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當你開始懷舊,就說明你已經老了”。

這話沒錯,但卻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理兒,比如放在熱愛經典車的人身上——我發現身邊熱愛經典車的人裡,年輕人並不在少數。要說原因,其實我也說不清楚,也許這就是經典車的魔力。

在包括我在內的經典車迷眼裡,那些被修復如初的經典車,就如同一本被珍藏多年的黑膠老唱片,從唱機揚聲器裡流出的是那個年代的聲音;它又像從放映機裡投射在銀幕上的老電影,把你帶入那個未曾觸碰的年代;而如果能有幸坐在一輛經典車裡開上一圈,就彷彿開啟了一段穿越時光之旅……

這篇遊記我們將去往美國南卡羅蘭納州斯帕坦堡的BMW工廠和康克德市的老爺車博物館,參觀這些被儲存下來的汽車屆的“珍寶”,來一場復古之旅。

斯帕坦堡

斯帕坦堡原本是寧靜的一個小鎮,因為寶馬工廠的入住,而變的讓世人所知,寶馬(BMW)是享譽世界的豪華汽車品牌。那麼,我們常常見到的“BMW汽車”是如何製造出來的呢?它誕生於哪兒呢?讓我們去位於美國斯帕坦堡的BMW工廠走一圈兒。

斯帕坦堡

作為一個初來乍到斯帕坦堡地區的人,尤其是當你從大都市搬來的時候,小鎮的感覺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但正是這種“小鎮的感覺”吸引了許多人搬到這個地區。斯帕坦堡閒適、友好、適宜步行、面向社群、融入自然。這是一個生活、工作和養育家庭的好地方

在過去的十年裡,斯帕坦堡的市中心經歷了一次大的復興。包括新的商業投資活動,新的住宅擴建專案,公共基礎設施的修建,以及未來的發展計劃。通過這些斯帕坦堡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充滿社群活動的神奇城市。

丹尼爾·摩根紀念碑由約翰·昆西·亞當斯·沃德設計,紀念碑建於1881年。這座紀念碑是為了紀念考本斯獨立戰爭勝利100週年,以及考本斯戰役的英雄丹尼爾·摩根將軍。1960年,這座紀念碑被移到了100碼外的摩根廣場的東端。然而,在2005年摩根廣場重建,紀念碑被移動到原來的位置。

丹尼爾·摩根,威爾士裔軍人,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大陸軍准將。摩根在戰場上以剛毅勇悍見稱,他統率的輕步兵集團軍擅於遊擊作戰,有“摩根的神槍手”之美譽,深受喬治·華盛頓和霍雷肖·蓋茨兩名美軍統帥器重。 摩根是美國在1777年薩拉託加戰役獲勝的其一重要功臣。

斯帕坦堡的城鎮時鐘,有時也被稱為“斯帕坦堡的心跳”,也位於摩根廣場。它建於19世紀70年代後期,是曾經站在廣場上的古老歌劇院的一部分。

第一浸信會教堂

這是《極品飛車20》裡那輛擁有神祕屬性的組裝車嗎?它就這樣停在了這個小鎮的路邊。

小鎮似乎還沉浸在上一個世紀,這裡的時間似乎停止了。

這個鍾讓我想起了紐約中央車站裡的那個四面鐘,這樣的設計能讓任一方向的人們都能看見它。

聖公會降臨節教堂是位於南卡羅來納州斯帕坦堡的一座歷史悠久的聖公會教堂,這座哥特式的復興建築建於1851年,並於2000年加入了國家歷史遺蹟名錄。

降臨節教堂作為在斯帕坦堡縣組織的第一個聖公會集會的所在地,以及在內戰前設計的哥特式復興聖殿和教堂綜合體的一個優秀範例,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進行了重大的改建和擴建。聖堂是由約翰·德威特·麥科洛牧師於1851年設計的,後來又由賽拉斯·麥克比在1897年進行了改建和擴建。

彭德爾頓堂建於1912- 2013年,是聖殿北側的擴建部分,多年來一直用作教區禮堂。降臨節教會也贊助了第一童子軍,第一童子軍於1914年由彭德爾頓博士建立,是在南卡羅萊納組織的第一支童子軍。教堂場地上的童子軍小屋建於1927年。教堂墓地環繞著聖殿。它的許多紀念碑具有顯著的藝術價值。

斯帕坦堡有一個綽號“樞紐城市”,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晚期,當時有七條火車鐵軌經過這座城市,因此它成為了美國東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 在20世紀早期,數以百計貨運火車將當地生產的紡織品、桃子等貨物從這裡運輸到全美各個角落。如今,斯帕坦堡是寶馬全球戰略的重要樞紐,因為這裡寶馬全球最大的生產工廠就坐落於此,每天的產量超過1400臺,在這裡生產的70%的汽車會出口到全球140多個國家。

X家族的誕生地

斯帕坦堡寶馬工廠依附三個深水良港,這也是它當初在240多個備選廠址中勝出的主要原因,而在工廠的身後就有鐵軌將車輛直接運到港口,實現高效運作。同時斯帕坦堡也是寶馬在海外建設的第一個工廠。據該廠的工作人員介紹,前一階段寶馬就已經注資1億美元對廠房進行改進,其中四分之三花在了裝置的改進上,儘管工廠內部不允許拍照,但其人性的設計理念以及高度嚴謹的德國生產工藝和技術仍就讓人記憶猶新。

這裡是一個展廳,裡面擺放著對於寶馬汽車公司來說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古董車。

由於保密嚴格,所有參觀者禁止攜帶任何拍照裝置。(圖片來源於官方資料)

作為寶馬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生產技術中心,斯帕坦堡工廠使用了最先進的柔性生產技術,可以在一條裝配線上靈活高效地按客戶要求生產多個車型系列。工廠分為兩個裝配廠房,一個廠房生產X3與X4車型,另一個廠房則生產全新X5和X6,以及讓世人無比期待的X7。據介紹,未來隨著全新X5的大批量投產,X5將使用X3和X4的生產線。

