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隔離期間,實在無聊,乾脆把幾年前在其他網站上發的遊記整理重寫一下,這裡先發一個從西到東橫穿美國的遊記。23天的美國穿越約8000公里的遊記,文字加照片篇幅太長了,故分成西/東兩部分兩篇遊記來敘述,相信遊記能夠對尚未去美國以後想去自駕的網友有一點點借鑑。西部篇寫完後發現還是太長,應該把前傳的1號公路部分也獨立出來!
長就長點吧,給朋友們閉門在家自我隔離加的調料!
我的遊記一般很少寫吃寫住,重點在路上與風景,有容易出錯的地點會附上地圖,對自駕的朋友會有幫助!
OK!進入主題:
橫穿美國西部篇《一路向東橫穿美國——自然壯美西部篇》行程為:
Day0:穿越前傳-美西最美公路
Day1-3:賭徒的聖地-拉斯維加斯
Day4:胡佛水壩-科羅拉多大峽谷-66號公路
Day5:馬蹄灣-格蘭峽谷-鮑威爾湖
Day6:羚羊谷-紀念碑谷
Day7:拱門國家公園
Day8:大鹽湖-熊湖
Day9-11:提頓湖山-黃石泉峽
橫穿美國東部篇《一路向東橫穿美國——城鎮秀美東部篇》行程為:
Day12:科迪-總統山–拉皮德
Day13:惡地國家公園–蘇瀑布
Day14:跨過密蘇里河-得梅因
Day15-16:中部平原-芝加哥
Day17:鋼鐵橡膠城-克利夫蘭
Day18:尼亞加拉大瀑布
Day19-22:亂逛紐約
Day0:穿越前傳-美西最美公路
我們這次8000公里20天多天的自駕是從洛杉磯開始的。但是說到西部的自駕,一定都有提到美西最美的加州一號公路。那好,咱就把這段路作為這次橫穿美國的前傳。加州一號公路又被稱為太平洋海岸公路,但它並非佔據了加州全部海岸線,它北起舊金山紅樹林國家森林公園南段的萊格特(Leggett),南至南至洛杉磯的達納岬(DanaPoint)。從北至南連線著舊金山與洛杉磯,沿著美國西海岸蜿蜒前進,全長超過1000公里。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它一邊是海闊天空驚濤拍岸,風帆點點碧波萬頃;一邊是陡峭懸崖群巒迭翠,牧草如茵牛馬成群,風景美不勝收,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一條公路。加州一號公路的夢幻自駕遊,不可錯過、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人生一定要到的50個地方之一,它具有世界上陸地和海洋接觸最美麗的覽勝角度。
一號公路是雙向公路,但是最好還是從北向南開,也就是從San Francisco開往洛杉磯。因為從這個方向開,公路是靠近海岸的一側,沿途看到美景,可以直接在觀景臺停靠,就算不停下來,坐在車裡一路隨走隨拍都可以。反之,如果從洛杉磯開往舊金山,沿路大部分觀景臺都在另一側,不方便停靠。
幾年前我們曾經到舊金山遊納帕品酒自駕一號公路,這裡就當是這次自駕穿越遊記的前傳,簡單描述一下。在葡萄酒界,並不是只有法國的葡萄酒最好的紅酒,美國納帕谷(Na pa Valley),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市,也以生產葡萄酒而聞名。
納帕谷是一個丘陵地帶,似平原又頗有起伏,似山地又不見峰巔,納帕谷溫暖的早春和和煦的夏日為葡萄的生長創造了近乎完美的氣候條件。納帕谷釀酒的葡萄是一種顆粒非常小的品種,青青的,比指甲稍大一點,結成一串串的小球,非常飽滿。用美國加州納帕山谷種植的葡萄製成的紅酒那也是世界數一數二的。
坐落於舊金山附近的納帕山谷有著非常適合培育葡萄的土地,一年都300天多的晴好日子,由於葡萄怕水,因此種在山坡上,而山下又有大面積的溼地,產生的霧氣是葡萄最好的水分來源,溼潤又肥沃的納帕山谷從而變成高品質葡萄酒的完美產地。
納帕的酒莊。納帕地區非常有意思,我們住了三天參觀品酒……,由於遊記也穿越為主,別的就不多說了。
從納帕到舊金山約為100公里。舊金山是座豐富多彩的城市,可以搭乘舊金山標誌性的有軌電車前往漁人碼頭(Fisherman’s Wharf),或者乘船遊覽惡魔島(Alcatraz),市內有著名的花街、唐人街、卡斯特羅街/Castro、嬉皮士區/Haight-Ashbury等。這裡主要講自駕1號公路,舊金山市區也掠過了。
著名的金門大橋(Golden Gate Bridge)是必經之路,這就當做我們自駕加州1號公路的起點吧。金門大橋有很多觀景點可供選擇:1.大橋南側的Golden Gate Bridge Pavilion,有大片的停車場,背景是山,適合上午照相。這裡也設有遊客中心、教育展覽等。2.大橋北側的Vista point是從上往下觀賞金門大橋的絕佳地點,還可欣賞到市內光景。3.大橋南側東下方的Fort Point位於橋下,是從下觀看大橋的好位置。
金門大橋的車非常多,若從市區出來上橋後想到停車場,必須早早的排在最右側道路上。
傳說中的惡魔島。
Cabrillo Hwy即是俗稱的“加州1號公路”。使用導航自駕的朋友要注意!若直接導洛杉磯,很可能就直接上高速了!即便設定了不上高速,也可能不在真正的Cabrillo Hwy1號公路上。最好直接導上圖中的幾個小景點為目標,這樣才能確實保證在“紅線”的Cabrillo Hwy上行駛。從金門大橋向南大概200公里就到達蒙特雷市(Monterey),約一半路上有個著名的鴿點燈塔(Pigeon Point Light House),它位於加州太平洋畔的小鎮Pescadero,是美國西海岸線上現役燈塔中最高的一個,已經有130多年的歷史了。據說燈塔的名稱來源於1853年在此失事的“信鴿號”帆船命名。這裡被我們開過了。
進入蒙特雷市(City of Monterey)後,在太平洋叢林市/德爾蒙特大道(Pacific Grove/Del Monte Avenue)出口駛離一號公路。沿著德爾蒙特大道行駛約一英里多點路程,透過車窗,就能看到浩瀚無邊的大海,不一會兒寧靜迷人的老漁人碼頭就出現在眼前。
蒙特雷是1452年由西班牙探險家Juan Rodriguez Cabrillo發現的,並於1602年以當時墨西哥總督蒙特雷公爵的名字來命名。蒙特雷Monterey小鎮的漁人碼頭(Fishermen’s Wharf)小有名氣,事實上比舊金山的漁人碼頭(Fisherman’s Wharf)歷史更久遠,可以回溯自西班牙殖民時代,所以又稱為老漁人碼頭(Old Fisherman’s Wharf),每年都在這裡舉辦世界最古老的爵士音樂慶典Monterey Jazz Festival。
這裡的太平洋叢林鎮-Pacific Grove Oceanview Boulevard,據說每年11月至3月有成千上萬的蝴蝶會飛來這裡, 春天粉紅色的野花開發時會更美,Lover’s Point 地如其名,是非常浪漫的地方。這是不是像一隻大蝴蝶啊?
街道上很多這種小巧玲瓏的房子,大多數掛個小牌,標稱有多少年曆史。當然年頭跟歐洲中國是沒法比了!
