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去臺灣,首先因為我們全家都偏愛大海,每每出行,十有八九我們首選海島,還有就是人人讚歎的臺灣美食,再加上螞蜂窩裡那一篇篇讚譽有加的遊記、美圖,使得臺灣一直好像我“胸口的硃砂痣”,心心念念終有一日要去看看。去年突然迷上了《曉鬆奇談》,在臺灣特輯裡他這樣描述——“這裡有大歷史碾過的痕跡,這裡有溫良恭儉讓的人民,這裡保留了很多我們的過去,也預示了我們許多的未來”。
於是,因為我“胸口的硃砂痣”,因為高曉鬆的口吐蓮花,為著美食、美景,還有我充滿期待的歷史、人文,當然,最重要的是我訂到了三人總共4000+人民幣的港龍航空北京往返臺北的超便宜機票,於是,我們決定把猴年的春節留給臺灣。
鑑於蜂窩裡已經有那麼多攻略性質的遊記了,我在這裡就不再贅述那些實用資訊了,當然,如果有我看到之前沒有提到,或有偏差的,我會分享給大家,給後面去臺灣的蜂蜂一個參考。另外,請原諒我的懶惰,不能把每一天的行程一一記述,我會按照篇章跟大家分享我覺得那些好的、不好的、有趣的,或令我感到驚訝的見聞,力求呈現一個完整的、多面的臺灣風貌。

臺灣見聞之風光篇

1、臺北
我們是順時針環島遊,臺北——花蓮——墾丁——高雄——清境——臺北,因為出遊時間比較充裕,共十四天,我們一頭兒一尾兒在臺北總共呆了五天,於是,臺北各個熱門景點兒,我也一一參與了一下,下面說說我的感受吧。首先,臺北這個城市給我的感覺是~嗯,下面的話可能會對很多喜愛臺灣的盆友造成500點的傷害,但是我還是決定戰戰兢兢的說出來,請不要罵我啊——我覺得臺北是一個破破的、小小的、擁擠但有序的小城。嗯,對,很破、很小、很擠,但人們很守秩序。臺北真的很小,從西門町(他們那裡的市中心,相當於北京西單那麼個地兒)到淡水或北投或陽明山,已經算他們的郊區景點了,也就10公里左右,坐捷運不超過一個小時,這距離,大概相當於北京二環裡到三環外吧,想想我們每天上班穿越的距離也比這長啊,所以我看問答裡很多朋友擔心,一天去這裡、去那裡時間夠不夠?我想說,安啦,你每天上班會擔心晚上來不及回家嗎?不會吧?那放心,去北投轉一圈兒,泡個澡兒再回西門町也是坦坦的,真不必為住不住那裡糾結,因為,距離不是問題,當然如果愛住那就住唄,只要你喜歡,但我個人並不建議,真沒什麼可住的,除了在酒店裡洗澡,就是一條小街,走不了一個鐘頭就到頭了。再來說說擁擠,臺北的街道很窄,基本上是雙向兩車道,四車道算寬的了,還有大大小小的摩托車呼嘯而過,所以走在街上,會有很亂的感覺,不過還好,那裡的人民確實還是溫良恭儉讓的,儘管道兒窄車多,他們還都是禮讓行人的,只是滿街的摩托車轟鳴聲和汽油味讓人感到這個城市很躁動,跟我們印象中的文藝小清新不那麼相符;臺北的捷運也很是擁擠,我們初到臺北,正好趕上他們的新年假期,於是,那時的臺北就像春節的北京一樣,你懂得,很清靜;環島一圈兒回來,各地返鄉的人潮已經歸來——開工了,所以,捷運晚高峰的時候,也是蠻壯觀的,當然,和北京比,是小巫見大巫,所以,我沒有資格嫌棄人家的地鐵,並且,他們那裡的人民確實守秩序,人雖然多,但並不亂,大家不會像塞罐頭一樣,迫不及待的把自己塞進去,他們更多的是寧願再等一班,沒有那麼啄急,當然,根本原因也還是沒有我們人辣~~~~~~麼多了!再來說說臺北的”破“吧,這是我鼓足了勇氣說的,希望不要被罵,可能我用詞太過直白,不過這確實是我最直觀的感受,臺北的”捷運“不像我們這裡的地鐵在地下行駛,他們基本上都是在高架上的,所以可以沿途領略城市風光,最初,我看到那些破敗的樓宇,我以為是個別,但是當我發現走到哪裡,除了101,都是滿目瘡痍以後,我發現那不是個案,而是”城市的氣質“,可能有的”文青“會罵我,說我膚淺,倫家就是要這種”舊舊的感覺“才有調調啊。好吧,可能我不夠文藝,但就我膚淺的認識,我認為”破“跟”舊“還是不一樣的吧?我可能不那麼文藝,也不是小資,但我自認為打小兒也是個愛讀書、能寫字兒的,也好思考個人生伍的,歲數越大吧,也越懷舊,不謙虛地說,也算個有情懷的人兒吧,我也喜歡些舊舊的老物件兒,對於我從小生長的這座城市也充滿了懷舊的憂傷,但是我還是不大喜歡破的東西,打個比方吧,就說房子,我喜歡老北京四合院兒,而不喜歡改造前的金魚池小區(舊時它有個名字叫龍鬚溝),再打個比方吧,就說古董,馬未都先生也說過,不是所有的老的,就是好的,首先要美,才有價值。你說你出土個秦朝的生了鏽的糞叉子,可能對考古有點價值,能研究一下當時社會的生產力,但那是文物,真不是古董,你說它有什麼藝術價值,恐怕真沒有。回到臺北也是,我始終不認為那些在半山腰上的類似棚戶屋的小房子有什麼文藝,還有那些碎了玻璃、掉了窗戶的大樓怎麼就懷舊了?我真看不出來……..
