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失望到懷念
臺灣這篇遊記大概算我拖得最久的一篇,再次提筆已經過去一年。一年時間裡發生了很多事情,對於臺灣的看法也在不斷變化,從最初的毫無感覺,甚至有一點失望,到現在開始慢慢懷念。如此破題只是想說,臺灣真的是一個情懷遠大於風景的地方。
“高山青,澗水藍”的《阿里山的姑娘》大抵是去臺灣前僅有的模糊印象,但就像終究沒有將阿里山列入行程計劃一樣,臺灣平淡無奇的山水,實在難以在第一眼就愛上。記得在多良車站的時候,有和當地攝影愛好者聊天,他給我推薦了合歡山的日出,不過他剛講出來就有點後悔,因為他也知道,對於大陸人來說,這樣群山中的日出,實在沒有什麼特別的。
而對於我來說,可能最開始期望的臺灣是香港、是東京,霓虹閃爍、高樓林立,但現實中的臺灣卻鄉土得如同舊時光,斑駁的房舍、濃郁的鄉情、古早的滋味,如果不是101這樣顯而易見的地標建築,可能會誤以為走在某個不太知名的小城鄉鎮。
因此,對於臺灣而言,不管是初見還是旅行結束的那段時間,其實都難掩失望之情。朋友說,那是因為我開啟的順序不對,先日本再臺灣,不自覺就會產生對比。而臺灣的小清新乃至引以為豪的服務業,和日本相比,其實並無過人之處,相反卻透著濃濃的低配與山寨之感。
那為什麼我現在又開始懷念臺灣了呢?我想還是因為一灣海峽分隔的不止血濃於水的親情,還有一脈相承的文化,而這些文化,有的在大陸可能已經難覓蹤跡,有的或是業已面目全非。
翻開歷史的篇章,我想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對臺灣有著太多訴不盡的衷腸與好奇,不管是韓寒的《來自太平洋的風》,還是廖信忠的《我們這些年》,都不只是點到為止的表象,那些發自內心的情懷,只有真正走進臺灣,才能慢慢品讀出近於咫尺,又恍若隔世的情境。
環島!環島!
臺灣很小,臺灣也很大。從城市到鄉村,高山到大海,峽谷到湖潭,每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的情懷。大抵是受電影《單車上路》的影響,總覺得環島是一種青春、一種夢想、一種想要達成的必然之行,但自由行短短的15天,單車上路總是有些力不從心,所以我們採取了臺鐵+高鐵+拼車等多種交通工具相結合的方式環島。
環島東線始於古早的臺鐵,火車在悠悠的時光中,穿越高山,路過大海,最終駛向花蓮。清水斷崖之名,雄渾又浪漫,眼前的壁立萬仞,轉眼間卻是太平洋醉人的藍色。
徒步太魯閣,高山峽谷間飛瀑跌宕,卻又似曾相識。
站在七星潭光滑的鵝卵石海灘上,迎面吹著詭異而瑟瑟的海風,與太平洋的親密距離接觸,沒想到竟是如此凜冽。
告別花蓮,一路向南,拼車前往墾丁。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並行的盆地間,奔襲出連綿不絕的花東縱谷。靜止的雲山水,每一幀看起來都那麼不真實,只是這種美僅限於照片。
最愛的花東縱谷還在於田園,秋日裡的風吹稻浪,延伸出伯朗大道浪漫的情懷,有那麼一刻,讓我覺得像是回到了大理。
抵達多良車站已是一天中的黃昏,眼前是面朝大海的一段鐵軌,卻在日落前的衝出沉寂,宮崎駿筆下海天相接的列車一閃而過。
南臺灣的美好,大抵就是國境之南的碧海藍天,我在墾丁天氣晴,不是偶像劇裡甜到膩的愛情,而是潮起潮落間深情的一瞥。
開啟墾丁最好的方式是租一輛機車,賓士在海邊公路,邊走邊玩。從船帆石到鵝鑾鼻,再到龍磐,落山之風來勢凶猛,卻抵擋不住冬日裡的豔陽,或者說墾丁本來就沒有冬天。
熱情的墾丁總是人來人往,尋得一時寧靜,還得奔向更為靜謐的社頂與龍仔埔,雨林、草原與大海,景緻不同,心情亦然不同。
從墾丁乘坐快線往北,便進入了環島西線。同大多數的第二大城市一樣,高雄的存在感實在不高。而港口城市的斑駁與老舊,也不是幾個表面文藝的“駁二”就能掩蓋。
高雄的景點大多誇誇其談,諸如黑燈瞎火的愛河標榜的夜景,實在讓人不敢苟同。倒不如尋得西子灣的寧靜,身臨其中,微風拂面。
憑藉星雲法師一己之力興建的佛光山,倒是意外收穫。信仰在這裡發揚光大,卻並不陳舊,與時俱進的理念,讓禪意之外,更多了一份同樂的萌趣。
環島的終點,依舊是那個熟悉又陌生的臺北。一頁臺北在今天讀來,總有一種情懷的加持,這座既文藝又老舊,既清新又世俗的城市,絕不是短短數日就能讀懂,用腳步來丈量它,也不過是101日復一日的精神符號。
是的,也許臺北的第一眼正如前文所說,有些讓人失望的,但深入其中,你又會發現那些浮華表面之外的味道,所謂人情,真的是一種不厭其煩的唸叨與叮囑,像朋友更像家人。當然,讓我更欣慰的是這座城市的包容與多元。
臺北以外,環島以內,諸如平溪、九份、淡水,偶像劇裡的青春還是就在影像裡就好,大雨滂沱、妖風不止,沒有青藍濾鏡的小清新,實在是有些跌跌撞撞。
但我還是不願錯過野柳,大抵這是臺灣唯一有些與眾不同的自然之貌,儘管它也差不多被觀光客徹底淹沒。
【行程ROUTE】
D1:成都-臺北(西門町)
D2:臺北(剝皮寮-中正紀念堂-松山文創)
D3:臺北(臺北故宮-象山)
D4:臺北-平溪線-九份
D5:九份(金瓜石)-花蓮
D6:花蓮(清水斷崖-太魯閣-七星潭)
D7:花蓮-縱谷線-墾丁
D8:墾丁(東線-西線)
D9:墾丁(山線-南灣)
D10:墾丁-高雄(佛光山)
D11:高雄(旗津半島-西子灣-蓮池潭)
D12:高雄-臺北(淡水)
D13:臺北(野柳)
D14:臺北(貓空-北投)
D15:臺北-成都
不一樣也一樣
在遊記正文之前,還是來談一談在臺灣的一些感受。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臺灣在很多方面真的跟日本很像,比如高鐵系統,就分成了指定席和自由席。
比如小一號的挖挖機。
比如隨處可見的自動販售機。
比如隨處可見的自動販售機。
比如停車會稍微傾斜,方便上下的公車。
就連很多街道,晃眼一看都以為是在日本。
當然這種像有時候會覺得有些山寨,Copy來的僅僅只是表面,因為臺灣骨子裡的內涵依然有著自己獨有的一面。比如西門町這個讓人不知所措的十字路口。
比如劃分得超級詳細的渡船收費標準。
比如一眾騎樓間無縫連結的寺廟。
比如和公交車、私家車一樣在等紅綠燈的機車大軍。
又比如臺鐵這樣既不同於JR,又不同於高鐵的獨特體系。
說到這裡,我還是不得不說,為什麼初見的臺灣讓我那麼失望,因為它實在是古早得有些可怕,甚至會覺得很“土”。比如一大早電視臺就開始放臺語卡拉OK節目,不管是唱腔還是畫面,都和80、90年代幾乎一模一樣。
臺灣老年人很少跳廣場舞,但卻熱衷於露天卡拉OK,當然唱的依舊是臺語歌。不知道為什麼,臺語歌總給人以莫名的愁緒,不僅歌詞苦,唱腔更苦,配上陰鬱的天,有時候整個人都不好了。
再比如漫山遍野的“夜總會”,剛開始還以為是山上的別墅,再一看這密密麻麻的趨勢,瞬間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總覺得哪裡滲得慌……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成一種文化的傳承,就像公路上常常可見的佛語,信仰在這裡倒是顯得更加平易近人。
只是傳承也有好有壞,比如各種超載的機車,總算找到了一些兩岸間的共通之處。
共通的還有漢語拼音。雖然去之前以為臺灣用的都是民國時期的注音符號,但是實際上多數標識還是採用的漢語拼音。不過即便是拼音,也有著意味深長的政治意義,因此路牌上有時是漢語拼音,有時是威妥瑪拼音,有時又是通用拼音。
吐槽歸吐槽,但是臺灣讓人惦記的好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優良的自然環境,即便在鬧市之中也能不經意的遇見這些可愛的小精靈。
比如波麗士大人們萌萌的機車,分分鐘可以穿越回偶像劇裡的節奏。
又比如大小景區都能找到的可愛印章,讓旅途也增加了不少樂趣。
即便是從早到晚,電視節目裡魔性的碎碎念,在離開的時候,竟也開始想念。
當然,對臺灣更大的感受還在於那些無法描述的原因。在和臺灣人交流的時候,往往他們會很自豪的說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去過日本,但提到大陸,卻反而變得有些陌生起來。不過只要來過大陸的臺灣人,大多會談到對現在大陸今非昔比的羨慕之情,但更多未曾來過大陸的,其實還停留在以前的觀念中,言談間總是什麼都認為臺灣最好,大陸那邊肯定沒有見過,雖然會忍俊不禁,但是兩地之間的隔閡其實還是蠻深的。有時候想,什麼時候兩岸間才能像這些文創產品一樣的親密無間呢?