在這西海岸連綿千里的海岸線上的蒙特雷半島上,還有條著名的風景如畫的17-mile Drive公路。“17英里”以它高純度的天然出名,據說在1880年,獵奇者們在舊金山南邊約120英里的一處海岸線上發現了這個別有洞天的風景區,後來人們就此鋪設了一條17英里的小徑。這條小徑也因而得名。
17-mileDrive(十七英里)是加州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被評為全美三大最佳駕車風景路線(另外的其中一個便是同處蒙特瑞半島的大蘇爾)。著名的17英里公路是一條環繞著蒙特雷半島的私家公路,通向德爾蒙特森林。17英里路呈圓環狀,是高階私人住宅區的主要幹道,共有四個關口,主要關口毗鄰加州一號公路,但是主路上並沒有“17英里”的路牌,不小心就會錯過進入路口,由於是私人領地,每車需付費10美元。
這段緊傍太平洋環繞著半月形海岸的私人公路,因其絕美的海岸風光、舉世聞名的高爾夫球場、庭院深深的豪宅,歷久不衰、百看不厭。而它最大的特別之處,還在於沿著太平洋的這一大塊海岸線,全為私人所有,因此17英里又堪稱是世界上最迷人的私家海岸。
17英里海岸,既有平緩的沙灘,更有十分陡峭的巖壁,既有成片成片的茵茵芳草地,更有茂密蔥鬱的生態林。這裡也是美國超級富豪的休閒地,一幢幢豪華宅邸,每每用7位數甚至8位數的美元單位來提示它的物值。
這裡有四個高爾夫球場。圓石灘(Pebble Beach Golf Links)猶如鑲嵌在這個半島上的珍珠,由著名的傑克.內維爾(Jack Neville)設計。1919年對外開放,如今圓石灘依然是全美最繁忙的球場,每年的接待量超過6萬。圓石灘海濱附近還有其它3個公眾球場:哥拉斯山(Spyglass Hill)、罌粟山(Poppy Hills )和西班牙海灣(Spanish Bay)。哥拉斯山也廣獲好評,很多巡迴賽球員都很喜歡它的佈局。罌粟山是一個內陸型球場,是加州高爾夫球協會所在地。
這裡就是大名鼎鼎的“客棧”(Lodge)俱樂部,是世界頂級高爾夫球賽及名將雲集之地。它建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的1919年,這正是美國瘋狂的“爵士時代”的開始。菲茨傑拉德在他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對這個時代的特徵有十分精彩的描述。這裡雖是高檔場所,但並非富人專屬,誰都可以進去參觀。穿過大廳就是著名的圓石灘高爾夫球場。
圓石灘高爾夫球場在2005年美國《高爾夫大師》的最佳球場評選中位列美國第一位。球場沿高低不平的海岸線設計,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延伸,峭壁邊緣佈景球道和起伏的果嶺。
傑克·尼克勞斯說“如果我的生命中只剩下最後一場比賽,我會選擇圓石灘。從看到這個球場的第一眼開始,我就愛上了它。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高爾夫球場。”
卡梅爾小鎮是世外桃源,有奇花異草、遮天蔽日濃蔭匝地為證,說這個小鎮是童話世界,有形態各異的古老小屋為證,說這個小鎮是藝術的樂土,有風格各異的畫廊、細節精緻的店鋪為證,說這個小鎮是享受的天堂,有各國精美佳餚,古董名品特色購物、舒適旅店為證。
從卡梅爾到大蘇爾大概50公里。大蘇爾(Big Sur)區域是1號公路的精華所在。
嚴格來說,大蘇爾並沒有明確的界線,沿卡梅爾以南算起,大約綿延約 90 英里(約 145 公里)的範圍都算大蘇爾。距離海平面最高,山路也最險峻,景色的迷人程度彷彿和海拔成正比。蜿蜒曲折的海岸線在陽光的照耀下,在海浪的拍擊下蔚為壯觀,被美國 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全球50個一生必遊目的地”之一。
大蘇爾(Big Sur)有很多橋樑,比克斯比大橋 (Bixby Bridge)是大蘇爾的地標。這座鋼筋混凝土的拱肩拱橋,是大蘇爾的許多橋樑中,長度最長、風景也最好的橋。比克斯比大橋(Bixby Bridge)是Big Sur 的地標,一號必經必看之地,加州高速公路中最長的混凝土拱橋——320英尺(98米),也是世界上最高的(85米)混凝土橋之一。
由於途徑這裡的所有人都會停下來逗留一會兒,橋頭車滿為患,我們只能開過去在路邊找個地方停了一下。這裡有兩個點適拍照點,一個是道路右邊的停車場,左邊是橋和山,右邊是海;;另一個是你可以過馬路往山上走個幾分鐘, 可以同時看到橋和海。
路邊很有特色的一個咖啡館,小歇一下。
這段90英里(約145公里)的海岸線峰迴路轉、景色絕美。從大蘇爾出發繼續向南,可以到赫斯特古堡參觀領略一下開荒時期加州富豪的闊綽,我們沒什麼興趣直接開到住宿點,莫羅貝Morro Bay。
據說這個地方被譽為全加州看日落最美的地方。可我們開到半路就日落了,路邊隨便拍了一張像蘋果的日落。
這個度假村還真不錯,一邊是高爾夫球場,一邊是靜靜的海灣。
從酒店兩分鐘就走到海灣,靜靜海灣對面有一塊巨大的Morro岩石。其實這是一個坐落在海邊的兩千三百年前的死火山,高576英尺。一會兒再開車過去看看。
莫羅石前的海浪非常大。
在西班牙語中,Morro 是圓形山崗的意思。莫羅巖高約176米,是N多年前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噴湧而出的熔岩接觸到海水,迅速冷卻,緊緊堵住火山口,才在海面上留下了這麼一個“火山塞”。
對面是莫羅灣小鎮。繼續南行,聖巴巴拉停留吃午餐
聖巴巴拉Santa Barbara被稱為美國的裡維埃拉(American Riviera),因為它有海灘、山丘和地中海風格的西班牙殖民地建築。自從電影《杯酒人生》熱播之後,聖巴巴拉成為繼納帕後酒莊之旅的新寵,電影上映後黑皮諾葡萄酒的市場銷量躍增了45%。
這座碼頭建於1872年,是西部至今仍在使用的木質碼頭中最古老的一個,是感受聖巴巴拉海港風情的最佳場所
木棧橋上可以停車,前90分鐘免費,之後每小時2.5美金,只是數量有限,一般都找不到空位。
即將進入洛杉磯,車也越來越多了。
洛杉磯是這次橫穿美國的出發地,這次出發時候是八個人,到拉斯維加斯又多一車三人(南強兄一家三口),過黃石公園後,南強一車要回溫哥華,剩兩車。到總統山,王師弟兩口去雪城看女兒,剩下六人兩車繼續東進。在洛杉磯租了兩輛SUV,異地紐約還車。這種異地還車租費較貴,大概三分之一價格是異地還車費。這老美也夠壞的,原本我們預定的是Full Size SUV,就因為沒有定死一定是7坐的SUV,所以提出兩臺jeep SUV,一看尺寸就不夠,跟他們交涉,老外非說這就是同檔的SUV,若非要7坐的可以換商務車,而且還要加錢。得,接受了這次教訓,以後租車都是直接選7座車。好在坐四個人還行,就是行李緊張點。
兵分兩路,一路開車去好萊塢玩,一路開回酒店。
好萊塢的《未來水世界》現場表演是好萊塢環球影城的重頭戲。千萬別做得太靠前,否則一定會被澆成落湯雞!
