
成人普通票25美元,7-12歲兒童17美元,0-6歲兒童免費。印第安部落保護費(Navajo Nation Permit,NNP,只收現金)8美元,買好票,還必須在一個本子上本人簽名(大概是一份有可能出現意外的知情告知書)。然後,有預約的時間告知,到點會有導遊帶領進下羚羊谷。
旺季來下羚羊谷也最好在網上預約好,免得在現場排隊買票(邊上有另一視窗是給網上預約好的人取票的,排隊的人不多)。

7、8月份的天氣特別炎熱,體質差的人有可能會中暑,所以要做好防晒、防暑準備,備好水,當地旅行社也有冰水發放給遊客。

遊覽時間一到,就給我們按組分配了導遊,跟著導遊要走一小段路才到下羚羊谷入口。我們一組大約4個家庭,十幾個人,跟著這位印第安導遊,走過一片沙漠地帶,來到入口。

入口已經聚積了一大批前面時間段的遊客,都還沒有入谷,我們跟著隊伍慢慢向前挪,真正入谷差不多已經一點半了,剛好是最佳時間。

下羚羊谷位於地底下,需要爬金屬樓梯深入地底,中途還需要靠一些繩索才能走完,進入的難度比較高。入口僅有一人寬,與地面同高,遠看無法辨識。進入後急降約50米,總長非常的長。

遊客多隻能一個一個緊挨著慢慢往下走,每一個團的導遊走在最前面帶隊,不時吩咐、關照自己團裡的遊客,還把我們的手機拿去設定模式(後來拍出來的照片一比較,效果果真不一樣),非常敬業。

一下到谷內,就被震撼到了,光線配合岩石的流水狀,真的是美極了。光線一共三種顏色,黃、橘、紫,我們一直不停地拍拍拍,驚歎大自然的神奇,每一處景色、每一張照片都令人賞心悅目、目不暇接。

透過地表的裂縫,隨著陽光的照射,加上不規則的峽谷壁對光線反射,隨便怎麼拍都能從鏡頭中留下這些絢美的風景。

羚羊谷的紅色砂岩呈現出行雲流水般的條紋痕跡,隨著巖壁方向的曲折,展現出驚人的動態造型,配上頂部射進的光線,把巖壁映照成橙色到深紅的暖暖的漸變顏色,使人彷彿進入了夢幻般的仙境。

在這裡還可以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臆想出各種惟妙惟肖的人物、動物、場景或故事。

走著、看著、拍著,不是後面的團隊跟上來,催著向前,真的不想挪動腳步,我們因為走的太慢,早就脫離了導遊,後來想超越人流,無奈越是後面的路越是狹小,只能一人通過,這樣跟著到出口的時候,以為我們的導遊早帶著其他的人回去了,哪知道導遊且還在外面等著我們,非常過意不去。

快到出口,只能一人通過。

出口,與地面平,只能一個一個出來,外面看,不知道的話根本看不出來。

我們的印第安導遊還在,並且用沙子和水給我們演示了Page地貌的形成過程,這裡的沙子用水攪拌,會馬上結成固體狀,而且非常堅硬。

下羚羊谷出來已經快3點,時間雖然不早了,況且還要趕去鹽湖城,到鹽湖城有6個小時的車程,但心有不甘,還想去上羚羊谷碰碰運氣,就駕車到了上羚羊谷的遊客中心售票處,詢問一位當地的印第安人,說我們沒有預定,能不能現場買票進去,她跟視窗的人商討了一下,答應可以進去(告訴我們是最後一批了),要我們買好票,但要等半小時,會有車把我們送進去。這麼幸運,網上確實聽說印第安人不死板,可以商討疏通,想不到真的可行。

↑然後在車裡等了大約有十幾分鐘的時間,突然就狂風暴雨,售票處的那位老太太手裡拿著錢,在售票處招呼我們把車開過去,我們過去後搖下車窗,她把錢退還給我們,說這天氣,峽谷裡不能進了。真是天公不作美,只能作罷。
但我們離開上羚羊谷遊客中心不遠,回頭還看得見上羚羊谷的停車場,雨就停了,並且在我們行駛的座標點(大約離上羚羊谷二公里多)豔陽高照,再看上羚羊谷的上空(雖然雨停了)烏雲還沒有散去,失之交臂的上羚羊谷只能說是無緣了。

一路我們輪換著開車,向鹽湖城方向駛去。

天氣非常好,道路上車輛不多,所以在公路上開車感覺很好。

天漸漸暗下來,半道上路過這家加油站,就停下來,加了油,也補充了點能量,繼續趕路。
在美國的自駕行程,因為是第一次在境外自駕,經驗、道路都不熟,再說美西這條線路,常常會開個幾個小時都看不到人煙,所以我們的行程一般都安排在白天,儘量避免在晚上開車,今天因為行程上沒有安排好,導致在下羚羊谷耽誤了不少時間,估計到鹽湖城要10點多了。

這家加油站裡的超市還比較大,商品很豐富,早過了晚飯時間,沿路也沒有餐廳,只能在超市裡買點吃的,對付晚飯了。

入住鹽湖城酒店

鹽湖城酒店也是比較難找,當然不差錢的話又另當別論。這家汽車旅館US70刀,含早餐。在老美所有行程中所訂的旅館,含早餐的不多。

酒店大廳
找停車位頗費了一些時間,地大物博的老美,停車位也這麼緊張。抓緊時間洗洗就休息了。

day11 7月21日 鹽湖城 – 傑克遜

↑早餐,最讓我喜歡的是可以自己製作waffle,製作waffle的機器使用起來很簡單,而且味道也是挺不錯的,香氣宜人。

我連做了2只,吃的飽飽的。其他的早餐還有蛋糕、麵包、咖啡、牛奶和水果。

今天的行程:鹽湖城 – 傑克遜(5小時) – 大提頓 – 入住莫蘭。
也是因為在傑克遜訂不到旅館(有限的幾家旅館,價格都要在2千以上),所以訂在離傑克遜30英里,車程大約半個多小時的莫蘭-特格蒂山林小屋。而旅館離黃石國家公園的南大門比傑克遜更近。
從鹽湖城到傑克遜要開將近5個小時,計劃下午到了之後,遊覽大提頓。

89號公路

89號公路不愧是美國一條非常著名的“南北景觀大道”,它北起蒙大拿州(與加拿大境內的2號公路對接),一路向南直到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Pheonex,沿途經過的著名景點~ 大瀑布城,黃石國家公園,大提頓國家公園,鹽湖城,頂礁國家公園,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塞昂國家公園,大峽谷國家公園、馬蹄灣、羚羊峽谷等等。
其實,我們一路過來,有很多路段都是走89號公路的。

從鹽湖城去大提頓公園,路程320英里,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條是走I-80和89號公路,第二條是走I-15和26號公路。

我們是沿著I-80E和US-89N向北出發,途經Jackson小鎮,開車過去大概4個小時。

聽著鄉村音樂,賓士在米國的鄉村道路上,沿途的田園風光讓人目不暇接。

從鹽湖城往北,一路上九曲迴腸的盤山路,好像在玩賽車遊戲。但好的是路面平整,車輛稀少,高山環繞,藍天白雲,讓人心曠神怡。真的是很美的公路!

沿著猶他州89號公路行駛,眼前的一切都是那麼誘人。曾經聽說過描述,但親眼所見的美景怎能一張照片所能展現!我只希望汽車開的慢些,滿滿的愜意享受這美景。

到處瀰漫著綠色,連空氣也飄著青草味。

這是一片寧靜、優雅的樂土。

美國土質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佔國土面積的55%,有利於農業的機械化耕作和規模經營。

綠色的草坪、造型漂亮的木屋、美國家庭的室內裝飾,這些都是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並且深深地映入我們的腦海中,留下了永遠不忘的美好印象。喜歡美式的建築風格,隨意、自然、舒適……

田園意味著農村的、牧人的、寧靜的情境,充溢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時空意識。一路的田園風光給我們留下的是一幅幅豐富的視覺感受,從而喚起人的歸屬感,撫慰人浮躁的心靈,滋潤人的生命的情感。

簡潔、含蓄與寧靜的設計理念,在美國鄉村住宅中處處顯示,使人感受到田園風光的魅力。

傑克遜鎮

大約1點後我們到了傑克遜鎮。
傑克遜鎮位於美國懷俄明州,距離鹽湖城400多公里。傑克遜鎮屬於典型的美國西部小鎮,以牛仔文化而聞名於世,是美國的牛仔之鄉。
  
小鎮其實就一條主要商業街,街兩邊是各式商店和藝術展館,出售各種工藝品。

小鎮聞名遐邇,因為它是進入大提頓公園和黃石公園的必經之地,是昔日牛仔們聚會進行牲畜和皮毛交易的地方;因為它四面環山,風景優美,夏天坡綠樹翠,冬天銀裝素裹;也因為這裡夏天有蛇河漂流,冬天有世界著名的天然滑雪場;還因為小鎮有一個名揚四海的鹿角公園。

傑克遜鎮的鹿角公園是小鎮上的一個著名景點。因為小鎮以前正好在麋鹿遷徙的路線上,大批的麋鹿,羚羊秋天要從北方遷徙到南方過冬,春天返回,每到春天,雄鹿的鹿角就開始脫落,鹿角公園的鹿角門就是用這些脫落的鹿角搭建而成的。整個鹿角公園中心廣場共有四個這樣的門,這也成為該鎮的標誌。

小鎮雖然不大,人口也不多,可小鎮的房子價格可不低,據說這裡的一座木頭小別墅最高要賣1600萬美元。美國前付總統切尼也住在這裡,使得小鎮就更出名了。雖然鎮子不大,但為了能使空軍2號能降落,小鎮的機場經過擴建,已經具有一定規模,所以,現在到這裡的交通非常方便,傑克遜小鎮也成為黃石公園旅遊路線上必經的一個點。

街上,商店,餐館,人們熙來攘往,十分熱鬧。兩旁的一座座小木屋都保持著西部傳統的牛仔風貌。平行排列的幾條街道兩旁,盡是些酒吧、旅館、小餐館。商店裡出售牛仔褲、T恤、皮衣夾克、皮靴、卷邊牛仔帽、菸斗等各種牛仔服飾,甚至還有來複槍、左輪等。濃濃的牛仔氣息,傳統的西部小鎮風情,瀰漫了整個小鎮。據說好萊塢常在這裡拍攝西部牛仔片,所以這裡看起來更像一個充滿牛仔味的西部影視城。

大提頓 – 珍妮胡

下午還有行程要走,要去大提頓。
大提頓國家公園(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享有“最秀麗的國家公園”的稱號。公園面積1256平方公里,公園內60公里長的提頓山脈擁有8座超過3658米的山峰,其中大提頓峰高4198米,冰川留存至今,7個湖泊明珠般嵌在山腳,還有上百個高山湖泊隱藏在整個山脈裡。湖光山色是大提頓公園最大的特色。
大提頓國家公園的票價是若以車為單位50刀,包含黃石國家公園的門票,單獨買的話,分別都需要30刀。購票後7天內有效。

提頓山脈上的積雪還沒有融化。

大體頓雖然景觀相較黃石公園簡單,但是玩法一點不單一。據說美國人對大提頓的熱愛超過黃石公園,原因在這裡登山、徒步、騎行,攀巖、划船、探險等比黃石更棒。

我們先來到珍妮湖

與傑克遜湖不同,珍妮湖是冰川形成的湖,這個湖比傑克遜湖小得多,湖邊松林茂密,湖水不深,清澈見底,湖面在清風中泛著碧色微波,在遠處山峰的映襯下和周圍樹林的包圍中,十分的清秀。

有人在湖中劃皮艇,好愜意。在這樣的美麗景色裡劃皮艇,真是很享受。珍妮胡非常地寧靜,像深藏在森林中的一顆明珠。.

珍妮湖碧波浩渺,清澈見底,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享受這一刻。

Jackson Lake 傑克森湖

傑克遜湖位於美國懷俄明州西北大提頓國家公園內,傑克遜湖是一個天然湖泊,在傑克遜湖大壩建成後湖面被延伸,湖中有15個小島嶼。

傑克遜湖大壩始建於1907年,是為了更好地開發和利用大提頓地區而建。可以說今天的大提頓公園很大程度和這個大壩有關。如今,大壩成為了大提頓遊覽西線的一個重要景點。站在大壩上你可以觀賞整個蒂頓山脈,因而這裡也成為了拍攝蒂頓山脈絕佳的拍攝地點。

碧水微波,湖光山色,大提頓我們領略到了它與眾不同的秀美特質,無愧於“最秀麗的國家公園”的稱號。

公路經過公園內最大的水域傑克遜湖(JACKSON LAKE)的水壩。美國內政部墾務局在水壩邊立了一個牌子。原來這是一個水庫,人工湖。


.

大提頓村

漸漸地天要黑下來,導航顯示大提頓村就只有半個小時的車程,就駕車開往大提頓村。不成想路況不好,坑坑窪窪,山道狹窄,遇上兩車交會,必須靠邊停下或減速,實際開了有四、五十分鐘,才到提頓村。

提頓村山坡上有居民區,還有Jackson Hole集團旅遊度假村,建築很漂亮,酒店從外觀上感覺相當不錯。

提頓村風景宜人,村裡的建築都是木製的,很漂亮,原本也打算在這住一夜,無奈旅館既緊俏又老貴。

傑克遜鎮

從提頓村到傑克遜小鎮12.3英里,駕車不到半個小時,本打算直接去旅館休息,實在是迷戀傑克遜小鎮的風格,又來到鎮上,享受這美國西部牛仔的故鄉的夜晚。

小鎮上行人已不多。

酒吧、餐廳卻很熱鬧。

來到這家餐館,體驗了正宗美國鄉村風味的西餐,當然無法與大朝的中餐相媲美,嘗試一下是必須的。

餐廳裡還有樂隊在演奏,這邊又有檯球,真是五花八門。

入住旅館

吃完晚飯出來已經9點多了,Google導航顯示到旅館還要開一個小時,路上車子不多,山間道路沒有路燈,偶然的會有交會的車輛,單車道行駛,有時碰上想超車的情況,很難超越,只能跟著開好長一段路,找機會超車。總之,心中忐忑不安地行駛著,除了天上的星星在閃亮,周圍漆黑一片,一邊開一邊心裡還是有點害怕的,還好訊號一直有,順利地到達特格蒂山林小屋,時間已經10點半多了。第二天原路出來的時候,看周圍地形和路況,其實很好,但夜路總歸很擔心。

特格蒂山林小屋位於黃石國家公園,是家3星級酒店。US240刀,雖然價格不菲,但比起其他的旅館,算是便宜了,而且離黃石國家公園南門入口很近。
從車裡出來的時候,冷得夠嗆,趕緊拿上行李,到酒店前臺,屋內卻開著熱空調,馬上暖和起來。

辦好入住手續,來到二樓的房間。

這個坐落於山林中的具有美國鄉村風格的小木屋,房間每一處設計都很用心,很漂亮又有風格。酒店將環保概念用到了極致。非常有歷史和文化感的小木屋酒店,乾淨舒適,給個5*。

day12 7月22日 莫蘭 – 黃石公園

今天的行程:黃石國家公園左下八字,
昨天因為到得晚,又黑又冷,酒店的外貌根本無暇觀看。今天一覺醒來,太陽已經高高掛起,早飯 – 退房 ,出來準備上路,一看,令人非常驚喜。森林高山上的小木屋,雖然為簡簡單單的木結構,但在周圍美麗的風景的襯托下,恬靜得像世外桃園。

這是加油站,把油箱加滿油。

雪山、松林、小木屋、牧場、柵欄……這些元素放在一起,隨便都是一幅畫卷。

雪山、松林、小木屋、牧場、柵欄……這些元素放在一起,隨便都是一幅畫卷。

提頓山脈的遠景又出現在眼前。

行車途中,看見此山此景,紛紛下車,駐足觀望。

黃石國家公園內的路大多都是筆直的公路,雖然只有單車道,但路況非常好。但還是不敢開快,結果後面壓了一溜的好幾輛車,而且幾乎都沒有人超車,老老實實跟在後面,保持車距,所以我看見可以靠邊的地方就靠邊停車讓其他車先過……

黃石公園南門外的公園LOGO
“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用在黃石萬分貼切。

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黃石國家公園地處“美洲脊樑”的落基山的熔岩高原上,在懷俄明州、蒙大拿州和愛達荷州交界處。
黃石國家公園佔地面積約為8983平方千米,包括湖泊、峽谷、河流和山脈,公園內的森林佔全美國森林總面積的90%左右,是全美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之一,有超過10,000溫泉和300多個間歇泉,擁有290多個瀑布。
黃石國家公園被美國人自豪地稱為“地球上最獨一無二的神奇樂園”。園內交通方便,環山公路長達500多公里,將各景區的主要景點聯在一起,徒步路徑達1700多公里。

黃石公園分五個區:西北的猛獁象溫泉區以石灰石臺階為主;東北為羅斯福區,仍保留著老西部景觀;中間為峽谷區,可觀賞黃石大峽谷和瀑布;東南為黃石湖區,主要是湖光山色;西及西南為間歇噴泉區,遍佈間歇泉、溫泉、蒸氣池、熱水潭、泥地和噴氣孔。每天都能從黃石公園找到中國熟悉的地貌,在路上行駛,左側像甘肅植被稀少的山體,右側則像西藏林芝的森林和河流;有吉林長白山地帶的紅松和峽谷、有青海的湖泊和山巒、有四川黃龍的石灰石臺階、有九寨溝一樣絢麗多彩的泉水。每一處單拿出來也許都不能和中國相媲美,但是它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在一個公園同時展現了中國多個省份的不同地貌,每開過一段路就能驚喜地發現完全不同的景觀。


第一天從黃石南門進入,門票昨天大提頓國家公園已包含。先從8字最下端逆時針遊玩8字下半個圓的大部分,從西門駛出;遊玩8字下半個圓剩下的左下方部分,這裡密集上、中、下間歇泉盆地,

黃石湖 – 西拇指盆地

西拇指(West Thumb Geyser Basin):西姆指間歇泉盆地,位於黃石湖邊上,十五萬年前因地殼陷落而形成,在熱噴泉與湖水結合下,出現了一種煙霧瀰漫的奇妙景觀:煙霧繚繞處是熱泉的蒸氣,綠波盈盈處是黃石的湖水,與背景中藍天白雲相互輝映,形成與黃石其他溫泉區不同的景觀。此處相當於黃石湖的湖灣,許多間歇泉聚集此處,噴水口的顏色多種多樣,有的呈透明綠色,有的呈好似水泥色般的暗暗的黑色。許許多多的噴水口呈現一種美麗的幻想。

我們大約10點左右到達西拇指間隙泉盆地(West Thumb Geyser Basin),在黃石公園巨大8字的最南端。

湖中熱泉是此處的特色,湖水裡冒出迷你火山形狀的泉眼,噴水口從湖底汩汩出水,其中以Fishing Cone最為典型。


Black Pool是一片藍綠色清澈的熱泉,在太陽的照射下能看到泉底很深的地方,有種好想跳進去的衝動,因為那一潭水的顏色實在太美麗了。

黃石湖的秀美同樣讓人驚豔,湖區是各種鳥類和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黃石湖是全世界最大的高山湖泊,海岸線總長177公里,四周被原始森林環繞,湖水清澈透明,湖光山色,十分秀麗。

魚錐(Fishing Cone):又譯“煮魚泉”。據說是64萬年前第一次火山噴發時形成了湖面如“魚嘴”狀火山口,以前印第安人在此釣魚,魚釣上後就被扔進湖面上的溫泉口(火山口),一會兒魚就煮熟可吃了。當地山民稱在黃石湖釣魚可以直接放在該熱泉中煮熟。1921年有人在這裡釣魚被突然噴出的噴泉嚴重燙傷。

老忠實間隙泉

西拇指盆地出來沿著左下8字向老忠實間隙泉駛去。
老忠實泉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間歇泉。它不以其大招徠遊客,也不以其美博人歡心,而是以始終如一的“忠實”受到世人稱頌。老忠實泉每隔30至120分鐘就會噴發一次,平均每70至90分鐘噴一次,每次噴發維時約一分半鐘至五分半鐘不等,噴發高度約五十多米。不噴則已,一噴則如萬馬奔騰,蔚為壯觀。

我們剛到的時候上一場噴泉剛剛結束,還需要等待近一個小時左右。老忠實間歇泉附近有很多餐廳和酒店,非常熱鬧,而且最重要的是停車場很大!老忠實間歇泉邊上便有一個休息區,有Cafe、紀念品商店和“美食廣場”。
我們在附近餐廳排隊(遊客很多,排了有20多分鐘),買了漢堡、薯條,解決了中飯,就到老忠實間隙泉周圍等候。整個老忠間歇泉四周已經圍滿了遊客。雖然人很多,但環境卻並不是很喧鬧,似乎大家都在靜靜的等待噴發的那一刻,害怕嘈雜的聲音蓋過水柱沖天的聲音。
供幾個老忠實的引數:
間隔時間大約在80分鐘左右(見每次的預告)。噴發的時長在1分半到5分鐘,噴發的高度在30-50米之間,每次能噴出差不多20000升溫度超過110攝氏度的水,壯觀吧?

大凌鏡溫泉

老忠實間隙泉出來,就去大凌鏡溫泉。

於是跟隨攻略的步伐去找大稜鏡的最佳拍攝地點——fairy falls trail裡的小山坡。
在中間隙泉盆地景點的南面,去往fairyfalls trail 的途中,把車停到fairy fallstrail的停車場,沿著trail走約15分鐘,就會發現路左側的山坡出現一條人為踩出來的泥路,通往半山腰,半山腰有很小一片平臺。近年來知道這個極佳位置的遊客越來越多,所以不用擔心就找不到。

↑這就是半山腰的一個平臺。

↑這張照片是著名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經典照片,它基本上是航拍完成的。這張照片幾乎成為了美國國家森林公園的標誌照片。
看過大稜鏡溫泉的人就知道這座溫泉池的大小。這是美國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溫泉。它寬約75至91米,49米深,每分鐘大約會湧出2000公升,溫度為71°C左右的地下水。
大稜鏡溫泉呈現的戲劇性的色彩是物理、化學、生物的相互作用構成的。藍色是視覺效果,橙色和褐色是由生活在接近沸點的細菌構成的。

就為了這一眼!太美了!手機難以拍出看到的效果啊……

大稜鏡又稱七彩池,大稜鏡溫泉令人驚歎之處在於湖面的顏色隨季節而改變,這是由於富含礦物質的水體中生活著的藻類和含色素的細菌等微生物所,它們體內的葉綠素和類胡蘿蔔素的比例會隨季節變換而改變,於是水體也就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春天的時候湖面從翠綠色變為金燦燦的橙紅色,盛夏時節,湖水呈現出絢爛的橙色、紅色或黃色。但到了數九寒冬,由於缺乏光照,就會看到水體呈現深邃的墨綠色。

在這拍婚紗照的新人。

在小山坡上從高處欣賞完大凌鏡的美景,再近距離去觀賞它。

看完大稜鏡以後也沒興趣看別的小池子了,於是出發去bozeman,一路上都是山林草甸的感覺,一路風景非常棒!

