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我的寶島情結】

闊別一年,個人第二篇蜂首遊記,更是意外驚喜成為第一篇寶藏遊記,再次感謝編輯的推薦!

——————————————————————————————————————

半年前,按耐不住對寶島的嚮往,訂下了今年4月從北京飛臺北的機票。半年中發生了太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計劃總趕不上變化,而唯一不變的是這次鐵了心要去的旅行。在我看來,很多事情就是now or never,如果想做,那麼就現在吧,旅行如此,人生亦是。
關於臺灣,心裡似乎有那麼多話想說,卻又難以訴說。對於這座寶島的印象,最初源自小學課文,阿里山、日月潭、高山族幾乎構成了對於臺灣的初印象。而後電影和音樂勾勒出更為具象的寶島。在電影中,它是《藍色大門》中的湛藍與純淨,也是《多桑》裡面的陰沉氤氳,當然也有著《父後七日》濃郁的傳統民俗;在音樂裡,它是羅大佑《鄉愁四韻》裡哀嘆的鄉愁,也是張震嶽《我家門前有大海》的熱情好客,同樣也有著陳綺貞《九份的咖啡店》的清新與孤單……而當我親身踏上這片陌生而熟悉的土地,縈繞心頭的卻是另一番滋味,原來,它比想象中的更加親切與熟悉,讓人會突然恍惚忘記身在他鄉,可在某些方面,它又是那麼陌生,讓人好奇想去了解,觸控。
短暫的十天,匆匆走過繁華的臺北、古樸的臺南、熱情的墾丁以及沉靜的高雄,對臺灣仍然一知半解,我試著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回憶這段匆忙而奔波的旅程,然而每一次的回憶又會讓我心潮澎湃,旅行總是這樣,行色匆匆的過程,忙著拍照、忙著看風景,忙著走過那些“必去”的景點,當事後回憶方才有所體會,再漂亮的照片在別人眼裡也只是一張照片而已,旅行的滋味如同其他事物一樣,雖說可以感同身受,但也絕不等於親身經歷。
所以,在此行以前,我的臺灣情結其實不過是對於這座島嶼的幻想,它是心中一個既遠又近的所在,此行之後,它變得如此真實和鮮活,3個小時,太平洋彼岸,我知道,寶島,就是這裡。

【行程安排✿你可以瞭解的事】

此次臺灣之行的具體行程安排如下:

第一天(4月3日) 北京—臺北,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西門町、誠品書店
第二天(4月4日) 臺北—野柳 野柳地質公園
第三天(4月5日) 臺北—臺南 沙卡里巴(盛り場)、中正街、神農街
第四天(4月6日) 臺南林默娘公園 、安平樹屋、安平古堡、赤崁樓、孔廟等
第五天(4月7日) 臺南—墾丁(經過高雄) 奇美博物館、墾丁大街
第六天(4月8日) 墾丁社頂自然公園、白沙灘、恆春大街
第七天(4月9日) 墾丁—臺北(高雄短暫停留) 鵝鑾鼻公園、美麗島捷運站、打狗領事館
第八天(4月10日)臺北—九份九份老街、金礦博物館
第九天(4月11日)臺北烏來、淡水漁人碼頭
第十天(4月12日)臺北—北京

關於臺灣的遊記,大家已經寫了太多太多,詳盡而實用,所以我並不打算(也無能為力)將這次行程的點點滴滴紀錄下來。只能選取一些個人覺得非常值得說的告訴大家。
在出行前,也許這幾件事你可以瞭解

1.關於大通證和入臺證的辦理
戶籍所在地是自由行開放城市自不必多說,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戶口並非開放城市,但是你在開放城市繳滿一年以上的社保+暫住證同樣可以申請自由行。關於辦理大通證及入臺證的詳細攻略請移步//bbs.16fan.com/thread-91864-1-1.html

ps:因為臺灣方面對大陸客赴臺旅遊實行了每日限額措施,所以如果行程已定請儘早拿到大通證和G籤後找旅行社(當然某寶的最方便)辦理入臺證,否則很有可能像我這樣直到出發前一天下午五點才拿到入臺證,險象環生。辦理入臺證需要很多證明,如果無法提供,沒關係,諮詢客服,多花幾百塊可以搞定一些麻煩的證明。

2. 關於臺灣交通
臺灣的交通很便利,公交車、捷運、計程車的收費都和國內差不多。具體捷運的乘坐指南可以移步這裡//bbs.16fan.com/thread-92030-1-1.html,臺灣的高鐵比臺鐵貴很多,但是速度快,舒適。從最北邊的臺北站到最南邊的左營站需要新臺幣1580元。一般來說高鐵班次充足,不需要提前訂票。當然官方提供提前28天—8天購買的早鳥票,分別有6折、8折和9折的折扣,不過個人覺得訂票步驟略為麻煩,而且經常可能會搶不到,加上此次行程並沒有在出發前確定,所以自覺放棄了訂早鳥票的幻想。

3.去臺灣必吃的小吃
雖然此次臺灣之行並沒有吃什麼超級大餐,但沿路小吃吃得不少,個人總結了一下必吃的幾大小吃,當然極具個人口味和喜好,同樣也只是臺灣浩瀚美食海洋中的冰山一角,更多美食還是大家親自去發現吧。
① 牛肉麵
② 鮪魚飯糰
③ 魯肉飯(臺灣國語不寫“滷肉飯”)
④ 米糕(油飯)
⑤ 棺材板
⑥ 香腸熟肉
⑦ 意麵(當然不是義大利麵)
⑧ 便利店烤香腸
⑨ 刨冰
⑩ 洋蔥酥

還有很多美食沒吃到,深表遺憾,當然也成了下一次臺灣之行的動力之一。

4. 電話卡及貨幣兌換
電話卡在機場就可以辦理,非常貼心的是基本三大運營商都開通了針對遊客的套餐服務,基本上都分為3、5、7、10以及更長時間的電話卡套餐,一般都是3G流量吃到飽(無限量),但要求支援3G制式為WCDMA(也就是中國聯通的3G網路)的手機使用,我辦理的是遠傳電信10日吃到飽套餐,內含100新臺幣話費加吃到飽流量,共新臺幣500元。關於電話卡具體的介紹移步這裡//bbs.16fan.com/thread-92349-1-1.html

貨幣兌換我並沒有比較過,據說在機場換比較划算。我在機場換的匯率是1:4.921,之後在ATM機上取過3000新臺幣,收了手續費人民幣16元。所以如果可以,請先在大陸辦好華夏銀行(或者其他支援境外取款免每日首筆手續費的銀行卡),另外購物時儘量刷銀聯的信用卡,這在臺灣很好用,基本大型商場購物中心都支援,沒有任何手續費。