這裡是設立在(寶馬)工廠裡的展廳,一進展廳就能看見中央展臺上“怪物車” Isetta。

雖然Isetta早已停產,但其經典的外型和在寶馬發展史上不可磨滅的作用還是將Isetta打上了歷史的烙印,使其必將成為永恆的經典。作為一個真正的寶馬車迷,Isetta是一款不可不知的車型。

上世紀50年代初期,寶馬還沒有完全走出二戰後的蕭條,市場對於轎車的需求還沒有出現明顯的上升姿態,而相比之下,寶馬摩托車的產量恢復更為理想。但是能為人們遮風擋雨的汽車才是今後市場所真正的需求,一款經濟實惠的小車才是最適合寶馬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來自義大利Isomoto公司的Isetta成為了寶馬的理想選擇。經過一翻談判,寶馬最終購得了Isetta的名稱所有權和生產所需的工具,1955年4月,寶馬Isetta正式推出!

Isetta是一款十分特別的小車,你完全不能把它和其它任何一款寶馬車聯絡在一起。圓圓的車身就像一隻雞蛋扣在4個車輪上,前開門的設計更是該車最大的亮點。加上生產成本低,售價便宜,Isetta很快成為普通工薪階層消費者的理想選擇。上市的當年就銷售了接近13000輛,這在當時的德國就是一個奇蹟。Iestta憑藉著其市場表現為寶馬走出戰後陰影提供了很大的支援。

在Iestta近7年的生產中,寶馬共推出了250cc、300cc兩個排量的車型。250cc和300cc車型的發動機來自於寶馬摩托車的單缸發動機,功率為9kW和10kW。該車的最高速度能達到85公里/小時,而油耗僅僅約為3.8升/百公里,這與當時和其他的寶馬車型相比,是相當低的油耗水平。

對於寶馬來說,因為Isetta的車門只有一個,在車身製造方面的成本可以相應降低。另外由於車底有兩條橫向的中間軸,於是懸掛可以使用獨立懸掛。在車輪的使用上,雖然採用三輪的設計也許可以更便宜,但是卻不如四輪來得穩,如果後輪僅僅只有一個,也許會令司機相當緊張,於是Isetta使用四個輪子,後輪的兩個輪子的距離靠得較近。

而對於消費者來說,Isetta小巧的身材對於市區內停車是十分方便的,2.28m的車長、1.38m寬的車身和視線極好的車內駕駛位置的確讓Isetta成為女士喜歡的小車,因為這麼小帶來的方便是其他大車無法比擬的。前排車座到車門的距離為70釐米,對於要求不高的大眾消費者來說,腿部空間還是相當可以接受。

從50年代末期開始多種新車型的出現給Isetta帶來了激烈的競爭,1957年寶馬推出了600車型,這是一款軸距更長的轎車,並且採用一臺兩缸水平對置發動機。1958年,600車型升級,車內可以容納4人,馬力升到19.5匹。600車型和日後寶馬推出的700車型對Isetta形成了內部競爭,加上外部市場壓力,這導致Isetta逐步開始步入艱難的日子。

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設計理念,車門是從擋風玻璃處開啟,我思考了很久沒有想明白原因,如果非要我說一個理由,我認為只能是出於成本考慮了,畢竟這種設計只需一個車門,這會比雙車門設計成本更低,不知道安全性怎麼樣,不過當時的車輛車速都不高,和現代的汽車動輒時速過百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1930年寶馬 lhle DIXI ,Dixi是寶馬公司生產的第一輛車。

Dixi是汽車品牌名,由汽車製造商艾森納赫(Eisenach car factory)於1904年創立。在20世紀20年代困難的經濟環境下,該公司發現很難銷售其6/24和9/40型號。因此,製造商決定進入小型汽車市場,並在1927年與奧斯汀汽車公司簽署了許可協議,以建立奧斯汀7的一個變種車型。雙方達成了每年生產2000輛汽車的協議,迪西向奧斯汀支付了每輛汽車的使用費。

最初的100輛汽車是由奧斯汀提供的,但到1927年12月,第一批正式的DIXI製造的汽車,DA-1 3/15PS開始下線。DA是Deutsche Ausfuhrung的縮寫,意為德語版本;3/15表示稅收和實際馬力評級。除了左駕駛和使用公制緊韌體外,這輛車幾乎和奧斯汀一樣。車身風格可用的是轎跑車,跑車,旅行車,和轎車與一些底盤去外部教練建設者。大多數汽車離開工廠時都是觀光車。

為了進軍汽車製造業,寶馬在1928年買下了汽車製造商Werk Eisenach,並由此獲得了生產Dixi汽車的專利權。起初,這些汽車被標記為寶馬迪西,但迪西的名字在1929年被刪除,當時的DA-1被一個稍微更新的版本所取代,寶馬3/15 DA-2。

我第一眼看見這輛車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個藝術品,我不明白當初人們的審美,但是至少現在看來也不會太難看到哪裡去,如今如果駕駛這麼一輛拉風到車上街,回頭率一定高到驚人。

寶馬到雙腎LOGO已經延續裡近百年,這就是一個企業的文化。

1934年,寶馬 319型轎車

寶馬319是寶馬在1934年生產的家庭轎車。這是第一輛採用六缸發動機的寶馬汽車,也是第一輛採用與該品牌相關的“腎臟格柵”的寶馬汽車。同平臺開發的還有其他幾款寶馬汽車,包括寶馬309,四缸版本的寶馬315。1936年,寶馬328取代了319。

這款車當時是德國最便宜的六缸汽車。但是,它被認為動力不足,最高時速為每小時90公里。前部的軟彈簧剛度和後部的硬彈簧剛度的組合會導致車輛轉向不足、車身側傾以及不平穩的俯仰運動。到1934年為止,共生產了2300輛寶馬319 。