諾里斯間隙泉

諾里斯間歇泉盆地:谷歌地圖導航直接設定為Norris Geyser Basin即可,我們到達了諾里斯間歇泉盆地,是黃石公園裡地熱最不穩定的一系列間歇泉。整個諾里斯間歇泉盆地區域還是比較大的,主要分為Back Basin和Porcelain Basin。
這裡有長距離的Trail可以選擇,公園裡面很多地方都會有供人步行的Trail,若遊玩時間特別充分,可以選擇比較喜歡的路徑走上一段時間。

此區的間歇泉顏色也頗為豐富,有清澈見底的藍綠色,也有柔和得像牛奶一樣的藍白色,由於它的不穩定性,每年都有新的噴泉產生,也有老的噴泉死去。地洞裡呼呼喘著的熱氣,微生物形成的橙色或綠色的河道,還有刺鼻的硫磺味,給遊人提供聲音、顏色、氣味多重感官體驗。

溫泉水在地面上彙集出一條條小溪,因為各種礦物質的原因而形成多彩的顏色。

入住加雷德野玫瑰牧場度假酒店

本來今晚的住宿住在西黃石鎮最理想,但西黃石鎮根本就是一房難求,在Booking上搜尋了好些住處,也試圖改變行程路線,選擇黃石公園的其他幾個出口的小鎮,酒店都爆滿。在周邊搜尋,在Jared's Wild Rose Ranch Resort 加雷德野玫瑰牧場度假酒店找到,距離西黃石鎮只要二十分鐘的車程,就毫不猶豫的訂下了,價格 US$210,但酒店有郵件發來,要求在6點前到達,我們覺得太早,就協商能否推遲一個小時,7點前到達。

↑去旅館的途中要經過西黃石鎮,出了西門大約1公里就是西黃石鎮,閒逛了一圈發現它是一個很漂亮的西部小鎮,鎮子很小,橫豎只有十來條街,有一條主街(靠近西門)非常熱鬧、繁華,各國遊客悠閒地逛著小店、泡著酒吧。
鎮上有個大超市、也有很多加油站,價格比公園內要低很多,到超市採購了不少食品、水果,準備到酒店自己動手燒飯。

↑這是酒店裡的小超市

到了目的地,打聽了一下,在一個很不顯眼的商店裡,辦理入住手續,其實很簡單,核對了護照資訊,刷了卡,告訴入住房號和怎麼走,拿了鑰匙就好了。

酒店還提供房車營地。

都是這樣的小木屋

房間內廚房用物很齊全,因為酒店沒有餐廳,但提供燒烤的場地和用物。

還有壁爐

真是個依山傍水的好地方,乘著天色還沒完全暗下來,顧不上休息,將電飯煲插上煮飯後,就沿著酒店周邊、湖邊好好遊覽了起來。訂旅館時就抱著能找到一家實惠點的就可以了,對其的沒什麼奢望,結果看到這環境、這風格特別喜歡和慶幸。

幽幽湖邊,山坡、綠草,小房,多愜意。

day13 7月23日 黃石公園一日遊


今天行程:黃石上“8”字,猛獁氏臺地 – 塔瀑 – 黃石大峽谷 –
從西門進入公園,逆時針遊覽往上八字行駛,在西門入口處必須把要去的猛獁氏臺地的路線匯入,不然到黃石公園裡面就會沒有訊號,跟著Google導航的定位點,再結合各個路口的路標,就可以了。

旅館周圍的房車還沒出發。

從西黃石門進入黃石公園,路上車子不多。

沿著黃石公園的道路開著,突然就發現這個龐然大物迎面跑過來,又驚奇又害怕,趕緊搖上車窗,真是擦車而過,第一次遇上,又不敢停車,只能慢慢地開走了。原來是一頭北美野牛。

後來看見多了,也就不稀奇了。

現人們把北美野牛當作是一種典型的北美洲哺乳動物,從黃石的標誌性圖片上不難看到北美野牛幾乎成了黃石的標誌。實際上這種野牛並不是原始的美洲動物,它們的淵源在萬里之外的歐亞大陸。如今野牛在歐亞大陸上幾乎絕跡了,只有在波蘭的少數地方,還可以發現這種珍奇動物生活的蹤跡。
這些來自歐洲的野牛移居北美后迅速繁殖,生長很快;然而當歐洲人移民到北美的時候,它們遭到了驚人的屠殺。據說到1903年為止,北美大草原上只剩下21只野生野牛。1905年,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頒法令,第一次將野牛等一批珍稀動物置於國家的保護之下,這才有瞭如今我們在黃石經常能看到野牛的景象。

在黃石公園有一個特點,只要看見前面的車輛降低了速度,或者大家都停下不走了,就一定有野生動物出現,野牛也總喜歡徑自躥到人行道上,引起遊人驚叫一片。

猛獁氏噴泉

猛獁熱泉(Mammoth Hot Springs):
猛獁熱泉在黃石公園的最北邊,與公園北門較近,這裡不僅是有名的景區,還較為繁華,附近有遊客中心和酒店等,所以車輛也十分的多。上臺地和下臺地是這個景點的二個停車點,上臺地在猛獁熱泉的頂端,下臺地在猛瑪熱泉的下端,整個猛瑪熱泉就是一座小山,上臺地和下臺地由黃石公園環路連通,雙向通行,也可步行景區小路(上下貫通二個臺地)。

我們先來到上臺, 車輛駛入上臺地內部公路後,這是一條單行道,道旁有個停車場,可下車府瞰猛獁熱泉,沿著這條單行道行駛,又會回到黃石公園環路,再來到下臺。


猛獁熱泉(Mammoth Hot Springs)是世界上已探明的最大的碳酸鹽沉積溫泉,這裡的一大特色景觀就是”階地”(Terrace),形成階地一大要素就是碳酸鈣。幾百萬年前海水為這裡留下了厚實的沉澱性石灰石。當高溫的酸性溶液流經岩石層到達溫泉表面的過程中,它溶解了大量的沉澱性石灰石。一遇到空氣,溶液中的部分二氧化碳就會從溶液中揮發。同時固體礦物質形成並最終以石灰石形式沉澱,就形成了階地。遠遠望去堆金積玉、晶瑩剔透,留下的熱泉沿著山坡形成一個一個非常漂亮的五彩大臺階。同樣的景色讓人不由想到我們中國四川黃龍的五彩池。不一樣的是,黃龍是冷泉,猛獁是熱泉。

猛獁熱泉(Mammoth Hot Springs)是世界上已探明的最大的碳酸鹽沉積溫泉,這裡的一大特色景觀就是”階地”(Terrace),形成階地一大要素就是碳酸鈣。幾百萬年前海水為這裡留下了厚實的沉澱性石灰石。當高溫的酸性溶液流經岩石層到達溫泉表面的過程中,它溶解了大量的沉澱性石灰石。一遇到空氣,溶液中的部分二氧化碳就會從溶液中揮發。同時固體礦物質形成並最終以石灰石形式沉澱,就形成了階地。遠遠望去堆金積玉、晶瑩剔透,留下的熱泉沿著山坡形成一個個非常漂亮的五彩大臺階。讓人不由想到我們中國四川黃龍的五彩池。不一樣的是,黃龍是冷泉,猛獁是熱泉。

猛獁熱泉地區的兩處階地分成Upper Terrace Area和Lower Terrace Area兩部分。其中Upper Terrace地區是可以開車直接繞一圈的。

我們先開車在Upper Terrace轉了一圈,然後把車子停在Upper和Lower Terrace之間的停車場。停車場邊上就有這一塊很醒目的高石頭,叫做自由帽(Liberty Cap),它的形狀像法國革命戰爭時期愛國戰士所戴的帽子,因而得名。這塊高石頭是經過多年熱溫泉活動逐漸冷卻、乾涸所堆積而成的岩石柱,富有地標特點。

這一片就是Lower Terrace最著名的那個Minerva Terrace了,一片白雪皚皚的樣子。

猛獁熱泉景點由上下二個臺地組成。下臺地看五彩斑斕的鈣化池“梯田”,上臺地看五顏六色的熱池以及熱池中500多年的多節松樹死而不倒。

這個好像就是米涅瓦階地(Minerva Terrace)了,傳說最最著名的。
這些白雪非常堅硬!聽說2002年的一次地殼運動,使得這裡的熱泉部分不再流動,死掉的細菌變成白色的粉末,殘留在乾枯的大階臺上,反射著耀眼的陽光,現在的景觀僅是原來的一半而已。

這裡還有流動的熱泉,可以看到熱泉所過之處,殺死了很多地表動植物,形成了這樣的顏色。

麋鹿

猛獁熱泉出來後,本打算去大峽谷,但開錯路,往黃石北門的方向駛去,從盤山道上看到下面的山澗裡這些麋鹿,就找到停車點,沿著山澗小道,近距離觀看麋鹿。

除了野牛,在黃石公園常能看到的野生動物就是麋鹿了,麋鹿或單獨一隻在草地上覓食,或三五成群、或一大群在河岸邊覓食、嬉戲、玩耍。

↑這三隻小麋鹿,正奔跑著準備穿過山澗小道到對面的河邊或許去找媽媽,或許去嬉戲,但被我們一批外來客驚擾,突然停下,站在小山坡上,警惕地注視著我們,看我們並無惡意,只是拍照、觀賞,才大膽地從我們身邊經過,可愛極了。

樹林、河流、草地,麋鹿的棲息之地。

在這個世界裡,它們才是這兒的主人,我們只不過是過客而已,所以才會這樣大搖大擺、不慌不忙,自顧覓食、玩耍。

當我們靠近這些麋鹿時,牠們並不慌張,仍然做著牠們正在做的事。

↑高塔瀑布(Tower Fall),位於黃石公園8字右上半圈居中位置。
在停車場下車後,跟著人群,沿著一條坡道走不到10分鐘就到了。說實話,Tower Fall給人的感覺還挺普通的,但是瀑布下面的河流及兩邊的峭壁還是挺特別的,是因為很久以前火山與積雪冷熱碰撞而擠壓形成的。
黃石公園內共有大大小小瀑布40多條,此瀑布是黃石公園裡一條顯而易見的瀑布,源頭為Tower Greek。瀑布的海拔1933米,瀑布的總長度40米。

黃石公園的景色可以說是移步換景,變幻莫測。

黃石大峽谷

黃石大峽谷位於8字右邊中間位置。黃石大峽谷有兩個瀑布,Upper Fall上瀑布和Lower Fall下瀑布,下瀑布的落差更大,也更壯觀,Artist Point是拍攝下瀑布的最佳位置。
由黃石湖流出的河水經過大約38公里長的地帶,其所造成的險峻峽谷就通稱為黃石大峽谷。全長只有97公里長的黃石河是“美國境內惟一沒有水壩的河流”。在這裡河水陡然變急,衝開四濺的水花,形成兩道壯麗的瀑布,轟鳴著洩入大峽谷。
黃石河水貫穿火山岩石,長期的強力沖蝕,形成了氣勢磅礴的黃石大峽谷。黃石大峽谷深度達到60米,寬200米,長約32公里。這一段著名的河段,對於前來觀賞的人來說,最引人入勝的既不是峽谷的深度和形狀,也不是洶湧奔流的瀑布,而是令人難以忘懷的光怪陸離、五光十色的風化火山岩。峽壁從頭到腳都閃爍著耀眼的光澤,在陽光下炫爛奪目。白、黃、綠、藍、硃紅以及無數種與紅色相調而呈現的顏色。眼前數百萬噸的岩石,看上去卻像是用油彩塗成,毫無顧忌地暴露在風吹日晒之中,色彩斑斕,牢固的色彩不會因風吹日晒而褪色。


大峽谷是由黃石河沖蝕被地熱腐蝕的火山岩形成。大約在14000到18000年前,大峽谷又連線經歷了三次冰川的侵蝕,逐漸形成這種典型的V型(river-eroded)峽谷。黃石大峽谷大約在10000年前才形成現在的模樣,可以說它還是相當年輕。

在還沒有到達Overlook Point之前,有一條路可以一路S型曲線向下走,走到一半時可以遠望Upper Fall上瀑布,但離得比較遠,繼續向下走後可以到達Lower Fall下瀑布正上方,

繼續駕車到達海登谷地(Hayden Valley)的區域,這裡並沒有棧道,只是野生動物比較常見的地帶之一。旁邊就是黃石河,一群人站在小山坡上向河對岸眺望。太遠,用望遠鏡才看的清。

在黃石公園和大提頓公園遊玩時的注意事項:
觀察野生動物要注意保持距離,尤其是狼和野牛,必須保持33米以上的距離。觀察其他的野生動物也要保持8米以上的距離。每年都有不少遊客因為距離動物太近而受到傷害。
車速保持在45英里以下,經常有野生動物走到道路上,車速保持在45英里以下讓司機有時間反應,減少撞死動物的機率。不幸的是,每年仍然有一百多頭野生動物被遊客的車撞死。

↑黃石國家公園泥火山

這裡的重點泥漿火山(Mud Volcano),早期的探險家看到噴射著9米左右的泥漿柱,非常恐怖。

不過仍然有些很神奇的景象,比如龍嘴溫泉(Dragon’s Mouth Spring),是一個流著汙水冒著熱氣的山洞,從裡面傳出流水聲和低沉的轟鳴聲,真的彷彿一隻龍在裡面沉重地喘氣。

泥漿火山區域(Mud Volcano)

非常緊湊的黃石國家公園的2天行程就要結束,晚上還要趕到離傑克遜大約60公里的小鎮入住。沿著黃石河再經過黃石湖到釣魚橋,一路風光,讓人流連忘返。

出黃石南入口

經過大提頓國家公園時看到一大群野牛,路人紛紛停下觀賞,蔚為壯觀。

房間設施很普通,但佈置得很溫馨、很有藝術氣息。

今天入住的旅館是Swiss Mountain Motel (瑞士山汽車旅館)600元 US$100,一家汽車旅館,位於Thayne鎮,離傑克遜鎮2小時車程,晚上到達的時候,天色已漸漸暗下來,房東是一位約70多歲和藹的美國老太太,在電腦上查詢了我們的預訂資訊,交給我們鑰匙就OK了。
明天就要去鹽湖城還車,今天晚飯就把剩餘的米、食品解決了。

day14 7月24日 黃石公園 – 鹽湖城

睡到自然醒,旅館供應早餐,一杯咖啡,還有蛋糕、麵包,雖然簡單,但也能吃飽了。

非常簡潔、普通的平房,像極我們80年代的平房建築,外牆就是紅磚,門前一個小花園,給人一種溫馨、恬靜的感覺,非常享受這樣的田園風光。

繼續趕路,昨天多趕了二個小時的車程,今天到鹽湖城大約4個多小時就能到,下午遊玩鹽湖城:猶他州市政廳 – 摩門教教堂 ,晚上約好8點前到機場還車。

到鹽湖城已經12點多了,直接開車來的這家中餐館吃中飯。

點了這些個家常菜,不過味道很純正。

鹽湖城在2002年舉行過冬季奧運會,這裡也是摩門教的大本營,城裡的一半居民都是摩門教徒。
摩門教的教規很嚴,一夫多妻,不能離婚,不能避孕,不能墮胎,不能喝酒,不能抽菸等等。當然隨著時代的變化,這些教規也鬆動了。一夫多妻有違美國婚姻法,早已廢止,避孕和墮胎在經濟狀況不佳的形勢下也成為許多人的自主選擇。但是不管怎樣,摩門教徒的離婚率低,出生率高,家庭穩定,社會治安好還是不爭的事實,目前,美國離婚率、刑事犯罪率最低的就是鹽湖城。

猶他州市政廳

另外由於猶他州別名“蜂房州”,州政府大樓門前的顯眼處便擺了一座蜂房的雕塑,是來到此處的遊客不可不合影的景點之一。

猶他州政府大廈外部包括外牆、平臺、階梯全部用花崗岩建造,內部包括地面、牆面、樓梯、欄杆全部用磨光大理石,猶他州州政府大樓其氣派和豪華真不輸於國會山,只是體量小一點而已。特別是內部那幾十根直徑達一公尺,高達十來公尺的園柱,表面的紋理自然完整,找不到一點拼縫,像是用整塊大理石打磨而成。

真的是近距離了解美國政府,高高的臺階,寬敞的廣場,沒有警察也沒有保安,不用安檢,不用買票,可以隨意進出。

貧瘠的猶他州怎會有如此財力造出奢華至極的政府大樓,令人聯想到現在已是材大氣粗的摩門教。

近一個世紀以來,州議會大廈一直是猶他州的顯著地標之一。大廈由當地建築師理查德•KA Kletting所設計,於1916年開始啟動辦公。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人蔘觀國會大廈。

州政府大樓頂部是拜占庭式的圓頂,在太陽光的照耀下光彩奪目絢麗輝煌。大樓內部更加富麗堂皇,精雕細琢。牆壁是光潔的大理石,天花板繪有精美的壁畫,無數雕工精細的人物塑像佇立其中,栩栩如生。

↑這是猶他州市政廳馬路對面的遊客中心。

鹽湖城街頭路邊的一棟棟精緻的小樓,顯得如此的安逸與祥和,很喜歡這裡的環境和建築。

摩門教會議廳

鹽湖城摩門教會議中心 – 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之一

摩門教會議中心,位於寺廟廣場南側。會議中心外觀不算很氣派,大禮堂卻極其富麗堂皇。觀眾席座位21000個,臺座位850個,每二年一次的世界摩門教大會就在這裡舉行:

這位是摩門教志願者,她帶著我們參觀,並很認真詳細地給我們講解。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摩門教)會議中心(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Conference Center)位於聖殿廣場外的北部。會議中心有可容納21000教徒的大會堂和1400輛車的停車位,使這個100萬平方米的禮堂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之一。摩門教會議中心榮獲了2003年綠色屋頂卓越健康城市獎。 參觀是免費的。

從二樓看聖殿廣場

會議大廳的上方有屋頂大花園,可以參觀。

摩門教教堂

摩門教(Mormonism)是由斯密·約瑟在1830年成立的,一般稱“基督教會”,在1838年正式稱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與耶穌基督的其他的教會有所區別。剛成立的後期聖徒教會,被當時美國的主流宗教基督教(新教)所逼迫,因為其教宣傳一夫多妻制度,其後斯密·約瑟被殺害,由楊·百翰帶領教徒走到美國中部猶他州大鹽湖山谷,並於1847年在該處安定發展起來,因此教會的總會位於鹽湖城。鹽湖城是教會早期的教友憑藉對神的信心在一片包圍在沙漠和鹽水之中的不毛之地上拓荒所建成的一座城市,目前超過半數當地人士為後期聖徒,使鹽湖城成為美國犯罪率和離婚率最低的大城市,此在全世界的城市發展史上極為罕見且特殊。該教會的教友目前已遍佈全球各國。據教會最新發表數字,信徒人數達至1,200多萬,而超過半數居於北美洲以外。

鹽湖城摩門教新會議中心,典型的哥德式建築風格,漂亮的彩色玻璃窗。始建於1877年,歷時五年完工,有著巨大的扇形大廳擁有21000個座位,舞臺中央可以容納1000多人的合唱隊。

鹽湖城聖殿(Salt Lake Temple) 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全世界130多個聖殿中規模最大也是最著名的一個,是聖殿廣場的核心。因為位於摩門教總部和它的歷史意義,每年都有許多世界各地的教徒前來朝拜。

↑廣場裡的摩門教歷史雕塑。

這座蛋形建築是摩門教大禮拜堂,有140多年曆史。

走進大禮拜堂,看見44根砂岩石柱支撐的拱形木質天花板形似穹隆。教堂內共兩層,據說有8000個座位,並可同時容納10020人做禮拜。大禮拜堂唱詩臺上的這架管風琴號稱是全球最大的,它由11000支管子組成。每週一至五中午12時演奏。摩門教禮拜時我們這些非教徒不得進入,但可以從教堂外的喇叭聽到播出的聖樂。

摩門教也信奉耶穌基督,但它比世界上所有其它宗教都有錢。這是因為每個摩門教徒自願將每月收入的10%捐給教會。更有甚者,每個摩門教徒一生必須放棄工作、離開家庭,兩次被安排到鹽湖城或世界各地義務傳教,每次為期兩年,費用完全自裡,且沒有任何收入。這是一種多麼強大而堅定的信念啊!