接下來說說各著名景點吧,首先說說我覺得最值得去的當屬故宮,藏品確實精美,值得一看!只不過我覺得叫故宮實在有過牽強,因為從建築來看,實在看不出絲毫故宮的影之,叫故宮珍品博物館更恰如其分,原諒我又不禁要與北京故宮對比,說實在的,雖然臺北故宮的藏品精美絕倫,價值連城,但我還是更喜歡紫禁城,那裡的氣場真的會給我一種穿越的感覺,置身其中,我似乎就能感受到歷史交疊的滄桑,可在臺北故宮,除了不停的發出“哇哇”的沒見過世面的讚歎外,我的心裡並不泛起任何漣漪……
但不管怎樣,好東西,還是值得看,順便提醒一下,也呼籲一下各位即將前往的親們吧,既然人家不讓拍照,就不要拍吧。首先人家說閃光燈對古董不好,我們不是專業人士,是不是真的不好,我說不好,但是,就當真的好了,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不管在誰手裡,咱們都該讓它順順當當地傳下去,別因為我們想發朋友圈顯擺的膚淺虛榮心,傷了它,得不償失!·再者,即使沒那麼玄乎,拍兩下也拍不壞,既然人家博物館有規定,咱也遵守一下,別走出去總讓人說中國人現在有錢了,但是素質怎樣怎樣的。我在現場看到不止一個我們的鄉親們被人家制止拍照,還叫到一旁吧啦吧啦說上半天,說實在的,我都覺得尷尬,雖然跟我沒關係,但我總有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感覺,老話說,人必先自辱,而後他人辱之,對吧?咱別老自辱,咱爭點兒氣,讓他們知道,咱不光有錢,還有禮兒有面兒!
還有一個我推薦的地方是淡水——海浪、夕陽、老街,很寧靜,不鬧騰,趕上天兒好,在岸邊溜達溜達,坐坐,吃點東西,很愜意,可惜我們去的那天下雨了,變得有點狼狽,順便說一句,臺北的冬季實在是多雨,我們待了5天,基本天天下,真應了那句歌詞——冬季到臺北來看雨。
剩下的景點我覺得就都是雞肋了——有時間,看一眼就看一眼,看不著,也不可惜,他們分別是(都是我去過的,沒去的不評價)
1、101大廈——高,實在是高,僅此而已
2、貓空&纜車,都說水晶纜車如何如何,其實,水晶&不水晶的區別僅在於——一個底兒是鋼化玻璃的,透明,一個跟箱體一樣,鐵的,不透明。路遇熱情的臺灣人民推薦說,一定要坐水晶的哦,特別刺激!兩種都坐了,並沒有感到刺激,山不高,而纜車走的很慢,沿途也並沒有什麼風光,以至於我家小妞不耐煩地表示還不如她直接爬山快,當然,她這是胡說,但是,5歲小女孩兒都嫌慢,你想能刺激到哪裡去?很想推薦他們坐一下靈山或者八大處的纜車,沒有鐵皮包裹,純鞦韆似的纜車,不知他們要表示如何刺激呢?山頂的風光也一般,也許是季節不對吧?或者真的是見面不如聞名?
