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景不如看景,上圖先看看
京都北野天滿宮的梅花祭
高野山的雪後初晴
春心萌動的極樂橋
暗夜中閃爍的壇上伽藍
小雨輕洗的奈良
二月堂畔
一棵開花的樹
梅花往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心事重重的屋宇
畫中……
雪畔的晴光
一、緣起
如同沒料到會突然結婚一樣,這場日本的關西行走也是突然而至、猝不及防的。行程的緣起是一對盆友夫妻的召喚,問寒假要不要同去東瀛,一向疏懶的我聞聽,登時兩眼放光,立志搭上這輛順風車,一來可以人多勢眾地在一個陌生的國度相互壯膽兒,二來可以搭蹭他們的行程安排,可以省我多少心!我只需帶著溫順、隨和以及不辭勞苦地跑腿打雜兒就是OK的。
然而,就在我歡天喜地地為簽證奔走之際,卻忽然被his 瑙婆通知,“我們去不了了”……我趕忙揣著一顆蒙圈的心跑去her瑙公處求證,邊求證邊央告,企圖看到枯木逢春的奇蹟。然而,枯木就是枯木了,her瑙公說,他們通知寒假加班,走不掉了……正好你倆可以當作蜜月旅行。我稍許恍範兒——咋說好的扎堆兒闖關西,秒變蜜月旅行了呢?誰說俺倆要蜜月旅行了涅?我可以欲哭無淚嗎?
顧不得嘲笑自己“想佔便宜絕沒好下場!”,便立刻回家切換了自力更生、發憤圖強模式,開始在暗黑世紀中摸索行程。由於時間被最初的計劃鎖定在春節過後,沒有如波濤翻滾的櫻花林;沒有不讓春花的紅楓;沒有夏季遮天蔽日的濃郁、蒼苔;甚至,季節已經進入了春天的疆界,連場好雪都是不敢祈盼的——好心的盆友安慰我,可以拼一拼人品,萬一能趕上一場京都的雪呢?這都什麼時候了?地球都變暖了啊親!我想我當真人品過硬,會遭遇這樣說不走就不走&“被蜜月”的旅行嗎?什麼都沒有我們看什麼!終於,天無絕人之路,讓我發現了一個主題——不如我們去霓虹看梅花!“霓虹訪梅”!想想這四個大個字,瞬間感到此行被鍍上了一層傲岸、孤絕的光華。撕開絕望無助的統治,眼前,彷彿若有光!
二、煎熬出來的行程單
籌備階段是一個想哭的階段,此前從未涉獵過關於霓虹國旅行的資訊,說好了是因為可以“不勞而獲”才去的,而現在,所以完全陷入了一個“狗咬刺蝟——不知從何下嘴”的境地,故事該從哪裡講起呢?好在雞賊的我又刨來了另一剛從東瀛爽歸的盆友的全套行程,決定不問青紅皁白地山寨他!
根據性別的特徵,我和先森作了如下分工,他負責交通的設計、安排,我負責吃、住和行程規劃。
先森屬於上世紀的學霸,在此之前,我始終對學霸缺乏應有的敬畏,而經過這個籌備過程之後,我才深深體會到,學霸與學渣之間隔著對未知世界進行探索的滔天慾望,這慾望猶如吃貨面對著食物,這慾望猶如女人面對著包包——以至於為了這10天的行程,他最終採集的交通圖檔案達到了56個。即便如此,他仍舊在反覆研讀,在腦海中建構空間模型,力圖站在大阪地鐵站的時候如同站在東直門地鐵站一樣賓至如歸。作為資深學渣的我則堅持認為,在無常的世介面前,所有計劃是虛妄的,不如先了解個大概齊,邊走邊摸索吧……但不管怎樣,我對他這樣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產生了深深的敬意,我不再狂妄嘀以為,“若上天再許我一個機會,讓我掌握了學習方法,以我現在對世界的態度去趕考,刷個某華某大也未必就不行。”我桑心地知道,就是上天再給我15次機會,我依然上不了某華某大,因為我下不了那個苦功夫……
而我的成就則是掘地三尺找到了這次霓虹訪梅的兩個亮點,其一是位於奈良郊區的月瀨梅溪,另一個是天滿宮的梅花祭。
之所以敢於不求甚解地踏上異國之旅,是因為我們背靠著偉大的網際網路+的時代!什麼問題不可以在網際網路上解決呢?基於此,必須不遺餘力嘀保障WIFI訊號的充足供應,命運多舛的我下大決心花大力氣通過兩種渠道租用了兩部“漫遊寶”來作為通訊的保障,一部是快遞的,一部是到機場現場領取的。事實證明,這樣的囉嗦舉措有著無以倫比的正確性!
就這樣,揣著無知無畏的一顆心,我們向著那個並不遙遠卻渾然陌生的國度出發了……
三、初到大阪府的波折
如前文所述,我們此行基本山寨的是“前車君”的行程,期間小有變化——譬如我的月瀨梅溪——因此,我們別無選擇地沿著前車君的足跡在大阪的關西機場登陸。關西機場是填海而建的,人工島上橫平豎直的邊界,島上忙碌的集裝箱,以及各種閃爍著金屬光澤的機械裝置,都像是人與自然的一場對話,曾幾何時,這裡只是一片漫無人煙的海面,而如今這裡生長出繁忙的空港,它像是一面鏡子,反射著這個國度這座城市的繁華。當飛機在無垠的海面上徐徐降落的時候,心中會升起一種異樣的感慨:這樣一個小小的島嶼之國,上天賜予他們的一切是如此有限,然而他們憑藉著強烈的求生意志和刻苦耐勞的精神,延展了這種有限,眼前的這座懸於滄海、懸於萬頃碧波之間的機場無疑是一個奇蹟,而哪一個奇蹟又不是在絕境中掙扎著降生的呢?也許,任何一種荒涼之下都蘊蓄著巨大的可能性,而若想扣問那些寶藏,則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心。是的,既然是人力創造的,就終究有一天會像人的衰老一樣,這座奇蹟般的人工島嶼也會消失,但那又怎樣?它存在過,它就曾以它的存在告訴世界,人類曾經怎樣不遺餘力地努力著,克服著現實對我們的束縛——我們的自由不來自對現實究竟的掙脫,而來自於我們永遠不會屈從於現實,我們永遠不會坐以待斃!
由於當時手忙腳亂,沒能用畫面紀錄下眼前的奇觀,所以此時只能援引別人的佳作填補這個空白。//tuchong.com/376530/6917854/(//tuchong.com/376530/6917854/)
(圖片來自//tuchong.com/376530/6917854/(//tuchong.com/376530/6917854/) )
大阪,留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海天一色的湛藍,是白雲在其間的點綴,如同雪域的聖潔;是橫跨海面的閃爍著科技之美的鐵橋,是在遼闊的海面上呼嘯而過的列車,這樣的景象恍若夢境。
在來到日本之前,問起每一個先行者,日本是什麼樣的?眾口一詞的答案都是——乾淨。當我在機場通過海關,真正腳踏實地地站在機場大廳的時候,第一個吸引我注意的畫面是一個年級很輕的工作人員,在用手持的吸塵器清理臺階上的浮塵。此後,在其他的環境中也相繼看到不同的工作人員在用各不相同的方式從事著相似的維護工作,人不同、地點不同,工具不同,唯一相同的是他們的專注和耐心。“乾淨”二字,可深?可淺?可易?可難?
到達日本之前,我們曾在網上購買了某袋的網上地陪,一到大阪機場,馬上開啟呼叫,請他們為我們在微信上建群,進行吃喝玩樂的現場指導。然而,正在我們為找到組織而歡喜的時候,猛然發現手機上顯示WIFI訊號的小扇子不見了,啥情況!不詳的陰雲瞬間籠罩……經過冷靜排查,發現問題出在機場租用的漫遊寶上——還沒幹活的漫遊寶,居然沒了電。天地良心,我在櫃檯領取它的時候還特意詢問櫃檯小哥,電是滿的嗎?回答是當然的肯定。現實無情地告訴我,我雖已不再年輕, 但傻缺的單純依舊,我居然就信了他,我居然就把我的信任我的生命線交付給了這塊漫遊寶,而它,一開始就撂了我一跤——完全沒電了啊!好在我有那個快遞的“備胎”,馬上火線交班,投入使用,化險為夷。所以再次嚴肅提醒每一位後來的親,務必要對漫遊寶給予足夠的重視,最好能有快遞的漫遊寶,可以保障在家充滿電再出發,並且,最好能有“備胎”,以備應對各種意想不到,這是你孤懸海外的時候最核心的保障!