1986年,寶馬M3

M3於1986年正式推向市場,它基於廠方編號E30的普通版本3系改進而來,因此稱為E30 M3。遲到4年的E30 M3大獲成功,作為寶馬M系列中的一個細分車型,第一代M3在E30在3系的基礎上加裝車尾擾流板,增加尾窗的下垂長度,使得風阻係數更低。

在日常使用中,這款具有運動風格並使用了2.3升四缸發動機的跑車同樣獲得了車迷的青眯,最大輸出195馬力的動力,10.5:1的高壓縮比,再加上行程很短的五速手動變箱,使M3的0-100km的加速僅為6.5秒,最高時速達到225km/h,這遠遠超過了其競爭對手賓士190E。

此後,經過多次改進,發動機排量由2.3升增加到2.5升,發動機功率也從143kw增加到175kw,配置上也增加了16英寸BBS輪轂,桶型運動座椅,電動天窗,真皮內飾等配置。同時,第一代M3的敞篷版也在1988年投產,直至1992年,E30 M3總共銷售了約19000輛。雖然寶馬一直堅持自己的NA路線,但多數的M3仍舊被用來改裝,經過渦輪增壓器壓榨出的強大動力,改裝後的M3在效能方面並不輸給一部Porsche 911 Turbo。

提起“寶馬M3”,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啊。尤其是作為一個車迷,M3就是一部夢幻戰車。作為高效能轎車定義的開創者,每一代M3堪稱經典。從1983年起,寶馬在推出系列產品時,總會推出該系列的高效能版本,被稱為寶馬M系列,這個慣例一直延續到今天。

“M”(BMW Motorsport GmbH)的起源要從1972年說起,但第一代M3並沒有伴隨底盤編號E21的3系共同成長,在M1、E12 M535i及M635 CSi獲得成功之後,基於E30的M3於1986年正式推出,從此,一個經典效能車系誕生啦!

1994年9月8日,寶馬公司在一次內部活動中為員工生產了第一輛汽車。瑞安·柴爾德斯(ryan childers)駕駛著白色寶馬318i,數百名同事在一旁觀看。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700多名員工在這款寶馬上簽字,以表明他們個人致力於為世界打造高質量的寶。

1999年,寶馬Z8

寶馬 Z8是寶馬在1999年到2003年期間製造銷售的跑車。全鋁合金底盤與車身,配備4.9升V8引擎,400匹馬力效能,裝備6速手動變速箱。Z8的設計參考了在1956年到1959年期間生產的寶馬 507,由南加利福尼亞的設計中心設計。Z8為限量生產車型,到2003年,共生產5703輛。寶馬 Z8也是007系列電影《黑日危機》中邦德的座駕。不過在影片中,Z8後來被切成兩半。

1989年,寶馬Z1

寶馬Z1是第一款Z系列雙座敞篷跑車,Z1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塑料車身面板和可滑動的垂直滑動門。它是最早使用多連桿後懸架的寶馬之一。唯一的傳動系統規格是2.5升直列六缸發動機和5速手動變速箱。1996年寶馬Z1被Z3替代。

工廠參觀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深有感觸。寶馬向全球供應高品質產品的背後,正是有一套高效靈活的生產物流體系作為支撐,而作為X家族的主要基地,斯帕坦堡工廠已成為寶馬生產體系的關鍵樞紐,其對於工藝和品質的堅持,對核心技術的掌控以及生產體系的高度協同,無疑確保了寶馬在未來競爭中的先發優勢。

走完斯帕坦堡,我們去往下一個目的地,位於夏洛特康克德市的莫里森汽車博物館。

隱藏的寶石

莫里森汽車博物館(Morrison Motor Car Museum)有超過50輛復古車、經典車、50年代的肌肉車和賽車。亮點包括1988年由特里·拉邦特駕駛的贏得溫斯頓全明星賽的蒙特卡羅賽車,以及威爾·法瑞爾在電影《塔拉迪加之夜》中駕駛的兩輛賽車。除了禮品店內與汽車有關的紀念品外,博物館內還出售海報、照片和唱片公司的促銷品等。

老爺車通常泛指早期使用,現在仍能工作的老式汽車。在人類已經走過的歷史中,汽車在很長一段時間是以奢侈品的身份走入社會和人們生活的。作為人們目前收藏的老爺車,則更是以身份地位的象徵融入了專屬她們的那段歷史。她們所記錄的不僅是人類工藝的進步、審美的發展,更重要是她們承載和見證了歷史。在她們的身上不僅深深地鐫刻著社會發展的圈圈年輪,更記載著歷史演化的篇篇畫卷。駐身其側,人們往往會陷入歷史與現實的迷茫、流行與經典的困惑,在不由自主的驚歎和無法抑制的震憾之餘,感受到歷史即在眼前,歷史就在身邊,歷史正是從這裡走來……

牆上收藏了很多紀念版的車牌。

實際上,三十年代初期標誌著汽車的黃金時代; 一些最可愛和優雅的經典設計出現在這個經濟動盪的時期。此外,還提出了許多機械和舒適性的進步,不僅僅是少數幾家迎合日益萎縮的奢侈品市場的汽車製造商,而是幾乎在四輪車市場的每一個角落,包括別克。

下圖:1932產的別克,4門5座。

前排座椅採用馬海毛面料製成,典型的是可為兩個人提供空間; 然而,它比在它看起來更容易在方向盤後面滑動。帶鍍鉻裝飾的胡桃木紋板是標準配置。

1931年,別克停產其六缸動力車,成為頭條新聞,支援全八缸動力陣容。這款新的直列八缸發動機系列提供了平穩的動力和聲望。這款直8發動機,當年的廣告吹捧引擎加速10-60英里/小時平均25秒,在當時這是一個傲人的成績,該車還配備四輪緊急制動系統,還裝配了帶同步器的手動變速箱。