這家汽車旅館,地理位置很好,離鹽湖城機場十幾分鐘的車程,價位又便宜。
今天我們的美西自駕遊將結束,選擇鹽湖城機場還車,明天早上的飛機飛華盛頓,開始美東遊的行程。
旅館到機場有機場專線,車站就在馬路對面,離旅館5分鐘步行路,所以很方便。
入住旅館前,我們將汽車加滿油,再在加油站邊上的一家自動洗車機上洗了車,就開往機場還車點還車,還車的遊客還真多,等了十幾分鍾,車流才疏通,進了停車場,找到我們的租車公司還車點,剛停下車,立馬過來一管理人員,掃視了一下汽車外表,打給我們一張電子小票,就好了,非常簡單快捷。然後我們來到機場專線自動售票機處買了去酒店的機場專線車票,2.5刀/人,好像2站路;看了第二天早晨的時刻表,大約15分鐘一班車。

day15 7月25日 鹽湖城 – 華盛頓

今天早上飛華盛頓的航班09:43 – 16:00,美航空DL832 鹽湖城機場-T2航站樓–華盛頓(羅納德里根機場)。

酒店出來穿過馬路,就是機場軌道專線站臺,過馬路按這個按鈕。

↑清晨,車廂內乘客不多。

十幾分鍾就到了機場。
鹽湖城國際機場(英文名: Salt Lake City International Airport;三字程式碼: SLC;四字程式碼: KSLC)是美國猶他州的公共機場,作為聯合民事和軍事設施,位於鹽湖城西部大約4英里。
機場每天由達美航空和天空西部航空公司發起350個航班,也是達美航空的樞紐。機場的繁忙程度在美國排名15。

早早來到機場,在自助機上值機,行李託運要付費,我們2件行李,付了50刀。

候機大廳

↑飛華盛頓的飛機機艙內部

6個小時(華盛頓和鹽湖城有2個小時的時差)後準點到達華盛頓-羅納德里根機場,拿上行李,找到地鐵入口。
在美國不像國內機場,是沒有免費的行李推車的。在出發層的下客處和抵達層的行李轉盤處取用行李推車需付費$3/車。

華盛頓羅納德·里根國家機場(通常簡稱里根國家機場)英文全名: Ronald Reagan Washington National Airport,里根國家機場位於波托馬克河南岸,離白宮約5公里,距國會大廈0.8公里,這是一個國內航線專用機場。當飛機起飛或降落時,可以鳥瞰城內著名的幾大景點。

出機場經通道可直接進地鐵站坐黃線和藍線。
考慮到明天還要在華盛頓遊玩,在自動售票機上買了一張SmarTrip卡,是可以充值的卡。

↑地鐵卡

華盛頓機場地鐵站很有滄桑感。

↑羅納德里根國家機場,這個機場離市區景點很近,而且就在五角大樓旁邊,可以在飛機上清楚地看到五角大樓全貌。
搭乘地鐵是最方便經濟的方法,搭地鐵藍線到市中心Metro Center站約15分鐘。

華盛頓地鐵站標誌性的方格狀混凝土穹頂甚是壯觀,幾乎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的一般。

↑出站

↑出地鐵站,站在世界的心臟華盛頓的街頭,旅途的疲憊蕩然無存,根據Google導航到酒店要穿過二個街區,步行大約十二、三分鐘,邊走邊觀賞街景,一會兒就到了酒店。

酒店的地理位置很好,離地鐵站800米,地處華盛頓中心位置,有著100多年的歷史,值得推薦。就是客房裡沒有wifi,只有大堂裡才有。價格US$240,二晚, 稅後。

酒店大廳

辦理入住手續

放下行李,顧不上休息和吃飯,乘著天還沒暗下來,打算去白宮和五角大樓遊覽。

華盛頓街景

白宮

華盛頓作為首都和政治中心,鮮有紐約大都市的浮躁與繁華,更多的是一種文化與歷史的積澱。美國三權分立的機構–國會、白宮、最高法院均在這裡。

白宮在國會廣場北端,門前有一條安靜的馬路,遊客可站在北門口的院欄外照相。這個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總統辦公室與一座豪宅差不多,看上去並不巨集偉,沒有高大上的感覺。南門前有大片的草坪,對遊客不開放。

白宮於2013年11月重新開放參觀,參觀白宮的境外人需要向該國駐華盛頓使館發出參觀申請。但實際上白宮基本不受理境外遊客通過本國駐美使館提交參觀申請。
↑充滿神祕感的白宮,吸引許多遊客前來觀光遊覽。

華盛頓的地鐵埋得很深,下地鐵站的扶梯非常的長。雖然車站和車輛看上去都很有些年頭了,但是華盛頓地鐵混凝土裸露的隧道卻讓人印象深刻。看得多了我覺得非常的有美感和富有創意,彷彿進入時間隧道般。

五角大樓

五角大樓(The Pentagon)是美國國防部的辦公大樓,位於華盛頓西南方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縣,因建築物為五角形而得名,是世界最大單體行政建築。是美國最高軍事指揮機關—美國國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的總部所在地。
有人把它叫做“軍事城堡”,他是座軍事迷宮一樣的建築,據說在樓內的工作人員有時也會迷失方向。

從Pentagon地鐵站出來,左轉走不多遠就到這裡,五角大樓四周的停車場有一萬個停車位,供大樓內的工作人員和駕車前來觀光的遊客使用,免費泊車。
五角大樓可以提前網上預約入內參觀,需要提交個人護照號等資訊通過安全審查。入內後也只有一個模擬的發言廳可以照相,其他地方禁止拍照,路線也很固定,參觀全程有軍人陪同,防止遊客亂跑。主要是看一下各種911紀念品、宣傳欄和飛機模型,瞭解一下五角大樓的內部情況而已。
我們沒有預約,時間上也安排不出,只能在外面走走看看。

看到荷槍實彈的警衛,傳說五角大樓的頂上都是狙擊手,還有不準拍照的警示牌,但還是忍不住偷偷拍了幾張照片才離開,期間也曾被警衛給喝止過,處處能感受到一種嚴肅、緊張的氛圍。

這是911紀念園。

看看天色已暗,就坐地鐵回到市區,到超市買了食品、魚和蔬菜,回酒店自己燒飯吃。

day16 7月26日 華盛頓一日遊

今天的行程:國會山、航空航天館、國家美術館、華盛頓紀念牌及周邊、潮汐湖、晚上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觀賞演出。
國會山必須提前預約tours.visitthecapitol.gov,我們預約的時間是上午9:10。

↑坐地鐵紅線到Union Station站下車,這是聯合車站外部,這個車站建造的很大氣,裡面的裝飾也是古希臘的風格,很值得一看。出站走500米就到國會山,廣場很大,找到進去的入口,已經到點,我們這批次剛好在陸續進入,吃的一律不準帶入,包括水。

國會山

國會山(Capitol Hill),也就是國會大廈,指作為美國國會辦公機構的國會建築,美國國會是美國的立法機構。它坐落在華盛頓特區國會山的頂部,國家街的東端。
國會大廈位於華盛頓25米高的國會山上,是美國的心臟建築。國會大廈建於1793-1800年,與華盛頓的多棟重要建築一樣,亦未倖免於1814年英美戰爭的損毀。戰後重建之後,百年以來,國會大廈由進行了包括1851-1867年的浩大重建工程在內的多次擴建,最終形成了今日的格局。國會大廈是一幢全長233米的3層建築,以白色大理石為主料,中央頂樓上建有出鏡率極高的3層大圓頂,圓頂之上立有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銅雕像。大圓頂兩側的南北翼樓,分別為眾議院和參議院辦公地。眾議院的會議廳就是美國總統宣讀年度國情諮文的地方。

國會山開放時間為夏季9:00-20:00,冬季9:00-16:30(感恩節、聖誕節、元旦休息)參觀全程約需時1小時。免費。

在這裡排隊登記,領取參觀的胸牌和耳機。安排一名導遊帶領參觀並講解,每一導遊大約帶20位遊客。

首先來到這個放映廳觀看

↑國會山中央大廳的穹頂。仰望圓穹頂上,可見風格浪漫的天頂畫,中央繪著“華盛頓之神”(ApotheosisofWashington),又在這位開國總統的兩邊,畫上勝利女神和自由女神,另外又畫了13幅女神,代表立國13州。

國會大廈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中央圓形大廳,遊人一般從東門進入。東門又稱哥倫布門,銅鑄的門扇上浮雕著哥倫布的事蹟。從東門走進國會大廈即進入中央圓形大廳。內高53米,大廳直徑30餘米。圓形的牆壁上,有8幅大油畫,記載了美國歷史上的8個重大事件。中央圓形大廳的南側,是環立著形形色色人物雕像的雕塑大廳。到20世紀90年代初,雕塑大廳共有94尊銅像和石雕像,其原形都是各個領域的一代英才。

↑這是我們的導遊

國會大廈,是華盛頓最美麗、最壯觀的建築,在市內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國會大廈的雄姿。現在,國會大廈的這個圓頂已經成為電視中美國政治新聞報道的最佳背景,
美國人把國會大廈看做是民有、民治、民享政權的最高象徵。美國參、眾兩院構成的國會就在這裡舉行會議,通常被視為華盛頓的象徵。1793年華盛頓親自為大廈奠基,南北戰爭爆發後,有人提議停建該大廈,林肯總統卻堅持要將高280英尺的大圓頂造好。

國會是美國最高立法機構所在地,是美國的參眾兩會議員制定法律的地方,這個新古典主義的建築擁有550間房間,北翼是參議院所在地,南翼是眾議院所在地。

US Supreme Court:
作為美國三權獨立重要一支的聯邦最高法院,卻靜靜地躲在國會山後面,也許並沒有太多的遊客會把這裡當做一站。整棟建築簡潔而肅穆,進入展示廳,首先會看到馬歇爾大法官的坐像,這是聯邦最高法院的歷史奠基人,在他的任期,聯邦最高法院獲得了司法審查權,有權認定普法違憲,從而為最高法院真正成為三權之一奠定了堅實基礎。從馬歇爾法庭之後,聯邦最高法院成為美國司法公正的絕對權威,像過去著名的辛普森案,布什訴戈爾案,都讓人們看到司法公正真正的含義。也許人們會認為判決不合理,但卻公正。這就是大法官們的工作,通過自己對美國憲法的解讀,捍衛司法公正。

美國國會圖書館

Library of Congress (國會圖書館)

也在國會山上,在國會大樓的背後

開放時間:週一到週六,感恩節,聖誕節和公曆新年不開放。圖書館由三棟建築組成,開放時間不相同。一般參觀較多的Thomas Jefferson Building的開放時間是8:30AM-4:30AM。有免費的Tour提供,不需要提前預訂。

美國國會圖書館是全世界藏書量最大的圖書館之一,位於華盛頓國會大廈正東處,由傑斐遜大廈、亞當斯大廈和麥迪遜紀念大廈構成。它最早建立於1800年,收藏有2000萬冊圖書以及各種圖表、手稿、地圖、期刊、唱片、電影膠片等等,總量達到8000萬件。

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在國會圖書館的早期建設中充當重要角色,大部分人認為他才是國會圖書館真正的創始人,因為他認為:“1.民主來源於知識;2.作為美國的立法者的國會議員可能用到任何一門學科的知識”。他的這兩個信念成為國會圖書館建立和發展的指導原則。他在1802年1月26日簽署法令,制訂了國會圖書館的組織結構,包括總統任命的職位及國會圖書館的聯合委員會的許可權等。

1814年8月,美英戰爭,國會大廈被焚,圖書館遭橫禍。英軍竟然幹出了焚書這種令人不恥的行徑,把國會及國會圖書館的3000冊書籍燒燬。後來美軍打回來,收復了首都,已經卸任的前總統傑斐遜提議用個人藏書來彌補損失——他將6,487冊私人藏書以23,950美元出售給國會,於是國會圖書館重新有了首批館藏。這批書籍就奠定 了這個全國性巨集大圖書寶庫的基礎。傑斐遜認為,對美國立法機構來說,所有主題的書籍都很重要。

托馬斯.傑斐遜總統,既是一個偉大的閱讀者,又是美國國會圖書館真正意義上的創始人。
傑斐遜總統的世紀名言:“離開了書,我無法活下去….. I can not live without books….. “——托馬斯.傑斐遜
這句話的背景,是傑斐遜將自己的心愛的藏書賣給圖書館,書籍正在運往華盛頓途中,他在1815年給約翰.亞當斯的私人信件中說的一句話。沒有了藏書,傑斐遜覺得自己的已無法正常生活。於是,拿到國會購書的款項後,傑斐遜立即又去買了更多的書籍,重新構建自己的私人“圖書館”。正如他自己所說,“離開了書,他無法活下去“。

↑托馬斯.傑斐遜的這句話赫然刻在國會圖書館二樓館藏展覽的傑斐遜藏書的玻璃牆書架上。
“離開了書,我無法活下去….. I can’t live without books….. “——托馬斯.傑斐遜藏書展

圖書館由三座以總統名字命名的建築物構成,分別為1897年落成的傑斐遜大廈、1939年落成的亞當斯大廈和1983年落成的麥迪遜大廈,總面積為34.2萬平方米。其中,傑斐遜是最主要的參觀景點。由於它是典型的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因此你可以看到很多大理石圓柱、雕花圓拱、精美壁畫,整座大廈美輪美奐,壁畫、鑲嵌和雕刻精工細琢,在主閱覽室中,圓形天花板由各式玻璃鑲成的,二千扇玻璃窗製造出極好的採光效果,高大綿長的木質書架上滿滿的是硬皮書籍,充滿了厚重的歷史感。支撐主閱覽室的大理石柱象徵文明生活與思索,走廊中還佇立著8位智慧女神的雕像。

到了三樓,俯瞰主閱覽室 ,真是給人精神和心靈的一次洗禮。高大綿長的木質書架,各類歷史悠久的硬殼書籍陳列其中。大廳中央,由236張書桌圍成“知識之圓”,讀者可以盡情在這裡閱覽圖書館浩瀚的館藏,實在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主閱覽室的圓頂天花板高達160英尺。穹頂的環形壁畫是埃德 溫·布拉什菲爾德(Edwin Blashfield)的12幅畫像 ,代表1897年人們認為對西方文明的發展做出了貢獻的不 同國家、文化和時代。巨型大理石柱支撐了8尊雕像,代表著文明 生活和思想的特徵。而欄杆上立著的16尊青銅雕像,意在向那些 在各方面做出貢獻的人們表達敬意。這些人包括牛頓,荷馬,米開朗的基羅,貝多芬等等。

美國國會圖書館的鎮館之寶:《古登堡聖經》和《美因茨聖經》

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的這本《古登堡聖經》(Gutenberg Bible),亦稱四十二行聖經,是《聖經》拉丁文公認翻譯的印刷品,由西方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古登堡於1454年到1455年在德國美因茲採用活字印刷術印刷。這部聖經是最著名的古版書,它的產生標誌著西方圖書批量生產的開始。據說當年一共有180個古登堡聖經被印刷出來,40本印刷在羊皮紙上,另外140本印刷在紙上。截止2003年,世界上存留的古登聖經包括:11個羊皮紙上的完全拷貝,一個羊皮紙上的新約全書, 48個基本完全的紙上的拷貝,還有一些零散的拷貝。完整的拷貝由1282頁組成,裝訂成兩卷。美國國會圖書館的這一本是完整版聖經。

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的這本《古登堡聖經》(Gutenberg Bible),亦稱四十二行聖經,是《聖經》拉丁文公認翻譯的印刷品,由西方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古登堡於1454年到1455年在德國美因茲採用活字印刷術印刷。這部聖經是最著名的古版書,它的產生標誌著西方圖書批量生產的開始。據說當年一共有180個古登堡聖經被印刷出來,40本印刷在羊皮紙上,另外140本印刷在紙上。截止2003年,世界上存留的古登聖經包括:11個羊皮紙上的完全拷貝,一個羊皮紙上的新約全書, 48個基本完全的紙上的拷貝,還有一些零散的拷貝。完整的拷貝由1282頁組成,裝訂成兩卷。美國國會圖書館的這一本是完整版聖經。

與《古登堡聖經》同時展出的還有一部差不多是同一時代的巨型手抄本聖經:《美因茨聖經》(The Giant Bible of Mainz)。兩本聖經均於十五世紀五十年代中期 在德國美因茨製作。據說這兩部書及一批珍稀版本的書籍,都是在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由一個歐洲商人帶來美國。當時人們都食不果腹了,人人都勒緊褲帶過日子。但美國國會為了讓圖書館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級圖書館,還是重金買下了這批圖書。
聽說在決定買這兩本聖經的時候,國會進行了討論。美國人說:“我們是一個年輕的國家,我們沒有悠久的歷史,物質固然重要,但精神同樣重要,我們需要這樣的精神寶藏”。於是當時的胡佛總統批准撥款,花了大約一百五十萬美金買下了包括這兩本大聖經在內的一批圖書,這在當時,幾乎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就是美國精神,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

參觀完美國國會圖書館,我們坐地鐵到L’Enfant Plaza 地鐵站,從馬里蘭路出口(Maryland Ave.Exit)向東沿D街(D St SW)到達第六大道(6th St SW),沿第六大道向北,步行約5、6分鐘,到達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華盛頓分館。

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

時間:每天10:00AM-5:30PM,聖誕節不開放。免費。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於1976年7月開館,展覽面積達1.8萬平方米,是史密森學會建立的眾多博物館之一,也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有關飛行的專題博物館。

博物館的24個展廳共有18000平方米的展覽面積。各展廳陳列飛行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各類飛機、火箭、導彈、宇宙飛船、及著名飛行員、宇航員用過的器物。

國家航太博物館,自稱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和宇宙飛船的收藏,博物館同時也是太空航行的科研機構。博物館自1976年開放以來,幾乎成為來華府遊覽的遊客的必到場所。國家航太博物館有兩個展示館,位於National Mall的展館展出飛行史上的重要代表作,其中包括Wright Flyer(萊特飛機), Spirit of St. Louis(聖路易斯精神號飛機)、Apollo 11 command module(阿波羅11號指揮艙,人類首次登月)和Columbia (哥倫比亞號) 。位於達拉斯國際機場附近的Steven F. Udvar-Hazy Center 開放展示各類飛行器和宇宙飛船。

重要看點:阿波羅登月艙,阿波羅11號指揮艙,宇宙空間實驗站,太空飛船,還有觸控月球岩石(MOON ROCK)等。

博物館因為免費開放,並且加入了很多可以親身體驗的環節,所以成為很多孩子認識世界的起點,關於自然、關於宇宙,他們在這裡有了第一印象。國內旅遊團,尤其是學校組織的團隊,航空航天博物館是必遊專案。而對於很多成年人來說,逛博物館美術館也成為旅遊的首選之地,藝術欣賞和知識普及成為一種常態。所以我覺得博物館美術館的存在,除了展示歷史,更多的是它的教育功能,不管年齡、背景、喜好,人們總能找到自己熱衷的領域,在這裡航空知識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博物館的正廳命名為“飛行里程碑”,形形色色的飛行器或懸吊在大廳天花板下,或停放在寬敞大廳的地面上。這裡有最原始的飛行器:中國古代的風箏和火箭的模型;蒙特哥菲爾兄弟飛越巴黎上空的熱氣球複製品;以及萊特兄弟的“飛行者”1號飛機。在萊特兄弟飛機的近旁,陳列著“阿波羅”11號登月艙。

航空航天博物館內有一家麥當勞,比起其他的食品,還是麥當勞受歡迎。在美國的20幾天,除了自己做飯,或去中國城吃中餐,就數麥當勞吃的最多,不過我覺得美國的薯條確實比國內的要好吃,每次吃麥當勞這是必點的。

國家美術館

時間:週一至週六10:00 – 17:00,週日11:00 – 18:00;閉館時間為12月25日和1月1日。免費。

美國國家美術館(即西館)的擴建部分,1978年落成。它包括展出藝術品的展覽館、視覺藝術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機構用房。貝聿銘設計。

東館周圍是重要的紀念性建築,業主又提出許多特殊要求。貝聿銘綜合考慮了這些因素,妥善地解決了複雜而困難的設計問題,因而蜚聲世界建築界,並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金質獎章。

東館位於一塊3.64公頃的梯形地段上,東望國會大廈,南臨林蔭廣場,北面斜靠賓夕法尼亞大道,西隔 100餘米正對西館東翼。附近多是古典風格的重要公共建築。貝聿銘用一條對角線把梯形分成兩個三角形。西北部面積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邊朝西館,以這部分作展覽館。三個角上突起斷面為平行四邊形的四稜柱體。東南部是直角三角形,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機構用房。對角線上築實牆,兩部分只在第四層相通。這種劃分使兩大部分在體形上有明顯的區別,但整個建築又不失為一個整體。

這是一座有著古典風格的建築。它是世界上建築最精美、藏品最豐富的美術館之一,全長240米,底層建築面積4.7萬平方米。

進入國家美術館的南門,中央銅門高30英尺(約9.14米)。美術館中央圓形大廳的直徑101英尺(約31米),由16根直徑6英尺(約1.52米),高36英尺(約11米)的墨綠色石柱支撐,柱料來自義大利,是在當地加工成形後運抵華盛頓的。古羅馬式的中央大廳以大理石鋪地,中央的噴水銅像是墨丘利,他是古希臘神州中為眾神傳遞資訊並掌管商業、門路的神。銅像造型為一個快樂的男孩,一足著地,另一足騰空,揚起右手食指指向天空,清澈的水漫過壇頂灑落下來。

西館收藏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歐洲近代畫家、美國本土畫家的作品。
文藝復興時期是人類美術史上最重要創作時期。美國國家美術館收藏有文藝復興三傑中達芬奇、拉斐爾的作品,但沒有米開朗基羅的作品。米開朗基羅一生繪畫作品很少,以雕塑作品為主。
館藏作品出自文藝復興早期重要畫家還有,波提切利、提香、喬爾喬納、喬凡尼·貝利尼等。
文藝復興後期著名的畫家有倫勃朗、魯本斯、凡·戴克等。
館內藏著4萬多件藝術品,涵蓋了從歐洲中世紀到現代、美國殖民時代到現代的藝術品許多世界著名的繪畫作品的《吉內夫拉·德本奇像》、拉裴爾、《聖母圖》、凡·愛克的《聖母領報圖》,還有包括安吉利科修士、彼埃德羅·德拉·弗朗西斯卡、貝里尼、倫勃朗、馬奈、莫奈等歐洲古典藝術大師的作品,美國著名畫家斯圖爾特的《華盛頓像》、薩維奇《華盛頓的一家》等名畫亦在畫廊中熠熠生輝。美國著名畫家科普利、伊肯斯、霍默等人的作品同樣引人矚目。在第二層展覽區,各類展廳分為威尼斯及義大利北方文藝復興時期繪畫、佛羅倫薩及義大利中部文藝復興時期繪畫、17-18世紀義大利繪畫、西班牙繪畫、佛蘭芒和德國繪畫、17-18世紀法國繪畫、19世紀法國繪畫、美國繪畫、英國繪畫等相對集中的主題,向參觀者展示藝術大師的珍品。


美國國家美術館收藏的藝術品最著名的當屬達·芬奇的《吉內夫拉·德本奇》
萊昂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涉及眾多的領域,繪畫也許只是他的“業餘”愛好之一,他一生留下的繪畫作品不多,就10多幅。美國國家美術館收藏有北美唯一的達芬奇作品。
達·芬奇:《吉內夫拉·德本奇》(Ginevra de’ Benci),畫像中的人物是佛羅倫薩的一位貴族,17歲出嫁,這位貴族婦人似乎對出嫁並不滿意,畫中表現出一絲淡淡的抑鬱和沉思。
這幅作品沒有“蒙娜麗莎”那樣著名,但也不像盧浮宮的“蒙娜麗莎”被遊人圍得水洩不通。 當近距離欣賞這幅傑作時,可以看出其可以與照片媲美的效果,其精美讓人驚歎。