救活了WIFI訊號,和地陪群重新取得聯絡,開始興致勃勃地欣賞車窗外的景觀,身邊、眼前的一切既熟悉且陌生,熟悉的是似曾相識的樣子,陌生的是和你生存環境迥然不同的氣息。那些小小的院落被收拾得整潔而井然,每個院落中都種植著婷婷而立的小樹,每棵小樹都被修剪得齊整卻錯落有致,吐露著主人的心思。
在陌生環境的安全感和親切感來自於在這裡發現了你所熟悉的東西——比如文字。日本,是一個我們在語言上完全不可溝通的國度,我們卻沒有那麼多身處異鄉的恐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招牌上有著我們似曾相識的文字,雖然發音是完全摸不著頭腦的,但僅憑文字,我們也能依稀猜到它的意思。比如在路過的站臺上看到的這塊招牌。
哈哈,這分明就是大阪的天倫醫院嘛!不同國度,不同種族的人,有著相似的苦惱,也有著相同的訴求,這招牌上訴說著人最隱祕也最熱切的願望,它超越了國家與種族,成為我在日本識得的第一塊招牌。
日本交通工具的準時是有名的,學霸君就是依靠這一鮮明的特點為我們的行程制定了天衣無縫的交通工具轉換計劃,然而,初到日本的我們卻因此再度遭遇了意外——就在我們距離目的地JR難波站還有一站的時候,列車忽然停止不前了,在交通預計中並不存在著這樣一個停駐的站點,原本成竹在胸的學霸君開始表現出焦慮。車廂中反覆播報著通知,此時我和學霸君完全陷入了無助,只能跟隨人流戀戀不捨地下了車——這輛車是運載我們前往目的地的唯一依靠,不需要言語就可以把我們送達目的地,我們的酒店,而現在若被拋棄在半路,我們該怎麼辦……剎那間腦海中閃過流落異鄉的種種畫面,以及求助的各種手段。
好在我們有手機,好在我們有WIFI,好在我們有著袋袋的網上地陪,於是馬上發出了SOS的呼叫。袋袋接到求救之後很快開始搜尋應急方案,幫我們設計新的路線。我們在站內原地待命。此時,車上的乘客已經各奔東西了,瞬間疏散,井然有序,除了在站臺上小跑著穿梭往返的乘務員之外,還有消防員模樣的人拿著水管在忙碌。仍然不知發生了什麼。
這時,在那邊忙碌的袋袋有了搜尋的結果,為我們指出了轉車的路線,並且告訴我們之所以停車,是因為發生了“人身事故”。所謂“人身事故”就是有人臥軌了,跟中國一樣,春節前後是人們轉換跑道的節點,有些人從此失了業,選擇了這條絕路,而JR鐵路是這類事故的重災區。初來乍到,我們就以這樣的方式切入到了日本社會生活中更真實的層面,內心的感受五味雜陳……
在每個車站我都喜歡看熙來攘往的人流,看每一個人腳步匆匆地從身邊走過,你無法知道在他們身上都發生過怎樣的故事,於他們眼前的面孔中想象他們的往昔和未來,對我而言是一件樂此不疲的事。眼前的這些小盆友,穿著一樣的制服,揹著一樣的書包,從背影中幾乎很難分辨出他和他有什麼不同,然而然而,隨著時光的推移,他們每一個人,又將走向怎樣的人生?又會擁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酒店的尋找也並不順利,當我們在導航的指引下兜兜轉轉往返好幾趟之後終極目標卻始終和我們捉著迷藏,正當我們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暈頭轉向的時候,忽然看到一個角落中出現了公安局的牌子——有困難找警察啊!果然,警察叔叔帶我們找到了一個酒店的保安,保安領我們就近從酒店的後門進入了眾裡尋他千百度的東方大酒店。後門的憋屈與逼仄令人心涼,心想這鬧市區的“大酒店”都是個坑,難不成已經是國際慣例?然而,等我們靜下心來仔細打量它的時候,發現其實還好,它真正的樣子並不像從後門看到的那麼狹小、侷促,並且還有一個鬧中取靜的中心花園,在黃昏中散發著優柔、溫暖的氣息,對於這一路奔波的我們而言,是一種溫柔的安慰。乾淨、安靜,也許是人在旅途對居住最迫切、樸素的要求了吧。
酒店的前臺主管是個中年男人,斯文、清瘦,鬢邊似乎已依約閃爍著白髮,依然如新入職的員工一樣筆直地站在他的崗位上,嚴謹、端正,絲毫沒有這個年紀的人身上常見的油滑和懈怠。無論何時何地,看到敬重自己職業的人,總會肅然起敬,因為這裡包含著他的自尊和自重。
我們選擇這家酒店是因為它離南海電鐵的難波站很近,步行幾分鐘可達,方便我們第二天一早去趕南海電鐵奔赴高野山。而這裡又離心齋橋和道頓崛不遠,可以用於晚飯後的遛食兒。酒店樓下的小飯館汪洋汪海可以作為充飢的佳處。這樣的地段對於我們這兩個過路的異國人而言,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雖然有很多的餐館林立在面前,但真正有興趣且又有勇氣進去的店鋪並不太多,至於沒勇氣的原因,請自行腦補。最終,我們翻了大阪燒的牌子,因為我曾見過五郎很受用地吃過它。而且它不會像拉麵那樣直接威脅我的減肥大業。
一個大阪燒的養成過程如下
大致是把調好的餡料放在鐵板上炙烤,兩面烤熟後擠上千島醬和其他醬料,再撒上一層紫蘇粉一樣的東西,最後是在熱空氣中翩翩起舞的木魚花。焦香的味道和厚實的口感還是令人感覺很愉悅的。其本質我覺得就相當於中國糊塌子裡的巨無霸!可見得兩個民族的文化一衣帶水,連食物的烹製習慣都能尋覓到淵源。餐後配一個檸檬清香的小冰淇淋,味覺圓滿!
日本真的是招財貓的故鄉,在這家店裡招財貓居然被列隊鑲嵌在牆上,金光閃閃,好有氣勢。
“被蜜月”的我們此行的定位是“純玩兒無購物”,所以大阪這個拜物教的朝聖之地對於我們而言,就是一箇中轉的落腳點而已,之於櫥窗裡琳琅滿目的商品,我更想看一看這座城市。而作為城市本身而言,大阪多多少少有些令我失望,它不像想象中的繁華、現代,就連很多地鐵站都顯得有些破舊,然而,它的動人之處在於它的老舊中有一種堅實的底氣,它的繁華里有一種從容的安靜,這繁華是點滴累積而成,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興旺,而不是一蹴而就、虛火上升的暴發,它的繁華中有一種含蓄與謙和。
夜色中的心齋橋
可以攀巖的商廈
站在道頓崛的橋頭河同樣是過客的遊人揮手致意,世界變小了,世界變大了。
道頓崛的夜色熱烈,但不喧鬧。
夜很深了,蟹道樂的那條街上仍舊興旺得熱氣騰騰,這個爆栗子的老闆仍舊在賣力地吆喝著,一看就是自家的買賣,透著市井的樸素和熾烈。
在這樣的夜色中徜徉著朝酒店原路返回,心中有種似是而非的恍惚——這難道就是一直以來既熟悉又陌生的日本嗎?它和我的想象,和我的以為,和我的記憶似乎都無法重合,心中……甚至不由得泛起了一抹若有若無的失望,我壓抑著它,因為當它清晰起來,會令我惶惑……
(待續ing)
四、高野山的”生死”之旅
真正的旅行,是從高野山開始的。來到大阪的第二天一早,我們便步行到難波站去搭乘高野山的專線列車,沉睡一晚的城市在人們的忙碌中漸漸甦醒。離開車的時間還早,而列車已經在站臺等我們了。
高野山在哪裡?不知道。為什麼要去高野山?因為我們的行程是對前車君的山寨。此時,關於高野山的一切還封存在一個未知世界裡,等待我們去開啟……說實話,我不喜歡很有計劃地去旅行,關於一個新的地方,我願意一寸一寸地走,一點一滴地看,就像和一個人在耐心的相處中慢慢去了解他。
列車徐徐開動,帶我們漸漸遠離大阪,遠離城市。陽光非常好,透過寬大的車窗投射進來,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會讓人心中油然生起只有冬天才會有的對溫暖的感念。在北京日日奔忙,早已失去了坐火車的耐心,而此刻坐在安靜的車廂裡,你會發現列車穿越的田野如此靜美——哪怕它仍沉睡在冬日的尾聲裡。小小的屋宇滿滿地建在山坡上,卻並不擁擠,反而顯得錯落有致。每家的庭院裡都有著修剪得整整齊齊的樹木,是不是一棵樹就是一個家的靈魂?不管走到多遠,看到它就會看到回家的方向。路邊時而會閃過花半開的梅樹,零星點綴著有些枯寂的冬天,提醒著你,櫻花已在不遠處了……隨著田野的闊大,會有河流穿過田野映入眼簾,河水清亮亮的閃著碧藍的漣漪。小河清淺而歡騰,打破了冬日的沉寂,也許是因為水太清冽了,以至於波紋都顯得更加細膩,精細得如同蕾絲的紋理……時間還早,太陽還沒有褪盡路邊枯草上的輕霜,頂著霜花的枯草閃著夢寐一般的光澤。
離高野山越近,這條鐵路的風情也就越發浮現出來。道路越來越窄,彷彿穿行在岩石的縫隙之中,你可以看到岩石上的青草披著晶瑩的水珠,在陽光的照射下歡快而靈動。列車就這樣帶著你,時而穿過一條又一條的隧道,時而穿過祕密、幽深的森林,有時會看到小溪小泉在密林間隱現,有時會看到岩石上青翠的苔蘚,隨著列車的疾馳向你撲面而來。鐵路隨著山勢而行,有時路在樹的腳下,你仰望不到樹頂,疏忽間卻又穿行在了樹冠之間,像是在飛翔,一棵棵筆挺的杉樹清秀、頎長,密密地靜立在山谷中間,如果說它們是松濤林海,那此刻的你我便是在深海中自由遊弋的一尾小魚。
