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三十年前,外公帶著剛滿十歲的我去無錫郊遊,坐著快艇行駛在波光粼粼的太湖中,湖面疾風吹拂下,外公送的小領帶在我胸前不停地擺動,快艇衝起的水珠在空氣中拍打著我的臉龐,午後火辣的陽光薰得我睜不開眼,那是我第一次離開家鄉外出遊玩的記憶。白駒過隙,如今外公因腦溢血離開我已二十年整。這二十年是我人生轉折變化最大的階段:離開校園、成家立業、買房生娃,從翩翩小鮮肉進化為中年油膩男,離開了雙親,也成為了十歲孩子的父親。

儘管有繁雜的作業與上不完的補習班,現在的孩子依舊是幸福的。有太多的機會看看外面的世界,跟著家人旅行,無所謂飛機降落在哪裡,內心都有不自知的安寧與舒適,理所當然地享受這個年齡應有的歡愉。不知若干年後,她們是否懷念十歲的自己,是否還記得當時身邊親人的樣子呢?

兩年前寫的岐阜縣升龍道自由行攻略很榮幸的成為螞蜂窩的寶藏遊記。越來越多的朋友像我一樣,喜歡上日本的鄉村:乾淨,清新,古樸,純粹,處處顯現著人與自然靜謐和諧的美,以及飽含歷史滄桑的人文與神祕感。這次的旅行我依然選擇以鄉村為主,遊歷中部北陸地區,富山進小松出,不走回頭路,先後住宿在高岡、金澤、白山一里野、加賀山中溫泉,期間還去了五箇山合掌集落,搭乘哆啦a夢電車去北陸海邊,坐纜車遊覽一里野高原,還被暴雪困在了加賀溫泉鄉,最終回程航班取消改簽至名古屋。每次旅行都有各種突發狀況,這次也不例外,遭遇幾十年不遇的雪災也為本次出遊增加了冒險與趣味性。

有了上一回出行的經驗,這次乾脆輕裝出發,沒帶單反相機,所有照片與小視訊的拍攝及後期編輯全部用手機完成。犧牲了高質量照片的產量,但無需被窄小的單反取景框隔斷與困錮,反而使自己增加了直面感受美景的機會,尤其在冬季臃腫的狀態下,隨手拿起手機拍照後,更多的則是用雙眼來體驗,這可是擁有上下150度、左右120度的超大廣角,畫素高達5.76億的“超級相機”!藉助機械工具所拍攝的照片,無論多精美,在我看來也只能還原當時50%的狀況。而這個“超級相機”所拍下的內容則豐富得多,雖只能獨享,但這份與家人一起面對壯闊景緻時內心的波瀾與感動將會永存於記憶中。

關於北陸

行程之前簡單介紹下,日本北陸是指日本中部地區的北面靠海沿岸地區,包括富山、石川、福井三縣。我們這次的行程,主要遊歷北陸最核心的區域:富山縣的富山、高岡、五箇山,石川縣的金澤、小松、白山、加賀溫泉。具體的位置資訊如下圖所示。

本次旅行的一分鐘視訊剪輯

1月30日 富山機場 – 高岡

浦東機場9:25-富山機場12:55。每次的機場定妝照也見證了倆娃的成長,霏霏落後較多,還需加油啊。

小機場就是快,20分鐘出關,找到外面的車站,乘富山機場巴士坐四站到富山站下,票價410元一人,記得提前準備好面值至少為1000元的零錢,幸好車裡的日本阿姨幫我換了一萬元的零錢,否則付不了車費就尷尬了。

到富山市站轉乘愛之風鐵路(あいの風とやま鉄道),乘四站,17分鐘車程就到高岡市了。

愛之風鐵路(あいの風とやま鉄道)是執行於北陸的私鐵,沿途串聯了滑川、富山、高岡、福岡與金澤幾座城市,是北陸最方便快捷的鐵路之一。具體路線見下圖。

愛之風自動售票機的使用方法見下圖。當然旁邊也有人工售票視窗,我們是直接在那裡找工作人員買的票。

這個小視訊記錄了富山機場巴士和愛之風鐵路兩段路程

父女組合心情愉悅的在高岡站臺拍照留念

我們的住宿地高岡站前路途酒店就在高岡站旁,步行五分鐘就到。

放下行李附近溜達,高岡街區行人很少,一些店鋪大門緊閉,略顯蕭條,各種不同種類的自動販賣機豎立在街道兩端,這東西上海也多起來了,自動榨橙汁的販賣機就屬於魔都本土特色,機器代替人的事情已經屢見不鮮了,人口負增長的日本更甚,但長此以往天朝會有多少人因此失業呢?