↑館內最有價值的作品除了達·芬奇的,當屬拉斐爾的聖母畫了。

拉斐爾(Raphael Marchigian, 1483 – 1520),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三傑之一。他一生繪畫了大量的聖母畫像,他的聖母像都展現了母性的溫柔、秀美,表現出恬靜,安寧,慈祥、嫻淑、秀美的神態, 讓聖母走下了宗教的聖壇。他的聖母像也被稱為史上最美的聖母。其中最有名的是《西斯廷聖母》、《草地上的聖母》等。

拉斐爾:《阿爾巴聖母》(The Alba Madonna ) ,作品因其收藏者阿爾巴公爵而得名。
畫中在聖母的膝上,耶穌從童年的施洗者約翰手中接過十字架,暗喻基督接受了自己今後釘死十字架的命運。
構圖中有著十分自如的平衡與和諧。據傳,當時拉斐爾用一個男孩作為模特,畫出聖母的坐姿。

拉斐爾:《小考佩爾聖母》(Small Cowper Madonna), 拉斐爾最美的聖母作品之一。↑

↑《大考佩爾聖母》(Large Cowper Madonna),也叫“Niccolini-Cowper Madonna”。作品名字來自收藏者,考佩爾收藏了拉斐爾的2幅聖母名畫,即大小考佩爾聖母, 大考佩爾聖母曾被Niccolini家族收藏,以後買給Cowper。
這幅聖母畫反映了聖母與聖子親密的關係,聖子的手伸進了聖母的衣服內,暗示聖子想要哺乳。

在美術館內,被這濃厚的文藝氛圍所薰陶,琳琅滿目的世界大師經典作品,能讓人屏住呼吸,去感受它所散發的藝術的氣息。

這位老婦人在自己的臨摹畫前(倫勃朗的自畫像)向邊上的年輕人(或許是老師、畫友)認真地請教、切磋,這個年紀那份專注、精益求精的勁頭讓人敬佩。

我靜靜地觀察了好一會兒,很想徵得同意拍一張正面照,但怕打擾他們的切磋,就偷偷拍了後影。

↑這是一幅倫勃朗的自畫像,其數量之多在歷史上所有油畫家中,幾乎找不到第二個。他的自畫像不僅數量多,藝術質量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尤其在他的後半生,現實生活的磨礪使他能更深刻地認識自己。

倫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

倫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畫,300多幅蝕版畫和2000多幅素描,畫了100多幅自畫像。倫勃朗其繪畫的獨特風格,即為他的特殊表達技法,明暗法。

魯本斯:《穿禮服的瑪丘莎》“Marchesa Brigida Spinola Doria”:畫中人物為義大利熱那亞的貴族婦女。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17世紀佛蘭德斯(現在的比利時、荷蘭的一部分)畫家,早期巴洛克藝術傑出代表。 魯本斯被認為是17世紀歐洲最偉大的四位畫家之一。其代表作品有“劫奪留西帕斯的女兒”等,美國國家美術館收藏多幅他的作品。

《但以理在獅穴中》作者魯本斯 Daniel in the Lions’ Den :題材來自聖經故事

魯本斯:《法厄同的墜落》(The Fall of Phaeton),題材來自古希臘的神話故事:阿波羅的兒子法厄同,試圖駕駛太陽神阿波羅的車子,阿波羅無法勸說和拒絕自己的兒子。法厄同駕駛馬車運載著太陽,馬車失去控制,在天空上下顛簸,給地面帶來很多災難,被宙斯用雷電打死而隕落。
繪畫氣勢恢巨集,色彩華麗,動感十足,是典型的魯本斯畫風。

↑高更自畫像, Self-portrait, 1889,美國國家美術館的珍貴藏品之一。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與梵高、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

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


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開館於1910年,展品多達一億二千萬件,從恐龍化石到各種儲存完好的珍貴動物標本、珍稀礦石等。這裡還是著名電影《博物館驚魂夜》的拍攝地。

博物館奇妙夜就是在這裡拍攝的,堪稱華盛頓必去博物館之一。

華盛頓紀念碑及周邊

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出來,向南漫步便可以看到矗立在國家廣場中心的華盛頓紀念碑,它是華盛頓的地標,在藍天白雲及綠色草坪襯托下,盡顯非凡氣勢。
華盛頓紀念碑是一座方尖碑的建築,是為了紀念第一任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而興建,高169米,碑身外側沒有任何文字,內牆則鑲嵌有188塊由各地捐贈的紀念石,包括一塊中文碑,其上文字取自晚清學者徐繼畲的《瀛寰志略》。

國家廣場是美國華盛頓特區的一處開放型國家公園,西起林肯紀念堂一直延伸到國會山,國家廣場是個巨大的草坪,長度為2英里。周圍包含了:林肯紀念堂、華盛頓紀念碑、越戰紀念碑、朝鮮戰爭紀念碑、二戰紀念碑、傑斐遜紀念館、羅斯福紀念館、議會山莊、國家歷史博物館、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華盛頓聯邦火車站,以及舉世聞名的美國白宮等。

潮汐湖 – 這是一個人工湖,如果你是3、4月來此的話,那就能欣賞到美麗的櫻花了。湖不大,圍繞著湖邊慢慢放鬆心情地閒逛。

傑斐遜紀念堂,按傑弗遜喜愛的羅馬神殿式圓頂建築風格設計,是一座高96英尺的白色大理石建築。大廳中央聳立著高近6米的傑弗遜總統立身銅像。身後的石壁上,鐫刻著傑弗遜生前的話:“我已經在上帝聖壇前發過誓,永遠反對籠罩著人類心靈的任何形式的暴政。” 每年四月,紀念館旁的潮汐湖畔櫻花盛開,配上湖中紀念館的倒影,景色十分秀麗。

傑弗遜,一位智者哲人,他是弗吉尼亞州的第一任州長,美國第一任國務卿,美國第二任副總統,美國第三任總統。但是他在自撰的墓碑上隻字不提這些職位,而是寫下了“托馬斯·傑斐遜 美國《獨立宣言》和弗吉尼亞宗教自由法執筆人弗吉尼亞大學之父 葬於此地”。紀念堂的門楣上的石雕,就是他參與起草《獨立宣言》的歷史場景。

從傑斐遜紀念堂這邊拍華盛頓紀念碑及倒影。

華盛頓紀念碑是為了紀念美國首位總統George Washington建造的。他的高度將近170米,採用的建築材料為大理石,花崗岩和砂石。他既是世界上最高的純石頭建築,也是最高的方尖碑建築。紀念碑從1848年就開始動工,但是由於南北戰爭,資金不足以及工程結構上的困難多次停工,直到1885年方才竣工。

↑紀念碑前的噴水池

美國國家二戰紀念碑(The National World War II Memorial)
二戰紀念碑坐落在林肯紀念堂和華盛頓紀念碑之間,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戰的1600萬美軍士兵(其中40萬人犧牲)和在美國本土為戰爭的後勤工作做出貢獻的美國民眾。
雖然是2004年才修建的新碑,卻十分的有創意。這裡有56根柱子,每一根都代表著二戰期間美國的一個州或海外領土。每一根柱子上又都掛著一個鐵的花圈來紀念為這片領土而死去的軍人。

整個紀念建築為橢圓形,南北兩端各有一個約14米長的拱圈,象徵戰事發生的兩個主要大洋:太平洋、大西洋。

廣場中心有個巨大的噴水池,它正對著國家紀念碑和林肯紀念堂

華盛頓紀念碑只要你稍微注意,就能看到這座碑是兩個顏色。因為這座碑當初在建造之時,突然沒錢了。中途停工時間竟達22年之長,當年所用之材料現在早已買不到了,難怪下面是灰色,上面是黃色。

沿著反思池向西,就來到了林肯紀念堂。

↑林肯紀念堂(Lincoln Memorial),它被視為美國永恆的塑像及華盛頓市標誌,為紀念美國第十六屆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而建。紀念堂位於在華盛頓的國家大草坪西端,與東端的國會大廈遙遙相望,是一座用通體潔白的花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臘神殿式紀念堂。


美元一美分硬幣的背面為林肯紀念堂,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紀念堂內部的林肯像隱約可見,正面為林肯側面頭像,在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出現同一人物,這是美國硬幣中是絕無僅有的。另外,5美元紙幣正面為林肯頭像,背面亦為林肯紀念堂。這足以說明林肯作為美國總統在美國人心中的地位。

這座紀念堂為紀念美國第十六屆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而建,館內林肯的雕像高19英尺,出自於丹尼爾•查斯特•弗蘭奇之手,終日凝視著不遠處的反思湖。而據傳聞,其表情還會在一天的不同時間內發生變化。這裡也同樣是歷史上最著名的集會地之一,1963年,馬丁路德金就在這裡發表了他最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想”。

進入紀念堂,迎面正中是一座大理石制林肯坐像,像高5.8米,,由雕塑家DanialChesterFrench設計雕刻。雕像後上方是一句題詞──“林肯將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裡”。 坐像左側牆壁上,鐫刻著林肯連任總統時的演說辭;右側,則刻著著名的蓋茨堡演說(GettysburgAddress)。

林肯紀念堂是古希臘神殿式的建築,36根立柱寓意著在他任期時美國領土上的36個州。雖然當年林肯總統擔著國家可能分崩離析的危險發動了南北戰爭,讓千萬男兒血灑疆場,但今天的美國人卻懷著無比感念的心情,來瞻仰這位拯救了美利堅民族,讓美國走上平等、寬容之路的總統。

Reflecting Pool:
林肯紀念堂與方尖碑之間是一條狹長的反思池,這個池子很淺很靜,是拍攝倒影的好地方。這個池子最近一次出名大概是《變形金剛3》吧,裡面的狂派就是從這旁邊的蟲洞蹦出來的。

韓戰紀念碑在人工湖的南側,那是一個小小的紀念園區。它由三部分組成,一部分是19個披著斗篷的美國軍人的雕塑群。他們成散兵線,撒開在一片長滿青草的開闊地上“搜尋前進”。

韓戰紀念碑(Korea Veterans Memorial),這座紀念碑幾乎沒有任何文字,黑色的花崗岩紀念牆上刻畫著很多美國士兵的頭相,這些頭相並不是想象出來的,它可以說是真實的,所有這些臉部,都是根據韓戰新聞照片中美軍各個兵種的無名士兵的真實記錄,臨摹刻摹的。因為真實,所以震撼。
牆的對面還有一句話:freedom is not free。是的,自由從來就不是免費的,自由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 (朝鮮戰爭紀念碑)

⬆️林肯紀念堂北側的小樹林就是越戰紀念碑,紀念的是在越南戰爭中犧牲的美軍士兵。他的設計者為美籍華裔設計師Maya Lin (林瓔)。林瓔是林徽因的侄女,她的設計被選中的時候她還是耶魯大學的學生,年僅21歲。紀念碑由兩面石牆組成,一面對著Washington Memorial,一面對著Lincoln Memorial,兩面牆之間成125度角。中間最高處為三米,兩端最低處為20釐米。紀念碑的所用石材從印度進口,上面刻有58,000多名在越南戰爭中犧牲的美軍士兵的名字。參觀者在看紀念碑上的名字的時候可以看到自己在牆上的反射,寓意為歷史和現今的密不可分。名字前面刻有鑽石圖案的是確認犧牲的士兵,刻有十字圖案的是失蹤的士兵,十字圖案外面畫了個圈的是失蹤了但後來確認並沒有犧牲的士兵(據估計這樣的有38個)。

從空中才能看出它是一個陷下去的字母“V”,這場戰爭也是所有美國人的痛,“V”字的一邊指向林肯紀念堂,另一邊指向華盛頓紀念碑,是想通過借景讓人們時時都能感受到紀念碑與這兩座象徵國家的紀念建築之間密切的聯絡。而之所以陷下去,根據設計者自己的解說,就像是地球被(戰爭)砍了一刀,留下了這個永遠都不能癒合的傷痕。

美國國內對越戰的正當性有很大的爭議,對林瓔簡潔的設計也有很大的爭議。但是最後紀念碑建成之後,總體反映還是比較好的,在美國建築師協會公佈的美國人最喜歡的建築中排名第十位。為了平息爭議後來又先後加上了 “The Three Soldiers” 雕像和“Women’s Memorial” 雕像。其中“The Three Soldiers” 雕像中的三個士兵分別為一個白人,一個黑人和一個拉丁裔。

美國財政部

從二戰紀念碑向北走,還可以再去看看總統先生的家。隔著圍牆,遠遠地看白宮,比想象中的要小很多。
白宮是一幢白色的新古典風格砂岩建築物,普通遊客參觀點無論從前面還是後面看都離白宮非常遙遠,後面看相比較來說還更近些。

二十美元紙幣的背面圖片就是白宮。

華盛頓樓房不少,但都不高(不允許有高樓),所以沒有壓抑感。華盛頓人很多,但都很遵守交通規則,不亂串馬路,地面也很乾淨。華盛頓車很多,但堵車不多,也沒喇叭聲,天空湛藍湛藍的。
先沿著國家廣場走了一個來回,再在國家廣場周圍暴走,發現美國各部委大樓全是巨型建築,屬FBI總部外觀最為低調。

參觀遊覽了華盛頓的街景,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紅十字會等機構。

因為晚上打算去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看一場演出,沿著弗吉尼亞大街向著去肯尼迪藝術中心的方向暴走,真心累趴了,就是為了沿途能多看到些個赫赫有名的美國政府機關:↑美國國務院、

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

肯尼迪藝術中心(John F. Kennedy Arts Center)是1966年開始建造的,1971年9月8日落成正式開幕。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西北邊,旁邊是水門大廈,另一面臨水,景觀十分秀麗。這幢白色的方形建築物,對美國而言,具有雙重意義。第一,它是國家文化中心,自艾森豪威爾總統開始,即計劃要建立這樣一個國家文化中心。其次,它是以美國總統肯尼迪之名命名,以紀念這位年輕遇刺的總統;10多年來,肯尼迪藝術中心在美國文化界已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水門大廈與肯尼迪藝術中心兩座建築,它們座北朝南,波託瑪克河緩緩從這兩個建築正前方流過。水門大廈是個建築群,由一家五星級飯店、一座高階辦公樓和兩座豪華公寓4個建築樓組成的。何謂水門?原來這座大廈的正門口前面建有一個人工瀑布,平日裡水花飛揚非常美麗,於是這個大廈獲“水門“大廈美稱。

↑終於來到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藝術中心,門前立著一座石雕牆,雕琢著各種裸體藝術人像,石頭牆是灰黑顏色,其中不少是印弟安人的雕像。

進了肯尼迪藝術中心,藝術中心是東西200米長,南北100米深的長方形建築,南北縱向廊廳是國際廳,長約百米,與之相交的近200米長的東西前廳構成一個T形長廊。南北向的百米國際廳寬不過20米,相當高,仰首望去,懸掛著全球與美國近200個建交國家的國旗,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中國的五星紅旗C字打頭,在國際廳入口非常明顯處。

藝術中心大前廳(Grand Foyer),長約192米,寬約12米,高約18.米,大廳鋪著紅色的大地毯,大前廳的天花板上,自東向西等距離垂掛著18盞枝形水晶吊燈,每盞燈重1噸。

在售票視窗詢問晚上演出的時間和節目,選了一場音樂劇,US:59刀。

中場休息時

看完音樂劇到地鐵站的途中經過了華盛頓大學的校區,走到街口,就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大概是職業的關係,非常感興趣地隔著玻璃拍了幾張照片,冷冷清清,不像我們國內的夜門診也像菜市場一樣。

結束了華盛頓的行程,明天一早將坐大巴前往費城。對華盛頓的遊玩小結一下:
吃:其實我覺得華盛頓特區似乎就是為了作為首都而建的,到處都很體面,所以想隨便吃點裹裹腹還
真不容易,主要景點附近都沒什麼吃的,連快餐店都沒有,最多有個refreshment的小棚子,買個冰激凌,Pretzel或漢堡什麼的,所以還是自己備一點乾糧解決午餐。
特區不大,而且軌道交通並不像紐約那麼四通八達,主要景點附近都沒有地鐵站的,所以做好走路的準備,暴走的節奏,這次美國之行走的最多的一天,3萬多歩。
還有要注意防晒,雖然是個花園城市,但道路上的樹木還是不夠遮陰的,防晒霜、墨鏡、遮陽傘最好都帶上。

day17 7月27日 華盛頓 – 費城

今天一早整理行李,早飯自己解決,退房,坐8:15的大巴前往費城,車程3個小時。
從酒店走十幾分鍾到地鐵站,坐地鐵紅線Farragut North station 四站路,出地鐵站到大巴站上車點沒多少路。

↑上車點
第一次坐老美的大巴,雙層巴士,車上有衛生間,車上設施談不上豪華,但也乾乾淨淨,坐著也很舒服,沿途高速公路兩邊整個一片綠色世界,如森林一般,路況也很好,在車上繼續休息,一晃3個小時就到了費城,真的很便捷。

Google導航顯示到旅館16分鐘。
Best Western Plus Philadelphia Convention Center Hotel (費城貝斯特韋斯特優質會議中心酒店) 1,413元 US$214.20,在費城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不錯,有早餐提供。

↑費城地鐵站看起來是有點歷史感了。

找到酒店,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要3點後才能入住,就將行李寄存在酒店,開始費城半天的行程—市政廳 – 富蘭克林大道 – 費城藝術博物館 – 賓夕法尼亞大學 – 獨立紀念館 。
美國實在太大,我們的時間有限,容不得我們慢節奏的遊玩。

美國第5大城市費城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的特拉華河畔,“費城”是中文簡稱,全稱是費拉德爾菲亞。費城有300多年的歷史。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費城是美國革命的發祥地,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都發生在這裡:1774年和1775年兩次大陸會議在這裡召開,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在這裡簽署,1787年美國第一部憲法在這裡誕生。1790至1800年間,費城還曾是美國的首都,喬治·華盛頓總統曾在這裡宣誓就職。 費城被稱為美利堅合眾國的搖籃。如今費城完好地儲存著記載這段光榮歷史的名勝古蹟:獨立宮、自由鍾、國家獨立歷史公園、獨立大道、富蘭克林博物館等。 費城是個徒步就可以走完的城市。

在眾多的建築中,最著名的當屬“獨立宮”。這是一座兩層舊式紅磚樓房,乳白色的門窗,乳白色的尖塔,正屋和塔之間鑲嵌著一座大時鐘。就是在這座樸實無華的樓房裡,誕生了《獨立宣言》和憲法。 “獨立宮”附近的“自由鍾”是美國獨立的象徵。1776年7月4日,伴隨著洪亮的鐘聲,《獨立宣言》首次公諸於世。1783年4月16日,“自由鍾”的鐘聲又宣告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此後,每逢美國國慶日(7月4日),都要敲響象徵美國獨立的鐘聲。這口鐘鑄於英國倫敦,高約一米,重約943公斤,1752年運到費城。

市政廳

費城的市政廳是全費城最高的建築,也曾經是美國最大型的建築之一。站在鐘塔樓眺望遠方,你可以欣賞到富蘭克林大橋和新澤西州的美景。市政廳每天都會有免費的導覽團供遊人參加。時間關係,我們沒有進去,只在外面逛了逛。

市政廳位於費城市區的幾何中心Broad St和Market St的交匯處,市政廳的建築四面圍起,中間是空地,四面各有4個門,直通到達。市政廳的建築很雄偉、漂亮。市政廳高167米,在1901年建成時是世界第一高樓,並保持記錄至1908年。市政廳的樓頂上矗立著費城的開埠者威廉•佩恩的銅像。

費城的城市規劃是典型的美國棋盤式道路設計,整個交通系統非常簡單易懂,城中最主要的道路都集中在市政府附近,從市政府前的兩條重要大道為布羅德街(Broad St)和富蘭克林公園大道(Benjamin Franklin Parkway)。除了斜向擴散的富蘭克林公園大道,大部分的費城街道都是整齊劃一的棋盤。

富蘭克林大道

遊覽完費城市政廳之後,我們沿著富蘭克林公園大道(Benjamin Franklin Parkway)往北直走,大約20多分鐘的步行時間後,看到大道盡頭那壯觀雄偉的費城藝術博物館了。

本傑明·富蘭克林大道是費城博物館區的脊柱,這裡有一些費城最著名的景點:聖伯多祿聖保祿聖殿主教座堂(Cathedral-Basilica of Streets. Peter and Paul)、斯旺紀念噴泉(Swann Memorial Fountain)、富蘭克林科學博物館(Franklin InStreetitute)、莫爾藝術設計學院(Moore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自然科學院(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羅丹博物館(Rodin Museum)、艾金斯橢圓(Eakins Oval),以及費城藝術博物館。

費城藝術博物館

費城藝術博物館位於費城市區西北26街和富蘭克林公園大道交叉處,號稱全美第三大美術館。這是一幢古希臘神廟式建築。館內收描藝術品達30多萬件之多,其中以法國印象派作品最著名,是全美收藏最多的地方。館內有20個展室,展出各種藝術品,其中包括著名油畫家凡高的《向日葵》、雷諾阿的《沐浴者》、畢加索的《三個音樂師》、杜尚的《大玻璃》、塞尚的《大浴女》等。。博物館內收藏的美國傢俱、雕刻、手工藝品也較多。
館內還收藏了中國的許多文物,例如北京智化寺中的萬佛閣藻井,30年代被美國人買走,收藏在此處。

博物館門票:20美元/成人,開放時間:週二-週六,10:00-17:00。
每月的第一個週日和每週三17:00後,票價是隨你心意給,也可以說是免費。費城藝術博物館的20美元的門票可以用連續兩天,包括參觀羅丹博物館等地。

↑站在博物館前的廣場上看遠處的富蘭克林大道。

博物館為羅馬神廟式建築,正面八根粗大的羅馬柱和三角頂,兩翼又有兩座羅馬柱式的側殿。

博物館為羅馬神廟式建築,正面八根粗大的羅馬柱和三角頂,兩翼又有兩座羅馬柱式的側殿。

博物館一樓為賓夕法尼亞州美國美術展廳以及特別展廳;二樓北側展廳多是印象派作品,二樓南側展廳則有眾多中世紀歐洲以及古代東方的藝術品。

↑十字架

法國中世紀花園。↑

↑義大利中世紀教堂。

繪畫作品中最有名的恐怕是這幅《耶穌受難像》了。這是“佛蘭德斯文藝復興藝術三傑”之一的羅吉爾·凡·德爾·維登的作品。

↑印度十六世紀神廟。

中國北京大宅堂屋裡的床。

智化寺文物
上世紀20、30年代,智化寺僧人將萬佛閣藻井盜賣,遂流失至美國。智化寺藻井被拆賣、走私離境,是盛衰之間一段淒涼的往事。
在美國看到這些中國的文物時,不禁一陣酸楚和憤恨,真是悲哀啊。