5.關於住宿
這次去臺灣因為有朋友接待,所以只有在墾丁預定了住宿,其它地方都直接住朋友家。

如果是淡季,可以等到了臺灣後去找(不過價格基本沒太大優惠,畢竟太熱門了),但如果是旺季最好提前預定。關於預定臺灣住宿的網站很多,各有優勢,貨比三家絕對是沒錯的。個人推薦一家專門做民宿的網站,大魚,裡面很多選擇,自己找評價好看著順眼的就對了。具體移步//www.fishtrip.cn/?referral_id=1268531884 (如果無法正常跳轉,複製貼上此連結到位址列就行了)

這次墾丁住了兩家,第一家不推薦了,在海邊但房間並不靠海,第二家推薦,名字叫墾丁南灣度假飯店,環境不錯,窗戶就對著大海,大床房,2000新臺幣一晚,預定連結//www.fishtrip.cn/houses/P-gBDAtVVBA?referral_id=1268531884 (如果無法正常跳轉,複製貼上此連結到位址列就行啦)

位置超級好,就是房間的裝修還不夠小清新

【不夠美的預告片】

此次臺灣之行,並沒有將拍照作為主要目的,隨著去過的地方逐漸增多,越發覺得拍照在旅行中佔的地位越來越低,旅行不是單純為了拍出美麗的照片,如果為了拍照而忽略了旅行真正的意義顯然得不償失,所以這次的照片也許真的不夠美,但是沒有關係,寶島之美早已在我深深的腦海裡了。

不夠美的預告片送上。

【臺北✿熟悉的遠方】

4月3日,北京時間上午11點45分,我終於踏上了這片心儀已久的土地。在此之前,我乘坐的國航CA185上的電視螢幕實時播放著飛機降落的畫面,機上很多乘客彷彿在完成某種莊嚴的儀式一般,凝視著螢幕,看著飛機飛過太平洋,然後緩緩著陸。比起出發前的輾轉難眠,此時我的心裡反而很平靜,平靜的彷彿此次臺灣之行只是到達一個熟悉的地方而已,直到走出機場的那一刻,我方才突然意識到,這是臺灣,一個之前從未踏上的土地,比起在日本機場的茫然失措,臺灣顯然讓我覺得如此放鬆與親切。
三個小時,彷彿穿越了兩季,北京還是依舊有些微涼的天氣,而此時撲面而來的是如同臺灣人民一樣熱情的氣息,聽朋友講,臺北前段時間一直下雨,直到這兩天才放晴。臺北在我的認知裡多是陰雨連綿的,而這次旅行體會頗深,不得不讓我感嘆,比起乾燥的北京,臺北真是一個喜歡下雨的城市啊。雖然迎接我的是豔陽高照,而在即將返程的幾天則是一直陰雨不斷,雖然有點澆了遊玩的興致,卻仍然不失為一番難得的體驗。

在機場與朋友Hank碰面後出發,到達臺北市區已是接近兩點。飢腸轆轆的我此時腦中滿是大塊牛肉的紅燒牛肉麵的畫面。說起紅燒牛肉麵,它一定是排在我私人最想吃的臺灣美食No.1,身為四川人的我,對家鄉的麵食本來就情有獨鍾,而臺灣牛肉麵據說是大陸老兵在寶島因思念家鄉的味道,將川菜中紅燒牛肉的做法與麵食結合,將這道融合了各地特色的美食發揚傳承至今。這裡面有著一份親切熟悉家鄉的味道,如今卻很難在四川(甚至是大陸其他地方也很難吃到了)吃到如此大塊牛肉的面了,雖然牛肉在臺灣賣的很貴,麵館老闆卻並不吝惜,130元新臺幣的價格就可以吃一碗大塊牛肉的麵條,著實讓飢腸轆轆的食客充滿食慾的同時又帶著能品嚐到價廉物美美食的興奮之情。

如在家鄉四川一樣,牛肉麵有大中小碗選擇,面同樣有粗細選擇,很是貼心,而如果你不想吃麵,也有單純的牛肉湯可以喝。而再看看這一大碗酸菜便會明白,為何方便麵廠家會出老壇酸菜牛肉麵,因為酸菜才是牛肉麵的最佳佐食,臺灣的酸菜沒有四川的那麼鹹,不過同樣酸爽可口,讓滿是紅油的牛肉麵多了一份獨特的滋味。

讓人充滿幸福感的牛肉麵吃完,稍作休息,乘坐捷運板南線前往國父紀念館,順便可以看看101。國父紀念館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百年而建,氣勢巨集偉的國父紀念館如今成了來臺北必去的景點之一,加上當天正好是臺灣的公共假期(4月4日是臺灣的婦幼節,加上清明假期,一共休息四天),自然人潮如織。

哪裡的高樓都一樣。

在街上遇到吹排簫的大叔,聲音悠揚。

赫赫有名的誠品信義店,誠品不僅僅是一家書店,更是一個百貨公司(值得了解的是並不是每一家誠品都會賣書),在臺北繁華的地方几乎隨處可見誠品的身影。

出捷運站一抬頭,101大廈已經赫然出現在眼前了。

國父紀念館很熱鬧,除了常年不斷的遊客,還有在這裡練習街舞的青年人,鍛鍊身體的大爺大媽,家長也會在假期帶著小孩出來逛逛。

國父紀念館及中正紀念堂每到整點便會有衛兵的換崗儀式,這也成為了不少遊客爭先恐後拍照的物件,所以整個紀念館大廳是擁擠而喧鬧的。

衛兵是喧鬧人群中最安靜的美男子。

第一次親眼見到青天白日旗飄揚。

在國父紀念館外的廣場上,因為4月4號是臺灣的兒童節(現在為婦幼節),所以正在舉行兒童園遊會,裡面賣的都是兒童商品,很多家長帶著小朋友前來遊玩購物,非常是熱鬧。

一個小清新樂隊在臺上表演,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蘇打綠呢?

商家有很多針對小朋友的體驗活動。

終於吃到了香草吧噗,腦海裡瞬間滿是南拳媽媽那首小清新的歌曲,轉眼十年過去了,那句“只有努力的堅持,才能成就擁有”仍然在心中迴盪。

在旁邊中山公園門口練習街舞的年輕人。

完全對人沒有恐懼感的鴿子。

離開國父紀念堂,朋友說,要不要去臺北車站看看,我並不以為然,看過後方才覺得震撼,原來,臺北車站不僅是大臺北地區最大的交通樞紐,更是一座逾百年曆史的悠久地標,它見證了臺灣百年的發展變遷,其古樸的外觀在如今高樓林立的臺北市區顯得如此滄桑,卻散發著一種難以名狀的神聖莊嚴之感。

臺北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古樸的中式建築、異域風情的殖民建築穿插在林立的現代高樓裡,和諧而統一著,斑駁的歲月遺蹟在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中越發顯得珍貴,有著讓人在某一瞬間可能會忘記自己身處何時何地的魔力。