高岡站前郵局的門前造型給人一種怪異的儀式感。

找到一家超市,任務1完成。話說酒店周邊的超市能隨時滿足自己各種需求(99%還是吃),因此放下行李第一次出去探索都會留意附近超市的位置。

一開始地上雖有積雪,天空還算通透,誰想一個多小時後,抵達日本的第一場大雪在傍晚開始降臨。

傍晚大雪下的高岡街區

大雪滂沱,路燈輝煌。

找了家小店吃了蛋包飯,超市採購一番後,頂著大雪回酒店休息。

1月31日 五箇山合掌集落

清晨,酒店客房視角下的高岡站

這一天的行程是五箇山合掌集落一日遊,先到高岡站找到加越能世界遺產巴士的售票櫃檯,購買二日券,該券可以兩天內在各個站點自由上下加越能巴士(不到白川鄉),兒童半價。另外還有高岡到白川鄉的優惠券,可根據自己的需求購買。

二日券就是這樣的,下面那張是半價的兒童券。

酒店位置(紅點)、加越能巴士車站(打勾處)與高岡站的相對位置見下圖,其實都很近,五分鐘左右步行。

早晨多雲,車站旁的自行車輪轂的一半都埋雪裡了。

就在這個車站等車

高岡-五箇山之路

我們乘坐9:18那班巴士,車程一個半小時,抵達相倉口站(主要站點見下圖),也就是五箇山合掌集落之——相倉合掌村。

五箇山的兩個合掌村的位置如下

相倉口的站牌是這個樣子的

斜對面就有指示牌,跟著走就是。

這條小路往裡走十分鐘左右,注意冬季不要在靠山的一側行走,也不要離房屋的屋簷太近,以免落雪垮塌造成的危險。

看到這個特產店就是到了,可以在這裡解決餐食,不過裡面那家更大更好哦。

兩年前去過白川鄉,很美,但到處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整個景區商業味較濃。而這裡,與之齊名的五箇山,卻罕有人煙。大山環抱中,安靜的掌屋與皚厚的白雪相輝映,透出一股難以言喻的靜謐與神祕的美感。

雪積得很高,在天然的狀態下保持著圓潤的造型,讓人不忍破壞,然而孩子們哪顧得了那麼多。

除了開掃雪機的老大爺和在屋頂除雪的大叔,以及其他偶爾露面的當地居民,貌似整個合掌村只有我們六個遊客。

安靜悠閒的隨意慢逛,對於患有人群恐懼症與排隊焦慮症的我來說,這裡太過完美。

去過日本發現,再小的景點,也被維護的非常好,設施齊備,廁所幹淨,指示牌醒目清晰。這和國民整體素質分不開,相比之下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位少年的演技略顯浮誇了啊。

下面這塊牌子指明瞭觀景臺的位置,往上走十多分鐘就到。

豔陽高照下,體感從舒適漸漸過渡到有些熱了,脫掉外套只穿兩件上衣一點兒也不冷,小張同學看來有點口渴啊。

一路向上,一路歡騰。

觀景臺之路,行程過半的景色

觀景臺真是俯瞰相倉合掌村的絕佳位置,當然少不了到此一遊照。

原路返回後,來到合掌村的中心位置,午飯就在這裡吃吧。

既是特產店又是家餐廳,比起相倉大門口那家,這家更大更有名,特色的相倉全素宴餐只在這裡有售。

無需等座位,也不用擔心隨身物品,安安靜靜喝一口迎客茶,有條不紊,不急不慢,日本人長壽並非沒有緣由吧。

等待良久,有名的五箇山特產全素宴套餐終於來了,下圖裡的是一人份,夠豐富也頗精緻,真是無肉也歡啊。

為了預留足夠時間到下一站菅沼,並且趕上最後一班回高岡的巴士,我們沒來得及遊覽相倉合掌村的兩個小博物館,略有遺憾。就把觀景臺拍攝的全景照作為相倉合掌村之行的收尾吧。

下一站是五箇山合掌集落之——菅沼合掌村。回到之前相倉口的車站等下一班的加越能巴士,車站旁有一個供躲避雨雪的小木屋,裡面有軟座可以休息,還有可投幣寄存行李的裝置,非常人性化。閒不住的我們在木屋外剷雪玩。

