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的陽光晒得人發燙,我躺在豬槽船上,聽著船和槳在水面搖晃,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摩梭族船伕們用陌生的語言交談,聲音遠遠地像在水面上浮蕩,這種陌生感讓我覺得安心。

這是元月一日的前一天,是17的歲末,也是我在 雲南 的第6個月。這6個月,以 麗江 為支點,我往返於 香格里拉 、 瀘沽湖 和 大理 ,有時為工作,有時為散心。有時是帶著久別的老友相會,有時是與新的友人不期而遇。

我看過了 雙廊 鎮繁華後的荒蕪,洱海熱鬧後的寂靜,在 喜洲 因為食物中毒而吐到差點昏厥,聽上去不是那麼浪漫;

騎行洱海,看到落日餘暉溫柔,漁人搖櫓湖上,天青水色中落得一身自在。

起得非常非常早,去尋找 大理 古城尋常白族百姓生活的痕跡

雖然剪了醜醜的劉海,但依然可以沒有包袱地去山野天地間撒野;

導遊推薦

如果你想跟我們一樣不用操心就能開開心心的玩,建議聯絡小梅她是雲南口碑非常好的一位對當地非常熟悉服務包含了吃、住、行、遊、注意事情等全方位服務·到了雲南我們只管玩就行了費用也很划算良心推薦,小梅微訊號↓【mei1680789】

我彌補了14年的遺憾,看過了晴雨冷暖的 香格里拉 ;在下著薄雪的夜晚,在臨窗的酒樓靜靜地喝酒;

樓下四方街上,康巴男女們鍋莊正跳得歡快;

我和趙先生一起在 瀘沽湖 跨年辭舊歲。新年的陽光和煦,只穿一件薄外套便暖和得不得了,我在這樣晴朗的天氣為2018年許願;

我在 麗江 古城上班,每天穿越半個古城去吃一碗暖暖的二哥突擊米線,再來碗滿滿的水果酸奶。

有時候會去到山區扶貧,與納西山區小學支教的老師聊聊這些孩子的現狀和未來,看他們在操場上撒歡兒;有時也在納西小院裡,聽老東巴講述東巴文的起源發展,學寫這些可愛的象形文字用以祈福。

我最喜歡的是納西族一個音譯過來的詞語,叫:天雨流芳這四個極美的字,描繪出了極美的畫面感。原本是刻在木府旁的碑文,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讀書去吧!

有時,我也騎著車,妄圖追上遠方天邊那濃豔到讓人透不過氣的晚霞

或者在臨街的窗邊點一壺 普洱 ,看一些沒有實際功用,卻能讓我放鬆的書。憑欄處,各色鮮花爭奇鬥豔,從 玉龍雪山 初化的冰雪形成汩汩流水,在午後的陽光下細碎閃爍

我甚至在兩會期間,幫曾經的領導起草了一份政協提案,內容是關於:如何促進 麗江 古城文化與旅遊的雙向賦能
……..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我和 雲南 的結緣要從2014年說起。

還記得那年在洱海湖畔,我學會了騎電動摩托,在8點未落的夕陽下,載著趙先生風馳電掣;在 玉龍雪山 ,我的鼻樑被單反砸了一個大包,哭著臉留下合影;
……

兩年過去了,我還沒有學會單反,記憶裡大街小巷的鼓點聲,卻一直沒有從耳邊消逝,而我…..未曾敢想,因為工作的機會又回到了 雲南 。

這一去,就是半年。 雲南 ,成了我心安處。

特別宣告:本文部分照片來自於同行夥伴。

冬之瀘沽湖: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久違的感動

17年歲末元旦小假期,在我回 廣州 ,和趙先生來 雲南 找我之間,我們果斷選擇了後者。元旦的 瀘沽湖 並不是最美時節,金黃的葉子已掉了大半,光禿禿的樹枝看著十分清冷。但在 瀘沽湖 度過的歲末三天,卻是十足的愜意。

藏在十萬大山中的這一湖澄澈,在漫長的山路起伏環湖旅途中,有著千變萬化的魔力。更何況, 瀘沽湖 是如此懂得小女孩子家家的心思,從摩梭族的動人傳說和傳統,到一樹一花的景緻,都是女性之美最好的見證。

從 麗江 前往寧蒗縣 瀘沽湖 ,我們選擇自駕的方式。

tips:
1、當地運營較好的有一嗨租車、神州租車,可以自行選擇。通常首次註冊使用者會有代金券贈送;
2、提車和還車都可以選擇機場附近,比較方便;
3、從 麗江 自駕前往 瀘沽湖 ,大約需要4小時,看駕駛技術有時差。山路險峻,偶有落石,需要注意安全;
4、雨季前往,要倍加小心,每年都有自駕滑入山澗的車禍發生。