如果經濟大蕭條延緩了20世紀30年代早期汽車業創新和設計。但恰恰相反,像1932年別克這款汽車展示了汽車工程師和設計師如何更加努力地創造出豪華,具有前瞻性的汽車。這款車的強大引擎和創新力使其在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下圖:1957年,雪佛蘭 BEL-AIR ,V8引擎。
雪佛蘭Bel Air為雙門敞蓬跑車,車身為紅色,體現既傳統又現代的美國精神”。1957年版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的雪佛蘭汽車基礎上融入了現代感,採用3.5升5氣缸的315馬力鋁合金發動機,以FR方式(前置發動機、後輪驅動)進行驅動。

最初,通用汽車的高管們想在1957年設計一輛全新汽車,但是生產延遲使得1956的設計需要再過一年才能量產,雪佛蘭首席工程師埃德·科爾提出了一系列汽車的創新設計。這些設計包括一個全新的儀表板,密封的整流罩,以及將空氣管道重新安裝到前燈的燈罩裡,這使得擁有獨特的鍍鉻前燈的1957款雪佛蘭成為了經典之作。十四英寸的車輪取代了前幾年的十五英寸車輪,使車輛的姿態更低,並且使用了一個寬大的格柵,使車輛從前面看起來更寬闊。1957年的雪佛蘭沒有油壓表或電壓表。基礎發動機是一個直列6缸,稱為藍焰六號。發動機比V-8更平穩。

1957年的雪佛蘭Bel-Air,新鮮出爐,沒有鏽蝕

下圖:1929年,福特A型轎車
從20世紀10年代中期到20世紀20年代早期,福特憑藉其T型車佔據了汽車市場的主導地位。然而,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隨著競爭對手逐漸追趕,福特優勢正在慢慢的消失。福特認識到了威脅,並開始開發全新的車型,福特專注於機械方面以及今天所謂的可製造性設計(DFM),最終取得了成功。

1948年克萊斯勒旅行家在倉庫中待了40年。

卓別林之車 1919福特T型轎車,當時這款車的售價僅為319美元。

1919年的四缸純黑色“醫生”轎車採用全鋼車身,並破天荒第一次在車上安裝了電池和電動啟動器。此車可靠性更好且不受天氣變化的影響,故而受到醫生們的鐘愛。此車駕駛效能良好,現存數量極少,迄今僅在一些閱兵式上出現過。許多無聲電影裡都使用過T系列的轎車,其中包括由查理·卓別林主演的無聲電影。

下圖:1962年贏得許多獎項的雪佛蘭黑斑羚

這是當時堪稱怪獸級別的發動機,具體的引數我沒有查到,但是光看外形就已經非常的酷了,這麼多年過去了依舊保養的很好。

在汽車博物館中,你很容易就很找到經典的MG八角標,MG實在是貢獻了太多的經典。例如:MG3的鼻祖——第一代傳奇英倫小車AUSTIN SEVEN以改寫歷史的設計理念開啟傳奇時代。憑藉當時不凡的效能,AUSTIN SEVEN不僅成為英國皇室專供汽車,更成為了德國BMW寶馬汽車、英國MINI汽車、蓮花汽車的鼻祖。

這個博物館場地並不算很大,但是展品很豐富,而且都是真傢伙,這些老爺車保養的也相對不錯,其中不乏一些車已經在這裡靜靜的躺了了幾十年了,也讓我們能欣賞到這些比我們年齡還要大的精品車,在這樣的歷史長河中,似乎感覺距離被無限的拉近了。

下一站,亞拉巴馬州的伯明翰,又是一個充滿歷史氛圍的城市。

伯明翰

伯明翰是美國阿拉巴馬州最大的城市,約佔亞拉巴馬州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伯明翰建於1871年,當時是以工業城市來建設的,有一部分參與建設伯明翰市的原住居民是英格蘭裔,因此它的名字也正源自於英國主要的工業城市伯明翰。如今,伯明翰與亞特蘭大、邁阿密和新奧爾良一起,都是美國東南部重要的商業中心。

在內戰後的重建時期,以Elyton鎮為首的三個由農場組成的鎮合併成了現在的伯明翰市。從Elyton鎮開始,逐漸兼併了附近的幾個小城鎮,形成了一個以採礦業、鋼鐵業和鐵路建設為主要行業的工業和鐵路運輸中心。以一個作家的觀點,這個城市為了與中西部和東北部的城市競爭,它當初被設計成一個生活成本低,沒有工會組織,並且來自亞拉巴馬州農村的非裔美國人能夠被鋼廠僱傭的城市。

在1911年,愛爾蘭,阿拉巴馬州和其他幾個周邊城鎮被吸收到伯明翰。從二十世紀初開始,這個城市迅速發展,贏得了“魔幻城市”的魅力。市區從低層商業和住宅區重新開發成一條繁忙的新古典主義中高層建築,由有軌電車線交錯。1902年至1912年間,四座大型辦公樓在城市中南北脊20街交匯處和第一大道北路交匯處建成,連線了東西鐵路走廊的倉庫和工業設施。這個早期的摩天大樓被暱稱為“ 地球上最重的角落 ”。

聖保祿主教座堂是美國的一座天主教的主教座堂,位於伯明翰市中心區,也是天主教阿拉巴馬的伯明翰教區的主教座堂。教堂是一座維多利亞哥特式風格建築,竣工於1893年。1969年教堂升格為主教座堂。

伯明翰是美國南部的主要工業中心。它通過1920年1881年增長而贏得了綽號為神奇的城市和南方的匹茲堡。其主要行業為鋼鐵生產,加上鐵路行業的主要部分。軌道和鐵路車輛均在伯明翰製造。在鐵路建設的兩個主要樞紐深南部一直附近的亞特蘭大和伯明翰,因為19世紀60年代。二十世紀後半葉,經濟多元化。銀行,電信,交通運輸,輸電,醫療,大專以上學歷,保險業已成為重大經濟活動。