網上查詢的加越能巴士時刻表還是很準的,計算預留好遊覽和步行返回車站的時間就行,很順利的搭乘14:15的那班去菅沼合掌村,沿路山巒起伏,景色宜人。

車程約半小時就到菅沼了,下車時向司機出示下乘車優惠券就ok了。

這裡的車站同樣有供遊客等車時休息的小木屋,一樣的軟座和投幣寄行李設施,牆上貼有菅沼合掌村的遊覽地圖。一路以來,隨處都能察覺霓虹人民對細節的追求和人性化的關懷,加上人少景好,每到一處碰到的人都客客氣氣的,凡事相互禮讓,如此舒心的旅行,真的會讓你對日本旅行上癮。

跟著指示牌往下走這條小路,下面就是菅沼合掌村了。

解釋一下,五箇山合掌集落是這裡整個地區的統稱,其中主要由相倉和菅沼兩個合掌村組成,兩處各有特色,相倉的合掌屋數量比菅沼多一些。兩個村落的具體佈局和相對位置參看下圖。

比起相倉,菅沼規模要小一些,地勢也更低,一條小溪從村子邊上流過,依山傍水的環境使整個村莊的風景更為秀麗。可以想象春暖花開時的菅沼將會呈現另一種美。

這裡同樣遊客稀少,但多了一些舉著長槍短炮和三腳架的攝影愛好者,看來這裡的美景在攝影圈內也是有名的。

最早的合掌屋已有400年的歷史,整個村子到現在都還有人居住,不過大多是年長者了。和我們這裡一樣,年輕人在鄉下待不住,總要去城市裡闖一闖。希望今後落葉歸根,把合掌屋文化一代代繼續傳承下去。

“山裡的天,孩兒的臉”。下午開始,陽光逐漸褪去,天色陰鬱,至菅沼時,天空飄起了陣雪。層疊的山巒下一座座巨大的合掌屋靜靜地矗立著,偶有大小不一的雪塊從屋簷和枯敗的樹枝上滑落,伴隨著一旁河水的流淌聲,整個菅沼合掌村仿若陷入迷一般的遺落的世界,淒冷中透著俊美,令人迷醉。

俯瞰菅沼的觀景臺沒相倉那麼顯眼,卻另有洞天。從向上的臺階返回車道,順著下圖這條路的左側往前走50米,會發現一個隧道入口,別擔心,往裡走。

長度200米的隧道,中間居然還有電梯,在古舊的村莊旁顯得有點格格不入,有點意思。乘電梯上去,一個停車場的旁邊就是觀景臺了。

雪越下越大了,觀景臺拍完照,我們返回隧道,到它的另一頭探索一番。那裡稱為合掌之裡,夏天有不少野外露營的遊樂專案,但現在沒什麼可看的。返程巴士的時間臨近,我們頂著大雪回到菅沼車站的木屋,搭乘準點來的巴士,傍晚18點多回到高岡。

作為這次出行的重點專案,五箇山的兩個合掌村之行至今讓我回味,也強烈推薦給閱覽此文的朋友們。景點免費沒有門票,只有交通和餐飲的費用。自駕過來的話也是不錯的選擇,下雪天需注意安全。整個一天的行程非常愉快自在,沒有在背後推著你走的人流,沒有售賣雷同劣質小商品的攤販,沒有吃飯排隊時的飢腸轆轆與煩燥,甚至沒有多少人為的雜音入耳。在原始自然的環抱中放鬆心情,抬起頭深呼吸,步履放緩,沉澱身心,體會這靜謐而厚重的滄桑感。1月31日,見到了陽光下的相倉和大雪下的菅沼,值了。

下了加越能巴士,我們找了家小麵館,一人一份豚骨拉麵搞定晚餐。

回到酒店不過8點,高岡第二夜,期待次日的別樣精彩。

2月1日 萬葉線哆啦A夢電車

自然醒,吃完酒店的早餐,能量滿滿的出發。

高岡是哆啦a夢之父——騰子.F.不二雄的故鄉,小小的高岡市裡,到處可以看到藍胖子和他小夥伴們的卡通形象。

而我們上午的行程,就是乘坐哆啦a夢萬葉線電車遊歷高岡市郊。

普通的萬葉線是上圖這種紅色的,而哆啦a夢的版本則是下圖藍色的。

在車上問司機購買哆啦a夢一日券,即可以在一日內隨意上下萬葉線各個站點。見下圖右,三口之家買一個成人票+一個親子票就可以了,一共1800。

下圖的時刻表就是哆啦A夢電車的時刻表,有了它就不怕錯過藍胖子了。我們乘坐的是早上9:30高岡站出發的那班。

下圖是萬葉線的遊玩路線圖,各個站點標註清晰,景點講解清晰位置也很明瞭。當然車上應該也有供遊客自取的紙質地圖。不得不佩服在地圖的設計上也體現了島國無處不在的Q萌文化以及細緻入微的嚴謹態度。看了這樣的地圖真的會增加遊覽的慾望。

