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的風不眠不休拂過這座島嶼,吹散歷史的離愁別恨,卻吹不散濃濃的人情味,落在每個旅人的心頭。”在《Lonely Planet:IN臺灣》一書中,作者是這樣形容臺灣——這座僅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島嶼。

有人說臺灣好山好水好無聊,好山好水是真的,但無聊嗎?寶島雖小,卻匯聚奇詭的高山峽谷和湛藍優美的海岸,地理環境千變萬化,還有《海角七號》、《艋舺》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的電影場景,如果這些也算得無聊,那就好好享受這份甜美的無聊吧。
這次我們是一行七人,與我和婷婷同行的,還有婷婷的弟弟阿灝,他的女朋友阿珠,以及我以前的同事小姚一家三口。利用國慶和中秋假,再加上年休假,我們拼湊出了一個從9月26日到月7日的十二天假期。
扣除掉往返飛行的兩天,實際只有十天的時間可玩,若想要環臺灣島,行程會變得匆忙。因我偏好深度遊,所以最終放棄了環島,而是選擇高雄進,臺北出,走東線。我們第一站高雄,臺灣最大港口也是第二大城市;接下來是寶島最南端的墾丁,它因《海角七號》而名聲在外;然後經花東縱谷抵達臺灣東部風光秀麗的花蓮;再火車北上,探訪山城九份,以及平溪線;最後來到臺北,一座繁華喧鬧與寧靜質樸相結合的城市。
因為臺灣的交通較為便捷,這次旅行無需太多徒步,所以我們帶了一個24寸的行李箱,另外我還背了一個小鷹38L登山包。作為攝影愛好者,我攜帶了三個鏡頭去臺灣,適馬35/1.4ART、尼克爾85/1.8G、適馬12-24/4.5-5.6II。35和85兩個定焦鏡頭,前者是人文和環境人像利器,後者則擅長糖水文藝片,大光圈配合尼康D6全畫幅機身的高感,在弱光環境下進行拍攝也未感壓力。適馬12-24這支曾經135全畫幅視角最廣的非魚眼變焦鏡頭,擁有最廣122°的視角,非常適合用來拍攝一些大場景和室內場景。
下面發幾張途中拍攝的照片:

遇見灣灣(一)——高雄

這次出行機票、簽證和住宿預定,都是婷婷完成的。首先是機票,我們早在今年春節從菲律賓回來後,就開始關注飛臺灣的機票,但直到我們四月份的川藏行出發之前才預定好了機票。因為正逢國慶黃金週,廣州直飛臺灣的機票都偏貴,所以我們選擇從香港往返。最終預定的是中華航空,9月26日香港-高雄,CI948,16:40至18:00;10月7日臺北-香港,CI909,11:00至12:45。往返價格是1536人民幣/人,儘管這個價格並不算低,但考慮到是在國慶黃金週附近,而且往返城市不一樣,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接受。
再說下住宿,我們此行的大部分住宿,是通過Airbnb預定的,因為恰逢五月份Airbnb活動,滿500元減352元,這等於為我們減少了一筆費用。我們的第一站是高雄,住宿的地點是高雄85大樓——南臺灣最高的摩天大樓。大樓內有眾多酒店式公寓,因為競爭激烈,所以價格也不高,我們此次一共預定了三間,分別是26樓優雅赫本全海景套房、26樓市景碼頭市景房、29樓愛琴雅典城市景房。海景房的價格略高於市景房,Airbnb滿減之後兩晚的價格分別是572人民幣和458人民幣。在熱門旅遊地墾丁,我們在大尖山飯店和墾丁21.5主題民宿分別住了兩晚和一晚。大尖山飯店與墾丁大街相鄰,便利卻又鬧中取靜,唯一缺點是房間稍小,每晚的價格是203.2人民幣。位於埔頂大草原的墾丁21.5主題民宿,我們是通過www.agoda.com預定的,四人間的價格761.62人民幣,兩人間是571.22人民幣。住在這裡看著風颳過草原實在是一種享受,價格稍貴卻相當值得。在花蓮,我們通過Airbnb預定了小咪的家,整套房子三個房間,在Airbnb滿減之後,每晚的價格僅需190.7人民幣。小咪的家位於莊敬路,距離自強夜市很近。在山城九份,因為十一長假遊客眾多,而小鎮的床位有限,儘管我們很早就開始訂房,可供我們選擇的依然不多。我們在www.zizaike.com上預定了允誠民宿——唯一剩餘有足夠房間提供給我們一行七人的民宿,四人間每晚的價格是448人民幣,兩人間是243人民幣。在我們的最後一站臺北,我們通過Airbnb預定了位於大同區的波希米亞,Airbnb滿減之後,每間房每晚的價格是150.7人民幣,房間很大,而且很有情調。民宿距離捷運大橋頭站很近,而且附近公交站就有去桃園機場的大巴,交通很便捷。全程的住宿費攤分下來,以我和婷婷兩個人為例,十一個晚上的費用一共是1747.04人民幣。
接下來是簽證的辦理,去臺灣,首先需要得到大陸允許,所以要辦理通行證和簽註。拿到了大陸的允許之後,還需要臺灣允許你到他們那兒,所以還需要辦理入臺證。通行證和自由行G簽註都很簡單,廣州地區需要提前在網上預約填寫申請人資訊,到現場後在終端機列印直接辦理,節省時間。大家可以自行查詢自己所屬的城市是否屬於開放自由行城市之一。這裡提醒大家一下,並不是你戶口一定要屬於開放城市才可以申請自由行的,只要你在開放城市工作滿一年以上,準備好繳納社保的資料同樣可以申請自由行。拿到大通證之後就可以辦理入臺證了。入臺證有效期三個月,每次允許停留最長時間十五天,申請辦理的出行日期可以與實際出行日期不一致,只要涵蓋住這個實際出行日期就可以了。辦理時間在一週左右。安排好資料遞交時間,遇逢節假日一定要提前。入臺證只能通過旅行社辦理,淘寶上的價格一般在200元左右。我們當時剛好看到佰程的入臺證促銷,價格是139元/人。遞交的電子版資料很簡單:1、大通證個人資訊頁及簽註頁;2、2寸白底彩色照片;3、身份證正反面;4、資格證明檔案:13萬以上年收入證明、5萬以上存款證明、信用卡金卡/白金卡/無限卡正反面,三選一即可。5、隨同親屬名冊:限直系親屬(父母、子女、夫妻),以主申請人名義填寫,無需簽字,並提供親屬關係證明檔案(戶口本、結婚證、出生證等)。入臺證出行前彩色列印出來攜帶就可以,在臺灣辦理入境後也要儲存好,出境時和回到大陸海關後還要再查的。在我們這次旅行中,阿灝和阿珠在返程辦理登機手續時,發現丟失了入臺證,只好在桃園機場的移民署視窗補辦,每張入臺證補辦的費用是300新臺幣。
在機票、住宿、簽證都辦好之後,還有費用也是需要預先網上支付的。這些費用包括了預訂從高雄到墾丁的包車,九座麵包車560人民幣。還有在淘寶上租的WiFi裝置,無需押金,價格9人民幣/天。至於貨幣兌換,我這次出發時沒帶任何新臺幣,全程是用華夏銀行的銀行卡在臺灣當地有銀聯標識的ATM機上取款,每天一筆免手續費,我在旅行期間的人民幣對新臺幣匯率,大概在5.13左右。因為這次旅行人數比較多,所以每天記賬和分攤費用頗費功夫。在最終旅程結束後計算了一下,全部費用,包括香港往返臺灣的機票、簽證、住宿、飲食、交通、門票、廣州往返香港,以及購物的所有費用,我和婷婷兩個人加起來一共是不到12000元,人均不到6000元。不過,其實我們購物並不多,只是購買一些鳳梨酥和紀念品,婷婷還買了一些面膜,僅此而已。

Day1,9月26日。
9月26日是婷婷的生日,我們也恰好在這天開始了我們的臺灣之旅。我們是下午16:40香港往高雄的飛機,我和婷婷早上九點從廣州花園酒店乘大巴出發,阿灝和阿珠在黃埔大道上的雲來斯堡酒店上車。同樣在這裡上車的還有小姚,他們一家三口並不是坐同一航班,她老公和小孩比我們晚一天才出發。大約十一點半到了深圳灣,過關很順利,我們抵達香港機場的時間還不到下午兩點,並在機場吃了麥當勞做午餐。

我們乘坐的中華航空CI948航班稍晚了一點起飛,卻依然準點抵達高雄小港國際機場。在機場入境和提取行李也很順利,只花了不到二十分鐘。有一個細節是,在入境的時候,入境官讓婷婷報了一下出生年月日。沒想到報完之後她還跟婷婷說了一句“生日快樂!”,瞬間感受到臺灣人民的熱情。
提取完行李後,我在ATM機取了15000新臺幣,其他人去旅客服務中心旁邊取移動WiFi。其實以前我和婷婷兩個人出境遊,一般都不會開通行動網路或者租賃移動WiFi。不過這次一行七人,人數較多,9人民幣/天的價格也完全可以接受。這個移動WiFi裝置是在高雄取,臺北還,很方便。無限流量,雖然只是3G網路,速度卻感覺比國內移動的4G還快。

抵離高雄機場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就是搭乘捷運,高雄是全臺灣第二個擁有捷運系統的城市,兩條捷運線路能去到市區大部分地區。我們乘捷運到三多商圈站,出站之後就看到了高聳的高雄85大樓,我們預訂的酒店式公寓就在這座全臺灣第二高的大樓裡。

在臺北101大樓之前,高雄85大樓曾是臺灣最高樓,現在依然排名第二,在全球也可以排進前三十。在這座於1997年落成的摩天大樓,樓高347.5米。整棟大樓的設計很獨特,設計師李祖原,受漢字“高”啟發,設計出了一箇中央有中空的外形,表現大樓的出所在城市——高雄。
85大樓裡面的很多樓層,被改造成了各式各樣的酒店式公寓,而且因為競爭激烈,雖然地處繁華的商業中心,價格也不算很貴。不過,因為恰逢週六,又臨近中秋節和十一長假,所以價格還是比平日要上漲不少。我們此次一共預定了三間,分別是26樓優雅赫本全海景套房、26樓市景碼頭市景房、29樓愛琴雅典城市景房。以我和婷婷所住的26樓市景碼頭市景房為例,在Airbnb滿減之後,兩晚的價格依然需要458人民幣,而海景房的價格還略高於市景房。

住在摩天大樓裡是什麼感覺呢?公寓設施很齊全,冰箱微波爐全都有,只是不含早餐。臥室有一個大玻璃半落地窗,26樓雖然不算很高,但依然可以看到高雄市景,亦可遠眺光榮碼頭及位列臺灣八景之一的壽山。總體來說,在85大樓體驗一把住在摩天大樓裡的感覺還是不錯的,大樓距離捷運三多商圈站也僅僅三百米的路程,而且樓下即有7-ELEVEN和Family Mart,方便快捷。

放下行李稍作休整,我們便出發去著名的六合夜市。我們先坐捷運到美麗島捷運站,高雄捷運是20新臺幣起步,然而卻不能使用在整個臺灣廣泛使用的悠遊卡。

美麗島捷運站是高雄捷運紅線與橘線的換乘站,以1979年底在此地爆發、震驚臺灣社會和影響民主運動發展的“美麗島事件”而得名。關於美麗島事件,就不在這裡說太多了,但美麗島捷運站確實是一座很美麗的捷運站。
據說,美麗島捷運站在美國一家旅遊網站“最美地鐵站”評選中位列第二名(第一名為加拿大的蒙特利爾戰神公園站)。車站內部的“光之穹頂”由義大利藝術家“水仙大師”親手打造,數千片彩繪玻璃美輪美奐,分為水、土、光、火四個區域,分別代表著孕育、成長、創新與毀滅重生等不同的意義。我們先行到達高雄的五個人,在地鐵站裡合影了一張,標誌著我們的臺灣之旅正式開始。

從美麗島某個出口走出地面,就是六合夜市了。高雄有兩個最著名的夜市,一個是名聲在外的六合夜市,一個則是當地人更愛去的瑞豐夜市。有一句話叫:沒去過六合夜市,就等於沒到過高雄。也許正是因為慕名而來的遊客太多,導致六合夜市早已被觀光客所佔領。
這時已經接近晚上九點了,大家都肚子很餓,見到夜市裡的度小月擔仔麵很誘人,便坐了下來。度小月擔仔麵是臺南著名的小吃,六合夜市裡的這家度小月和臺南的度小月本鋪不知有沒有關係?但我們此行不去臺南,能在高雄嘗一下擔仔麵也不錯。擔仔麵一份40新臺幣,滷蛋15新臺幣,鯊魚肚、花枝、蝦子、海螺的價格在100至200新臺幣不等。