《未來水世界》在好萊塢環球影城的表演現場。雖是全新打造,仍然滿目瘡痍,一堆破銅爛鐵。飛機是生鏽的,摩托艇、機關炮、樓臺,還有外圍的圍牆,不生鏽都上不了檯面,不生鏽就不震撼。片場不大,一座鋼鐵樓臺,一口池潭,包括兩個大看臺。海盜船和摩托艇就在池潭展開角逐,衝鋒陷陣,風馳電掣,水花四濺,也不怕碰撞,小船可瞬間180度迴旋,全賴高超的駕馭技巧。不管大海盜還是小美女,都拿出渾身解數爭強鬥狠,不狠就不能吸引眼球。
抄的
好好休息一晚,明天拉斯維加斯。
Day1-3:賭徒的聖地-拉斯維加斯
早餐後,朋友又送來一箱葡萄和各種零食,徹底把兩個後備箱塞滿。兩輛車8人向拉斯維加斯進軍!開始穿越行動。今天很簡單,約450公里的路程。
剛出洛杉磯時候的高速道路還挺寬,雙向大概十幾條道,一旦出城後就是這樣的道路了。這條路太熟悉了,好像是第三還是第四次走這條路了。沒什麼新鮮感了!
內華達州的南方一直是一個充滿極端的地方,在廣大的沙漠裡存在著一個人工造成的傳奇,除去大家都知道的水壩與賭場,一路上的荒漠也是一個奇蹟。隨著財源滾滾,有錢了內華達州政府開始改造這裡的環境,在內華達大沙漠中進行植物實驗,選擇適合沙漠生長的植物,用飛機撒種,雨季部分成活,繼續幾十年後戈壁灘慢慢有了綠色,據說其中不少植物種子還是從新疆進口的。現在的內華達州沙漠,駱駝草和仙人掌到處都是,有力地固定了沙漠。據說這些植物一年只要一場雨就能存活,難怪美國的沙漠上空依舊是藍天白雲,拉斯維加斯地處沙漠中心,照樣空氣清新,沙漠成了沒有沙塵的沙漠。
這種植物開始還以為就是仙人掌,後來才知道它的正式學名是約書亞樹。約書亞樹,學名為短葉絲蘭(Yucca brevifolia),是百合科是絲蘭屬的單子葉植物,生活在北美西南部,分佈於美國加利福利亞州,亞利桑那州,猶他州和內華達州。大多生長在海拔2000至6000英尺間的莫哈威沙漠(the Mojave Desert)。活躍於皇后谷的露天草地和Lost Horse Valley的約書亞樹國家公園。約書亞樹可以由種子和地下莖發育而成。它們生長緩慢,起初幾年可長到10~20cm,隨後每年增高10釐米。約書亞樹的莖杆由大量小纖維組成,沒有年輪。由於它根系較小,相對樹冠較重,並不是很穩固,但是在嚴酷的沙漠環境中可以持續生活200年。高可達15米左右。葉片深綠色,線型有刺狀邊緣。15~35釐米長,7~15毫米寬。春季開花,花穗30~35釐米長,30~38釐米寬。有個別花獨生。
Day4:胡佛水壩-科羅拉多大峽谷-66號公路
離開拉斯維加斯,原計劃今天先到胡佛大壩看一看,然後到Kingman,走66號公路到Williams,第二天去大峽谷南緣。但大家覺得大峽谷到玻璃橋更好玩,於是改道從胡佛大壩直接去大峽谷的西緣玻璃橋(skywalk)。然後再走66號公路到Williams。這一來今天有點緊張,600多公里的路程,還有胡佛大壩跟大峽谷西緣的遊玩,時間必須要掌握好。
從拉斯維加斯出發向東南方向行駛約50公里就是著名的胡佛大壩。。胡佛水壩(Hoover Dam)是美國綜合開發科羅拉多河(Colorado)水資源的一項關鍵性工程,位於內華達州和亞利桑那州交界之處的黑峽(Black Canyon),位於亞利桑那州的西北部,93號洲際高速公路上,內華達州及亞利桑那州的西北部交界處,因亞利桑那及內華達兩州有一小時之時差,故水壩兩端各設有一時鐘以方便過客對時。工程龐大,建成後對工農業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因此它在世界水利工程行列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胡佛水壩的建造耗費了大量資金,動員了大批人力,於1936年竣工並交付使用。
一回兒就從上面的大橋繼續前往科羅拉多大峽谷。
可以不停在路過的遊客中心,那裡需要停車費;穿過大壩,一直開上坡,會有免費的停車地點,正好可以俯瞰水壩全貌。也可以從那裡走到大壩上。
胡佛大壩是一座拱門式重力人造混凝土水壩。壩高220米,底寬200米,頂寬14米,堤長377米,大壩形成的水庫叫米德(Mead)湖。這樣巨大的水壩在世界上是不多見的。
從Boulder Dam Bridge parking爬上大橋
坡上的步行橋可看胡佛大壩正面全景
一腳跨一州,相差一個時區
當年的建築工人號稱“攀登者”
坡上停車場的景觀
胡佛水壩的蓄水池是著名的米德湖(Lake Mead)。是全美國最大的人工水庫,以當時的開墾局長艾武米德(Dr. Elwood Mead)博士命名。米德湖碧波浩渺,一望無際。是西半球最大的人工湖。
穿過大橋繼續前往大峽谷國家公園。大峽谷位於美國西部亞利桑那州西北部的科羅拉多高原上。全長443 公里。該峽谷由於是受到科羅拉多河的強烈下切作用而形成的,所以又名科羅拉多大峽谷。1919 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將大峽谷最深最壯觀的一段長約170 公里劃為大峽谷國家公園,現公園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遊覽大峽谷有三條線路,分別是南緣、北緣和西緣。南緣、北緣屬於國家公園,可使用公園年票,適合大多數人自駕前往。西緣則屬於印第安人的自治區,被做了商業開發,有華人建造的空中玻璃橋,也可乘坐直升機欣賞峽谷美景。我們就是想上玻璃橋才改行程來到大峽谷西緣。
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形成經歷了接近20億的時間,由於火山噴發,地殼變動,以及整個科羅拉多高原的隆起,科羅拉多河的不斷沖刷,最終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為之壯觀的峽谷。大峽谷大體呈東西走向,形狀極不規則,蜿蜒曲折,迂迴盤旋,峽谷頂寬在6~30 公里之間,往下收縮成V 形。兩岸北高南低,最大谷深1500 米以上,谷底水面寬度不足千米,最窄處僅120 米。
說一點不怕那是假的!
