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準備

兩年前,我曾在美國交流一年,紐約的繁華和多元讓我在回到上海後依舊時不時想起這座同樣絢爛的城市。機緣巧合,兩年後我又回到了這座城市,紐約似乎已經成了我的第二個家。我一向偏好美東大城市的發達便利,但也一直存著對廣袤無垠、未曾被過多開發的中西部風景的好奇。想起很久都沒有與父母一同出遊了,便決定帶著父母來一次美西之旅。
對於沒有辦過美國旅籤的人來說,辦理簽證是個不小的麻煩。不過,根據我的經驗,只要網上申請時如實填寫各種資訊,面籤時能夠自然地應答去美國的目的、行程計劃這些問題,一般來說都會比較順利。除去簽證,另一個讓我和父母討論了很久的問題是,要不要自駕。美西地廣人稀,公共交通那是絕對指望不上的,所以其實只有兩個選擇:跟團和自駕。但凡想要深度欣賞國家公園的人都會傾向於自駕,我也不例外。可惜我至今沒去學開車,而父母也是第一次出國。雖然他們都是駕齡十年以上的老司機了,但面對完全陌生的語言和不盡相同的交通規則時還是十分忐忑。思慮再三,我還是決定跟團,畢竟我是想讓父母一起放鬆一下的:既然我不會開車,我也不能把這個重要的任務放在第一次來美國的爸媽身上。不過,在這次旅行結束之後,爸爸說這次每個國家公園都只看了個皮毛,等他們下次有空一定要自己開車多玩幾日。希望疫情儘早徹底結束,大家不用再提心吊膽處處受限。
準備自駕的朋友除了一般旅行的必須品之外,一定不要忘了在國內做好駕照公證,瞭解租車公司對證件年齡保險等方面的要求並提前做好準備。
我們的旅行時間恰巧在聖誕前後,初冬的服裝足以禦寒,如果比較畏風的可以穿衝鋒衣。另外,絕大多數的國家公園雖然都能駕車穿梭其中,走道也不算崎嶇,但畢竟是較為原始的自然地貌,仍舊推薦穿好走的運動鞋或登山鞋。
小貼士:喜歡“大菜”的朋友可以直接從第三章節看起,回過頭來再看第二節。

國家公園初體驗:錫安與布萊斯

從洛杉磯出發,我們的第一站是兩個不怎麼大、不怎麼壯觀、不怎麼有名的國家公園。這麼說聽起來似乎我對它們挺嫌棄的,但對於之前從未去過美國國家公園的人,包括我,錫安和布萊斯卻是恰到好處的兩道開胃菜。
陡峭的山巒紅得發沉,凋零的草木鑲嵌其中, 冬季陰日更是給錫安加一層暗色,但本應致鬱的風景卻另有一種迷濛的美感。

相比之前,布萊斯就顯得活潑許多。雖然積雪幾乎要把整個公園都淹沒了,行走途中也不時有雪花飄落,但寬闊的地形、錯落有致的山峰、更為和諧的色彩讓人流連。

亞利桑那的山水:鮑威爾湖 羚羊彩穴 馬蹄灣

在亞利桑那州和猶他州的交界處,坐落著美國第二大的人工湖/水庫——鮑威爾湖。它由格蘭峽谷大壩蓄水而成,在格蘭峽谷國家保護區內,也是科羅拉多河的一部分。鮑威爾湖雖然由人工挖鑿而成,但與自然峽谷完美融合。早晨的陽光直射平靜的湖面,映出粼粼微波,與朝陽般的山峽交相輝映。

在太陽將將升到半空時,我們走下油輪準備前往羚羊彩穴。每次看到羚羊谷的照片,它在陽光下呈現的曼妙曲線與色澤明暗的變化都能讓我感嘆連連。這次終於輪到自己親身探索了。羚羊谷位於印第安原住民保護區內,也由印第安人自主運營。由於谷底十分狹窄,每次只能有限定人數通過,大家會像在遊樂園裡一樣排隊分組進入參觀,每一組都會有當地人帶隊作為導遊。一般來說,只有正午前後一段時間的陽光才能直達谷底,這時候的光影效果也最好,所以有需求的小夥伴可以算好時間到達。

經常與羚羊彩穴一起被提到的,便是馬蹄灣。這一截科羅拉多河的U型河道也是格蘭峽谷的一小段。由於河灣圍繞的巨石形似馬蹄,而被人稱作“馬蹄灣”。

獨特地質:拱門國家公園

拱門國家公園是一處既單調又不單調的自然景觀。說單調,作為拱門狀自然砂岩集中地,它的最大特徵便是公園裡隨處可見的“拱門”;說不單調,是因為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拱門,在不同角度和強度的陽光的照射下,落在或茂盛或光禿的土地上,依著或陡峭或平緩的地勢,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風光與氛圍。

原味美洲文明:納瓦霍族的紀念碑谷

紀念碑谷並非真正的石碑,而是位於北美原住民納瓦霍族的保留地中的一片平原。磚紅色的砂石很好地體現了其粗獷原始的風格,濛濛霧氣和出沒不定的陽光又給這片土地增添了不少神祕的色彩。

尾聲

寫到這裡,我和父母的旅途差不多就進入尾聲了。故事真正的結尾是在拉斯維加斯好不容易美餐一頓、看了永利宮音樂噴泉、逛了賭城大道的夜晚。然而時間有限,我們沒能真正的參與其中,準備來的朋友一定要預留一天一夜好好享受一下。
旅途總是充滿驚喜與懊惱,驚喜於各種自然景觀和地貌的鬼斧神工,懊惱於有限的時間、難覓的美食和不完美的規劃。不過也許所有的缺憾都是為了讓我們在更充足的準備下故地重遊。
感謝各位看到這裡的同樣愛旅行的小夥伴!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