最後還是借用下面這張照片表達內心的希冀吧。
言過其實的吃貨天堂
臺灣的夜市大概早已經由無數部偶像劇宣傳得淋漓盡致,於是想象中的臺灣信手拈來便是一通舌尖上的美味,但事實上也許並沒有想的那麼美好,我想說的是,臺灣的美食真的有些言過其實。雖然夜市裡的小吃讓人眼花繚亂,但是這些臺灣人引以為豪的小吃,真的是吃一種棄一種,感覺就是隨便一個什麼東西在油裡面炸一下,一躍就變成各大美食指南上的必吃推薦了。
寧夏夜市是臺北去的第一家夜市。抱著走一路吃一路的決心,結果卻是夜市從頭走到尾,也沒有找到幾家是真正想吃的,倒是在店鋪和便利店之間瀰漫著一種很像南寧酸筍的臭味。鼎鼎大名的大腸包小腸實在不敢恭維,吃起來也並沒有比看起來好多少,外皮又乾又硬,內陷卻無比的油;傳說中的蚵仔煎就更是一朵奇葩,腥鹹之味極度重口,吃了之後只想趕緊吃辣以來掩蓋胃中翻滾的油膩感。至於豆乳雞、棺材飯之流,除了鹹以外,真的毫無記憶點。唯一有點好吃的是爆漿芋,看來他們家排隊人多也是有道理的。
更為知名的士林夜市,攤販卻一點也不集中,稀稀拉拉的但羅著,有些又聚集在地下。
名聲在外的豪大大雞排,確實強過之前吃過的同類雞排,肉質鮮嫩、入口化渣,不過也沒有太大的驚喜,而且這個隊伍也是排得真心久;十全排骨則是夜市之外的推薦小店,不過味道和新加坡的肉骨茶完全沒法比,選料也盡是龍骨,中藥味重得幾乎蓋過肉味,實在有些不知所謂。
相比於讓人失望的臺北夜市,美食指南上推薦的臺北小店至少好壞各半。中正紀念堂附近的金峰魯肉飯就值得推薦,相對於大陸的臺式滷肉飯,正宗的臺灣滷肉飯,就顯得更加簡單粗暴,只是滷肉蓋著白米飯,但卻能吃出一整碗浸潤著油香的滋味。
西門町花醉廚房的早餐算是意外驚喜,當時只是在某軟體上就近隨意選了一家評價較好的餐廳,實際卻遠超預期,偏西式的烹飪並不拘於固有的口味,看起來小清新,吃起來也是相當的滿足。
當然,好的營銷總不缺食客,但是吹上天的古早味實在是讓人無語。比如永康牛肉麵,雖然不大的店鋪擠滿了食客,但是真的吃不出什麼特別的地方。這種脫胎於四川牛肉麵的做法,澆頭其實並沒有什麼新奇之處,寡淡的味道,甚至都談不上辣味一說。唯一值得一提是面的牛肉和牛筋用料較好,大概貴的原因都在食材上了。
小S力薦的樑記雞肉飯倒是不功不過,可以直接看作雞肉版的魯肉飯就好,不過搭配的小菜就實在普通,絕對不值得坐那麼遠的地鐵專程來吃。
而對於臺灣小吃的總總失望,終於狠心在101選了某米其林包子店,只能說服務還好,比夜市還是要好吃已些,個人覺得蟹粉小籠包>紅油抄手>小籠包>酸辣湯>蝦仁燒麥。不過鼎泰豐的用餐環境實在一般,雖然身處101這樣的CBD,但裡面的餐桌、椅子就像80年代的國營餐館一樣。
跳出臺北,城市圈以外的味覺會比平淡無奇的臺北更加豐富與野生,但是依舊槽點滿滿。比如花蓮的東大門夜市,不僅蕭條無比,難吃係數更是有增無減。碩大的夜市由以前花蓮的三大夜市共同組成,但這裡看上去商家卻比遊客還多,本身更像一個散亂的鄉村集市,走了一圈下來,都沒有任何想要買個什麼來嘗一嘗的慾望。
不過花蓮的那些老字號小店,還是值得推薦的。比如肉食愛好者最愛的鵝肉先生,真的算是肥瘦事宜、柔嫩多汁,小碟蘸料的辣味也挺足,剛好可以刺激油膩的味覺。
公正包子和來成排骨麵則可以作為花蓮晚上的夜宵。雖然做法並不稀奇,但是這種傳統的飲食諸如蒸餃、肉羹之類,還是需要古早的加持,才能呈現出那種飽滿的口感。而來成排骨麵則稍顯清淡,好在排骨是類似酥肉的做法,吃起來也並不顯得膩歪。
不過,花蓮我最愛的還是釋迦。這種從來沒有吃過的水果,不像蓮霧、山竹這些的水果給人的陌生口感,相反卻有種似曾相識的熟悉,吃起來也是又甜又糯。不過去的時候,臺灣因為受颱風影響,所以釋迦產量非常低,我們都是走了好多條街,才好不容易在一家水果攤買到釋迦。
從花蓮進入墾丁,飲食也變得和大海更為親近。熱鬧的墾丁大街,雖然也跳脫不了夜市的種種,但是氣氛已經不再拘泥於古早,創意與顏值並行不悖,就像太平洋的風,走在大街上也有種自由的BGM。一品滷味的製作過程有點像成都的冒菜,當然烹飪的結果並非是川味的麻辣,而是偏甜,但是配合上久違的辣椒,吃起來也非常爽口。
不過墾丁吃海鮮最好的地方卻是在後壁湖,騎車稍微有點遠,特別是晚上騎夜路,視線不是太好。淡季這裡人不太多,推薦的輝哥已經倒閉,只有阿興的生意還不錯。厚切的生魚片非常飽滿,100臺幣滿滿的一大盤,吃都吃不完。山蘇這種食材倒是蠻少見的,吃起來也是非常清爽。
在高雄的停留時間不長,六合夜市算是臺灣去過的幾個夜市裡最為愜意的一個,沒有摩肩接踵,小吃的選擇也比較多。其中還有把馬英九都搬出來的木瓜牛奶,這也是灣灣特有的政治娛樂化的產物吧。
臺灣小吃“轟炸”的結果,還是可以選擇西餐換換口味。比如高雄市中心的這家洋城義大利麵,雖然不太習慣臺灣將“義大利”寫成“義大利”,但是意麵口味上的選擇倒是更加豐富,無論是乳酪味還是蒜味,都不是傳統意義上意麵僅有的番茄味,當然吃過後只能說各有所好,但的確值得一試。
從高雄迴歸北臺灣,臺北之外的新北,味覺則更加粗獷一些。距離瑞芳站不遠的美食街,棲身棚戶之中,無論是面線還是豬肝湯,其實都看上去賣相不佳,但是吃起來卻比看起來要好很多,這種滋味的古早比只是油鍋裡炸一炸的,倒是更值得懷念。
同樣沒有啥賣相,卻值得推薦的好滋味還有野柳外面小巷裡的阿枝小吃店,簡陋的鋪面像極了成都蒼蠅館子,但是我在這裡卻吃到了臺灣最好吃的空心菜。是的,空心菜這種只要是正常的炒出來就不會難吃的東西,不知道為什麼臺灣人民可以把空心菜做得那麼難吃,永遠就像白水煮的一般,軟耙無神到令人絕望。
至於九份名聲在外的豆花個人認為還是值得一試,雖然非常類似於大陸各大商業綜合體裡面的鮮芋仙,但各種芋圓、花生與豆花混合在一起的口感,還是有些許不同,臺灣本土的相對甜糯得更加合適,也非常解暑。
當然,新北的美食黑洞還在十分,就算是倒一大杯鮮奶兌出來的珍珠奶茶,依然都沒有什麼奶味,再看牛奶包裝袋上寫的業務專用,就能瞬間秒懂,所以某些方面兩岸真的是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一夜臺北,住進西門町
抵達臺北的時候已是傍晚,悶熱得不行,天光漸暗,霓虹初上。轉機的不便就是折騰了大半天才最終到達目的地。還是第一次乘坐廈航,天藍色制服的空姐看起來就像醫院的護士,閩南語的播報聽起來也有些奇怪。
走出松山機場,雖然頓覺陌生,但臺灣人的聲音卻是熟悉的,畢竟《康熙來了》幾乎佔據了大學時光中的每個飯點。夜色中窺見臺灣的第一眼是西門町,倒不是因為這裡是歌裡最常出現的地名,只是因為定的民宿就在這裡。
都說去臺灣,民宿是最能感受到人情味的地方,雖然也的確如此,但是老闆娘實在有些太把客人當作小孩子,事無鉅細的碎碎念還是有些讓人招架不住。照片是第二天補拍的,對於寸土寸金的老城區來說,逼仄而狹小的空間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是樓梯的陡峭還是有些始料不及,好在行李並不多。
因為在臺北的前三天都住在西門町,所以來來回回也是逛了幾遍。雖然這個商圈實在不是菜,更像個人山人海的小商品集市,但是臺灣本就是一個情懷大於風景的地方。我想誰也不願意錯過一曲彈唱,或是坐下來聽上一段演奏,所謂高手都在民間,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
在紅樓附近還碰巧遇見了一個不太認識的明星籤售會,場面看上去就像是商場的促銷一般,除了排隊的女粉絲依依不捨之外,大多數也不過是路過的尋常。
倒是第二天在西門町偶然發現“河岸留言”的時候,小激動了一下,畢竟田馥甄最好的Live就出自這裡。
當然西門町最大的發現還是西門紅樓,雖然當時這裡正在整修,但是紅樓背後的確是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那些無法觸控的歷史
臺北的開啟方式從艋舺開始。艋舺算是臺北最古老的一片城區,沿著西門町附近的老街走過去,一路都穿梭在無盡的騎樓之間。
知道剝皮寮老街多少是受電影《艋舺》的影響,雖然一直覺得臺灣電影更善於表達小清新,但《艋舺》的確是一部難得的熱血佳作,也是通過這部影片才認識了阮經天與趙又廷。正如電影中所說,我們邁入大人的世界,一去不返。
重生的剝皮寮其實已經看不出昔日江湖的血雨腥風,紅磚舊瓦間雖滿是文藝的氣息,但也難掩空空如也的現狀。想象與現實的距離往往就是這樣,以為剛剛開始,其實已經走到了盡頭。
與剝皮寮一街之隔的龍山寺倒綽約著當年的風采,人來人往,信眾無數。這座代表臺灣精神意象的寺院,不止昏黃的夕陽與老牆,滿眼的虔誠擠滿廟堂內外,香火之旺可見一斑。
只是這座寺廟並不是想象中的莊嚴與規整,除了雕飾的金碧輝煌外,佛、道、儒三教的神祇更是共聚一堂,我甚至在觀音後殿還發現了華佗的塑像……也許這種混搭在我們看來多少有些不可思議,但這發生在臺灣其實又很好理解,畢竟對於標榜自由的臺灣來說,你信仰誰,就參拜誰。
要說臺北我最感興趣的地方,那一定是中正紀念堂。記得大學時候,曾經花了幾周時間讀完了蔣公以及他兩個兒子和孫子的傳記,厚厚的四本傳記現在想來也不知道當時是怎樣的勇氣才“啃”完的,不過直到現在,我們也許依然不知道那段歷史究竟真正是怎樣的。
從龍山寺輾轉到中正紀念堂,不過幾站捷運,但呈現的狀態卻已遠離市井。從踏入自由廣場那一刻起,對於國人來說可能有些意味深長,但對於歪果仁來說卻要輕鬆許多。
仿造故宮修建的大劇院和音樂廳,倒是有些恍惚北京的意味,但這裡終究只是偏安一隅,Copy來的外在,核心依然是本地人的日常與滿是青春洋溢的舞蹈。
中正紀念堂主體建築則更像是另一個版本的南京中山陵,高高在上的臺階,如同中國古代建築中威嚴的宗廟一般。
登上紀念堂正廳,剛好趕上換崗儀式,遊人之眾,好不容易才擠得一方狹小空間。只是如此換崗儀式,實在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步伐之慢如同教學的分解動作,動作之間銜接的又是花拳繡腿般的身姿。
儀式之後,衛兵重歸哨崗之位。此時再打量大廳正中的蔣公之像,卻是一種淡然的笑容。
本以為正廳之下,皆為蔣公之陳列,結果也僅僅一個廳堂而已,其他則是一些臨時的藝術展覽。至於蔣公陳列本身,多少有些泛泛而談,但是通過當年的照片與實物,至少可以從另一方面重新認識蔣公,而不是那個只會說“娘希匹”的怪老
走出紀念堂,望著人來人往的自由廣場,終究還是有些悵然。
多元與包容才是真愛
因為正巧趕上下午有遊行,所以從中正紀念堂走到總統府,路上都沒有多少人。巴洛克建築風格的大樓看起來一點都不臺灣,但也符合臺灣政客一直以來多變的行事準則。這裡大概也是臺灣最不友好的地方,即便只是拿起相機拍了一下空無一人的凱達格蘭大道,竟也被厲聲阻止。
至於總統府的周邊,其實諸多建築都很歐洲,但門口卻又很臺灣的停滿了機車。
總統府一旁的二二八紀念公園則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因為這裡是白先勇筆下的臺北:在黑暗中,我踏上了蓮花池的臺階,加入了行列,如同中了催眠術一般,身不由己,繞著蓮花池,一圈一圈不停地轉著……舊日的黑暗已是一去不返,當年的新公園如今也只是泯然眾人,但當年的希望之火卻燃燒至今。想必我不說大概大家也能猜到,因為當日下午的遊行也正是關於此的,不過此處暫且不表。