列車的終點是極樂橋
而這裡並不是高野山真正的目的地,接下來要轉乘山間的小纜車才算真正進山。
隨著纜車漸漸向上,忽然發現地面變得越來越白了,慢慢的,白色愈發濃重……莫不是下雪了?下雪了?快到山頂的時候,終於淚流滿面嘀確認,真的下雪啦啊!在一個沒有櫻花沒有蒼苔沒有楓葉的季節裡,上蒼居然在這深山的背後藏了一場春雪送給我們,驚喜、感動……所有能夠想到的詞彙都覺得蒼白、草率,那種感受無以言表,只能留在心中留待重溫的時候慢慢體會。如同再美好的夢境也無法與人分享一樣,世間的某種感覺只能自己與之相對。
坐完纜車,又有景區大巴接你進山,幾經輾轉,才真正來到了“高野”山的面前。當站在金剛峰寺前的停車場的時候,終於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這才是想象中的日本!它不是現在人們愛稱謂的霓虹國,而是那個孤懸海上,於漂泊中求靜處的東瀛。
太陽已經漸漸升起了,消融著舊屋宇上的殘雪,冰凌還掛在蘊蓄著新芽的枯枝上,寂寥中卻吐露著安之若素的平靜與安詳,在我看來,這才是東瀛之美。
在高野山,我們投宿的是西禪院,房費裡包含著當天的一餐晚飯和翌日的早餐。在這裡,投宿寺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一來可以體會深山隱修的寧靜,二來相當於住在景點,遊覽起來非常便利。高野山有很多可以住宿的寺廟,如果你執意問我,為什麼選擇西禪院,那麼,我的回答是,山寨需要理由嗎?但可是,當我們實地體驗之後認定這個選擇是無比正確的。因為它距離交通樞紐金剛峰寺非常近,步行可以到達,卻又比金剛峰寺附近的寺院幽靜,同時,西禪院的素齋響噹噹的有名。
雪後的高野山透著潔淨,見之忘俗。尤其是冬季,遊人更少,真有清淨佛國的氣象。回想起一路行來的輾轉,才能體察到這份棄絕紅塵的清涼殊為不易。來高野山之前,我竭力想用自己的經驗營造起對高野山印象,於是我想到了五臺山
然而現在當我真的來到這裡之後,我才感到自己的可笑,這兩者是不可比擬的,五臺山是在用佛國取悅世俗,而這裡保有著佛國自有的清淨與安祥____至少我看到的情景是這樣的。路上隨處可見僧人自在往來,隨順塵世卻自有威儀!與他們擦肩或遙望的時候,如臨靜水,清澈安詳。
高野山的小鎮上,一位年輕的僧人拎著他簡單的行囊走在路上,不知是要遠行還是歸來……
這個雪後初晴的下午,我們且行且晃,走在這個遙遠的小鎮上,偶爾跑過幾個揹著書包的學童提醒著我們這裡一樣有紅塵煙火,只是兩個境界的生靈各安其分,融洽地相望而居。這裡的小學生不像大阪的孩子,都穿著統一的制服,他們穿著的只是平常的裝束,只是每個人的書包上都掛著一個清脆的小鈴鐺,跑動的時候叮噹作響,以引起路人對他們安全的警惕。
這個下午的目標是通過以一之橋為起點的參道,抵達高野山的開山祖師弘法大師的御廟奧之院。令我們沒想到的是,區區2公里的路途,我們居然走到了黃昏日暮,都沒有走完,因為它為我開啟了一個曾經無比好奇但又無法想象、無法觸及的世界——當這個世界真正呈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才會對生命有一層更深的領悟。據資料稱,在這條古樹林立的長長的道路兩旁,安放的墓石、祈禱碑、慰靈石已經超過了20萬之眾,這些石碑、墓石上鐫刻著很多很多古往今來你所知道的日本人的名字:武田信玄、詩人芭蕉……但更多的是那些你不知名姓的人們,默默地來到人世一遭,又默默地離去,刻在石碑上的名姓,是他們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印記。從石碑上文字雕鑿的工藝,你會看到時代的變遷,而千百年未變的,是日本人對這條古道特殊的情感——或許,每一位日本人都會覺得,當生命走向終點的時候,能在這條道路的兩畔尋到一方歸宿,便是人生究竟的完美了。所以,會有大型的株式會社為自己的員工在這裡預留了歸所,成為勞苦功高的員工最高的褒獎和尊重。死亡,在我們的文化中一直是一種禁忌,人們往往會盡量回避這些不吉祥的話題,喜聚惡散,喜生惡死是我們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可是,不去看,難道它就不存在了嗎?迴避它,它就不會把你或你深愛的人帶走嗎?既然無從迴避,不如坦然面對。
常聽從參道回來的人說,走在這條路上感覺陰森森的,講真,我絲毫沒有這樣的感受。生與死本是生命的一體兩面,其間並未阻隔著深淵巨壑,面對著死亡,何來如此深切的恐懼呢?這條道路是幽明的界線,但不是一刀兩斷的分隔,而是生命兩種形式的融會。這條道路是兩界親人聚會的地方,它是一條河,不是一堵牆。真正的陪伴未必是日日廝守,執手相看,知道他在哪裡,知道他同樣在牽掛你,不也就夠了?石碑上刻下的是名字,而這個名字也同樣刻在親人的心上,永誌不忘;那長明燈的光亮可以理解為送幽冥世界的親人以燈火,但我更願意相信,那一豆燈火是幽明兩界的人相互想念掛牽,纏綿不已的憑信。有多少石碑就有多少記憶,有多少燈火就有多少想念……
暮色中,夕陽的餘暉穿透樹梢,灑在林間的光線不同樣溫暖嗎?長明燈那點點的燈火不同樣柔情嗎?只要思念還在,死亡就不可能阻隔親人。
這些碑石就這樣靜靜地站立在古樹的懷抱之中,
任何一款相機在這如海洋般浩瀚的碑群面前都會顯得無能為力、捉襟見肘,因為,再精密的儀器也無法記錄這綿亙了千百年的懷念。
這些碑石就這樣靜靜地站立在古樹的懷抱之中,落了雪,長了苔,漸漸成了這片森林的一部分,彷彿生命以這樣的方式迴歸了蒼天厚土。
在這裡常常會看到一些小地藏菩薩的石像,石像的胸前圍著紅紅的圍嘴兒。據說這是在為家中夭折的小亡靈祈福,希望他們能在地藏王菩薩的慈悲護佑下得到救度,擺脫痛苦。每每看到這樣的畫面時,眼前似乎浮現出了那些不幸的年輕父母們一張張淚眼模糊的面孔,但眼淚的背後卻不是撕心裂肺的痛楚,而是深情且靜穆的凝視,是虔誠而篤定的託付。
雪,令參道的世界更加靜謐
燈,令生者和逝者的世界同樣有希望,有光明。參道二字,或許可以理解為參拜之道,但它又何嘗不是幫助你我參透生死的古道?
(待續ing)
西禪院的下榻,令我們感覺和高野山更近,但那種“近”並非是空間距離上的近,更多的是內心感受上的接近與親近,像是回家。早晚兩餐飯,負責招待客人的僧人會把食物送到房間,用餐之後再把杯盤取走,然後再把就寢用的被褥安放在榻榻米上,寧謐、樸素,且溫暖、熨帖。
這是不是相當於酒店的大堂?這樣的光線,這樣的氣息,會讓你感覺你住進了時光裡……門楣上的梅花,不知是不是這座寺院的徽章,在房間裡也能看到它
房間內沒有洗手間,只有走廊盡頭有這樣一個小小的公共洗手間,但同樣乾淨得纖塵不染。
房間很小,只有這麼大,但感覺比大阪住得舒服,有趣
素淨卻不粗陋的齋飯,杯盤器皿雖然並不奢華講究,但豐富得一絲不苟,絕不敷衍
高野山的豆腐非常有名,不僅好吃而且種類豐富,小盅裡那塊如玉如凝脂的豆腐就是它的代表作,口感居然有些像布丁
言簡意賅的早餐。菜品少了,把留白讓給了米飯的清香
當晚值班的小僧人。此刻正在小本本上寫著他愛吃的“麻婆豆腐”四個字,😝😝😝食物的名字是每個學外語的人最先掌握的單詞吧?
清晨,當晨曦照亮紙窗的時候,你會由衷地讚歎這樣的美麗,你會明白由日本文化傳承下來的東方之美有著怎樣打動人心的力量
廊簷下坐的小哥是個西洋人,我們下午從西禪院離開前往奧之院的時候他剛剛進來,並不知道他是否是入住的客人,這個季節遊客非常稀少,所以初見面的時候有一種同在異鄉為異客的親切,互相say了hello便各奔東西了,沒想到此刻又在這裡見了面。後來,當我們夜訪壇上伽藍的時候,又和他有了一次點頭之緣……更有趣的是,第二天,當我們乘坐景區大巴離開高野山的時候,剛上車便看到一個人坐在窗邊的位置讀書,一眼就認出又是他!我們從不同的站點上的車,而終究又在這一刻有了微妙的交集,之後共同坐車出山,再搭乘同一輛纜車下山,從此之後再無重逢。想想看,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真是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奇妙——三個曾經相隔如此遙遠的人會在某一個剎那會聚在這樣一個異國他鄉,而且在短短一天半的時間裡奇妙地幾度重逢,幾度擦肩而過,彷彿始終未離左右,走到哪裡都能相見,若近若遠,若即若離,但瞬息之間又會像流星的會聚一樣各自歸於茫茫……
在高野山的第二天,我們又重走了一遍奧之院的參道,對!就是這麼任性!我和先森交換了感受,最終達成共識——我倆上輩子的職業估計是看墳的,所以能在別人覺得陰森的參道上高高興興地走了兩個來回樂此不疲。哈哈哈哈!
