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寺社,不少都在網上被稱為“パワースポット”(power spot),即能量集中的靈氣聚集之地。這些地方多多少少都有好事者刻意傳播的都市傳說,心理暗示之下每年都有新版本的靈異故事。
其實“パワースポット”這個詞的廣泛傳播,和八九十年代日本的超能力者風潮脫不開關係(同時代的我國,氣功大師也是遍地走),其中一位叫清田益章的“超能力者”,經常上電視臺節目表演用意念拗彎金屬勺子,經他之口“パワースポット”一詞大獲流行。
發散一下,這位偽超能力者、真魔術大師雖然最終露餡,可沒耽誤人家精彩的人生:90年發行搖滾音樂專輯「さよなら神様」debut出道(還真賣出了8000張)、開了event企劃公司、04年搬到巴厘島常住、三年前又因為非法持有大麻被逮捕。
去過那麼多寺社,讓我的確有“非一般感覺”的,大概就高野山和伊勢神宮。高野山多半是被凍的,而伊勢神宮則是因為起太早了,全程都在神遊。
CP值爆表的神宮會館非常有名的專案就是晨間參拜guide tour。六點大廳集合,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帶隊步行至內宮進行參拜並全程負責講解。對於一塊白板的初訪者,有簡單的講解比自己兩眼一抹黑去看要強的多。我第一次知道伊勢神宮正式的名字就是“神宮”,單憑這點就顯示了凌駕於普通神社體系的超然地位。好玩的是,不光我這個外國人,同團的島民們也紛紛表示出震驚,感嘆許久。相比之下,太子太子妃(現在已經是令和天皇、皇后)造訪時的住處與軼聞,則完全淪為無足輕重的花邊故事。我們全程還目擊了兩位神職人員的參拜過程,他們若是將黑西裝換成了平安時代的服飾,那全套手勢與咒語分分鐘讓人穿越《陰陽師》片場。
清晨霧氣頗重,朝哪個方向遠眺都是雲山霧海。朦朧的森之陣中,內宮若隱若現。方走近時,總免不了一陣疑惑,因為它太新了。第六十二回式年遷宮在平成25年(公元2013年),我所見的,正是2年前落成的內宮。曾經看過一篇有趣的探討,因為每20年就遷宮一次,伊勢神宮的建築不是國寶也非有形文化財,更沒有登入世界遺產,可日本人並不會覺得因為遷宮重建,它就是一個新的東西。雖然對於遷宮的動機說法不一(“清潔感說”“世代說”“建築技法進步說”),但人們普遍形成了共識:遷宮後的內宮與外宮,在繼承了“形”的同時,也繼承了一千多年的歷史,伊勢神宮的精神核心,不會因為遷宮有任何的損失,反而愈發強大,這是隻在日本才能看到的獨特文化現象。
作者:安德利凱莉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