如果不方便自駕,那麼自己乘坐客運車前往也是很OK的。

瀘沽湖 的酒店經營得不錯,有很多網紅店。我不喜歡鬧騰,把地點選在了蒗放,通過同事預定了隱覓度假酒店,走的是團隊價,500/晚含早,五星推薦。

陽臺愜意👇

房間在2樓,是湖景房,正對著豬槽船碼頭。面積很大,佈置很用心,有浴缸(貼心地配了一次性泡澡膜和浴鹽)、茶臺。牆上一幅關於 瀘沽湖 的超大油畫,可以拍人像特寫。

陽臺上擺著搖椅和小茶几,適合坐著泡茶賞湖。樓下主幹道不算熱鬧,偶爾有車流和人群遠遠的嬉鬧聲。

蒗放沒有裡格、大洛水那樣成熟,自駕的話住在這邊是最好不過。但如果沒有車,那麼還是在成熟區域入住更方便。

碼頭總是熱鬧,船伕船婦們熱情招攬顧客,海鳥停在欄上咕嚕咕嚕地叫喚,忽而有人投食,撲稜稜地飛作一團。

環湖旅拍:生活在別處的吉光片羽

我們從蒗放開始順時針環湖,途徑大洛水、裡格、情人灘、尼塞村、草海、趙家灣等經典地段。環湖的過程中越發覺得, 瀘沽湖 是一個全線全境皆美的仙境,每個觀景臺都值得你停下車好好欣賞。

回頭想來,為什麼 瀘沽湖 三天給我的感覺是如此愜意呢?除了暖暖晒晒的陽光,咕咕叫的鴿子,船槳劃過水麵的嘩嘩聲,更多的愜意是來自於放空。我們開著車漫無目的,不趕行程,也沒有非去不可的地方,喜歡哪個觀景臺,就多拍一陣子;哪個拐角陽光最好,我們就停下來午睡一會兒。

當然,正如之前所言, 瀘沽湖 是一個對女生很友好的地方,因為這裡真的很出片呀!這裡整理 瀘沽湖 的私家旅拍地點,有大路貨,也有我們自己發掘的,供參考

拍攝地點一:

從大落水前往裡格半島的路上,不斷攀升之後有一個觀景臺,可以看到 瀘沽湖 全景,同時綠植肆意生長出的佈局,是天然的取景畫框。

這個衣服是反面教材,本以為粉色的會不錯,果然還是naive,以後儘量選擇飽和度高的私服吧。

漁夫帽是不錯的凹造型利器,薑黃色是最好的…..可惜我是黑色.

拍攝地點二:裡格半島長長的湖岸線。

這條湖岸線是非常出片的地方,長即意味著可以避開人群,好好取景構圖。豬槽船五顏六色停泊著,船伕三三兩兩地聊著天。

其實大落水也有這樣的景色,只是我沒有去大落水…我是直奔裡格的。

有些船看上去好像沒人看管,於是….我就爬上去(假裝)午睡了

修圖的時候嘗試港風濾鏡,更有復古和夢幻的感覺。當時po在朋友圈,朋友說想起了哈姆雷特奧菲莉亞。emmmmm….因為她最後是在河流中飄向死亡的(雖然不太吉利,但我能get到她是想誇我

午後的水面波光粼粼,所以港風濾鏡是最合適的。
除了躺在豬槽船上,低頭汲水、望向水面,都可以渲染出不錯的情緒。

沿著湖岸線向前,摩梭族的大叔盪漾在船頭,出神地望著湖面的海鷗(所以這個鳥是不是海鷗呢…我也不知道

裡格半島走向後面那個小小的湖心島時,沿著湖岸有一條圍欄。在這個圍欄上取景,可以照到後面的湖心島,是不錯的構圖。

拍攝地點三:尼賽村外

進入尼賽村之前,有一個很破落的小村莊,只有幾戶人家。
元旦時 瀘沽湖 的樹葉已經落的差不多了,所以很遺憾沒有看到滿樹金黃的景色,但這個院子裡竟然有!

