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有去美國旅行的想法,去年美國放寬中國遊客赴美簽證政策,對中國遊客是一個好事。今年初開始辦理簽證,簽證過程比較繁瑣、也讓人厭煩,沒轍、想去美國就要按他們的條件去做,還好、簽證順利。辦好籤證之後開始研究攻略、買機票、換錢、買保險等準備工作。

6月22日乘坐HU497航班首都丅2航站樓出發。

經過12小時多的飛行順利到達芝加哥。
在芝加哥遊覽。




芝加哥歌劇院,美國最古老的劇院,比較歐洲的劇院年代上還是有差距。



最貴的景點、芝加哥水族館,門票90多美元。





在新奧爾良海邊、遇到了可怕的龍捲風!

旅行中遇見的小旅友、常小姐,管我叫爺爺。








在CNN總部。


紐約華爾街。

在紐約乘坐地鐵,每次要2.75美元。有時人也很多。



紐約唐人街。






紐約曼哈頓街頭。














紐約帝國大廈。






參觀西點軍校。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原文連結: http://www.mafengwo.cn/i/3459772.html
十多年前讓人“仰視”的美國 摩天大樓的故鄉~芝加哥
芝加哥 看芝加哥最美天際線,聽動聽悅耳自然之鳴。 一、準備美國行 2011年是我人生轉折的一年,辛苦工作36年於三月底退休了。同時提交準備出境的資料後,得益於同學幫忙,很快護照到手。接著該使館約籤,那年月網路上還不能約籤,也沒有委託代理簽證公司,必須高價買電話卡電話預約。好不容易打通電話,北京使館約籤已排到一月後,瀋陽領事館的一週後,而廣州領事館三天可約。嘿嘿,廣州咱有親戚,就定廣州了! 先飛到廣州入住酒店,和親戚計劃好簽證當日出發事宜後,先在市內小轉,登一趟白雲山。簽證當天提前到達領事館外排隊等候,隨著人流逐步進入室內分別到達視窗遞交簽證材料,看到旁邊人被問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什麼幾處房產呀?以前出過國嗎?我也心中不停打鼓,咱可是既沒房子又沒車,只有可數的幾個退休金呀。那年月拒籤還是很常見的。 視窗內是一位年輕的美國美女簽證官,當她審視我的材料後,問了句:“你工作了多少年?”我答:“36年”。又問:“邀請函有嗎?”我答:“有”。當我低頭在袋中尋找材料時,只聽到:你通過了。“啊?”我隨口就反問出,她重複一遍“你通過了,可以走了”。沒想到簽證如此順利、輕鬆通過。 其實,在網上提交簽證申請時,使館已對你的材料進行了稽核,對能否給予簽證早已心中有數。 等待領取簽證的兩天裡,親戚駕車陪我到了廣東省北部韶關,來了個細雨濛濛遊丹霞。丹霞山是(5A景區)、順便泡溫泉、品美食。要不是這次機會,還真不會把韶關列為旅遊目的地。 拿到簽證購買機票時,離出發時間只有20來天,機票已不便宜,多渠道對比後購買了美聯航直達芝加哥奧黑爾機場的往返機票,共7000多元。 二、出行美國 2011年5月13日從首都機場出關,搭乘美聯航的飛機直飛美利堅芝加哥奧黑爾機場。就這樣我一個人、平生第一次正式出境了(之前還有兩次非正式的出境出境 )。記得是12個小時的航程,走的北極航線。我要了個靠視窗的座位,經濟艙的前後距離狹小,又困又累時,輾轉反側,兩腿無處擱,還真難受。有了此次長途航行體驗後,返程以後再沒有一次坐過這麼長時間的飛機,寧可轉機也不願意直達這麼長時間。轉機下來,走走轉轉、洗洗涮涮、吃吃喝喝,確實可以緩解疲勞。例如,去芬蘭北極圈,飛機轉汽車長達45小時不著床,居然感覺比連續飛行12小時好,也許是有同伴心情不一樣吧! 飛機準時降落在芝加哥奧黑爾機場,出關時檢查人員一邊開啟我的行李箱,一邊問我來這裡做什麼?我回答:參加女兒的畢業典禮。沒查到違紀物品,很快放行。出關轉過一個彎就見到女兒和她的同學,乘上他們的車很快就來到女兒租住的公寓~臨時的家。 這是位於芝加哥市南部,離市中心3到4站地的一個有著兩棟高樓的小區,整潔漂亮,樓座周邊花園開滿了鬱金香,樓門口坐著物業值班人員。 乘電梯上到女兒位於高層的家。