穿過人群聚集的公園,棲於另一側的便是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二字其實非常民國,諸如國立武漢大學、國立中山大學等等,感覺那才是個大家輩出的時代。回到博物館本身,這座建於100年前的建築,融合了古希臘和巴洛克建築風格,雖然有著非常精美的外觀與內飾,但是內部展品卻乏善可陳。
之前有瞭解到的鎮館之寶有鄭成功御像、康熙臺灣輿圖與藍地黃虎旗,結果逛遍了博物館居然一個都沒有找到,於是特意去問了下工作人員,結果被告知說博物館的展品一直都在輪換中……我還能說啥呢,輪換得一個都不剩,也是沒誰了。
從博物館出來正好趕上游行的開始,剛才還沒有多少人的大街上,瞬間已經擠滿了人群。大抵是人生中第一次經歷遊行,也是感慨良多,但真的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整齊有序,整個場面甚至可以用混亂形容,以至於主辦方致辭,都沒有多少人在聽。然後遊行隊伍中又混雜了不少其他社會團體,以及各種滿天飛的廣告。好吧,儘管如此,但都不能否認某些方面臺灣真的是走在了整個亞洲地區的最前面。至於現場照片,都將放在文末的彩蛋裡面,如果不被刪的話。這裡只放一張捕捉到的某位小明星的照片,哈哈,看過康熙的都對她會很熟吧。
從城區再輾轉到國父紀念館的時候,竟然下起了大雨,稀里嘩啦的朦朧了整片視野,以至於都沒能拍下一張外觀的照片來,就急匆匆的躲進了紀念館。和我們一起躲進來的還有各種跳舞的團體,他們基本上將整個國父紀念館圍了一圈。不過館內的人倒是不多,可能陸客的好奇心都在蔣公那邊,對於中山先生自然就熟絡許多。
國父紀念館每個整點也有換崗儀式,不過和中正紀念堂大同小異,悻悻看了一眼,就直奔內廳。當然,廳室中的陳列也不多,更像是一種緬懷,這大抵和先生的平易近人有關,所以風格上也更溫馨一些。
避過大雨,已是黃昏,摸著大巨蛋的修建工地,一路往北便可以走到松山文創園。值得一提的是,這一路看到最多的竟然是各種反對修建大巨蛋的標語,言辭頗為激烈,甚至提到了就算是用於世大會也不需要云云。不過,在白底黑字的標語以外,大巨蛋的工地依舊在夜以繼日、熱火朝天的忙碌著。
至於臺灣的小清新,其實大多是通過各種文創園凸顯出來的,而松山作為其中最大的一個,真的是逛到腿抽筋都才只走了很少的一部分。當然,藝術這種東西真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個人更偏愛於一些有趣又實用的小物件。而這裡也不僅限於展覽,交流才是其中最重要的環節。
講不清理還亂的舊事
本來以為冬季在臺北來看雨,描述的只是一種生活狀態,沒想到現實中的臺北冬天,依舊是悶熱與雨水交替的出現,偶爾能窺見一點藍天。
在外的日子永遠都像打了雞血一般,一大早就直奔士林官邸,結果人家還沒有開門,只得在附近逛逛。其實士林官邸本身建築並不大,倒是圍囿的庭院像是一個巨大的花園,畢竟蔣公與夫人在此住了26年,周圍的環境馬虎不得。
據說官邸以前是不開放的,直到某扁上臺之後才正式開放。政治的故事不再遮遮掩掩之後,再打量曾經的禁地,有時候也會覺得不過爾爾,至少士林官邸外觀並沒有太多特別的地方。
當然,曲徑通幽的地方還在於官邸之內,只是裡面不能拍照。據館內講解員所說,官邸內擺設都是原物,只是可能移動過位置。所以,官邸內窺見的當年,其實大概無出其右。但我還是很好奇為什麼領導人都喜歡和夫人分床而睡呢?而且蔣公大概是身體不好,所以很多時候只能臥躺,因此床都顯得非常小。
不過這些講不清理還亂的舊事大概也沒有人能說得清,陸客來看蔣公大抵也是出於這樣的好奇,或者說是一種陌生的熟悉。其實熟悉很好理解,大凡以前大陸的影視作品中,他基本都處於對立面,臉譜化的定格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壞人形象;而陌生則是隨著年歲的增長,才更明白世界上本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所有的事情也都是相對的,所以在求索的途中,也只能感慨於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而同樣難以捋清楚的還有臺北故宮。從士林官邸前往臺北故宮並不遠,急駛的公車也就20分鐘時間。初見的臺北故宮倒是沒有想象中的廣闊,棲於公路一側,顯得非常隨意,以至於故宮牌坊的正對面就是一大片住宅樓。
題外話,對於臺北故宮建築外觀,個人也是覺得頗為遺憾,這種中西合璧的設計失敗感堪比北京西站。
題外話,對於臺北故宮建築外觀,個人也是覺得頗為遺憾,這種中西合璧的設計失敗感堪比北京西站。
當然,臺北故宮本就只是來看文物的,這就牽扯到各種歷史原因,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儘管當時內戰局勢劇變,但老蔣等人還有罅隙安排把文物撤往臺灣,也算得上“真愛”。只是正如北京故宮院長單霽翔先生講到的一樣,“文物只有存放在他們原本歸屬的地方,才是最有尊嚴的。”
雖然最終收藏於臺北故宮的文物約有60萬件,但是真正放在博物館裡面展覽的其實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類比於省級博物館的體量。運氣不錯的是,當時正趕上故宮展品開放拍攝,對於那些停留在文字中的神祕國寶,也可以用相機記錄下來。只是臺北故宮的文物中雖不乏精品,但是給人感覺還是不成體系,可能跟倉促轉運有關,斷代比較明顯。印象比較深的是先秦時期的諸多青銅器,基本都刻有銘文實在難得,其中就包括鎮館之一的毛公鼎,銘文多達499字,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只是遺憾的是,同樣置於單獨展示的兩個國寶館內,毛公鼎比起走廊另一邊的翠玉白菜來說,幾乎門可羅雀,而翠玉白菜的展館卻是博物館唯一排著長隊的地方。只是個人對於翠玉白菜實在不敢苟同,作為晚清時期的工藝品,不管從時間上、還是歷史價值上都難以服眾,就連價值最高的工藝性,其實也算不得特殊,因為清代類似的珍玩實在太多,河南博物館就有象牙蘿蔔和象牙白菜,同樣也是極度逼真。
而臺北故宮真正稱得上最珍貴的文物其實要數書畫作品,只是書畫也是最難以展出的,天敵便是光照。所以這裡輪展的稀世珍品也是少之又少,只要展過一次就要休息好幾年避光。比如號稱天下三大行書的《祭侄文稿》和《寒食帖》,就分別出自顏真卿和蘇東坡之手,但是這次走遍了展館都沒有找到;就連那個曾經被誤認為真跡的《清明上河圖》這次同樣也是尋覓不得。
因此在臺北故宮能看到的除了那些利於千秋萬代儲存下來的青銅器和玉器之外,就數那些皇帝們把玩的小東西最值得一看,而皇家的精緻也在這裡一覽無遺。
對於臺北故宮來說,有一點還是要承認的,就是在文物陳列展覽方式上確實值得學習,藉助一個個不一樣的主題,增加了非常多的趣味性,讓那些不會說話的文物彷彿也活了過來。
意料之外的輝煌日落
要說臺北哪裡最漂亮,那麼一定是象山,因為只有從山上的經典角度望過去,才更能明白101之於臺北的意義。從臺北故宮趕往象山,已是黃昏前。象山步道不算高,但登山階梯頗為陡峭,其中部分跨度較大,爬起來會有些吃力。
山上也算是遊人如織,不僅僅是遊客,當地人也樂意於攀爬象山守候日落,甚至擺出各種高難度的動作。
象山上有三處觀景臺,第一處位於半山腰,雖然能望見101,但是高度明顯不夠,體力不支者大多會在此止步。
第二處位於山脊的轉呈處,也是眾多攝影作品中的經典角度,不過此處連同附近的大石頭,長期被所謂的大師們霸佔機位,想找一個間隙拍照都很困難。
因此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倒更建議沿著象山步道繼續往上,走過拇指山的岔路口後,前往第三處觀景臺,離第二處觀景臺約10多分鐘的步程。
此處視野要相比前兩處開闊不少,從松山機場到更遠的陽明山,幾乎貫穿了整個臺北東西,人也很少。唯一的缺點就是此處圍欄是圓形的,沒法放相機,需要自備三腳架。
而我抵達的時候,天空依舊是烏雲密佈,本來以為今天就這樣了,也不會有什麼日落,卻不想就在一個霎那出現了轉機。穿破雲層的陽光大放異彩,灼灼生輝,染紅了天邊,整座城市也彷彿重生一般。
直到夕陽落盡山頭,城市又重回混沌的視野之中。城市華燈初上,慢慢構建起臺北之夜的繁華與迷離。
藉著昏暗的路燈下山,山腳的寺廟還未打烊,望著廟堂深處的燭火,一切恍如隔世。
那些年,只是那些年
環島的起點始於臺北車站,室內的火車站臺略顯老舊與昏暗,倒是讓人想到日本的JR。本來以為臺鐵是一種懷舊的情緒,結果自成體系的臺鐵已不是綠皮硬座年代的古早,寬敞明亮的車廂,除了速度慢一些之外,幾乎與動車相同。只是在臺灣,臺鐵和高鐵仍然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系統,相互之間並不能互通。
平溪線是環島的第一站,大抵也是受《那些年》的影響:青春是一場大雨。即使感冒了,還盼望回頭再淋它一次。我想,能夠感同身受的青春大概就是不停戰鬥的柯景騰,與任性又恣意的學生時光,至於後面那些墮胎、自殺的青春片都是什麼鬼,負分滾粗好嗎?!
好吧,有點扯遠了。平溪線作為臺鐵的一段支線,需要在瑞芳進行換乘。
平心而論,下雨的平溪線,沒有《那些年》的情懷加持,顯得寡淡無趣。即便是工作日,觀光火車依舊擠得半死,毫無體驗可言。感覺灣灣的霓虹之路真的是只學到了皮毛,本質的鄉土氣息註定了狹隘的世界觀,一眾老街就只是純粹的農村集市,擁有自以為是的古早味。
稍微有些趣味的只有貓村猴硐,雖然我還是更喜歡汪星人一些。這裡除了棲居著100來只貓咪之外,各種壁畫、雕塑中萌萌的喵星人也算是對味的小清新風格。
黑鼻子的貓站長雖然有Copy日本貴志站貓站長的嫌疑,但是無可否認的是對於猴硐來說,收留流浪貓的無意之舉,反而意外走紅,成全了這個廢棄礦區的轉型。
不過喵星人還是太高冷了些,一點兒也不怕人,即使走近,它們也是愛理不理的樣子,該睡覺還是睡覺。不過這也有好處,特別是對於拍照而言,它越不Care你,就越是容易出片,而那些多動症的汪星人,真的是怎麼拍都是花的。
十分是整個平溪線最熱鬧的小鎮,火車軌道就在街道中間,軌道兩邊則是各種店鋪,最窄的地方甚至有點像泰國那座著名的火車市場。
不過,十分最有名還在於放飛天燈,也不知道是《那些年》帶火了這個專案,還是這裡本來就有如此傳統。不過所謂天燈體驗實在不夠精巧,四方大布一扯,寫上祝福的話語,再在鐵路中間放飛,然後全程由天燈老闆用手機幫你攝像,一整套體系就像流水線作業,除了有一個必體驗的標籤之外,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放天燈的人群中還有不少韓國人和日本人,願望更是寫滿了整塊幕布,看來承載夢想的天燈一點也不輕鬆。