離開大峽谷去66號公路,這次我們特地選擇了從金曼小鎮(Kingman,AZ)開始,路過皮奇斯普林斯鎮(Peach Springs,AZ),到賽裡格曼(seligman,AZ)這一小段66號公路,來感覺一下66號公路的歷史。
金曼小鎮似乎與現代社會完全脫節,一切都停留在數十年前的樣子,低矮的平房、小小的便利店,破舊的加油站。金曼Kingman作為亞利桑那州西北角最後的重鎮,從芝加哥過來的66號公路由這裡開始向西南轉彎後繼續向西進入加州,這段老66號公路儲存的比較完好,全程約87英里。導航一定要設定皮奇斯普林斯鎮(Peach Springs,AZ),否則容易開過路口錯過66號公路。。
66號公路(Route 66),被美國人親切地喚作“母親之路”。在美國地圖上呈對角線的66號公路,始建於1926年11月11日,於1938年才宣告全程完工。它起始於伊利諾伊州的芝加哥,穿越密蘇里州,堪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德克薩斯州,亞利桑那州,斜貫美國版圖一直到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後來延伸至聖蒙尼卡Santa Monica),跨八個州,三個時區,全長2450英里,約合3943公里。發表於1940年的小說《憤怒的葡萄》作者約翰·斯坦貝克(John Steinbeck)曾這樣描述它:66號公路是母親之路,是飛翔之路……它是美國文化的代表之一,不僅僅是貫穿東西美國的交通大動脈,更見證了美國西部大開發的歷史,也承載了無數人的美國夢。
66號公路曾是通往美國西部的主要通道,對沿途的許多地區的經濟幫助極大。靠這條公路經商的人們由於公路的出名而逐漸富裕起來。也正是這些人,在66號公路即將被“州際高速公路系統”取代時奮力爭取這條公路的生存。最後還是因為不再能勝任日益繁忙的州際交通而被迫退役,於1985年6月7日66號公路從United States Highway System“美國公路系統”中被抹去了,取而代之的是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州際高速系統)。於是66號公路不顯現於公路地圖,但是仍有一群人對於這條道路念念不忘,懷念它曾經帶給美國民眾的點點滴滴。於是在1990年,分別在亞利桑那州和密蘇里州成立了”66號公路聯盟”(National Historic Route 66 Federation),藉此聚集同好,並喚起美國人對它的記憶。同年,密蘇里州更宣佈此路為”州歷史公路”(State Historic Route),並且設立了”歷史66號公路”(Historic Route 66)路牌。在各地66號公路聯盟的努力下,原本已經消失於地圖的66線,又重新以“歷史66號公路”之名重新回到美國地圖上。
這條路是沿著鐵路線修建的,現在的美國鐵路仍然行駛著它作為貨運的功能。美國這貨運火車可真長啊?感覺有上百節,而且還是雙層集裝箱。
傍晚到達亞利桑那州威廉姆斯(Williams,Arizona)小鎮,據說他還是美國十個最美小鎮之一。原來之所以選擇這裡停留,是因為它是前往科羅拉多大峽谷南緣的必經之路,它離科羅拉多大峽谷南緣只有45分鐘的車程,小鎮還有一個開放式的火車站,在那裡可以乘坐開往大峽谷公園南緣專用的觀光蒸汽火車(Grand Canyon Railway),每天一趟。想要體驗需提前預約。儘管已經改去大峽谷西緣了,住宿還至這裡。
Williams鎮也是近一百年前美國公路網的66號公路經過的地方,二戰後美國高速公路網代替了普通州際公路的弁遄A這條66號公路便成了“66號歷史公路”(Historic Route 66)。這個Williams小鎮,正好在66號歷史公路與美國州際高速公路I-80的交匯處,它也便成了一個紀念66號公路的最佳地點之一。鎮上只有一條東西向的主街,街兩旁都是各種各樣的66號公路元素小店,加油站的牆上畫著66號標示,啤酒屋外掛滿了66號路牌。夜晚的小鎮霓虹燈閃爍,除了印地安氣息,便是66號公路的烙印,滿眼的66。酒店的鐘表也是66號公路。
晚上繼續到鎮上酒吧喝酒聊天,夜裡非常冷,必須要圍著取暖爐 ,啤酒是越喝越冷,換個室內酒吧再來點美國威士忌 。
Day5:馬蹄灣-格蘭峽谷-鮑威爾湖
今天原計劃從Williams先到大峽谷南緣,再去佩吉page。但考慮昨天已去了西緣,於是修改行程,中午趕到馬蹄灣拍照。今天路程不到300公里,非常輕鬆。
路上的風景。
有點張掖丹霞地貌的感覺。沒看到適合的路過去,捨棄!
到達馬蹄灣,來之前就瞭解到,佩吉的兩個頂級景點(馬蹄灣與羚羊谷,計劃今天明天各一個
)都要在正午時分到為好。所以匆匆忙忙吃點快餐就來到這裡。馬蹄灣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標誌,停車場就在89號公路邊上,從停車場出發,需要經過一段土路(其實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單程大概接近1公里。
先爬一個大約三四百米的小坡,上去有一座茅草亭,之後是下坡。
佩吉馬蹄灣Horshoe Bend,是科羅拉多河在亞利桑那州境內的一小截U形河道,也是格蘭峽谷Glen Canyon的其中一小段。由於河灣環繞的巨巖形似馬蹄,故名“馬蹄灣”。也有人叫它科羅拉多河的U型大拐彎。綠色的科羅拉多河圍繞著紅色的馬蹄狀岩石,蜿蜒切削出了接近360°的轉角,形成了這個大自然的奇蹟。本來因為科羅拉多河中夾帶著大量泥沙,河水經常顯示出紅色。但是在馬蹄灣這段,由於流速減緩,藻類植物大量繁衍,河水完全變成墨綠色,顯得整個馬蹄灣平靜而威嚴。
這照片拍的容易嗎?儘管沒有恐高症,其實我也不敢再往前了,更不敢站在崖邊拍照,趴著不好看,可是效果好!
馬蹄灣這個景點完全是純天然狀態的,沒有門票、沒有工作人員,甚至也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當你站到落差達三百米、直上直下的懸崖邊,俯身面向馬蹄灣時,你會覺得你經歷的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不過有恐高症的人肯定拍不出好照片,其實我也不敢再往前探出了!
這是什麼花?也太頑強!點贊!
離開馬蹄灣先到酒店安排好住宿。窗外就是鮑威爾湖啊!收拾一下,馬上過去。
在位於科羅拉多州和猶他州的科羅拉多河上修建了格蘭峽谷大壩,大壩就像一把大鎖,牢牢的鎖住了奔流不息的科羅拉多河,阻擋的河水,形成了一個綿延幾百裡的大湖,即鮑威爾湖。鮑威爾湖是美國第二大人工湖,並以探險者John Wesley Powell將軍命名。鮑威爾湖長299公里,湖岸線3058公里,分為南鮑威爾湖和北鮑威爾湖,周邊有眾多知名景點,如格蘭峽谷國家公園、格蘭峽谷大壩,馬蹄灣和佩奇鎮的羚羊峽谷。
當年在這渺無人煙的荒涼峽谷中修建這個大壩其實很困難。這裡沒路,運送修橋材料,從峽谷的這邊到峽谷的另一邊要行三百多公里的路才能繞過去。為了方便築壩,需要先修路架橋,這座格蘭谷大橋就是為了築壩特意修建的。它橫跨於科羅拉多河的峽谷之間,長475米,距河面213米高,曾是世界上最高的鋼鐵結構單跨拱橋。
遊客服務中心門口擺放著一塊恐龍足跡的化石。原本大壩計劃修建在恐龍國家紀念地,後由於該計劃遭到當時一個自然愛好者組織的強烈反對,經他們的頑強抗爭,成功阻止了在恐龍國家紀念地築壩的計劃。然而對於格蘭峽谷,當時沒有多少人知曉,沒被重視,被作為阻止在恐龍國家紀念地築壩的交換條件,因而政府順利在此成功築壩。
黃圈處就是格蘭峽谷國家公園的入口,路口不太明顯,容易開過。門票一車20美元。這裡單買的門票,後來買年票時候把它又衝抵了!
進入格蘭峽谷國家公園,公路右手就是科羅拉多河,河水走向的兩岸,都是紅砂岩,和科羅拉多大峽谷的景觀一脈相承,此時如果乘船在科羅拉多河上,蜿蜒曲折,兩岸景觀壯美,可惜我們時間有限,無法乘船遊覽了。
碧水、藍天、紅土在夕陽照耀還真是很漂亮,只是我們是傍晚進來的,遊船已經沒有了,日落後返回酒店。
Day6:羚羊谷-紀念碑谷
今天最主要專案是中午進羚羊谷,然後到Moab(莫阿布或者摩押),不到450公里,下午看情況進紀念碑谷。
入住佩吉當晚,才發現我們最想遊玩的羚羊谷各個團都滿,沒票了!一大早又跑到上述旅行社的辦公地點,也是沒票。我跟姬兄二人不甘心,早飯也沒吃,直接開車去羚羊谷探路,希望能進入!先是稀裡糊塗的從Glen canyou national park的東門又進格蘭峽谷公園裡面(昨天的票仍可以用)轉了一小段。
佩吉最出名的景點是羚羊谷。羚羊谷是無數攝影人瘋狂追逐的地方。據說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昂貴的一張照片,就是拍自羚羊谷的《幽靈》,售價高達650萬美元,真是天價!所以到門口了再不能進去遊覽那不冤死了!我跟姬師弟先到達上羚羊谷時,剛下主路進口被攔住。我們立馬左轉又去了下羚羊谷,看到有很多車在排隊。我們也開車過去一看,門口寫著每車8刀。哈哈,只要讓進就有戲。馬上回酒店,把大隊人馬11人(胡佛大壩時候南強兄一家三口從溫哥華開車過來加入我們的自駕隊伍
)全部帶來。裡面有兩個旅行社,一個只能給我們安排在1點,感覺有點晚,趕緊聯絡另一個,哈哈,好運!看我們人多心誠,說再加三名老外,給我們專門安排一隊,11:20,儘管還是正午時間,門票不漲價,還是18刀/人。太幸運了!