真實的原因是,第一天我們徜徉拍照,天黑之前沒能到達奧之院,因為奧之院有關門的時間,也因為西禪院的晚飯在按時等候我們,所以只能果斷離開,再度重來。
早晨的參道更加安寧靜謐,空氣如同浸在清冽的水中一樣沁人心脾,季節正是殘冬早春,所以即便有昨日的一場春雪,也依然不覺蕭冷,你會感到有生命,有溫暖,有希望在稀疏的枝椏之間萌動
參道上有早行的當地人,拄著竹杖前來參拜,並不知參拜的是佛菩薩還是自己故去的家人,但都是一副風輕雲淡的自在,不像是一次莊嚴沉重的儀式,更像是一次慰藉自己的還鄉。也許,到高野山來,對於日本人而言,就是對紅塵奔忙中的洗心……
日本實在是一個同我們截然不同的民族,他們對待世界的態度有著奇妙的差異____在我們往往容易敷衍的小事上,他們會莊重得一絲不苟,而很多令我們誠惶誠恐的事,他們卻能用一種令人感到輕鬆詼諧的方式去表達……
這樣的地藏菩薩,你可曾見到?我倒不覺得這是對菩薩的不尊重,大約在他們看來,地藏菩薩就像自己的家人,親切,親近
就連奈良東大寺的大佛也以這樣的樣貌示人呢
工人在一絲不苟,恪盡職守地打掃著地面,這就是日本為什麼“乾淨”的原因吧☺️☺️☺️
但也有莊嚴殊勝的造像____這是奧之院前信眾的供養。穿過漫長的參道,在參天古樹的掩映下,在水流涓涓的陪伴下,一排各式各樣的菩薩像赫然呈現在眼前,不由人素然起靜!是佛門的清冽令水流更加清澈還是清水映襯了佛門的清淨?
奧之院謝絕拍照。我覺得也好,多留些時間給自己的心和自己的眼睛,而不是隻留給相機的鏡頭。
關於高野山的經驗分享
關於高野山,我們的行程不算高效,一來因為不瞭解,走了不少冤枉路——包括從大阪到高野山的路程設計。如果我們再去,就會直接選擇落地大阪後,直接從難波乘火車進山,當晚投宿高野山而不是大阪,會省出半天的時間。第二,我們從西禪院到高野山沒有充分利用景區大巴,很多路程是用徒步完成的,因此耽誤了時間,如果想要更高效地遊覽,可以充分利用景區大巴完成景點內的專場,因此建議高野山的後來者可以。另外,如果時間允許,應該給高野山留出更多的時間——個人以為,2個整天為宜,可以慢慢領略這深山佛國的清幽與出塵。除了奧之院和金剛峰寺之外,壇上伽藍一定要去,殿內巨大的樑柱上彩繪的佛國影象,華美豐盛,與奧之院的沉鬱、莊嚴相映生輝。西禪院的對面就是壇上伽藍,因此,選擇下榻西禪院具有非常便利的條件。
我想,我們還會再去高野山的,如果有緣,我們高野山見!
夜色中的壇上伽藍有一種像剪紙一樣的工藝之美,
奧之院的燈籠堂難以計數,相信到了夜色降臨的時候該是無比輝煌的,可惜那時候你我都不得而入了……所以,請藉助這裡的燈籠自行腦補
五、住在奈良公園
從高野山下來,我們便乘坐近鐵奈良線直奔奈良而去。在奈良,我們住的是奈良公園裡的武藏野古都客棧,雖然有點小貴,但住得的確志得意滿!夜色裡從客棧朝東大寺的方向徜徉散步——此時的奈良公園已不是白日裡的遊人如織,而還原成了小鹿的家——一路流水淙淙,夜風輕軟,幸福得有點恍惚。
先來秀一下華麗麗的早餐
二秀小院內的風情
節節草也能造景,學習啦
客棧就在若草山腳下,中間隔著一條小馬路,門口就有公交車帶你去東大寺或春日大社等處。當然走著去就很好,因為距離都很近。剛一出門,便看到來了奈良的主人——小鹿君。
小鹿君純淨如赤子的眼神
在來日本之前,就已經在各種攻略中結識了小鹿君,知道了到奈良來要向它們朝貢的必要性。然而,巴結小鹿的快樂,一定要在真的設身處地體驗過之後才會刻骨銘心地難忘。因為是冬季,若草山的草木還沒有甦醒,難免袒露出令人沮喪的荒冷,然而這些小寶貝兒卻好像絲毫沒有受到季節的影響,照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愛崗敬業,賣萌謀生,三五成群地聚散在遊人可能出現的地方,這個枯冷的季節因為它們的出沒也變得神采奕奕起來。
工作起來還是蠻有激情的啵?它們的激情會無形中產生強大的感染力,催促你買仙貝買仙貝買仙貝!以至於我們當日大把的時間都交給了這些“勞模”。
以前常聽人說“心頭小鹿亂撞”,說來說去也並沒放在心上,到了奈良才知道,被小鹿亂撞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嫌棄你不給它仙貝的小鹿君能把你撞得站不住腳,好在這個季節鹿角還沒有長出來——看來這也是選在冬日來奈良的強大優越性啊!
從小鹿君的包圍中戀戀不捨地離開,直奔二月堂、東大寺的方向而去,驀然抬頭,忽然發現了梅花的訊息。
(待續ing)
這個季節在日本旅行,的確不容易有驚豔的讚歎,但也正是這個季節,最適合體味日本獨特的侘寂之美。 何為侘寂?大約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理解,在我看來,侘寂是在寧靜素樸中表達最大的豐富,在洗盡鉛華的沉靜中訴說時光的祕密。也許是牆頭的一段枝丫,也許是木板上的一絲紋理,也許是屋簷牆角的一抹轉折,也許是瓦片上留下的風雨的痕跡……所有這些動人的細節,都是耐心地走過時光,走過季節,走過日月的憑證。冬日的奈良,人真的非常少,此時的靜寂成全了幽深寧謐的美,此刻,站在寧靜而單純的古老面前,不會覺得沒有繁花、沒有濃蔭是一種缺憾,因為侘寂本身就是於有限中觀照無涯,於深細中體味廣大,於缺憾中感受滿足……
小小一重屋簷,蘊蓄了匠人多少心思……
即便有幾分衰敗了,也灑掃得乾乾淨淨
每一座神社前都綴滿了密密麻麻的心願
好可愛的心願,老天爺您就答應了吧
二月堂,一個可人的名字
參拜前的淨手,其實也是讓行走勞頓的旅人有一個休憩的瞬間
即便是這樣一個無人問津的角落,也悉心地供著這樣一瓶鮮花
馬上要下雨了, 落雨之前的小院,顯得心事重重……
幽深的舊牆垣,將把行人帶去哪裡?
沒有櫻花東大寺此時是唯一的主角
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寬的門檻,配得上這座建築的恢弘。
日本的色彩裝飾手法中喜歡用金色,往往用金色點綴沉鬱的黑色,像劃破黑夜的光芒
下雨了,煙雲點綴下的湖山顯得更加嫻靜,喜歡這樣的山水,有林泉野趣
夜燈點亮了回家的路……
明天就要去我的月瀨梅溪啦!
關於奈良的經驗分享
強烈建議來奈良的親能在奈良公園過夜,因為奈良公園的情趣遠不是隨著人流湊湊景點拍拍照就可以領略到的,所以很不認同把奈良當做一日遊的景點,來去匆匆地籤個到。下午趕到奈良,遊覽東大寺或春日大社,晚間住在公園裡,趁著黃昏的燈火喝杯咖啡,在夜色裡聽聽泉水的歌聲,看看夜間出沒的小鹿,第二天早起到若草山腳下的雜貨店買點小東小西的紀念品,之後可以安排周邊剩下的景點,動作快的話還能坐著公交把鑑真和尚的唐招提寺參拜了,這才沒有辜負古老的奈良!
(待續ing)
六、走出來的月瀨梅溪
在這次行程中,我對於月瀨梅溪這個地方有著近乎偏執的渴望。梅花盛產在華南地帶,所以一直土鱉土鱉地蜷縮在華北平原的我痴長這麼大,都沒有正經地賞過梅。日本現在以櫻花聞名,但據說日本人在賞櫻之前更加盛行的是賞梅,位於奈良郊區的月瀨梅溪是自古有名的賞梅佳所,再加上這充滿詩意的名字,更加令我心嚮往之。日本人愛一樣事物,就會充沛淋漓地愛到極致,愛櫻就把櫻花種植得漫山遍野,雪浪翻滾,愛楓就把楓樹種植得如火如荼,他們愛梅又是怎樣的愛法呢?