我更感興趣的還在於十分老街之外的瀑布,只是路程稍遠,沿著寂靜的公路,需半小時才算陌入林木深處。
十分瀑布比想象中要大一些,畢竟也算是臺灣同型別瀑布中的極值,落差超過20米。步道從瀑布外側一直延伸到瀑布之上,可以從不同角度觀賞這座瀑布。只是不期而遇的雨水在這裡也越下越大,與瀑布激起的水霧融合在一起,浸得整個人也要溼透了。
還好不需要原路返回,順著瀑布之上的河道方向,跨過幾個吊橋,就能重新回到公路上。
與鐵路同名的平溪倒是整個平溪線中最無聊的所在,不過一條破舊的老街和一家排隊很長的大腸包小腸,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印象。只一會兒功夫就穿出了小鎮,也就不再等下一班小火車,索性直接步行前往菁桐。
北臺灣黑得有些太早,一旦沒有太陽,下午四點一過就顯得死氣沉沉。而這兩公里也是走得妖風陣陣,唯有路邊的野花還掙扎著一絲生氣。
菁桐也是《那些年》的取景地,柯震東和陳妍希沿著鐵路牽手前行的畫面就拍攝於此,不過電影的美好終究是經過了藝術加工,現實中慘淡的天光還是很難走出那種小清新的節奏。
菁桐作為平溪線的終點,倒是比十分和平溪更為有趣,其中不乏一些妙趣橫生的標識和物件。而鎮外的光景大抵已是大山深處,至今仍然保留有完整的日式宿舍群,作為日據時代的見證。
山城夜雨,燈火闌珊
從菁桐返回瑞芳天色已晚,轉乘巴士繼續趕往九份。暮色中的九曲十八彎,巴士師傅絲毫沒有減速的意思,飛奔在在山海之間,滿眼燈火星星點點。預訂的民宿緊挨著代天府,雖然離主路並不遠,但是黑燈瞎火的,頗費了一番周折才找到。民宿的房間比臺北大了不少,顯得有些空曠,但是貼心的佈置看起來蠻溫馨的,甚至有發現烤箱。這家老闆娘的微信其實很早就加了,雖然並未謀面,但是一直有聊,還特別推薦了一些九份拍照的好地方,這部分後面會講到。
只是我們的九份之行並不順利,夜色中的山城大雨朦朧,無聊的等待了好一會兒,才捱到雨勢漸弱。於是藉著微光,直奔半山上的暖意與熱鬧。九份的出名大抵是離不開電影與歌曲的加持,之前有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後來又有陳綺貞的《九份的咖啡店》,一下子就網羅了兩代文藝青年,至於宮崎駿《千與千尋》中老街的靈感原型,老爺子沒說,但是大家更願意相信就出自這裡。
當然,九份老街與一般的古城街道其實並無兩樣,充斥著擁擠的人群與各式商鋪的類似。倒是逼仄的豎崎路,因為依山就勢的格局,多了些蜿蜒的曲徑通幽。其中又以阿妹茶樓與昇平戲院附近最為熱鬧,想來這裡大概就是九份最接近於《千與千尋》的一瞥,密密麻麻的大紅燈籠溫暖了闌珊的夜,更點亮了越夜越美麗的現實。
前文提到,出發前有諮詢老闆娘,九份在哪裡拍全景最好,老闆娘給我推薦四號觀景臺和開城殿,不過後面親測這兩個地方都不太好找。四號觀景臺可以從基山街或輕便路往頌德公園方向前往,距離與豎崎路相交的核心區域還挺遠的,差不多要走20分鐘,從摩肩接踵走到四下無人,還好一路都有街燈相伴。過了頌德公園後再繼續朝隧道方向前行不遠,在公路邊就能找到這個觀景臺。從這裡眺望,整座被點點橙紅光圈暈染開的山城,就彷彿漂浮在暗色山嵐中一般。不過個人覺得此處的拍攝視野還是稍微有些低,拍不出那種漫山遍野的質感。
而開城殿相較於四號觀景臺則更遠,因為在谷歌地圖上根本搜不到這個地名,只能憑藉民宿提供的手繪地圖一路找過去。再次返回豎崎路的時候,基本上所有的店鋪都已經關門,剛才還熱鬧的老街重歸於平靜,昏黃街燈照過一級級臺階,把偶爾路過的行人和貓狗,都拉出長長的距離。
在豎崎路的盡頭,覓得一座廟堂,本來以為就是開城殿,進去後才發現只是聖明宮,周圍亦是樓閣深處,並無俯瞰之處。從聖明宮再往上是一條盤山支路,名為崙頂道。又繼續走了10多分鐘,最終決定放棄。一來地圖不明、實在不敢貿然行動;二來已是深夜,沿路已難見行人,所以也越走越心虛。於是在路邊找了個還算視野寬敞的地方,拍下了這張照片。當時所見其實並沒有這麼亮,因為是延時曝光的原因,所以就連完全看不清的遠山也拍得清清楚楚。好吧,我只想說幸好沒有繼續再走,那些棲居在小鎮之上的“夜總會”也著實讓人滲得慌。
最後一張九份夜景是在民宿外面的平臺拍的,遠眺山那頭的基隆,不夜的霓虹映得天空也是五顏六色。
金瓜石,日據時代的見證
一夜無話,第二天醒來竟然一夜入冬,北臺灣氣溫陡降,更是大雨傾盆到寸步難行。早餐之後還是決定按照原計劃前往金瓜石。金瓜石和九份雖然僅一山之隔,但是知道的人卻並不多,以至於在車站等車的時候,除了幾位準備去福山宮的婆婆,再無其他遊人。婆婆們倒是健談,一直問我們來自哪裡,當知道我們來自成都之後,又問我們成都的天氣如何,不過我還是隱隱的覺得婆婆其實並不知道成都究竟是哪裡。
日治時期的金瓜石大抵是繁榮的,甚至有著“東亞第一金都”之稱,但隨著採礦事業的落寞,這裡也逐漸被人遺忘,直到礦區成了博物館,那些舊日往事才重回視線。
當然,我對金瓜石的熱愛還在於這裡環繞著多處可以攀登展望的觀景臺。比如黃金神社,在山下博物館的時候就遠遠的望見,於是趁著等待黃金館還未開門的間隙,便拐入一旁的山路直接上山。山路有些年久失修,越往高處越是凹凸不平。斑駁的鳥居之後視野漸入佳境,除了對面山上非常神似的茶壺峰,更遠處則是泛著幽藍色的大海若隱若現的出現在眼前。
日本人對於神社的熱愛,即便在臺灣這樣的深山之中也不忘修築一番,據說是安定民心之用,不過臺灣光復後,這座神社就基本處於廢棄狀態,從現在僅存的石柱上還可以看到明顯的修補痕跡。而回望修築時的那段歷史,亦過去百年有餘,現在的黃金神社只殘存一個曾經的念想,獨棲於山中展望。在大雨滂沱的間隙,山風呼嘯而過,吹得人也有些站不穩。
從神社下來,黃金館也總算開門。展館比想象要小得多,主要陳列一些當年礦區的日常。而展館中最大的看點,還在於那枚巨大的金磚,雖然看起來的確很壕,但是摸起來卻更像鐵。
坑道體驗算是自己的一點執念,畢竟礦工這項職業雖有耳聞,但難以真正親身感受。佩戴上安全帽後,首先會看一段視訊講解,之後才正式進入坑道。By the way,灣灣的景點管理員真的非常熱衷於幫遊人拍照,哪怕你覺得好像並沒有什麼好拍的時候,也會讓你換著不同的姿勢擺拍。
坑道中比想象要潮溼得多,有種說不出來的幽閉之感和難聞的味道,不過開放的坑道區域並不大,不一會兒功夫就可以走出去。而坑道里面的一些不太精緻的雕塑倒是有些畫蛇添足的嫌疑,雖然初衷大抵是想還原當年礦區的情況,只是在忽明忽暗的燈光中,竟也走出了“鬼城”的既視感。
除了神社之外,博物館裡還保留了一些日據時代的建築,比如日治時期某太子來臺的行宮,現在被稱為太子賓館,就是非常典型的日式建築,就連庭院也和日本本土的相差無幾。而臺灣其實有很多被列為國定古蹟的都是這樣日據時代的產物。
至於環境館和鍊金館就真的算是迷你,一間屋舍的大小,一眼便能看完。
黃金瀑布離博物館還有好幾公里的路程,但是來往兩者間的班車很少,一小時都難得有一班,所以當詢問得知馬上就有一班的時候,便放棄四連棟的參觀,直奔車站,還好剛剛趕上。又是一路飛奔的山路,甩得人也是七葷八素,搞得小夥伴都有些暈車。好在黃金瀑布離下車的地方並不遠,非常隨意的就在路旁,三兩步就能走到。
黃金瀑布雖然第一眼感覺有點像四川黃龍的飛瀑流輝,但其本質卻是重金屬礦砂常年沉積的產物,因此只可遠觀之,若是鞠一捧,不知道會不會直接歇菜。
所以這種景象算不算一種汙染呢?最直觀的就是瀑布之下的河道直接從清流變身濁溪,最終匯入山下大海,造就陰陽海的景象。
之前看攻略有說到黃金瀑布不遠的工廠平臺可以眺望到陰陽海的景象,但是尋路過去,卻是鐵將軍把門,而工廠看上去已經徹底廢棄,鬼魅的矗立在山海之間。
於是只得返回黃金瀑布。對於自由行來說,黃金瀑布真的是參觀2分鐘,等車1小時的節奏。雖然山下偶有車輛經過,但基本都是遊客包車,想要打車或是搭個順風車,基本沒有可能。最後等來的是臺灣好行的班車,空空如也的車廂也的確沒有什麼人乘坐。
重回九份,已是午時,老街依舊人來人往,只是無意於再次投奔這種喧囂。望著烏雲密佈的北臺灣,滿是告別的情緒,而南下的列車即將啟程。
臺灣第一騎,尷尬的失敗告終
瑞芳到花蓮雖被譽為最美的鐵路,但就像臺灣多數言過其實的景點一樣,真不知道這個“最”字是如何得來的。而這段鐵路真正沿海的部分並不多,偶爾可以窺見潮起洶湧的大海,但大部分時候只是穿行在隧道之中。車過宜蘭,雨越下越大,小城看上去有些鄉土,注滿水的田園映出遠山的青色。
花蓮不再是民宿,選擇了酒店,雖然比較常規,但是頂樓平臺的視野非常不錯,從海到山一覽無遺。花蓮給人的第一印象確實不錯,田園山水間充滿著自然的原味,崇山峻嶺中又蘊藏著壯麗的氣象。
所以趁著黃昏前的光景,決定租個電動車出去逛逛。租車行離酒店不遠,只是費用偏高,竟然要價100臺幣/小時,比起泰國清邁來說,著實貴了不少。辦理好手續後,研究了下地圖,決定沿著海岸騎行。花蓮其實比我想象要大得多,這裡的公共交通並不發達,如果沒有電馬兒真的是寸步難行,單靠徒步,要從城區到最近的海邊,都要走上好幾十分鐘。
最近的海邊名為太平洋公園。說是公園,其實比較粗放,大約是一段可以望見大海的綠道與石頭散亂的原始沙灘。花蓮的海倒是值得期待,即便層雲濃厚、天光慘淡,但是目之所及的海水依舊湛藍異常。
沿著綠道騎行,可以遠遠望見燈塔和修築堤壩散落的石塊,海水潮起潮落,激起晶瑩的浪花,煞是好看。
而這也激起了我繼續騎行的動力,一番籌劃下,不自知的將七星潭作為騎行的終點。七星潭距離市區差不多有10多公里的距離,沿途大車不斷,騎得也是塵土飛揚。然後悲劇發生了,在還有1、2公里就要到七星潭的僻靜小路處,電動車折騰了幾下,竟然徹底歇菜。下來一檢查,原來是後胎被扎破洩了氣。
當時立馬就懵圈了,只得急忙撥打租車行的電話救援。更不幸的是,壞在這樣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地的地方,周圍連一戶人家都沒有,是很難和租車行說清楚位置的,只得又來來回回的講了很多次,實在不好描述。大概等了40分鐘,維修人員總算到了,車上託著另一輛電動車。一番交接後,便重新騎上新車,悻悻返回市區,已是萬家燈火,七星潭什麼的終究也沒能提前一見。回到車行後,另行支付了500臺幣的修車費,在臺灣的第一騎在尷尬的失敗中結束。最後吐槽一下花蓮的交通燈,感覺黃燈閃的時間有些過長,根本無法預期接下來到底是綠燈還是紅燈……
夜色中的花蓮,除了夜市還有些人氣之外,實在有些冷清,偶然路過的花蓮文創園,也不過是昏黃燈光下的空空如也。
花蓮打卡,不止太平洋的風
花蓮的交通不便還在於周遭的景區,如果選擇公共交通,幾乎都難以到達,所以最好的辦法只有拼車。拼車師傅年紀稍大,他早年在日本打工多年,後來又去了大陸,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因為我們去的時候,離之前遼寧團在臺灣遇難的事故不久,所以師傅還特別強調了逃身通道和安全錘。因為臺灣拼車都是沒有導遊的,所以師傅兼職講解,這樣一邊開車、一邊介紹,想來也是蠻拼的。