哪裡都有uniqlo

隨處可見的高樓廣告牌也算是臺灣標誌性的特色之一吧。

在臺灣,計程車被親切的叫做小黃,雖然車型可能不同,但是幾乎所有的計程車都是黃色的,不像大陸不僅有小黃,還有小綠、小紅、小棕……五顏六色。值得一提的是,司機師傅的名字都會寫在車身上,楷體紅字在黃色背景下十分顯眼,不僅沒有不和諧,反而有種古樸的優雅,最重要的是這有效的防止了肇事逃逸等情況。在後面的日子才發現,其實不光是計程車,就連大客車也會在車尾貼上司機師傅的姓名,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個貼心的細節。
總是在遊記或者文章中看到對臺灣計程車師傅的描寫,他們善良、熱情,讓人身在異鄉卻倍感親切,而遺憾的是這次沒能體驗臺北的計程車,姑且將這歸為一個未了的心願留著下次完成吧。
這裡推薦吳念真的一篇小文,就是寫計程車師傅的故事的。《計程車司機的故事》//www.douban.com/note/211858726/

隨處可見的摩托車亦是街頭一道特別的風景。

在大陸狂瀾20億的《速7》在臺灣早了整整兩個星期上映。

下一個景點,對於遊客來說,似乎少了必去的理由,而卻是每個臺灣人值得記住的地方。二二八和平公園,原名臺灣新公園,1908年,由日本人建造,直道1996年由臺灣政府更名為二二八和平公園。身為大陸客的我在去之前不明所以,對“二二八事件”知之甚少。二二八事件是臺灣人民為自由民主而發起的抗爭,對臺灣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臺灣之所以能成為今天的臺灣,和臺灣人們自強不息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而曾經因為專制和不平等而努力抗爭的平民英雄們永遠值得人們去懷念。

國立臺灣博物館位於二二八和平公園內,這座始建於1908年的仿歐式建築由日本設計師設計,是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在臺興建的標誌性公共建築之一。

看過《孽子》的人,對這裡應該不會陌生吧。

公園內泰然自若的鳥兒。

二二八紀念碑。

紀念碑的碑文。

從二二八和平公園出來,將前往一個對我來說有著特殊意義的地方,這意義說來可笑,只因為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將陪伴我一生,而不管喜歡與否,這個名字又在臺灣隨處可見。所以心中滿是好奇,當親眼看著自己姓名的漢字寫在路牌上、牌匾上,寫在臺灣的各個角落會是什麼樣子……

路過接近黃昏時分的臺北總統府,是臺灣最高權力的中心,這座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已在此屹立近百年。

在自由廣場前的臺灣國家音樂廳。它的對面是臺灣國家大劇院。

一位想幫寶寶自拍的爸爸,結果小傢伙不買賬,把頭轉向了一邊。

氣勢恢弘的中正紀念堂,經歷了之前的改名風波後,能繼續將“中正”二字沿用至今實屬難得。對於這位與我同名的偉人,情緒始終是複雜的,不願多表,大家心知肚明。

神器終於派上用場。

下午六點,中正紀念堂高大的門會徐徐關閉。

不久後,夜幕降臨,而臺北的繁華才剛剛開始。

夜幕下的臺北總統府,莊嚴而凝重。

來臺北,一定要去熱鬧的西門町逛逛的,那裡是最潮流的臺北,繁華熱鬧所在,而此時我腦子裡浮現的居然是Mc hotdog的《西門町老人》,有夠出戲的。

一出捷運,人潮的熱流撲面而來,繁華的地方都一樣,這樣的場景太過熟悉。

西門町因為人多,所以成為了絕佳的秀場。據說有人在西門町表演才藝被媒體報道後混進了娛樂圈,不管如何,懷揣夢想的人還在西門町展現這自己,包括那些默默無聞卻讓人敬佩的手工藝人們。

哥斯拉、變形金剛、高達……在手工藝人的手裡以另一種方式滿血復活。

將古典藝術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表演。

在迷宮一般的西門町裡,有一條紋身街,這項疼痛藝術如今已經不再那麼神祕和另類,不過它仍然是人們彰顯個性的獨特方式之一,而這條紋身街絕對是紋身愛好者的天堂。

多麼讓人感到親切的名字。

西門町眾多的街道中,還有一條電影街,電影街其實就是武昌街,因1935年臺灣博覽會,當時臺灣經濟空前繁榮,西門町成立了四家大型豪華劇場,分別是:臺灣劇場(今中國戲院)、國際館(今萬年商業大樓)、大世界館,以及公會堂(今中山堂),再加上原來的榮座、芳明館、新世界館、世界二館,共有八家電影院、豪華劇場環繞在成都路、峨嵋街一帶。民國50年的時候,中華商場的完工,使得西門町與城中地區連成一氣,經濟發展如日中天,在武昌街上也先後增建了樂聲、豪華、日新、獅子林、國王、皇后等新戲院,因此,西門町不但成為全臺灣的商業娛樂中心,也因為眾多的電影院在此聚集…(以上文字copy來的)

比美國本土還要早上映的《復聯2》,可惜上映之時我已經離開臺灣了。

西門町旁邊就是西門紅樓。西門紅樓,日據時代稱作“新起街市場”,明治40年(1907年)正式落成,是當時日本人休閒娛樂的場所之一。臺灣光復後,此地被改作劇場使用,後來成為了電影院,因為牆壁是紅色的,又被叫做“紅樓戲院”。不知不覺,這座日本人設計建造的巴洛克風格建築也屹立了逾百年時間,時間的腳步停不住,卻在這裡如同定格了一般。

西門紅樓裡展示的都是一些老物件,時光就這樣被凝結在此。

小小的火柴盒,也同樣見證著歷史的變遷。

夜色撩人,多少人會情不自禁沉醉其中。

不知不覺已過了晚上九點,逛了幾家誠品後終於幫一位朋友買到了心儀已久的書籍,誠品的服務很好,店員耐心負責,幫忙到其他分店調貨。實際上,在臺灣的幾天時間,所有的服務業人員給我的印象大抵如此,讓人倍感溫暖。
從誠品出來,中午那碗牛肉麵終於消化的差不多了,此時才開始有了吃東西的衝動,想想在大陸這個時間很難再覓到合心意的食物了吧,然而在臺灣,你永遠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巷口街邊的路邊攤就能滿足你大部分需求。

早已在大陸遠近聞名的臺灣大雞排,雖然吃過無數次,但是來了臺灣還是忍不住想嚐嚐。

巷子裡隨處可見這樣的臺式小吃攤,豐富的選擇和平易近人的價格,是夜晚餓著肚子的人最為親切的去處。

終於吃到了甜不辣,比起“天婦羅”這樣不明所以的譯名,甜不辣可謂真的是“信雅達”了,排骨酥湯和魚丸湯是很熟悉的味道,簡單美味中流露出一種樸實的感動。

臺灣街頭真的隨處可見這樣的廟宇,信仰在臺灣人日常生活中佔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心中的神明也會因為信徒的虔誠而欣慰吧。