中國佛堂。明壁畫,唐宋佛像
在北京東城祿米倉衚衕深處,有一座明代古剎智化寺。在億萬中國流失文物的樣本中,智化寺既遭戰火之傷、又經殿宇精華構件和文物被盜賣之痛,是文物流失的典型。

許多中國的寶貝,宋、元、明、清的。。。在國內幾乎銷聲匿跡。

雷諾阿:安提貝司的早晨
這是典型的早期印象派手法,在朝陽映照下的水面、遠處的山河建築物,近景中的樹,都是光和色彩變化的結果,雖然是靜景,但給人以一種光影搖弋的感受。

塞尚:大浴女

梵高現存十幅的《向日葵》中一幅就是費城藝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被妥善的保管在此。費城的這“盆”向日葵,據說有12朵,而倫敦國家畫廊的另一“盆”《向日葵》有17朵。

梵高:向日葵
文森特 威廉 梵 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中文統稱”梵高”,荷蘭後印象派畫家。公認的後印象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

雷諾阿:浴女一
在所有印象派畫家中,雷諾阿也許是最受歡迎的一位,因為他所畫的都是漂亮的兒童,花朵,美麗的景色,特別是可愛的女人。

畢加索:三個音樂師

杜尚:大玻璃

賓夕法尼亞大學

賓夕法尼亞大學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是美國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八所常青藤聯盟校之一,同時也是許多教育創新的發源地。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40年,創始人是本傑明.富蘭克林,賓夕法尼亞大學治學嚴謹、勇於追求新知識的悠久傳統就是由他開創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所現代意義的大學,也是美國第四古老的教育機構,學校的雛形最早由當時著名傳教士喬治.懷特菲爾德建立。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校友:
威廉.亨利.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是美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短的總統,只有一個月。他的孫子是美國第23任總統本傑明.哈里森。
樑思成,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是建築歷史學家、建築教育家和建築師。
林徽因,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建築師樑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是美國最具知名度的房地產商之一,作家,主持人。因節目《飛黃騰達》為國人所認識,現如今的美國總統。
郎鹹平Larry H.P. Lang,生於臺灣桃園縣,祖籍山東濰坊,中國臺灣學者、經濟學家

大學都沒有圍牆.你可以隨便參觀.從校門進去.校園的幢幢大樓古樸與現代相結合.樓前古樹,草坪,鮮花.草坪上有同學在躺著晒太陽,也有坐著看書的。

粗略的參觀了它的醫學院。在醫學院的小公園逗留了一會。這個學院院區好大,這些帶有歷史痕跡的幢幢小樓,濃墨重彩的展示了歷史。

很有創意的人行道上的設計

獨立紀念館

獨立紀念館(Independence Hall)位於費城,建立於1732年,原為州政府,後於1776年7月,在該處發表獨立宣言。其後,又在該處起草合眾國憲法,從而誕生了美利堅合眾國。現在的費城獨立紀念館曾經是1787年美國憲法簽署紀念地。紀念館右上方的空間,是簽署美國憲法的華盛頓總統的半身像;紀念館左上方的空間,依次是參與修改美國憲法的前總統哈里森和麥迪遜的畫像。

門票:在位於Market St.和第6街(6th St.)交集路口的獨立宮遊客中心免費領取門票。遊客中心就在獨立宮馬路對面,非常好找。

開放時間:9:00-17:00

參觀獨立宮和自由鍾是免費的,但是必須先到Visitor Center領取參觀的門票,工作人員會幫你安排參加一個解說團,由專業解說員帶領大家一起參觀獨立宮。領取了門票後,來到獨立公園的入口處,排隊等待安檢。(上圖)
我們從賓夕法尼亞大學出來來到獨立紀念館已經5點多了,對面的遊客中心已經關門,免費的預約票沒有領到,就閒逛著來到入口處,看見還有最後一批遊客在排隊等待參觀,不一會兒這最後一批被安排進去參觀,我們也裝著有票地跟在隊伍的最後,保安竟然門票都不看就放我們進去了。


獨立宮是美國著名歷史紀念建築。在費城國家獨立歷史公園獨立大廈內。1732~1756年建造。獨立大廈原為殖民時期賓夕法尼亞州的議會大廈。1774年9月和1775年5月在此召開第一次和第二次美洲大陸會議。1776年7月2日,13個英屬美洲殖民地代表組成的大陸會議在此舉行,7月4日通過了由傑克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宣佈北美殖民地脫離英國,建立“自由獨立的合眾國”。獨立宮是美國獨立的象徵。

獨立廳是見證美國獨立的歷史性建築,建於1741年,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在這裡發表通過,1787年美國憲法在這裡頒佈。這個迄今最為古老的聯合憲 章是由當時的13個殖民地中的12個的代表們共同商定的,當時只有羅得島殖民地沒有派出代表。喬治.華盛頓主持了這次1787年5月到同年9月的討論會。 這個由前言和七個章節組成草案被提交給當時的13個州,經過9個州的批准後生效,1788年六月21日新罕布什而州作為第九個州批准了這個草案,次年的3 月聯合憲章正式實施。

議事廳(Congress Hall)是與獨立紀念館連線的建築物。1790年到1800年為止,該處為聯邦議事廳。華盛頓曾在該處被推選第二次擔任總統。廳內留存歷史性遺物。

這幾個小孩也真是可愛,為了拍地上的這個標誌,姐弟幾個躺在地上,擺pose配合媽媽拍照。

(Liberty Bell,為獨立宣言的第一次宣讀而鳴響)
在費城獨立大廳外面,矗立著一座現代化的鐘樓,世界最著名的大鐘之一 自由鍾。這座鐘是由倫敦著名的懷特佩爾鑄造廠鑄造的,1752年移交獨立大廳(當時叫州議會大樓)。它製做的不好,不得不在費城重鑄了兩次。自由鍾是費城的象徵,更是美國自由精神的象徵,是美國人的驕傲。它參與了美國早期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為第一次宣讀獨立宣言而鳴響,為合眾國憲法通過而鳴響,為送富蘭克林赴英陳請,召集市民討論英國頒佈的《糖稅法》和《印花稅法案》而鳴響,為華盛頓的逝世而鳴響。
自由鍾:是費城的象徵,也是美國自由精神的代表, 鐘面上刻著《聖經》上的名言:“向世界所有的人們宣告自由。”

自由鍾展示廳門票:免費。開放時間:9:00-17:00

費城是一座充滿了自由主義浪漫氣息的城市,走在大街上黑人特別多,在華盛頓的時候發現黑人也多,心裡總感覺有種不安全感。不過觀察發現黑人確實素質差,隨地小便的人隨處可見,以至於走過一些小弄堂,常常會聞到一股尿騷味,很煞風景。

到酒店已經9點多了,辦好入住手續,來到房間,房間乾淨、設施齊全,非常滿意。

day18 7月28日 費城 – 紐約

酒店供應自助早餐,早餐吃西餐還是能接受,食品也還豐富,吃的飽飽的。

8:10分,費城 ~紐約 11刀/人;行駛時間2h。在美國大巴車價格很奇怪的一個現象:車程越短,價格越貴,費城到紐約時間2小時要11刀一人,而紐約到波士頓車程約4小時,只要6.6刀一人,不得而知。

紐約對於我來說真是許久的期盼,當大巴一進入紐約市區,整個人就興奮起來,傳說中的紐約究竟是什麼樣。。。

大巴進入紐約市區,道路變得狹小,有點堵車。

看著這些建築和街道,總想把紐約所代表的財富、時尚、品味、奢華聯絡起來。

建築已經略顯暗淡的顏色突顯了他的歷史感,卻保留的非常好。

大巴下車,坐地鐵去酒店,地鐵也很陳舊了。

因為要在紐約待3天,在自動售票機上買了一張7天無限制搭乘票(31刀),可以用信用卡付款。

Shoreham Hotel (肖漢姆酒店) US$604三晚 離地鐵站200米,位於曼哈頓中城區的第五和第六大道之間的55街,出於遊玩方便的考慮,選擇了在曼哈頓的的中心位置,節約了路途奔波時間,保證緊湊的行程的順利完成,值得推薦。在這個中心地段,這個價格,在紐約算是很便宜了。

到了酒店,大堂值班的告訴我們要2點後才能入住,就將行李寄存在酒店,迫不及待地來到曼哈頓街頭。

酒店邊上餐館,解決了午飯,也就是漢堡加薯條加可樂。

紐約的地鐵已經執行100多年了,破舊的地鐵看著很有時代感。地鐵站裡,可以在懸掛的電子屏上看到顯示即將到來的四五趟車分別是哪趟線、行車方向、快慢車、到達時間。

今天在紐約的行程:高線公園 – 熨斗大廈 – 聯合廣場 – 紐約公共圖書館 – 中央車站 – 百老匯 – 聯合國大廈(16:45分的預訂票,提前半個小時必須到達,因為還要安檢) – 傍晚登帝國大廈

高線公園

高線公園(High Line Park)是一個位於紐約曼哈頓中城西側的線型空中花園。原是1930年修建的一條連線肉類加工區和三十四街的哈德遜港口的鐵路貨運專用線,後於1980年功成身退,一度面臨拆遷危險。在紐約FHL組織的大力保護下,高線終於存活了下來,並建成了獨具特色的空中花園走廊,為紐約贏得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成為國際設計和舊物重建的典範。

公園運用城市中一條廢棄的貨運鐵路線,通過景觀重塑,使之與周邊居住區、商業區、辦公建築實現連通,併成為受居民歡迎的跑步休閒的遊憩場所,如此,空中鐵路花園得以重生,保留城市記憶、在周圍老建築上增加富有創意的各種設計,給人以感官和藝術的享受。

街景

熨斗大廈

紐約,像及一個華貴的夫人,奢俗不失典雅,但輝煌中也可看到汙濁的角落,帶著一些歲月的磨礪。而來來往往的人群中,跳動著一顆顆充滿活力的心。

曼哈頓是世界上摩天大樓最集中的地方,走在街上滿眼都是至少30層以上的高樓,每條大道、每條街都如此。

聯合廣場

聯合廣場是美國紐約州紐約市曼哈頓的一個重要廣場,位於百老匯大道和第四大道的交匯處。

面積廣闊的市場也因農貿市場而知名,在每週週一、週三、週六和週日對外開放,從上午的8:00至下午的18:00是市場開放的時間,來自四面八方的小販來此兜售自家農場種植的新鮮有機瓜果蔬菜,每天約有60000多人來此參觀和購物,使其成為世界最知名的市場之一。

百老匯指的是百老匯大道(Broadway)為紐約市重要的南北向道路,南起巴特里公園(Battery Park),由南向北縱貫曼哈頓島。由於此路兩旁分佈著為數眾多的劇院,是美國戲劇和音樂劇的重要發揚地,“百老匯”因此成為了音樂劇的代名詞。

百老匯的中心地帶是在第42街“時代廣場”附近,周圍雲集了幾十家劇院,中段是美國商業性戲劇娛樂中心,因而百老匯這一詞彙已成為美國戲劇活動的同義語,而今,它也是美國現代歌舞藝術、美國娛樂業的代名詞。

走在百老匯大道上,雖說沒有欣賞到一部音樂劇,但也似乎帶給我一股清新的藝術元素,這是在其他任何城市都沒有感受到的。

時代廣場

時代廣場位於曼哈頓中城西部與百老匯大道交匯處。周邊高樓密集,聚集無數商場和劇院,是繁盛的娛樂和購物中心,也是紐約的標誌。
無論白天黑夜,街道兩旁的霓虹廣告和大螢幕宣傳板都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反射著曼哈頓強烈的都市特性。
這裡每天約有七萬人次的高密度人流,湧動著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的行人,躋身於此便可感受那瘋狂膨脹到無限的繽紛世界。
廣場每年最著名的活動便是新年倒計時,每到辭舊迎新之時,都會有超過50萬人彙集於此,共度不眠夜。

①公交:乘坐公交M104路到達7 Av/w 47 St站下車即達;或乘坐公交M50路到達W 49 St/7 Av站下車向南步行兩個街區;或乘坐公交M7、M20、M104到達7 Av/w 44 St站向北步行兩個街區。
②地鐵:乘坐地鐵N線、Q線、R線到達49 St站下車向南步行兩個街區;或乘坐地鐵1號線到達50 St站向南步行三個街區;或乘坐地鐵B線、D線、F線、M線到達47-50 Sts – Rockefeller Ctr向西步行可達。
用時參考:2-4H

沿著百老匯大道走到著名的時代廣場,也有叫時報廣場的,放眼四周,滿眼的大螢幕播放著各類宣傳廣告等,來來往往的遊客絡繹不絕,很是熱鬧。

我們悠閒地逛著時代廣場Times Square,我和LJ原本是不喜歡這麼熱鬧的場景的,但這個被稱為世界的十字路口的地方,卻讓人流連忘返,迷失其中。
各種電影、美劇,各種取景之地,人潮湧動;各種街頭表演,五光十色的大樓;各種大熒幕廣告,讓人眼花繚亂,真切感受到活色生香的紐約大都市生活。

有人曾經這麼說過時報廣場(時代廣場),“當你站在Time Square中央,周圍充斥著世界各地的語言,很吵,也聽不懂,但是你知道,這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
熙熙攘攘的人群,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美國夢來到這裡。不管是紐約客,還是觀光客,不管是年老的,還是年少的,都會覺得血脈噴湧。
這裡是曼哈頓最熱鬧的地方,基本所有的地鐵都會經過這裡,可以換乘任何地鐵。也是遊客的必經之地,晚上霓虹初上,再加上各種LED螢幕廣告,熱鬧非凡。

紐約是一座多族裔聚居的多元化城市,擁有來自97個國家和地區的移民,在此使用的語言達到800種。
紐約又是一座世界級國際化的大都市,直接影響著全球的經濟、金融、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

曼哈頓是紐約市中央商務區所在地,世界上摩天大樓最集中的地區,彙集了世界500強中絕大部分公司的總部,紐約的主要商業、貿易、金融、保險公司均分佈於曼哈頓。

看過《中國合夥人》之後再親眼站在這裡感受一下,僅此而已!

在Time Square, 發現位置最醒目的大螢幕廣告牌上,反覆打出新華社和工行和一些企業的廣告讓每一個國人感到很振奮和自豪。

紐約公共圖書館

紐約公共圖書館(New York Public Library)是美國最大的公共圖書館。1895年由阿斯特圖書館、倫諾克斯圖書館和蒂爾登信託公司合併而成。該館經費主要來源於捐款。1911年竣工的宮殿式館舍建築具有新古典主義風格。1992年底館藏1647萬冊(件),其中圖書410萬冊,期刊2萬種,手稿、地圖、圖片等共有1000萬件。館藏中有英美文學名著的最早版本、知名作家的手稿及其他珍貴的古籍資料。該館又是紐約公共圖書館系統的中心研究圖書館,管轄著分佈在紐約3個區的3個研究圖書館和84個分館。分館的藏書總量超過300萬冊。
地鐵7號線到達5 Av站出站
門票:免費
入館開放時間
週一、週四、週五、週六 10:00–18:00;週二、週三10:00–20:00

去了才知道它的震撼,奢華、精美。整個建築包括門窗以及裡面的壁畫都非常有歷史和藝術價值,同時這裡還是電影《後天》的拍攝場景之一。

↑這是閱覽室,公共圖書館最值得參觀的就是這間閱覽室。它是315號房間,90.5米長,23.8米寬,高15.8米,四外都是開放式書架,長窗,房頂有大吊燈。室內長型閱覽桌和舒服的椅子,桌上有銅檯燈。裝備有電子計算機有網路連線。雖然遊客絡繹不絕。但閱覽室裡非常安靜,看書的和參觀的互不干擾,表現出良好的素養和氛圍。

洛克菲勒中心

洛克菲勒中心是一個包括19幢大樓、佔地22英畝的建築群,是一座由洛克菲勒家族出資建造的城中城(入口位於第50街,介於第五與第六大道之間)。美國的電視節目播送基地和許多國際公司的總部都設在這裡。地下的商店和餐館,把各個大樓連在一起。
位於洛克菲勒中心頂層的峭石之巔觀景臺被《Time Out New York》雜誌評選為“全紐約第一觀景點”,被譽為紐約之旅的“必遊之地”。峭石之巔距離地面259米,遊客站在上面可俯瞰整座城市,還可以近距離觀看帝國大廈。

在廣場與5號大道之間的人行道兩側,呈現的是一個又一個花圃。花園的核心處是一個18英尺高的普羅米修斯銅像,頭像頂上有金色的花瓣——與城市裡最漂亮的雕像一爭高下。

由於在洛克菲勒中心耽擱了一些時間,預約好的聯合國大廈的參觀顯得有點來不及了,打的的話,道路上人來人往,肯定會堵車,還不如走去來得快,坐公交因為要繞行也快不了多少,到趕到聯合國大廈,剛好16:50,最後一批遊客已經進去,我們被工作人員攔在大門外,好說歹說想讓他們放我們進去,不聽講解也行,只要參觀一下就好。工作人員告知我們可以在週一再去,LJ急中生智告知我們明天(週六、週日休息)就要離開紐約,能不能通融一下,一名工作人員進去大概是向上司請示吧,反正出來的時候,告訴我們可以進去,但上一批的團隊是跟不上了,雖然存有遺憾,但也算是如願以償了。

聯合國大廈

著名的聯合國大廈是由一組建築師花費6年時間設計完成。會議大樓裡有安全理事會會議廳、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和託管理事會會議廳。
參觀者可以在裡面的郵局,買到聯合國郵票,在大樓裡郵寄。大廈內設有餐館、出售世界各國商品的商店,還有工藝品店鋪,裡面的藝術品由成員國捐助。
交通乘坐M15線公共汽車至1 Av – E 45 St下車。門票:成人22刀。網上預約。
開放時間平日每天9:15-16:45。

“破碎的地球”、“打結的手槍”,聯合國總部大廈前的兩個著名雕塑。

↑破碎的地球,義大利贈送給聯合國的禮物,警示人們,如果不及時控制環境汙染,控制人口增長,地球就會千瘡百孔。

↑打結的手槍,盧森堡贈給聯合國的禮物,呼籲世界制止戰爭,禁止殺戮。

聯合國總部大廈環境寧靜,空氣清新,與紐約整個城市的繁華、喧囂截然不同,它是一塊不屬於任何國家的國際領土。站在大廈前你的心會感覺非常的平靜和安寧。願人民遠離戰亂、世界永遠和平。

中央車站

紐約中央火車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位於美國曼哈頓中心,始建於1903年,1913年2月2日正式啟用。紐約中央火車站是由美國鐵路之王範德比爾特家族建造,是紐約著名的地標性建築,也是一座公共藝術館。它是世界上最大、美國最繁忙的火車站,同時它還是紐約鐵路與地鐵的交通換乘中樞。

中央車站售票視窗

中央車站經典與現代的結合,氣勢恢巨集的大理石裝飾、拱形玻璃窗、吻別室、四面鐘、上帝視角的星空穹頂,讓人目不暇接。

紐約中央車站的地下餐廳

帝國大廈

帝國大廈始建於1930年3月,是當時使用材料最輕的建築,建成於西方經濟危機時期,曾為世界第一高樓,成為美國經濟復甦的象徵,如今仍然和自由女神一起成為紐約永遠的標誌。
帝國大廈頂部的泛光燈的顏色會因時間或重大事件而改變,比如說在911事件後就亮了3個月的藍色燈,以示哀悼。帝國大廈共有102層,包括電視天線塔在內高度達1454英尺(約443.18米),是裝飾派藝術建造的辦公大樓,於1931年建成。遊客在第86層和102層上可以看到附近4個州的部分景色,在第86層上有戶外漫步場地。

交通乘坐地鐵B, D, F, N, Q, R線至34th St.下車;乘坐公交車M2, 3, 4, 5, 32路至34th St.下車。
門票:160元/人,到達86樓,我們在淘寶上訂的票,憑電子票就可以。
開放時間每天上午8:00至凌晨2:00

↑這裡就是聞名天下的帝國大廈入口,每天有很多絡繹不絕的人從這裡進進出出。與帝國大廈建成初期遇上經濟大蕭條不同,現在,帝國大廈的寫字樓是商家們爭先租用的辦公場所。把辦公室租在這裡,可以彰顯公司的知名度、可信度和實力。

上電梯排隊分批進入,人很多,我們差不多排了有半個多小時的隊。

86層是開放的,外面是鐵絲網,會透風,7月份的天氣但不穿件外套還真冷,所以登頂要穿外套。

一覽紐約曼哈頓的風采。

天際線

傍晚時分登頂觀賞是最好的選擇,既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城市的全貌,和周邊地區的地貌,還可以觀賞到夕陽西下和曼哈頓華燈初上的良辰美景。

夕陽的餘輝擁抱著眼前的這座城市。似一位巧奪天工的花匠在曼哈頓的上空給這座城市著色。

太陽落下,華燈初上。紐約的夜生活,開始了。

電影《金剛》,《北京遇上西雅圖》,《西雅圖不眠夜》;這些知名電影都曾在大廈的頂樓取過景。

帝國大廈出來,大街上還是人潮湧動,真是個不夜城。

Shoreham Hotel 肖漢姆酒店

在曼哈頓的中心能搜尋到這樣一家價格實惠的酒店,頗費了一番功夫,房間還是一個套間,客房是一個沙發床。

day19 7月29日 紐約第二日

今天的行程:第五大道 – 聖帕特里克大教堂 – 現代藝術博物館 –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 大都會

第五大道

第五大道是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一條重要的南北向幹道,位於曼哈頓島的中心地帶,因此曼哈頓島上東西走向的街道有時會以這條街道為界而加以東西的稱呼。
如今第五大道以全美國最著名的珠寶、皮件、服裝、化妝品商店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

我們所住的酒店距離第五大道200多米,出酒店左轉出了街區拐上大道就是第五大道。

美國這邊的路大多都用數字命名,很好區分,南北走向的是Avenue,東西走向的是Street。Ave從東到西按順序第一大道,第二大道,三大道等等,中間當然也還有百老匯大道,麥迪遜大道之類的,St.基本算從Midtown開始由南到北數字逐漸變大(當然中間也有不是數字的街道)。
第五大道把曼哈頓 分成東西區,同一條街,第五大道東邊就是East st.,西邊就是West st.。