打卡的第一站是清水斷崖,這也是我對於花蓮最期待的部分。沒想到的是就這樣一個地方,竟然也被折騰出一個大、小之分。小清水是旅行社專供,距離斷崖還很遠,這樣的套路你懂的。而拼車是去的大清水,清水斷崖之名還算名副其實,而看到湛藍太平洋的第一眼,全車人都異口同聲的驚叫起來。
清水斷崖的觀景臺其實就是以前的蘇花公路,山下是一晃而過的鐵路,隔著圍囿的護欄就能感受到太平洋的風鹹溼的味道。雖然大部分時候,大海與陸地之間不過沙灘與礁石的距離,但是一旦跌落出絕壁萬丈,那麼必然成就一番白浪滔天與驚濤駭浪,山海間的壯美大抵如是。
只是就算巨浪拍岸、天光暗淡,依舊無法掩蓋的是清水斷崖處海水夢幻般的藍色,從淺至深,層次分明,讓我想到了九寨溝,卻又無法類比於此。
離開清水斷崖,便繼續驅車前往太魯閣。作為花蓮行程中耗時最長的一處景點,太魯閣一直以來都屬於蠻雞肋的存在,因為與大陸的名山大川相比,太魯閣的峽谷風光實在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就連所謂的原住民風情,也不過是管中窺豹,難見一二。
只是即便如此,太魯閣地區依舊非常“嬌氣”,一地震就需要修幾年,真正開放的步道沒有幾條,就算是一橋之隔的支線,也需要提前申請才得以進入。想到之前有研究過玉山,感覺臺灣的戶外“規範”得有些過頭,名額限定如同抽籤搖號,對於本地人尚且如此,外地人則幾乎難以踏足。
不過“規範”雖有些迂腐,但好處還在於安全。大抵是太魯閣地區經常落石的緣故,所以一旦步入峽谷就必須佩戴頭盔。
步行的第一段是燕子口,其實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步道,而是公路的一部分。穿過人工開鑿的隧道,腳下是深切的峽谷,比較意外的是立霧溪並不清澈,更像是泥漿水,與跌落的瀑布與支流,形成了明顯的區別。師傅將這一切歸咎於之前的地震,不解的是同樣為大理岩的國內諸山,在雨季以外卻幾乎都是清澈見底的。
走出燕子口,已是午後,遇上單邊放行,山谷裡萬籟俱寂,唯有溪水跌墜山谷的響聲,異常刺耳。
綠水是太魯閣中的服務站,餐廳由原住民經營,據師傅說,臺灣原住民政策強勢到太魯閣中的工作都必須安排給原住民。所以關於奇怪的少數民族政策,大陸與臺灣竟然很難得的又一次同步。
午餐後,準備徒步綠水步道。這段2公里不到的山路,其實起伏不大、波瀾不驚,但師傅恁是一再叮囑安全。初入步道不遠就可以看到一處封閉的支線,依舊需要提前申請。
繼續沿著步道行走,穿過滴水的山洞,便進入半山腰上的棧道,視野開闊不少,只是步道離公路並不遠,很難有超然世外的感覺。
同行的老夫妻明顯有些體力不支,不得不攙扶而行。也許對於我們來說,這段步道實在有些乏味,但是對於他們來說,卻是一段不同尋常經歷,也是蠻佩服他們的。
步道的終點是吊橋與瀑布,這樣司空見慣的景緻也確實很應景於太魯閣。
長春祠是太魯閣的最後一眼,祠堂是為了紀念修築中橫公路殉職的212位老兵所建。不過通往棧道業已封閉,只能遠遠的望見。公路邊紅色的長春橋倒是出鏡頗高,幾乎所有臺灣的宣傳片都會取景於此,也算無趣的太魯閣中,難得的一抹亮色。
花蓮打卡的最後一站迴歸七星潭,以彌補昨日未能得見的遺憾。七星潭按一位朋友的原話來說,就是一處看不太懂的景點。因為說是景點,不過只是海邊的一大片亂石灘而已,非常初放原始,幾乎沒有什麼相關設施。而那日東北季風狂躁,吹得人也是披頭散髮,站在海邊幾乎快要被吹倒了。
至於七星潭之名,師傅倒是一再解釋諸如以前有零星的湖泊,後來修機場填埋的原因,但是這個名字卻一直保留了下來。當然好的名字總是給人以無限遐想,而現實的慘淡卻是需要自己體會的。
當然,這種慘淡大概還是和天氣有關,來之前看了太多在七星潭發呆的調調,以為這裡是溫柔鄉里的濃情蜜意,沒想到卻是鹹溼狂風與巨浪拍岸的驚悚,踏浪盡歡還需陽光燦爛。
七星潭的海邊有許多堆疊的鵝卵石,倒更像是一場精心編纂的儀式,重築與消逝更替,不過潮起潮落間,就像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
一路向南,穿越花東縱谷
從花蓮到墾丁一路向南,又是三百多公里的輾轉,花東一線拼車比臺鐵更適合,一天時間大可以走走停停,至於縱谷線還是海岸線,則需要看個人愛好。當然,我更建議選縱谷線,這樣也可以緩解花蓮、墾丁皆為看海的審美疲勞。
今天的拼車師傅是個中年男子,大概是一直都從事旅遊行業,所以對“空心菜”上臺之後的種種影響也是苦水一片,大巴變小巴便是最現實的問題。言語間能夠明顯感受到他對經國時期的懷念,認為那段時間才是臺灣發展最快的時期,之後便一直處於停滯狀態。
出花蓮一路都可以看到很多閃亮的招牌,師傅說那些都是賣檳榔的,當時實在有些費解,賣個檳榔至於這樣嗎?所以後來師傅就講到了檳榔西施,聽完那些香豔的故事也是各種奇葩,這閃閃惹人愛的也是腦洞大開。不過說起檳榔,也真的是一種神奇的存在,東南沿海的中年大叔詭異的“血盆大口”,大多就是拜它所賜。我們生活的城市是很難接觸到檳榔的,曾經在三亞的時候嘗試過,買了之後恁是不知道該怎麼吃,只嗅得一種苦澀的滋味。聽說檳榔吃了會上癮,大概有點類似於菸草吧。
縱谷線中途會停靠好幾處景點,不過都不大,基本屬於打卡型別。雲山水是最近的一處,離花蓮城區不遠,詩意的名字背後其實就是一處生態農莊,更接地氣的說法應該就是農家樂。這裡屬於照片會比實際好看N多倍的地方,平靜的湖面沒有太多波瀾,泛著幽幽靛青,倒影出周遭的樹影山色。
當然,這裡的主體經營還是民宿,不過我們去的時候並沒有看到多少客人。感覺臺灣真的有很多這樣的地方,不過就是幾張照片的體量,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個景點。
行至瑞穗牧場已是花東縱谷深處,這個大山中的開放式牧場貌似是王菲接拍某牛奶廣告的拍攝地,冠以景點之名同樣有些牽強,不過圈養了幾隻奶牛與鴕鳥罷了,如果想再往牧場深處走,對不起它們家不開放。
雖然牧場看點不多,但卻足夠好吃,濃濃奶香味的蛋糕與乳酪實在喜歡,牛軋糖也非常彈牙。所以這裡姑且算作一處原生態的購物點吧。
北迴歸線標誌同樣是一處只需看上一眼的景點,但對於喜愛地理的人來說,還是很有紀念意義,畢竟有太多地理上的劃分是基於這條線的。作為太陽在北半球能夠直射到的離赤道最遠的位置,說來也是神奇,過了這個標誌之後,再往臺灣的南邊走,厚厚雲層下的陰雨蕭瑟轉眼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連幾天的陽光燦爛。
車到池上已是正午,一路上都聽師傅在說池上大米云云,大抵是強調池上大米是全臺灣最好的米,這就像後面到屏東時候,他也一直在說屏東的洋蔥是世界上最好的洋蔥一樣,先不管這個最好的資料是從哪裡來的,但是這個宣傳真心一點都不吸引人啊!因為米再好,也只是原料,好吃不好吃還需要配上一桌好菜才行,這一點就不像日料,那才是純粹拼食材的貨。不過精明的池上人還是鼓搗出了一個文創園,緊挨著臺鐵站,專營池上飯包,正好滿足趕路之人的果腹之需。
池上便當倒是實在,滿滿一盒的滷味,看著挺誘人的,但是味道一般,吃起來有些乾澀,以至於也沒有品出池上大米有什麼獨特之處。
當然,池上真正的精彩還在於伯朗大道,也是整個縱谷線的顏值擔當。伯朗之美在於田園,筆直的公路將田野分成兩半,稻米滿穗的金黃鋪滿整片山谷間的盆地。上一次給我這樣感覺的地方是在大理,也是騎著單車穿行在田野間,放飛的心情自由自在。
而這裡最應景BGM應該是李健的那首《風吹麥浪》:遠處蔚藍天空下,湧動著金色的麥浪,就在那裡曾是你和我……可惜留在這裡的時間並不多,1個小時的時間也只能走馬觀花。
至於讓伯朗大道走紅的咖啡廣告,如今只留下一株金先生之名的茄苳樹,網紅的意義就是留影之人巨多,但卻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其實在伯朗大道有很多這樣獨木參天的大樹立於田野,每一株都有著意味深長的眺望,至於那些有故事的畫面,還需要你的發現與創作。
過了伯朗大道之後,縱谷線剩下的行程基本就是趕路了。途中時常能碰到不少騎著單車的隊伍,非常有組織的騎行在公路一旁。如果說騎行川藏線,更多的是一種對於極限的挑戰,那麼臺灣的環島騎行則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方式。據師傅所說,臺灣這樣的騎行者大多屬於事業有成,所以騎行裝備與後勤保障都是做得相當充分。
而花蓮到臺東一線的溫泉之多也是我沒有想到的,一個接一個,基本上每處由山而來的溪流,都會孕育出這樣的地熱資源,只是山溪的渾濁一如立霧溪一般。
縱谷線拼車停靠的最後一站是多良車站。這座被譽為臺灣最美車站的新近網紅,大抵也是沾了宮崎駿老爺子的光,在廢棄之後,竟又迴光返照的生出一種漫畫式的唯美。當然,作為景點來說,這裡也只不過是一張照片的體量。
我們到的時候,天色已漸晚,日落後的殘光喘息著最後的光亮,沒想到的是多良車站並不在海邊,而是一旁的山上。師傅算的時間剛剛好,稍等片刻就迎來了飛馳的火車。終於理解大家為什麼願意等這樣一個畫面,視野的侷限讓多良車站看起來彷彿與海岸線近在咫尺,一邊是海天一色的太平洋,一邊是高聳如雲的山脈,從隧道中呼嘯而來的火車恰好將兩者巧妙的連線在了一起。
再上路,天色已經越來越弱。進入山區之後,南北的奔襲已接近尾聲,剩下的只是近在咫尺的東西橫貫,直到燈火闌珊,終於望見了嚮往已久的臺灣海峽。墾丁入夜,雖是晴日,卻颳著強勁的落山風,而大街上依舊熙來攘往。晚上的電視節目聒噪異常,恰逢洪習會後,灣灣兩黨皆有不滿,所以諷刺的碎碎念也算到了極致。
墾丁機車黨,像少年啦飛馳
清晨墾丁暖暖的,告別北臺灣的溼冷,正式投入南國的碧海藍天。民宿的早餐很西式,漢堡和三明治是主打,反而有點不像臺灣的滋味。而幾天住下來,發現同住的客人居然多是日本人,就連Andrew半灌水的日語,竟然也派上了用場。
要說墾丁最好的開啟方式,那麼一定是機車上路。想來這幾次旅行中最難忘的部分,其實都是這樣像少年啦飛馳的時光,清邁、拜縣、蒲甘莫不如是。墾丁的電動車倒是進步很多,之前看到別人遊記裡經常說騎半天就需要回來換電池的事情,現在新電動車的電池基本堅持一天毫無壓力。
墾丁周邊的景點大致可以分為以鵝鑾鼻為主的東線和以貓鼻頭為主的西線,最開始計劃是花兩天時間分別前往,但實際卻是一天之內輕鬆搞定。從可看性來說,個人更為偏愛東線。
正式騎行東線的第一站是船帆石,我們到的時候,恰好遇見當地的學生在沙灘上搞活動,各種搶球與追逐,玩得不亦樂乎。
風和日麗與碧海藍天,大概就是臺灣偶像劇屢試不爽的調調,我在墾丁天氣晴一如湛藍大海的心情,很容易就讓人著迷。
至於沙灘之外、遠遠望見的船帆石本身,則顯得不那麼重要,不管是遠看還是近看,其實既不像帆船、也不像某總統,象形這件事本就是你情我願的想象,開心就好。
砂島則多少有些名不副實,僅有的沙灘也被圍囿起來不得進入,只留下一片延綿的礁石。偶見釣魚之人立於海中,長長的舒展出一片沁人的藍色。
鵝鑾鼻是東線的重頭戲,標誌性的燈塔佔據著海岸高處,就像所有浪漫的畫面一樣,自帶小清新的濾鏡。這座擁有百餘年曆史的燈塔,一直都是臺灣南部海域夜航的座標所在,而心之所往,又將何處呢?