在月瀨梅溪賞梅之風開啟於日本江戶時代,那裡種植著各種梅樹一萬多株,詩人芭蕉等等都曾登臨賞梅,但因為地處偏僻,到那裡的大陸人非常非常少,行前遍搜全網,也很少看到隻言片語的經驗,偶爾能在臺灣網站看到零星,可以參考的也很少。月瀨梅溪觀光協會的網站上定期釋出著梅花開放的資訊,以便遊人前往賞梅,到了最盛景時分還會有專線巴士往返於城市和景點之間,但我們去的時間還早,專線巴士沒有開始運營,我們只能靠自己前往。
行前和我們的主心骨袋袋反覆溝通,他們為我們推薦了火車前往的路線。
講真,出發前心裡很忐忑也很猶豫,但終究敵不過對那萬株梅樹的無盡想象,於是,出發。
清晨的奈良公園安靜極了,世界還是小鹿君的世界,與遊人無關。
一出門就看見一大群小鹿,那一霎時真是非常糾結,要不要再跟它們廝混半天,放棄未知的遠行呢?
沉靜的公園中有一隻尋尋覓覓的小鹿,權當它是來給我們送行的吧……
雨後的奈良公園清澈如洗。
這就是傳說中的月瀨口的小站,小站荒冷到了沒有檢票員檢票就糊里糊塗地出了站。
景區門口的地圖。看起來內容挺豐富,看起來沒有下錯站,哈哈哈哈哈!
果然是月瀨梅溪!家家門口都種著梅樹。看見樹根旁邊的小胖紙了嗎?自從到了關西,經常能夠看到他的身影,就是那麼認真地憨厚著,太愛他了!後來到了京都之後才知道他的大名叫關西狸貓——實際上是一種熊熊吧,聽聞在日本生活過的人講,日本人管熊就叫做貓
。此刻,我只叫他關西小胖子!
小胖子身上學問很大!頭上的斗笠代表著除災避難,一雙豆豆眼代表著明察秋毫,笑嘻嘻的表情代表了笑口常開的好心情,圓鼓鼓的肚皮裡裝的都是勇氣和膽略,手上拄的竹杖是日本旅人標配的道具,手杖上掛的袋子代表了好運,另一隻手上掛的小袋子裡裝著大把的金票……哈哈……小小胖子頗具內涵有木有!
此處再插播一隻高野山的小胖紙。
一路上竹林蔥鬱,溪水湍急,山風習習,陽光和熙。
然而,走啊走,走啊走,走啊走,走啊走…除了一次次出現的路牌告訴我們沒有出軌之外,我們始終不知真正的終點在哪裡,鄉間公路在腳下延伸,卻不知伸向哪裡。按照地圖的導航往前繼續走,卻越走越心虛,這是要去哪兒啊!
不過,鄉間的空氣真清新,鄉間的道路真安靜,權當是一次遠足吧。路上還碰見了熟人兒。
乾乾淨淨的村舍。
然而,萬萬也沒有想到,這場遠足可真夠遠的,我們從上午10:04,走到了中午12:23
整個人都是崩潰的。
直到看到了它,直到看到了它。
事後我們才知道,我們走錯了路,有一條公路線可以直接把我們從奈良送到核心地帶八幡橋,而我們而我們……唉……都是眼淚……可見盲信袋袋的指揮使我們跌入了誤區,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月瀨梅溪究竟在哪裡……
血的教訓告訴我,出門在外,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偷懶,絕!對!不!能!一定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條件整合出最佳方案——實際上最終回家的正確方式是我們通過“乘換案內”搜尋到的……
這座小樓是月瀨梅溪的觀光協會,相當於我們的遊客服務中心,可以在這裡歇腳、喝茶、買關於梅子的各種土特產。學渣建議在這裡向工作人員詢問返城的公交車站在哪裡,學霸君空會說一嘴好English也是沒用,頗有龍困淺灘的苦楚,焦慮得徘徊在崩潰的邊緣,學渣用度娘翻譯輸入“請問公交車站怎麼走”的字樣翻成日文直接點頭哈腰伸給工作人員看,立竿見影嘀令對方明白了我們的求助,於是無比熱忱地親自帶我們走到了 公交車站前,滔滔感謝!我們終於不用再走仨小時回去趕火車了!在此,首先請允許我真誠感謝樸素、誠懇的日本人民,其次,請允許我無情地嘲笑中國的教育制度——臨危之際,學渣隨機應變的天賦完勝學霸的縝密邏輯,中國教育培養的人才素質單一有木有……一旁獰笑4分鐘!
我們來的時間還是早了,沒能看到一萬多株梅花怒放的盛況,而一些早梅卻已經開到了尾聲……遺憾嗎?倒也並不覺得,旅行的意義在於尋找和發現,那種充滿好奇,充滿等待的心情可以超越感官的興奮。我們曾用自己的雙腳丈量了這個國度最平凡的鄉村,走到了更深處的日本,這始終令我在內心深處感到深深的滿足。
哈哈哈,給自己留個紀念。
真正來到了月瀨梅溪才知道,其實梅花就算盛放,也不可能像櫻花一樣雪浪翻滾,因為它的花形沒有櫻花大,也沒有櫻花密集,它不適合作繁盛的裝點,只適合三兩枝案頭清供,只適合一二朵近旁細玩。它不是紅塵繁華樹,只是山中寂寞花,而這樣自開自落,孤芳自賞的品格,不才是真正的梅花嗎?陸放翁說她“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其實,群芳何曾會妒她?群芳是耐不住這份枯冷蕭條的。
月瀨梅溪的標誌——八幡橋。
關於月瀨梅溪的經驗分享
如果能趕上梅花季節來到奈良,還是很推薦來看看的,可以從JR奈良站直接坐94路公交車在月瀨橋下車,進山之後有一段路景色非常美麗,如同山水畫廊,青山綠水,無限清幽。也可選擇在月瀨橋的前一站下車,那裡有一些小餐館,在水邊就著梅花吃一餐午飯想來是件可遇不可求的美事吧……這裡的好處全在野趣,天然景象,天然圖畫。
可選擇在Mark處下車
因為無緣看到最好的月瀨梅溪,我拍下了觀光協會裡擺放的相簿,裡面都是月瀨梅溪的倩影,哈哈,請嘲笑我的土鱉吧!但是,我真的很喜歡他們這樣做的方式,就像爸爸媽媽殷勤地給客人展示令他們驕傲的孩子的照片。
七、京都的無靈魂暴走
月瀨梅溪的拉練收官之後,趁著夜色,我們來到了關西的文化航母——京都。在京都我們體驗的是民宿,選擇這裡的理由仍舊是無原則複製前車君。房子的主人是一位日籍的中國女紙,良好的交通位置和華人背景使她的家成為很多中國遊客求之不得的選擇,她也總能把自己家的利用空間最大化,所以經常會處在與人合租的情景下,這令我心中有點小堵……臨來之前,房東曾非常貼心地問我們想住榻榻米還是雙人床,我的想法是,到了日本當然要住榻榻米。結果到了現場才發現,在一個裝修風格現代化的房子裡住榻榻米,是一種詭異的選擇,其本質相當於打地鋪。不過也有一個收穫,那就是結識了當天同住的一位男森,來自北京的小白領,此行獨自來日本度假,因為喜愛日本文化,自學了日語,對日本的情況熟悉的如數家珍,日程安排縝密得如同專案推進書,學渣看得內牛滿面……就是從小男森那裡,我知道了關西小胖子的學名——關西狸貓。
當天的晚飯,是在街對面的蕎麥麵店解決的,從前我對蕎麥麵是沒啥興趣的,覺得還沒棒子麵兒有質感有個性,然而這家店打消了我的偏見。
蕎麵沙拉,把蕎麵薄餅炸成薄脆的樣子,吃起來全無蕎麵的生澀味,上面的蕎麥粒焙得很香,又耐嚼又香口,是一種獨特的口感。蕎麥粒放在一隻玻璃瓶子裡,可以像胡椒或鹽一樣自己撒,我撒了又撒,撒了又撒……後來發現空口吃都是很好的。
在月瀨梅溪拉練一天,都沒吃頓正經飯,所以要補償自己一下。
蕎麥麵的冰淇淋,焙香的蕎麥粒研磨成粉,摻在冰淇淋球裡,有一種很溫暖的香氣,這種獨特的味覺體驗此後無緣重現……
吃飽了才有閒心拍幾張小角落的照片,給自己留念。
由於在京都安排的時間比較充裕,所以第二天決定休整一天,在市裡閒逛,為了表示對學霸君的充分尊重,我決定今天主打梅小路的機車博物館。人若前生後世,我極其迫切想知道學霸君上輩子是幹啥的,為什麼會喪盡天良嘀喜歡各種公共交通工具!記飛機編號,攢列車時刻表,到了日本更是惡化到見站牌子就拍照的地步。所以,讓他參觀下機車博物館,應當視為對他老人家一路辛勞的慰勞吧!
不幸的訊息從袋袋那裡傳來——機車博物館正在整修中,重張開業要到4月了……好吧,接下來去滿足學霸君的另一心願——一訪京都大學。這個男人的腦殼裡究竟裝著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我不可理解。那就在不理解中加深理解吧。
冬日的京都有著可貴的寧靜,但我更懷念奈良,感覺奈良的氣息似乎更柔軟一些。京都比奈良也冷,站在陰影裡等車會受不了。日本的車輛是靠左行駛的,所以為了找公交站,走著走著就能轉向。最後只能以京都火車站為目標,走到公交始發站去搭乘公交。我並不知道,這只是剛剛拉開了今日暴走的序幕……
寧謐的京都街頭,真稀罕他們這些小心思……
在火車站附近,坐落著巨大的中央郵便局,學霸君興高采烈地參觀了車站、郵局,還高高興興地在車站的商場參加了幸運大轉盤的抽獎,獎品是迷你裝的色拉醬一包,迷你裝的黃醬一包,後來經體驗,黃醬死鹹……每個人心中那個浩瀚深邃的世界啊,讓我更加費解……
我想我們的深度遊深到了鑽探級算不算吹牛?