接下來我們在夜市裡逛了一圈,去了街尾的莊記海產粥,這間店的人氣特別旺,座無虛席。這裡的海產粥價格是100新臺幣,吃起來有點像潮州粥,米是一粒一粒的。

六合夜市裡還有一些擁有異國風味的攤位,像土耳其人賣的土耳其冰淇淋(沒去過土國的人表示並不知道土國的冰淇淋究竟是不是長這樣)。冰淇淋每個60新臺幣,有巧克力、芒果、百香果幾種味道。有意思的是,每當有人來購買冰淇淋的時候,攤主就會捉弄自己的顧客,尤其是小孩子,比如要遞給你冰淇淋的時候冰淇淋突然不見了這樣,折騰幾個來回才能拿到冰淇淋。不過被捉弄的人也不會覺得不開心,反倒覺得挺有意思。

六合夜市名氣最大的一家,應該算是鄭老牌木瓜牛奶了。木瓜牛奶50新臺幣一杯,基本上任何時候都要排長隊。攤位的廣告牌上都是名人的簽名,其中以政客尤其多,例如馬英九、連戰、呂秀蓮、謝長廷、蘇貞昌等等。

9月26日的花費(兩人)如下:
午餐(麥當勞):85HK$
晚餐(六合夜市):380NT$
交通:大巴(廣州-香港機場),¥366
捷運(高雄機場-三多商圈),50NT$
捷運(三多商圈-美麗島),40NT$
捷運(美麗島-三多商圈),40NT$
住宿:高雄85大樓26樓市景碼頭市景房,¥279
按新臺幣5.13:1,港幣1.22:1計算,9月26日共花費人民幣814.09元。

Day2,9月27日。
高雄是臺灣最大的港口也是第二大城市,用《Lonely Planet:IN臺灣》來說,這裡既有漂亮的海濱也有浪漫的河道;既有商場林立的商圈也有大片的藝術文創區域;既有大型夜市也有隱藏的小吃店鋪。高雄大多數景點集中在鹽埕區、鼓山區和旗津區,此外還有市郊的左營和佛光山。儘管大多數人在高雄逗留的時間都很有限,往往是途徑高雄匆匆一瞥,隨後即前往臺南或者墾丁。但我並不想如此,所以我們在高雄安排了一整天的時間,進行一次比較經典的高雄市區一日遊。

早上八點集合,我們先去了85大樓下面的7-ELEVEN給悠遊卡裡充了值(我們的悠遊卡是小夥伴“送”的),隨後在旁邊的自強路口站坐214路公交車去高雄玫瑰聖母堂。
位於愛河畔的玫瑰聖母堂,始建於清咸豐年間,為天主教會在建立的第一座教堂,現在為天主教高雄教區之主教座堂。這座教堂的開放時間是週一、二、三、五、六的上午九點到下午五點,週四的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五點,週日僅供信眾禮拜。很不巧,我們來的這天正是週末,所以無法進入教堂內參觀。

從高雄橋走過高雄的母親河——愛河。愛河原本是日治時期運送木材的運河,據說在臺灣光復後,有人在中正橋附近經營划船所,並請人命名為愛河遊船所,某日的颱風將招牌吹落,只剩愛河兩字,當時又有情人於此殉情,新聞記者報導成《愛河殉情記》,於是成為了高雄人對愛河認知的圖騰。儘管它的得名與殉情者有關,但現在這裡卻是情侶們大秀恩愛的地方。在河的西岸的高雄港12號碼頭,又名“真愛碼頭”,不過目前正在維修,不允許進入。

我們原計劃是去大成街的港園牛肉麵吃早餐,但實際上港園牛肉麵開始營業的時間是上午十點,所以只好另作打算。原以為附近還是有別的地方吃早餐,然而不知是否週末的原因,幾乎沒有小吃店開門營業,沿途就買了一杯金桔檸檬,結果酸酸的越喝越餓。
我們飢腸轆轆地一直走到了駁二藝術特區附近,找到了一家阿嬤古早面。“古早”這個詞,在閩南及臺灣地區用的比較多,簡而言之,就是“傳統懷舊”的意思。我們分別點了湯米粉和麻醬麵,價格都是35新臺幣一份,很便宜。

阿嬤古早面的馬路對面,就是駁二藝術特區。“駁二”是指第二號接駁碼頭,這是一片由原來碼頭的舊倉庫改造而成的文創藝術區,園區內還包括一段由廢棄的港口鐵路改造成的自行車道。整個藝術特區的露天部分是免費的,有的室內主題展館需要收費。

“工人和漁婦”是高雄的象徵,也是當地人記憶中阿公阿嬤的模樣。駁二緊鄰高雄港,早期這裡生活著大量碼頭搬運工人以及以漁業為生的漁婦,因此駁二成為藝術特區之後,“工人和漁婦”就成了駁二的吉祥物。除了兩個巨大的“工人和漁婦”公仔,園區內還有很多小的“工人和漁婦”公仔,據說這些公仔還是會不定期更換新的色彩造型。

除了舊倉庫,駁二藝術特區還有一片由舊鐵道改造成的園區。在政府決定把鐵軌保留下來之後,駁二邀請一些外來知名鋼雕大師和創作新銳,用廢鐵創作成各種雕塑,,此外還保留下來了一臺日本製造的蒸汽機車頭,這些塵封的舊物因為創意和靈感的注入而重獲新生。

駁二附近有一座香蕉碼頭,昔日的香蕉棚,隨著外銷市場的萎縮,每年千萬簍的載運量已不復見。碼頭如今改造成了香蕉故事館、餐館和商場,這裡的門前也擺放著一對公仔,叫“阿力和阿嬌”,分別象徵著苦力與蕉農。

旁邊的漁人碼頭也是河岸邊閒置的倉庫,現在在那裡開了不少露天的餐吧和咖啡廳,但同樣是因為是週末的原因,都沒有開放。因為太陽猛烈,所以我們也沒有在這裡停留。

沿濱海一路走去鼓山渡輪站去旗津島,在濱海一路和延平街交界的地方,有好幾家吃冰的店。炎炎烈日下走了半天,口乾舌燥,來一晚冰品相當解暑。這裡門面最大的一間叫海之冰,在不少人的遊記攻略裡都有被提起,但我們也沒過去湊這個熱鬧,而是去了馬路對面的福泉布丁豆花,相比遊客喜愛的海之冰,這裡反倒是本地人去的多。

到了鼓山渡輪站,渡輪的票價是行人25新臺幣,機車和單車需要加收25新臺幣和10新臺幣,這裡可以使用高雄捷運一卡通和悠遊卡等卡片付費。這裡是自動刷卡或投幣,若沒有卡片及零錢也不用擔心,可以在門口換零錢。

儘管有隧道聯通旗津島,但還是有很多人選擇坐渡輪去旗津,尤其是節假日等候渡輪的人很多,不過大家排隊都很有秩序,而且渡輪的班次很密,我們等了不一會兒就來了一艘。

從鼓山渡輪站坐船到旗津渡輪站,大概只需要十分鐘。途中能遠眺中山大學和高雄85大樓,除此之外還可以看見停靠在海軍新濱營區的中華民國軍艦。

船很快就到了旗津,旗津舊名旗後,是高雄港的發源地。旗津原本是個半島,和高雄南端的小港區相連,但是因為要蓋高雄港第二港口,所以就被炸斷了。渡輪站旁邊有個油碼頭,裡面是四個十幾米高的油罐,外表都噴塗了卡通圖案,很有意思。據說海軍新濱營區內並沒有油庫,所有軍艦都是在旗津的這個油碼頭加油。

渡輪站對面是廟前街,“廟”指的是旗後天後宮。裡面供奉的是媽祖,香火相當鼎盛。這座天后宮始建於1673年,是高雄歷史最古老的寺廟,屬於三級古蹟。清朝康熙年間,旗後以媽祖廟為中心逐漸發展開來,成為高雄最早的商業中心。天后宮在乾隆、光緒,以及日治時代都有重修,並著重儲存起古拙面貌。

廟前街的兩邊集中了很多小商店,是同時這裡也是旗津的海產一條街。因為附近漁港新捕獲的海產會即時在此銷售,所以這裡的海鮮會很新鮮。我們隨意找了一家叫鴨角活海產的店坐下來,點了椒鹽魷魚、白灼蝦、一條我不認識的魚和幾個素菜。阿珠還點了一隻大閘蟹,我對此表示不理解,臺灣的大閘蟹難道不是從大陸進口的?我們五個人這頓海鮮餐的價格是2040新臺幣,即人均大約80人民幣。就我個人感覺來說,其實旗津的海鮮價效比不算很高,相同的價錢可以在墾丁的後壁湖吃到更多的海鮮。

廟前街上有一座高大的建築物,這是一座教堂,門口寫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旗後教會”。走過教堂,就到了海邊,這裡是旗津的外海岸線,前方的海域就是臺灣海峽,天氣好的時候很適合在這裡騎自行車遊玩。然而這時有點變天了,風很大,吹得沙灘的沙都飛了起來。我們在出發前就聽說颱風“杜鵑”要登入臺灣,看來是颱風快到了。

旗津的西北角是旗後山,海拔不高,山頂的南北兩側,分別有一座炮臺和一座燈塔,分別叫旗後炮臺和旗後燈塔。去這兩個地方需要徒步上山,我們先去了南側的旗後炮臺。這座扼守高雄港進出咽喉的炮臺是1875年建成,為赴臺辦理海防的欽差大臣沈葆楨所置,後來臺灣巡撫劉銘傳繼續購進英制大炮加強火力。然而隨著《馬關條約》的簽訂,臺灣被割讓給日本,大炮亦被拆走,只剩下炮臺,現在是二級古蹟。炮臺是個望遠的好地方,山下的旗津民宅和遠處高聳的85大樓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我們也能看到山下海灘的風沙。

旗後燈塔位於旗後山的北側,這座被列為三級古蹟的白色建築,始建於1883年,所有的儀器裝置均購自英國,日據時期改建新塔。燈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收到損壞,戰後屢加整修。據資料介紹,現在內部所用的導航裝置為新式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力強度為八十五萬支燭光。

與燈塔隔海相望的,是西子灣和鼓山。鼓山上那座紅磚建築,正是著名的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鼓山西面的一組規模巨集大的建築群,則是中山大學,校園裡的紅磚建築與遠處湛藍的海水相映成趣。

從旗後山下來,已經是下午三點了,我們步行回旗津渡輪站,坐船返回鼓山渡輪站,接下來我們要去的是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下船後,走景觀橋去哨船街,可以看到旁邊的鼓山漁港裡停靠著很多遊艇。

從景觀步道上山,到山上的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要走大約十分鐘。從山上可以俯瞰山下的西子灣和中山大學,“西灣夕照”是“高雄八景”之一,若天氣好,夕陽西下之時,中山大學校門口的西子灣畔便會聚集了等待欣賞落日的遊人。然而,受颱風的影響,我們今天註定和日落無緣了。

在抵達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之前,會先經過鼓山靈興殿。這座廟又名“十八王公廟”,不少人會來這裡祈求平安。廟裡 主祀的“十八王公”,相傳為清康熙年間由唐山渡海來臺,卻不幸遭奸人誣陷遭到集體格殺的十八位先民。靈興殿原來位於中山大學校區內,後來為了配合學校的興建,遷到了現在的位置。

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的門票是66新臺幣/人,這座完工於1879年的建築,是由當時的大英帝國陸軍工程部設計監造。肯定會有人想問,這座建築為何以“打狗”命名?其實“打狗”是高雄的舊稱,最初居住在此地的平埔人將當地盛產的竹子稱為“Takau”,於是漢人便將其音譯為“打狗”,後來日本人來到,又把“打狗”音譯為日語漢字“高雄”(Takao)。

《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簽訂後,臺灣被迫逐步開放通商口岸,打狗為其一。英國為拓展對臺灣貿易的經濟利益,此地設定領事館,這棟建築即為領事館官邸。在日據時期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建築曾先後被作為過海洋觀測所和氣象局測候所,之後又經颱風破壞,曾一度殘破不堪,後來在1987年被修復,目前被列為二級古蹟。這座紅磚建築,擁有漂亮的迴廊,很適合外拍人像照,所以我們在這裡拍了不少照片。

領事館官邸內部陳列有歷史資料、圖片、實物及模型,還有一間價格不菲的餐廳。在官邸前,可以看見對岸的旗後燈塔,此時我才發現燈塔的後方,竟是一處垂直九十度的懸崖。

從另一條步道下山,走到山下的領事館舊址,這其實是一個新修建的蠟像館。這裡的蠟像,做得還蠻逼真,大都是展示關於當年英國人與當地人進行經濟貿易往來和交涉的情景。

出了門口,馬路對面就是雄鎮北門公交站,我們坐99路車到捷運鹽埕埔站下車。在捷運鹽埕埔站周邊聚集了大量美食店鋪,超過二三十年的老字號比比皆是,我們要去的,正是今天早上錯過的港園牛肉麵。
牛肉麵無疑是臺灣最有名的美食之一,其中高雄的傑出代表,就是這家位於大成街的港園牛肉麵。港園的口味既不是清燉,也不是紅燒,而是很特別的醬油清湯。店裡的招牌是牛肉拌麵和牛肉湯麵,價格都是110新臺幣,酥爛牛肉的分量和湯汁的味道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贊!”