這就是酒店出來與第五大道之間的十字路口。聖帕特里克大教堂就在不遠處。

聖帕特里克大教堂

聖帕特里克教堂,坐落於第五大道上,是全美國最大的天主教堂,它是愛爾蘭人的守護神。當19世紀愛爾蘭移民居住在紐約時建立了這座教堂,每年的3月17日——也就是聖帕特里克節時有遊行。哥德式建築有壯觀的尖塔、花窗,銅像,教堂內部有3座管風琴,每當琴聲響起,似乎能將忙碌的紐約關在門外。
交通乘坐M50路公交車至E 50 St – 5 Av站下車。
門票:免費參觀,開放時間每天7:00-20:00;夏季07:00–20:30;用時參考:1H

參觀過歐洲不少有名的教堂,但當跨進教堂的一瞬間還是被震撼到了。
從外面看,這座雙塔頂教堂線條簡潔,整體灰色,並不怎麼起眼。不過進入其中,用氣勢恢巨集來形容毫不誇張,縱深往裡有100餘米,果然是紐約最大的一個教堂。不僅如此,整個教堂內部高約十多層樓,頂部是線條繁複的穹頂,極其漂亮。

走進教堂,你會感受到建築設計的奇妙,令你有點敬畏上帝,同時也感受那份莊嚴,並欣賞教堂極具氣勢的空間感和精美華麗的建築風格。
  

精美的雕塑和彩色玻璃。

現代藝術博物館

現代藝術博物館在一般人口中多暱稱為“MOMA”,現代藝術博物館是世界現代藝術的重要展覽場所,營建和收藏品管理則主要由洛克菲勒家族財務支援,它從開始只有9件藏品到現在藏品超過15萬件、電影2萬多部、電影劇照4百萬幅的規模,不能不令人駐足。
此博物館經常與大都會博物館相提並論,雖館藏少於前者,但在現代藝術的領域裡,該館擁有較多重要的收藏。

交通乘坐X9和BXM2線公交車至6 Av/w 53 St站下車。
門票:25美元/人,在每週五下午四點後可免費入場
開放時間每天10:30-17:30,週二閉館,週五延長至20:00

連路標指示牌都設計得如此充滿藝術性。

現代藝術博物館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
梵高:《星月夜》
畢加索:《亞威農的少女》
達利:《記憶的永恆》
莫內:《睡蓮》
馬諦斯:《舞》以及《紅色畫室》
蒙德里安:《百老匯爵士樂》
塞尚:《沐浴者》以及《生命》
卡蘿:《斷髮的自畫像》
盧梭:《睡著的吉普賽人》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是紐約的文化標識。 現代藝術博物館地下兩層是電影院,樓上共有6層,展覽大致分為繪畫、版畫、攝影、素描、建築與設計、裝置藝術、雕塑以及特別展覽。大堂中央設有諮詢臺,可以索取中文導覽圖。另外可以在一層和五層的語音導覽處免費租講解器,提供中文版本。一層場館外的庭院綠植環繞,主要展出當代藝術家的雕塑作品。

↑Three Musicians 《三個音樂家》,1921年夏,布面油畫
《三個音樂家》是畢加索繪製的兩幅相同的抽象拼貼油畫。兩幅作品都完成於1921年的楓丹白露,是綜合立體畫派作品的典型。其中一幅現收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另外一個收藏於費城美術館。
作品勾畫了三個人物形象:左邊吹單簧管,右邊的修士,中間彈吉他的主角。每個人物之間相連的不僅僅是人物的線條,也包括了對音樂和生活的共同追求和理想。也有個小幽默在畫面上,左邊的小狗的描寫,狗尾巴在小丑中間,非常可愛之筆!

油畫:《睡蓮》作者: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 )作品創作於1914—1926年。

莫奈晚年以睡蓮為題材 畫了多幅睡蓮,並把這些畫取名為《睡蓮-水景系列》,是二十世紀最受推崇的藝術作品。紐約現代藝術館 這幅《睡蓮》是睡蓮系列《Water Lilies》 中的一幅。

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

↑Dance(1)(1909)
油畫:《舞蹈》作者: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舞》創作於1909-1910年,馬蒂斯在創作時,把模特兒帶到地中海岸邊,他認為這件作品跟地中海給他的喜悅情緒緊密相連,畫中背景的藍色,寓意著仲夏八月南方蔚藍的天空,一大片綠色讓人想起翠的綠地,人物的硃砂色則象徵著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體.在這幅狂野奔放的畫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種粗獷而原始的強大節奏所控制,他們手拉著手圍成一個圓圈,扭動著身軀,四肢瘋狂的舞動著。

亨利·馬蒂斯是法國著名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畫家。他與畢加索是20世紀最重要的兩位畫家,他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

《郵遞員約瑟夫·魯林的肖像》是梵高為好友郵遞員魯林創作的至少有5幅的系列肖像畫作品。魯林是阿爾勒的郵遞員。梵高在1888年到法國南部的阿爾勒,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希望落空了。他在那兒孤獨地生活和作畫。魯林一家給他帶來溫暖和友情,他們也是他很多作品的題材。在油畫《約瑟夫·魯林的肖像》中,魯林身著他引以為傲的郵遞員制服,背景是想象的漩渦花紋。凡高在給弟弟提奧的信中說:“我要用象徵性的光環這種永恆的東西來畫男人和女人,要用我們著色的響亮和顫動來表達永恆。”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亞威農的少女》,1907年,布面油畫
《亞威農的少女》是西班牙畫家巴伯羅·畢卡索的名作之一,由其於1907年在西班牙的妓院中所繪。亞維農是巴塞羅那的一條街,起初畢加索想畫幾位街邊的妓女,最後畫成了5位半抽象的裸體少女和一組靜物。畫中左面的三名少女較為貼近自然的西班牙女子,而右面的兩名則似乎戴著非洲面具。據畢加索自己所說,這些面具是為了展現出一種強烈的、近乎野性的力量。五個裸女的色調以藍色背景來映襯,背景也作了任意分割,沒有遠近的感覺,人物是由幾何形體組合而成的。
畢加索的這幅油畫,不僅標誌著畢加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標誌著他未來的活動朝現代派方向發展的開端,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於1939年購得此畫。

↑Dynamic Hieroglyphic of the Bal Tabarin 巴黎Bal Tabarin夜總會 (1912)
Gino Severini 吉諾·塞韋里尼(1883–1966)義大利畫家,舞臺設計師,未來派主要倡導者。
這幅畫主體是在巴黎Bal Tabarin夜總會舞蹈的盛裝女郎,仔細看,上部有個騎駱駝的阿拉伯人,影射1911年的意土戰爭;諸多旗子暗示著民族主義情感。

The Starry Night 星月夜(1889)布面油畫 73.7 x 92.1 cm
Vincent van Gogh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1890),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20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星月夜》是梵高在聖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裡創作的一幅著名油畫,被認為是其代表作之一。

The Dream 夢境 (1910) 畫布油畫 204.5 x 298.5 cm
Henri Rousseau 亨利·盧梭 (1844–1910),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以純真、原始的風格著稱。
《夢》是盧梭最具代表性的傑作,是盧梭逝世前最後一幅傑出的作品,可以說代表了他的風格與追求。它展示了充滿夢幻的熱帶叢林中,滿布著奇花異木。在這人跡罕見的原始從林中,一位裸體女人躺在不可思議的華麗沙發上,盧梭“那是長椅上的少女夢見自己被運到熱帶叢林時的景象”。在這片森林裡,奇花異草鬱郁蒼蒼,兩隻獅子虎視眈眈,還有隱藏在森林深處的大象和禽鳥,以及慘淡月光下吹奏長笛的黑人,營造了一種異國情調和帶有神祕意味的夢幻之境。畫家在這幅畫中所創造的奇妙而迷人的境界,借用夢境超脫於現實的那種神祕與荒誕,給觀眾造成難以言狀的激動。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史博物館,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區,與著名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遙遙相對,佔地面積為7公頃。
該博物館是一座綜合羅馬與文藝復興樣式的雄偉大廈,始建於1869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館史。此外,這裡還是《博物館奇妙夜》、《侏羅紀公園》等電影的拍攝地以及《老友記》中Ross工作的地方,所以每年吸引著無數自然、電影愛好者前來遊覽欣賞。
交通乘坐地鐵A、B、C線至81 St –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站下車。
門票:19美元/成人,10.5美元/兒童,14.5美元/學生。
開放時間每天10:00-17:45,感恩節、聖誕節除外。用時參考:3H

現代藝術博物館出來已經12點多了,到達自然歷史博物館前隊伍已經排的很長,大約排了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才進去參觀。

博物館正門有座戎馬一身的西奧多•羅斯福的塑像。這座雄偉的塑像是為紀念老羅斯福對於保護自然的貢獻而塑的,裡面進門的右側還有羅斯福紀念大堂,在美國歷史上,羅斯福被譽為現代美國之父(1901-1909年間任美國總統)和保護自然資源之父,因為他完整地提出了有關保護、利用和開發自然資源的主張並在他總統任期開闢了大量自然資源保護區。

藍鯨

所有的動物標本都製作得非常細膩,皮毛、眼睛、爪子甚至是神態,都猶如鮮活的生命。

這是一棵美洲紅杉的年輪。原樹高101米,樹圍27.45米,根系覆蓋超過4,000平方米——差不多一個足球場!這塊“砧板”取自距地面3.7米高處,上面記載了1,342條年輪。1891年,兩個工人用斧頭砍了13天;風乾一年後,該樹重九噸。在“砧板”上,清楚地標示了從中心部位公元550年開始生長到被砍伐的1891年,其間每100年的年輪位置。在文字說明板的最下邊,有個塑料盒子,裡面是美洲紅杉的種子。令人驚訝的是:如此偉岸的紅杉,其種子的重量是1/3000盎司,還不到百分之一克!肉眼幾乎看不到它。

人類的祖先

中國展廳

在博物館的每個展廳,經常可以看到帶著幼兒的年輕夫婦,甚至有推著嬰兒車的。從小就沉浸在這樣的氛圍裡,美國博物館的特點是非常通俗,完全沒有專業的內容,學科的專業交流和展示另有場所和方式。門票一般都在十到二十美元之內,對於普通美國家庭來說,是非常便宜的。所以一個人從幼年到成年,會來同一個博物館很多次。其實並不要求你在這裡學到知識內容,但你會感受到一種對自然的親近。

從自然歷史博物館出來穿過中央公園,就到了美國大都會。在這個寸土寸金的曼哈頓島中心,居然有這樣一個偌大的公園,寧靜祥和和快節奏的城市是如此地相得益彰。

大都會

與倫敦大英博物館、巴黎盧浮宮並稱為世界三大博物館,位於紐約中央公園旁,與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遙遙相望。
這裡是個巨大的藝術寶庫,佔有四個街區,包含各國各類珍貴展品300萬件以上。要想真正參觀出名堂來,大概要花費好幾天。
鎮館之寶埃及神殿、現代感十足的美國展廳和讓國人倍感親切的中國展廳都值得一逛。
①公交:乘坐公交M1/M2/M3/M4路到5 Av/w 81 St站下車;M86-SBS路到E 84 St/5 Av站下車。
②地鐵:乘坐地鐵4號線(圓)、5號線(圓)、6號線(圓/方)到達86 St站下車。
門票:實行建議票價;成人25美元,學生和65歲以上老人17美元,12歲以下兒童免費
開放時間:週日至週四:10:00-17:30,週五、週六:10:00-21:00
用時參考:半天

今天是週六,安排在今天參觀大都會是因為開放時間到21:00,可以從容地多看看。

遊客非常多,在大廳裡有好幾個售票視窗,本來原本打算付25刀的,因為這麼有名的博物館這個價格其實也不貴,但看到排在前面的老外基本都是付5美元,我們也就心安理得地付了5美元,售票員也笑眯眯的,沒有遇上一些攻略上說的用不友好的眼神被審視的情況。

鎧甲武器展區:歐洲和東方的鎧甲,劍與槍械;

美國之翼:半露天展廳,主要是繪畫與雕塑,17世紀到20世紀早期的美國藝術;

西半球唯一一座完整的埃及神廟——丹鐸神廟

2000多年前,丹鐸神廟矗立在尼羅河畔。當一個水壩專案導致原址被淹後,神廟被拆散並贈送給美國。高聳的展廳是特意為容納這座神廟而建的。這裡是大都會最受歡迎的展廳之一。

為什麼不可錯過:因為這棟令人驚歎的構造中總是擠滿了訪客,理由很充分:你從沒有見過這樣的東西,值得你排隊等待,只為能夠穿堂而過。

哈特謝普蘇特(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獅身人面像​。

↑藍色的河馬陶器像,於公元前1981年至公元前1885年間製成(古埃及藝術館部收藏)

古希臘阿爾忒彌斯(狩獵女神)的神殿大理石柱。

浮雕石棺,雕有酒神狄俄倪索斯的勝利及四季神
古羅馬,帝國晚期,約公元 260 – 70 年
大理石,34 2 85 2 36 1⁄4 英寸(86.4 2 215.9 2 92.1 釐米)
購買,約瑟夫·普利策遺贈,1955 年(55.11.5)
這具石棺是葬禮藝術品中精緻的典範,可能是為羅馬一位富裕的主顧而刻。石棺兩側和正面以高浮雕飾有四十個人物和動物像。位居中心的是坐在豹身上的酒神狄俄倪索斯,他的兩側有四個較大的站立人像,分別代表四季(從左到右):冬、春、夏、秋。圍繞這五位中心人物的是其他與酒神巴克斯相關的人物和祭禮用具,全以較小比例雕刻。在石呈弧形的兩端有其他較大的幾組人像,包括大地和水的化身。

大理石棺材蓋,一對夫妻,神仙眷侶般

亞非拉展區

讓-巴普蒂斯特·卡爾波
法國,1827 – 1875 年
烏戈利諾和他的兒子們,1865 – 67 年
大理石,高77 3⁄4 英寸(197.5 釐米)
購買,約瑟芬·貝·保羅和 C·邁克爾·保羅基金會公司、查爾斯·烏爾裡克和約瑟芬·貝基金會公司捐贈,弗萊徹基金,1967 年(67.250)
這件充滿張力的浪漫主義作品的主題來自但丁《神曲·地獄篇》的第33 篇,他在其中描述到比薩的叛徒烏戈利諾·德拉·蓋拉爾代斯卡伯爵和他的兒孫在1288 年被囚禁,並且最終死於飢餓的故事。卡爾波描繪出這位極度痛苦的父親正抗拒著他的孩子把自己的身體獻上讓他維持生命的請求。

安東尼奧·卡諾瓦
義大利,1757 – 1822 年
珀耳修斯與美杜莎的頭,1804 – 6 年
大理石,高 95 1⁄2 英寸(242.6 釐米)弗萊徹基金,1967 年(67.110.1)
。該雕像中的珀耳修斯揮舞著美杜莎的頭顱,他在雅典娜的幫助下殺死了美杜莎。卡諾瓦在自己的工作室裡展出這座雕像後,教皇庇護七世出資將其買下,放在原本放置《貝爾維德爾的阿波羅》的地方,後者暫時被拿破崙帶去了法國。大都會博物館持有的這個版本是一位名叫瓦萊麗·塔爾瑙斯卡的波蘭女伯爵在那以後不久委託卡諾瓦製作的,有幾處地方與原作有別。卡諾瓦的《珀耳修斯》以其在光滑中透出的莊嚴成為新古典主義英雄之美的典範。

羅丹-加萊義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 )複製品

瓦朗日維爾房間
巴黎,約1736 – 52 年(部分裝飾為後來新增)
18 英尺 3 3⁄4 英寸 2 23 英尺 2 1⁄2 英寸 2 40 英尺 6 1⁄2 英寸( 5.58 2 7.07 2 12.36 米)
購買,查爾斯·賴茨曼夫婦捐贈,1963 年(63.228.1)
使這間房裡的細木護壁板(boiserie)熠熠生輝的主要原因是極好的雕工,其中一部分是高浮雕。這些木飾板最初來自十八世紀巴黎的一個私人宅第——瓦朗日維爾宅第,經歷不少變更後,這棟房子如今依然矗立在聖日爾曼大道 217 號。雖然彩繪並鍍金的橡木飾板上裝飾著眾多C 字形渦卷紋、S 字形渦卷紋、花枝和花園石貝裝飾物,但其裝飾基本還是對稱的,因此不能代表成熟的洛可可風格。諸多戰利品裝飾暗指一些概念和品質,如音樂、園藝、軍事名望和高貴的榮耀。棲息在帶渦卷紋的鏡框和牆壁板上的長頸鳥反映出那一時代對異國情調的興趣。

↑公爵館,是個15世紀的義大利式房間,牆壁是嵌花的木雕,壁櫥、窗戶和陽光都是假的,實際上是牆面作畫的視覺遊戲。

歐洲繪畫館,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德加的《舞蹈教室》創作於1874年。這幅畫的地點在被燒燬的老巴黎歌劇院一間排練室裡。歐洲著名舞蹈家和芭蕾大師朱爾佩羅指導著這堂想象中的舞蹈課。它是最能顯示德加野心的人物作品之一。

鎮館之寶之一-洛伊茨《華盛頓橫渡特拉華河》,描繪了美國獨立戰爭期間,1776年12月25日華盛頓在橫渡特拉華河的場景。這次針對黑森僱傭兵的突襲行動是特倫頓戰役的第一步。


梵高一生中畫過12幅叫《向日葵》的畫,大都會收藏的這幅畫於1887年的巴黎,是兩朵剪下來的向日葵。
1886年2月,梵高去了巴黎,在巴黎他受到印象派的影響,同時也愛上了這裡的向日葵。1887年他開始畫向日葵連作,創作了四幅以向日葵為物件的畫作。1887年11月他的畫展在巴黎展出,這次的畫展並不成功,但其中早期的這幾幅向日葵受到了高更的關注與欣賞。也是在這時,梵高與高更相識。這幅向日葵就是其中之一。
在各種印刷品上出現最多的那幅12朵的《向日葵》是第二年,也就是1888年畫的,為了迎接高更來到阿爾勒。
梵高為了高更繪製了他最著名的作品,因為和高更吵架割掉了自己的一隻耳朵 。

在中國館我們看到了大量的中國國寶陳列在那裡,有唐三彩、字畫、陶俑、銅器、玉器等等等等。且大都會號稱是中國以外最好的中國佛教雕塑收藏館,在佛教藝術展廳(Sackler)中擺滿了大大小小的佛像

北魏皇帝禮佛圖,北魏公元522~523年間石灰石浮雕,以孝文帝為中心,形成前簇後擁的禮佛隊伍。原先在龍門石窟賓陽中洞。後大都會博物館指定向北京古董商嶽林購買,嶽派人盜取賣給大都會。

二樓的中國館中最著名的當屬巨型壁畫,宋代洪洞廣勝寺的《藥師經變圖》,該畫描繪的是藥師身穿紅袍,身邊有一群相關神佛隨侍,包括兩位手持日月標誌端坐在寶座上的菩薩。十二位武士分站藥師佛兩側,象徵他曾發願救助眾生。從手法看是畫家朱好古的作品特徵。原本是山西省洪洞縣廣勝寺下寺後殿東壁壁畫,後被切割販賣,幾經周折後落戶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這幅壁畫長15.12米,最高7.52米,左右兩側上部有缺失,陳列時佔滿一面牆,給遊客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和心靈的震撼。該寺目前共有四幅壁畫散落海外,實在令人痛惜。

中國青銅器,西周夔紋銅禁,所謂銅禁就是放置酒器的器皿。這套赫赫有名的陝西寶雞戴家灣出土的西周銅禁極其珍貴,傳世的西周銅禁僅此兩件,還有一件在天津博物館。

對弈陶俑 弈者表情躍然欲出,栩栩如生。

遼代三彩羅漢像

北魏彌勒金銅立像

彩繪木雕觀音菩薩像(柳木胎)

↑亞斯特庭院(中文名“明軒”)是模仿中國蘇州的網師園而設計,作為展覽中國木製傢俱的場所。

北魏石刻,528年

右邊的是亞述國王拉瑪蘇石像,左邊的是另一個亞述王舍杜(古代近東藝術館部收藏)

一直等到大都會關門(21:00)才意猶未盡地出來。

天已經很黑,坐在大都會門前臺階上的遊客,久久不捨離去,一方面是由於身體疲憊,需要小歇會兒,另一方面卻有一種餘味無窮的感覺。我們也在臺階上休息了一會,感受這氣氛。

day20 7月30日 紐約第三日

今天是在紐約的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今天的行程:911紀念館 – 歸零地 – 新世貿大廈 – 三一教堂 – 華爾街 – 紐約證券交易所 – 紐約市政廳 – 自由女神 – 布魯克林區,又是非常趕腳的一天。

旅館出來還是坐地鐵來到了新世貿大廈。

新世貿大廈及地鐵站外的白色飛鳥造型建築

世貿中心一直是美國人心中的一道傷疤,每年9月11日都會在此舉行紀念活動,到底要如何對待這塊傷疤,保留原址讓人們永遠銘記還是翻開下一頁再起高樓,有人認為重建是不向恐怖份子低頭,但也有人認為在死傷慘重之處重建會對受害者不敬,一直有很大的爭議。

  直到2006年才由紐約州牽頭對這塊傷疤進行改造,設計悼念遇難者的GroundZero(歸零地),911博物館,恢復地下地鐵的修建,同時重啟了世貿建築群1、4、7號樓的建設。

這座名為Oculus的建築就在新世貿大樓旁邊,屬於建築群的一部分,它的外形是純白色,模仿一隻和平鴿,也有浴火重生的寓意,這是由建築師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設計。

新世貿大廈

歸零地

在9.11 Memorial,原來的世貿中心雙子座的舊址,現已變成了兩個大水池,中間有個深不見底的大黑洞,水流嘩嘩地傾斜而下,看得人心裡沉甸甸的,感覺陰森森。

在倒塌的世貿雙子大樓原址修建了兩個水池,以此來祭奠那場災難及在災難中喪生的亡靈。看著那些被刻在黑色大理石上的名字和不斷流淌的的水,不禁帶給人一種沉重的思考。也非常佩服老美人的創意,修建了一座如此形式的“紀念碑”。