介紹完了,該我們上車了。始發站就在離我們酒店五分鐘腳程的高岡站。

2019年9月8日,為了紀念哆啦a夢誕生前一百週年開始執行的這款卡通主題的路面有軌電車,原本計劃只運營一年,因反響太過強烈,因此到現在仍行駛在高岡街頭。

從高岡市區開到郊外,從小巷開到海邊,全程不到一小時,不同的風景盡收眼底。

列車經過一片海灣後,到了高岡的最北端,我們選擇在新町口站下。

沒什麼特別的目標,隨意逛逛,小朋友也一樣,走到哪玩到哪。

一頭蘇牧的尋狗啟示,雖然語言不通,但我居然看懂了。

窨井蓋也那麼有特色嗎,仔細一瞧,是消火栓。合理啊,比起經常被莽撞的汽車撞成噴泉的天朝消防栓,這種設計完全不佔用路面空間,顏色也足夠醒目,值得借鑑。

路過一片廟宇,駐足觀覽。

石獅與老廟在柏鬆的襯映下肅穆而安寧。

轉個彎往東走,視野逐漸開闊。這裡是川之站新湊——高岡漁民停靠漁船的水灣。

小橋流水別有風味,這番油畫感十足的景色很適合拍照。

走累了,就再坐一段電車去海邊看看吧。遠處的列車來了,趕緊擺拍一張。

哈,這種頗具年代感的老舊列車居然也隸屬於萬葉線,和藍胖子列車相比完全是另一種風格,體驗下也不錯啊。

海王丸站下,遠處就能望見海了。

海真藍,海風也挺大,冬天看海還是需要勇氣啊,逛了一圈我們就冷得往回走了。看來當初擬定接下來的行程時,放棄海邊的和倉溫泉,而選擇加賀山中溫泉是對的,冬天的海風真的酸爽。

沒有刻意的等待,駛來的返程列車居然也是藍胖子版的,人品不錯。

不管有沒有人,列車都按時刻表準點出發。這輛空駛而來的藍胖子被我們六人包車了。

一段小視訊記錄了這輛Q萌有趣的電車上的景觀

吃完午飯,拖上行李在高岡站搭乘愛之風鐵路趕往下一個城市,三天兩夜的高岡行終了。

距富山機場和金澤都不到一小時車程,又有直達五箇山景區的巴士和超萌的哆啦a夢電車供遊覽市郊,選擇高岡作為第一個落腳點不能再正確了。再見啦,有趣的高岡。下一站,金澤。

愛之風鐵路45分鐘就抵達金澤市,根據下圖的位置,步行五分鐘左右到達金澤三天的住宿地,金澤大和魯內酒店。

入住後休整吃飯,此日略過。下圖酒店窗外夜景。

2月2日 小矢部奧特萊斯

金澤作為北陸最大的城市,較為繁榮,大廈林立,大部分熟知的品牌商場裡都能找到。偏愛鄉村的我,依然要向買買買的惡勢力妥協,金澤的行程安排,多以購物為主。比如抵達後的第一天,小矢部奧特萊斯便是母女們的第一處戰場。

早上在金澤站的一處快餐店解決。沒有座位,僅供站著吃的檯面,吃完就走。高翻檯率才是真快餐,站著更容易產生緊迫感,很適合早上趕時間快節奏的上班族。吃的是白山和加賀特色的蕎麥麵,味道不錯。我們金澤之後的行程便是白山一里野和加賀溫泉,這碗麵也算是預熱了。