3、動物園——環境不錯,但動物有點少,有一些類似博物館的陳列,介紹知識比較多,後面的墾丁海生館也有同樣特點,這一點還是比較好的,相比北京動物園,雖然動物少,但可貴的是人更少,所以,帶孩子轉轉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4、西門町——相當於北京的西單,年輕人熱衷的場所,東西比西單便宜,吃飯的地方比較多,適合逛吃逛吃。
5、西門紅樓——一個老房子(一百多年吧?),裡面全是商戶
6、北投——去之前,這裡被描繪為溫泉勝地,我也曾設計在此留宿一晚,享受溫泉,然而,因為恰逢春節,所有中意點的酒店不但價格翻倍,而且,也都早早客滿,無奈只得放棄。說到這裡不禁要提醒一下各位親,如果有時間還是別選在春節去臺灣吧,首先房價基本都翻了一倍,另外臺鐵熱門路線的票也基本定不到(比如臺北——花蓮),只能包車,臺灣包車還是蠻貴的,臺北到花蓮,花蓮到墾丁基本都要1300~1500人民幣,而且已經算公道價格了,另外由於臺灣不管從哪裡到哪裡,基本都有山路,尤其是臺北到花蓮的路,包車實在是……唉!不暈車都會有點受不了,如果你暈車……總之包車即慢又貴,路又難走,價效比實在是不怎麼樣,所以,建議錯峰出遊,才能玩得即便宜又舒服。
說回北投,沒有定到酒店,只能改為一日遊,幸虧沒有定到,這種感覺在後來的海生館又有過一次,呵呵,不去不知道,原來以為北投是好大一片溫泉區域,去了才發現,捷運出來,走大約十分鐘,就是溫泉博物館,而所謂的溫泉博物館,其實就是日據時期的一所建築,裡面有幾個大水泥池子,原諒我沒有認真地看它的介紹,所以並不確定它以前到底是個澡堂子,還是什麼人的府邸,不過看那個大池子的規模,我覺得澡堂子的可能性偏大,大概十分鐘可以參觀完畢。說到這裡,我不得不又要插上一句,通過這次臺灣之行,我覺得臺灣人有一個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珍惜。真的,無論是它們的景點、美食,我在沒去前聽說的都跟天上有、地上無似的,被誇的天花亂墜,然而去了之後,真是大跌眼鏡阿,飲食,我們先不說,畢竟口味這種東西很難講,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然而景點,我真的忍不住說兩句,我就感覺他們真的很會挖掘,很會開發,就說這個溫泉博物館、還有那個有名的池上便當,還有高雄的美麗島、還有光復糖廠等等等等等,說白了,這幾個地方分別是澡堂子、賣盒兒飯的、地鐵站、還有廢棄工廠,這些地方,要說歷史價值吧,長的,也不過百年,短的,幾十年而已,純從觀賞性來看吧,也真沒什麼值得讚歎的,然而,人家就能開發成這種旅遊勝地,並且讓各地遊客,尤其是大陸游客趨之若鶩。我不想說這是商業行為之類的,因為我覺得即使是商業行為,他也決不可能自己覺得毫無價值而只是單純包裝,至少在他們心裡也覺得這是值得給世人展示的,這就是我所說的珍惜,還有發現,那麼匱乏的資源、那麼乏善可陳的歷史,人家都能如珠如寶的向世人展示,如數家珍,我們在嘲笑別人沒吃過沒見過的同時,又覺得我們自己是不是太不懂得珍惜和尊重了,真的,這次臺灣行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其實,我們擁有的很多,都比他們好太多了,不只是臺灣,走過很多其他地方,我也有這種感覺,每次出國旅行歸來我都說,更熱愛我們的偉大祖國,更熱愛首都北京了!大家總覺得我是開玩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樣的話說出來,大家都只覺得是在玩笑,沒人當真了!我是個沒有什麼政治覺悟的人,多年來政治面目一欄也一直是群眾,並且是個心安理得,不求上進的群眾,從高中起雖然不斷有組織的人來動員,我卻一直落後的沒有向組織靠攏,我深知像我這麼自由散漫的分子,是不太適合組織需要的,所以,上面的話絕不摻雜什麼政治因素,我只是狹隘的認為我們這兒要美食有美食,要美景有美景,地方寬敞,要說人文景觀、歷史古蹟吧,不說在世界上能如何如何吧,但是跟一些彈丸小地比起來,還是可以把他們秒的連渣渣都不剩的(比如日本、韓國…..),我就不明白了,怎麼我們就老是那麼妄自菲薄,卑躬屈膝呢?難道真的是鴉片戰爭以後,我們民族積弱,都慣性的看不起自個兒了?可這100多年都過去了,我們慢慢也緩過來了,洋人們都覺得我們已經是“爆發戶“了,這詞兒雖然不是什麼好詞兒,在文明程度上還不能被人認可,但起碼從經濟上也算個肯定吧?怎麼我們自個兒就老是要那麼心虛的吹噓別人,貶低自己呢?這兒再說句不怕得罪人的話,我頂看不上在遊記裡諷刺自己國家和同胞的人,老說什麼我天朝子民如何如何,我們是有素質不那麼高的國人,出去也確實有的丟人現眼,你要說就好好說,要勸就好好勸,夾槍帶棒得有意思嗎?每次看到這樣的文字,我就腦補說這話的人就像清末留洋歸來或者壓根兒沒留過洋,假裝留洋歸來的假洋鬼子,一說話就是“你們中國人如何如何”,把自己摘得那叫一個乾淨,一幅我跟你們不一樣的嘴臉,有意思嗎?(還有字數限制?寫不下了,底下回復待續)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