吃完牛肉麵後,我們步行回85大樓,途徑愛河的時候,我拍了幾張夜景。這天是中秋節,我們發現,街角騎樓下、樓房的陽臺上,有很多人在吃燒烤,以至於走在大街上就能聞到陣陣烤肉香。
原來,在臺灣,中秋節就等於烤肉節。為啥臺灣人中秋節要吃烤肉?據說是在上世紀80年代,醬料廠商為了搶佔烤肉醬的市場,連續好幾年在中秋節期間密集推出廣告,幾年下來,造就了臺灣“中秋烤肉”的風潮。現在看來,“一家烤肉,萬家香。”簡直就是臺灣史上最成功的一個廣告。

今天走了不少地方,也感到挺累了,所以我們回到85大樓就早早休息了。小姚的老公和兒子是今夜的飛機抵高雄,所以小姚晚上還去了一趟機場接那爺倆。

9月27日的花費(兩人)如下:
早餐(阿嬤古早面):1NT$
午餐(鴨角活海產):680NT$
晚餐(港園牛肉麵):220NT$
飲料:99NT$
冰:34NT$
交通:悠遊卡充值:400NT$
住宿:高雄85大樓26樓市景碼頭市景房,¥279
按新臺幣5.13:1計算,9月27日共花費人民幣579.78元。

Day3,9月28日。
儘管颱風“杜鵑”今天將在臺灣登陸,但我們依然要按計劃從高雄出發去墾丁。在出發前,我們已經訂好了九座包車,點對點接送高雄和墾丁的住址,價格是560元。婷婷事先已經和司機師傅聯絡好,確定了時間,所以等我們在樓下的7-ELEVEN吃完早餐後,車子就順利在九點鐘準時從85大樓門口出發。

高雄去墾丁需時兩個小時,我們在上午十一點抵達了墾丁。

遇見灣灣(二)——墾丁

在《海角七號》讓更多人墾丁墾丁之前,這個臺灣最南的地區早就是臺灣人的度假勝地了。實際上,墾丁只是屏東縣恆春鎮下屬的一個“裡”(相當於“村”),但是因為墾丁國家公園的建立,所以大部分人說的墾丁,其實包括了整個臺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墾丁的公共交通不發達,所以租機車或者電動車是這裡最方便的交通方式。同時,墾丁的景點分佈比較分散,相對重要的景點主要集中在三個位置:西海岸、東海岸、恆春鎮。

我們在墾丁有三天時間,時間相對寬裕,行程也比較悠閒。而住宿的地點也分兩個地方,前兩晚是在墾丁大街附近的大尖山飯店,後一晚則是在埔頂大草原的墾丁21.5主題民宿。我最初的計劃是:第一天中午抵達墾丁辦理好入住之後,隨即租機車或電動車,下午遊玩西海岸的景點;第二天先去東海岸的景點,再去恆春鎮;第三天留半天時間機動,另外半天在埔頂大草原。然而受颱風“杜鵑”登陸的影響,我們在抵達墾丁的當天,取消了所有的遊玩,把西海岸的的行程調整到了第二天。

我們辦好入住,放下行李後,稍微休息了一下,便到了午飯時間。在我們住的大尖山飯店旁邊沒多遠,有一家貴族世家牛排,我們就去這裡。貴族世家牛排是個連鎖店,創立於臺北,近兩三年在大陸也開了不少分店,我記得廣州至少就有三家分店。
然而墾丁的這間店,品質比大陸的分店好多了。各種牛排、豬排、雞排、魚排,絕大多數為進口,價格從290新臺幣到560新臺幣之間,其中最推薦的品種是大T骨牛排和沙朗牛排。其他小吃、配菜、甜點、飲品和水果是自助式的,品種非常多。總之就是一句話:價效比超高!

我們在飽餐一頓之後,去墾丁大街附近的租車行租車。我們首先考慮的是租機車(摩托車),因為不單止馬力比電動車大,而且價格更便宜。但理論上來講,租機車是需要有臺灣承認的駕駛證,沒有證的情況下只能租電動車。然而,還是有一些租車行願意把機車租給你,我們的運氣不錯,很快就找到一間租車行願意把機車租給我們。價格是第一天600新臺幣/天,之後是500新臺幣/天,第一天的價格貴100新臺幣是因為取車時郵箱是滿的。

然而,伴隨著颱風在宜蘭登陸,哪怕是在臺灣最南端的墾丁,依然颳起了狂風。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取消了當日下午的所有行程,並跟租車行老闆協商,因為颱風太大可能不安全,所以我們想推遲一天再租他的車,而老闆也很爽快地答應了我們。
於是整個下午我們都在飯店的房間裡休息,颱風在下午五點多登陸之後,不僅風力沒有減弱,甚至還下起了大雨。估計墾丁大街上的夜市也不會開張了,根據就近原則,我們的晚餐又去了一次貴族世家牛排,於是再次體驗了一頓高價效比的自助餐。

晚上我們買了些啤酒,在房間裡打牌和看新聞,颱風“杜鵑”的登陸,對臺灣的不少地區都收到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宜蘭、花蓮和臺北,航空和鐵路大部分停運,甚至連臺北1大廈也有玻璃門倒地事件發生。而我們在這天除了吃貴族世家牛排外,哪裡也沒有去。

9月28日的花費(兩人)如下:
早餐(7-ELEVEN):98NT$
午餐(貴族世家牛排):870NT$
晚餐(貴族世家牛排):650NT$
啤酒:154NT$
交通:包車(高雄-墾丁):¥160
住宿:大尖山飯店,¥203.2
按新臺幣5.13:1計算,9月28日共花費人民幣928.8元。

Day4,9月29日。
儘管依然是陰天,但颱風登陸之後的第二天風勢明顯減小,於是我們在房間吃完早餐後,再一次去租車行去了機車。其實我是不會騎機車的,機車一共三輛:阿灝和我一輛;阿珠和婷婷一輛;小姚一家三口一輛。我們的行程安排是先走西海岸,包括貓鼻頭、白沙灣、關山三個地方;中午在後壁湖吃海鮮;下午去恆春鎮,以及附近的出火特別景觀區。

從大尖山飯店所處的墾丁大街騎機車去貓鼻頭,需要將近二十分鐘,貓鼻頭無需門票,只要交機車停車費10元。貓鼻頭位於臺灣南端的西側岬角,是臺灣海峽和巴士海峽的分界點。因為該地位於迎風的岬角上,海蝕作用旺盛,形成此區崩崖,是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蝕地形。由於其中有一塊自海崖崩落的礁岩,外形像貓,所以而得名“貓鼻頭”。

那塊外形像貓的岩石,叫做貓巖,這是一塊從海崖上滾落的珊瑚礁岩。貓鼻頭與鵝鑾鼻行程臺灣最南端的兩個岬角,貓鼻頭以西是臺灣海峽,鵝鑾鼻以東是太平洋,二者之間是巴士海峽,與菲律賓呂宋島隔海相望。

貓鼻頭種植有很多熱帶植物品種,主要包括:露兜樹科的林投,又叫假菠蘿,這裡商店有該果製成的飲料賣;紫草科的白水木,一種葉片肉質生長在海邊的樹木;玉蕊科的棋盤腳,因其果實像古式圍棋棋盤的桌腳而得名。

第二個要去的地方,是白沙灣。《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的老虎帕克頭也不回地走叢林的鏡頭,就是在這裡拍的。其實白沙灣的沙,依然是黃色的,只不過顏色比較淡而已。白沙灣平時有不少水上活動,但現在臺風雖已掠過臺灣北上至東海,餘威仍在,風浪特別大,所以暫時都關閉了。

接下來要去的地方是關山,其實這裡是一個觀賞日落的臺地。凡是對關山的介紹,總少不了一句“關山被CNN評選為‘全球十二處絕美日落景點’之一”。然而CNN到底評選了哪十二個,我始終查不到結果,只知道其中還有包括杭州西湖。
關山臺地上有一塊著名的飛來石,其外形狀似巨龜,又稱“福靈龜”,傳說是從四川成都“飛來”此地。附近還有一座高山岩福德宮,倚傍珊瑚礁岩壁而建,奉祀福德正神,也就是土地公,香火鼎盛。

從關山臺地上的觀景臺往西望去,居高臨下,視野開闊。若趕上天氣晴好的時候,看著夕陽整個沒入大海中,無疑是一個壯觀的景象。往北望去,則是一塊向東傾斜的大平臺——恆春西臺地。

我們中午去後壁湖吃海鮮,後壁湖是墾丁最大的漁港,在這裡吃到的海鮮都是新鮮捕獲。海鮮的集散地叫恆春區漁會生鮮區,其中這裡被各種攻略推薦最多的,是邱家生魚片和輝哥生魚片。

我們去的是邱家生魚片,我們點了綜合生魚片、三文魚生魚片、炒三鮮、熱炒海瓜子、海香菇和芹菜曼波魚、宮保蟹腳、薑絲鮮魚湯,還有幾個素菜,人均435新臺幣。其中,曼波魚就是翻車魚,而海香菇據說是一種軟體動物,回來查到竟然是虎斑烏賊的表皮。
總體而言,這裡的價效比比高雄的旗津要好,但生魚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依然比不上臺北的三味食堂。值得注意的是,在這裡吃飯,是不能加單的,所以想吃什麼就一次性下好單。

下午安排的是恆春鎮,城內有《海角七號》的拍攝地之一——阿嘉的家,而另一個景點出火,也恆春城東門外不遠。同時,城裡也有幾家著名的小吃。

阿嘉的家位於城內光明路與光復路交界處,因為電影《海角七號》走紅,這裡也被改成一個供影迷參觀的景點。據說房間仍保留了電影中的所有場景,連床單也一模一樣。入內需要購買50新臺幣的門票,我們沒有入內,只是在建築外面拍了幾張照。

接下來是甜點時間,恆春有一家很著名的阿伯綠豆饌,位於城內中山路。綠豆饌又叫“綠豆蒜”,可不是把綠豆和蒜頭混在一起,而是一種甜點。阿伯綠頭饌這裡賣的分原味綠豆饌和綜合綠豆饌,並且分冰的和熱的,所謂綜合,就是在綠豆饌裡還新增了Q圓和粉條。經過品嚐對比,我個人覺得原味綠豆饌比綜合綠豆饌更好吃。

吃完綠豆饌,小姚一家三口決定先回飯店休息,我們剩下的四個人繼續在恆春鎮逛逛。恆春鎮已經沒有連續的城牆,但是四座城門依然儲存完好,西門附近有一段修復過的城牆。原本還想去位於同樣位於中山路上的白羊道手工柴燒麻糬,據說這裡的麻薯都是全手工製作,柴火燒製,沒想到當天恰逢店面休息,我們吃了閉門羹。

北門旁邊有一座廣寧宮,原稱三山國王廟,奠基於1875年。據廟前的介紹,為恆春縣城首任城池監造使樑燕將軍,親往廣東潮州府揭陽縣河婆圩霖田祖廟,迎請鎮殿巾山大國王神像來恆春,並尊奉為恆春的“鎮城縣主”。此外,原建於光緒年間的恆春城隍廟,因城市改造於1921年被拆除,廟裡的城隍爺及文武二判神像,也遷奉到三山國王廟合祀。