根據網上的資料,我們9點在金澤西口三號車站搭乘直達大巴前往。具體見下圖。

45分鐘後大巴抵達奧特萊斯南口,下午返程也在這裡上車。商場不大,目測大半天能逛完。

10點開門,外面玩一會。

森林家家,簡直是燒錢黑洞,單獨一個個不算貴,但抵不過推陳出新的整套配置啊。

家裡已經能開展覽會了,但是萬惡的商家每次總能用新花樣逼你乖乖掏錢。精緻細膩的做工的確讓人讚歎,媽媽美其名曰這是大人的玩具,孩子長大了也能玩,有收藏價值。

大人逛店孩子則在休息處玩玩扭蛋和新買的玩具,各得其所。

午餐類似國內的美食大排檔,選擇很多。榻榻米的座位在靠窗一側,秀麗的山景適當增加了食慾。

新鞋新帽子的顏色,本命年的孩子

奧特萊斯—金澤返程班車時間如下,16點返程。

回到金澤站後繼續是吃飯閒逛的節奏,一天結束。

2月3日 金澤一日遊

金澤第二天,遊覽主要的市內景點。先在金澤站案內所購買金澤市周遊巴士一日券。一天內自由乘坐市內的三條周遊線路。具體見下圖。

周遊巴士的時刻表如下,末班結束很早,不要錯過哦。

周遊巴士一日券,下面那張是兒童的。

上車啦,金澤東口的首發站比較空,之後逐漸擁擠了起來,畢竟是上班的時段。

先去21世紀美術館。倆娃在車上寫日記畫畫,偷拍了一下。

這個美術館也算金澤市的地標之一了,柯南有一個案件就是以這裡和加賀溫泉作為背景。

聞名不如見面的游泳池,買票才能下去。

美術館內很多場館不許拍照,略過。出口處可以買些特色的紀念品。

出來斜對面就是日本三大名園之首的兼六園。

日本小蘇州——這是金澤的另一個別名。應該源自於這些雅緻的園林吧。

之後繼續搭乘周遊巴士去下一站——東茶屋街。

在茶屋街先找了一處飯店吃飯,景區餐飲價格和外面沒有差別,厚道。

遊覽當天剛好趕上每年2月3日的東茶屋街宇的多須神社節分祭,所謂的節分指的是春天來臨之前的那一天,在這天日本有著撒豆子的特殊風俗。人們會將炒過的豆子丟向假扮成鬼的人,象徵厄運離開家中,福氣進家門。而撒豆子的活動結束後,人們也會吃下符合自己歲數的豆子,來祈求接下來新的一年都能好運連連。

人實在太多,只能站在人群末端湊湊熱鬧。

最後的撒豆活動是節分祭的重點,應該是下圖這樣,不過擁擠恐懼症患者最後放棄了擠到密集人潮最前面的念頭。

東茶屋街遊覽結束後,到香林坊商業街逛一圈,晚上回到金澤站,終於有機會細細端看下這個號稱世界最美車站的地標性建築。

2月4日 金澤 – 白山一里野

金澤最後半日,除了補充點藥妝外,還去了近江町市場。

近江町是日本北陸最大的海鮮市場,在這裡可以體驗日本特色的魚市場文化。對於喜歡美食與刺身的朋友,這裡是必到之處。

這妖嬈有趣的造型,深諳自我營銷之道啊。

島國的地理位置與豐富的海洋饋贈造就了日本特色的魚市場文化,幾百年來不曾變化。兩邊林立的商場怎樣更迭變遷,也毫不影響這個市場的朝夕食落,不得不感謝日本政府對與歷史文物與民俗文化的保護。

偌大的市場居然完全聞不到印象中該有的魚腥味,原因就在於食材的新鮮。國內菜市場裡的各種腥味其實就是魚蝦蟹變質腐爛的味道。

想吃最新鮮的刺身,可以直接問市場裡的攤販購買,就地處理後開吃,也可以去市場裡的飯店,坐下好好享受美食。

趕時間的我們沒有進飯店,買了點在攤位旁直接過過嘴癮。

下午13點先到金澤西口車站乘機場大巴到小松機場。不得不說一下這頗為人性化的、環狀設計的金澤東西口車站,在日本不少城市的交通樞紐點都能看到類似的設計:環形通路配合規劃合理的進站車輛數量與嚴格準點的時刻表,車站旁的地上清楚標識了排隊路線和所到目的地,在緊湊的區域裡將車流與人流的疏導做到了極致,值得學習。

就在這個3號車站等機場大巴,每個車站同時還有其他線路,按照地上劃出的線排隊即可,腳下的飛機圖案直接明瞭。

機場巴士停靠在小松機場的1號站臺,上下車都在那裡。我們絕對不會想到幾天以後會在這裡再次乘上返回金澤的巴士,後話暫且不提。

到了機場,等待接駁巴士接我們去下一個住宿地。這是機場搭乘巴士到白山一里野的一段視訊。

白山一里野的地理位置如下圖所示,地處石川縣南部的高原山區,要不是有接駁巴士,我們應該不會選擇這裡。

風雪中我們抵達當晚的住宿地,一里野高原溫泉酒店。一個大火爐一堆柴火,角落聳立的大黑熊和牆上掛著的鹿頭標本,以及一旁的懸空式復古大搖椅,組成了這個溫暖而有特色的酒店大堂。

入住後我們先泡個溫泉,酒店的免費澡堂與大部分溫泉酒店無異,乾溼區分離,坐浴洗淨身體後,就可以泡澡了。泡澡區分為室內與室外,室內把身體泡熱後,赤條條地走到室外泡。這是我第一次在大雪的室外泡溫泉,巨大的杉樹群矗立在溫泉周圍,順著高聳筆直的樹幹往上望去,茂密的枝椏上的白雪與天空層疊在一起不分彼此,鵝毛大雪輕輕的落在頭上,眉毛上,融化在泉水裡,妙不可言。