郵局很大,一層服務區其中一個櫃檯的服務人員是會說漢語的華裔,在她的幫助下,順利完成了給至愛親朋們寄明信片的工作。在大門口,也有兜售保險的銷售——大概是把我們當做自己人了,熱忱地向我們派發著保險的宣傳資料,我們打著手語謝絕。對方收回資料,用拐著彎兒的漢語說,你好,中國?我們拼命點頭。真好真好!祖國強大了,我們就不用學外語了!希望有一天,走遍世界各地,靠著一嘴流利的京片子都能平趟,這就是我,一個學渣的中國夢!
半開放式的京都車站每日吞吐著大量的人流,是這個城市的樞紐,在車站常常能看到拿著各種旅行箱的人——想起某寶上最常見的”某某產品,人肉帶回”的字樣,估計這就是各位人肉了吧,真是不容易,貴點兒就貴點兒吧,各位辛苦了!
著名的拉麵小路並非美食傳奇!路過充飢即可,不必膜拜。
終於來到了學霸君心心念念要去的京都大學!此時寒假還沒開學,沒了學生的學校也就沒有了靈魂,是一座空殼。
從廣告牌上看,好像學校的活動還沒有完全休眠,還有些是在作迎新的準備。這些面龐看起來絲毫也不陌生,何處的青春都是如此的熾烈、純真、動人,沒有國界。
這是京都大學聞名遐邇的吉田寮,修建於上世界初,歷時一百多年,到現在還在使用。破敗得不可想象,然而一撥一撥的年輕人卻安之若素地在這裡度過了自己的青春。隨著中國教育的大躍進,多少大學裡危樓華廈在荒無人煙的遠郊拔地而起,學生之間PK著不同學校的伙食和住宿條件,各種抱怨各種吐槽,學校本著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江湖服務理念積極改善著學生們的硬體服務條件,以應對著上級領導的檢查。而辦學真正的意義何在?是否有人過問?很多中國高校早已不再有學府的威儀,而淪為了服務行業。相比之下,京都大學的硬體可以說是寒酸的,一百多年前的校舍儲存至今,使用至今,足可見得辦學者的從容、自信。說實話,從旅遊觀光的角度來看,京都大學實在沒啥可看的,然而作為一個學府,行走其中,你卻能感受到一種由學問積澱出來的底氣。如果說這樣的大學看起來像一名清癯的學者的話,那麼國內的很多大學則更像是腦滿腸肥的暴發戶。京都大學的校訓是“自重自敬,自主獨立”,想來總歸是辦學者首先身體力行,學生才會懂得如何去踐行吧。
雖然在京都大學滌盪了靈魂,但作為遊客的我終究不甘心大好的一天就在寒假的校園和火車站度過,於是請求袋袋再幫我們安排一個節目。很幸運,今天值班的袋袋很明顯在京都生活過,對京都的一切熟悉得一塌糊塗,在她的指引下,我們決定夜遊伏見稻荷大社。
暮色低垂,京都大學門外的小書店散發出安靜而溫暖的光芒,這溫暖中似乎可以嗅到書香。
路上看到 了北野天滿宮的廣告,這將是我們同梅花的第二場約定。小雨開苑,聽著多有詩意,正是我稀罕的調調。
輾輾轉轉,到達伏見的時候,黑夜已經降臨,很多店鋪都打烊了。看見這麼安靜的街道,心中充滿了安全感——伏見稻荷大社基本屬於京都名片級的景點,但此行我卻沒勇氣去,就是怕人多,現在居然歪打正著地借了夜色的光,能夠清清靜靜地夜遊,就算不能窺見全貌也值了。
又見小胖紙
夜遊伏見稻荷大社的目標之一,是俯瞰京都的夜景。
在京都行走的第一天,是鬆散無靈魂的,然而路線雖然是鬆散的,但主題依舊鮮明,那就是沒命地暴走,原因是學霸君找不到他要的公交車站!即便是沒像頭天迷失在月瀨梅溪的公路上,這一天下來我們同樣走了十幾公里,在微信運動上遙遙領先,連遛狗的親都拼不過我
在寒冷的異國他鄉的街頭,我累哭了……
關於京都的經驗分享
關於住民宿的問題,個人認為,既然選擇民宿,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可以近距離觸控當地人的生活,既然如此,最好不要選擇華人的家庭住,因為它帶給你的感受是徒有其表的、不純正的。也不要指望她(他)會說漢語能給你帶來多少語言上的幫助,真正出現語言障礙的時候往往是在路上, 他又不會給你當地陪,是不?
待續ing……
八、還想再來的嵐山
“嵐山”二字在日語中的發音是怎樣的,我不知道,至少在漢語的發音裡,我覺得它非常上口,動聽,令我聯想到被嵐氣籠罩的明山淨水,不知在日文中“嵐”字是否也有這樣的意味……冬日的嵐山實在是靜美可人,以至於我甚至覺得,來京都不必去旁的地方,只在嵐山勾留就很好很好了。
嵐山雖然地處京都的郊區,但交通非常便利,所以去起來非常方便。在JR京都站坐上嵯峨野(山陰)線,要不了多一會兒就到了。
乾乾淨淨的嵐山小站,清新、寧靜,是一個發生故事的好去處
對,學渣絕對沒有學霸君刻苦耐勞的敬業精神,遊玩的功課做得並不怎麼樣,以至於來到嵐山地界了,對於究竟去哪裡遊走,仍舊不是很清楚,對於東南西北的方向更是倆眼一抹黑。好在我們前面有前車君開出的道路,背後有袋袋給予的巨大支撐,憑著不怕吃虧、不怕走冤枉路的大無畏精神,我們朝第一個目標——天龍寺進發。
太幸運了,今天線上值班的袋袋還是昨天的袋袋,很明顯她在京都生活過,對京都的角角落落瞭如指掌,有她的指引,真的就像她親身陪伴在身邊一樣熨帖、可靠。她會告訴你下車往前走,有一家麵包店,那裡的麵包超級好吃——走過車站外那條滿是店鋪的的小街時,果然聞到了麵包溫暖的芳香,憑藉著這股香氣我知道我們的方向是對的。袋袋的名字叫SAMER……
從車站到天龍寺還有一段距離,應該還有其他的交通工具代步,但這兩天的暴走已經把我們走傻了,一天不走出十幾公里來,內心會空虛……
所以我們想都沒想地就“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了。但走著走著心裡也會嘀咕,怎麼要走這麼久?會不會錯了?於是及時向SAMER求助,每一次發問,SAMER都會以清晰、簡潔的語言回覆我們,並提供圖片或其他細節的特徵供我們判斷有沒有出軌。那感覺像是在玩兒解謎遊戲,真過癮!
不知來嵐山遊玩是不是日本人的生活中一件比較重要的事,一路上看到很多三三兩兩穿著和服的日本女紙,明麗的和服、輕巧的小碎步把沉寂的冬日點綴得楚楚動人。
天龍寺的梅花開得正好,原來我們千辛萬苦在月瀨梅溪沒有看夠的梅花竟然在這裡等我們了。不由得想起那首禪詩“盡日尋春未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手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冬日的天龍寺醇和靜美。
極簡的線條、極簡的色彩,構成了空靈、曠逸的東瀛之美,如果沒有冬日的荒寒,只怕這份空靈也會隨之減色——沒有空,哪裡來的靈呢?
這麼Q的達摩祖師,我真心喜歡!不由得令我想起了奈良看到的小毛巾上抱著Kitty貓的奈良大佛——我並不覺得這樣做是不敬的,相反它更會令我感受到佛法的溫暖與平易。
雖然不見佛像,卻於空寂之間更見佛家威儀
天龍寺正是因這條威風凜凜,在雲中翻飛的巨龍而得名。
天龍寺如畫的庭院
天龍寺的後庭,有兩棵獨特的梅花樹——枝垂梅,一紅一白,枝條絲絲垂掛,如流水,似瓔珞,柔曼地披垂而下,只恨自己手藝不好,辜負了好花好樹
游完天龍寺便往月渡橋的方向而去,沿途可以看到京都的祥子。
在月渡橋的東岸無意中邂逅了一家小小的咖啡亭,很小的面積,四面用玻璃環繞,視野無比闊大,抬眼水波瀲灩,低頭咖啡飄香,老闆真好福氣!
咖啡亭的老闆有兩位,一位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一位是從西方漂洋過海而來的外國人,不知是這水光山色留住了他,還是日本小哥的情誼留住了他?
關於午飯,SUMER指點我們去吃嵐山的豆腐宴。於是在她的指點下我們來到了這裡——松枝。
松枝!看到?就是它啦!
不過呢,後來的親請注意,進了院門後別見門就進,因為我們有靠右行駛嘀習慣,還有飢餓的驅遣,很容易跟隨著下意識直接進了右手那個掛了蕎麥簾兒的屋子,那就錯了!像我們一樣的錯了。話說我們進去之後,拿著選單這叫一個蒙圈,心說怎麼滿眼都是各種蕎麥?說好的豆腐宴呢?於是拍了照片和SUMER求證,才知道進錯了門,嘰裡咕嚕滾粗……
喏,一直往裡走,此松枝才是正宮。
小院兒的環境我真稀罕!讓我留在這兒當個跑堂兒的都樂意!