最盡頭是個院落小門,想必是個客棧;
旁邊是一個院子的外牆
左側是巨大的梧桐樹和一條幹枯了的小澗

真的挺有禪味,是曲徑通幽,是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

拍攝地點四:進入 四川 境內的沿岸

瀘沽湖 一半在 四川 ,一半在 雲南 ,過省界的時候有界碑,好多人排隊拍照。

神奇的是,在 雲南 境內,我們一直在上上下下,離湖岸線頗遠,進入 四川 以後,地勢下落,全場幾乎都在演著湖岸行進,

這就有很好的取景機會啦!可以拍攝到波光由近及遠的漸變分明。

湖岸沿線遍佈著村莊、客棧和小店,岸邊有很多精心打造的精緻,是不錯的背景。

這段路其實和 大理 洱海頗為相似。但洱海邊現在密佈著旅拍的大玻璃鞦韆,白色高腳長桌之類的收費人造景觀,與之相比, 瀘沽湖 此處多了許多村野鄉趣,珊珊可愛

這張圖很滿意,手機人像模式即可拍出。哪怕後面只有幾捧花,也能打造出花團錦簇的效果。

拍攝地點六:自駕車的車窗框

停在風景較為開闊之處,半倚著車框,非常適合拍人像特寫

如果此時有不錯的光線,那麼就利用光影的明暗交接

拍攝地點七:情人灘外小樹林
當時去情人灘的時候風浪很大,光線也不好,但外面那條行車的樹林小道就非常好!

青黃相接的林葉很有層次,光線也十分溫暖。建議不要站在路中間,站在一側把身後的道路延伸方向讓出來,這樣在視覺上有個空間感。

拍攝地點八:草海、走婚橋
草海是我覺得最美的地方,而且因為幾乎是最遠端,遊客非常少。
順時針走的話,到草海大約是黃昏,正是最溫柔的時候。

喜歡草海,喜歡聽風穿梭草間,那溫柔的沙沙聲,聽得人心裡癢癢的,恰到好處。

聽說草海也是有碼頭可以行船的。在草海中行船,看豬槽船的頭順著水流將草分開,聽著船底在水中的汩汩聲,該是很愜意。

可惜我們去的時候沒找到碼頭,只有幾條廢棄的船隻。

小野鴨在身後拖出長長的漣漪

走婚橋兩側的高 大樹 木,葉子都落了,只剩下銀白色的光禿禿的樹枝。
瀘沽湖 最美的還是得在11月,葉子正黃未落之時。這個遺憾只能留待下次彌補了。

看遠處,月亮已經升上來啦,隱在山谷之中

拍攝地點九:親愛的客棧

從蒗放的碼頭過去,船程大約是1個小時,上岸遊玩半小時左右返程。

船上可以給海鷗餵食,5塊錢一個餅,我怕鳥,所以沒有喂,拼船的一家人餵了,引了海鷗爭食,熱鬧非凡,我剛好趁機拍拍拍

親愛的客棧是正在營業的,裡面有住客,所以遊人只能在外圍參觀拍攝。

最好的地方就是靠湖的那一方榻子,可以拍到海天一色的純淨背景

有個木鞦韆,好好擺pose的話應該挺文藝,但是當時好多人排隊等著照,所以匆匆合影就走了

出了島,船伕會建議你去王妃遺址看看,就在不遠處,加30元即可。那個小島的風景很好,島上有高地,從那兒看到的 瀘沽湖 既寬闊,又藍爽,花團錦簇,有海洋的味道。

夏之香格里拉:吾心安處是故鄉

香格里拉 對我來說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

因為工作之一是開發 香格里拉 的小鎮專案,中間涉及到給 香格里拉 小鎮定調。我閱讀書籍,看電影,去古城裡住宿,不停地嘗試用簡短的短句來描繪 香格里拉 ,

想到獨克宗古城神祕的月光人文祕境,我寫道:地平線外有風月;

想到古城外的田園牧歌,那純淨的 納帕 海,詩意的普達措,我寫下:巷外湖山,巷裡清歡;

最後的最後,我意識到,一半燒燬一半重建的月光古城獨克宗,金碧輝煌的鬆贊林寺,疊翠流金的原野,讓人想要流浪於此的湖光山色…都是構成它迷人的重要部分。

當我躺在鬆贊林卡酒店的露臺上,遙看著鬆贊林寺的背面和原野上放牧的牧人,陽光的暖意使我瞌睡,在半夢半醒間,我為這風聲暖陽感到安心。

我心安處是故鄉, 香格里拉 ,就是我地平線外的故鄉。

因為要做 香格里拉 的市場,通過調研知道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 香格里拉 ”一詞,首出現於《消失的地平線》一書,從此書開始, 香格里拉 (一譯香 巴拉 )就成為了境外無數旅人、藝術家心中的“世外 桃源 ”、“超脫於人間的理想國”。