燈塔之下是一大片斜坡草甸,周遭圍繞著茂密的林木,一直鋪展到海邊,偶有白鷺踱步而過。
步入林木深處,又見怪石嶙峋,全然不覺已近海岸,只是親吻石之名甚為牽強。登上觀景臺,但見海天一色,極目遠眺,尖山如狀,之後不管再從哪個角度望過去,都沒有這裡看上去那麼形象。
至於臺灣最南點,其實和北迴歸線標誌一樣,地理意義遠大於觀賞價值。只是這個坑爹的水泥標誌實在太遠,從停車場出發,頂著烈日徒步至少20分鐘有餘。
離開最南點,便拐入了山路,機車也越發吃力。龍磐草原的範圍很大,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找到合適的觀景臺,看見路邊有人踩出的小道,便將機車停到路旁,徑直走向懸崖邊。
這裡的落山風非常凜冽,卻能窺見墾丁山海間最讓人難忘的景緻——崖壁上生出的草甸與灌木綿延開來,腳下是一望無際的泛著不同藍色的大海與曲折有致的海岸,耳邊已經模糊了聲音,這一刻誰都可以肆意的呼喊,或是浪漫一吻。
官方的觀景平臺還在相對平坦的龍磐之尾,三五遊人嬉戲打鬧,迎著海風徐徐,無人機嗡嗡飛過,皆為閒情逸致的日常。
風吹沙倒是夏日情懷之外的另類,連綿的綠意被一叢沙地切斷,滋長出更為猛烈的風沙。
過了風吹沙便已是東線的盡頭,剛好半日時光,索性決定將西線一併拿下。於是繼續北上,過港口吊橋,再往西走山路直奔恆春,這一路穿梭於鄉間小路與盤山公路間,也是騎得相當暢快。
下山途中有路過出火,這個地方白天還真看不出什麼,畢竟這種地下湧動著天然氣的火焰,還需晚上看才有那種類似鬼火飄飄的氛圍。只是沒有想到的是這樣一個不算景點的景點,灣灣竟也修得有模有樣。
恆春算古鎮嗎?其實舊時古蹟不過南邊城門一座,矗立在路中央,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大部分的恆春還是灣灣老街固有的調調。
小鎮裡除了可以大啖美食之外,也就只有阿嘉的家可以看看,名字是有點拗口。這裡是電影《海角七號》的拍攝地,電影當年一舉破了臺灣的票房紀錄,不過這個平淡的故事除當地人之外實在有些難以引起共鳴,只記得當時看得昏昏欲睡,倒是隱隱覺得臺灣人對於日據時代留有的懷念。
關山是墾丁看日落的絕佳之處,只是不知從哪裡得來了一個“世界12處觀賞落日美景最佳地點之一”的名號,所以也心安理得的坐收門票。上關山的山路看著不算陡峭,騎起電動車來卻也十分吃力。到的時候還比較早,所以隨便逛了下就先行離開,準備日落的時候再來。
下山路上竄出的野豬,嚇了我一大跳。
從關山一路南下穿過幾個村落就是貓鼻頭,作為西線的主打,這裡算得上遊人如織。大部分旅行團到墾丁基本都會到這裡來打卡,各種飛舞的絲巾也是醉了,還好黃昏前的光影還是相當給力,映襯得大海分外湛藍。
貓鼻頭也是一塊從海崖崩落後滾到海邊的珊瑚礁岩,算不得形象,倒稍好於鵝鑾鼻的親吻石。其實從地圖上可以看出,貓鼻頭和鵝鑾鼻正是臺灣最南的兩端,兩者隔海相望的宿命也是各自精彩。
白沙灣據說是墾丁最好的沙灘,就連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最後登陸時那個意味深長的鏡頭也是取景於此。從貓鼻頭一路北上而來,已近日暮,踏浪的人群倒是有增無減。踩著鬆軟的沙灘,步入海邊,夕陽照在身上,暖暖的酥酥的,讓人忍不住想躺下來。
不過正趕上某劇組在這裡拍戲,各種場務凶巴巴的驅逐著周圍的人群。男女主演其實都不認識,應該不是什麼大咖,遠遠的望著他們一次次重複著海邊擁吻的戲碼,演技確實不夠成熟,倒是辛苦了旁邊在海浪裡各種跟拍的攝像師與助理,他們才是蠻拼的。
重回關山,正好趕上日落時分,剛才來的時候還空無一人的觀景臺,如今已是人潮擁擠。關山的日落算不得震撼,畢竟海天之間並無太多獨特的辨識度,加上天邊雲層較厚,剛剛變出雞蛋黃的姿態,就又隱匿其中。
國境之南的祕境,一個顛覆認知的墾丁
由於提前完成了墾丁的東西線,所以剩下一天去哪裡,就成了問題。偶然間翻到了社頂的名字,雖然隻言片語多是跟梅花鹿有關,但是執念還是讓我解鎖了一片新天地,這片新天地位於墾丁背後的山上,更廣闊的名字是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
於是一早就租上機車,直奔社頂方向。不過,租車行的人還是一再表示,電動車是無法騎上山的。當然,肉測的結果恰恰相反,只要選對了路徑,那麼還是很輕鬆的。正確的路徑是從墾丁東邊森林公園一側上山,這邊雖然路程較遠,但是盤山路很緩和,全程無壓力。相反,船帆石一側的上山路,則是坡度很大的盤山路,電動車要想爬坡就顯得非常困難,因此從這邊下山剛剛好。
大概山路爬行到半山腰多一點的位置,就是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大門,這裡可以望見大尖山近在咫尺,不過和昨日鵝鑾鼻的角度相比,明顯圓潤許多。
當然,這裡並不是我要去的終點,之前有研究過這裡,感覺更像是植物園,視線不佳,基本都是在山林間穿行。所以還得繼續往上,直到看到了社頂自然公園的標識,這裡也基本上盤山公路的最高點,抬眼就是一片開闊的草地。
把車停好後,沿著石板路就進入公園的深處。初入極狹,視野收窄在一片石林之間,而這裡被稱作大、小兩個峽谷。小峽谷還算正常,夾峙間尚能尋得路徑,大峽谷則深邃而狹長,不僅石板難尋,小路也是隱於稀泥之下,摸索著才手腳並用的走出石圍。
之後轉入一片山中草原,一切豁然開朗。山海相望,極目遠眺,覓得些熟悉的標識,原來此處正是昨日龍磐草原背後的大山之上。
帶著秋田犬的老夫妻早就靜坐在草原上休息,這樣的畫面讓我想到了霓虹國。
繼續沿著步道前行,還有兩處觀景臺,一處名曰涵碧亭,一處名曰凌霄亭,都是連綿山頭的至高之所,隔著茂密的熱帶叢林,換著不同的角度,一覽山海之勝。
令我意外的是居然在這裡碰見了一隊大陸的旅行團,不過聽導遊唸叨他們接下來的安排就一下子迴歸旅行社的傳統,一天時間墾丁加高雄,也只能走馬觀花的走上一遭。
出社頂騎上機車沿山往下就是龍仔埔,這裡算是一處私藏的大草原,草長鶯飛,一望無際,很難想象這裡是在墾丁,空氣中都自帶一種偶像劇的調調。
過了龍仔埔,繼續朝船帆石的方向騎行,就是前文所提到的很陡峭的盤山路,一度讓我騎到崩潰。
從船帆石回到墾丁大街就非常熟悉,但想要去的墾丁牧場標識並不清楚,就連谷歌地圖上也搜不到具體的位置。不過想象中的牧場總歸在城鎮之外,於是繞道森林公園的另一側。邂逅的這片牧場就在大尖山下,各種精瘦的牛兒佔據著草場的各個角落,至於大尖山真的就與此前看到的大尖山判若兩樣。
沿著牧場的小路繼續騎行,依然沒有找到墾丁牧場的標識,相反道路在近山區的轉角徹底消失,於是只有打道回府。
一番詢問之下才曉得,原來真正的墾丁牧場就在墾丁派出所的對面,低調的牧場大門竟然長這樣,完全沒有一點牧場的氣質,一如國營老廠冷漠的門面,外面寫著“登記”,還以為是不能進入。
真的進入之後則暢通無阻,道路的盡頭是一棟小木屋,外面看著大門緊閉,推開卻正在營業,只是服務員稍顯高冷。小木屋裡經營著牧場的生計,有點類似瑞穗牧場,各種蛋糕、乳酪、冰淇淋等,奶味都非常純正,只是羊奶製品的話,味道會稍微有些腥羶。
在墾丁牧場大快朵頤後,又重返西線,準備查漏補缺一些昨天沒有走到的小景點。之前做攻略的時候有被出水的湛藍程度所震撼,沒想到一路騎過去拔草的時候,卻遇上出水口斷流,非常遺憾。不過路過的後壁湖倒的確是一個潛水的好地方,這裡沒有沙灘,都是一些礁石,很適合浮潛。
因為前一日在民宿買了水上活動專案,所以從後壁湖回來就直奔南灣。南灣大概是墾丁玩海人最多的地方,整個沙灘都擠滿了遊客,不過這裡非常不方便,沙灘一側並沒有更衣的地方,還需要走到街對面另找商鋪。水上專案的工作人員態度也很差,趕鴨子上架一樣的完成了摩托艇和香蕉船。前者撞浪的時候還稍微有點刺激,但是離岸越遠就越平淡;後一個則完全沒有感覺,最後還被狠狠的甩下船,嗆了一大口海水。
至於南灣的沙灘則只是一個表面,這裡完全不適合游泳,因為剛剛走入大海一點,沙灘就直接變成了碎石頭,磕得腳非常疼。而這種坑爹的構造,只要海浪粗暴的砸過來,沙就跟著朝下滑,裸露出石頭,站都站不起來。更不幸的是被一個大浪打落了眼鏡,多番尋找無果,不得不提前結束了南灣的踏浪。
而最近的眼鏡店在恆春,一路騎過去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寶島眼鏡。眼鏡行的老闆很gin,配個眼鏡也要各種測試,鏡片也不能馬上拿到,報價很貴,最便宜的都要2800臺幣,因此不得不選擇折中的方式,配成隱形眼鏡。
重新上路已近黃昏,但是禍不單行這種事情往往就是接踵而至。租的電動車突然就毫無徵兆的打不上火,不得不聯絡老闆,以為又要騎廢一輛車,沒想到的是就在和老闆爭論了里程上的問題的時候,電動車竟然突然又好了。於是趁著黃昏的光照,轉向恆春北邊的車城,前天來的路上,就聽司機說這裡有全臺最大的土地公公廟。
一路輾轉到車城的時候,已是日落的盡頭,踩著夕陽的餘暉,轉入小鎮中的廟堂,果然規模巨集大。這是一座佛道一家的廟宇,供奉的神仙也是五花八門,但是大殿之中的香火旺盛也是生生不息,還歡迎大家拍照傳臉書。
此時的殿堂外,則在進行著什麼儀式。只見一個赤裸上身的大師唸唸有詞,口中時不時的噴出火焰,銜接著各種難以理解的儀式。但信者之眾,跟隨著大師的軌跡,簡直就是“封建迷信害死人”的,但這也正是臺灣鄉土信仰最真實的一面。
日落後的墾丁溫差很大,騎在路上也是冷得半死。
信仰的另一種可能,也是萌萌噠
一早就坐上墾丁快線前往高雄,離開陽光燦爛的國境之南,終究有些念念不捨。從一路向南再到一路向北,臺灣的行程業已過半。
高雄的初印象有點像香港的郊區,雖然連綿著高高的筒子樓,卻又沒有任何特點。當然,85大樓還是鶴立雞群的,就像101之於臺北。不過85大樓看上去有些年頭,內裝很老舊,空空蕩蕩的,完全沒有高階寫字樓的氣質。我們訂的85天空民宿,需要上到85大樓的12層辦理手續,而這一層也基本集中了整棟大樓的民宿。民宿的房間比想象中要大,裝修有些日本風,但是遺憾的是樓層不夠高,更多的視野還是掩埋在了樓隙之間。
至於高雄的行程則比較隨意,事先規劃好的行程只有一天,所以提前到高雄的第一個半天就自由活動,於是我選擇去佛光山,而Andrew選擇去美麗華。知道佛光山其實很偶然,因為它在內地幾乎沒有什麼名氣,但是說起星雲法師,似乎又有所耳聞,所以來之前還特別百度了一下星雲法師,反正傳奇的人生總有些不羈。而佛光山就正是憑星雲法師一己之力修建,算不上歷史悠久,卻成為臺灣影響最大的寺廟,其分館甚至開到了美帝。
佛光山其實離市區挺遠的,在左營火車站有專線車前往佛光山,名曰哈佛快線,也是挺有創意的。如今的佛光山是由佛陀紀念館和佛光寺兩個部分組成,但就同陝西的法門寺一樣,各種高逼格建築堆砌的紀念館,人氣明顯高出佛光寺本身。來這裡的旅行團非常多,旅行大巴就沒斷過,不過基本都是臺灣本地的團隊。
我對於佛陀紀念館最深的印象就是大,穿過規模巨集大的禮敬大廳,迎面而來的是兩側依次排開的八座高聳的佛塔,在烈日下穿過佛塔間的廣場,才能最終進入本堂。本堂之上則是高高在上的巨型坐佛,透過雲際的天光,俯瞰著芸芸眾生。
至於本堂之大,本身就像是迷宮,裡面的陳列也幾乎都與星雲法師有關。無論是書目、墨寶乃至紀念品、素食,感覺星雲法師一個人就支撐起了整個佛光山的精神,多少有些個人崇拜的意味。
不過佛光山最讓我覺得不同的是,這裡完全不拘於宗教本身,而是作為一種文化產業來打理,它不僅擁有一個出版社和一個電視臺,“佛光出版社”出版的經典書籍更是暢銷世界各國,其電視臺還上了衛星,名曰“佛光衛視”,24小時面向全球播放佛教節目。
投射到佛光山本身,無論是對映著投影中不斷變化著嬉笑模樣的菩薩,還是各種閃爍著萌萌噠表情的小和尚塑像,都營造出一種完全不同於以往所見任何一座寺廟的氣質。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能在最淺顯易懂的互動中,感悟到宗教所帶來的哲思,這是遠非燒香拜佛之類的日常,更能貼近當下的傳承模式。
除此之外,佛光山還承擔著會展功能。我去的時候正好趕上國際書展,所以這裡間或展開很多活動,這出江浙的傳統戲劇就好不熱鬧,沉浸在敲鑼打鼓的氣氛裡,哪裡像是我們印象中那個略顯壓抑的佛門聖地。
從佛陀紀念館步行到佛光寺,需要沿著公路走上10多分鐘,相對於佛陀紀念館,佛光寺真的算是少有人至,瞬間重回深山古寺的意味。但佛光寺依然是一個開放的空間,蔓延在群山之中。
寶物殿裡更是空無一人,狹長的展廳就像隧道一樣,如果真要一件件看的話,沒有1、2個小時很難看得仔細。裡面的寶物也多是星雲法師收藏、徵集的,藏品的歷史未必悠久,但大多做工精美。至於佛光寺最重要的藏品——佛牙舍利,如今已經存放到了佛陀紀念館,也就是前文所說的本堂中,其中的玉佛殿就是侍奉舍利的地方。不過觀佛展望要整點才開放,直接被華麗的錯過了,也是自己功課沒做好,回來之後腦補才知道佛光山儲存的佛牙,竟然是佛陀涅槃後,留存在世上的僅存的三顆之一。要知道斯里蘭卡的那顆佛牙舍利,真的是聖物一般的存在,而臺灣的這個竟然都沒有太多人知道。
穿過朝山會館繼續上行,得見大雄寶殿。大雄寶殿作為寺廟的標配也是最重要的建築自不必多說,但進入廟堂需要脫鞋倒並不多見。整個殿堂內除了宗教烘托下的神聖之外,間或營造著溫馨的氛圍,應是借鑑了西方教堂的設定。
本以為大雄寶殿已是佛寺的盡頭,沒想到大雄寶殿之後才剛剛開始,而根據佛教典籍而來的曼陀羅花園與藍毗尼園更是一直延伸到佛陀紀念館一側,與新修的規模巨集大的藏經樓一起,佔據著山丘之上的絕佳視野。
當然,在恢弘的建築背後,寺廟存在的根基還在於修行。走在佛光寺中碰見最多的就是這樣走路帶風的僧尼,或是外地來拜訪的禪修之客,正如書中亦或想象中的模樣。而國內寺廟中,每每看到那些肥頭大耳的花和尚,就愈發不明白寺廟到底是修行之地,還是賺錢之所。
佛光寺的最後一眼止於大佛城上,高大的立佛在冥冥之間微笑著,凝視著腳下的這片土地漸入黃昏。
回到高雄城區已是傍晚,和Andrew約定好在美麗島匯合。說到美麗島,自然會想到臺灣的“美麗島事件”,只能說每個地方爭取的民主都來之不易。不過如今的美麗島捷運站卻號稱是“世界上最美的地鐵站”之一,我倒是覺得一般,暗淡的燈光下,也就只有光之穹頂可以看看,而且比想象中要小得多。
其實在臺灣真的各種“最XX”真的只能聽聽,不能太當真,再比如打卡的另一處最美捷運站——中央公園捷運站,也就入口電梯這裡還可以看看,要說有好獨特完全說不上。不過高雄真的算是一座很親日的城市,捷運裡面竟然還有日語播報。
同樣名不副實的還有愛河,真不知道這樣黑黢黢的夜景有什麼好看的,如果這都算必看,那內地每一個縣城的夜景都可以算景點了。沿著河道走上一圈也是冷清的很,就連酒吧外表演的小哥也只能自娛自樂,婉轉悠揚的音樂久久的迴盪在空空的街道上。話說臺灣的街頭藝人都是持證上崗的?!