羚羊峽谷Antelope Canyon是世界上著名的狹縫型峽谷之一,位於佩吉市附近,屬於納瓦霍(NAVAJO)原住民保護區。羚羊峽谷在地形上分為兩個獨立的部分,分別稱為上羚羊谷(Upper Antelope Canyon)與下羚羊谷(Lower Antelope Canyon)。據納瓦霍族的歷史傳述,該地過去是叉角羚羊棲息處,峽谷裡也常有羚羊漫步,這也是此峽谷名為羚羊峽谷的由來。上羚羊谷在納瓦霍語中稱為“Tse bighanilini”,意思是“有水通過的岩石”。要進入上羚羊谷,由於地形限制,必須在公路入口處停車,搭乘保護區的四輪傳動車進入;目前已取消了步行的許可,以免遊客在烈日下步行發生意外。而下羚羊谷的入口不是很明顯,遠遠看去只有一條很細的裂縫,人要鑽入地下。 下羚羊峽谷在納瓦霍語中稱為“Hasdeztwazi”,意思是“拱狀的螺旋岩石”,整年中約有九個月不會開放。上圖右下角的金屬梯就是一會我們要深入地底的入口。
下羚羊谷幽深、距離不長,但沿著山勢深深切入地下,這裡的紅砂岩被山洪以巨大的力量衝擊而出,形成極其少見的狹縫型峽谷。在昏暗的谷中,一線天光從巖縫中射入,彷彿神祉的靈光一閃,峽谷內的岩石被山洪沖刷得猶如夢幻世界。谷底鋪著細膩的沙石,巖壁幽深冰冷。印第安人將其視為靜思和與神靈對話的場所。
肉眼看到的色彩肯定沒相機定格的炫酷,所以這是羚羊谷最奇妙的地方,每個人都可以當攝影大師。
因為我們不是攝影團,否則導遊來一鏟子沙土揚起,那這光柱就更棒了!
陽光從峽谷的谷頂沿著縫隙傾瀉下,到處都是一線天的感覺。太陽光線經由曲曲折折的不同深度的紅色岩層的折射,呈現出了魔幻繽紛的顏色,而且谷內的色彩隨著日光照射強度不同也在變化, 從黃色到桔黃色到粉色到紅褐色,讓人歎為觀止!
谷壁看似輕柔,實則非常堅硬,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紋層順著巖壁流淌,如同一萬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這峽谷中。陽光從峽谷頂部射入,幻化出奇幻的色彩。所以也有人說,羚羊峽谷是“被上帝撫摸過的地方”。
據說構成羚羊峽谷的岩石是紅色的砂岩,它之所以顯示出鮮豔的紅色或橘紅色,是因為鐵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同沙子一同沉澱下來,充當了紅色的染色劑。
突然間,耳畔傳來悠揚的笛聲,那個印第安導遊拿起豎笛開始吹奏起來。這完全是個天然劇場,有著極好的迴響。婉轉的笛聲,斑斕的色彩,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可真是奇妙的天堂啊!這印第安小夥子跟他姐姐都是這裡的導遊。這一個地縫裂谷,一天接待2000人,一年就有上千萬美元收入!厲害啊!
真不敢想象,剛才那些美景都是在這個地縫下。約2個小時從這個地縫中鑽出來。心滿意足的離開羚羊谷。
從佩吉出來沿著98號公路向東,之後沿著160公路拐上163號公路一路向北,大概200公里,在Utah和Arizona交界處,會看到一個Welcome to Utah的州界牌子,之後再開幾分鐘右轉就是紀念碑谷公園Monument Valley Navajo Trible park了。
電影《阿甘正傳》中最深刻的一幕就是阿甘在他母親去世後,不停的奔跑,從美國的東海岸跑到西海岸,翻山越嶺,最後跑到一個叫HWY163的地方停住了腳,對他的一群追隨者說:I’m going home。他一尺多長的白色鬍鬚飄揚在金色的光線中,背景就是暗紅色的Monument Valley,很特別的畫面,由衷的震撼與感動。好像在我們停留點再前一些。
紀念碑谷 Monument Valley Navajo Tribal Park(英語:Monument Valley,納瓦荷語:Tsé Bii Ndzisgaii,岩石峽谷之意)。是美國十大最迷人的沙漠之一,在科羅拉多高原一個由砂岩形成的巨型孤峰群區域,其中最大的孤峰高於谷底約300米。紀念碑谷在納瓦霍族保留地之內,所以必須付過路費每車20刀,後行駛約27公里的泥土路。整個景區沒有鋪設行車道,原生態的道路崎嶇顛簸。旅客也可以參加旅遊行程,價格依照服務和路線收費每人40到100美金不等。有部分割槽域,例如 Mystery Valley 和 Hunts Mesa 必須要有導遊才能進入。
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形象的”西連指手套峰”(West Mitten Butte)。
美國香菸“萬寶路”廣告的背景地
如果只是看紀念碑谷地貌,並不需要進入公園,沿著163號公路向北,全都是這種景色。此地只有日出日落陽光照在紅色山石時才好看,其他時間到此一定失望較多。從紀念碑谷到今晚住宿點還有200多公里,不能這裡拍日落景色了。
晚上趕到moab。在moab租了兩套別墅。剛開始沒有按訂單中的定位導航,而是按其提供的地址導航。到達導航地址後根本找不到別墅,開到Moab的超市,一部分人去採購,留幾個找當地人問地址,竟然沒有知道的?後來給房東打電話詢問,花費了幾十分鐘才找到這兩套別墅。晚餐早餐女士們給做
Day7:拱門國家公園
今晚住宿鹽湖城。全程不到400公里,非常輕鬆的一天。
拱門國家公園(Arches National Park)它位於猶他州靠近摩押處,面積309平方公里,儲存了包括世界知名的精緻拱門在內的超過2000座天然岩石拱門。園內最高處象峰海拔1753米。最初於1929年4月12日成為國家歷史遺蹟,1971年11月12日成為國家公園。自1970年,已有42座拱門因侵蝕作用而倒塌。早餐後合影出發拱門國家公園。
拱門國家公園在摩押小鎮的最北端,開車只要幾分鐘就可以抵達公園入口處。如果不使用國家公園年票,單獨買票的話就是每車10美元,七天有效。我們進園買票時,告知今天是美國國家公園日,所有國家公園都免費。希望天天有節日啊!
進大門還需要開一小段山路。
公園裡幾十公里的景觀道路連結所有壯麗的風景及各主要的拱門。我們從①191號公路的公園入口處進入拱門國家公園 ,先到⑦Park Avenue公園大道,法院大樓區(Courthouse Towers),然後路過⑥平衡石(Balanced Rock)區到④公園北區:有魔鬼花園(Devil’s Garden)、景觀拱門(Landscape Arch)等,再到優雅拱門區(Delicate Arch);再在公園的東部,它是本公園的標誌性景點,根據體力選擇上下景點。② Delicate Arch Trail精緻拱門小路,③ Delicate Arch Viewpoint精緻拱門觀景點。最後到 ⑤The Windows Section窗櫺拱門區域另一塊遊覽區域,簡稱Windows。
一進園不久就是公園大道步道,它是公園內最壯觀的徒步旅行之一,1.6公里。這裡的亮點是穿過谷底時,陡峭的懸崖牆和尖頂、怪石。
法院大樓(Courthouse Towers )。通常認為清晨或黃昏是最好的觀賞時間,因為太陽光的照射會使拱門呈深橙色。我們都太懶了,快中午才過來。
世界上有幾十處有名的的平衡石,這裡據說是遊客最多的之一,就在主幹道邊上。
穿過平衡石到惡魔花園(Devil’s Garden)
景觀拱門(Landscape Arch)是拱門國家公園裡面最長的一個天然拱門,是世界上最大最長的拱門(88米)。同時,由於風化作用,岩石脫落現象不斷,最窄的地方的厚度已經到了10米以下,不知道還能屹立多久。
過了Landscape Arch再往西到Double O Arch和環線的路會更加艱險,有警告牌!
