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野枊地質公園:它是一個突出於北海岸的狹長海峽,在千百年海水的侵蝕、風化的互動作用下,逐漸形成菌狀石、燭臺石、礓石、虎穴、棋盤石、海蝕洞等地質奇觀,成為北臺灣最富盛名的地質公園.

此照來自網路
女王頭是地質公園的地標。

女王頭雍容尊貴的形態,已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象徵。但隨著海浪的侵蝕及地層的抬升,頸部越來越長也越來越細,經過風吹雨淋,隨時有斷掉的可能。

野枊地質公園裡,價值連城的菌狀石就是這個女王頭像,成為野枊的鎮島之寶。這是所有到野來的人必須留影的地方,所以,這塊石頭旁邊是天天有人看守。這個女王她天生麗質,楚楚動人,像一位年輕、漂亮的姑娘

婷婷玉立,成為世界上公認的自然奇觀。

野枊典型的菌狀石,這些菌狀石像一個一個蘑菇一樣。600萬年前的造山運動把岩層推擠出海面,造成臺灣島,野柳是其中的一部分。造山運動擠壓時,在野柳的兩側推出兩道斷層,斷層帶破碎易受侵蝕,所以兩側凹入成灣,中間突出形成海岬鈣質砂岩因含有圓形或不規則形石灰質結核,所以抗侵蝕力最強,砂岩次之,頁岩最脆弱,最容易被侵蝕,在海浪、雨水和風的侵蝕和地殼不斷的抬升下,造成野柳的奇巖怪石形成菌狀石、燭臺石。

燭臺石,這是野枊島上的另一個奇特結構,燭臺上有一個石頭,由於海水的沖洗,這石頭在燭臺上慢慢磨出一個坑,石頭就像火苗一樣,燭臺慢慢抬高,越發的明顯。如果能碰到海水漲潮時那現象就更為明顯

野柳地質公園的海岸風光也不錯

眺野枊,野枊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奇特的地理環境,奇特的自然景觀,奇特的大地造化,奇特的絢麗色彩,加上良好的管理手段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就喜歡這蘭蘭的海水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