臺北夜已深,拖著疲憊的身軀,懷著仍舊興奮的心情很快入睡。沒有決定明天去哪裡,不過我知道,不管去哪裡,都有美景在等待著我的光臨。

【野柳✿造物主的藝術品】

次日的天氣依舊晴好,在臺灣完全不用擔心不知道早餐吃什麼,隨便一家路邊攤、一家便利店都可以滿足需求。就近在朋友家附近找到一家早餐攤,一份鮪魚飯糰,一份肥腸面線,肥腸面線並無特別,短細的麵條和黏黏糊糊加了澱粉的湯,倒也清淡,而讓我感到驚豔的則是鮪魚飯糰,微甜醬汁的口感中包含著蘿蔔的清脆,米飯的清香也混合其中,我不是美食家,也無法分辨到底都加了什麼,但是這濃郁的味道讓人難忘,30元新臺幣的價格也著實不貴,一個比我的拳頭略大的飯糰已經讓我瞬間有了滿足的飽腹感,唯一遺憾的是在離開之前沒能再次品嚐到其他口味的飯糰,我想,下次,一定不能再錯過了。

今天臨時決定去野柳,吃過早餐,我們趕往臺北市政府公交站坐開往金山方向的大巴,在野柳站下車即可。由於這裡並不是始發站,加之又是節假日的關係,所以基本每一班來的大巴都已坐滿,於是我們決定先坐到基隆,再由基隆轉車去野柳。

等車點對面的廣告牌,大名鼎鼎的Hello Kitty小姐現在是長榮航空的代言人,實際上,在臺灣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這只不說話的小女孩。

馬路上隨處可見成群結隊的摩托車,在臺灣,摩托車是普通人最為便捷的交通工具。

基隆港的對面就是搭乘公交車的地方。

從基隆乘車半小時左右即可到達野柳地質公園。快到野柳的時候有好幾個急轉彎,感覺整個人都要漂移出去了……

精緻大氣的廟宇經常會這樣不經意的在街邊驚豔登場。

鳳梨可以拜、蓮霧可以拜、橘子也可以拜,只要你心誠。

這些漁船懸掛著的大燈泡是專門捕捉墨魚仔的,據說當夜晚這些燈亮起,墨魚仔就會聚集在漁船周圍。

夠大,所以一定夠亮。

金碧輝煌,依山傍水,臺灣的廟總是那麼多姿多彩。

剛進野柳公園就被一些可愛的雕像吸引,原來這是根據公園內的主題奇石設計的吉祥物,隨便拍了四個,已經被萌翻。

野柳絕對是一個帶小朋友認識大自然的理想場所。

野柳,因其豐富的海蝕景觀而聞名,各種造型的石頭彷彿是造物主故意創作了一般,精緻的讓人誤以為是現代雕塑。湛藍的海水與棕黃色的奇石相映成趣,造就了野柳這獨一無二的美景。
不過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因為遊人眾多,加之亂摸亂靠一些不文明行為的出現(也包括自然因素),導致很多石頭倒塌,而前幾天在臉書上居然看到有臺灣朋友這樣評論野柳,“美麗的景色,可惜都被大陸客佔據了。”如何平衡旅遊收入與環境保護向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於陸客,相信臺灣人的心情也是複雜的,只是希望大家可以理性看待這個問題,而不是一竿子打死。

隨處可見的化石,紋路清晰而工整,彷彿被人細心雕琢過一番。

清澈見底的海水中不時有小魚遊過。

這就是最為有名的女王頭。它彷彿真的像一個高貴的女王,世界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一睹其真容。

因為太像,所以在看到的一瞬間真的很難想象這是大自然的產物。

在野柳,有一尊漁民的雕像,他就是在民國53年(1964年)英勇救人的漁民林添禎,可惜最後因為天氣惡劣,他與落水者雙雙罹難,為了紀念這位平民英雄,在此地豎起了雕像,一晃眼,這尊雕像也有半個世紀的歷史了。

就在來時看到的廟宇對面,正在唱著戲,雖然臺下一個觀眾沒有,演員仍然很認真的在表演,朋友告訴我,他們是表演給神明看的,清明節,除了是祭拜祖先的節日,同樣也是祭拜神明的日子,這僅僅才是預熱的開始。

路邊一隻慵懶的喵星人。

從野柳離開,我們依舊先坐公車到達基隆,然後轉乘更為方便的臺鐵回臺北市區。基隆火車站依舊一副古樸的模樣,斑駁的牆壁,略為昏暗的走廊,都讓記憶停留在了往昔。

臺鐵的車廂和捷運類似,嶄新而舒適。相對於高鐵,只是停靠的站點較多而已,不趕時間,坐上臺鐵欣賞窗外的風景也是一種享受。

在捷運南港站的牆壁上意外發現了驚喜,幾米的《地下鐵》躍然在上,如同童話照進現實,這部多年前的繪本早已成為腦海中深深的回憶,如今突然看見,一種親切的美好湧上心頭。

在臺鐵車站買的便當,60元新臺幣(也有80、100其他價位和菜式可以選擇),肉、滷蛋、蔬菜都有,很超值,據說也相當美味,經常供不應求,很多遊客會慕名而來買便當吃。遺憾的是因為晚上要趕往另一個朋友Eric家吃晚餐,我沒能品嚐,只能看著過個眼癮,於是,下一次的寶島之行心願單上又多了一個名字。

從捷運站出來,已經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明天將暫別臺北,向臺南進發。

【臺南✿唱不完的鄉愁】

沒有太過匆忙的度過上午時光,在朋友的安排下,我們今天將前往臺南。
臺南,臺灣文化的發源地,臺灣最早開發的城市,也可謂臺灣歷史最為悠久的城市。1661年,明朝將領鄭成功佔領臺灣,結束了荷蘭殖民者長達38年的殖民史,在歷史的長河中,臺南眾多古蹟被儲存了下來,安平古堡、赤崁樓、臺南孔廟等眾多古建築見證了臺南的發展變遷,雖然臺南早已不是那個繁榮的“臺灣之源”,但臺南絕對是一個重溫臺灣歷史感受傳統的不二之地。無論是建築、小吃還是習俗,臺南都儲存著一份傳統而樸實的風貌,而無法阻擋的現代氣息又讓臺南有著一份融會貫通的魅力。臺南如同一曲唱不完的鄉愁,熟悉而悠揚,永遠在遊子的心頭回蕩。

我在寫以上這段文字的時候突然覺得詞窮,為什麼我對臺南的註解是“唱不完的鄉愁”,我也不太明白,只是當我想起這個匆匆而過的古老城市時,鄉愁,這個詞不經意就跳入了我的腦海,對於中國人來說,鄉愁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它既是一種憂傷惶恐,也是一種眷念與不捨,臺南非我故鄉,卻讓我有一種鄉愁的情緒在心頭。如果非要在臺北和臺南中比較哪裡更有臺灣味,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臺南,我知道這種臺灣味也許會慢慢消失,只是一廂情願的希望它可以留的再久一點……

在臺北車站搭乘臺北到臺南的高鐵,差不多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好像走過了不僅是路程,也是在時光中逆行。