想一想來都來了,繼續上啊!當然肯定不是全體上來的
費盡體力爬上來就為這對眼睛啊?位置還不太對!
上山容易下山難啊!深有體驗!
優雅拱門(Delicate Arch),它是本公園的標誌性景點。到上景觀點2需走約5公里,還是在下景觀點3遠遠看看算了。
拱門國家公園(Arches National Park)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沙岩拱門集中地之一,光是編入目
錄的就超過二千個,其中最小的只有3 尺寬,最大的Landscape Arch 則長達306 尺。所有的石頭上更有著顏色對比非常強烈的紋理。石頭的成因為三億年前這裡曾是一片汪洋,海水消失以後又經過了很多年,鹽床和其它碎片擠壓成岩石並且越來越厚。之後,鹽床底部不敵上方的壓力而破碎,復經地殼隆起變動,加上風化侵蝕,一個個拱形石頭就形成了。直到今天,新的拱門仍持續製造中;反之,老拱門也在逐漸走向毀滅。
爬山的半山腰發現一塊大玉石,可惜太大搬不走啊!
離開拱門國家公園去往鹽湖城。這是離開拉斯維加斯在西部遇到的第一個大城市!這裡必須住好吃好!
Day8:大鹽湖-熊湖
今天先去大鹽湖的羚羊島遊玩,然後從羚羊島出來上15號公路去Jackson,上89號公路,走Logen—熊湖-Jacksun,目的的提頓國家公園南門的Jackson小鎮。一路風景非常漂亮,大概410公里。
1847 年,末世聖徒教會信徒逃避迫害向西艱苦跋涉,他們的領袖楊百翰(Brigham Young) 將包裹放在大鹽湖岸邊,希望他的團體能最終在此和平地生活。他調查這片看似貧瘠的荒地後,說了這句至今仍非常聞名的話,“這就是我們要找的地方”。這座城市建成後,居住幾乎全都是摩門教徒,直到1869 年,橫穿大路的鐵路才帶進大批外來者。這是給誰下半旗?
鹽湖城摩門教會的總部所在地。1847年7月24日耶穌基督教的叛逆者摩門教(Mormon)148名教徒在布里格姆.楊的率領下逃至大鹽湖旁的山谷安營紮寨,自此建立了鹽湖城。鹽湖城是美國西部的文化、教育和技術中心。全市人口180,651,摩門教徒人數已經少於50%。摩門教會在美國乃至全世界傳播甚廣,在美國有很大聲望。該教傳播不吸菸、不喝酒、家庭和睦,以一夫多妻制為宗旨。據說現在也不提倡了?
摩門聖殿(salt lake temple)是鹽湖城的標誌,也是全世界摩門教徒的聖地,正式名稱叫做末日聖徒聖殿,建於1853年,完工於1893年,是座哥德式典雅古樸的大建築物,尖頂圓柱,十分巨集偉壯麗,塔形大門由四根柱子連成,門頂上站立看一隻老鷹的塑像。教堂廣場位於市中心,也是猶他州最知名的旅遊勝地。位於廣場內的教堂歷史和藝術博物館舉世聞名。
這聖教堂是不允許異教徒進入,咱也不敢亂闖,簡單看看就離開了。
大鹽湖是北美洲最大的內陸鹽湖,也是西半球最大鹹水湖。位於美國猶他州西北部,東面是洛基山,西面是沙漠,大鹽湖為更新世大冰期大盆地內大淡水湖的殘跡湖。大鹽湖乾燥的自然環境與著名的死海相似,湖水的化學特徵與海水相同。大鹽湖延西北-東南向延伸,長120千米,寬63千米,深4.6—15米,面積352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約1280米。鹽度高達150—288‰。大鹽湖資源豐富,鹽類儲量較大,達60億噸,其中食鹽佔3/4,還有鎂、鉀、鋰硼等。大鹽湖是鹽湖城最具吸引力的一個參觀勝地,它是市區西北部的一座大鹽水湖,它在世界上是僅次於死海鹽分最高的地區,湖水含鹽量高達百分之二十五,浮力特強,就是不會游泳的人跳到湖裡去世不會下沉。湖裡沒有魚,只有一些可耐高度鹽性的藻類和小蝦可以生存。
到大鹽湖的Antelope lsland State Park(羚羊島州立公園)來看看,從1-15州際公路332出口下去往西開就到了。羚羊島是鹽湖裡8個主要島嶼中最大的一個,佔地28022英畝。上島前是一條7.5英里的堤道,收費9美元。
很遠就能聞到濃郁的鹹腥之氣,兩邊都是泛著滷鹽的鹽鹼地,在遠處洛基山山脈的背景之下,大鹽湖就如同大海一樣撞入眼簾,霧氣濛濛的沒有想象的漂亮。站在岸邊,看到湖中竟然有許多小鳥。經過湖邊的沙礫地時,忽然被成千上萬只突然湧現的小飛蟲驚呆了,在沙礫的細縫處有一顆顆草,而這些草的上面密密麻麻全是這些小蟲子,水邊的一層暗色竟然也全是小蟲子的屍體,還有前仆後繼的蟲子不斷飛來,真被嚇到了。
湖鷗起飛!
這起飛的助跑可真夠長的!
告誡大家,島內蚊蟲極多,所以從堤道上駛入公園的時候千萬不要開窗,由於湖水鹽度、水生生物等等因素滋生某種蠅類,氣味極其腐臭難聞,空調也一定要開啟車內迴圈模式。
我們將車停在路邊,冒著無數小飛蟲的攻擊走到鹽湖邊。
這湖歐也太多了,密密麻麻的看著讓人起雞皮疙瘩!從羚羊島出來上15號公路去黃石國家公園,住Jackson。
從鹽湖城到Jacksun有三條路,建議不走推薦的,走方案②的路線,380多公里的山路,風景絕對漂亮!
途徑一個山地大湖,一查是:熊湖(Bear Lake)。在愛達荷州和猶他州交界處,是一個跨越了兩個州的美麗的大湖。它是落基山脈高山湖泊之一,海拔5904英尺。熊湖是落基山國家公園的景點之一。海拔9500英尺的熊湖被群山環繞,可以遠眺冰川形成的U型谷和與之對立的山峰(平頂山 Flat Top)。非常壯觀!這兒也是通往很多著名景點的諸多步道的出發點。
89號公路路邊山頂有個觀景臺風景非常漂亮。 就是距離湖邊有點遠。一會一定下到湖邊。
衝下小山坡,前方就是熊湖!
熊湖邊上的這個小鎮名字夠響亮的:Garden city花園城!
怎麼開進私人領地了?趕緊撤回!
熊湖,沿著連綿起伏的落基山,一個很大很漂亮的高原湖泊。
熊湖邊上的小鎮:Garden City!