伯明翰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在近處發現大量三種礦物的地方。從一開始,新城市就被計劃為行業中心。該城市的創始人組織為愛爾蘭地產公司,以紀念英國伯明翰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工業城市之一,以此強調這一點。1873年爆發霍亂和華爾街崩潰,計劃中的城市的增長受到阻礙。不久之後,它以爆炸性的速度開始發展。

伯明翰是阿拉巴馬州的文化和娛樂之都,在該地區擁有許多藝術畫廊,包括伯明翰藝術博物館,東南亞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伯明翰市區正在經歷文化和經濟復興,在該地區開設了幾家新的獨立商店和餐館。伯明翰也是家庭對國家的大芭蕾,歌劇和交響樂隊等公司的阿拉巴馬州芭蕾舞團, 阿拉巴馬州交響樂團,伯明翰芭蕾舞團,伯明翰音樂會合唱團,和歌劇伯明翰。

去每一個城市有機會都會去藝術博物館看看。在伯明翰的時間算是很充裕,自然也少不了去這裡看看。雖然記不得具體展出過什麼,其實記不得所有去過的藝術博物館曾經展出過什麼,但是依然執著的想去,因為每次在裡面都很開心。

伯明翰藝術博物館

伯明翰藝術博物館成立於1951年,是美國東南部最好的博物館之一,主要收藏了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前哥倫布時期以及美洲原住民的傑出藝術作品,其中亞洲藝術被認為是最具綜合性和體系性的,所收藏的越南陶瓷是美國最精美的。

藝術博物館的永久性收藏有非洲藝術、美洲藝術、阿拉巴馬藝術、亞洲藝術、當代藝術、民間藝術、歐洲藝術、歐洲裝飾藝術、北美土著藝術、前哥倫布時期藝術,其中非洲藝術的收藏品可達2000多件,包括從12世紀至今的人物雕塑、面具、法器、傢俱、紡織品、陶瓷、金屬飾品、實用性器物等;美洲藝術涵蓋了從18世紀至20世紀中期的繪畫、雕塑等;館內的亞洲藝術品於1951年開始收集,目前,約有4000件,是對東南亞藝術的最佳收集和詮釋,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和東南亞,藏品有漆器、陶瓷、繪畫、雕塑、佛教物品等。

在德克薩斯州的遊記中,我在聖安東尼奧藝術博物館詳細介紹了太平洋島國的歷史,所以在這個博物館我將側重介紹神祕非洲的古文化。

小寶貝趴在展臺上,靜靜的觀賞著這些歷史展品,我真不知道他此刻腦海在思考著的什麼,我悄悄的拍下了這張照片,等他長大了我好好問問他🤭

非洲中部
中非包括赤道幾內亞、加彭、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共和國和安哥拉。2000年以來,這裡一直是非洲最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這裡的人們開採、冶煉銅,並與非洲其他地區進行銅的貿易。銅構成了製造工具、武器貨幣和藝術品的基礎。過去200年來,鑽石和橡膠一直被認為是該地區的重要經濟支柱。

【下圖】:面具。 文化: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班圖人。時間:20世紀。介質與成分:酒椰纖維,羽毛,毛皮,蛤殼,色素。

班圖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東部至非洲南部300–600個非洲族裔的統稱。他們承襲共同的班圖語言體系和文化。在很多班圖語言中,“班圖”就是“人”的意思。 他們最早生活在現代喀麥隆和尼日東部,主要的經濟活動包括養牛、種山藥、鍊鐵。在約三千年前,他們在西非佔多數,然後南下排擠了俾格米人與布希曼人,在大約公元300年到達南非。

【下圖】:面具。 文化: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亞卡人。時間:20世紀。介質與成分:木頭、酒椰、紡織品、顏料。

亞卡人是在剛果民主共和國西南部發現的非洲族群,其西部與安哥拉接壤。他們的人數約為30萬,與Suku人有關。他們住在Kwango河和Wamba河之間的森林和稀樹草原地區。 亞卡也是在南非和使用的姓氏,包括其名為Dlunge的氏族名稱。

亞卡人是一個母系社會,包括父系血統作為姓氏。他們的村莊有酋長,他們是被剛果政府認可的部落。
亞卡人以其藝術和手工藝品而聞名。他們製作雕像,肖像,籃子,雕刻物品,面具等工藝品。他們的面具體積龐大,與上翹的鼻子和眼球形狀的眼睛形成鮮明對比。這些面具經常用於各種傳統宗教儀式。

下圖:Figure 時間:19世紀。文化:多貢人。
多貢人是西非馬裡的一個古老民族,部落多半選擇在尼日河畔受河水侵蝕的斷崖邊,公元1931年法國人類學家馬塞爾·格里奧爾曾在多貢部落裡進行了一段數十年的實地研究,也讓世人得以瞭解這個神祕的民族。現今多貢人的部落已成為觀光景點,而使得他們的社會有了些改變。

下圖:buffalo Mask 文化:Bwa or Nuna people
努娜人以他們的面具而聞名,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努尼語。努娜藝術的特色在於其非常多彩的面具:紅色,白色和黑色,粘土和木頭、珠寶做成的面具,通常都是為了祭奠祖先。

下圖:Male Power Figure 時間:20世紀 文化:Lumbo人 地區:剛果民主共和國

Lumbo人定居在加彭的南部和西南部。他們是構成加彭40個種族的一部分,一般來說,Lumbo人的雕像是用來保護自己免受邪惡勢力的侵害,並促進人口繁殖。他們的面具出現在葬禮儀式、入會儀式和魔法儀式中,其功能是揭開巫師的面具。根據地區的不同,面具被稱為okuyi、mukuyi或mukudji。它們是男性和女性祖先的紀念畫像,舞者們在穿過村莊時,常常會踩著高蹺表演令人印象深刻的雜技。白色面具在加彭很有名。他們的風格是橢圓形或三角形的臉,由一個或幾個環組成的髮型,突出的前額,咖啡豆形狀的大眼睛,眼窩略微凹陷,堅挺的鼻子,鼻孔和兩邊都很明顯。嘴脣輪廓分明,顴骨突出,下巴尖。