臺南的新城區,和繁華的臺北相似,而這並不是臺南最真實的模樣。

一到臺南,飢腸轆轆的我們決定先去覓食。在正興路閒逛,整條街都是各種小吃甜品,因為網路巨大的影響力,如今臺南也成為了熱門的旅遊地,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那些或文藝或傳統的小吃店常常人聲鼎沸,門前經常需要排著長隊。而實際上,除了這些善於宣傳的店鋪,還有很多也許只有當地人才找得到了美食祕境,這些地方才是最為道地的臺南風味。

這家就是臺南非常有名的泰成水果店,1935年開業至今,歷史相當悠久,然而之前因為是單純的水果店,與其他店並無二致,自從老闆創新的將哈密瓜與水果冰沙和哈密瓜果肉結合,發明了“瓜瓜冰”,從此水果店已不再是傳統的水果店,搖身一變成為了新型甜品店,深得年輕人的歡迎。
由於等候的隊伍實在太長,加上還未進食的我們想要覓得能果腹的食物,所以就匆匆離開。(對於這家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移步去看看其他網友寫的介紹//gonglue.taiwandao.tw/MeiShi_11161.html)

在正興路上,人氣和泰成水果店有得一比的就要屬“蜷尾家甘味處”了,這是一家專門賣冰淇淋(搞不懂現在所謂的霜淇淋有什麼差別)的店,離泰成水果店不到一百米的距離,據說這家店一天至少能賣出去300支。雖然直到離開臺灣都沒能品嚐到這人氣爆棚的美食,不過也許想象中的味道會更加美味吧,沒關係,同樣,記在心願本上吧。

看看這兩位帥哥的表情,就知道這冰淇淋的味道如何了。

各種很有味道的小店。

在臺南,我們與Alex匯合,Alex是地道的臺南人,在他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沙卡里巴覓食。沙卡里巴,是臺南小吃的聚集地,源於日語“盛り場”的發音,沙拉里巴也就是“熱鬧的地方”的意思,這個形成於日據時代的小吃街如今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得而知了,而其實這裡的食物才是最為傳統地道的臺南風味,其中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店鋪,代代相傳延續至今。

在臺南眾多的美食中,最讓我難忘的要數米糕和棺材板了,米糕,單聽名字,讓我誤以為是如同年糕一樣的中式糕點,卻發現完全理解錯誤,比起米糕,油飯的名字可能更加貼切,糯米的清香配上豬肉的油脂的香味,讓人光聞到就充滿食慾,配上清淡的白蘿蔔和貢丸湯,一種滿足感油然而生。
而棺材板,之前早有耳聞,卻一直不知為何物。吃過方才發現,酥脆的土司配上中間用高湯勾芡過的雞肉、蝦仁、土豆、胡蘿蔔等等餡料,口感如此特別,是一款中西合璧的奇異美味,讓人欲罷不能。另外,有一點不得不提,Alex帶我們去的這家棺材板店的創始人就是棺材板這道美食的發明者許六一先生,當年許先生綜合了駐臺美軍的口味,發明了棺材板,卻不曾想這道小吃能聲名遠播,成為了臺南一道不得不吃的小吃。

從網上copy了一份關於臺南香腸熟肉的介紹供大家參考。

臺南傳統點心香腸熟肉,在長期發展下來,以食材豐富做工細緻聞名,內容可分三大項,一為腹內,包括豬心、肝、肺、腸、舌、尾及豬頭皮,日據時代,日人吃豬肉並不吃腹內,所以這些都是臺灣人的桌上佳餚。二是海鮮,以鯊魚、小卷、蝦卷為主。三為雜項,以醃腸、粉腸、糥米腸、肉丸、肉卷、蟳丸、三色蛋、冷筍、苦瓜、菜頭、韭菜為主,古早時因無冷藏裝置,上午菜市場所販售之新鮮肉、海鮮不能久存,故若至中午尚未出售,即以加工製造或烹調加熱處理成熟肉,在60年代左右,香腸熟肉攤仍依照傳統作息方式,下午才出攤,也是臺南人的下午茶。

具體的介紹大家可以移步到這裡瞭解一下//www.5i01.cn/waypointdetail.php?id=13724

想嘗地道棺材板的朋友,按圖索驥吧。

刨冰,這個深得年輕人喜愛的小吃其實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而刨冰在臺灣被發揚光大了,各種口味讓人目不暇接大飽口福。吃冰的店同樣在沙卡里巴可以找到,同樣是價廉物美的老字號。到了臺南,可以說就是到了美食的天堂。

除了刨冰,還有其他各種清涼又營養的小吃可以選擇。

裡面很有料的冰。

除了小吃店,在沙卡里巴還有著很多其他老店,下面圖片中的這家店就是專門賣紅白喜事用品的店,被子、花球、嫁衣因有盡有。

這家店是專門買美國貨的,曾經這裡也是美國大兵經常光顧的地方。這樣的進口商店也就應運而生,直到今天,這家小店依舊保持著自己的特色,不曾改變。

逛的差不多,回Alex家稍微休息,Alex把紀念梅豔芳逝世十週年的演唱會放出來看,加上剛剛不久是哥哥的忌日,讓人唏噓,原來時光不知不覺已經走了這麼久,那份感動卻每每聽到那熟悉的歌聲而被喚醒,原來他們一直在腦海中鮮活著,不曾離去。

聽歌到八點,終於覺得有點餓了,於是繼續出門覓食。在臺北,夜晚的各種小吃店已經讓人無從選擇,而臺南更甚,哪怕九點以後,人氣小吃店依舊人聲鼎沸,雖然恰逢清明,有店家歇業回家祭拜,但依舊還有很多吃的可供選擇。

在覓食的路上,Alex問我們要不要去吃意麵,我很是奇怪,為什麼要在臺南吃義大利麵呢?Alex和Eric討論著意麵配包子很不錯,聽到這裡我更是驚訝了,居然義大利麵可以配包子,於是感嘆了一句“真是中西合璧呀”。這下輪到Alex詫異了,“什麼中西合璧吶,明明是中中合璧!”。“意麵不是義大利麵嗎?”“哈哈,當然不是啦,意麵是臺南的面啦!”
原來,我孤陋寡聞了,臺南有一種麵食叫意麵,此意麵非大陸常常講的意麵。之所以取名「意麵」乃是在撖面時必須出力,原稱「力面」,而因出力時發出“噫”“噫”的聲音,故沿用為「意麵」。值得一提的是,在制面過程中,不加一滴水,而完全以鴨蛋代替水分,如此制做出來的意麵自然有一股特殊的香味。
在臺南吃意麵,就如同在北京吃豆漿油條(臺灣人也吃)、在四川吃擔擔麵一樣平常,它早已成為深入每個臺南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食物了。意麵分為湯麵和乾麵,口感勁道,味道濃郁,如果來臺南,決不能錯過。