泡完澡飯點也到了,美餐一頓吧。大部分日本度假酒店都是二食一泊,住宿費裡包含了早晚兩餐。住宿多日的話,也確保餐食內容不同,給客人多一些體驗與新鮮感。這家酒店的第一頓晚餐就是烤制食物為主,比較有特色。下圖是選單。

得知我們來自中國,工作人員用簡單的英語與我們交流。兩邊都用蹩腳的非母語溝通,難免雞同鴨講。

烤食為主,刺身為輔。

倘若不夠飽腹,米飯味增下肚。

2月5日 一里野高原滑雪場

一里野的第一個早晨,窗外依然飄雪。

酒店對面就是一里野滑雪場,一天的安排就是混那裡。

原本這裡有個巨型維尼形狀的充氣裝置,由於大雪的關係沒有擺出來,略有遺憾。但是對娃們來說,想玩得盡興,一塊滑雪板足矣。

滑雪場一側的兒童區,有個長長的大緩坡,孩子們就在這裡上上下下不亦樂乎。

坐滑、俯衝,一塊塑料小板也能玩出不同花樣,孩子們的樂趣,原始而簡單。

雪愈發大了,玩累了的孩子們直接躺在鬆軟而乾燥的雪上歇息。

暴雪中撒歡的倆娃

一旁的纜車仍不知疲倦地運轉著,需有裝備和車票才被允許乘坐。

還有個當地的兒童滑雪班培訓中,估摸著孩子都是幼兒園的年齡。相信未來島國的滑雪健將就在這裡。

一里野滑雪場有多個雪道,乘坐不同的纜車線路,滑雪者可以登上不同地勢、不同難度等級的雪道滑雪。至於我們這樣的遊客,雪場也有專門的廂式纜車供我們登上山頂遊覽。預先山下買往返票即可。

山頂的滑雪者,聽口音來自德國,裝備很專業,選擇的雪道是難度最高的"上級"。

在這裡我們只能做一個無為的旁觀者,因為近在咫尺的,是另一個世界。

2月6日 白山一里野 – 加賀山中溫泉

一里野的早餐,安靜得像幅畫。

一里野位於白山市,地處北陸豪雪地帶。來這裡前,已有面對大雪的準備,即便如此,我們仍然驚歎於新的一天室外所見的大自然的造物秀。

這輛陷在雪裡的汽車就像是白色的超大份玉子燒壽司

把雨刮器豎立起來的確是雪中過夜避免其凍住後無法使用的好辦法,只不過在這樣的大雪下貌似幫助不大,反而還有點萌萌噠?

兩人份棉花糖已做好,車前自取。

雪場山腳下剛停靠的車,再大的雪也抵擋不住滑雪愛好者的熱情啊。

大門被雪擋住了大半,想從家裡出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就要離開了。茫茫一片下,翩翩陣雪中,娃們還在變著花樣玩雪。於她們而言,日後白山一里野帶給她們的回憶裡,這隨處可挖的雪道,是否比杉樹群下泡溫泉,大風雪中坐纜車更深刻?誰知道呢。

北陸地區的大雪仍在繼續,對孩子們來說,不過是又一個愉快的一天。

要遷移了,酒店出來步行兩分鐘,送我們離開的巴士站就在這裡。

我們先搭巴士返回小松,在那裡乘下一個酒店送我們去加賀溫泉的接駁巴士。一路上多次需要剷車協助開路,才能繼續向前行駛,車子開得很慢。

比預計的晚了40多分鐘到小松,之前很擔心一向準點的接駁巴士早已離開的情況並沒有發生。巴士司機,一位六十多歲的大叔舉著牌子在機場等我們。因北陸地區暴雪影響,同樣需要乘這輛接駁車去加賀酒店的旅客裡,我們到的是最早的。

另外,整個機場所有班次全部停航。相信有不少原本搭乘飛機過來的旅客需要更改行程了。不由得開始擔心,兩天後我們在這裡返回上海的航班會不會取消呢。

再三確認所有乘客人數後,司機大叔終於出發,駕著巴士在越來越密的暴雪中向加賀溫泉鄉駛去,可以預計車程將遠大於原定的45分鐘。開開停停,好幾次車身和輪胎蹭著積雪顛簸著艱難前行。一路上司機大叔時不時的說著些什麼,除了"大丈夫"其他都聽不懂,可以猜到是在貼心地安撫著大家的情緒。