恆春鎮上還有一家叫洋蔥田的店,到了這裡你才知道,原來洋蔥也可以被做成各式各樣的糕點。這間店老闆堅持手工生產,品種包括洋蔥酥、蔥頭餅、洋蔥起士餅乾等等,甚至還有洋蔥雪糕。阿珠似乎對洋蔥雪糕特別大興趣,但遺憾的是我們去的時候,雪糕還沒有生產好,所以吃不到。我們幾個在店裡買了一些洋蔥酥和洋蔥餅帶了回去。

恆春的南門,據說是全臺僅存的一座完整古城樓。南門在1969年曾經改建過,與原貌已有點出入。我們在南門附近的水果店買了些水果,包括芒果和釋迦。墾丁大街的水果都是切片賣的,價格偏貴,而恆春鎮街上的水果顯然更便宜。

恆春以東不遠處的出火特別景觀區,是一個天然氣口,火苗在石縫一直在燃燒。不知為何,我們去的時候火焰特別小,儘管無需門票,但其實並無太大看頭。

再回去墾丁大街之前,我們還要去一個地方——小杜包子。其實這個時候我一點都不餓,但因為小杜包子的名字,我還是堅持要去嘗一下這裡的包子。因為我們去的時候不是正餐時間,所以人不算多。這裡的包子品種很多,比較有名的是素起士包、辣獅子頭包、蛋黃香菇肉包、奶油泡芙包、紅豆麻糬包等,味道很贊。

因為墾丁大街的加油站暫時關閉,於是我們回程的時候在屏鵝公路上的加油站加油。臺灣本島並不產石油,海底油田也未有開採,絕大部分油品都是依靠進口,然而汽油價格卻比大陸便宜不少,例如92#汽油每升的價格約合人民幣4.4元。

回到酒店休息了一會兒,晚上去墾丁大街。墾丁大街素有“南臺灣的西門町”之稱,每到夜晚街上就熱鬧無比,這裡不但有當地小吃,也有異國風味。天還沒全黑,攤位就擺滿了墾丁路的兩側,大街人滿為患,面對琳琅滿目的各式美食,我們一時竟不知從何下手。

墾丁大街上的地標,是著名拖鞋品牌Havaianas二樓的這個巨大的比基尼女郎。

一品滷味是墾丁大街上有名的店,排隊的人很多,門口貼著滿滿一牆的明星到訪該店的照片。顧客在門口自取食物之後,買單拿號,因為店裡坐滿人沒位置了,所以我們就選擇了外帶。滷味的口味偏甜,作為我們南方人是很習慣的,但北方人可能吃不慣。

整個夜市人氣最旺的,要數火焰骰子牛,隊伍的長度足足有三十米。所謂“火焰”,指的是用噴槍炙烤牛肉粒,100新臺幣一盒,分量還可以。

各式美食應有盡有,然而胃的空間是有限的。我們在墾丁大街夜市上,品嚐了一品滷味、火焰骰子牛、炸皮蛋、燒扇貝、烤花枝丸、大腸包小腸,簡直欲罷不能。

9月29日的花費(兩人)如下:
午餐(邱家生魚片):752NT$
晚餐(墾丁大街夜市):675NT$
阿伯綠頭饌:80NT$
洋蔥田:380NT$
飲料:135NT$
水果:150NT$
小杜包子:35NT$
冰箱貼:60NT$
交通:租車:600NT$
停車費:NT$
加油:50NT$
住宿:大尖山飯店,¥203.2
按新臺幣5.13:1計算,9月29日共花費人民幣788.6元。

Day5,9月30日。
雖然颱風逐漸遠離了臺灣,然而受颱風外圍雨帶的影響,這天早上的天氣不怎麼好,陰天伴隨陣雨。我們早上吃完早餐後,把大件行李寄存在大尖山飯店的前臺,背小件行李,騎機車去今晚的住宿地——埔頂大草原。
沿屏鵝公路在去埔頂大草原之前,我們先要去船帆石,雖然只有幾公里的路程,但期間避了幾次雨。船帆石位於墾丁與鵝鑾鼻之間,這塊形似船帆的巨石,其實是一座隆起的珊瑚礁岩。船帆石一帶也有不少特色民宿,通常被打造得頗有格調,並且距離大海只隔著一條馬路。

離開船帆石,繼續出發往埔頂大草原。埔頂大草原是一般遊客很少知道的地方,然而這裡卻展示了墾丁最美的另一面,大片的草原視野遼闊,景觀極佳。同時這裡也是各個特色民宿的集中地,強烈推薦在這裡住上一晚。
我們預訂了位於埔頂大草原的墾丁21.5主題民宿——一座童話故事般的荷蘭傳統式建築。這座民宿取名“21.5”,是因為墾丁所處的地理位置——北緯21.5度。

因為前面的客人未到退房時間,所以房間還不能入住。我們把行李寄存在前臺,然後騎機車遊玩墾丁東海岸的景點。東海岸的景點最出名的無疑是鵝鑾鼻燈塔,另外還有臺灣最南點、龍磐大草原、風吹沙和佳樂水,至於龍坑生態保護區則是需要預約才可入內。
被視為墾丁地標的鵝鑾鼻燈塔,位於鵝鑾鼻公園內。鵝鑾鼻是臺灣八景之一,鵝鑾鼻公園的門票是40新臺幣,約合人民幣8元,另外停放機車需要繳納10新臺幣的停車費。幾乎每一個來墾丁的人,都會來鵝鑾鼻公園,所以這裡的遊客特別多。

鵝鑾鼻燈塔有一段曲折的歷史,它始建於清光緒年間,於1883年啟用。當時因為南岬一帶船難事件頻發,於是清朝政府委託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畢齊禮到恆春地區勘察燈塔建地。為防當地原住民侵擾,鵝鑾鼻燈塔建築成跑壘形式,以塔基座為炮臺,圍牆上設有槍眼,牆外四周設壕溝,並派有武裝士兵守衛,為世界上少有的武裝燈塔。
在1895年清廷撤臺時曾炸燬燈塔,三年後日本人撥款修復重建,但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又遭盟軍飛機炸燬,在臺灣光復後,燈塔第三度整建。目前燈塔劃為墾丁國家公園的史蹟儲存區,也是臺灣地區光力最強的燈塔,有“東亞之光”的美譽。

除了燈塔,鵝鑾鼻公園內還有親吻石和滄海亭等幾個小景點,時間充裕的話可以走一走。從滄海亭可以看到墾丁國家公園的標誌——大尖山,可惜我們去的時候天氣不佳。

因為鵝鑾鼻燈塔太過有名,所以很多人誤以為燈塔就是臺灣最南點。其實不然,鵝鑾鼻公園附近有一條小路,往裡開是最南點的停車場,這同時也是龍坑自然保護區的停車場,在這裡停放機車需要20新臺幣。但實際上,機車是可以從停車場旁邊的路繼續往裡開,所以完全可以省去著20新臺幣的停車費,而且從停車場走去最南點還有一段頗長的距離。依指示牌指引前行,走到一條鋪設石塊的林蔭小徑,沿小徑步行約十餘分鐘,即可看見臺灣最南點的標誌。

臺灣最南點標誌位於一座木質平臺上,立於東經120度50分0秒、北緯21度53分59秒,是一個水泥制標示,在此可以一覽巴士海峽和太平洋交界處的海景。

原本的計劃,我們是先攻略裡推薦的龍磐餐飲吃午飯,之後去龍磐大草原。然而龍磐餐飲竟然是逢週三不營業,於是我們和這裡的鬼頭刀炒飯擦肩而過。本來想就在旁邊的一家餐廳解決午飯,但坐滿了沒有座位。與此同時,因為小姚他們昨天沒給機車加油,現在油量不足。但是墾丁大街的加油站這段時間不開,開去恆春鎮的加油站油量又不一定夠,所以我們決定回去墾丁大街的租車行,順便也在墾丁大街吃午飯。

去到租車行,老闆給小姚他們換了一輛車,隨後我們就近去了一家叫巷子內平價熱炒的餐廳吃午飯。不吃不知道,原來這間不起眼的小店在大眾點評上是非常靠前的。這裡招牌是客家菜,風味算是比較正宗,價格也便宜,推薦:三杯雞、豬手。我們點了六菜一湯三份炒飯,價格才1740新臺幣。老闆娘給我們介紹了一個菜叫“情人的眼淚”,實際上是雨來菇,限季節供應,沒吃過的人建議嘗一下。

吃完午飯,我們回去埔頂大草原辦理入住手續。我們訂的是兩個房間,我、婷婷、阿灝和阿珠住的是四人間,小姚一家是雙人間。這晚的價格我們此行中最貴的,四人間價格是761.62人民幣,雙人間價格是571.22人民幣。

吃完午飯,我們回去埔頂大草原辦理入住手續。我們訂的是兩個房間,我、婷婷、阿灝和阿珠住的是四人間,小姚一家是雙人間。這晚的價格我們此行中最貴的,四人間價格是761.62人民幣,雙人間價格是571.22人民幣。

下午在房間小睡了一會兒,之後開機車去龍磐大草原。與埔頂大草原不一樣,龍磐大草原並不是一大片旅行者可以在上面盡情翻滾的草原,相反的,你只能站在高處遠眺它。有很多人,包括我,認為龍磐大草原是墾丁最美的一個地方。

龍磐大草原是因為臺地邊緣的珊瑚礁、石灰岩在海浪的侵蝕及重力拖曳下,巖塊逐漸破裂、崩離、滾落崖下,形成特殊的“崩崖”地形。

太陽五點多下山,天色很快就暗了下來。墾丁21.5主題民宿本身無提供餐飲,只能選擇從附近的餐廳訂餐。我們也懶得等餐廳送餐了,直接騎機車去了鵝鑾鼻停車場旁邊的一家小飯店。

這家餐廳叫捻花風味食堂,客家風味,菜式與口味和我們中午去的那家巷子內平價熱炒類似。餐廳售賣一種綠色的啤酒,說是新鮮打出來的啤酒,見到好些本地人在喝,於是我也叫了一杯嚐了嚐。我們四個人吃了1030新臺幣,其中綠色的啤酒有點小貴,要150新臺幣/杯。

9月30日的花費(兩人)如下:
午餐(巷子內):497NT$
晚餐(捻花風味食堂):515NT$
鵝鑾鼻公園門票:80NT$
交通:租車:500NT$
停車費:30NT$
住宿:墾丁21.5主題民宿,¥380.31
按新臺幣5.13:1計算,9月30日共花費人民幣696.49元。

Day6,月1日。
我們七點不到就起床了,天氣一改前兩日的陰天,今天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前文說過,埔頂大草原是一般遊客很少知道的地方,然而這裡卻展示了墾丁最美的另一面。

可惜的是,我們今天就要離開墾丁了,於是抓緊最後的時間在埔頂大草原拍照。遠眺著遠方一望無際的大海,回頭感受當風颳過綠草的瀟灑。

21.5主題民宿八點半開始供應自助式的早餐,味道還可以。

吃完早餐,我們趕回墾丁大街還車,並去大尖山飯店的前臺取大件行李。隨後,坐上已經預約好了的包車去花蓮。

遇見灣灣(三)——花蓮

臺灣的東部,與山海為伍,有最壯麗的自然景觀,被譽為“臺灣最後一片淨土”。太平洋鋪陳在海岸山脈以東,造就了碧波萬頃的清水斷崖;發源於合歡山和奇萊北峰間的立霧溪,切割出世間罕見的太魯閣峽谷。而夾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的花東縱谷,一年四季都唱響著田園牧歌。作為臺灣東部人口最稠密的城市——花蓮,實際上也只是一個小鎮感覺的慢活之城。

從臺灣最南端的墾丁去臺灣東部最大的城市花蓮,首先要經過釋迦的產地臺東,隨後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臺9線,走花東縱谷,也就是俗稱的山線;一條是臺11線,走太平洋沿岸,也就是俗稱的海線。我們一行七人包的是一輛九座車,開車的師傅姓林。我們走的是山線,價格是7500臺幣,沿途經過的景點包括:多良車站、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伯朗大道、北迴歸線標誌塔、瑞穗牧場、林田山和雲山水,一路走走停停,全程下來需要大約九個小時。
我們到的第一個景點是多良車站,位於臺東縣太麻里鄉。車站在幾年前已經停止使用,但依然會有火車經過,而且由於其位置坐山面海,反倒吸引許多遊客專門至此遊覽。我們去到多良車站的時候,並不是火車經過的時間。但恰好前一班火車晚點了,我們有幸看到了一列火車從車站駛過。

