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えつよ / ins:etsuyo623)
日語裡有句話,
常常在吃飯前說:いただきます。
吃飯後則說: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
大致是一樣的意思,就是感謝上天賜予食物,或者感謝神明讓我又能吃飯等等。
有人說這是與惡劣生存環境密切相關的習慣用語。
因為火山多、地震多,還有海嘯、颱風等等,所以總是惶惶不安,覺得有口飯吃就是自然的恩典、神明的佑護,所以動輒感謝這、感謝那。
這恐怕是一種誤解。
日本的自然災害並不比其他國家更多,比如吾國,地震、洪災、旱災、蝗災,規模更大,但是卻未流傳下來類似的日常用語。可見,自然災害不是引起、形成某種習慣的必然原因。
以歷史的維度來看,日本的資源也不算匱乏。所謂匱乏,主要是進入工業社會以後因為缺少某些工業原料而給人這樣的印象。但是,在這之前農業主導的一千多年曆史中,適合生活所需的各種資源稱得上充足且豐富。日本農業多樣性特徵明顯,成熟的農田種植業、發達的漁業、規模可觀的林業及相關動植物產出等等,同為日本農業的支柱,相比於眾多以農田耕種為單一支柱的國家,曾經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而若單從審美的角度看,日本列島真可稱得上得天獨厚。
一則富於變化。
在狹小的列島上,難得集中了海濱、平原、森林、丘陵、火山、湖泊、河流等幾乎所有的景觀資源,千姿百態且密集度高,以致交錯綿連,相映生輝。並且,受海洋及緯度影響,列島四季分明,景觀在時間維度上也呈現極其豐富的變化。比如春天的櫻花、秋天的紅葉、夏日的流水、冬天的白雪,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標誌性風景。
二則小而靈秀,可親可近。
日本雖然山多,但是都不高,並非巍峨迫人的崇山峻嶺。平原也很少廣袤到廣闊無際的程度。河湖也都不大,洶湧氾濫的情況也很少見。總之,少有使人類心生懼意之威嚴巨集大而不可及之風貌。人們居住在山海之間的小平原、小盆地或者河流沿岸,周邊近在咫尺的景觀培養了篤定的審美意識——比起高遠、氣勢磅礴的壯美,更習慣於可親可近、純樸洗練的秀美。
此等景觀以及審美偏好,逐漸塑造形成崇尚自然、親近自然、並以樸素為美的民族意識。進而反映在日常生活中。
比如日常用語。
飯前飯後說那樣的話,起源並非出於對自然的恐懼,也不是類似西方人征服自然後的心有餘悸,更不是類似斯德症患者般扭曲的感恩情結。它體現的乃是面對美好山川時,發乎於心的愉悅並甘願對自我定位的放低。
一句話,因為傾心,才說出謙遜的話。
而聽到這樣的話,有時會讓人想起龍貓居住的大樹,以及樹下抬頭仰望的小女孩。
(圖片來自:えつよ / ins:etsuyo623)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