一個小小的袖珍遊船港灣。
一路上九曲迴腸的盤山路,好像在玩賽車遊戲。但是路面平整,車輛稀少,高山環繞,藍天白雲,翠湖綠草,讓人心曠神怡,真是很美的公路!傍晚到達Jackson小鎮。
傑克遜鎮位於美國懷俄明州,距離鹽湖城400多公里。傑克遜鎮(Jackson Hole)是黃石國家公園的南方門戶。傑克遜小鎮也稱為傑克遜洞穴,因為傑克遜鎮位於山谷中,從空中看這個鎮就像一個凹下去的洞穴。據說當初牛仔們來到這裡,翻過大提頓雪山後看到山下這片低窪的草地,於是便起了這麼一個名字。傑克遜是一個生氣勃勃的小城,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西部小鎮風情。傑克遜小鎮雖然不大,人口也不多,可小鎮的房子價格可不低,美國前付總統切尼也住在這裡,使得小鎮就更出名了。雖然鎮子不大,但為了能使空軍2號能降落,小鎮的機場經過擴建,已經具有一定規模,所以,現在到這裡的交通非常方便,傑克遜小鎮也成為黃石公園旅遊路線上必經的一個點。
這一天正趕上有月全食,酒後在酒店前拍月亮。本來已經幹掉一斤半白酒,師弟又弄來幾瓶啤酒,醉酒狀態還拍月亮?哈哈
日全食系列照片就不發了!
Day9-11:提頓湖山-黃石泉峽
Jackson小鎮中心處有座公園,遊客都稱它為“鹿角公園”,公園的東西南北四面,各搭以數萬鹿角堆成的巨型拱門 (Antler Arch)。每年寒冬來臨,黃石公園的麋鹿群便會整批遷往傑克遜東北的“國家麋鹿保護區”(Jackson Hole Wyoming Elk Refuge)避冬。鹿群走後,公鹿自然脫落的鹿角,則由當地童子軍進入保護區中撿拾收集,部份拍賣以維持童子軍活動費用,部份則用來裝飾公園四面的門框,自此也變成了這裡的特色之一。可是黃石公園太吸引我們了,哪有心情去看什麼“鹿角公園”啊?一大早就迫不及待的出發進軍黃石國家公園。第一天將從Jackson出發穿過大提頓國家公園,南門進北門出,直接進黃石公園南門,沿黃石西路出北門,住北門黃石河的酒店。約300公里。
大提頓國家公園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位於美國懷俄明州西北部壯觀的冰川山區,1929 年建立,佔地1256 平方千米,享有“最秀麗的國家公園”的稱號。公園主要由長達60公里的提頓山脈組成,總面積達1256平方公里,它的面積比起許多國家公園來說要小,但非常壯觀與秀麗,彷彿是將整條洛磯山脈的景緻濃縮在了這一區域。如果想看最多的景觀,最好這個路口左轉上Teton Park Road(紅線路)
過Moose不遠即是大題頓國家公園南門,進門時想起有網友說攢夠80美元的國家公園門票可以換年票,那我們之前買過的門票是否也應該可以直接抵年票的錢。進門買公園年票時拿出原來買的國家公園門票收據,問是否可以抵扣?回答:當然可以!哈哈,相比我們的旅遊服務真是沒法比啊!
兩車省了幾十刀,以後國家公園隨便進!入園不久看到路邊很多老外在這裡拍照,我們也湊熱鬧過來,看了半天也不知興趣點在哪?
後來聽說這個區域,因為都是較矮的灌木,是MOOSE經常出沒的地方。尤其是傍晚,很多動物,包括MOOSE,都會到小溪邊喝水。
繼續前行就看到大提頓公園的“聯排雪山”,可是山頂雪不多啊!大提頓整個山脈擁有8座超過3658米的山峰,其中大提頓峰高4198米。
大提頓跟黃石兩個公園無縫連線,裡面限速很多,要小心不要超速。
山群中以三個花崗岩尖山最為突出,分別稱大提頓、東提頓、南提頓峰。
有謠傳說:派拉蒙電影公司的Logo就是大提頓峰,這應該是以前某個導遊拍腦袋想出來的噱頭。實際派拉蒙家的 Logo 不源於任何真實的山,早期是畫出來的,後期是3D做出來的。
大提頓國家公園有7個湖泊珍珠般地散落在山腳,在山脈裡則隱藏著有上百個高山湖泊。分佈在該地的冰湖以珍尼湖為最著名。
高聳入雲的山巔,覆蓋著千年的冰河,山連山,峰連峰,宛如進入人間仙境。
Jenny Lake Trail 是最熱門的環湖步道,但要安排3-5小時
斯內克河上用水壩攔堵形成的傑克森湖為當地最大的水域。
大提頓國家公園內的湖水主要均來自大提頓山脈的溪流及冬季積雪,而園區內最大的天然湖泊是長達約26 千米、最深處有130 米的傑克森湖。它與公園內其他湖泊最不相同的是,它主要的水源是匯流了黃石國家公園南半部區域溪流的蛇河。
Jackson lake海拔在2000米左右,是全美高山湖泊中最大的,所以景色特別壯觀。由於大壩的修建,它的面積進一步擴大,湖中有十五個島嶼。
大壩下游有幾個悠閒的釣魚人。從這裡繼續向北就沒什麼特別景點了,30多分鐘即可從大題頓北門出,無縫連線可以直接進入黃石公園的南門。
黃石公園景區路線基本上是個8字型。我們先從南向北行進,由於我們到黃石公園的時間晚了一週,園內很多木屋/營地/客棧都關張了。乾脆跨過黃石公園(走西黃石),直接住到北門外一個緊挨黃石河的酒店。第二天,再向南走東北上半部,中間由東向西轉8字下半圈,最後從東門出黃石。轉了一個完整的8字。
進黃石南門直奔老忠實間歇泉。老忠實噴泉是一組形狀各異、色彩不同的噴泉,有一條彎彎曲曲長達一、兩公里的步行棧道連線各個噴泉。老忠實噴泉有個遊客服務中心,周邊有酒店,建築也很有特色。這是一個經典景點,因其始終如一的有規律地噴發而得名。目前大約每隔93分鐘噴發一次,每次噴發持續四至五分鐘,水柱高達幾十米,蔚為壯觀,而且從不間斷。
Chinese 噴泉,誰給起的這個名字?
噴發前野牛跟它和平相處。
幾百個人圍著泉口,靜靜等待,都在期待著一場盼望許久的演出。
老忠實間歇泉從來不會讓人失望!平地噴出的大水柱,霧氣繚繞,配合上圍觀遊客的尖叫聲,很有參與感。
哈哈,出來一道彩虹!
最堅強的小草!
看完間歇泉噴發,時間已經不早了,趕緊取車黃石北門的酒店。
怎麼這裡還會堵車?原來路中有一頭野牛!