好啦好啦!上菜啦!
豆腐火鍋,答對啦,綠色的是抹茶的。在日本吃東西真嗨森,吃了一大桌子也沒啥熱量,不會有罪惡感!
待續ing……
臨來之前沒有想過渡月橋有那麼美——雖然橋只水泥澆築而成,不再有昔日木橋的韻致,但只要水在,橋的魂魄就在。一路行來, 總覺得日本的風情是清幽、恬和的,美得謹慎,美得剋制,美得收斂,而眼前的桂川居然會如此開闊、浩瀚,奔湧不息——尤其是一路從天龍寺的逶迤小徑走來,從松枝的深深院落走來,眼前突然明亮疏闊,彷彿一朵花在眼前倏忽綻放……
而到幽靜處又倏忽歸於寧靜,靜若時光,靜若長夢……
尤其是在夕陽餘暉將至的時分……
嵐山的暮色,溫暖得能把人融化……
九、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從大悲閣到三千院
在嵐山的時候,SUMER對我們說,有個私房去處可以推薦給我們,她的師傅告訴她,只有有緣的人才找得到。她說她也不知為什麼就想推薦給我們,哈哈,我想這就是“緣分”吧。這裡叫大悲閣。
於是,從“松枝”出來我們便直奔大悲閣(千光寺)的方向而去,找是不難找,然而走到門口的時候,已經鐵門緊鎖——冬季4點就謝客了。
非常鬱悶。特別鬱悶。
我從二十年前便開始持《大悲咒》,不曾間斷,在這裡邂逅大悲閣,本來是件意外的驚喜,結果竟然是失之交臂!感謝學霸君對我的體諒、成全,他提出了一個近乎變態的方案——今日返回京都市裡,明早重來,拜過大悲閣後再由嵐山去原計劃中的三千院。感動得我“心頭鹿撞”
之所以共識了這個神經病的走法,京都市裡的景點其實對我倆都沒有什麼吸引力,既然喜歡嵐山,既然在這裡心願未了,既然來一趟並不困難,為什麼不呢?
於是,第二天的清晨,嵐山車站再度出現了我倆的身影——說好了還想再來的,算是兌現對自己的承諾。dei不?
今天的天氣比昨天晴朗,但天空卻灑落下點滴的太陽雨,細微得不易察覺……
清晨的桂川,澄清碧透,只有水禽在自由自在地遊弋、嬉戲。
大悲閣的興建者名叫角倉了以,是日本江戶時代的商人,也是日本民間貿易的最早開拓者,為了方便水上“物流”,他主持開鑿了多條人工河流,如保津富士川、天龍川等等……而大悲閣則是為了這些開鑿者祈福納祥而興建的。
他的功德後人也沒有忘記,人們用這樣的方式記憶著他帶給後世的福祉。
真正來到大悲閣,才會明瞭SUMER所說的“緣分”二字——能與它結緣真是太不容易了,找到它並不難,可即便找到了又有多少紅塵奔走的人願意把自己寶貴的時間交付給它,交付給這座寂靜飄零的孤寺呢?可也正是這座寺廟,靜下心來,慢慢體察,你會感受到它獨有的動人之處。
只有一位僧人帶著他的汪星人在這裡住持打理。
然而,小小的幾處屋宇卻被收拾得潔淨、井然。看到這樣一種持守,心中只有感動和敬意。
還有鮮花點綴
為了讓客人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裡,還特意擺放了地球儀。可我又在想,他究竟是為客人準備的還是為自己準備的?他眼中的世界和這個地球儀上的世界是一樣的嗎?
師傅瓶中的梅花……紙窗上貼的文字很多是師傅自己寫的書法,他影印了與人結緣。
大悲閣被詩人芭蕉稱為京都絕境,是因為站在這裡可以俯瞰整個京都城的風光。為此,師傅細心地為客人準備瞭望遠鏡……好有愛
小架子上都是師傅與人結緣的印刷品,有他抄錄的《心經》或者其它經文
就是這樣一個陽光和熙的上午
就是在這扇平靜的窗前,師傅陪我們站在這裡,無言地看著他曾看了又看的京都——我們是他唯一的客人。忽然,他用英文說下雪了……我想起嵐山站口飄下的太陽雨,我問師傅是雨還是雪?他篤定地說,是雪。靜心辨識,果然是雪。只是太細小了,輕悄得無法用相機把它記錄下來……我堅定地相信,這片時的小雪是觀音菩薩的感應,是送給我們這兩個遠客的禮物……也是在加持給我這不精進的弟子以信心!
當我們拾階下山的時候,再看桂川,山還是山,水還是水,艄公依舊在水上忙碌著自己的營生。剛才片時的小雪此刻已沒了蹤跡。山上比山下要冷,也許那雪落到這裡就變成了雨……說不好剛才那場雪只有我們三個人知道呢……
從嵐山的大悲閣到大原的三千院,相當於從京都的一個郊區轉戰到了對角線方向的另一個郊區,這種變態的走法估計無人複製,複雜的行程也就不在這裡贅述了,倘或真有親因緣使然想同樣變態一番的話,敬請私信於我,定當傾囊相授。
之所以想去三千院,是因為那裡的青苔有名——當然更想去西芳寺,只可惜從我們出發的時候預約門票都已經來不及了。此外就是,其實現在的京都已經同想象中的京都不一樣了,它不再單純、素樸、寧靜。也許只有在像嵐山、大原這樣郊野的地方才可以依稀找回我想象中的京都古城,想象中的東瀛……
坐著阪急電鐵又倒公交車,到達大原的時候也是午後了,餓到死!
感恩佛菩薩加持,讓我們一下車就看到了車站的一家小麵館,是一對老夫婦開的夫妻店。想都不要想嘀一頭撞了進去。
小胖子!又見我的小胖子!來,親人,抱一抱……
別問我好不好吃——餓死鬼的味覺不具有參考價值。
一路清流引路,細水相伴,把我們帶到了三千院門前。
引路的還有鎮關西小胖子。並且是,梅花樹下的小胖子。不能再完美啦!
冬天的青苔果然不夠好,但有這份清寂,我滿心知足
三千院的小地藏Q又Q
天氣依然陰冷,不動堂前有溫暖的“金色不動茶”,喝在口中居然是鹹鹹的味道,回味起來竟是另外一種爽口。覺得有趣便買了些帶回家,再衝泡來喝的時候才留意到,茶湯是淡粉色的,液麵上真的浮蕩著金箔……有趣有趣!
不動堂前,我和學霸君低聲嘀咕,不知能不能進去磕頭頂禮——因為在日本一路走來竟沒見人在佛殿中頂禮,不知是否此地規矩與中土不同,不怕被人笑話,而是怕壞了規矩惹人不高興。所以這多日來雖然進了很多寺廟,都沒敢上前叩拜,心中很是不安……正嘀咕著,忽聽一旁有一個聲音在說“你們可以進去拜”,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先是驚詫後是驚喜——他鄉遇故人的喜悅此刻才有了感性認識。可四下張望的時候,卻沒見到再有遊人……只有一位僧人在灑掃。僧人開了口,我們才更加驚愕地發現,原來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居然是這位師傅說出來的!
能在異國他鄉遇到一位能與自己語言相通的人——而且是異國人實在是太讓人驚喜了!師傅非常健談,而且通達、親切,既有出家人的威儀,又不讓人感到拘謹。他告訴我們曾在北京學漢語,又在戲曲學院讀過書,他學語言的學校離我家只有幾公里的距離。
每一個人和每一個人的相見相識都是累生累世以來的因緣際會所致,我們和這位師傅,都曾跨越千山萬水來到彼此的國度,他在我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街道上行走的時候,我們是否有過擦肩而過的機緣?而此刻,他已棄絕塵俗,開始了自己的另外一種生涯,而我們卻在這裡,有了這樣一場意想不到的邂逅重逢。因緣的力量真是可堪回味、妙不可言……
我請教了師傅,是否可以叩拜的疑惑。師傅爽快地說,可以,沒有問題,一切在心。
終於,我在忐忑糾結了這麼久之後,在三千院的觀音堂前,我作了來到日本後的第一次頂禮。就在起身的時候,我看到一直陰鬱的天空中飄落了紛紛的瑞雪……
從不動堂下來,赫然看到了這塊石刻,怦然心動,一路顛簸奔襲,莫非說就是為它而來——一日一生。
待續ing……
十、京都的地氣
盼望已久的北野天滿宮梅花祭終於到來啦!這將是我們在東瀛逗留的最後一個整天,也曾被我視為東渡的高潮,但令我們沒想到的是,這個高潮居然是以“接地氣”來實現的……
清早,我和學霸君晃晃悠悠地下樓朝公交站走去,此時的學霸君已經熟練掌握了日本公交的搭乘習慣,搭乘規則,乘車路線也已成竹在胸,完成此行難度係數為零。然而,到了現場學霸君再度崩潰,因為現實跟他的想象又出現了斷崖——公交車上的人多得讓人想到了早高峰的北京
,連上都上不去,最誇張的是,我們所在的站點距離首發站京都站只有兩站路。這時我們才意識到,北野天滿宮的梅花祭在京都人的生活裡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到了天滿宮,果然更加熱鬧,有點像北京春節的廟會,沿途有各種攤檔雲集,既有各種小吃、土特產,也有各式民間手工藝品。
正宗的廟會人氣兒,廟會景觀,諸如“川流不息”、“摩肩接踵”之類的詞都非常適宜用在此處
這麼多花花綠綠的扣子呀……真想抱回家
這算日本兔兒爺嗎?