這是個兩室兩廳一衛一浴套房,開放廚房。大客廳也被隔成一間房,分別租給了三位中國留學生,每人一間,共用廚房和衛生間,三位中國同學為同屆同系、相處融洽。 女兒的房間視野真好!可以看見芝加哥最高樓~威利斯大廈。之後在這裡居住的日子裡就經常憑窗遠眺,拍攝遠處和樓下左右的日出日落及風雲變幻中的芝加哥城市風光。 三、芝加哥的體驗 關於芝加哥,很多人都知曉發生在這個城市1886年的芝加哥產業工人大罷工。而我們現在享受的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假日,就源於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佈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所以,芝加哥早已是我們熟悉的一座美國城市的名字,但真正多方面認識芝加哥這座城市,當從飛機
落地芝加哥奧黑爾機場開始…… 2011年5月14日開始遊覽芝加哥城,在這裡度過了半個多月輕鬆快樂的日子。到訪女兒的兩個校區,參加她們的畢業典禮;專程開車參觀了西北大學校區以及密歇根湖防浪堤湖岸。女兒陪我遊逛中心城區和唐人街,參觀博物館公園,上高樓下湖岸;逛商場品芝加哥特色美食,首次聽到並吃到美國特色的早午餐;受邀到美國同學家家訪,參加同學聚會和朋友宴請,去郊外墨西哥超市和鄰州購物,甚至還特意深入城中跳蚤市場逛一逛。一切的一切回憶起來宛如昨日。這是一段快樂與美好的日子,也是一段和女兒共同生活、親情共享的日子。 (一)體驗城市交通 進入一個城市,首先你會接觸到城市的交通設施,體驗城市的交通狀況。在芝加哥的一二十天裡,感受了芝加哥的私家車、公交車、軌道交通等等,到訪城市中心區、周邊大學區,鄰界州購物區。
體驗公交車
芝加哥應該是美國大城市公共交通最發達的城市。女兒租住的樓旁小區外的馬路邊就是公交車站,女兒在樓上用手機查好公交車到達的時間,提前四五分鐘下樓即可。就像我們近兩年地圖導航也有了公交實時顯示。非早晚上班高峰時,人們也能不慌不忙有序上下車,可公交車門的便利性還沒完全跟上。 芝加哥公交車門的臺階設定很低,可以使人輕鬆抬腿上車。當有老年人、兒童或乘坐輪椅的殘障人士上車時,司機會放下車門下隱藏的坡道,方便他們的輪椅、嬰兒車上車。遇到騎自行車的人乘公交車,會把自行車放在公交車頭前伸出的架子上,方便騎車人階段性乘坐公交車,有利於綠色出行。乘客無論三三兩兩、還是十多人等車,都會排隊按順序上車,並且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至少一個兩個身位。 在上下學時間也常看見黃色的大鼻子專用校車。這些年,在北京市的馬路上也能見到類似的校車,多是一些私立學校的校車。
城市軌道交通
縱橫交錯於高樓大廈之間的芝加哥軌道交通線路,滿滿的工業風架設於城市空中,甚至乘坐高架軌道車,穿梭於高樓大廈之間,成為芝加哥旅遊觀光體驗的種方式。 芝加哥的軌道交通系統,170 公里的線路其實僅有 19.47 公里位於地下,其中近 92 公里的路線是穿梭在鋼鐵森林之中的高架鐵路。所以稱之為城市軌道交通或輕軌更為合適,而不是地鐵 。芝加哥市中心區被以上這樣由鋼鐵架起的高架環線包圍,幾乎所有經過市區的地鐵線路都要從這個環線上共軌經過。這也正契合了源自於英文的 elevated(高架)芝加哥軌交系統的名字——“The L”。如今 Loop 已經成為了最能夠代表芝加哥公交系統的城市景觀, IIT校園的軌道列車 芝加哥軌道交通最早在1892年開始投入運營,之所以設計成高架道,是為了避開當初泥濘路面蜂擁混亂的馬拉車輛。那時候美國工業開始發展,藉助於最新的鋼架結構,芝加哥蓋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摩天大樓,軌道交通也全面採用了同樣的技術,縱向的高樓和橫向的軌道交通構成了芝加哥城市中心的立體空間,使芝加哥成為了現代都市的典範。 位於downtown的Loop環狀鐵軌是這一交通系統的最大特色。被環線包圍的中間的四方的圈,就是他們稱之為的“loop”,就好像我們用高架路將城市圍起來的中心區域叫做內環一樣。只是芝加哥的loop是用高架鐵路圍成的。 跨越芝加哥河上的軌道交通 此外,芝加哥共有11條市郊鐵路線路,均以市中心區作為始發點,以方便6個郊區縣居民直接進入市中心。 上圖來自網路 從洛杉磯機場回到芝加哥,出機場感受了一次芝加哥的軌道交通,場站銜接便利,車廂寬敞、設施老舊、噪音很大、搖晃不平的感覺明顯。畢竟是一百多年前的設施,至今仍在正常執行,不得不說傳統工業設施的粗獷與經久耐用。 網傳芝加哥現在的藍線軌道交通已經用上了中國生產的現代化列車車廂。