狂暴的雨雪天,車輛舉步維艱。

傍晚六點多,巴士終於送我們安全抵達住宿地——加賀吉祥亭山中溫泉酒店。兩段原本總計只需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在暴雪的影響下花了四個多小時。疲憊不言而喻,所幸在這裡等待我們的是美食和溫泉。

回客房開電視,新聞裡看到幾天前去的一家近江町魚市場的店鋪被大雪壓塌了。北陸雪災真的來了。

安頓好行李,晚餐吃的是當地有名的海鮮大餐。溫泉酒店大多是二食一泊,也就是住一晚包早晚兩餐,這次一里野和加賀的酒店都是如此,住宿費雖不便宜,但畢竟包含了兩頓富有當地特色的豐盛餐食,也算合理吧。

位於北陸石川縣的加賀溫泉鄉實際包含四個溫泉區:慄津、片山津、山代、山中溫泉。依山傍水的山中溫泉是其中最有名的。巴士送到門口的酒店大堂居然是在五樓,而泡溫泉的位置則是乘電梯往下到二樓。往上六樓客房的窗外,就是鶴仙溪與對面茂密的群山。

相比豐盛的晚餐,酒店招牌的溫泉更讓我讚歎。室內很寬敞,一大一小兩個湯佈置成假山與流水的造型,室外則是重點,高低錯落的兩個可供三人同泡的湯池完全由天然的圓潤石塊堆徹而成,在竹子編制的半開敞頂棚下,可以很清楚地欣賞一旁的鶴仙溪。伴隨著潺潺流水聲,對面的山景在濃密的樹叢、皚厚的積雪包圍中向上、向前方延伸,沒入遠方深邃的夜色裡。再加上絲毫不見停歇棉絮般的暴雪,觸手可及,又恍若不像人世間。浸泡在熱氣騰騰的溫厚泉水中,通體舒暢,簡直身體心靈雙昇華。條件所限沒有拍照,照片也全然無法表達我當時內心的觸動。

2月7日 加賀山中溫泉

在溫泉鄉醒來,清早的窗外。雪小一些了,對於能否安然返程的忐忑心情有了些許安慰。

早餐之後出去逛一下,原本今天應該是這個溫泉小鎮以及鶴仙溪散步道的悠閒一日遊,山中溫泉小鎮的地圖如下

可愛的鶴仙溪散步道,這本該是一段閒暇美好的時光,天不遂我願,可惜。

出門想看家庭喜劇片,結果成了驚悚災難片。

小鎮的房屋被大雪改變了造型,全然看不出之前的樣子,外側的房門也都被積雪掩埋了大半,所有的車道人行道已經消失不見,彷彿電影“後天”裡的場景,除了雪,還是雪。

遠離塵囂的山中溫泉鄉里,這座無限庵已非凡間之所。

除了自己雙腳踩入雪中的咯吱聲以外,周遭安靜得出奇。

偶爾有幾位當地居民在自家的門口剷雪開路,然而清早還敞亮的天色轉眼又暗沉了下來,新一輪的大雪眼看著又要來了。

殘枝敗雪,沱溪奔流。加賀山中溫泉—這個北陸有名的溫泉之鄉,因暴雪而交通癱瘓的狀態下,竟顯現出一番奇妙而頹廢的末世之美。

雪大起來了,我們仍在沒有路的路上行走,向前,向前。

天更暗了,回酒店泡溫泉吧,在世界末日來臨之前。

最後一條曲折的下游路靠著鶴仙溪,我們全程淌著雪水走過。回到酒店門口,登山靴裡外溼透,腳趾已經麻木,真擔心再晚半小時,我的腳就與澆築了冰雪的鞋一快,凝固在一起拔不出來了。

酒店內絲毫感覺不到門外的末日氣息,美食與溫泉依然華麗與美好,食醉湯迷,不去想明天回家航班的事也罷。

新聞播報:小松機場今日繼續全面停航。翌日可能逐步開放航班。明日之事,明日再說。

2月8日 加賀 – 小松 – 金澤 – 名古屋

早晨的窗外,景色通透,天色相比前幾日明亮了許多。是否預示著今天一切順利呢?