第二站是位於臺東縣池上鄉的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這裡同時也是悟饕池上飯包的總鋪,我們的午飯就在這裡解決。池上鄉的米非常有名,在日治時期,池上米是進貢給日本天皇使用。正因為此,使用池上米制作的池上飯包就成了這裡的特產。
池上飯包的起源跟鐵路有關,以前在花東地區行駛的蒸汽火車速度很慢,由花蓮到池上必須花費七個小時,池上到臺東則要五個小時,所以旅客通常會在池上車站購買食物——池上飯包。後來,池上飯包由原來的竹葉包飯糰改以用竹片盒裝飯,為今日所廣為人知的池上便當。正因為是和鐵路有關,所以池上飯包在這裡擺放了兩節火車廂,可以坐裡面體驗在火車上用餐的感覺。

這裡賣的飯包,最經典的無疑是正宗池上飯包,另外還有悟饕排骨飯飽、悟饕控肉飯包等十幾個品種,價格在75新臺幣到90新臺幣之間,相當於人民幣15到18塊之間。雖然價格低廉,裡面的配料卻是十足,味道也不錯,可以說是相當厚道。

這裡一樓是餐廳,二樓是文化故事館,裡面有很多以前的用具以及池上飯包的歷史介紹。此外,二樓也有設座位,若一樓人滿為患,可以選擇移步二樓享用飯包。

吃完池上飯包,我們前往下一個目的地——伯朗大道。伯朗大道也是在池上鄉,從池上飯包開車過去幾分鐘就到,這條大道早年因拍攝了伯朗咖啡的廣告而廣受歡迎,近期因金城武的長榮航空公司廣告來此取景,又再度被遊客關注。

伯朗大道兩旁都是農田,春、夏、秋是綠油油的水稻田,冬季則是一大片油菜花。伯朗大道的入口處有一個相框造型的雕塑,我們來到的這個季節裡,水稻田在微風的吹拂下,綠浪翻滾,景色非常美。

伯朗大道的路邊沒有一隻電線杆,能夠真正感受一望無際的好景色。同時,伯朗大道也是臺灣一條很著名的自行車道,金城武在長榮航空的廣告裡就是騎著自行車。在伯朗大道附近甚至池上鄉,有很多自行車鋪,提供自行車租賃。如果時間充裕的話,不妨租一輛自行車體驗一把。

我們繼續沿臺9線往花蓮方向走,接下來的一站,是位於花蓮瑞穗鄉的北迴歸線標誌塔。北迴歸線是地球上北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位置是北緯23°26′。北迴歸線橫貫臺灣嘉義縣與花蓮縣,臺灣共設有三座標塔,分別位於嘉義縣水上鄉、花蓮縣瑞穗鄉及豐濱鄉。與此同時,大陸也建有七座北迴歸線標誌塔,分別在廣東的汕頭、封開、從化,廣西的桂平、武鳴,雲南的墨江、西疇。

下一站是瑞穗牧場,這塊位於群山腳下的牧場,在河流的純淨水源和山谷中的新鮮空氣滋潤下,生產出全臺著名的鮮乳。近些年因為統一瑞穗鮮乳的廣告,瑞穗牧場的名聲越來越響亮。實際上這裡確實很適合小朋友或者童心未泯的大朋友前來,因為這裡有奶牛、鴕鳥,此外還能在這裡品嚐到新鮮的牛奶、鮮奶冰淇淋,以及非常適合做手信的瑞穗牛軋糖。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位於林鳳鄉,以前是臺灣第四大林場,曾有“臺灣檜木之鄉”之稱。早在日據初期,日本人就開始在林田山地區進行開墾,直到1938年在此展開大規模的伐木作業。在一九七二年,林田山發生了慘重的森林火災,使得伐木現場的集運裝置損失慘重,並使林場從繁榮走向沒落。後來臺灣實施全面禁止砍伐天然林木的政策,林田山的伐木作業也正式停止。
昔日繁華的林場,如今已經人去屋空,充斥著濃濃的懷舊氣氛。當年的木房子,也改造成文物展示館,陳列了許多文物、文獻資料,以及各式木雕。因為這時已經是下午五點,所以我們走馬觀花了一番就離開了林田山。從臺9線通往林田山的路口處有一家滿妹豬腳,是被《Lonely Planet:IN臺灣》推薦的餐飲店,若是吃飯時間,可以品嚐一下。

花東縱谷線的最後一個景點,是壽豐鄉的雲山水自然生態農莊,據說是歸一家綠化造景公司所有。所謂“雲山水”指的是這裡依山傍水,雲霧繚繞。湖邊有幾幢歐式的房子,實際上都是私人的房產。此外這裡還有一座酒店,叫做“有熊的森林”。我們在雲山水停留片刻,便繼續出發前往花蓮。

晚上六點,我們終於抵達了花蓮。包車直接把我們送到了事先預定好了的民宿——小咪的家。民宿位於莊敬路,距離自強夜市很近。在臺灣,很多地方都有以“莊敬”、“自強”命名的路,這都是源自於蔣公所說的“莊敬自強、處變不驚”。我們住的民宿是一棟二層的樓房,共有三個房間,在Airbnb滿減之後,每晚的總價格僅需190.7人民幣。
放好行李,我們就出去吃晚飯。花蓮的中正路、中山路和中華路形成的“金三角商圈”是吃、購最集中的地方,也是花蓮最繁華的商圈。我們首先去的是中山路上的鵝肉先生,這家店被《Lonely Planet:IN臺灣》所推薦。據說是因為味道太好,以至於這裡的鵝肉供不應求,所以不允許單點鵝肉。於是我們除了鵝肉,還點了鵝胗、涼拌脆皮、炒山蘇。經品嚐後,覺得這家店的味道是不錯,不過分量有點小。

接下來,我們要去同樣是被《Lonely Planet:IN臺灣》推薦的戴記扁食。扁食,就是餛飩。花蓮有兩家最著名的扁食店:一家叫液香扁食,在信義街;另一家就是戴記扁食,在中華路。有意思的是,這兩家扁食店最早是一家店,由祖輩傳給了孫輩的兩姐弟。後來姐弟倆分開經營,弟弟繼承了液香扁食的店名,姐姐的店取名戴記扁食。
戴記扁食的店面不大,店內也顯得陳舊和樸素,不過這毫不影響它成為花蓮最著名的小吃之一。店裡牆上有兩個鏡框,展示著蔣經國視察花蓮,並在此品嚐扁食的舊報紙和照片。

原計劃接下來還要去附近另一家花蓮非常著名的小吃店——公正包子,據說這裡5新臺幣一個的包子,外皮鬆軟,內餡兒鮮美。結果,沒想到包子在下午就賣完了,只好作罷。

這天也是阿珠的生日,所以阿灝買了一個蛋糕,我們晚上在民宿吹蠟燭吃蛋糕。

月1日的花費(兩人)如下:
午餐(池上飯包):160NT$
晚餐(鵝肉先生):2NT$
(戴記扁食):120NT$
瑞穗牧場奶製品:330NT$
飲料:320NT$
交通:包車(墾丁-花蓮):2142.86NT$
計程車(中山路-小咪的家):63NT$
住宿:小咪的家,¥54.49
按新臺幣5.13:1計算,月1日共花費人民幣706.7元。

Day7,月2日。
一早起床,去民宿附近的麥味登吃早餐。這是一家臺灣的西式連鎖快餐店,大部分套餐的價格大約在60至80新臺幣,我們住的民宿提供的代金券可以抵扣50新臺幣。九點正,事先約好了包車來到民宿門口接我們,開車的師傅是個年輕的小夥子,我們叫他小邱。我們的包車線路,是花蓮最經典的一日遊線路:清水斷崖-太魯閣國家公園-七星潭。九座包車的價格是4500新臺幣,不過,因為我們玩得太投入,以至於包車超時了,所以另外支付了500新臺幣的加班費,合計是5000新臺幣。

清水斷崖位於花蓮以北三十公里處,是整條蘇花公路最美的一段。清水山東緣的大斷崖幾乎90度垂直,絕壁外側即是浩瀚的太平洋。最佳的觀賞點位於崇德隧道北口,此處臨崖遠眺,碧波萬頃,蘇花公路細如絲帶懸闢於崖上。

接下來要去的是太魯閣國家公園——號稱是臺灣最頂級的旅行目的地。整個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範圍非常大,地跨花蓮、臺中、南投三縣,中橫公路臺8線貫穿其中,是僅次於玉山的臺灣第二大公園。發源於中央山脈的立霧溪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主要水系,正是它切割出落差達千米的太魯閣峽谷。遊玩太魯閣的主要形式,是行走各條難度不一的步道,比較著名的有沙卡當、布洛灣、燕子口、白楊步道等等。然而,因受到颱風杜鵑的影響,太魯閣的多條步道在我們去的時候都封閉。不僅如此,原本應該清澈碧綠的立霧溪水,變得渾濁不堪,景色大打折扣。
我們去的第一個地方是布洛灣,這裡以前是一個太魯閣族人的聚落。這裡四面環山,而“布洛灣”正是太魯閣族語“迴音”的意思。我們在遊覽之前,先看了一部介紹太魯閣族風俗的小電影。大約三百年前,太魯閣族人翻越中央山脈東遷進入立霧溪流域定居。太魯閣族傳統生計方式是農耕及狩獵,過去太魯閣族的男孩在十歲左右就要跟隨父兄進山學習打獵,直到獵得第一隻大型動物,才被視為成年。太魯閣族傳統的工藝則以女子的紡織和男子的藤編最具特色,族人的服飾以白色為底,挑織小菱形紋。

布洛灣也是《Lonely Planet:IN臺灣》中首選推薦的地方,這裡分上、下二臺地,環流丘步道位於下臺地,從這條約三百米長的木棧道上,可以俯瞰立霧溪谷。

轉眼就到了午飯時間,布洛灣有一個餐飲販賣部,裡面有簡餐供應,價格在150至160新臺幣之間,分量還可以,完全不像國內景區裡那種天價的餐飲。對了,忘記說了,太魯閣國家公園也是無需門票的。

因為颱風造成道路封閉,前往燕子口的路嚴重堵塞,所以我們也就放棄了去燕子口,直接前往長春祠。深嵌在巖壁間的長春祠,懸立於立霧溪之上,一道清泉自山壁湧出,形成“長春飛瀑”的景觀。修建此祠是為了奉祀當年闢建中橫公路而殉職榮民的靈位。從長春橋有步道通往長春祠,但同樣是因為受颱風影響損壞,暫時禁止通行。這也是可以理解的,這裡是地質災害多發地段,長春祠在1957年建成後,經歷過兩次改建,改建的原因都是因為塌方落石毀壞。

因為太魯閣很多地方都被颱風毀壞而去不了,所以我們從長春祠出來之後就離開了太魯閣。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入口處,有一座東西橫貫公路牌坊。東西橫貫公路又叫中橫公路,中橫公路是臺灣第一條穿越中央山脈的公路,主線從太魯閣支東勢,全長192公里。修築中橫公路的構想,最初出自蔣經國。中橫公路1956年開工,歷時三年多建成,期間有226人因公殉職。

東西橫貫公路入口附近有個教堂,叫做臺灣基督教長老會芝苑紀念教堂。據說這是一個名叫芝苑的婦女,為太魯閣族第一位信徒,在淡水基督教女聖經學院畢業後回故鄉太魯閣傳教,在日治時期雖屢受警察的威脅和迫害,卻依然祕密傳教。在日治結束之後,當地教民建了這座教堂以紀念她。

因為太魯閣很多步道都無法同行,所以司機小邱——同時也是一個戶外愛好者——說帶我們去另一條叫三棧步道的地方。《Lonely Planet:IN臺灣》對這個地方有介紹,三棧溪兩條支流南溪和北溪的交匯處是三棧村,這裡的居民也是以太魯閣族人為主。
這其實是一條溯溪線路,當然我們走的是溪邊的步道。其實這條步道其實很不好走,有好幾段是野路,雨後也相對溼滑。我們走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發現前面的路確實太難走,於是折返。返程的時候,我們是沿著三棧溪的石灘走,這裡的溪水倒是非常清澈,與太魯閣裡的立霧溪區別甚大。

離開三棧溪,小邱開車帶我們來到他的另一個“私家景點”——曼波海灘。這裡地處秀林鄉,海灘都是鵝卵石,毗鄰七星潭,卻幾乎沒有觀光客知道這裡,只有釣客會來這裡釣魚。如果是愛清靜,不喜歡去遊客扎推的景點湊熱鬧的人,建議來這個海灘。

我們最後要去的地方,是花蓮市區以北四公里處的七星潭。大名鼎鼎的七星潭,其實是一個鋪滿了圓滑鵝卵石的海灣,然而這些石頭都不允許撿拾帶走,違者會受到處罰。七星潭旁邊是花蓮機場,偶爾會見到飛機在我們的頭頂起降。