芝加哥河遊船
芝加哥河像一個向左旋轉90度的“Y”,將規規整整的芝加哥方格狀街區劃開兩道45度斜線。 沿河架起高速公路,而河流的水中航線也成為芝加哥河連線密歇根湖的交通線路,河上有往返遊船和水上巴士,除去冬季冰封河面也是湖邊到市中心高樓大廈的另一種交通線路。 乘船暢遊芝加哥河,可以感受河兩岸滿滿現代風和後現代風格的高樓大廈。…
【陪著爸媽走遍美國】之美東繁華都市篇:芝加哥+紐約+華盛頓+巴爾的摩+匹茲堡+克利夫蘭
一些預告: 關於我 微博:@莉莉她姐Cleveland Instagram: @Lilyssister_Cleveland 其他遊記: —————————————————————————————————————— 2015年 3月奧蘭多//www.mafengwo.cn/i/3541586.html 4月新奧爾良//www.mafengwo.cn/i/3522522.html 5月美東環遊 //www.mafengwo.cn/i/5331255.html —————————————————————————————————————— 2013年 3月佛羅里達//www.mafengwo.cn/i/3521227.html —————————————————————————————————————— 5年前,離開家,漂洋過海來美國求學。 父母驅車八小時把我從鄭州送到上海浦東機場。 2013年,我去德國洪堡大學交流,之後回家待了一個月,回美國後為了畢業、實習、找工作,假期就沒沒再回家。 一別兩年。 終於等來了畢業典禮,提前幾個月就督促爸媽辦簽證,我則在美國這邊一絲不苟的為他們的第一次美國遊,也是我們一家三口第一次長途旅行做計劃。 同行的還有親愛的叔叔——那時候他還是我的男朋友,如今是丈夫。 如何幫爸媽辦理赴美簽證 爸媽比較幸運,簽證時剛好趕上10年的有效期。 雖然是簡單的B1B2旅遊簽證。但為了確保父母的赴美簽證萬無一失,我把美國大使館網站上要求的所有可能用到的資料都準備齊了,雖然跟大使館打過N次交道的我深知這些材料最後的利用率可能非常低,但為了見爸媽,為了讓他們看看我生活了將近五年的地方,還是很認真的一份一份準備好。 這些簽證材料都是我一個字一個字自己寫的,中英雙份,花了我不少功夫。 實踐證明,只要背景乾淨,理由合理,簽證官根本不關心這些囉裡囉嗦的資料,在北京美國大使館簽證的時候,簽證官只要了父母的護照,DS160和簽證預約確認頁,問了父母我的出生日期和畢業院校。 我爸是一個平時安靜沉穩的美男子,簽證那天排到視窗時卻突然緊張了起來,簽證官問我生日是哪天,他居然答錯了……我媽在身後偷偷拉他的衣角,小心提醒他,簽證官見狀衝著他倆直樂。 結果他倆還是非常順利的拿到了簽證,我爸心情大好,從大使館出來直接帶著我媽去遛彎去high。 B1B2商務/旅遊/探親簽證材料準備: 這裡有清晰的B1B2旅行簽證所需材料,比較適合父母來美國探望讀書/畢業的孩子: 其中帶*的要在簽證時第一時間遞交給簽證官,其他資料在簽證官要求時遞交: 1,護照 X2 * 2,DS160確認頁(美國簽證申請表)(共2頁)* 3,簽證照片 (一人兩張)* 4,簽證費繳費證明電子版(帶有4個條形碼的那張紙)(共1頁)* 5,學校邀請函原件 (共1頁)* 6,我的個人邀請函英文 (共1頁)* 7,父母在職收入證明中英文 (共4頁) 8,父母請假條中英文 (共4頁) 9, 父母個人簡歷 (共4頁)…
美國之行1