早飯間,不停重新整理手機裡的航班資訊,從一開始的顯示延誤,最後更新為航班取消。該來的還是來了,馬上聯絡東航客服,對方稱可以免費改簽一次,討論過後我們決定把回程改簽到地處南部未受雪災影響、航班亦較多的名古屋中部機場。剩下的事情就是我們必須當天前往名古屋,同時找到理想的住宿地。

早餐廳裡,這室內外的強烈反差似乎在提示我們保持清醒與冷靜。

然而問題是,這裡往外的所有公共交通已經處於癱瘓的狀態:jr鐵路全線封閉,客運巴士亦全部停運。我們六人被困在了加賀溫泉鄉。

幾經查詢得知,唯一可以去名古屋的線路,只剩下從金澤出發的長途大巴。酒店的大堂經理一直在幫我們出謀劃策,期間送我們去開往金澤的巴士車站陪我們一起等待,然而那裡也停運了。這樣一來,要抵達金澤只能轉道,乘坐小松的機場巴士。那麼怎樣才能去小松呢?

酒店經理講著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聊天中他告訴我,這樣的大雪他也是第一次在北陸看見,至少二十年一遇。話鋒一轉,他開始向我鞠躬道歉,“實在抱歉因為大雪的原因讓你們受累了”,“你們的旅途如此不順利,是我們招待不週”之類的話讓我有些誠惶誠恐,連忙鞠躬回禮。之後這位經理打了好幾個電話,最終決定開車送我們到同一集團下的另一家酒店“吉祥山中”,在那裡安排接駁車送我們去小松,又幫助我們搬運沉重的行李放置妥當,由於接駁車也困在來酒店的路上,等候期間還給我們六人享用了免費的午餐,這樣的禮遇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期待。

加賀山中,這個原本古樸而精緻的溫泉小鎮雖然被粗虐的暴雪所掩埋,卻掩蓋不了這裡淳樸人們的熱心與善良。相信某年某月雪融花開之時,我還會再來。

視訊-在路上

之後的路程總體順利,先後乘坐酒店接駁車、小松機場巴士、金澤長途大巴、名古屋地鐵,我們一路往南,衝出雪路,來到了熱鬧的大都市。

在四個小時的長途大巴上,我們預定了位於名古屋榮車站附近,唐吉柯德商場對面的酒店。晚上21點,行走在人潮熙攘、霓虹閃爍的名古屋街頭,呼吸著溫和潮溼的空氣,方才脫身的北陸雪災恍如夢境。

2月9日 番外之 – 名古屋海洋水族館

晴朗的早晨,明媚刺眼的陽光透過酒店的窗戶照射進來。這將是計劃之外,與北陸、冰雪完全無關的一天。

乘坐一輛開往名古屋港的地鐵,我們抵達今日的遊覽地:名古屋海洋水族館。一旁的港口停著四十年前日本赴南極考察團所開的輪船,憑水族館門票可一併遊覽。

從標本看,沒有了皮囊的虎鯨一點也不可愛。

菲律賓薄荷海域錯過的沙丁魚風暴在這裡看到了。

餵食中的魚群,主食青菜捲心菜,真是好打發。

站在中間的那位企鵝,十幾分鍾紋絲不動。卻已用闊手挺胸的神氣姿態告訴遊客:“別找了,我就是首領”。

全程注意以下視訊的右側,有個壞蛋痞子。

白鯨表演了許多節目,這些水中大白能夠如此可愛與聰慧,是我沒想到的。

雖然水族館不是第一次逛,但是近距離地觀賞各種龐然大物,還是比較震撼。

當然這裡也少不了海豚表演專案

跳得好高,但是準度不夠,尷尬了。

近距離看虎鯨的騰躍,氣勢不凡。

遊玩專案終了,逛街專案上線。一天後,搭乘名古屋回上海的航班,疲憊的我們終於返程,本次旅行圓滿結束。

結語

利用碎片時間,斷斷續續,這篇北陸游記終於完工。十幾天旅途中的讚歎、新奇、忐忑與感動,算是給自己又一個整數年齡的禮物。人生旅途過半,孩子成長,父輩老去,時間既殘酷又公平,且行且珍惜。

(最後慣例的六人幫合影,攝於五箇山相倉合掌村。)

我的自由行履歷

2019年1月臺灣(臺北+花蓮+九份+基隆)//www.mafengwo.cn/i/3052601.html

2019年8月日本(東京+箱根)//www.mafengwo.cn/i/3167742.html

2019年1月泰國(普吉島+皇帝島)//www.mafengwo.cn/i/3313448.html

2019年8月韓國(首爾+濟州島)//www.mafengwo.cn/i/3519213.html

2019年1月日本(名古屋+高山+白川鄉+平湯)//www.mafengwo.cn/i/5518711.html

2019年8月越南(胡志明市+美奈+大叻)//www.mafengwo.cn/i/6281420.html

2019年8月菲律賓(馬尼拉+薄荷島)

//www.mafengwo.cn/i/7918588.html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