西子灣“打狗”,高雄的另一面
高雄的景點,其實大部分都集中在西子灣附近,所以之前計劃的高雄一天的行程也基本上是圍繞著港區。
出捷運站步行不遠,就可以走到駁二藝術特區,臺灣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文創園,這個駁二算是名聲在外。因為到的時候還比較早,所以駁二里的店鋪都還沒有開門,只能在外圍逛逛。園區覆蓋的範圍其實挺廣的,基本上都是以前的倉庫改造,倒是有些像帝都的798。當然,文創區最有意思的莫過於各種創意十足的設計,比如這個出鏡率頗高的站立人,其實有N個版本,而且可男可女、可大可小,甚是可愛。
比如一些有趣的壁畫,讓那些老舊的倉庫,也能重新煥發出一種藝術的活力。
只是這個倒立屋,多少有點抄襲泰國拜縣的意思,但也不曉得到底是誰先誰後,反正都走的這種小清新路線。
與駁二藝術特區無縫連結的是哈瑪星鐵道文化園,雖然有些空空如也,但這些百年前的鐵軌的確見證了高雄的發展。而鐵軌的盡頭可以遠遠的望見壽山,也是西子灣這邊的至高點。
雖然山就在那裡,但是我們的目標卻正好相反。從鼓山輪渡碼頭乘船,跨過繁忙的高雄港,前往對岸的旗津半島。渡船不載汽車,但是機車和腳踏車是可以上船的,不過和行人分開,安排在船的下層。
走出旗津碼頭,就進入老街的熱鬧之中。沿海而居的小鎮其實都有些類似,讓人想到香港的那些離島。旗津老街上的天后宮香火旺盛,這座高雄最古老的寺廟,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間。
當然,按圖索驥的目的地還在於旗後燈塔。穿過旗津老街,遁入更為複雜的街巷,幾番詢問才覓得上山路,一側通往炮臺,一側通往燈塔。所謂旗後炮臺,其實並沒有炮,站在工事的高處,可以收穫一片廣闊的視野,從小鎮的盡頭,一直延伸到海中的燈塔。
我其實還蠻喜歡旗津半島上這些五顏六色的房子,所謂的小清新,關鍵還在於濾鏡的顏色。
小山的極頂處才是旗後燈塔,可惜受颱風影響,燈塔所在的區域並沒有開放。只好在門口晃了一圈就下山,透過花語間的間隙遠遠的望見對岸的85大廈…真的好醜…
返回碼頭,旗津半島也算打卡完成。這樣的碧海藍天,大概才是最讓人舒服的高雄。
乘坐渡輪返回鼓山,跨過山寨的情人橋,離打狗英國領事館就很近了。所謂“打狗”, 不過臺灣原住居民語言的音譯,代表一個地名,只是這個名字取得也真夠鄉土的。
登山的小路很陡峭,有些地方甚至要穿過別人家的院子。臺灣人真的很喜歡把神仙供在屋頂,而這個金光閃閃的大概就是濟公吧。
紅磚砌成的西洋小樓是領事館的標誌,佔據著小山之上的絕佳視野,其自帶偶像劇的調調也是引得情侶爭相朝聖。不過打狗英國領事館的門票也比之前漲了許多,附送了些華而不實的抵扣券,其實根本就用不上。
而真正的領事館還在山下,守著山麓的一方院落。領事館還原了一些當年場景的雕塑,作為清朝時外國人在臺灣開設的第一處領事館,承襲著百年來的歷史,也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沿著西子灣一路走到中山大學,別人家的大學真的永遠都是傳說,甚至還擁有一大片的海水浴場。
從這裡再遠眺旗後炮臺,才更能體會燈塔之於海港的意義。從地圖可以看出,高雄港的入口收窄於旗津與西子灣之間,大宗貨船駛過,港內一片風平浪靜。
怎麼說呢?感覺高雄的中山大學雖沒有廣州的中山大學那麼具有歷史氣息,但真的是那種一眼就會喜歡上的感覺。這是一座很有愛的大學,也許靠海的地方總是能滋生浪漫,才能在校舍間瀰漫著曖昧的氣息。
除此之外,灣灣的校園還自帶綜藝氣場,邪邪老師、黃衣人什麼的,完全都可以做成一檔節目了。
挺立在一眾紅磚教學樓外的這棟綠色小樓倒是顯得格格不入,有故事的樓舍就是這樣不走尋常路,而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蔣公時期。
中山大學比想象中要大得多,校舍一直延伸到壽山深處不知盡頭。學校的後門連線著盤山公路,順路而上就可以走到高雄的忠烈祠,當然也不算近。忠烈祠前面是一處視野極佳觀景臺,有著同樣有愛的名字——壽山Love情人觀景臺。
以此眺望,整個高雄幾乎都在眼前,從旗津半島到山腳的駁二再到更遠的高雄港,特別適合那些花式秀恩愛的日落。只是對於這座建築平淡的城市而言,大概也只有85大樓鶴立雞群,像是一個笨拙的火箭筒一般。
而觀景臺背後的忠烈祠倒是讓我感慨良多,這座由神社改建的忠烈祠,也算見證黨國的獨有產物。這座供奉著牌位的祠堂,讓我想到了曲阜的孔廟,而這種遙祭其實也是一種無奈,那些回不去的故鄉終於永遠成了遠方。
當然故事的結局是惆悵的下山路被各種野狗追,也是沒誰了,差點真的就要“打狗”了。只是略顯無趣的西子灣並沒有填滿一天的計劃,剩下小半天的時間臨時決定再去蓮池潭走走。
蓮池潭在高雄的攻略和遊記中少有人提及,緊挨著左營火車站,我也是到高雄後才知道的。本以為只是一個無趣的湖濱公園,結果一圈逛下來卻算是意外驚喜。這片被信仰圍囿的城市湖泊,沿岸都是各種有趣的寺院與宮觀,風格略顯混搭。而我最愛的還是這樣的氛圍,總能在暮色前走出一種久違的愜意。
從左營車站走來,剛剛觸及湖泊一角,便是一座規制完整的孔廟,建築不算悠久,大抵是新建,有著從櫺星門到大成殿的完整規制,風格倒是很不臺灣,也許修建的初衷便是一種思鄉的回望。
當然,蓮池潭周圍最多的還是這種類似於天府宮這樣的宮觀,有著臺灣傳統而繁複的雕刻,描繪著各種傳說中的人物擠滿門殿的屋頂。
相對於宮觀,寺廟的表達方式則更為簡單粗暴,一尊菩薩直接矗立在屋頂俯視著芸芸眾生。
至於玄天上帝是哪路神仙真的母雞,但確實是整個蓮池潭最大的一尊的造像,很遠就能望見,當時還在想是到底是哪位大仙。只是略卡通的氣質倒是和內地的一眾寺廟新塑的菩薩如出一轍,總讓人有種泥菩薩自身難保的擔憂。
春秋閣和龍虎塔已是蓮池潭的南端,這兩座極度花哨的建築,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宗教的氣質,更像是燈會裡那些表現神話傳說的誇張燈組,但它們並不是燈組,而是實實在在可以攀爬的長廊與樓閣。
登上龍虎塔,黃昏中的蓮池潭泛著又清冷又溫暖的色調,如果高雄不是定位在一座港口大城市,我倒是更喜歡它的寧靜。
當然,這樣的寧靜不過片刻而已,沒有想到在這裡竟然也能碰到東北的大媽團。聒噪的腔調瀰漫開來,蓮池潭也瞬間變成了嘈雜的人民公園。雖然結局並不完美,但是“城會玩”這件事對應高雄人民也同樣有著出處,這樣靠著牽引拖動的衝浪確實第一次看到。
暴雨中的淡水,北臺灣總是這樣不“友好”
習慣了南臺灣的碧海藍天,當啟程返回臺北的時候,還是有些戀戀不捨。提前1個多月在網上搶的早鳥票,65折的價格算下來,都還是比國內高鐵要貴。橘色腰身的臺灣高鐵據說是採用的日本新幹線的技術,所以風格上比較接近日本,座位間距也比國內要寬敞一些。不過,即便是最繁忙的臺北-高雄線,也同日本的東京-大阪線一樣,乘坐的人並不多,整列車都空出了大量的座位。
出發前本來想在左營站去買傳說中的高鐵便當,結果車站要10點半之後才開賣,於是想著車上應該會有,結果人家壓根就沒有這項推車服務。好吧,既然沒有吃的,就只有看窗外的風景。出高雄之後,其實都是一派平坦的田園風光,中央山脈從地圖上看不遠,但是晴朗的天際似乎不太通透,只是偶然間能瞥到些許起伏的山影。
臺中算是一處分水嶺,不僅是告別田園的臺灣,迴歸大城市的鱗次櫛比,就連天色也變回陰鬱,滿是煙雨濛濛的調調。而北臺灣絕對和我有仇,來的時候降溫降雨,好不容易晴了幾天,我一回來又開始降溫降雨,真的只想說煩請蕭敬騰先森還是快些離開臺北吧!