下圖:Mask for Kifwebe Society 時間:20世紀初 文化:松葉人 地區:剛果民主共和國

在16世紀,松葉人從沙巴地區遷移過來,沙巴地區現在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南部。他們的歷史與盧巴人有著密切的聯絡,松葉人與盧巴人有著共同的祖先。松葉人與盧巴人長期交戰,後來結成聯盟,與阿拉伯人作戰。他們在魯亞拉巴河的左岸,草原和森林覆蓋的高原上定居下來。15萬松葉人被分成許多子群體,由一個組織協助中央首領統治。

松葉人傳統上主要依靠農耕和狩獵為生。由於這些河流與經常葬在河裡的已故酋長的靈魂有關,所以只有在非常需要的時候才會捕魚。宋葉人的藝術產品,包括婦女製作的陶器,男人編織的紡織品和金屬製品,會與他們近郊的部落進行廣泛的貿易。

松葉創造了一種充滿活力和活力的雕塑風格。松葉工匠的作品經常在各種儀式上被使用。松葉人雕塑的大小從4英寸到60英寸不等。它們通常是雄性,站在一個圓形的底座上。有時,人們會用金屬條、釘子或其他隨身用具來遮蓋面部,以抵消邪靈和侵略者的侵襲,並向他們投射光線。雕塑品的頂部和腹部通常是中空的,以允許插入其他的材料,稱為boanga。這些雕塑人物採用僧侶的姿勢,雙手放在腹部上,在頭部的頂部有一個角或羽毛,加強了令人不安的外觀。松葉人雕塑的風格,由木頭或角雕成,用貝殼裝飾,不像經典的盧巴風格那麼真實,它們融合了非自然主義、更多的幾何形式,令人印象深刻。這些雕塑品被用來確保他們的成功、生育能力和財富,並保護人們免受敵對勢力的襲擊,以及在該地區非常常見的天花等疾病的侵襲。

在松葉語中,kifwebe面具是被賦予了代表靈魂的面具,並以條紋為特徵。根據區域的不同,它可能是黑色帶白色條紋的。kifwebe面具體現了超自然的力量,可以用它們來抵禦災難或任何威脅。面具,加上編織的服裝和raffia bast的長鬍子,這些是在統治者的命令下充當警察或恐嚇敵人的人穿的。它可以是男性的,如果雕刻有一箇中心的波峰,或者顯示一個簡單的髮型,那就是女性用的面具。頭飾的大小決定了面具的魔力。面具、顏色和服裝都有象徵意義。戴男性面具的舞者表現出攻擊性和不受控制的行為,目的是為了鼓勵社會的一致性,而戴女性面具的舞者表現出更溫和和受控制的動作,被認為與生殖儀式有關。面具上的白色象徵著純潔與和平、月亮與光明等積極的概念。紅色代表血和火,勇氣和剛毅,同時也代表著危險和邪惡。女性面具在本質上反映了積極的力量,主要出現在晚上舉行的舞蹈中,比如在月亮儀式和統治者的授勳或死亡時。面具還具有超自然力量治癒疾病的能力。驅魔儀式包括拿著病人的面具,而巫師的動作就像把它扔進火裡一樣。Kifwebe面具的形象也出現在Kifwebe協會的其他物品上——例如,帶有凹槽的盾牌上裝飾著一個中央面具。野牛面具上沒有條紋的褐色銅綠被用於狩獵儀式。

下圖:Helmet Mask 時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 文化: Biombo
Biombo佔據了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個地區,位於Lulua和Kasai河交匯處的南部。他們的藝術性受到鄰近的庫巴和東部彭德的影響。據信Biombo在割禮儀式中使用面具,儘管他們的歷史和儀式的記錄幾乎不存在。

Biombo面具通常由木材雕刻而成,並用紅色“tukula”粉末著色,這是一種由camwood樹製成的染料。眼睛是典型的咖啡豆形狀。三角形棋盤設計用於裝飾眉毛和臉部平面。頭部後面的三種形式代表Biombo髮型。羽毛通常附在Biombo面具的頂部。Biombo面具通常在部落儀式和儀式中佩戴。

下圖:Headdress 時間:20世紀 文化:埃加格姆人(音譯) 地區:奈及利亞
埃加格姆人,也被稱為埃科伊人,從奈及利亞最東南部遷移到美國,向東延伸到喀麥隆北部。他們與奈及利亞東南部的Efik、Annang和Ibibio人有親緣關係,在奈及利亞生活得很近。埃加格姆人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包括舞蹈、面具和假面舞會。他們最著名的是他們的大面積覆蓋的面具,可能有一個,兩個甚至三個臉。頭部和面板覆蓋的頭盔面具在非洲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文化形式和實踐往往與他們的宗教信仰有著內在的聯絡。

下圖:Gelede Headdress 時間:20世紀 文化:約魯巴人 地區:奈及利亞

下圖:Processional Staff 時間:20世紀 文化:約魯巴人 地區:奈及利亞
從塞內加爾到喀麥隆的西非沿海地區。這個地區雨水充沛,景色鬱鬱蔥蔥。許多部落在這裡定居,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語言、親緣關係和文化習俗,幾個民族發展成為由酋長、貴族和專門的行會組成的王國。這些傳統今天仍然存在。