和氣生財
天滿宮裡正舉行著祈福的儀式,不過,要想接受法師的單獨祝福,是有償的噢……
真的是過節了,人山人海不說,梅花也開得熱熱鬧鬧……
到底是梅花的節日,時時可見祀神的隊伍
節日就是人和神團圓的日子,上下兩界都很開心,下界的人忙著給神上供,也忙著向神明祈禱自己的心願……
天滿宮有點像我們的文廟或者文昌閣,不知這樣理解貼切不,總之就是保佑讀書郎金榜得中學有所成就對了吧……對孩子前途的牽心掛懷估計是東方國度的共性,看看這如山的心願,還是挺同情這負責科教文的神明的,工作壓力挺大。
還有供白菜的……
梅花開得繁盛,正應了這繁華的節日氣氛,種類也多……只是好像少了在月瀨梅溪,在天龍寺看梅的心情……其實,梅花最美的時候還是它在孤寒中孑然獨立的樣子,只適合你和它靜靜地相處,靜靜地作伴……
天滿宮裡單另有個梅苑,種了很多梅樹,門票也是單買的。本著“來都來了”的原則到此一遊。
看著遠處這座硃紅的小橋,忽然明白為什麼日本人那麼喜歡這個顏色,因為它即便是在最最枯寒、寂寥的冬季也能讓人感受的色彩的感染力,可以打破寒冬的統治,而有花木掩映的時候,這點點硃紅躍然與林間同樣俏麗、不失光華。
梅花是要有水的,它桀驁、孤高的剛強是要有水的柔情略加點染,才會覺得剛柔並濟,各有風情。
細細想來,覺得梅花真的是一種最有個性的花,任何花匯聚成一片花海的時候都不難看,而唯獨梅花,梅林、梅海其實都不好看,它們總是那樣稀稀拉拉、懶懶洋洋、散散漫漫的樣子,匯聚不成一股昂揚的熱鬧,而倘若折任何一枝在案頭清供的時候,在你細心體察它的細枝末節的時候,它的美才會躍然浮現。
從天滿宮的廟會擠出來,去湊另一個熱鬧兒——到三條通的蟹道樂去吃大螃蟹!
本以為雞賊嘀錯開了人流高峰,可以不必等位,沒想到都後晌兒了,居然還要領票
要不要這麼誇張啊!
因為等待太無聊,所以加贈了自己一個專案,逛錦市場,後來發現這個選擇很錯誤!因為市場裡有很多勾饞蟲的小吃,卻不敢吃,怕佔了大螃蟹的地盤。
但後來的事實證明,好像還是錯了,因為靠大螃蟹並沒有吃飽啊!還不如讓小吃打下良好的基礎。
美則美矣,但就食物來講,真的有那麼好吃嘛?請允許我偷偷地保留意見……與其讚歎它的味道,不如讚歎日本人在面對一件事物——無論是茶,是花,還是食物——所下的功夫,所用的心思,所以在此我鄭重建議後來的親不要把它定位成一頓正餐吃,還是當一次美的旅程吧……
與其說是沒填飽肚子,不如說是沒填飽滿腔的食慾,所以,夜色中,當我們看到一家盛大的冰淇淋店的時候,即便是寒風料峭,仍然撲了進去……
縱然是不愛吃冰淇淋的我,也不禁被它征服了。
這是它的芳名,也在三條通噢!
店裡的服務生小姑娘留著非常前衛的髮型,看起來很時尚,但言語、做派卻溫柔、彬彬有禮,這甚至不能叫做教養,因為它不需要教,而只需從自己的父母親朋身上就可以看到,是在血脈、呼吸之間,代代傳續、不曾中斷的,有這樣的氣質在,那些古老的建築,那些山水,那些林木才會有生命與靈魂。這些,是曾經從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習得的,而我們呢?還有什麼?我們人肉揹回化妝品、電飯鍋、馬桶蓋,可這個國家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我們還能學回去嗎?每每想到這裡,心中會有一種淡淡的憂傷……
待續ing……
十一、告別的壽司
今天是在東瀛的最後半天了……所有的旅程都將會有終結的那一刻,所以也就不必再去糾結什麼捨得捨不得了,只想以如常的心境作最後一次扣訪,彷彿永遠沒有離別的催促。
一刷已經無數次被表現過的金閣寺,已經被360°無死角嘀表現過了,區區在下只是來湊個熱鬧兒籤個到吧……不過,對這種金碧輝煌的存在實在表示無感
但想象中如果是在日出、日落時分到來,滿池金波輝映,應該煞是壯觀吧。
倒是這片山明水靜的池塘雖日日月月守著這麼個金晃晃的大傢伙倒依舊一副寵辱不驚的派頭,惹人憐愛。水域很開闊,大概也只有這樣的開闊才能映得下足夠的天光雲影,襯得起那座黃金的樓閣。
其實,在金閣寺我最喜歡的是這艘“鬆之舟”——以松樹、松枝搭建成舟楫,似是枯山水造園的別樣手法,但又呼應了水上金閣,若虛若實,饒有佳趣!
金光閃閃的族徽同青灰色的屋宇相映襯,倒是般配。
更喜歡離金閣寺不遠的龍安寺。相比金閣寺,這裡更加安靜,遊人少了很多,景色也更加野逸、自在……
該枯的樹枯著,該紅的葉紅著,水鳥安閒地梳理著自己的羽毛,這個任性天真的世界,我喜歡。
日本為什麼乾淨?
遊人不多,但是卻有一撥一撥的中學生、小學生,讓我想起兒時的春遊、秋遊……
每一扇門都是一個畫框,呈現在眼前不同的風物。
龍安寺最著名的是它庭院裡的枯山水。日本人將在中國習得的水墨情致作了如此精彩的幻化,於黑白、虛實、有無之間創造了一個如此神奇的世界,於方寸之間函納萬頃海天,於靜觀之中體驗煙波浩渺,體驗激流澎湃;於有限中體驗無涯……
最後一餐飯,我們回到了SUMER給我們推薦過的壽司店——短短三天的工夫裡,這是我們第二次來了。和蟹道樂的形式主義相比,這裡是貨真價實的好吃!
之所以再度重來, 一來是因為它無爭議的好吃,二來我們也是在用這樣的方式在心裡向SUMER告別。SUMER作為袋袋值班的時間其實只有兩天,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她一直線上上溫暖地陪伴著我們,就這樣,在如此寒冷的季節裡,在異國的土地上,有她的陪伴我們感到無比的踏實、安心。昨天晚上,她還在加班的空隙裡坐著地鐵從伏見來到我們的住處送來幫我買的東西——這完全不在她的工作範圍之內。我唯一能夠表達心意的方式就是,送給她一隻在三條通找到的可以當針插的喵星人……
這家壽司店是我們從嵐山回來時,她“領”我們來的,對這裡,她熟悉得一塌糊塗,在網路的那頭紹介著每一款菜品,如臨現場。直到昨天見面的時候,她才告訴我們,她之所以熟悉是因為她曾在這裡打過幾年工。當我們第二次來到這家店鋪的時候,我留意著身邊的每一位忙碌的服務生,在他們身上想象著當年SUMER的樣子,她在這家小店留下的辛勞和記憶。感謝這家小店,它連綴起我們和SUMER共同的記憶。
沒有SUMER,我們不會看到夜晚的千本鳥居;沒有SUMER,我們不會有嵐山的松枝,也不會看到“有大悲閣的嵐山”,更不會知道這家美味的壽司店——如果沒有SUMER,京都會是另外一個樣子的京都……從今往後,每當我想起京都的時候,一定會想起壽司店;每當我想起這家壽司店的時候,更一定會想起SUMER……
品種多多,好吃不貴
這人氣兒!
口感愉悅得令人感動啊……
我以我資深飯桶的尊嚴擔保,真的真的好!吃!啊!
轉來轉去沒人問津的壽司會被師傅果斷嘀扔進垃圾桶,以保證傳送帶上的品質!
師傅的手好神奇,捏一捏,團一團,好吃的大米飯就化身成好吃的壽司
有興趣的親看過來,這是它的名字。
酒足飯飽,沙揚娜拉!
就這樣,我們來了,又走了,匆匆十日。
所有的到來都終將離去,所有的聚合也終將分散,與一人、一地莫非如此,無從挽留,但可以記憶。記憶,是我們對抗離散,對抗時間,對抗空壞的唯一方法。於是,我不厭其煩地用這樣瑣碎、絮叨的方式記錄了這一趟看似偶然,實際上卻於因緣深處等候我們許久的旅行,除了我們自己,恐怕不會有人有耐心把這篇拉拉雜雜的記錄讀完……倘或真的有人通過文字陪我們把這段旅程走完,聽我們分享完這場在枯寒中的旅程,請允許我深深地說一聲,謝謝!這份東瀛的記憶是我給自己的一份禮物,也把這份禮物送給您,每位有緣人……
ENDING!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