書中描寫的 香格里拉 ,有雪山、湖泊、僧人、農舍,充滿著詩意和信仰的力量所帶來的平靜沖和。

彼時 四川稻城 、中甸縣、 麗江 、 西藏 四地,為了究竟誰才是《消失的地平線》一書中的 香格里拉 而爭辯得不可開交。

時任 迪慶 書記的領導可謂是個營銷鬼才 ,他一拍大腿,把中甸縣改名為了“ 香格里拉 ” ,就這樣,中甸縣搶佔先機,成為了“官方認證”的 香格里拉 ,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

從14年初到 香格里拉 ,到如今我已經走過了許多與 香格里拉 風景相似、人文相似的地方,但依然不改 香格里拉 在我心中“白月光”般的存在。

從 麗江 到 香格里拉 ,通常是乘坐客運班車。官方通報全程約3.5個小時,實際上每每都是4-5個小時,路上遇到降雨降雪、塞車等等是常事。

但路程稍長點兒倒也無妨,因為這一路的風景,都堪稱絕美。我尤其喜歡的是進入 迪慶 州後,路過彝族村莊時的那兩個山坡。遇上夏秋之際,低緩的坡頭上是切割成方塊的農田,白色的田埂隨著地勢起伏延至遠方。彝族人的的村莊就散落在山坡低窪之處。

香格里拉 是我見過天氣最反覆無常的地方,通常從 麗江 出來還是大晴天,一進入 迪慶 就開始時雨時晴。
高原的雲層總是壓得底,14年第一次進高原,看到這樣黑雲壓城山雨欲來的氛圍,一點也不覺得壓抑,反而深受震撼。

香格里拉 最美的應該是10月份,氣溫倒是降了,需要穿厚的大衣,但狼毒花也開了,而且紅得正當時。這時候進 迪慶 ,一路上狼毒花開得盛豔,一蓬蓬,一叢叢,在長滿枯草的原野上肆意散漫

若讓我推薦在 香格里拉 如何玩,普達措倒不是我的首選。當然,普達措一定是很美的,高山湖泊,湖藍嫩綠,一切都相映成趣。

沿著湖邊棧道前行,豐富的地貌變化與地勢共同協奏,水草豐美處,牧羊人和牛羊各自品味著各自人生的悠然。

但我最喜歡的地方還是 納帕 海,這個距離市區不過十幾公里的牧場,以最典型的姿態展現了 香格里拉 “人間烏托邦”的面貌。

要從市區前往 納帕 海,可以選擇騎行、騎電動車,也可以選擇租車自駕。 納帕 海雖然距離市區不遠,但面積很大,9月份正是半水半草,新鮮得很,讓人心癢癢地非想著環湖一週,那自行車和電動車顯然都不太現實了。若是自駕,也得還上近1個小時才能見到頭。

要進入 納帕 海,需得先穿越 迪慶 藏民的村莊和小片牧區。 迪慶 藏民的屋子多半是用石頭砌成,高大嚴實,只開小窗,屋簷鑲著吉祥 八寶 的紋飾。

此間牧民的生活必定沒有 阿里 牧民那樣辛苦。在 阿里 ,牧民逐水草而居,住在帳篷裡,哪裡水草豐美,哪裡就搭起帳篷,圍起牛圈,這就是一個簡易的家了。

香格里拉 的藏民,推開木門即是大片草場,屋後,高大的草架子上晒著剛打好的青稞。

7月,草場上還開著黃黃的小花,隨著嫩綠一起延申到天際,遊客在牧民的幫助下體驗騎馬之樂。

穿越這些村莊草場一路深入,才真正進入 納帕 海。修砌好的公路自駕起來路況極佳,窄窄的一條,攏在四周巍峨的群山之間,拐個彎消失在視野中,貪心的人總想知道路的盡頭是哪裡。路的盡頭一定是更美、更遠離人間的存在吧。

納帕 海叫海,卻不是海,有時候連湖都不是。剛進入 納帕 海,映入眼簾的是大片望不到邊際的草原。低窪之處,只見牛羊,不見牧民。各家的牲畜四散著,互不打擾。雲朵魚鱗狀排列,管他下雨還是晴天,反正在 香格里拉 ,晴雨都是自在。

沿著一側的公路繼續往前,遊人逗弄著邊牧犬和金毛,在陽光下撒野。
再向前幾公里,人就驟少了,只有藏民的村莊在午後安靜。在他們的門前,草場早已隱入水下,澄得清明的湖水映著藍天白雲,好像盛了一個 江南 在懷裡。