下圖:Costume of Egungun Masquerade 地區:奈及利亞 時間:20世紀

Egungun是精神是表示已離去的祖先定期重訪人類社群以紀念,慶祝和祝福。這是西非約魯巴人及其非洲僑民後裔的獨特文化傳統,特別是在巴西,古巴,多明尼加共和國,巴貝多和美國。這些靈魂不斷地祝福,保護,警告和懲罰他們的親屬,這取決於他們的親屬是否忽視或尊重他們。

下圖:Epa Mask 文化:約魯巴人
約魯巴人是西非主要民族之一,大部分分佈在奈及利亞西南部的薩赫勒草原與熱帶雨林地帶。約魯巴人與東南部的伊博人和北部的豪薩人一起,是奈及利亞的三大主要民族。大多數約魯巴人說約魯巴語,是尼日 – 剛果語系中最多的母語人士。

下圖:Royal Palace Doorframe 文化:巴姆穆 地區:客麥隆西部草原

巴姆穆傳統宗教非常強調祖先的靈魂,這些靈魂體現在已故祖先的頭骨中。每個血統中最年長的雄性都擁有已故男性的頭骨。移動一個占卜師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來抓住頭骨。儘管做了這些努力,一些男人的頭骨仍然無人認領,他們的精神被認為是不安。因此,儀式是為了安撫這些精神。女性頭骨也很受尊重,但細節記錄較少。他們還認為女性可以滋養土壤,因此婦女進行了種植和收穫。頭部的面具和陳述也很重要。在現代,許多巴姆穆人是穆斯林或基督徒。

非洲陶瓷

非洲工匠們手工製作陶器——一種通常由女性傳承下來的技藝——至少有10000到15000年的歷史。陶土是一種具有精神力量的物質,它的收穫和生產充滿了儀式,當火轉化為陶土時,陶土不僅創造了諸如蒸煮鍋和盛放餐具的器皿,而且還創造了具有精神、儀式和儀式象徵意義的物品。壺的顏色、形狀和裝飾有助於確定它的民族來源,這些相同的元素通常是象徵性的,向文化中的人傳達重要資訊。

Pre-Columbian Art(前哥倫布時期)
“前哥倫布時期”字面意思是指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來到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時間之前,一般來說是指當地在沒有受到西班牙殖民影響的時期。前哥倫布時期,中美洲和南美洲有著自己特有的文化。

下圖:Zuni Jar with Stylized Birds 2014。時間:1967年。創造者:Les Namingha
Les Namingha陶器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原創性和多樣性。Les在聖達菲印第安市場、赫德博​​物館以及其他陶瓷比賽中贏得了無數獎項,並在Hopi和Pueblo藝術的多本書中出現。他仍然是普韋布洛陶器中充滿活力的創新者之一!

下圖:Katsina figures。文化:Hopi Pueblo,亞利桑那。

下圖:Basket。文化:Chitimacha。時間:1980

Chitimacha(目前沒有中文譯名),也被稱為Chetimachan或Sitimacha,是聯邦認可的美國土著部落,居住在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州,他們是該州唯一仍然控制著原始土地的土著居民,2011年,他們的人數約為1100人。

人們歷史上的Chitimacha語言已經消失。最後兩位母語人士在20世紀30年代去世。但該部落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致力於根據語言學家莫里斯·斯瓦德什於1930年製作的筆記和錄音來恢復語言。他們已經開始為兒童和成人開設語言課程。2008年,他們與Rosetta Stone合作,為期兩年,開發軟體來幫助學習語言。每個部落家庭都獲得了一份副本,以支援在家中使用該語言。Chitimacha利用博彩收入促進教育和文化保護,建立了部落博物館和歷史保護辦公室,並恢復了他們的語言。

Chitimacha是該州四個聯邦政府認可的部落之一。此外,路易斯安那州還承認其他幾個沒有得到聯邦承認的部落。在20世紀後期,路易斯安那州擁有“美國東部第三大美洲原住民人口”。

下圖:Cradleboard。文化:基奧瓦人。時間:約公元1850年。
基奧瓦人是美洲土著部落和大平原地區的土著人。他們在17和18世紀從蒙大拿州西部向南遷移到科羅拉多州的落基山脈,最後在19世紀初期進入南部平原。1867年,基奧瓦被轉移到俄克拉荷馬州西南部。

下圖:Totem Pole 發現地: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時間:1990年。

下圖:Mask。時間:約公元1875-1925

下圖:Thunderbird Mask 。地區:加拿大。時間:1962年

下圖:Dish 時間:公元1900

下圖:Basket 時間:19世紀-20世紀。

下圖:Funerary Post(Kigango),Giriama people,Mijikenda group Kenya

下圖:Vessel,Igbo or Ijaw people,Nigeria,Fired clay and slip.

下圖:Cylinder Vessel。 墨西哥瑪雅文化,時間:約公元700年。

下圖:Vessel 。 發現地:祕魯納斯卡。 時間:公元1-700年

下圖: Urn Representing Cosijo,the God of Rain,發現地:墨西哥。時間:(200BC-AD750)。

下圖:Mummy Mask , 公元1000-1460年。

下圖:來自祕魯Sican 文化的儀式刀 時間:公元900年至1100年

——————————————分割線(以下為歐洲館)————————————————————
文藝復興的藝術

接下來的這一組畫都來自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反映了中世紀後期社會和政治上的復興。這個時期發生了重大的經濟和技術發展,通過這些遺留下來的文字和藝術作品重新審視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化。