七星潭名字的來歷,可追溯到清朝。在清朝的《臺灣輿圖並說臺灣後山總圖》裡,標示著花蓮有幾處低漥的溼地,這些大小不等的溼地湖泊就是七星潭。直到在1936年興建機場,日本人將七星潭填實,並把七星潭地區的居民遷到美崙鼻一側的海灣附近。然而,這些居民依然自稱為七星潭人,從此大家把他們所居住的海灣叫做七星潭。

回到民宿,稍微休整了一下,我們便出發去花蓮最大的夜市——自強夜市。也許是因為十一長假正是開始了,這裡的遊客,尤其是大陸游客非常多。在各大攻略中推薦的幾家店,例如蔣家棺材板、妙不可言果汁、北港春捲、第一家烤肉串,全都人滿為患。
林記燒番麥的炭烤燒番麥,番麥就是玉米,添抹的是獨家醬料,風味絕佳。因為人滿為患,所以需要號碼牌排隊在等待。這裡的烤番麥價格略貴,約合人民幣十幾塊一條。

曾品深坑臭豆腐賣的是臭豆腐和鴨血,雖然這間店的人不算很多,但是味道確實不錯,而且湯頭很好,臭豆腐很入味,價格65新臺幣。

北港春捲之所以名為北港,顧名思義就是雲林北港搬到花蓮的移民的創業之作,現在已經是第二代人在操辦此攤。一個春捲40新臺幣,配料很厚道。

藥膳排骨湯,老闆是個胖胖的老伯。店裡的人不多,但是味道非常贊!用料十足的湯底加上大塊的排骨,令人非常有滿足感,湯喝完了還可以免費續一次。

蔣家創意棺材板是自強夜市人氣最火爆的一家店,超長的隊伍拐了兩個彎還沒到盡頭。棺材板實際上是用一塊方形麵包,炸過之後,在中間挖出一個蓋子和一個坑,裡面放上各種配料。這裡供應有十幾種口味,選擇很多,味道確實也很不錯。

遇見灣灣(四)——九份

依山傍海的小城九份,是臺灣知名度最高的觀光勝地之一。關於九份名字的由來,有一個說法是,此地的村落最早是住了九戶人家,每當村裡有人外出到市集購物時都是每樣要九份,到了後來“九份”就成了這村落的地名。據說,陳綺貞在十九歲那年,如願以償再一次去到她兒時喜歡的這座山城,卻發現已經完全不一樣,有感而發,寫下了《九份的咖啡店》。
環繞臺北盆地的山脈丘陵因蘊藏著豐富的金礦,九份在日治時期被開拓為礦業山城,極盛時期甚至比臺北城內還要繁華。直至上世紀70年代,金礦業沒落後,九份漸漸寂寥,蕭條慘淡。讓九份重回人們視線的是侯孝賢,《悲情城市》拿下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令九份再度名聲大噪。而如今九份豔麗妖媚的浮世感,也成為了宮崎駿《千與千尋》的靈感之源。

Day8,月3日。
從花蓮去九份,需要先坐火車到瑞芳車站,然後再轉乘計程車或者公交車。臺鐵是可以通過網上購票的,十一假期間的票很搶手,我們只預訂到了早上七點半的莒光號。而且,因為無法買到花蓮至瑞芳的車票,所以只能買到臺北,在瑞芳站下車。然而,實際上火車全程都沒有坐滿,並且在經過宜蘭之後,大半座位都是空著的。

十點半,我們在瑞芳車站下車,在車站前面的廣場上坐計程車去九份。從瑞芳車站到九份老街口,政府規定的指導價是180新臺幣,若是坐到民宿,則統一是收250新臺幣。考慮到我們的大件行李較多,並且預訂的民宿所在的烏勢巷,位於九份山城的最高處,距離較遠,所以我們還是選擇了花250新臺幣,讓司機把我們送到民宿。

作為一個山城,九份地小遊客多,我們一行七人,住宿可供選擇的很少。儘管我們已經是提前四個月開始查詢住宿,但唯一可以提供預訂,剩餘一個四人間和一個雙人間的,價格也比較合理的,只有一間民宿,叫允誠民宿。這座木結構的老屋房舍,幾乎位於九份山城最高處。同時,距離九份老街也不遠,步行不出五分鐘即可抵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所提供的三明治早餐味道相對不錯。

放下行李後,我們就出門了。下午安排的是去位於金瓜石的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在此之前,我們會先去九份的老街吃午餐。走了沒幾步,就看見了一間老店——魚丸伯仔。這裡售賣的是三洋東西:魚丸、幹冬粉和豆乾包。個人感覺是,豆乾包最好吃,而魚丸沒有傳說中的好吃,比較軟糯,不彈牙。

老街街口有一間7-ELEVEN,算是一個標誌。走出老街便是汽車路,旁邊有座觀景臺,在次可以居高臨下眺望海岸線景觀。右手邊是雞籠山,正前方是藍藍的東海,左前方一覽無遺的是瑞濱及北海岸,海面上孤立的島嶼叫作基隆嶼。

從觀景臺往下坡方向走一點,就是九份的公交車站,我們在這裡坐車去金瓜石,車程大約十五分鐘,可以刷悠遊卡。九份、金瓜石,以及附近的水湳洞,合稱為“金瓜石”。1890年,臺灣巡撫劉銘傳主持在基隆河修築鐵路,工人們吃完午餐洗餐具,意外發現了金砂。人們逆流而上,終於在九份與金瓜石找到了金礦。在日治時期礦業大興,在這裡留下了世界級規模的工業遺址。
位於金瓜石的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儲存了因礦業開採而產生的坑道、廠區設施、村落和神社。博物館無需門票,但若要進入本山五坑坑道和參加淘金體驗,則分別需要繳納50和100新臺幣。

靠近博物館入口的是可以免費參觀的四連棟日式宿舍,包括太子賓館、廠長宿舍、獨棟宿舍和雙並型宿舍,雖然為連棟式,但規模屬於高階宿舍。實際上,對於不是學建築專業的人來說,這裡可看的東西不多,如果時間有限,可以省略掉這個景點。

黃金博物館裡有個礦工食堂,這裡供應礦工便當。在礦業遺址品嚐當年礦工的飲食,也是挺有意思的。

黃金館,原為日治時期的礦區辦公室,共有三層樓高。一樓展出的是金瓜石礦業的發展歷史;二樓展廳展出有一塊重達220.3千克的金磚;三樓則是淘金體驗區。

黃金館旁有一座名為“古道上”的雕塑,取材自礦坑救難情景,將人們互助的身影凝結,希望喚起人們記起古道上熱腸相助的感動。這件作品,獲得了第35屆全省美展第一名。

在進入黃金館參觀之前,我們先參加了淘金體驗。繳納100新臺幣的材料費,即可感受一下淘金客們在一個世紀前於基隆河畔的河泥中發現閃閃金砂的喜悅。淘金體驗每隔一小時一場,在集合好後,每人會拿到一份含有金砂的淤泥,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始淘金體驗。

淘金分為五個步驟:攪散泥土、剔出石頭、甩出雜質、反覆淘洗、裝入小瓶。簡單來說,淘金就是利用離心力和比重的原理。較輕的雜質,如石頭和砂子被甩出,而金砂則因比重大而會留在最底層,淘洗的速度和力道的拿捏,是能否淘得金砂的關鍵。

在淘洗完畢後,將辛苦淘得的金砂裝入小玻璃瓶裡頭。雖然金砂混入砂裡較難辨認,但是透過背光來觀察瓶子底部,依然可以看到這些嬌小的貴客在瓶底散發光芒。

完成淘金體驗後,我們進入黃金館參觀。這裡的二樓展廳,擺放著這裡的鎮館之寶——一塊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的220.3千克的大金磚。按當日的金價計算,這塊金磚的總價值接近2.6億新臺幣。這塊大金磚是可以觸控的,不過需要排隊。

接下里我們要去的是本山五坑的坑道體驗,這也是金瓜石礦區之旅的重頭戲。進入本山五坑需要繳納50新臺幣,因為是真正的金礦坑道,所以進入礦坑前須宣誓嚴格遵守施工工地的工作原則。

儘管時過境遷,但本山五坑仍然完整儲存了金礦坑道和舊時裝置。進入坑道時要佩戴安全帽並保持安靜,還要注意腳下溼滑的路面。坑道內沿途設定了展示採礦工作流程的真人比例的雕塑模型。

從黃金博物館出來,坐公交車返回九份。九份的路,分為“三橫一豎”。三條橫路分別是汽車路、輕便路和基山街,貫通這三條路的則是豎崎路。九份老街,就是基山街。石板路的兩邊,都是各種各樣的小店,人頭攢動,小吃雲集。

基山街上的賴阿婆芋圓,其實和九份的另一家老店,九份國小旁邊的阿柑姨芋圓差不多。來到九份的人,通常都會在這兩家九份最著名的芋圓店選一家品嚐。芋圓每份45新臺幣,很有嚼勁,糖水的味道也不錯。

護理長的店是九份一家著名的滷味店,人氣高到幾乎出現在每一篇關於九份的攻略裡。儘管長長的隊伍已經從店門口拐彎排到旁邊的臺階之上,但依然值得一嘗。這家店的滷味加了蜂蜜,鹹中帶甜。全部食材是由前國泰醫院護理長監製,以不含防腐劑為賣點。

緊鄰著護理長的店,是一家叫做小師父的店,供應的大多是臺灣本地口味食品,這裡的滷桂竹筍味道不錯,值得一嘗。

轉眼就到了日落時分,基山街中段有一個觀景小平臺,這裡視野開闊,九份的山海之景盡收眼底。不過今天的雲層有點厚,最終未能見到日落。天色暗下去之後,山下的房屋逐漸亮起了燈,遠處的港口燈火通明,格外漂亮。

拍完夜景往回走,基山街兩旁的紅燈籠,把整條老街映稱得分外妖嬈。入夜的九份,充滿了豔麗妖媚的浮世感,於是也成為了宮崎駿《千與千尋》的靈感之源。

路過無敵黑豬肉香腸,造型誇張的老闆娘在各遊記攻略的出鏡率相當高。這裡的香腸有幾種口味,100新臺幣三根,味道不錯。另外,這裡還有古早味冬瓜茶,25新臺幣很大一杯,正好解膩。

我還買了一杯苦瓜汁,這種白色的苦瓜色白如玉,據說在臺灣有很多年的種植歷史。口味相比沒有常見的綠色苦瓜那麼苦,口感會比綠苦瓜要脆,水分比較多,更適合榨汁。

阿妹茶樓是九份地標之一,被譽為《千與千尋》的“取景地”,夜幕之下顯得格外妖冶。也正因為此,這幢掛滿紅燈籠的建築,尤其收到日本、韓國遊客的喜愛,來拍照的遊人絡繹不絕。

這天是知涵小朋友的五歲生日,小姚兩口子特地去瑞芳買了一個生日蛋糕回來,晚上我們在民宿門前露臺唱生日歌,吹蠟燭,切蛋糕。知涵小朋友特別高興,唱了一首《夜空中最亮的星》。

月3日的花費(兩人)如下:
早餐(麥味登):40NT$
午餐(魚丸伯仔):120NT$
晚餐(九份老街):560NT$
淘金體驗材料費:200NT$
本山五坑門票:0NT$
交通:計程車(瑞芳火車站-九份允誠民宿):250NT$
火車(花蓮-臺北,在瑞芳下車):¥131
住宿:允誠民宿,¥224
按新臺幣5.13:1計算,月3日共花費人民幣564.75元。

Day9,月4日。
大多數來九份的遊客,並不會在小城裡過夜,所以若想體驗一下寧靜的九份,就必須一早起來。今天依舊是陽光明媚的一天,從民宿門前遠眺海岸線,一目瞭然,非常漂亮。

阿妹茶樓前掛著燈籠的臺階路,平時總是熙熙攘攘人頭攢動,現在也顯得格外清靜,只是偶爾有幾個來拍照的人走過。

沿臺階路走到昇平戲院,這裡曾經是九份最熱鬧的地方。這座建築始建於1914年,最初為木造戲臺。後來在1934年,改建為現在二層樓的模樣,並取名昇平座。隨著臺灣光復,在1951年被改名為昇平戲院。

回到民宿,吃完早餐,收拾好行李。這天我們的行程是要去平溪線,然後在傍晚抵達臺北。民宿老闆幫忙預約了計程車,250新臺幣把我們送到瑞芳火車站。在七拐八轉的盤山公路中,我們告別了九份。