即使過了晚上九點,這家老店依然生意紅火。

意麵搭配餛飩湯,再一次被臺南傳統而樸實的美味所征服。

吃完夜宵,繼續閒逛。漫步在充滿文藝氣息的神農街,各色的店鋪、咖啡館在昏黃燈光的映襯下多了一份溫馨與浪漫。

這家帶著自嘲意味的咖啡店很有味道,裡面有著老闆從各種途徑收集到的玩意兒,舊雕塑、老傢俱,處處充滿了華麗麗的混搭風,讓人著迷。

今晚關於美食的旅途並沒有結束,因為夜宵後當然也少不了甜品來消食,一碗冰涼的紅豆湯在這炎熱的夜晚讓人感到無比清涼。

接近深夜,拖著疲憊但興奮的身體回到Alex家,洗澡睡覺。明天,將繼續探尋這座古都除了美食外的另外一面。

第二天早早起床,閒逛到街上的早餐店覓食,向來路痴的我不敢亂闖,加上仍在假日很多店依舊大門緊閉,所以隨便在就近的路邊找到一家早餐店,點了一份雞絲麵和鮪魚卷,一中一西各有風味,但是一樣的是都很美味。

吃完早餐,臺南的古蹟在等著我們,一天下來,安平樹屋、安平古堡、赤崁樓,臺南孔廟……各個古蹟加上大街上隨處可見的殖民建築,清晰的在我面前勾勒出臺南的樣子。

在臺南,有個名字不得不提,林默娘,她有一個更為知名的名字——媽祖。媽祖是中國東南沿海所信奉的海神,救苦救難、助人為樂的中華傳統美德的化身。其原型為宋代女子林默娘,因在二十八歲營救遭遇海難的父母而淪為波臣,當地人民感念其孝心開始奉祀林默娘。此座公園,為的就是紀念林默娘因孝親而成道,希望能發揚大孝之道。(從網路整理而來)

這尊林默娘像的特別之處在於,她並非其他媽祖廟中一副年長者模樣,而是保持著其二十八歲遇難前的少女樣貌,寓意著少女孝順的美好典範。

從林默娘公園出來,繼續著臺南古蹟之旅。下一個地方,亦是大名鼎鼎的景點。安平樹屋。維基百科上這樣介紹安平樹屋:

安平樹屋的前身是德記洋行的倉庫,後來在日治時期與德記洋行建築一同交由“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使用。二次大戰後,該倉庫一度又被繼承的臺鹽所使用,但後來任其荒廢,以致於建築物被榕樹入侵、共生而成今貌。
安平樹屋的特色就在於,盤根錯節的榕樹與廢棄的房屋融為了一體,形成了一種自然與建築奇妙的結合景觀,其中一個最值得觀賞的地方就在於光線透過茂密的樹葉呈現出變幻無窮的光影效果,可惜,今天有陣雨,到達安平樹屋不一會就下起了小雨。

這棵樹按耐不住在屋裡的陰冷,決定張開懷抱擁抱外面的陽光。

任性而為的榕樹。

雨有越下越大的趨勢,無心在這裡逗留,決定前往下一個景點,安平古堡。

在樹屋附近,有一家賣冬瓜茶的小攤,Alex推薦我們喝一喝這裡的冬瓜茶,雖然由糖熬製,卻不甜膩,反而很清爽。無新增的冬瓜茶是無論夏冬都適合喝的天然飲品,也是很多臺灣人兒時的回憶。另外,這裡還可以買到冬瓜茶料,自己帶回家用開水沖泡便可飲用,不過因為是由新鮮的冬瓜製成,所以保質期並不長,到臺南,一定要喝喝看這古早的口味。

不知不覺已到中午時分,如同蘇打綠的《他夏了夏天》中所唱“中午吃便當,是他最大享受”。對我而言,中午吃飯同樣是最幸福時刻,更何況現在身處美食天堂。

所謂的柺棍冰激凌和小時候吃的泡筒其實是一樣的東西,不過是把冰激凌放在中間了而已。

依舊吃的是臺南傳統美食。蚵仔煎,正確的讀法應該是ǒu ā jīan,也就是牡蠣煎,以加水後的地瓜粉漿裡攪拌入蚵仔、蛋、蔥或蒜等食材所煎成的餅狀物。深得閩南、臺灣人民的喜愛的平民創意美食。味道上,仁者見仁吧。蝦卷和魚丸湯不必多言,昨日也吃過,吃不膩。

吃過午餐,漫步到不遠處的安平古堡。安平古堡,古稱奧倫治城(Orange)、熱蘭遮城(Zeelandia)、安平城、臺灣城,位於今臺灣台南市。最早建於1624年,是臺灣最早的要塞建築。自建城以來,曾經是荷蘭人統治臺灣的中樞、也曾經是鄭氏王朝3代的居城。(摘自維基百科)

安平古堡是臺南的地標建築之一,它代表著一段不可忘記的歷史,向遊人述說著那久遠的故事。

古堡內的鄭成功雕像。鄭成功的出現,可謂徹底改變了歷史發展的方向,漢人文化也在鄭成功收復臺灣後而得到發揚光大。

從安平古堡上俯瞰臺南,比起臺北幾乎清一色鱗次櫛比的高樓,臺南則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高矮錯落,反而有一種和諧的美感。

下一個景點,我們將前往赤崁樓,赤崁這個名字,曾是臺南的舊名。赤崁樓前身為1653年荷治時期興建之歐式建築普羅民遮城(Provintia,亦稱省城、攝政城、紅毛樓、在地人叫“番仔樓”),曾為全島統治中心,至清代已傾圮,僅留部分殘跡。(摘自維基百科),曾經至高權力的象徵之地,如今人去樓空,只剩下孤單的樓閣在守望著。看過了大陸各種樓閣廟宇的人們也許並不會對赤崁樓有多大興趣,然而它卻是一個值得了解的地方。

從赤崁樓出發,本想先去臺南孔廟,卻發現原來“全美戲院”就在不遠處。全美戲院是導演李安的電影啟蒙之所,這裡是他學生時代經常造訪的地方,而全美戲院的外牆仍保留著原來的模樣,一些新近上映的片子卻仍然用手繪的海報,讓我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年前對電影海報最初的記憶。

全美戲院對面的牆壁上有對李安的介紹,但是如同斑駁的牆壁一樣,褪色發黃和牆壁融為一體。

手繪的海報讓人不禁想起曾經的光影歲月。

戲院附近小巷中各種塗鴉很有藝術感。

《飢餓遊戲3》的手繪海報,視覺衝擊力極強。

彩虹般的流蘇。

這其實是一位藝術家的徵友啟事。

看過《五十度灰》的朋友,對這家店賣的東西一定不會陌生,可惜今日歇業,沒能進去逛逛。

很多古老的建築就這樣屹立在街頭,與新建的房屋交錯著,比如這間林百貨。
林百貨是臺灣目前唯一擁有頂樓神社的百貨公司,開幕日僅比當時臺北市榮町的菊元百貨晚七天開幕,並與之並稱為臺灣日治時期南北兩大百貨。
1932年開幕時它是當時臺南市最高的建築,且配有南臺灣第一部商用電梯,以及許多現代化裝置,是日治時期臺南末廣町繁榮的象徵。在二次大戰後曾改為其它用途,亦曾長期閒置,後來公告為市定古蹟,經修復後成為臺灣僅存最古老的西式百貨歷史建築。(整理指維基百科)

幫朋友在林百貨買的布袋戲人偶,390元新臺幣,做工相當精緻。

誰能看出這是消防隊?