下圖:Tile Picture(瓷磚畫) 時間:1700-1725

下圖:Bail Amphora 時間:1795年地區:英國

下圖:Portland Vase Copy 時間:約1790年

下圖:Mockery of Age;製作完成時間:1750年。

下圖:雙耳瓶製作時間:1785年

下圖:Covered Vase 時間:約20世紀。

下圖:Pair of Sheep 時間:約 1795年。特殊工藝:在透明釉下用多色金屬氧化物塗抹乳霜。

下圖:有蓋子的籃子。時間:約1795年。

下圖:有蓋子的瓶子。時間:約 1775年

下圖:印有美國地圖的水壺。時間:約1790年。

————————————————分割線(印度館)—————————————————————

下圖:Parshvanatha是耆那教傳統的24個tirthankaras中的第23個。

耆那教是起源於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有其獨立的信仰和哲學。創始人為伐達摩那,是沙門思潮中“六師外道”之一的尼乾陀若提子,他比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早出生,耆那教的中心教義主要由他建立。耆那教教義對現代印度的影響,大於同樣起源自印度的佛教,甘地就受到耆那教的許多影響。目前耆那教有四五百萬信徒,大部分生活在印度。

下圖:Guardian 8世紀——10世紀。發現地:印度尼西亞爪哇島。

這是一個外觀不是特別豪華的博物館,不是專門的介紹真的還看不出來,但是這裡對於古代非洲的藏品還真的是非常豐富,至少我已經去過費城和華盛頓的大型博物館,如果你對非洲歷史非常感興趣,我強烈推薦來這裡。

遊記的最後一站,我們將去在民權運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城市——蒙哥馬利。

蒙哥馬利

蒙哥馬利位於美國亞拉巴馬州亞拉巴馬河畔蒙哥馬利縣,是亞拉巴馬州的首府和蒙哥馬利縣的縣治所在,也是該州第二大城市。蒙哥馬利在美國南北戰爭、美國民權運動和聯合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亞拉巴馬州的首府是蒙哥馬利市。南北戰爭期間,蒙哥馬利曾一度作為美利堅聯盟國的首都,後來該國將首都遷到弗吉尼亞州的里士滿才結束蒙哥馬利作為南方首都的地位。

從歷史上看,蒙哥馬利是亞拉巴馬州的第五個首府,這種情況在其他州是不多見的。由於蒙哥馬利是州府所在地,同時也是蒙哥馬利縣縣治所在地,所以政府部門雲集市內,政府是該市的最大僱主之一。州議會大廈也是國家歷史名址,當年南方邦聯國總統戴維斯就是在這裡宣誓就任的。

離州議會大廈不遠是邦聯“白宮”舊址,這是一座義大利式風格的房子,南方邦聯國成立後,經南方國會同意,從私人手中以每年5000美元的租金,租借了這座房子給總統戴維斯及其家人居住,這棟建築後來被稱為南方的第一座“白宮”,已列入國家古蹟名錄。

蒙哥馬利除了19世紀時曾一度做過南方的首都外,在現代美國歷史上,尤其是在民權運動發展史上也赫赫有名。美國著名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博士在1954年到1960年曾在該市的德克斯特大街浸信會教堂擔任牧師。馬丁·路德·金到蒙哥馬利市牧會不久,就發生了黑人婦女羅薩·帕克斯在乘坐公車時,拒絕給白人讓座而被逮捕的事件,而後引發了黑人全面罷乘、反對公車上黑白隔離措施的抗爭運動,馬丁·路德·金成了這場運動的領袖。蒙哥馬利公車罷乘事件觸發了一系列大規模的全國民權運動,而馬丁·路德·金也因為領導此次事件而名聲大震。此後在他的領導下,又開展了一系列爭取民權的運動,直至1963年在首都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廣場的數十萬人集會上,馬丁·路德·金髮表了著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奠定了他作為全國黑人民權領袖的地位。德克斯特大街金博士紀念浸信會教堂離州議會不遠,外觀很普通,因為馬丁·路德·金在此擔任過牧師的緣故,1974年該教堂被定為國家歷史名址。

位於德克斯特大道的德克斯特浸信會(Dexter Avenue Baptist Church)從外觀看是一個很平常的教堂,但它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歷史,成為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誕生地。1954年-1960年間,馬丁·路德·金在此任牧師。在教堂的底層,有一幅巨大的彩色壁畫,展示了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中有影響的人物和重大事件。其中壁畫的第一幅,描述一位身材嬌小但神態剛毅的黑人婦女端坐在公共汽車上,她就是羅莎·帕克斯,向種族隔離制度發起挑戰的傳奇女子,在1996年被克林頓總統譽為“她現在是,亦繼續會是國家級的寶物”。

蒙哥馬利是美國第一個在全市範圍內建立電車交通系統的城市。電車交通系統的建成,使得居住在市中心的人口有條件逐步向城郊移居,進一步擴大了城市的範圍以及商業往來,對城市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除了政府機構外,教育在蒙哥馬利市的發展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市內有不少大學校園,此外,城市的西北區還有麥克斯韋空軍基地(Maxwell Air Force Base),這是美國空軍大學(Air University)總部所在地,美國空軍大學主要負責空軍初級以及中級軍官、文官的業務進修。

我們可能是乘不同的船來的,但我們現在是在同一條船上。
——馬丁·路德金

漢克·威廉斯,美國鄉村音樂、藍調、Honky tonk創作男歌手,演唱時喜用吉他、口琴伴奏。他活躍於演藝界共計16年,由1937年起至1953年逝世。他是一位作曲家,精湛而樸素地表達了普遍的情感,並在將鄉村音樂轉變為美國人生活中的主要音樂和文化力量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聯合車站是蒙哥馬利市內第三個列入國家歷史名址的建築。雖然火車服務早在1985年就停止了,但聯合車站現在成為河濱公園的一部分,河濱公園還包括一個露天劇場、船碼頭以及河濱體育場,這是市中心最主要的觀光點之一。

瀝青公路蜿蜒奔向遠方,沒有夏日的豔陽,沒有冬天的寒冷,這次秋高氣爽,我們會繼續橫穿美國,繼續尋找一種原始的魅力;我們駕駛自己的車,駛向未知的遠方,沒錯,這就是旅行的狀態,萬事俱備,自信滿滿,只差前行的腳步,好吧,上車……

請繼續關注我的橫穿美國遊記系列
2020.03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