遇見灣灣(五)——平溪

平溪,因基隆河流經此地時溪水平緩無奇而得名。上世紀初,在平溪附近發現煤礦,開啟了平溪繁華的黑金歲月。而在礦業風華褪盡之時,平溪卻未有迴歸寧靜。因為這裡獨特的景緻,電影、偶像劇紛紛來此取景拍攝,隨之而來的是潮水般的遊客。
搭乘平溪線小火車,是遊覽平溪及附近地區的最佳方式。平溪線是臺灣最古老的鐵路支線,它的起訖點為三貂嶺和菁桐,若從瑞芳出發,還可順路遊覽猴硐。

離開九份,我們在上午九點多抵達了瑞芳車站。出站後,右手邊有行李寄存處,寄存行李非常方便。我的24寸行李箱和38L登山包的寄存費都是50新臺幣。若是隔夜的話,第二天來取時加收一天費用。我們買了平溪線一日券,價格是64新臺幣,可以在區間內各佔不限次數上下車。

平溪線的火車基本是每隔一小時一趟,距離下一趟車的時間還有半個多小時,所以我和婷婷在車站附近逛了一下,本來想去瑞芳老街。但實際上瑞芳火車站正門對著的是瑞芳美食街所在的民生街,而瑞芳老街卻是在火車站後站出口。

每逢假期,平溪線經常會很擁擠,尤其正逢十一長假,人多得我們差點就擠不上車。小火車從瑞芳出發,沿途會經過猴硐、三貂嶺、大華、十分、望古、嶺腳、平溪和菁桐。時間和體力有限,自然不可能每個站都下車停留,綜合考慮後,我們決定去菁桐、平溪、十分、猴硐四個站。順序是第一站先去平溪,接著到鐵路的終點菁桐,然後返程去十分,最後去猴硐,再從猴硐返回瑞芳。
我們先坐到平溪,這座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小鎮,是平溪區較有規模的村落。並不是在十分才有放天燈,實際上平溪同樣也有不少放天燈的商家,《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中男女主角就是在平溪放的天燈。

若不想放天燈,也可以在這裡買一個小小的LED天燈做紀念品,這可是會發光的。從火車站出來到平溪老街,都有賣這種小LED天燈的,往老街裡面走一點,價格會比靠近車站的更低。

平溪山泉豆花據說是用山泉水手工製作,豆味香氣搭配甜而不膩的紅糖糖漿,充滿了濃濃的古早風味。在炎炎夏日來上一碗,實在是透心涼。一街之隔的平溪故事香腸,也是平溪一家有名的小吃。遠遠就能聞到香腸的香氣,以至於店門前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

平溪郵局前,有一個全臺灣最古老的直立式郵筒,是從日據時代遺留到現今,並且今天仍在使用。

回到平溪車站,我們繼續搭小火車去往平溪線的終點站——菁桐。也許是今天客流太大,上上下下耽誤了時間,火車略晚點了幾分鐘。

菁桐是平溪線的最後一站,也是礦業遺址最美的地方,下車後放眼望去盡是當年的礦業廢墟。短短百來米的石板街道,懷舊氣氛仍可瞥見當年的煤礦歷史。另外,許願竹筒也是菁桐的一大特色,鐵軌旁的圍籬上掛滿了寫著願望的竹筒。

我們在菁桐午餐,地點是菁桐老街上的紅寶礦工食堂,據說前身為石底礦坑的礦工福利社。如今食堂仍然特別掛上早期礦工採礦實況的紀錄照片,及老電影海報,營造出濃濃的復古風情。

昔日礦工妻子親制便當後,為了送到男人手上還保有餘溫,貼心地以棉布包裹著鐵盒便當。這種往日辛苦礦工體力來源的糧食,今日已經成為遊客體會古早味的美食小吃。紅包礦工食堂的招牌是礦工飯,每份100新臺幣。此外,還有礦工便當,價格380新臺幣,內含贈送的礦工飯盒、包巾和筷子。我們還點了一杯可樂島,也就是可樂加冰淇淋。

菁桐火車站旁的鐵路,是一個拍照的好地方。只是此時的陽光過於暴晒,以至於婷婷有點睜不開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劇中有一幕,男女主角結伴來到這裡,在平行延伸的鐵軌上牽手前行,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若有時間,還可以去火車站對面山上的石底大斜坑,這是臺灣採煤的起點。大斜坑周邊已經開闢為煤礦紀念公園。我們因為時間有限,就沒有走過去了。

從菁桐返程,去十分。十分曾經是一座礦業小城,如今這裡則全是賣天燈的商家。街區緊貼著鐵道兩側,距離不過兩三米,讓十分老街頗有“火車門前過”的景象。

十分有一座橫跨基隆河的吊橋,叫靜安橋,是十分裡與南山裡的連絡橋。建造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當時是為了運送煤礦而興建此橋。

在沒有火車經過的時候,賣天燈的商家和放天燈的遊客,會跑到鐵軌上。每當火車要行駛過來,大家又退回到旁邊的老街上。這樣的情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泰國曼谷的鐵道市場。

傳統的天燈是用細竹筐糊上棉紙,於天燈底部繫上油紙製成;而現在的天燈,大多數是用鐵絲、防水紙和固體乙醇製作。跟熱氣球的原理一樣。點燃後的天燈,便會升至空中。這些天燈有可能會在空中燒成灰燼,但大部分的天燈都會掉下來,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上世紀末,當局大力推廣天燈觀光,放天燈的規模也是越來越盛大。火災的隱患也隨之增加,而難以降解的材料也會對環境造成汙染,所以在2013年,天燈業者建立了“撿天燈回收機制”,旨在發動平溪線沿線居民一起維護環境整潔。

我們在平溪線要去的最後一站是猴硐,這座小城在2013年被CNN評選為“世界六大賞貓景點”。我查了一下資料,另五個賞貓景點分別是義大利羅馬、日本田代島和江之島、土耳其卡爾坎、美國海明威故居。
與菁桐、十分類似,猴硐也曾曾是煤礦。當煤礦在上世紀90年代關閉之後,小鎮的人口減少,然後就出現了很多貓。以火車站為界,北側是貓村,南側是煤礦博物園區。

猴硐村的貓很閒適,混慣了日子,見了遊客一點兒也不會大驚小怪。這裡甚至有一座“貓橋”,作為全球唯一人貓共享的天橋,可從火車站直通貓村。

我們從猴硐坐區間車返回瑞芳車站,取了行李,再坐區間車去臺北車站。瑞芳到臺北很近,大約四十分鐘就到了。區間車就像是臺鐵版的捷運,每個小站都會停。沿途經過暖暖車站,梁靜茹的《暖暖》正是借用了暖暖的名字。而歌曲MV的拍攝,也是來到了暖暖車站以及暖暖國小的教室取景。
在抵達了臺北車站後,還發生了一個插曲:下車時走得匆忙,我竟然把登山包遺漏在了車廂的行李架上。很幸運,在我去到臺北車站的站長室報告了情況後,值班副站長幫我聯絡到了列車長,找到了行李。此時列車已經行駛到了桃園,於是我在道謝之後,坐了下一趟區間車去了桃園,順利取回了行李。

遇見灣灣(六)——臺北

臺北是我們此次臺灣之行的最後一站,它是全臺灣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也被Buzzfeed選為“最適合獨自旅行的城市”。這不僅因為臺北是一個非常便捷的城市,同時臺灣最新潮、最熱門、價效比最高的任何東西,全都集中在這裡。

因為取行李耗費了一些時間,所以當我抵達臺北的時候,已經是接近晚上八點了。婷婷他們已經現行去了民宿,辦理好了入住手續,並且已經民宿附近的冠軍牛肉麵吃過晚飯了。聽他們說冠軍牛肉麵的味道很不錯,我還是原本的計劃是去臺北最富盛名的林東芳牛肉麵,結果當我一個人乘捷運到忠孝復興站,再步行至八德路二段後,很不幸地發現林東芳牛肉麵已經關門了。於是,我立刻掉頭,坐捷運去往寧夏夜市。
坐捷運到雙連站,走到位於寧夏路的寧夏夜市。臺北有好幾個著名的夜市,對比起大名鼎鼎、觀光客扎堆的士林夜市,寧夏夜市是一個臺北本地人自己逛的夜市。寧夏夜市在不斷推出創新口味美食的同時,亦保留了許多經營了幾十年的老攤子。

寧夏夜市最著名的一個攤位,叫做劉芋仔蛋黃芋餅香酥芋丸,位置不用找,排隊最長的那個就是了。這家有四十多年曆史的攤上只賣兩樣:蛋黃芋餅和香酥芋丸,蛋黃芋餅每個20新臺幣,香酥芋丸每個15新臺幣。香酥芋丸是芋泥油炸而成,蛋黃芋餅則多了內餡:肉鬆和蛋黃。

寧夏夜市有一家祥記大橋頭燒麻糬,剛起鍋的燒麻糬沾上一層紅豆或者花生黑芝麻粉,然後放到刨冰裡。熱乎乎的麻薯混在冰凍的刨冰裡,很奇妙的感覺,冰火二重天。攤位上吃麻薯冰的人很多,所以我也要和別人拼桌,同桌的是一對臺北本地夫婦,我跟他們聊了一會兒,最後他們推薦我一定要去嚐嚐寧夏夜市入口拐角處的賴記蚵仔煎。

蚵仔煎是臺灣最受歡迎的小吃,全臺各地的知名人氣蚵仔煎店相當多,賴記蚵仔煎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這個在各大攻略上被推薦的蚵仔煎,據說祕訣有三個:分量十足的蚵仔、新鮮的土雞蛋、特製配料醬。

月4日的花費(兩人)如下:
午餐(紅寶礦工食堂):560NT$
晚餐(冠軍牛肉麵、寧夏夜市):390NT$
行李寄存:0NT$
冰箱貼和工藝品:2NT$
交通:計程車(九份允誠民宿-瑞芳火車站):125NT$
火車(平溪線):¥160
火車(瑞芳-臺北):¥98
住宿:Taipe 波希米亞,¥150.7
按新臺幣5.13:1計算,10月4日共花費人民幣470.97元。

Day,10月5日。
早上我們在民宿旁邊的一間叫古早味面線的小店吃早餐,店主是一對老夫妻。“古早味”這個詞在臺灣到處可見,是閩南人用來形容古舊的味道的一個詞,也可以理解為“懷念的味道”。

我們今天要先去臺北故宮博物院,民宿附近的吉昌重慶路口站有304公交車可以直達臺北故宮,大約需時半小時。臺北故宮於1965年建成,位於士林區至善路二段。1948年,國共內戰轉趨激烈,國民政府將總數約六十萬件左右原藏於的故宮及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的精品文物分批啟運到臺灣,最終放置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內。目前,臺北故宮內藏品總數益已達六十九萬多件,為全球首屈一指的華夏文物典藏重鎮。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主展區分為三層:一樓展出的是宗教造像、清代傢俱、圖書文獻;二樓以書畫和陶瓷為主,大名鼎鼎的《富春山居圖》就在這層,不過由於展品定期更換,在我們去的時候《富春山居圖》並未展出,取而代之的是郎世寧繪畫特展;三樓是玉器、銅器等特展區,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都在此樓。幾乎所有人都會慕名來觀賞傳說中的翠玉白菜和肉形石,所以進入這個獨立展區總是要排上長長的隊。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門票是250新臺幣,若租用語音導覽需要100新臺幣,大件物品及雙肩包不可帶入展廳,可以免費寄存,全程禁止拍照。

從臺北故宮出來,已經差不多中午一點了。我想起晚上要去象山拍臺北夜景,但出門的時候忘記帶三腳架,所以我還得先回民宿拿三腳架。於是我們開始分頭行動,小姚一家三口去逛街購物,先走一步。阿灝提議等我到三腳架後去林東芳牛肉麵午餐,於是婷婷、阿灝、阿珠先坐捷運到忠孝復興,等我拿到三腳架後在捷運站與他們三個會合。
遠近馳名的林東芳牛肉麵,位於八德路二段,無分店,只此一家。店鋪外總是排長隊,但是牛肉麵的味道絕對不辜負它的名氣。傳說中這裡的湯頭是開店三十年來24小時一直熬的,還未走到店前就能聞到陣陣的香氣,而等到牛肉麵端上來,湯底口感細膩,牛肉脣齒留香。

搭了輛計程車去國父紀念館,100新臺幣。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所籌建的國父紀念館於1972年落成,建築為中國唐朝宮殿式風格,廣闊的綠地和優美的建築現成為臺北地標之一。