↑9-11在美國人心中是個無法抹去的痛。這位志願者在向遊人講述9.11這顆被燒焦的樹↓,現已枝葉繁茂↑,但這段歷史永遠不會忘記。

我們在討伐恐怖分子的同時,也佩服著紐約人民的自救能力。
在9-11世貿原址,新建的世貿大廈再一次震撼了世人。而在附近的博物館,裡面的很多陳列品、錄影,又都時刻提醒著大家,May we never forget。
票價是24刀一個人,週二免費!排隊領票,但是一般會給你半小時或者一小時後的入場票,所以我建議大家先領票,然後去舊址的那兩個大水池看一下,打發一下時間,就可以排隊入館了。
博物館網址:
//www.911memorial.org/museum
可以先在手機上下載同名APP,選擇中文,就有裡面所有的展覽講解了,非常方便。博物館裡面也提供wifi以便下載。

9.11前的世貿雙子大樓

9-11紀念館

“9·11”國家紀念博物館是為了紀念在9·11事件中失去生命的美國人民,它分為國家紀念館和國家博物館兩個部分,位於紐約“9·11”恐怖襲擊的發生地——世貿中心遺址。紀念博物館的建築由以色列建築師邁克爾·阿拉德和美國園林設計師彼得·沃克共同設計,並於2006年3月13日開工建設,2011年9月11“9·11”恐怖襲擊十週年之際紀念館部分正式對外開放,而博物館的場館將於2012年9月11日開放。首任紀念館館長是喬·丹尼爾斯。
9.11博物館,裡面的很多陳列品、錄影,又都時刻提醒著大家,May we never forget。
票價是24刀一個人,排隊買票,也可以在自動售票機上買票,參觀的人還真多。

紀念館的設計是盤旋而下的,繼續下行,你會感受到紀念館的裝飾風格逐漸轉變,由現代化的裝飾漸漸變化為事件原貌的廢墟。

進入到紀念館的核心部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佈滿了塗鴉的鋼鐵柱體,這是原世貿中心的核心鋼結構地基之一,也是完好保留下的遺址,上面的塗鴉,記錄了曾經參與救援活動的各個部門和組織。

911以前對於我來說只是耳聽和電視上看到,而這次有了更直觀的感受。在裡面看到了並瞭解到了當天發生事件的經過。裡面展示著各種遺蹟,音訊影像資料,單單看著這些當時現場畫面,人們臉上的表情,都給我帶來強烈的震撼。在一個小房間裡,牆上投影播放著遇難者的簡介,有些還會有他(她)家人的回憶訴說,看得人心裡非常沉重,有些人都流下了眼淚。

廢墟中的大樓鋼樑。

逝者的照片

No day shall erase you from the memory of time. “即便世事輪迴,也不能將你從記憶中抹去。”

這句話出自古羅馬詩人Virgil,引用這句話在這裡,除了祭奠911事件,還更深層的讚頌了原世貿中心的設計師們,飽受爭議的創新卻成為了紐約的救命盾牌,世人不會忘卻。

在“9.11“恐怖襲擊中,遭飛機撞擊的北塔殘骸。

電梯內的電動機,以一分鐘1600英尺的速度運作。

在世貿中心大廈倒塌時遭遇嚴重損毀的救援消防車。

“9·11”國家紀念博物館內保留的防水牆基。
重新來到最開始俯瞰到的鋼筋基礎的面前,僅僅是站在原世貿大廈的地基的一部分,你也能感受到已經被摧毀的大樓的雄偉。這個地基後面的那邊牆,那是一面英雄之牆,有了數十年前的能工巧匠的精心設計,使這面牆在事發後拯救了紐約。這是一個截水牆,因為紐約臨海,這面牆如果不足夠堅固,在恐襲中被損毀的話,可能造成海水倒灌紐約城,災難如若發生,整個曼哈頓區將在災難日被大水淹沒。據說,當初,原世貿中心雙子樓的設計方案,標新立異,完全顛覆了那個時代的設計理念,在建築設計行業也曾遭到各種質疑。

9.11紀念館建館的意義:
為了紀念在1993年2月26日和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中喪生的數以千計的無辜人民。

對這個發生過悲劇的地方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紀念。

表彰那些人努力活下來,並且冒著生命危險拯救他人的人,支援我們的人給予的同情和幫助,讓我們走過了最黑暗的時刻。

願生活銘記這些事蹟,願這精神從沉睡中甦醒過來,併成為永恆的燈塔,重申對生命的尊重,加強我們的決心,以維護自由,結束仇恨,讓我們更加寬容和智慧。

新世貿大廈

新世貿大廈一號大樓(1 World Trade Center),原稱為自由塔(英語:Freedom Tower),是興建中的美國紐約新世界貿易中心的摩天大樓,將坐落於9•11襲擊事件中倒塌的原世界貿易中心的舊址。高度541.3米,1776英尺,為獨立宣言釋出年份。地上82層(不含天線),地下4層。建築面積241540平方米。設計師為猶太裔波蘭人設計家丹尼爾·李布斯金(Daniel Libeskind)。

新世貿大廈入口處

新世貿大廈內部,建築設計非常恢弘大氣和富有美感。

街頭藝人

就這個蛋筒要8刀,忍不住要換算成人民幣。。。

三一教堂

紐約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位於紐約市曼哈頓下城的百老匯大道79號(百老匯大道與華爾街的交匯處),是聖公會紐約教區的一座古老的教堂。1696年,英國聖公會購買這塊土地興建新教堂。目前的教堂祝聖於1846年5月1日基督昇天節,當時是曼哈頓下城最高的建築,是進入紐約港船隻的歡迎燈塔。它被認為是哥特復興式建築的經典例項,1976年被列入國家史蹟名錄。
交通搭乘地鐵4號線或5號線到達Wall St站下車即達,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星期一到星期四07:00–18:00,週末07:00–16:00;用時參考:1-2H

三一教堂聞名於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它北側的墓地裡埋葬了美國財政、金融制度的創始人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華爾街地鐵站

華爾街

紐約華爾街(wall street)是紐約市曼哈頓區南部一條大街的名字,長不超過一英里,寬僅11米。它是美國一些主要金融機構的所在地。兩旁是陳舊的摩天大樓,這條街上集中了紐約證券交易所、聯邦儲備銀行等金融機構和美國洛克菲勒、摩根、杜邦等大財團開設的銀行、保險、鐵路、航運等大公司的總管理處。各公用事業和保險公司的總部以及棉花、咖啡、糖、可可等商品交易所。華爾街是金融和投資高度集中的象徵,這條街承載著太多的輝煌。。
交通乘坐地鐵2、3線至Wall St站下車。

華爾街依舊是高樓林立,抬頭是一線天。每棟樓都有著自己的歷史。

聯邦大廳是一座古希臘風格的大理石建築,古樸典雅的臺階上矗立著8根圓形立柱。這裡曾是美國第一屆國會所在地,大廳內至今還保留著美國的第一部憲法和原0的金庫。
 1790年美國首都遷至費城後(1788-1790年間紐約曾短暫做過美國的首都),這裡即變成紐約市政府,1812年又改為美國海關大樓。現在,這座建築成為展示美國憲法的紀念堂,華盛頓的全身青銅雕像位於臺階下正中央。他目光如炬,面色凝重地注視著對面熙熙攘攘的證券交易所。1789年4月30日,這位美國國父就是站在這裡宣誓就任美國總統的。人們向來把這尊銅像視為交易所的守護神,是他日夜守護著華爾街,佑護著美國金融業的繁榮。

紐約證券交易所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92年5月17日,當時24個證券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68號外一棵梧桐樹下籤署了《梧桐樹協議》。1817年3月8日這個組織起草了一項章程,並把名字更改為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1863年改為現名。紐約證券交易所(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NYSE) ,是上市公司總市值第一(2009年資料),IPO數量及 市值第一(2009年資料),交易量第二(2008年資料)的交易所。2005年4月末,NYSE收購全電子證券交易所(Archipelago),成為 一個盈利性機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百老匯大街18號,在華爾街的拐角南側。2006年6月1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宣佈與泛歐證券交易所合 並組成紐約證交所-泛歐證交所公司(NYSE Euronext)。
交通搭乘地鐵J線到達Broad St站下車開放時間星期一到星期五09:30–16:00;週末不營業。

特朗普大樓的頂端為282.5米(927呎),在克萊斯勒大廈於同年(1930年)完工前,曾經有很短暫的時間成為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當時稱為華爾街40號大廈,後來唐納德·特朗普於1995年買下該大廈,現稱為特朗普大樓。在1998年,紐約地標保護委員會(NewYorkCityLandmarksPreservationCommission)認定特朗普大樓為紐約的地標。特朗普大樓目前是紐約市位於區塊中央的最高建築。

華爾街銅牛,是美國華爾街的標誌,是一座身長5米、體重6300公斤的銅牛塑像。銅牛最後被搬到與華爾街斜交的百老匯大街上安了家。華爾街銅牛是“力量和勇氣”的象徵,喻義著只要銅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
交通地鐵4號線/5號線到達Bowling Green出站,沿百老匯街東北方向步行100米

銅牛雖然它被稱作“華爾街銅牛”,但並沒有擺放在華爾街上,據說銅牛的設計者迪莫迪卡最早為它挑選的立足點是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的人行道。但沒有如願。
前來觀光的遊客,都願與銅牛合影留念,並以撫摸銅牛的牛角來祈求好運。

狄摩迪卡是在1987年紐約股市崩盤之後,才有了創作的靈感。他說:“當我看到有人失去了一切,我感到非常難過,於是我開始為年輕的美國人創作一件美麗的藝術品。”為了籌資,他賣掉了家鄉西西里祖傳農場的一部分,總共籌得資金36萬美元。 1989年的一個午夜,他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外將這座後來舉世聞名的銅牛塑像豎立起來,宣稱它是“美國人力量與勇氣”的象徵。由於狄摩迪卡無法取得許可,數日之後,銅牛於1989年12月20日被遷移到幾條街之外的鮑林格林公園現址。

今天下午15:00在網上預訂了去自由女神的船票,沿著華爾街一路走來,到了炮臺公園,排隊等待上
船。

炮臺公園因為克林頓城堡(Clinton Castle)而著名。在1808—1812年美國戰爭期間,紐約市周圍建了許多城堡炮臺,以防禦英軍的進攻。戰火併未擴大到紐約,所以這些炮臺也沒有真的派上用場。城堡在1855—1890年間是紐約東岸的移民中心,估計有八百萬移民人口由此登陸入境。1896—1941年,克林頓堡為公園用地,作為紐約水族館開放供民眾參觀。 二次大戰爆發使炮臺公園的興建計劃延宕多時,反而建了士兵、探險者的紀念碑,1982年紐約州正式宣佈將炮臺公園設計為港灣公園。
風景名勝炮臺公園為遊人提供了三處別具特色的歷史建築:建於1712年的王妃城堡、1818年的機關總部以及1903 年的兵工廠。因為這三個各具風格,世界上不二的建築,早在1959年的時候,阿堤勒利公園就被列為一處遺產遺址。

輪渡路線從炮臺公園出發:Battery Park——Liberty Island——Ellis Island——Battery Park

排隊的人很多,歐美人真不怕晒,我們就不行,晒得真受不了。足足排了有一個半小時,才上船,也暴晒了一個半小時。

自由女神像訂票的網址是//www.statuecruises.com/,這個公司是官方許可的公司,運營紐約的Battery Park到自由女神像之間的渡輪。想要登上自由女神像所在的Liberty Island就需要買這家公司的票,分為三種:
1. Reserve Only:只能上Liberty Island那個島。
2. Reserve with Monument Access:可以登上自由女神像的基座(pedestal)位置,比自由女神的腳再低一點的位置。
3. Reserve with Crown Ticket:包括Monument Access,可以登上自由女神的基座+皇冠(crown)位置。
三種票之間的價格差距不大,但後二種票建議在網上訂,因為到了現場去買的話排隊的人一般會很多(還有可能買不到,網上訂都需要提前好些時候,尤其是第三種票現場根本買不到,我們因為訂得遲,只買到第一種票)。 所以只要是想來看自由女神像的,都建議在網上訂,省時間,而且可靠。網上付款後把有confirmation number的確認單列印出來帶到售票點的Will Call視窗,告訴工作人員你的confirmation number(如果忘記了確認號用付款時的信用卡也能查到)就可以直接領票了,排隊的人少,很快速。
出發的地點有兩個選擇,紐約這邊是Battery Park,新澤西那邊是Liberty State Park,一般是從哪裡來就從哪裡回去,所以記好自己是在哪裡下的船,回去的時候再在同一地點上船。
買票的時候會讓你選擇日期和時間點,儘量在預定的時間之前到達。但依我看好像時間點也不是卡得特別嚴,我訂的是3:00pm的那班,結果我2:30pm就到視窗領票,沒看時間就領了票排隊等上船(因為船都是上滿了人就開,上船時沒有檢視票面上的時間,也沒有說哪個時間點就該哪批人上船,而是只要有票的在排隊的人就都可以上去,其實排隊的人很多,前後很多批次的人都在一起排隊)。
關於安檢:上船之前會安檢一次,等到上了島,進入自由女神像之前也會安檢一次。

自由女神

自由女神像(英文:Statue Of Liberty),全名為“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正式名稱是“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位於美國紐約海港內自由島的哈德遜河口附近。是法國於1876年為紀念美國獨立戰爭勝利一百週年而建造的,1886年10月28日銅像落成。
自由女神穿著古希臘風格服裝,頭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徵七大洲。右手高舉象徵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獨立宣言》;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象徵著掙脫暴政的約束和自由。
自由女神像是美國的象徵,美利堅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誼象徵,表達美國人民爭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自由是美國的象徵。

自由女神像198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如今更加深入人心,成為世界民主自由的象徵。
自由女神像內部中空,可搭電梯直達神像頭部,底座還是美國移民史博物館,記錄著數百萬移民漂洋過海來到美國的歷史。
登頂票我們沒有買到,只能圍著底座參觀。

從女神像遠眺曼哈頓

其實,到了利伯蒂島上,很難拍下自由女神像的全貌,特別是要將人同時拍進去。在回程中在渡船上拍,拍的角度比較好,很完整。

近處拍到的曼哈頓

回到曼哈頓,就坐地鐵到布魯克林區。
美國地鐵站上下至少3層,有些鐵軌數鋪得跟北京西站一樣多,發達到髮指,由於陳舊所以顯得很髒,但是每一項設施都在準確無誤的運轉著,複雜卻有秩序。

布魯克林區

布魯克林區位於美國東北部,紐約曼哈頓島的東南邊,是美國紐約州紐約市五大區中人口最多的一區﹙有250萬居民﹚。如該區是一所城市,單以人口比較,會是美國第四大城。它也是紐約市人口最多的區。布魯克林區一開始只有6個荷蘭移民小村莊建在東河邊,並有小荷蘭的稱呼。
由於這裡曾為黑人等少數民族聚居區,加之美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受教育程度低、就業困難和種族主義的歧視,這裡曾是美國犯罪率最高的地區,被一些人視為混亂、骯髒、罪惡的原住地,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情況已有極大改觀。環境變美了,人口素質也明顯提高。
對許多布魯克林人來說,布魯克林就是紐約。布魯克林名人輩出,當地的人物、名勝、電影、電視和書本對美國文化貢獻良多。如NBA球星邁克爾·喬丹、好萊塢電影名導伍迪·艾倫、拳王泰森、脫口秀名嘴拉里· 金等都是在這兒長大的。

布魯克林大橋

布魯克林大橋是美國最古老的一座大橋,全長5989英尺(1825米),架於東河之上,連線著紐約市曼哈頓市區和布魯克林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懸索橋,也是世界上首次使用的鋼絲吊橋,落成時被認為是繼世界古代七大奇蹟之後的第八大奇蹟,被譽為工業革命時代全世界7個劃時代的建築工程奇蹟之一。
1980年代早期,這座橋得以大規模擴建,人行道和自行車道從市政廳東側開始延伸,下曼哈頓和布魯克林的風光一覽無餘。
日落的時候,從布魯克林沿著木道步行,可以觀賞曼哈頓的高層建築及美麗的街景,可說是紐約旅遊的最亮點。

乘地鐵4、5、6線在Brooklyn站下車,也可乘A、C線在HighSt.BrooklynBridge站下車

曼哈頓大橋
橫跨東河的三座大橋——布魯克林大橋(Brooklyn Bridge)、曼哈頓大橋(Manhattan Bridge)和華盛頓大橋(Washington Bridge)被合稱為紐約的BMW,三座大橋都非常適合拍照。

橋上層是行人和自行車通道,通道是木質的。左邊自行車道,右邊行人道。上去走走逛逛的遊客絡繹不絕,非常有歷史底蘊的一座橋,在電影裡出鏡了無數次。落日時分的布魯克林大橋非常美。

再坐地鐵回曼哈頓

紐約市政廳坐落於曼哈頓下城市政中心區的市政廳公園中央,被 百老匯大道、Park Row和Chambers街圍繞。 市政廳本身仍然作為政府辦公的場所,例如紐約市市長以及紐約市議會的會場,它也是美國最老的仍在使用的市政廳。紐約市政廳建於1803至1812年,1966年被收錄至美國國家史蹟名錄,成為美國國家歷史建築。它的圓形大廳也是紐約市的地標。
我們是順路走過發現,晚上也不能進去參觀,就在外面繞了一圈,其實天已經很暗了,建築已經看不太清楚。

晚飯是在紐約的中國城吃的,味道還不錯。

紐約唐人街位於紐約市曼哈頓南端下城,其範圍以勿街為中心,包括堅尼街、擺也街、披露街、拉菲耶特街、包釐街和東百老匯大道。距市政府僅一箭之遙,與聞名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華爾街也只是咫尺之途,又毗鄰世界表演藝術中心的百老匯,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她在紐約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坐落於美國紐約曼哈頓區的唐人街,已有100多年曆史。自形成規模以來,紐約唐人街一直是紐約華人最重要的商業活動中心,其中最早的華人店鋪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葉。事實上,這裡也是除亞洲之外海外華人最早設立起來的華人商業街之一,具有“示範”作用。紐約的唐人街被美國政府列入國家史蹟名錄。

day21 7月31日 紐約 – 波士頓

結束紐約的行程,一早乘地鐵到車站,7:40分的大巴11:55分到波士頓,約4個小時(實際上12:30分才到)。
波士頓計劃住三晚,想自己做飯,就選擇了一家民宿,房東是一位旅居美國多年的華人,與房東住一起。也是因為價格便宜,交通方便(離地鐵站只要5分鐘),住宅區周圍超市好幾家,十分鐘的路程。

吸取上次洛杉磯的教訓,事先先跟房東聯絡上,商量是否能在下午的時候將行李就放在住地(原定要下午3點後才能入住),因為下午要走行程,拖著行李不方便,房東推掉了自己的應酬,在家裡等我們,讓人感動。

根據Google導航很容易就找到了這一片住宅區。

就是這套洋房,已有百年曆史,小洋房一共三層,三家住戶,我們的房東在二樓。後來聽房東介紹,當初買下時花了30萬美元,大約有150方左右,3房2廳1衛,就是衛生間只有一間,有點不方便。

放下行李,房東把鑰匙交給我們就出門辦事去了,囑咐我們冰箱裡的食品都可以隨便取用,當然第一天我們也不好意思,為了圖方便,用自己帶的泡麵解決了中飯。

下午的行程是去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

周圍都是居民樓。

離民宿5分鐘的地鐵口。

老舊的地鐵站,買了一張7日通票,售價為21.25美元,可以乘坐地鐵、公交以及部分輪渡。

輕軌再轉乘地鐵紅線至Harvard Square Station,出來就是哈佛大學。

哈佛大學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簡稱哈佛,坐落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員。這裡走出了8位美利堅合眾國總統,133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一)、18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一) 、13點陣圖靈獎得主(世界第四)曾在此工作或學習,其在文學、醫學、法學、商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
哈佛同時也是美國本土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其誕生於1636年,最早由馬薩諸塞州殖民地立法機關建立,初名新市民學院,是為了紀念在成立初期給予學院慷慨支援的約翰·哈佛牧師。學校於1639年3月更名為哈佛學院。1780年,哈佛學院正式改稱哈佛大學。

Johnston Gate – 莊士頓門,是通往哈佛園的主要路口,也是最早建立的。在哈佛有個傳說,就是哈佛的學生唸書期間只能經過這扇門兩次,一次入學,一次畢業,如果中途經過的話,那麼這個學生就無法畢業了!只是傳說,但無人想去實踐證實。除了莊士頓門,哈佛園中象這樣大大小小的進口一共有九處,都是各畢業班、俱樂部或個人捐建的。

Harvard Hall – 哈佛樓

哈佛樓前的草坪

Statue of John Harvard– 約翰哈佛銅像。這座銅像也被稱為三謊言塑像。 雕像上刻著如下的文字:John Harvard, Founder, 1638。然而就是這個雕像中卻有三個謊言。首先,John Harvard並不是創始人,他只是捐贈了書籍和遺產,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其次,哈佛不是1638年成立,而是1636年成立;第三,雕像本身並不是John Harvard本人,由於1764年哈佛樓的那一場大火,把所有John Harvard的圖片資料都燒燬了,所以當建造雕像的時候,設計師就從哈佛畢業班裡找了一名樣貌端正的學生,以他作為模特鑄造了John Harvard銅像。銅像的左腳被遊客摸得錚亮,傳說摸了之後會帶來好運氣,即使自己這輩子不能上哈佛,子孫後代也會有人到哈佛來讀書。

Memorial Church – 紀念教堂,舉行祈禱和禮拜儀式的地方,教堂內四壁嵌有大理石,紀念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捐軀的哈佛人,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陣亡的哈佛畢業生名字也留名其上。