《“美”夢成真•十一》均善文 自今日開始,才正式開始“相面”美國。之前只是開場鑼鼓。 幾句話的美國史— 二百多年的美國史,若用幾句話概括,就是“一次歪打正著的探險,一條揚帆遠航的破船,一聲約克鎮的槍聲,一場不是東西的戰爭。一個化解危機的契約,兩份自我解脫的宣言,三個有意思的人物(華盛頓、傑斐遜、林肯)四次佔盡便宜的買賣合同(購買阿拉斯加等合同)。 相面芝加哥— 到芝加哥,已是當地時間中午十二點。 出了機場,明媚的陽光、和煦的清風,一起迎面撲來,頓時覺得神清氣爽。芝加哥很美,美就美在有靈性,一草一木、一街一樓,都很恬淡,靜靜的,不鬧不喧,不溫不火,讓人有一種久違的感動…… 在芝加哥公牛隊總部停留片刻,因喬丹不在,便與喬丹的塑像照了一張合影。 然後去市中心,在人面噴泉廣場,逗留許久,近距離接觸芝加哥的男男女女,別有一番情趣。 車行二十分鐘,高樓林立的城市不見了,代之以零星的房屋,散落在公路兩側,圍裹在樹叢中,只可惜芝加哥的春天姍姍來遲,樹枯枝幹,少些盎然生機。 除了市中心,芝加哥似乎沒有城鄉之分,走在城區,因為房屋低矮錯落,好像走在裊繞鄉村;到了遠郊,房屋依然棟棟如墅,恰似進了田園都市。 原來是個“文盲”— 在芝加哥機場接受海關通關檢查時,心情有點緊張,生怕說錯話被芝加哥海關遣返,丟人現眼。 海關實行自動報關,這下再次體現出“文盲”的本色。 英文字母只認得yes no,於是只好請領隊幫忙。 好在今天是週五,海關官員們心情不錯,幾百人的中國遊客,無一滯留“黑屋”,大家自然興高采烈。 一個現代人,當必須有三樣東西緊握在手:方向盤、英語、電腦。 差一樣就如同一張桌子差了一條腿,難以支撐。 回去還得學習,學習無止境,一生須努力。 倒時差很痛苦— 寫這篇短文時,芝加哥才凌晨四點多,西安已經是夕陽西下人斷腸的時候了。 一個生活很規律的人,這會兒睡哪門子覺呢? 可是十三個小時的長途奔波,一天一夜未曾閤眼,也該有一次睡眠了。 以往我都是子夜入睡,辰時之初即起。 這回麻煩了,亂套了。 自信滿滿的美國人— 在芝加哥大街上,恍若到了歐洲的布魯塞爾,人種都一樣,難怪有錯覺。 文化和制度很相近,表情似乎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們都很淡定,也很放鬆,既沒有中國式焦慮,也沒有韓國式急切。 與歐洲不一樣的地方也能明顯地覺察出,美國人普遍都很自信,他們不像西歐、北歐人那樣“謙卑”,他們個個都很有個性,你不笑,她不笑,你求她,她也一樣開心的幫你。 制度這個東西,的確能塑造人。好制度能使人舒展灑脫,壞制度能讓人卑鄙猥瑣……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初到美國,最大的感受莫過於這個國家,一切都是警察說了算。 所謂的依法治國,美國貫徹的最徹底。美國的老虎—政府在哪兒呢?美國是一個大社會、小政府的權力結構。政府在美國,猶如中國古代的丫鬟們,只拿鑰匙不掌實權。 任何事,都有參眾兩院,輪不上政府指手畫腳。 於是警察的地位就高了去了。 我總擔心這些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的美國警察,會不會徇私枉法,以權謀私? 徇私枉法的事情多發生在警察與黑人、警察與外國人之間。普通的美國公民,沒有人太擔心這件事。有暢通而有效的監督體系,任何的投訴或起訴,都會得到積極的迴應,根本不存在“石沉大海”的問題。就因為媒體不在政府手裡,政府也無權辦媒體。 可見“言論自由”在一個民主政體,彌足珍貴,須臾不離。 在飛機上,坐在前排的一個上海人一直滔滔不絕,大談特談他多麼自由。 他說,我想說啥就說啥,這就是民主嘛……他把言論自由侷限在自己的一張嘴上。這不是真正的言論自由,真正的言論自由,是能夠讓自己的言論得到傳播,比如能登上報紙,能變成出版物。你在你家說一句話就成了言論自由,豬喝狗也能做到呀……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原文連結: http://www.mafengwo.cn/i/9278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