雲層在山體上投下的明滅光影是如何都看不厭的。淺淺的水面上,長長的草梗冒出鬍鬚一樣的頭。

如果一定要回答為什麼 香格里拉 在“ 香格里拉 ”,我想這是因為這是最靠近人間,卻又最遠離人間的地方。在神祕的月光古城獨克宗,傍晚可以看到藏民圍成一圈在四方街跳鍋莊舞,歡聲笑語,漢人遊客站在兩旁圍觀,好生豔羨;在遠離市區的鬆贊林寺,日頭好像走的很慢,輝煌的廟頂閃耀著 迪慶 藏民的信仰;在市區之外的 納帕 海,風吹草低見牛羊,牧民的小孩走過長長的田埂去上學。下了學,黢黑紅潤的臉龐和牛羊在地裡滾做一團。

我喜歡 香格里拉 ,因為看得見他們努力生活著的痕跡。這是我對人間烏托邦的理解:這裡看得見生活,也看得見詩和遠方。

如果條件足夠,我會推薦鬆贊林卡作為在 香格里拉 的落腳點。這個度假酒店就坐落在鬆贊林寺的背面,遠遠地,透過大片的山坡田野,可以看到鬆贊林寺雄踞的背影。

在酒店的庭院,時間走過的聲音就是風拂過原野的聲音,譁~譁~,忽而一陣靜謐,雲層飄過太陽,投下影子,於是耳朵和眼睛都舒坦了,倦倦地,不如就這樣睡去。

他的房間都是獨棟的,有別墅,也有聯排,每個房間都有露臺,正對著鬆贊林寺 和田 野。房間裝修是藏式風格。晚上開了暖氣,裹著大衣縮在陽臺上,靜靜地看日落西沉。入了夜,酒店會組織住客和員工圍著篝火跳鍋莊,少民的聲音總是那麼清麗,調子又歡快,這樣愉快的氛圍總是很容易感染人。

酒店的自助早餐在單獨的一個小庭院裡進行,透過巨大的玻璃,可以看到農田和農舍在清晨和朝露中初醒的模樣。

在這樣的氛圍 和美 景下,不多吃點兒嗎?

麗江:花中作樂月下眠

聽說 麗江 的每一間客棧,都屬於一個有酒有故事的老闆娘。

最初的最初,揹包客們來到 麗江 ,是為了突圍生活和愛情的困境。有的人留下來,開了客棧、茶館、小店;有的人離開,去別的地方尋找生活的真諦。

但現在,很多人來 麗江 為了尋找豔遇。我不喜歡很多人沒有來過 麗江 ,卻問我,你在 麗江 豔遇了嗎?我也不喜歡很多人來了 麗江 ,卻失望地說自己並沒有找到豔遇。

除了豔遇之外, 麗江 還有很多種生活方式。

秋之麗江:騎行路上的疊翠流金

麗江 有一條經典的騎行線路,也是經典的自駕線路。在我看來,最適宜在金秋時節體驗。

這條線路有野鴨爭渡、殘舟自橫;有銀杏滿枝頭,落葉鋪金黃;有雪山農歌,豐收野果…可以說,它串聯起了那些美麗目的地之間,那更為美麗的空白地段。

具體線路:

👉驅車前往雪山腳下,開始朝著雪山腳下騎行,差不多騎行5公里;
👉驅車前往雪山第一村 石頭村
👉由 石頭村 步行前往 石頭村 後的玉湖
👉驅車前往拉市海
👉騎行前往指雲禪寺
👉驅車前往拉市海長堤看日落

雪時看雪,晴時追雲——雪山和它最美的公路

玉龍雪山 是 麗江 除了古城之外的打卡NO.1。就雪山來說,玉龍的確是在低海拔地區所能看到的最壯觀的雪山了,彌補了很多人不能去 西藏 、 香格里拉 等的遺憾。那段時間,每天早上迎著雪山去上班的畫面一度成為了我最美好的回憶。

玉龍雪山 的雪並不是很多,平常看上去,除了主峰尖尖上的雪,大部分山體是灰灰的煤渣色。但是如果古城下雨了,那麼雪山就一定是下了雪的,這樣第二天進雪山是最好的。

前方傻姑出沒

沿著藍月谷長長的棧道一直向前,在我圖中站立的地方,我覺得是和雪山合影的最完美方位,而且人還很少,不用排隊

那段時間流行眉上的二次元劉海,所以我就剪了個超級短的,像把小扇子,蓬蓬的,現在回頭看真是怎麼看怎麼搞笑

登頂 玉龍雪山 的冰川公園。雪後初霽的天氣,極目遠眺,靈魂都獲得了放空

登上山頂,有時不是如此晴朗,畢竟雪山的天氣是一會兒一個臉,運氣好的能看到雲海,運氣差一點,就只能看到雲霧繚繞了,但也別有味道。旅行就是這樣,同一個地點,去多少次都是不同的面貌。