Widener Library – 懷德納圖書館,是哈佛最大的圖書館,只對哈佛學生開放,藏書量超過350萬冊,書架長度超過80公里。此圖書館是由懷德納夫人捐贈的,為紀念她那畢業於哈佛的兒子哈利懷德納。小懷德納自小家境富裕,因此有足夠的資金支撐他的興趣愛好 – 熱愛讀書,並且收集圖書的善本和孤本。1912年,小懷德納在父母的陪伴之下到大西洋彼岸的英國收集了很多珍貴的圖書。回程的時候,他們一家踏上了那艘著名的泰坦尼克號。有錢的懷德納一家住在一等艙,歌舞昇平,好不快樂。當泰坦尼克沉船的時候,作為一等艙的重要貴賓,他們幸運的搭上了第四號救生艇,而正當上船之際,小懷德納突然發現自己此行的最重要收穫,一本詩人培根的詩集落在房中,於是他堅持回房尋找,他的父親則陪他一同前往,誰知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只有老懷德納夫人一人回到了美國。回國之後的老懷德納夫人每日沉浸在痛苦之中,思念自己的丈夫和兒子。於是有一天,她作了一個決定,要把小懷德納收集的圖書全部捐給他的母校哈佛,也是希望小懷德納的收藏能為後人造福。哈佛大學聽到訊息後非常高興,打算修建一座圖書館收藏小懷德納的書籍。無奈資金窘迫,於是與老懷德納夫人商量,看她是否能在捐書的同時也捐錢修建一棟圖書館。老夫人果真財大氣粗,完全不差錢,一口答應,並請了建築師專門設計修建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懷德納圖書館。但是老婦人對哈佛提出了針對圖書館的四點要求,第一,圖書館中要保留小懷德納的私人書房,裡面是他最喜歡的圖書,用來緬懷兒子;第二,圖書館不可拆一磚一瓦,這個要求曾經小小困擾了哈佛人,因為隨著圖書的增多,圖書館已然不能裝下所有的藏書,而又不能在上面加蓋,因為加蓋會違反老婦人的要求,但是聰明的哈佛人反其道而行之,在地下充分開發資源,如今的懷德納圖書館地上四層,地下六層,收藏大量圖書;第三個要求,哈佛學生必須要通過游泳100米的測驗,這可能是對兒子溺水而亡的遺憾的補償,雖然這條要求在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由於一位殘疾學生起訴其歧視性而被廢除;第四點,樓內免費供應冰淇凌,這點的真實性不太確定,但是懷德納圖書館內經常在半夜的時候還是燈火通明,哈佛學生們在學業方面非常的努力。

每一幢建築都有一段歷史和故事。

來哈佛參觀的一批批、一波波遊客、學生很多,不愧為是每一位莘莘學子心中的聖殿。

波士頓地鐵車廂

麻省理工學院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MIT,是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一所世界頂級研究型私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無論在美國還是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培養了眾多對世界產生影響的人士,是全球高科技和高等研究的先導力量。經過麻省理工學院幾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時至今日,但凡有人提起“世界理工大學之最”,人人皆首推麻省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已成為世界各地莘莘學子心向神往的科學聖殿,在國際自然科學及工程學領域亦享有極佳的聲譽,其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政治學、語言學等人文社科也同樣優秀。

我們由哈佛大學前往麻省理工大學,乘坐地鐵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行至Harvard Square,乘紅線地鐵在 Kendall/MIT站下車。


↑麻省理工學院的Stata Center,Building 32,由後現代主義建築師Frank Gehry設計。設計師形容這棟樓是一堆喝醉的機器人一起狂歡慶祝的派對。電子工程與電腦科學系,語言學系以及哲學系都在這棟大樓裡面。

MIT可真夠理工的,建築和雕塑都鮮明體現出理工來。

(Maclaurin Building and Great Dome)是麻省理工學院最具歷史和代表性的一棟建築,是麻省理工學院的象徵。

從Killian Court就可以走到查爾斯河畔。在這裡可以遠眺波士頓downtown, 兩大地標約翰漢考克大廈(John Hancoock Building)和普天壽大樓(Prudential Building)清晰可見。

學校實驗室內咖啡廳

實驗室走廊

↑這是MIT的主樓,紀念MIT的創立者以及第一任校長William Barton Rogers。

主樓的對面是學生活動中心,中心前立著一個雕塑,名為“The Alchemist”, 是西班牙現代藝術家Jaume Plensa的作品。這是2011年MIT建校150週年的時候 Jaume Plensa借給MIT使用1年的。

許許多多的數學符號包括阿拉伯數字,希臘字母等被做成人的樣子。 The Alchemist, 從字面意思上看可能與阿基米德有關,阿基米德是古希臘的數學,物理,天文與機械全才。

對街所在的區域是學生生活、活動中心。這裡應該是劇場和圖書館。

Kresge Auditorium。外觀像大約八分之一的球狀懸浮在地上,裡面是巨大的主會場,可容納1200人。

MIT Chapel, 1955年建成。

伯克利音樂學院

伯克利音樂學院是美國頂尖的現代音樂學院,坐落在美國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始建於1945年,創始人是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鋼琴和作曲的勞倫伯克教授。

伯克利音樂學院為美國一流的現代音樂學院,培養了眾多格萊美獲獎人才,伯克利音樂學院環境優美,學生生活豐富多彩。學校教學裝置先進,有優良的演奏廳,附近有號稱世界上最大的音像製品商店TOWER RECORDER。伯克利音樂學院不僅是音樂天才的搖籃,也是全世界音樂家的聖地。

半個世紀以來,這所位於美國波士頓的音樂學院一直獨樹一幟,執現代音樂之牛耳,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愛好者。歐美許多已經成名的音樂家也常來此進修,以感受現代音樂發展的脈搏。

波士頓地鐵站

波士頓唐人街(Chinatown)位於波士頓市中心,是北美第四大唐人街,也是新英格蘭地區唯一的唐人街。雖然這座唐人街的規模不算大,但卻已經有了400多年的歷史。進入唐人街之後你會發現許多別具一格的地道中餐館,同時也可以品嚐到許多其他亞洲國家的菜系,街道路兩旁的中英文招牌令人目不暇接。

我們在一家華人開的餐廳吃的晚餐,很地道的中國菜。

正門華埠牌樓上刻擇自孫文墨寶的四個大字:“天下為公”,反面則刻著擇自蔣中正墨寶“禮義廉恥”。

day22 8月1日 自由之路

波士頓,是美國最古老、最有文化價值的城市之一,整個美國的歷史好像都與波士頓有關。要想在短時間內輕鬆瞭解這個城市,最好從“自由之路”(The Freedom Trail)開始。“自由之路”是波士頓市政當局為遊人設計的觀光路線,在地面上用紅磚和紅色油漆標出,全長3英里,串聯了十餘個反映殖民地時代及獨立戰爭時期波士頓歷史的重要景點。起點為波士頓公園(Boston common),終點為查爾斯頓(Charlestown)的邦克山紀念碑(Bunker Hill Monument)。
一路包括波士頓公園、州議會大廈、老穀倉墓地、老街角書店、老南會議廳、芬威走廊、老北教堂、美國憲章號、邦克山紀念碑等。如果安步當車地行走,大概需要花上半天的時間。

清晨在民宿裡吃過早飯,房東非常熱情,特意買了蛋糕,並煮了咖啡,我用房東冰箱裡的雞蛋煎了荷包蛋,早餐後乘坐地鐵出門了。

坐地鐵在Park Street下,Park Street地鐵站是全美國最早建成的地鐵站,地面上的波士頓公園也是波士頓的最中心。
十幾處重要的歷史古蹟如下:

(1) 波士頓公園(Boston Common)

(2) 馬薩諸塞州議會大廈(Massachusetts State House)

(3) 公園街教堂(Park Street Church)

(4) 穀倉墓地(Granary Burying Ground)

(5) 國王禮拜堂(King’s Chapel)

(6) 國王禮拜堂墓地(King’s Chapel Burying Ground)

(7) 老市政廳(Old City hall) 本傑明·富蘭克林雕像和第一座公立學校,波士頓拉丁學校(Boston Latin School)舊址

(8) 老街角書店(Old Corner Bookstore)

(9) 老南聚會所(Old South Meeting House)

(10) 老州政府大廈(Old State House)

(11) 波士頓屠殺遺址(Boston Massacre)

(12) 法尼爾廳(Faneuil Hall)和昆西市場(Quincy Market)

(13) 保羅·熱維爾故居(Paul Revere House)

(14) 老北教堂(Old North Church)

(15) 考普山墓地(Copp’s Hill Burying Ground)

(16) 憲法號鐵甲艦(USS Constitution)

(17) 邦克山紀念碑(Bunker Hill Monument)

波士頓公園位於波士頓市中心,面積59英畝。這個公園與其鄰近的公共花園,都是波士頓城最為核心的地方,而波士頓公園更是自由之路的起始點,同時也是整個美國年代最久的公園。
這個公園是典型的英國式花園,是城市中難得的綠洲。現在這兒是波士頓人休閒的理想場所,還能看到音樂家、表演家、演說者的表演。
這座公園對市民提供多元的活動,被經常用作迎接貴賓的大眾集會場所,國慶遊行、市民抗議、社群棒球賽和各類室外活動,也多在這裡舉行。公園裡林廕庇空,花草茂盛。園內還有法國人送的青銅噴泉、青年銅像、露天音樂臺、鹿園等。

自由之路之公園街教堂(PARK STREET CHURCH)。波士頓公園東側的小街叫公園街(PARK STREET),公園街南端一角,就是漂亮的公園街教堂。波士頓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這座教堂,教堂是紅磚牆,圓門廳,白塔尖。

公園街教堂對面的薩福克大學法學院(Suffolk University Law School),美國著名法學院,約翰.肯尼迪曾在此學習過。

這座教堂建於1809年,被後人譽為“基督教建築的經典之作”。公園街教堂具有“美國式”的紅磚砌成的主題結構和“倫敦式”的潔白的高聳塔尖,既淳樸有不失優雅,成為美國曆史各個時代的見證人。1812年南北戰爭時期,波士頓扮演著“解放黑奴,包圍聯邦”的角色,教堂的地下室曾被用做火藥儲存庫。在1831年美國獨立日的那一天,這裡響起了全美第一次為慶祝國家生日而高唱的美國國歌——《亞美利加》。 

馬薩諸塞州議會大廈(Massachusetts State House),1798年使用,代替了老州議會大廈。

自由之路之州議會大廈,就在波士頓公園的北側,金色圓頂建築,是波士頓市的標誌,由美國國會大廈的設計者查爾斯.布而芬奇設計,所以看第一眼還真是有點像國會大廈呢。波士頓也是馬薩諸塞州政府所在地,州議會大廈也是馬薩諸塞州的政府核心了。據說只有當一個州出過三個以上總統的話才有資格讓州議會大廈成為金頂。

州議會大廈內部,遊客可以參觀。

公園的東側是波士頓自由之路的老穀倉墓地(Granary Burying Ground),是波士頓第三古老的墓地,建於1660年,現在被高樓大廈所包圍,是許多獨立戰爭期間的愛國者既著名人物的安息地,包括三位獨立宣言的簽署人:約翰.漢考克(John Hancock,1737-1793),第一任馬薩諸塞州州長;塞繆爾.亞當斯(Samuel Adams,1722-1803),著名政治家;約翰.亞當斯(美國第二任總統)的堂兄,第四任馬塞諸塞州州長;羅伯特.潘恩(Robert Treat Paine,1731-1814),著名政治家,馬塞諸塞州第一任總檢察長。老古蒼墓地還有富蘭柯林家族墓以及波士頓大屠殺的五個遇難者墓地。

老穀倉墓地,最高的錐形碑是富蘭克林家族墓,埋葬著本傑明.富蘭克林程度父母、兄弟多人,但本傑明.富蘭克林本人則埋葬費城。

老穀倉墓地的正門。

自由之路之老南聚會所(Old South Meeting House)。說是集會所,可看上去卻很像一個教堂。當年英國政府收稅過重,曾引起殖民地人民的憤怒。人們在這裡討論的結果是發起了1773年的波士頓傾茶事件。

集會所前面有一個熱鬧的小廣場,這裡不僅熱鬧,還比較有名,因為這裡有個叫Old Corner的書店。老街角書店(Old Corner Bookstore)曾是19世紀中期波士頓的文學中心。這裡既是19世紀美國最重要的出版社的根據地,也是朗費羅、愛默生、霍桑、霍姆斯等當時著名作家的聚會場所,儼然成為波士頓甚至是美國重要的知識傳播重鎮。現在這裡是旅遊書店。

這座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風格的建築現在是一家時髦的飯店和辦公室的所在地。它是歷史的見證。
1635年,這裡建立了第一所公立學校——波士頓拉丁學校。人行道上的馬賽克磚標記出當年本傑明·富蘭克林、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和查爾斯·布林芬奇等曾就學過的地方。庭院裡還樹立著國父本傑明·富蘭克林和波士頓第二任市長約西亞·昆西和一座代表民主黨的驢的雕像。

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雕像,後面的建築是老市政廳

第一座公立學校,波士頓拉丁學校(Boston Latin School)舊址,許多名人在此讀過書,學校早已搬走,在此地建了市政廳,這是在人行道上建的一個遺址標記,左邊兩行紅磚就是自由之路路標。

國王禮拜堂(King’s Chapel)建於1686年。

波士頓是一個充滿歷史的文化城市。街上各種建築,毫不起眼的幾個雕塑,幾塊碑文,彷彿在向遊客講述著一個個故事和歷史。

老美的星巴克,拿鐵:3.25刀;摩卡:3.75刀,以他們的收入,真是白菜價,總之一比較,差距就顯而易見。

自由之路之老州議會大廈(Old State House)。現為波士頓歷史博物館的老州議會大廈(The Old State House),是波士頓最早的公共建築,歷史可追溯到1713年。這幢喬治王朝風格的建築在獨立革命前是英政府駐美殖民地的總部,大樓頂部的炮塔一度是波士頓最高的建築,象徵著英王在美殖民地的最高權威。現在山牆上的英國標誌物獅子和獨角獸是複製的,原物已於1776年7月4日宣佈獨立時被燒掉了。1770年,英軍和市民在樓外發生流血衝突,五位平民喪生,這就是被視為激發獨立革命的導火索之一的“波士頓慘案”。6年之後,正是從這幢樓的陽臺上,波士頓市民首次聽到《獨立宣言》的宣讀。此後,這兒是馬薩諸塞的第一個州政府所在地,直至1798年搬至新址。現今每年美國獨立紀念日當天,都會在舊州府大樓的陽臺舉行宣讀「獨立宣言」的活動。附近以鑲嵌在地面上的石頭為標誌的“波士頓慘案遺址”(Boston Massacre Site)是為了紀念1770年3月5日與英國軍隊衝突時被打死的五位愛國者,其中包括在獨立戰爭中第一位犧牲的黑人阿塔克斯。這個議會大廳是波士頓最古老的建築,在獨立戰爭爆發前,一直都是英國政府辦公的地方。美國的《獨立宣言》也曾在這裡宣讀。

就是這個大樓的陽臺宣讀“獨立宣言”。

波士頓屠殺遺址(Boston Massacre),紀念1770年英軍在此地槍殺了5位平民的事件

自由之路之法尼爾廳(Faneuil Hall)。法尼爾大廳是一幢莊嚴的三層紅磚樓, 建於1742年。最初作為市場, 但在獨立戰爭爆發前,波士頓市民常常利用這進行集會,討論獨立與自由等問題,因而被譽為“自由的搖籃”(Cradle of Liberty)。現在,市民們仍習慣性利用二樓大廳舉行各種集會, 一樓為市場,三樓則是波士頓炮兵團本部所屬的博物館。
這是法尼爾廳(Faneuil Hall)前面薩繆爾.亞當斯(Samuel Adams)的銅像。Samuel Adams是美國總統約翰亞當斯的堂哥,美國開國元勳之一,還參加過獨立宣言的擬定。他可是美國獨立戰爭的偶像級人物,波士頓自由之子組織的領袖。 美國獨立戰爭的導火索之一,波士頓傾茶事件,就是該大佬幕後策劃的。他組織了幾十條好漢登船傾倒英國的東印度公司342箱茶葉入海。

昆西市場廣場前的藝人在表演節目。

自由之路之昆西市場(Quincy Market)。就在法納爾大廳旁邊。這裡是吃飯和購物的天堂,很熱鬧。昆西市場有三座長條形二層建築構成,中間一座叫昆西市場,裡面全是各地小吃。旁邊兩座分別叫南市和北市,裡面薈萃了各種小商店。

這是Sephora全球連鎖的護膚美容化妝品店。

昆西市場內各種小吃,不過對我們來說太沒有吸引力。

各種小商品

這是一位華人小提琴演奏藝人,一邊跳一邊拉。

這是波士頓7日地鐵票。

邦克山紀念碑(Bunker Hill Monument),紀念1775年發生的英軍與民兵的第一次重大戰役的紀念碑,自由之路到此結束。

在邦克山紀念碑旁的自由之路標誌,每個景點都有這樣一個銅質園盤,“The Freedom Trail. Boston”,只不過這一個兩行紅磚不再延續。

自由之路之老北教堂(Old North Church)。這座波士頓歷史最悠久的教堂建於1724年,毫無疑問它也是最有名氣的教堂。教堂頂上是一個175英尺高的三層尖塔。1775年4月,英軍計劃襲擊位於波士頓郊外康科德的彈藥庫,為保羅-熱維爾獲悉,乃於該教堂尖塔上懸掛出兩盞石油燈示警,自己則連夜騎馬前往列克星頓報訊。列克星頓方面民兵(獨立軍前身)得以從容迎擊翌晨出現的英軍。這一仗揭開了美國獨立戰分的序幕。

電影國家寶藏中一大反派最後被逮捕的地方就是這個老北教堂。

⬆️保羅·熱維爾故居(Paul Revere House),1775年飛馬報信的英雄熱維爾的家。

⬆️憲法號鐵甲艦(USS Constitution),從18世紀服役至今的美國海軍戰艦。
憲法號鐵甲艦,或叫憲法號護衛艦,是一艘3桅木質帆船,1797年下水,服役以來立下了赫赫戰功,在美法短暫衝突和北非戰爭中均大勝而歸。在服役了200多年後,返回波士頓港灣,艦名是為紀念於1789年生效的美國憲法。

走完自由之路,美國的行程將圓滿結束,後天將啟程回國,今天看看還早,跟房東約好回去燒一餐中國餐,大家歡聚一下,就回住宿地,去附近的超市買了魚、肉、蔬菜、水果。

房東拿出了紅酒,開懷暢飲,非常開心。順便打一廣告,老美的排骨肉特別噴香,我就放了生薑和醬油(料酒都沒放),放在電飯煲裡燒了有一個小時,吃起來的味道就是我們小時候的感覺。

day23 8月2日 波士頓購物

一說起海外購物掃貨,一般人肯定先想到的是香港和歐洲,殊不知,在美國購物,才可稱得上是:地廣人稀,品牌眾多,便宜之極。除了退稅政策,美國的奢侈品不僅價格原本就便宜,而且經常打折、搞活動,買東西十分划算,而在波士頓購物據說稅率是全美算低的。所以對於遊客來說,波士頓就是購物者的天堂,我因為在其他的城市行程都排得滿滿當當,在美國的最後一天才安排了購物。

昆西市場緊鄰法納爾大廳,建築兩側連線著玻璃長廊,市場周圍的歷史建築有很多,也有不少物美價廉的小商品,乘地鐵綠線至Government Center Station,橙線至 State Street Station,藍線至Faneuil Hall。

保德信大廈位於後灣區靠近紐伯裡街,是波士頓的地標建築,也是波士頓第二高樓。五十樓的雲端漫步觀景臺,可以360度的鳥瞰整個波士頓市區。大廈一層是大型購物商場,Saks Fifth Avenue、Sephora、Club Monaco等專賣店、Legal Seafood、food court等餐飲店鋪均位於此。可以說保德信大廈是一個集觀光、購物、餐飲於一身的綜合大廈。

紐布瑞街介紹:紐布瑞街(Newbury Street)是波士頓最美麗的一條購物街,是波士頓的購物之都。這條街涵蓋8個街區,從頂尖的名牌到平價商品應有盡有,街兩旁維多利亞式的樓房林立,顏色以紅為主,顯得古樸典雅。房子門前的鐵圍欄裡種植著各色花草。街道兩側樹木成蔭,幽靜自然。

Wrentham 奧特萊斯位於波士頓市的外環495號高速公路第15號出口,有170間精品名牌設計直銷購物商店,讓您天天盡享25%至65%的優惠折扣。Wrentham 奧特萊斯彙集全球首屈一指的名設計師級優質品牌,交通便利,是全美主要旅遊熱點之一。這邊奧特萊斯價格確實很低,而且沒有那麼多人,折扣很不錯。尤其是Nike(40-50美元)、Adidas(49-69美元)、Levis(400-500元)價格都是國內的一半。還有箱包類:新秀麗在美國都比國內便宜一半。

來美國20多天,都是晴好的天氣,就是今天購物日,下午起就開始下雨,還下得很大,氣溫也下降許多,風又大,因為衣服穿得不多,冷得受不了。

day24 8月3日 波士頓 – 上海

一早,吃過早飯,整理好行李,房東熱情地送我們到地鐵站,與我們告別。
波士頓洛根國際機場,全稱“愛德華·勞倫斯·洛根國際機場”,位於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是美國第18個繁忙的機場。還是新英格蘭地區最大的機場。是美國的機場樞紐之一。

坐地鐵到汽車南站,地下三層進站(與地鐵紅線同一入口),乘Silvre Line(銀線)巴士前往波士頓洛根國際機場,車程約20分鐘。航站樓一樓到達,二樓離境,美國航空U.S AIRWAYS的櫃檯是自助值機。
回程:8-3號10:30 AC8457波士頓出發,蒙特利爾轉機,AC17 01:30從蒙特利爾回到上海,加拿大航空。
就在自助值機時發現根本值不了機,詢問了工作人員,被告知在蒙特利爾轉機必須要有加拿大簽證,一聽到這個資訊,整個人都蒙了,根本不知道有這麼回事,再諮詢工作人員,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告訴我們,只有改簽航班,換一個不需要簽證的轉機空港。但因為我們的機票不是在加拿大官網上訂的,機場沒法為我們辦理改簽,必須在加拿大官網上辦理,傳送郵件改簽已經等不及,機場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一個電話,直接電話聯絡改簽。後來,試著打了N個電話,總算接通電話(前後用了有大半個小時),又是一通詢問、協商和等待,最後的結果是:第三天的飛機,還要付250刀改簽費/每人,每人再付1500刀的差價,相當於每人再付1萬多元人民幣,真是趁火打劫。
後來,我們決定放棄這張回程票,趕緊在飛豬上查詢波士頓到上海的航班資訊,看到當天下午4:00有從波士頓直飛上海的航班,價格4000+人民幣,海南航空,當機立斷地下了單,得以14個小時後順利降落在上海浦東機場。

美國之行以每人損失4千多元人民幣而結束,其中深刻的教訓有自己經驗不足,攻略沒做完整的原因,但那些唯利是圖,不負責任的有商業欺詐行徑的購票網站應該受到譴責。後來在值機排隊的時候,聽到也有不少同胞與我們有同樣的情況。

當來到海南航空的值機口時,感到由衷的親切,可以回家了。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