走進國父紀念館大廳,迎面就是孫中山先生銅像,左右有持槍衛兵護衛。這裡最大的亮點是每逢正點舉行的儀仗隊交接儀式,憲兵利落颯爽的動作令人欽佩。

紀念館大廳左右兩邊,是東、西兩室的史蹟展,東室是以孫中山與中華民國為主題的展覽室,西室則是以孫中山與臺灣為主題,並有有關臺灣歷史的介紹。

從國父紀念館的北門出來,正對著的是臺北大巨蛋。這座興建中的體育館,是2017年臺北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主會場。

這條寬闊的大馬路,是忠孝東路。動力火車有一首歌叫《忠孝東路走九遍》,但實際上忠孝東路是全臺北市最長的一條路,全長超過十公里,走一遍都要兩個小時。

我們的目的地,是大名鼎鼎的Ice Monster,它被CNN票選為世界前十個最好吃的甜點。Ice Monster有一個典故:臺北原來有一家著名的“永康冰館”,曾被《紐約時報》推薦,後來因夫妻離婚分家而結業。男主人開了Ice Monster, 女主人拿了舊鋪改名 “思慕昔”。這段歷史,很容易讓我聯想起澳門著名的兩家蛋撻——安德魯和瑪嘉烈。這樣的愛恨情仇故事,無疑為Ice Monster的甜點平添幾分傳奇的色彩。
我們點了這裡的招牌:新鮮芒果棉花甜、翡翠青檸棉花甜。每份甜點的分量十足,兩個人點一份量比較合適。

今天最後要去的一個地方,是登象山拍臺北夜景。臺北夜景不像香港、上海等地遍地摩天大樓,這裡只有一個鶴立雞群的101大樓。你所要考慮的就是上101大樓去拍夜景,還是去拍101大樓的夜景,我選擇了後者。象山位於臺北市信義區,屬於臺北盆地東南丘陵的一部分,因山形似象而得名。與附近的虎、豹、獅山並稱四獸山,同為南港山系的延伸。象山海拔180多米,雖然不高,但前無屏障,臺北盆地一覽無遺。自從臺北1大樓落成後,這裡便成為了拍攝臺北夜景的最佳地點。
從象山親山步道的起點到山上的觀景平臺,要走數百米的陡坡石階。山上有三個觀景平臺,第一個視角較為低矮,最高的一個視角最好。天色將暗,同時體力有限,所以我只是登到了第二個觀景平臺。我們去的時候已經有點晚了,觀景平臺上擠滿了拍夜景的人,豎了一排三腳架,我根本擠不進去。所以開始的幾張,都是放在欄杆上拍的,後來陸續有些人走了,我才架起三腳架又拍了一堆。

從象山下來,原計劃是去鬆壽路的馬辣頂級麻辣鴛鴦火鍋信義旗艦店吃自助火鍋。然而當我們走到火鍋店門前時,還是覺得不餓,誰叫我們中午吃的晚了,林東芳的牛肉麵和Ice Monster的分量又足夠大呢。所以我們覺得不吃自助火鍋了,返回民宿附近找找別的小吃做晚餐。
我們最後決定在民宿附近的昌吉紅燒燉鰻吃晚餐,這間店已有五十幾年的歷史,店裡坐的都是附近街坊。大塊的紅燒鰻,先經過醃漬再油炸,配上藥材熬煮的湯頭,很受歡迎。另外,該店的炒米粉和魚卵也值得品嚐。飯後我們在一旁的昌吉古早味豆花粉圓吃了點甜品,味道也不錯。

回到民宿,拍了幾張照片。我們住的Taipe 波希米亞民宿,三室一廳,空間足夠大,整個屋子的裝修是波西米亞風格。這裡的交通也很便利,距離捷運站步行五分鐘可到,附近的吉昌重慶路口公交站有1841公交直達桃園機場。

月5日的花費(兩人)如下:
早餐(古早味面線):0NT$
午餐(林東芳牛肉麵):535NT$
晚餐(昌吉紅燒燉鰻):125NT$
牛奶:32NT$
Ice Monster:2NT$
飲料:85NT$
豆花:35NT$
臺北故宮博物院門票:500NT$
交通:悠遊卡充值:0NT$
計程車(林東芳牛肉麵-國父紀念館):50NT$
計程車(Ice Monster-象山):0NT$
住宿:Taipe 波希米亞,¥150.7
按新臺幣5.13:1計算,10月5日共花費人民幣515.61元。

Day11,月6日。
這天我們首先要去的地方是中正紀念堂,在民宿旁邊的馬克先生吃完早餐,我們坐捷運到中正紀念堂站,捷運站的走廊裡懸掛著一些小朋友的畫作。

走出捷運站,首先看到的是自由廣場牌樓。這座氣勢磅礴牌樓高三十米,規制是“五間六柱十一樓”規格,與古代帝王陵寢前的牌樓建制相同,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最高等級。牌樓原懸掛有“大中至正”四字,在2007年被更換為“自由廣場”四字。牌匾更換,源自國民黨與民進黨之爭。

牌樓正對著的,是寬長的瞻仰大道,左右兩側是俗稱兩廳院的國家戲劇院和國家音樂廳。這兩幢黃瓦紅柱的中式古典建築,落成以來即為臺北市最著名地標之一。

瞻仰大道的盡頭是中正紀念堂,我認為這是臺北市最巨集偉的建築之一,和北京天壇有幾分神似。建築擁有一個四方柱體的底座和八角形的寶頂,上面鋪著藍色的琉璃瓦。據說寶頂為八角形代表著“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八德,造成多數之“人”字形,聚於寶頂,上與天接,以寓“天人合一”之思想。紀念堂坐東朝西,遙望大陸。

中正紀念堂的大廳正中擺放著蔣介石銅像,銅像上方寫有“倫理”、“民主”、“科學”,下方則是“總統蔣公遺囑”。兩旁駐守著衛兵。與國父紀念館一樣,這裡每逢正點也有衛兵交接的儀式。我讀了一遍蔣公遺囑,不禁覺得很傷感,蔣公你的遺囑什麼時候才能實現麼?

在民進黨執政後,中正紀念堂被更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直到2009年7月20日,“中正紀念堂”匾額重新懸掛,“中正紀念堂”複名。紀念堂內有展覽室和放映室為主,展示蔣介石生平及國民黨事蹟文物。

臺灣的飯食小吃花樣繁多,不過要說其中最為著名的,絕對要算滷肉飯。我們的下一站是大來小館,這家以臺灣滷肉飯的小店位於永康街7巷,被《Lonely Planet:IN臺灣》和窮遊錦囊推薦。

永康街附近集中了很多美食店,除了我們剛剛去的大來小館,還有永康牛肉麵、度小月、芋頭大王,以及我們接下來要去的就是思慕昔。前文有說過思慕昔和Ice Monster的愛恨情仇故事,據說思慕昔現在是易手給了新店東,進行了創新性的改良。經過我們的嘗試對比,總結如下:Ice Monster的甜品無論在味道還是質量上,都略勝一籌,但是思慕昔的甜品確實經過創新,原料組合更豐富。

我們下午要去西門町和艋舺,於是從捷運東門站坐到臺大醫院站。出站後是二二八和平公園,這座臺北市中心歷史悠久的公園。1996年臺北市政府為紀念發生在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將此地改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

臺灣總統府是一座巴洛克式的建築,在臺灣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啟用時做為臺灣總督府辦公廳舍之用,於1919年完工以後,就一直是臺灣地區的最高權力中心所在。建築落成時,是當時全臺灣最高的建築物。

一直走到成都路,會看到一幢兩層高的紅磚八角樓——建於1908年的西門紅樓。很長一段時間,它又破又舊,卻又以專門放色情小電影而聞名。1970年代至1990年代,紅樓也是臺北男性同性戀除了新公園(如今的二二八和平公園)之外的少數聚集場所之一。重新整修後,現在變成專業劇場,經常有藝文表演在此舉辦,也兼放映電影,是臺灣三級古蹟。

中華路、康定路、漢口街及成都路所在的這個範圍,叫做西門町。在臺灣的日治時代,清代臺北城的西門被拆掉之後,新規劃的這個區域就叫做西門町。作為日本人的娛樂和商業中心,這裡一直是時尚潮區。

萬華區上有一條名字怪怪的街道,叫剝皮寮。沿昆明街走到廣州街,就到了剝皮寮歷史街區。這裡也是電影《艋舺》的主要拍攝地,艋舺在清代時最為繁華,甚至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說,分別指臺灣南、中、北的臺南、鹿港、艋舺三大重鎮。關於剝皮寮的來歷,眾說紛紜,據地方耆老所言,剝皮寮乃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曾經的蛇龍混雜和鶯聲燕語都已經消退,現在是舉辦展覽活動的地方。

艋舺三大寺廟中最著名的要數艋舺龍山寺,這座始建於清乾隆三年的漢式佛寺,是福建晉江、南安、惠安三邑人士在合資興建,並迎請晉江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龍山寺的屋頂脊帶和飛簷堪稱臺灣剪黏藝術之精華,如今寺內供奉有觀世音菩薩、天上聖母、華陀仙師、月老神君、文昌帝君等佛、儒、道三家神仙。

據說,龍山寺在二戰中被空襲,中殿全毀,然而觀世音菩薩的聖像仍然端坐蓮臺,寶相莊嚴。以往遇有空襲,居民皆以菩薩座下為避難所,然而此次空襲前夕,避難居民因不堪凶蚊肆虐紛紛返家,以致中殿受毀時無人受難。居民相信這是菩薩庇護而奔向走告,詞意神蹟更使得觀世音菩薩備受艋舺居民敬仰。

位於貴陽街二段的艋舺青山宮,俗稱青山王宮,主祀靈安尊王。靈安尊王,俗稱青山王,相傳是三國時吳國孫權之裨將張梱。青山宮始建於1856年,據說當時艋舺地方瘟疫流行,但至此祠祈禱者,均得以保身,安然無恙,於是善信日增。後來又有傳說,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在青山宮附近開設妓館院,結果每當黃昏後,會見到青山往的左右謝、範二將軍在妓院中顯形,於是日妓驚恐,遂遷離此地云云。

艋舺三大寺廟中的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位於康定路、長沙街二段和貴陽街二段的交界處。不同於一般廟宇坐北朝南的風水,艋舺清水巖祖師廟整體建築為坐東朝西。清水祖師是福建安溪縣移民的守護神,傳說在中法戰爭中,淡水戰況危急,民間百姓就是恭迎清水祖師前去助陣,臺北才得以保住。
電影《艋舺》在臺北萬華區拍攝的時候,借用了多處寺廟,其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就是清水巖祖師廟。影片最後整個艋舺黑道發生大變故、廟口被人揹叛、太子幫少年們互砍都是在清水巖祖師廟取景拍攝。

今晚我們的最後一站,是一家日式料理店——大名鼎鼎的三味食堂。這個食堂以厚切魚生聞名,價格也非常公道,特別推薦鮭魚肚,也就是三文魚魚腩。三味食堂位於貴陽路二段,門面很不明顯,不過你會發現在每天下午五點十分開門之前,總是會有大量的食客聚集在門口,取好號等開門後叫號。我們點了鮭魚肚、綜合生魚片、手握壽司、鮭魚子手握和兩份炒飯,還有免費的味噌湯,人均消費是350新臺幣,價效比極高。

這晚是我們在臺灣的最後一晚,於是在吃完晚飯回到民宿附近後,我們在昌吉街上的新瑞嘜買了些鳳梨酥和牛軋糖,作為手信帶回去。新瑞嘜的鳳梨酥味道確實很不錯,每塊鳳梨酥裡面確實有很多真鳳梨。小姚後來發現淘寶也有新瑞嘜的鳳梨酥賣,但是價格貴兩到三倍。

月6日的花費(兩人)如下:
早餐(馬可先生):84NT$
午餐(大來小館):426NT$
晚餐(三味食堂):700NT$
思慕昔:190NT$
中正紀念堂紀念品:420NT$
龍山寺紀念品:22NT$
鳳梨酥、牛軋糖:2031NT$
住宿:Taipe 波希米亞,¥150.7
按新臺幣5.13:1計算,月6日共花費人民幣1332.18元。

Day12,月7日。
我們在早餐後,前往吉昌重慶路口公交站坐1841公交去桃園機場。航班CI909,11:00準點起飛。

一個半小時後,抵達了香港國際機場,隨後坐港中旅的大巴回廣州,臺灣旅程圓滿結束。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