此前在 西藏 旅行,陸續看了卡若拉冰川、米堆冰川。相較之下,米堆最漂亮,但 玉龍雪山 的冰川卻像一條伏延千里的黑龍,更能讓我體味史前冰川帶來的震撼

但說起 玉龍雪山 ,最讓我流連忘返,一次又一一次重返的,不是藍月谷,也不是冰川,而是而是通往雪山景區的那條長長的、望不到盡頭的公路。

我們的騎行就從這條公路開始。秋季,這裡是雪山馬拉松的主戰場。平日,長長的公路鮮有行人,只有偶爾刷過的旅遊大巴與自駕越野車。

夾道兩側,田野在風的吹拂下,流淌著嘩嘩的聲音。前方,巍峨的玉龍十三峰時而被雲霧籠罩,時而露出冷峻的灰色冰峰。雲的變換是長看不厭的。

這張照片照反了,其實我們是朝著雪山騎行的。

短暫的騎行之後,會有一條通往 白沙古鎮 的道路。道路兩側坐落著幾個木雕廠。感興趣的話可以進去看看,通常裡面只有兩三個木工在專注地得作業。他們不會招待你,於是乎你也可以安心自得地隨便瞎看。或許還能以成本價淘到一些木雕、根雕作品。

當然,有時候會想要臭美一下,拍點人像。

玉湖和石頭村:悠然見南山

石頭村 是 玉龍雪山 第一村,整個村莊就坐落在雪山腳下,建築都用石頭砌成,是很有特色的原始納西村落。在它背後的玉湖,抬眼即是 玉龍雪山 巍峨綿延的身軀。與雪山交會的大片原野,可以清晰地描摹出植被是怎樣隨著海拔、溫度的變化而漸漸稀疏和改變樣貌及種類。

這裡也是 麗江 旅拍的經典取景地。非常有田園風光。

我個人最喜歡這張照片了,把渺小的個體放入浩大的天地之間,想起了老莊的逍遙遊: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

在這片原野的背後就是玉湖了。玉湖其實是一片人工湖,湖本身的景觀倒不算多美,但風平浪靜之時,湖面是拍攝雪山倒影絕好的鏡子。

湖邊有一棵枯樹,倒也別緻。流雲往來,我自不動。

想到唐代才女薛濤年幼時,她的父親考她,讓她對詩,想以此看看女兒有怎樣的格局和志願。他出首句:庭中有奇樹,
薛濤接著講: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她爸很生氣,覺得這是女子沒有節操的表現,迎來送往,恍如妓女。
後來薛濤的確落難成了歌姬。但當我看到這棵枯樹時,我知道,她的父親不懂她。

這是一種勘破之後的格局,迎來送往,流雲變換,我自巋然。天地的變換與我沒有關係,我只站在這裡,我就是天地。

在 麗江 ,經常會遇到犛牛群攔路。面對這群慢悠悠的生物,任何司機都不敢鳴笛造次。

麗江 有三個古鎮:大研、 束河 和 白沙 。

白沙古鎮 是最不遊客化的了,民俗保留的非常完整,好像一下子走進了煙火氣極重的人間,但小橋流水,黃泥小牆,紅門大院,路上一條懶懶的攔路狗,又使得突然生出了懶懶的倦怠之感。

從小我就很喜歡親近鄉野,看到別人院子裡的小水牛我也想進去拍一下,還好它很溫順,並不睬我

拉市海:野渡藏飛鳥,銀杏落指雲

從拉市海到指雲寺的騎行距離是4.9公里的路程。

這是一條充滿鄉野趣味的小路,兩側延申著廣袤無際的果田, 麗江 獨特的醜梨和醜蘋果掛在枝頭,空氣中都是甜美的氣息

牛羊散落在田埂,遠 方山 如黛,雲如影

伸向村莊的土路好像一眼望不到盡頭,沿著這條路一直走,是否就可以回到一直回不去的鄉愁?

