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臺灣

船晃呀晃呀晃,晃到了海峽對岸。

初到臺灣,深深被到臺灣的一種秩序感所感染。走出碼頭,映入眼簾的是馬路對面的一個小型機車停車場,並不起眼,機車排列地卻是異常整齊。回想在自己所生活的城市,電摩隨意地在路邊停放,無不見縫插針。這一幕著實是讓我印象深刻。
捷運站的電梯上,人群也總是主動地排在右邊,讓出左邊的道兒供趕時間的人行走。捷運門口總是排得整齊的隊伍等待上車,不急不躁。而捷運上的博愛座總是空著的,並不會有其他人會想去搶佔這個位置。

留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臺灣人。不論是商場導購員車站售票員,還是夜市的小攤販,他們似乎都秉承著共同的職業觀,就是“顧客至上”。

臺灣的人

到達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房東Jay叔碰面。Jay叔是一個十分熱情的人,在出發前我就向他諮詢了關於臺灣的種種,提前幫我定車票,還親自到地鐵站接我們。Jay叔的家是日式套房,玲琅滿目充滿著生活氣息,讓我有機會去窺探臺灣人的生活方式。
乍看臺灣人的生活與我們並無二致,不同的是,711便利店貫穿臺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日用辦卡繳費甚至一日三餐都能在便利店解決。居住場所附近卻不容易找到買水果的店家,照著Jay叔的指引,穿街走巷才找到老遠的一家水果店,那老闆更是直爽得可愛。

“橘子這麼便宜!一塊錢一斤!甜嗎?”
“那個不甜,不要買”……

奇怪的是,走遍臺北大街小巷,竟沒發現一個垃圾桶,回頭問起Jay叔,才知道在臺北丟垃圾只能丟進向政府購買的特定的垃圾袋中,只有這種垃圾袋才會被回收。也就是說,你需要為自己所丟的垃圾付費,丟得越多,花的錢也越多。據說這種方法大大減少了生活垃圾的產生。
機車在街道上隨處可見,據說年輕的小夥子要是沒有一輛機車是把不到妹的。但是機車的盛行必然會影響到公共交通的秩序,我所生活的城市也是深受其擾,通常會有一些禁止的政令下來,往往都是起不到控制效果。
由此想起此前看過的一篇文章《臺灣為什麼不禁摩》提到“政府不能因為要打造一個「看起來」好的城市就枉顧社會百姓的需求。都市看來亂,不是人民的責任,是政府規劃管理的不好。叫社會底層的百姓不要騎摩托不是治本的辦法,那是鋸箭療法。如果政府能夠提出並興建完善的大眾交通系統讓大家都樂意搭公車還是地鐵上班,那禁摩也許還有幾分道理,但是在還沒有做到這一步時禁摩,無疑是剝奪了人民的交通權。試想還買不起車,但是又要到遠方工作的工人或剛畢業的大學生們,要怎麼辦呢?”我想這就是為什麼臺灣總是充滿人情味的原因吧。

臺灣的景

臺灣的景點不收門票,旅遊區鮮有商家坐地起價,一切都是那麼地良心。
來到花蓮,我們去了七星潭,海岸都是被浪打磨的圓滾滾的石頭,臨近海邊,有一排天然形成的高地,我們的導遊水哥再三叮囑我們不要越過高地靠近海邊,七星潭的浪會把人捲走的,一邊用手比劃著模仿浪花的走勢。

我看著這美麗清澈卻又暗藏危險的海灘,心生敬畏。回想自己曾以為七星潭可以游泳衝浪的天真想法就暗自感到好笑。

隨後又去了鯉魚潭,鯉魚潭的有一股讓人變得快樂的魔力。我們租了自行車,沿著環潭公路一路騎行。下過雨的地面溼漉漉的,空氣裡的顏色清晰而鮮豔,蜿蜒曲折的道路兩旁盡是綠油油的一片,地面卻飄落了泛黃的樹葉。偶爾越過樹林可以看見鯉魚潭的波光在閃閃發亮。再遇到一段下坡帶起涼風陣陣。那心情真是愜意到了滿點!

在花蓮通往墾丁的路上,這天天氣極好,湛藍的天,團團白雲像披肩似的纏繞在遠處的山腰上。

臺東的瑞穗牧場,鮮美的牛奶與乳酪。

引起一陣圍觀的高傲的鴕鳥兒

而潛水的經歷像是開啟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最困難的部分不是在海底,而是揹著沉重的裝備從岸邊一路跨越佈滿礁石的淺海區走到深海的入口。一路磕磕碰碰險些摔倒,那裝備真是重得令人感到天昏地暗。終於走到路口,教練帶著我們入海了,一面記著剛學會的潛水要領一面看海底飄起的沙礫拂過眼前,大片的魚兒就在眼前遊過。海底的水壓讓我感覺隔著世界好遠,看不到很遠的地方。記憶逐漸變得模糊。只記得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魚乾來吸引四周的魚兒靠近,魚兒們爭搶著我手中的食物,那觸感,那力道,卻是記憶猶新。

在淡水與攝影師小也的遇見,淡水就像是座落在充滿西式風格建築的小山包。路過周杰倫的《不能說的祕密》拍攝地淡江高中,據說那也是周杰倫所就讀的高中。只可惜不能進入一睹風貌。

走在淡水真理大學的校道上

也假裝拍一組「臺式」文藝小清新照片

臺灣的美食

不得不說的是臺灣的美食,夜市一圈逛下來,幾乎不重樣,簡直就是美食的狂歡。


夜市裡也有很多民間藝人,彈手風琴,打架子鼓,演奏薩克斯風。

短暫的幾日逗留,沒能慢下來把這座城市細細品味,卻完全不阻礙我喜歡上這座城市。
臺北Jay叔的鹿羊龍舍,是我們的第一站和最後一站,臨行前一大早出門趕飛機,發現Jay叔已經起來了,只為和我們打聲招呼送別。真心被臺灣所經歷的人和事所觸動。若有機會,我還要再踏上這片土地。

我們和Jay叔兩位可愛的兒子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