此行的另一個景點——國立臺灣文學館因為整修而沒有開館。只好列在心願名單上。

今天最後一站,去了臺南孔廟,臺南孔廟。儒家文化在世界各地均有受眾,而孔廟則是儒家文化的象徵,對於儒家文化知之甚少的我,並沒有看出臺南孔廟的差異之處,而臺灣的廟宇總的來說都是精緻大氣的,最難能可貴的是能一直很好的保護著。

結束一天的行程,晚餐是到阿霞飯店繼續吃臺南特色小吃。阿霞飯店,起初也只是一個廟口賣熟肉的小店,但由於經營者獨具眼光,一直堅持創新,用料考究,最終經歷了三代發展成今天的規模,成為了臺南首屈一指的餐廳,吸引了眾多名人前來光顧(包括李安)。可以說,阿霞餐廳是臺南小吃的集大成者,吃不慣路邊攤的朋友同樣可以去阿霞飯店品嚐到地道的臺南美食。

紅蟳其實是螃蟹的一種,產於浙江、兩廣、福建以及臺灣沿海一代,因懷孕的雌蟹,體內會產生紅色或者黃色的膏而被稱作“紅蟳”,其營養豐富,肉質鮮美,有“海上人蔘”的美譽,而紅蟳米糕則是將紅蟳與臺南傳統的米糕搭配製成,十分美味。而香腸熟肉本來就有很多種類在其中,我們這次吃的香腸熟肉裡有烏魚籽、蝦棗、蟳丸和粉腸,算是香腸熟肉中最為精華的搭配了。

又是匆匆而過的一天,明天我們將離開臺南前往墾丁。不捨臺南的古樸與現代的交織,不捨臺南的美食。而還好,我知道,這一次僅僅是開始,還會再來的。

臺灣盛產水果,而臺灣人最愛的,應該要算芭樂了吧。以前經常在電影中聽到“香蕉你個芭樂”,這句罵人的粗俗中的兩種水果,恰好都是臺灣盛產的。而我因為生長在四川邊陲的熱帶城市,從小也吃過芭樂,只是一直不得其名,原來我們一直叫的紅心果就是紅心的芭樂呀,不過現在常常看到的是白心的,其實,白心的芭樂也一樣好吃、脆脆的有著一種特別的清香味。

早上,Alex切好了一盤芭樂,被我們一掃而光了。

上午,我們將前往臺南之旅的最後一站——奇美博物館。奇美博物館由奇美集團創始人許文龍先生出資修建,裡面展出的全是許文龍先生自己收藏的來自世界各地的6000多件珍貴藏品,該館於今年年初正是開幕。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藏品價值連城,包括羅丹著名的雕塑《思想者》也在奇美博物館內。

奇美博物館的造型和白宮很是相似。

因為對館內藏品的保護,奇美博物館內是禁止拍照的。所以只能在外面拍拍其雄偉的外觀。

博物館屋頂精緻的天使雕像。

博物館外氣勢恢巨集的阿波羅雕像,強烈的歐式風格讓人恍惚覺得身在歐洲。

從奇美博物館出來已經是午後,在博物館內吃過午餐(比起臺南小吃,博物館裡的西餐不好吃且貴)後,我們趕到高鐵站乘坐從臺南到高雄的高鐵。

在館外對面的馬路就有到高鐵站的公交車,十分方便。

從臺南坐高鐵,十五分鐘左右就可以到達左營站,在左營站,我們與Ryan匯合,一起前往墾丁。不得不提,因為Eric、Alex、Ryan三個人的熱情好客,讓這次臺灣之行輕鬆許多,而也正應了那句話,臺灣最美的風景,是這裡的人們。

坐上Ryan的車後一路賓士,兩個小時左右,我們就到達了臺灣最南端——墾丁,眼前是藍的不真實的海水,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的閃動著,視線一望無際沒有任何阻隔,我對海的情結此刻早已按耐不住,巴不得趕快去擁抱這碧海藍天。

【墾丁✿碧海藍天的擁抱】

對於墾丁的瞭解,我無法免俗的說,是因為《海角七號》,而後又因為李安的《少年派》讓我毫不猶豫的將墾丁列為第一次臺灣之行必到的地方。墾丁,沒有臺北的現代化、沒有臺南那麼多古早味的小吃,但對我來說,墾丁的碧海藍天已經是此行最好的禮物了。

到達墾丁第一件事當然還是先填飽肚子,中午那一餐實在是沒有多少分量。

這家“冒煙的喬”整體風格非常美式,與墾丁炎熱的天氣還真是很搭。在這裡我們點了一份披薩當做下午茶,留著肚子到晚上。

吃完披薩,找到旅店住下,墾丁的夜晚也悄然開始了。走在熱鬧的墾丁大街上,感受著和天氣一樣炎熱的喧鬧人流。

雖然墾丁大街上吃的東西很多,可比起臺南,特色少了許多,可能也是因為來墾丁的年輕人居多的原因吧。在墾丁大街走了一圈,實在找不到想吃的東西,於是隨便進了一家中餐館。味道很一般,服務也很一般,這算是我在臺灣吃過最差的一餐了,所以連拍張圖片的興致也全無。

吃完晚餐,回酒店聊天,沒想到光是兩岸的文化和習慣差異就讓我聊得很high,原來大家對彼此都存在著那麼多的疑惑或者誤會,只有當溝通後,方才理解,或者開始理解。比如,我說,大陸人覺得臺灣人說話太嗲,太溫柔,而Eric說,為什麼大陸人說話那麼大聲,感覺語氣很重呢?我無法解答,想想還真只是習慣問題而已,沒有孰是孰非。而在和幾個臺灣朋友的相處中,我逐漸發現相似與不同的地方其實很多很多,不過還好,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能理解對方,而有些問題卻是註定無解的,比如大家都懂的。

來臺灣這幾天,不時會有雨,在臺南遇到了雨,墾丁也是一樣。而後在臺北則是經歷了連續三天的陰雨。墾丁的雨很短暫,有時候還是東邊日出西邊雨的狀態,如同小朋友的臉一樣,陰雨過後很快又天晴了。

剛剛還下著小雨,轉眼就可以看到彩虹了。

真的已經許久沒有見過彩虹了,所以當彩虹出現,心中居然有一種久違的興奮之感。

這家民宿的外牆太美了


。下次來絕對要住這一家,哈哈,後來回來在網上看好了,叫優閒民宿,於是任性的決定下次去住這裡啦,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直接移步//www.fishtrip.cn/houses/J4wOOVHDBvY?referral_id=1268531884 預定

華麗麗的牆繪。

如果去便利店,有兩樣東西絕對不能錯過,一個是便宜又好喝的咖啡,另一個則是烤腸,無論是711還是全家、OK都有好喝的自制咖啡販賣,價格低至20元新臺幣,有時候還會第二杯半價,而烤腸的賣點則在於幾乎裡面全是肉而非澱粉,豬肉的香味四溢,肉質細膩有嚼勁,回到北京後很是懷念這味道,雖然我告誡自己要少吃肉多吃素,卻忍不住會懷念。

最愛芝士!