晚上住在距離北門僅僅一公里的加德納,到猛獁熱泉景點只有十幾公里,酒店、超市、餐廳是不少,可是開門的餐廳不多?剛剛9月底啊?最後只能跑快餐廳對付一頓。
黃石河上的公路橋,酒店就在邊上。
早飯後退房去猛獁溫泉(Mammoth Hot Springs)。猛獁象溫泉是世界上已探明的最大的碳酸鹽沉積溫泉。猛獁象溫泉的水溫可達77℃,很多藻類生活在溫泉中,使得溫泉的顏色呈現出棕色、橙色、紅色和綠色。奔流不息的溫泉隨著階地奔騰而下,且顏色各異,形成了一個七彩的大臺階,景象非常恢巨集壯觀。從北門到這裡非常近。
猛獁溫泉景觀以石灰石臺階為主,也稱熱臺階區,可分為上臺地(Upper Terraces)和下臺地(Lower Terraces),這裡曾經色彩豐富,但現在大部分溫泉已經乾涸,導致大量微生物死亡,同時也失去了顏色,死掉的細菌變成灰白色的粉末,殘留在乾枯了的大臺階上,形成了目前奇特的地貌。
猛獁溫泉區。由於這裡的地熱景觀層層疊疊呈梯田狀,因此也叫猛獁梯田。熱氣騰騰、帶著硫磺味的瀑布從山上傾瀉而下,造就出黃白相間、珊瑚般的熔岩池。
在猛獁溫泉區,由於地殼不斷運動,一些溫泉停止噴發了,形成的梯田不再美麗,慢慢風化,風燭殘年。而新的溫泉又開始噴發,生機勃勃,正在形成新的梯田、新的景觀。
離開猛獁溫泉去黃石公園排名第一的黃石大峽谷。昨天從西線過來的,今天先走向東走北線然後拐向東線。
東線向南地貌大不一樣,從森林密佈的區域,進入丘陵草原地帶,即拉馬爾山谷(Lamar Valley)位於公園東北,是野生動物的家,喜歡動物的朋友絕對不能錯過。
黃石大峽谷,是黃石公園著名景觀之一,可以同時觀賞壯觀深邃的峽谷風光和飛流而下的瀑布。 由黃石湖流出的河水,形成97公里長的黃石河,是“美國境內惟一沒有水壩的河流”。河水貫穿火山岩石,長期的強力沖蝕,形成了長32公里的氣勢磅礴的黃石峽谷,這裡是黃石公園最壯麗、最華美的景色。長期的河水沖刷形成了色彩瑰麗的巖壁,呈現出黃、橙、棕、褐等,印第安人稱之為“黃石”,——Yellow Stone 因此得名。 黃石河流到這裡,湍急的河水浪花飛濺,在不到1千米的距離內連跌二次,形成兩道壯麗的瀑布,轟鳴著洩入谷底。第一個瀑布有33米高,這是上瀑布(Upper Falls),第二個有94米高,稱為下瀑布(Lower Falls),是黃石公園內最具觀賞性的峽谷瀑布,比舉世聞名的尼亞加拉大瀑布高出近一倍。
說明:UncleTom’s Trail和Brink of Lower Fall Trail可以近距離觀賞瀑布。前者觀賞下瀑布,雖然只有約2英里長,但後半段的鋼結構樓梯很是陡峭,如果恐高要注意。 94米高的下瀑布(Lower Fall)是黃石落差最高的瀑布之一,ArtistPoint是最佳景點,但是要繞道黃石河對面。黃石河這面的觀景點,依次為:Lookout Point、Grand View和Inspiration Point。我們習慣性的先導航到了Lookout,發現不好看,馬上又驅車到Inspiration Point。靈感觀測Inspiration點位於黃石大峽谷北緣的一個突出懸崖上,它在黃石瀑布以東,著名的藝術家觀測點(Artist Point)的東北方向。靈感觀測點最初被威廉•亨利•霍爾姆斯(W. H. Holmes)命名為高角觀測點(Promontory Point)。1887年公園受讓人G.L. 亨德森(G.L. Henderson)將它正式命名為靈感觀測點。站在此處,黃石大峽谷橫亙眼前,裸露岩石上大片的奶白、米黃、棕紅完美融合,富於流動,松樹翠綠由近及遠與湛藍天空相接。從靈感觀測Inspiration點繞到黃石河對面的藝術家觀測點Artist Point也就是10公里,所以我們也去轉了一圈。藝術家點人比較多!
下瀑布下游的藝術家觀景臺(Artist Point)是觀賞黃石下瀑布最佳的地方。美國國會大廈有幅黃石下瀑布的百年油畫,當初畫家的視角就是在這裡。黃石下瀑布落差達到94米,水流洶湧奔騰而下,發出如雷之響,在沿著它的南緣行車中,見不到它,聲音卻在耳邊轟鳴。在觀景臺上,遠離近千米,還有沉悶的雷聲傳來。
黃石大峽谷引人人勝之處,不僅是峽谷的幽深曲折和洶湧奔流的河水瀑布,還有光怪陸離、五光十色的風化火山岩。峽壁上交織著白、黃、綠、硃紅等等顏色,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澤,炫爛奪目。
上午到達這個觀景點最好,下午拍照會有較嚴重的逆光。
高高的巖壁,看上去像用油彩塗成,但毫無顧忌地暴露在日晒雨淋之中,顏色依然是那樣鮮豔,既不會被激流沖刷而去,也不會因風吹日晒而褪色。
心滿意足的離開黃石大峽谷,去下一個著名景點,大稜境!
大稜鏡溫泉,黃石公園裡最有名的溫泉之一,也是美國最大的溫泉,世界第三大溫泉。因其多彩的顏色,而被命名為“大稜鏡”,從裡向外,分別呈現出藍、綠、黃、橙、橘、紅等不同顏色,被譽為“最美的地球表面”。大稜鏡周圍建有行人木棧道,一圈走下來,大概需要40分鐘。網上說:要想獲得最佳視角和拍攝角度,可由Fairy Fall Trail去往溫泉西南方的小山丘。開始搞混了,還以為是紅圈的地方,覺得太遠,後來發現應該是黃圈的地方!
滾燙的熱泉直接流入火洞河。
這個小山應該就是看全景的最佳地點了,可是沒人跟我去,都說近處看看感覺一下就行了!也是,由於現在天氣已冷,霧氣較大,上去也看不到清透的全景。自己安慰自己!
離開大稜鏡溫泉,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繼續向南開,然後向東轉北,
路過黃石湖,已經審美疲勞,不停車了,從黃石公園東門出,晚上住宿科迪。黃石公園東門附近的科迪小鎮(Cody),是美國最有魅力的小鎮之一,這裡擁有粗狂的山脈,奔騰的動物,和純正的西部牛仔,途經美麗的肖鬆尼Shoshone國家森林。
猛一回頭髮現一隻巨大的雄鷹!
小路就在公路邊跑來跑去,根本不怕我們的汽車。咱也不好打擾它們,在車上拍了兩張。
據說這些光禿禿的樹幹都說幾年前的山林大火遺留的。
美國第二十六屆總統、二十世紀的第一位美國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他1884-1886在西部達科生活,1889-1896對史學史有重要影響的,關於西部開發史的四卷大部頭著作《The Winning of the West(征服西部)》就是他的代表作。就是這位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曾經說過,科迪到黃石這85公里的道路,是一條“全世界風景最美麗的50英里”景觀大道。他的描述:穿過峽谷,眼前豁然開朗,湖面寬闊的布法羅比爾水庫(Buffalo Bill Reservoir)在陽光下泛著迷人的金光,湖的對岸群峰連綿。沿著北福克公路,穿越肖肖尼國家森林公園(Shoshone National Forest),牧場、河流、森林、奇特的岩石造型以及山坡上散落的木屋構成了一條長長的“風景最美麗”的畫卷。也可能我們走反了,從黃石公園出來一定有審美疲勞的原因,一路到科迪,顯然沒發現總統先生所描述的景觀大道。
Day12:科迪-總統山–拉皮德
已經太長了,後面的部分放到遊記第二部分 《一路向東橫穿美國——城鎮秀美東部篇》:
Day12:科迪-總統山–拉皮德
Day13:惡地國家公園–蘇瀑布
Day14:跨過密蘇里河-得梅因
Day15-16:中部平原-芝加哥
Day17:鋼鐵橡膠城-克利夫蘭
Day18:尼亞加拉瀑布
Day19-22:紐約
Day13:惡地國家公園–蘇瀑布
拉皮德城-蘇瀑, 560 公里
Day14:跨過密蘇里河-得梅因
蘇瀑-德梅因,500公里
Day15-16:中部平原-芝加哥
德梅因-芝加哥,560公里
Day17:鋼鐵橡膠城-克利夫蘭
芝加哥-克利夫蘭,560公里
Day18:尼亞加拉大瀑布
克利夫蘭-尼亞加拉城,不到350公里
Day19-22:亂逛紐約
尼亞加拉-紐約,不走高速,650公里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