於是見到淡水的第一面,就是這樣很喪的氣氛一點也不奇怪,手裡的傘差點就被狂風颳走。穿過無趣的淡水老街,古早的氛圍看起來就像內地老廠礦的宿舍區,滿是熙來攘往與小吃的叫賣,卻實在提不起興趣來。
只記得冒著風雨,走過了很多條街巷,才好不容易走到了紅毛城。紅毛城其實可以看作淡水版的“打狗”,雖然最初只是西班牙人修築的城堡,但是後來一直被英國政府長期租用,也變成了領事館,而兩者的異曲同工之處還在於都有一個十分奇葩的名字,“紅毛”配“打狗”也是絕配。
買票的時候,售票大媽問我臉怎麼了,這才意識到前幾天在墾丁的暴晒,真的已經黑成炭了,只留下之前戴眼鏡的區域,才是本來的顏色。
至於紅毛城的陳列,倒還多少有些時間的印記,雖然大多數可能已經不是原物。
紅毛城的側門可以直接通向真理大學,紅牆綠樹的調調倒是與紅毛城一脈相承。漫步其中可以感受到學校內濃郁的教會氛圍,建築也是修得精緻,介於傳統與西洋之間。
跟著下課的學生走出大學,熙來攘往的校園外,雖是有些崎嶇的小路,卻已滿是臺灣偶像劇裡的調調。只是淡江中學並沒有開放,《不能說的祕密》終究只是祕密。
在紅毛城的時候,知道附近還有處小白宮,忍不住好奇探路而去,得見一處別緻的白色洋樓,本以為便是小白宮所在,結果看介紹才知道,原來只是一枚名叫馬偕的傳教士故居。不過後來腦補此人其實不止是名牧師,對於臺灣的醫療和教育也有著相當的貢獻。
而真正的小白宮還在幾條街巷之後,而且也沒有馬偕故居“白”,倒顯得有些名不副實。作為以前淡水海關稅務司的官邸,小白宮的陳列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還是那些廊柱間的迴廊,在今人看來多少有些小清新的意味。
從小白宮下山,問詢管理人員,臺灣人的調性總是有些過於“小朋友”,從他們嘴裡出來的下雨的石板路,都變得好像難以逾越的危險一樣。所以問清楚路線即可,這樣的小路對於我們而言實在是可以大步流星,毫無壓力。
從紅毛城到漁人碼頭,雨水已呈瓢潑之勢,想象中淡水浪漫的日落成為傳說,風已經大到難以撐住雨傘,終究成為落湯雞的尷尬,也只有唱一曲《愚人碼頭》安慰自己,“我已不能回頭,天你要傷我多久……”,最後飄搖在狂風驟雨中的情人橋上。
從淡水回到臺北城區已是傍晚,從臺北車站匆匆取過行李,便直奔臺北最後幾天的酒店。酒店離捷運站稍遠,本以為是在一條背街小巷裡,結果卻就在主街上。房間確實小得可憐,不過類似於日本酒店的五臟俱全,。而當初選這裡很大的原因就是,這裡有個無限取用零食和飲料的吧檯,實在是非常的貼心。
邂逅臺灣的最美海岸
野柳之名聽起來蠻拗口的,卻一直以來都是我最嚮往的臺灣風物,畢竟有著國家地理“中國最美海岸”的加持。一大早輾轉到臺北車站,沒想到碩大的車站卻有些標識不明,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東門的指示,一通瞎走,沒想到運氣還不錯,隨機的走出車站,竟然恰好就是要去的站臺。去野柳的1815路車也不是善茬,一定要看仔細的再上,因為有些只到萬里,有些又要去法鼓山。從臺北車站出發,一路走走停停的折騰,還需要到市政府轉運,最終耗去了將近2個小時。
下車之後其實離野柳還有一段距離,需要穿過滿是漁船的港口,一個拐角之後得見野柳的入口。沒想到即使在這樣一個陰雨天,這裡的團客竟然有如此多,這在蕭條的臺灣實在不多見。
野柳地質公園就沿著目之所及的海岬展開,各種蕈狀岩石的確讓人驚喜不斷,乘著想象的翅膀,絲毫不亞於名山大川中石林與峰叢的象形程度。
而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偉力,在這裡則更多的表現為海蝕與風化,因此塑造的形象也少了些圓潤,更多了些風骨的姿態。
只是陰霾而陣雨的天氣,使得野柳很多區域並沒有開放,海浪拍打著岬角,激起層層巨浪,只有漁人還挺立在怪石間,從容的面對著風雨。
登上僅有的還開放的山頭,山雨之勢愈加密集,模糊了視野,也少了眺望的樂趣。不過這並不影響當地人偽裝在林間“打鳥”的興致,想來也是蠻拼的。
返回山下,本以為雨水可以敗去部分人的遊興,正好撿漏與著名的“女王頭”合個影,沒想到團客卻是有增無減,根本就擠不進去,而且還多出了不少韓國大媽團,不僅擠人功夫一流、吵死個人,還喜歡瞎踩那些本就脆弱的海蝕地貌,素質之差也是從張家界無縫連結到了這裡。
好吧,對此也是無FUCK可說……
回到臺北市區已是黃昏前,接下來的打卡就顯得有些瑣碎。比如奔著演唱會情懷去的小巨蛋,就一點都不像蛋,甚至本著Dome的穹頂之名,也完全看不出來,更悲催的是繞了一圈連明星的海報都沒有看到一張,這一點連香港紅磡都不如,感覺完全就是一個普通的體育館而已。
至於傍晚的師大,Andrew倒是一直唸叨著這裡是Selina的母校,好吧,其實校園還是不錯,雖然也沒有什麼特色,但是操場上有小鮮肉,呵呵。
穿過無愛的師大夜市,走不了多遠就可以到臺北最文藝的永康街,當然所謂文藝其實也只是古早之外的升級,山寨氣質的壁畫並不能提升多少氛圍,還是生活的日常可以浸盈出臺北的點點溫馨。
貓空與動物園,誰說一定要親子
一早起來,臺北不僅沒有放晴,而且秋雨綿綿的完全沒有要停的意思,於是只得放棄心念唸的陽明山。不過前幾天預約了貓空纜車,所以還是得硬著頭皮出門。漫長的文湖線和東京的海鷗線蠻像,都有過山車的即視感,不僅轉彎急,而且翻山越嶺的跨越山洞,完全不像城市裡的軌道交通。
到達貓空的時候剛好錯過了預約的時間,外面已經排起了長龍。於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直接走到最前面的入口詢問,沒想到竟然直接就很VIP的進去了,前面一個人都沒有,順利的搭上纜車,還是水晶車廂。只是煙雨中的貓空,連纜車本身也是溼漉漉的,完全看不清車廂下面的情景,所以那種懸空的刺激感也無從談起。
今天的雲層也是夠低,即便是貓空這樣落差不大的纜車,也只有間隙衝出雲霧的時候,才能模糊的看清窗外的世界。不過貓空纜車的線路確實很長,綿延幾座山頭,需要搖搖晃晃半個多小時才能到達目的地,而窗外一直都沉浸在朦朧之中。
纜車的終點已是茶山深處,名為貓空,其實和貓沒有一毛錢關係,倒是坐擁一大片茶園。只是山中雨勢愈大,茶園又與纜車間隔較遠,於是只有在便利店裡望雨興嘆。而整個貓空站周圍其實都死氣沉沉的,就連周圍的小店也都關門閉戶。坐了一段時間之後,實在無聊,於是決定提前下山,而這個時候剛才在山下排隊的大隊伍才剛剛上來。
下山的過程中雨勢小了不少,這種過雲雨就是下得非常隨機,於是臨時決定停靠指南宮。指南宮算是早有耳聞,之前看過關於貓空介紹的旅遊節目,大多會把這裡作為重要一站。只是臺灣的宮觀大多裝飾繁複,卻少有歷史之感,此次拜訪又正趕上凌霄寶殿大修,看起來有些亂糟糟的。不過這絲毫不影響殿內的經營,滿眼的紅燈籠鋪滿廟堂之上,在這個灰暗的清晨,竟也平添一絲暖意。燈籠下面,修行的老太太正用熟練的英語給歪果仁講解,言語間似乎談論著《道德經》,倒是讓人刮目相看。
趁著雨勢漸小,也沒有在殿中多呆,畢竟登高還需望遠,所以自然不會錯過指南宮外的展望臺。只是這個展望臺雖然面朝市區,但是依然在林木陰翳之下,視野並不算好,只能在罅隙間從另一個角度窺視這座城市——繁華之外而詭異有餘,這漫山遍野的“夜總會”真的是分分鐘鬼片的節奏…..
至於臺北動物園則是真的在計劃之外,沒想到貓空結束的這麼快,以至於下山之後還有大量的富餘時間,於是一合計,還是去看看吧,雖然好像只有小時候才對動物園更為熱衷。不過傳說中的臺北動物園,的確比想象中有趣一些,特別是在創意的互動性上,這一點的確遠勝國內的各大動物園。
在動物園裡遇到了很多當地小學生,都是由老師帶領著,跟隨著動物園的解說人員一起,嘰嘰喳喳,鬧鬧騰騰的,突然間有些懷念小時候的那種感覺。
大貓熊和無尾熊是臺北動物園當之無愧的Big Star,所以我想說的是越懶的動物,就越是自帶萌屬性討人喜歡嗎?這都是什麼命呀,呵呵。大貓熊自不必說,作為四川人理所當然的覺得無比的親切,不過此行沒有看到團團,只有圓圓依舊自顧自的吃著竹子,真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到哪裡都是這副德行。無尾熊倒是稀奇,這也是我第一次與這種動物親密接觸,不過這貨也真的是一動也不動的兀自睡覺,彷彿一切都與這個世界無關一樣。
個人比較喜歡動物園的非洲和澳洲部分的展示,配上園區自帶的小清新屬性,彷彿也賦予了歡樂的節奏,而不是牢籠與柵欄的束縛。只是長臂猿刺耳的叫聲真的是久久的迴盪在山谷林間,彷彿是一種哀怨,聽得有些毛骨悚然。
混跡臺灣的尾聲,依舊一言難盡
淅淅瀝瀝的雨水,在午後再次捲土重來,已經是旅程的尾聲,Andrew決定回市區看看伴手禮,我則一個人繼續打卡北投。搭乘淡水信義線一路向北就可以到達北投站,不過真正的北投還需繼續換乘新北投線。這段只有一個站的新北投線,其實很像日本箱根的登山電車,不過整個攀登的過程卻顯得異常吃力,電車速度也極度龜速,這也影響到了整個新北投線的班次,一旦錯過了就會等很長的時間。
北投給人的第一印象真的太像日本了,這個小清新的山邊小鎮,擁有著眾多的日式餐館和建築。比如溫泉博物館,本身就是日據時期的公共溫泉浴場,裡面擁有傳統的日式浴池和榻榻米,就連門窗的設計都是日式造景的那種通透四時之美的審美情趣。而且入內必須換上拖鞋,和日本的溫泉旅館幾乎一模一樣。
梅庭則是小鎮上的另一處日式建築,建於上世紀30年代末,為日據時期日本高階軍官的寓所,後來還一度成為民國大師于右任的居所。
當然,北投最吸引我的,還是煙霧瀰漫的地熱谷。還沒走近,遠遠就能聞到硫磺味,而且味道非常濃重。走近看則更像一個巨大的滾鍋,就差沒有沸騰了,感覺掉進去立馬就化了。升騰的煙霧將樹木與房屋整個包裹起來,若隱若現,堪比仙境。
走出地熱谷,發現其實河邊的小溪也冒著熱氣,這北投的溫泉的確比國內的實在。
散落街頭的貓,也是歡喜。不過高冷的樣子,感覺下一秒就要撲過來。
至於網路上炒的最凶,什麼“全球最美的公立圖書館之一”的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其實就像臺灣大多數有名無實的景點一樣,只能呵呵。外觀其實還有點東南亞的感覺,都算不得小清新,裡面還各種黑臉不能拍照。
完成北投的打卡,回到市區,這個該死的雨真的是下得讓人絕望。從圓山站下車,穿過花博公園,全身幾乎就已經溼透,加上中山橋混亂的交通,各種單行道和指示不明的步行道,走得人直犯暈。
當然,圓山飯店這個卡還是要打的,除了中國宮殿式的建築外表,在整個臺北顯得獨一無二之外,這個飯店本身的政治意味也是我好奇的地方。不過政治意味強的地方往往戒備森嚴,和大陸一樣的,裡面都設有很多軍事區不得進入。倒是圓山飯店一旁的聯誼會頗有些大陸高階會所的感覺。
從圓山飯店步行到忠烈祠,沿街全是高牆,路上的行人都很少,想必這一帶應該都屬於軍事管理區。走到忠烈祠的時候正好趕上收班前最後一場儀式,與一車聒噪的韓國團。與中正紀念堂和國父紀念館的相比,這裡的換崗儀式明顯要正式與複雜許多。
從門口的牌坊,跟著儀仗隊伍一路行進至供奉牌位的正殿,再從殿堂緩慢的走回牌坊,整個過程都顯得有些沉重。大抵是因為忠烈祠這樣的環境,加上雨後黃昏的殘光中,多少讓人有些一言難盡的意味。作為臺灣行的尾聲,將長久以來的聽聞與親眼所見的現實對號入座,就像經歷了一場很久的殊途同歸的夢一般。
終於還是要離開,最後一天的臺北“不合時宜”的露出了久違的藍天。從桃園機場遠眺,遠山如黛,流雲如瀑布般傾瀉,越過山頭。
15天的時間裡,從陰鬱暴雨的北臺灣到陽光燦爛的南臺灣,心情也是時起時落,總而言之臺灣就像文章開頭說的那樣,真不是一個一眼就會愛上的地方,但是情懷所至,卻又在回憶中總能心心念起。
彩蛋
只上圖,不說話。
— END —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