農人正要下地,小黃狗步履輕快

一蓬蓬的梅花在村外開得茂盛

納西族的小女孩們臉蛋晒得黑紅黑紅的,在公路上互相騎著自行車追逐著。雖然為她們的安全擔心,但她們自己好像習以為常了,笑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沿著這條路一直深入,就可以進入指雲寺。

指雲禪寺在 麗江 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最美的時節,一定是當銀杏黃的時候,只有一個星期的時間,
也對,美總是有賞味期限的。

進入指雲寺,有一條長達2公里的白塔路,夾道均勻立著白色佛塔,非常有味道(但是我沒有照片留存

巨大而古老的銀杏樹下,遊客和香客一起靜坐,納西族和漢族的小孩一起在樹下嬉鬧。爸爸媽媽臉上掛滿了笑容,給自己的孩子捕捉拋灑銀杏葉的美好鏡頭。

踏著銀杏走進禪寺。這是一座大乘佛教和藏傳佛教結合的寺廟,門口雖然掛滿了經幡,但進去院內,又有黃廟才有的香爐。禮佛的供品既可以是明香,也可以是酥油燈。廟內有活佛主持,好像是叫 仲巴 活佛。

來過幾次,院內的老樹斜劈著枝椏,香火併不很旺,次次都幽靜非常。

從指雲禪寺出來,我們繼續前往拉市海看日落。

在拉市海沿岸,散佈著大大小小的山莊、馬場、莊園。在這裡,你可以騎著納西族的馬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感受一把茶馬古道的艱辛與趣味,也可以乘坐皮划艇,輕輕一撐槳,小艇便帶著你滑入水草之間,兩側緩緩的山坡被雲體投下明滅的光影,水草隨著船行而過的水波晃動,偶爾驚出一隻野鴨,灰黃色的身軀,一驚便從中撲稜飛出,又落在不遠的湖面。

如果不會划船,也可以選擇乘坐由船伕掌舵行駛的馬達木船。低低的船舷讓你輕輕一彎腰,就可以觸碰到涼涼的水面。

正是秋冬季節,水草是五顏六色的

落日的餘暉在湖面投射出金黃的色彩。在拉市海的湖面,駛入湖中心遠眺,最能體味什麼叫天高水長、雲淡風輕。

我遊過的那個莊園叫花花色,可以騎馬,也可以遊船。園裡有很多人工造景, 比如 風車、超跑、洱海邊的爆款玻璃球、小木屋、 荷蘭 大風車。整體說來,這些佈景其實塑料感很重,有點不倫不類。但喜歡凹造型拍照的人還是可以收穫到大片的。

在大太陽的初秋,散步在草坪上,聽海風把風車吹出嘩嘩的聲音。

但是,相比於被各位 麗江 財主圈住的拉市海,我更喜歡拉市海這個野渡舟自橫的畫面。

這個野渡口在前往指雲寺的途中,有一個小小的岔路口拐進。旁邊是高高的堤岸,可以在此等待日落。
找不到入口的話,可以在路邊買點 麗江 土生的蘋果,藉機問問納西大嬸兒,她會告訴你。如果你是包車前往的話,司機一般都會知道。

這個渡口是不收門票的,人跡罕至。

進去的土路兩邊,是大片大片的農田,種植著矮矮的蘋果樹和 梨樹 。 麗江 的蘋果醜,深紅色的面板,粗糙的顆粒和紋理。梨也是,當地人乾脆管它叫醜梨。秋冬來此,路邊都是賣蘋果梨的納西大嬸,不妨買上一袋,不貴,但清脆甜爽,不誇張。

繼續深入,有一側是馬場,沒有漲水的時候,馬在草場上自由的吃草。

進入候鳥季,渡口有候鳥、天鵝和野鴨。想要捕捉到他們的畫面可不容易。
候鳥季遊船進入湖面的話,那就真真如李清照所寫:“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了。

這兩條廢棄的小船無論何時來,都橫在岸邊。是真正的“野渡無人舟自橫”了。船身鏽跡斑斑,站在船尾,搖搖晃晃,中間已經腐爛中空;跳到船頭,感受溫柔的拉市海。

斑駁而又巨大的樹影

登上西堤,我們等待日落,但天色尚早,於是先跑到岸邊溜達拍照。這不是常規的打卡點,所以我們遊得很輕鬆,隨性所至,一群剛認識的夥伴說著笑著,就溜了個遍。

逆光拍攝剪影,然後下重手p圖 的確是我朋友圈的風格了。

清風拂面,落日磅礴,我很容易被一些自然場景感動,我也一直堅持認為,要真正地把自己的身心置於當時的天地間,才能真正收穫自己的共鳴和感動。

因為灣灣女生,我們提議在這裡拍攝<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劇照。論搶鏡,我那是一個當仁不讓

