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入境馬來西亞一樣,大馬對出境也是有限制的,而從吉隆坡到澳門則是一條特許線路,所以出境是非常順利的,大馬甚至對帶水過安檢都不是太在意。但在入境澳門時,海關那個檢查員看了很久的港澳通行證後,卻還是要看護照,我當時就覺得奇怪,後來出境澳門時才知道,那個海關人員是用我的護照登記入境的,當香港海關問我為什麼要用護照入境時,我說我哪裡知道他是用什麼辦的入境呢,好在我的所有證件齊全,所以才沒有遭遇麻煩,只是耽誤一點時間而已。
澳門迴歸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這是眾所周知的,但澳門是怎樣成為葡萄牙殖民地的卻是有點意想不到。在1553年,有葡萄牙人航海至澳門,在取得澳門的居住權後,並於1887年與清政府簽訂了《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通商條約》,隨後就是用這兩個文書條約,葡萄牙就將澳門佔為已有,並使澳門成為其殖民地。葡萄牙並沒對清政府動武,卻輕而易舉的佔有了澳門,這在中國歷史上可能是特例了。
澳門現有一個大炮臺,建於1616年,是現今中國最古老的西式炮臺群之一,當時修建目的是用於保護教會的教士免於海盜的侵擾,是由教會興建的,後由澳葡政府用於軍事防禦陣地,在1662年曾成功抵禦過荷蘭人的入侵,澳門一直並無內地方面的戰爭,所以大炮臺就成為了澳門防禦系統的核心。

大炮臺下面就是大三巴牌坊了,這是澳門最古老的建築,建於1562年,當時是一所教堂,稱為聖保祿教堂,後歷經多次大火,最後一次大火後教堂就只剩下正門前壁了,因前壁形狀類似我國的牌坊,所以被稱為大三巴牌坊,前壁的造型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的風格,是為澳門標誌性建築之一。

沿著牌坊往下走,有個叫議事亭前地的是原來葡澳政府辦公的地方,現在這裡仍然掛著市政署的牌子,可以進去參觀,市政署並不大,奇怪在這樣的地方怎樣辦公?見有個諮詢處,一問才知後面山上確有辦公的,被問到行政區長官是否在這裡辦公,答覆是長官並不在這裡上班的,而應該是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

澳門老城區並不大,所以基本景點步行都能走到,較遠一點的是媽祖廟了,媽祖廟也叫媽祖閣,建於1488年,也稱天后廟,是澳門最古老的道教廟宇,據說廟內供奉的天后娘娘能“顯靈海上消災解難”,而澳門多漁民,所以澳人都願來此拜祭,使得廟內香火旺盛,長年不絕。

澳門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各類娛樂場了,這些娛樂場大家都知道是進行賭博的地方,在澳門被稱為博彩業,而在澳門博彩業據說還是其一大經濟支柱呢,而這裡最大最有名的就是葡京娛樂場了。
去到澳門你不一定非要去賭,但葡京娛樂場卻是必須要去看看的,原以為這類場所一定是戒備森嚴,十分的詭祕了,其實進到裡面並沒有想象的那樣嚴密,進出都是自由的,賭客的表情也都輕鬆自如,並沒有那種大喜大悲的感覺。賭場內臺子很多,各種賭法的都有,你願意去那個臺,你就去那個臺,而且,不論輸贏,你可以說走就走。你不賭也是可以進去看看的,都說進了賭場是不能拍照的,但我揹著相機進去卻也無人阻止,但最終我還是沒有拍照,這應該是自覺吧,我怕萬一被抓到,將我相機裡的照片都銷燬了,那就不合算了。

澳門有條美食街,叫官也街,看去有點像臺灣的九份,但規模卻比九份小多了,大約也就百十來米的街道,各種吃的都有,也有賣小商品的,據說假日時人很多,而我們去時卻是沒有多少人的,他們說是去得早了點,要到下午時分人才多起來。

澳門也有個漁人碼頭,終於知道“漁人碼頭”這個詞是到處都可以用到的,從字面上來說,應該是有碼頭的地方才有,但現時只要是靠近水邊的,都可以被建成漁人碼頭了。據說漁人碼頭一詞最早源於美國舊金山,是當地漁民出海捕魚的碼頭,後發展成為商用了,碼頭上的商鋪也多了起來,慢慢就成為一道風景線了,於是各地紛紛效仿都搞起了“漁人碼頭”。
澳門的漁人碼頭可能早已不再是漁民下海的地方了,這裡現時被修建成了主題公園式的大型旅遊場所,碼頭很大,佔地100多萬平方米,大多都是填海而成,這裡的許多建築都仿照歐美風格,我們居然還看到了仿羅馬的角鬥場。碼頭很大,有些地方我們也就沒有去了,因為都是仿建的,不看也罷。

澳門其實還是很好玩的,澳門人對外地來旅遊的也非常熱情。我們經常碰到在要去一個地方而不知道要怎樣走時,往往就會有人主動問你:要去哪裡?有一次在問路後,那人怕我們還是不會走,就乾脆返回去帶我們走了一段,並告訴你再下去要怎樣走,非常令人感動。在內地,一提起澳門,都認為是好賭之徒才去的地方,卻沒有能深刻感受到澳門的歷史文化,所以一般去香港的人要多於澳門,其實澳門要比香港好玩得多,而且澳門人感情質樸,沒有港人那麼多花花腸子。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