彩蛋:巴拉各宗-一個動人的現代英雄史詩

巴拉 格宗是距離 香格里拉 一百多公里的一個高海拔峽谷,雖然尚在 香格里拉 的轄區之內,我卻很難將其放在 香格里拉 的篇章下介紹,所以不如就當作附贈彩蛋吧。

這裡有著 香格里拉 最高海拔的雪山- 巴拉 各雪山,也有草甸、峽谷、河流、牧場、湖泊,一切豐富立體的高原地貌,都可以在此地找到。

我一直都很被 巴拉 格宗的故事打動,在我看來這是比 巴拉 格宗的美景更驚人的存在。

👇位於海拔4000多的高原深山小村莊,經過開發修葺,已經煥然一新。曾經這村子的蘋果都沒法去市場銷售,因為天塹絕徑,蘋果等運出大山到達縣城即爛了。

村子貧窮,買一頭騾子就像買一臺寶馬。

從 巴拉 格宗走出來的斯那頓珠,在99年即是千萬富翁。但有個問題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他得不到答案。那就是:客從何處來?找不到出生,就意味著找不到靈魂的故里。

他當然知道他走出來的那個峽谷叫做 香格里拉 大峽谷,也知道他走出來的那個村莊,叫做 巴拉 格。但是,當別人問起他從哪裡來時,他卻總是說到 香格里拉 ,就停住不說了。因為 巴拉 格,是那麼籍籍無名的一個小山莊啊。

他的阿爸還沒有走出過大山,他的阿媽還沒有見過公路。他的家鄉那麼美,他們還沒有看過世界,世界也還沒有看過 巴拉 格宗啊!

於是他決定為家鄉修建一條公路。

他的阿爸阿媽都認為他瘋了,問他,斯那頓珠,在懸崖峭壁上修公路,你是要把你的錢都扔進 金沙江 裡去嗎?

路一直修,修到2004年,傾家蕩產了。於是他便去借。修到2008年,終於通車了,耗資,5個億(一說2.8個億)。他經常自嘲,自己從一個千萬富翁,變成了億萬“負”翁,每天睜眼就要還8萬利息。但他的阿爸最終也沒有看到通車的那天,沒有親自站在他兒子為村裡人修建的堅實的公路上。

但是 巴拉 格宗的33戶藏民記得他。是的,這個村莊曾經只有33戶人家,在斯那頓珠打算修路之前,很多村民也已經打算搬到河谷地帶去居住。如果不修路,那麼 巴拉 格就將永遠地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都將成為無根的孩子。沒有人會記得,這大山深處曾經有這樣33戶村民,在很努力地存在著。

35公里,42道拐。柏油路在刀削斧鑿般的群山中盤旋而上,沿途的雪山、森林、草場、河谷風景變幻,美不勝收。這條路還在修,他將一直修到山的海拔最高處。

巴拉 格宗的村民目前都投入到了家鄉的建設當中,原本年收入只有2000的貧困水平,現在已經家家戶戶有樓有車,年年分紅十多萬。他們可以自由地選擇住在河谷,住在山下,或住在原來的 巴拉 格村,歷史會記得這個村莊。

當然,也記住了這個大山裡走出來的英雄。

對於 巴拉 格宗來說,斯那頓珠,大概就是現代版的格薩爾王吧。

我去的那天雲霧繚繞的,剛下過雨,山裡溼漉漉的,在村頭,我隨手從枝頭摘下一個青青的蘋果,爽口清甜。

當時去 巴拉 格宗,是因為工作考察,接待我們的是景區的銷售負責人,也是 巴拉 格宗的村民之一。從他的口中我得知了這個故事,也從他的言語中,感覺到了他內心深深的驕傲和自豪。

這個故事有視訊版本,斯那頓珠最近還被邀請上了董卿的節目:朗讀者。可以搜尋來看下。

巴拉 格宗遊玩的方式很多,可以乘坐景區區間車到4500海拔之上看神廟、看雪山,也可以在河谷徒步、漂流。有條件的話,在景區留宿一兩晚是最好的,因為這裡真正是與世隔絕,而且景區運營的酒店條件都非常不錯,適合度假。

結語:再見,北境雲南

最好的旅行,是在陌生的地方,發現了一種久違的感動。

—— —— 米蘭 ·昆德拉《生活在別處》

我喜歡旅行,原因不在於遠方有詩。在頻繁漫長的旅途中,我不斷窺探到別人生活的風景,更意識到,原來這樣或那樣的生活方式,是真實存在的。我為這樣的生活的無限可能和風景而感動。

而這也可以看作是我對 雲南 半年旅居生活的總結。

在 雲南 的半年,我看到納西族如何婚嫁,看到 迪慶 的牧民如何勞作,看到摩梭族的船伕婦如何泛舟,看到 鶴慶 的匠人如何用小錘敲打出精巧銀器,看到從別處而來生活在此間的人們如何突圍生活的困境….這便是我喜歡的旅行,所獲得的最深刻的意義。

再見,北境 雲南 。期待後會在更美的季節。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