在臺灣,麥當勞叔叔比肯德基爺爺要受歡迎。

吃完早餐,我們前往社頂自然公園,與墾丁森林遊樂區並列為墾丁國家公園兩大森林區,沒有太多人為雕琢痕跡,純天然的一個景點,景區內綠樹成蔭。數十處石灰岩洞穴裡面有著各種奇石。對於臺灣其他景色而言,這裡並沒有什麼特別,所以遊客並不多。

從社頂公園出來,遇到了正要來春遊的大批學生。

在回程路上,路過華泰瑞苑墾丁賓館,這家賓館環境優雅,依山傍水,但價格不菲,因其中有當年蔣公曾下榻使用過的書齋作為賣點,對於蔣公這位歷史爭議人物,大家多多少少都會好奇,為蔣公“視察”而建的賓館遍佈全臺,如今“蔣”字招牌已經成為了這些商家吸引遊客(特別是大陸游客)的金字招牌,只是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買賬呢?

參觀完蔣公書房,我們前往今天住的民宿。找到一家靠海的民宿,視野很好,2000新臺幣的價格也可以接受,室內的佈置則無特別。淡季來墾丁,選擇很多,所以不用擔心訂不到房間。我們來之前,正好是墾丁的春吶音樂祭,自然人滿為患,而我們來的時候,人潮才剛剛退去。

在民宿稍作休息,下午將前往近幾年大熱起來的白沙灘。白沙灘,本是一片無人的海灘,因為李安的《少年派》而名聲鵲起,成為了新的旅遊聖地。Pi被衝上岸的沙灘,如今已經已是人潮如織,少了一分寧靜,多了些許喧鬧,恍惚覺得身處東南亞某片熱鬧的海灘。

從白沙灘游泳歸來,我們匆匆趕往關山看日落,雖然下午天空一直烏雲連片,但墾丁多變的天氣卻讓日落成為可能。到達關山,發現已經有很多遊客在等候了,長槍短炮一字排開。只是由於雲彩太厚,把落日的餘暉遮擋不少,萬丈光芒的壯麗景象並未出現,厚重的雲彩如同一塊幕布,將陽光緊緊的擋在了身後,將天幕降下,最終漆黑一片。

雖然是手機不夠給力,但是對落日一直情有獨鍾。

看完落日,體力消耗殆盡,繼續閒逛著覓食。今天沒有再去熱鬧的墾丁大街,而是選擇了較安靜的恆春小鎮,恆春,也就是《海角七號》的拍攝地,阿嘉的家、古城門都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夜訪恆春,並沒有想過是要重溫電影中的畫面的,結果走過一圈發現,比起熱鬧的墾丁,恆春小鎮更值得花上一天的時間慢慢閒逛,現實所迫,這個心願留到下次實現吧。

路上突然看到一家薑母鴨店,大家一拍即合去吃鴨。這只是一個臨時的決定,事後想起了卻覺得如此明智,夏季正是吃鴨子和姜的好時節,而薑母鴨也是閩南和臺灣地區非常有名的小吃了,經歷了昨日晚餐的失敗體驗後,美味的薑母鴨終於讓我們大飽口福。

吃完飯,繼續在恆春小鎮閒逛,果然這個小鎮遊人少了不少,難得的有著一種夏日的寧靜之感,也許對於古鎮來說,寧靜祥和才是它本來的面貌吧。

恆春有很多很有特色的小吃和點心,比如洋蔥酥,外皮如同鳳梨酥一般,內陷全是甜甜的洋蔥泥,現烤現賣,據說全世界僅此一家,絕無分號。

還有麻糬,來臺灣一定要吃,香甜軟糯,不黏牙很Q彈。

翌日,我們將前往在墾丁的最後一個目的地,鵝鑾鼻燈塔。對於燈塔我也是有情結的,如同我的自行車情結、大海情結一樣,每每看到燈塔,就有一種身心愉悅的暢快之感。

早上六點,太陽已經光芒萬丈,早早就沒了睡意,站在陽臺上享受這難得的安靜。

嘗試一下大家都在玩的多重曝光。

美貌的鵝鑾鼻燈塔潔白而肅靜。在純淨的湛藍天空下格外養眼。

跳躍模式開啟,用手機的連拍功能很實用,拍懸浮很給力。

Ryan是搞怪天王

從鵝鑾鼻燈塔返回,經過了同樣著名的“風吹沙”,風吹沙,果然名不虛傳,強勁的風中帶著大顆的沙粒,撞擊著裸露在外的面板。所以建議大家看看就好,不宜久留。

一張不算全景的全景。

在回高雄之前,我們還有一項美食計劃未完成,那就是去品嚐屏東很有特色的豬腳。豬腳其實並不特別,算是很常見的滷味。不過一家店能傳承多年卻實屬不易。屏東的林家豬腳則是這樣一家老字號,和臺南的阿霞飯店一樣,吸引了不少名人的光顧。

這家店讓我覺得驚豔的並非豬腳,而是山蘇和野蓮這兩道清炒素菜。這兩道菜都是臺灣特產,清淡爽口,沒有苦味。如果來屏東,一定要點來吃吃看。

【高雄✿管中窺豹的沉靜】

如果說此次臺灣之行是匆匆一瞥,那麼對於高雄真的是管中窺豹了,在美麗島捷運站稍作停留,在打狗領事館喝了咖啡,我們就與這座城市告別。這座城市對我而言是沉靜的,少了一份喧譁、少了一份古樸,卻如同一位害羞的人,沉默不語。實際上,高雄如同臺灣其他的城市一樣,同樣值得去了解,去感受,只是時間匆匆,也許下一次,可以將這裡作為寶島之行的起點吧。

美麗島捷運站,位於臺灣高雄市新興區,為高雄捷運紅線、橘線交會的捷運車站,為高雄捷運初期路網唯一的轉乘車站。美麗島站是以1979年12月10日在此地爆發、震驚臺灣社會和影響民主運動發展的美麗島事件為名。本站由日本建築師高鬆伸所設計,以祈禱為主題象徵。車站內部之公共藝術作品-光之穹頂,乃由義大利藝術家水仙大師(Narcissus Quagliata)親手打造。美國旅遊網站”BootsnAll”於2012年初評選全世界最美麗的15座地鐵站,美麗島站排名第二名。(整理自網路)

聽Eric講,雖然美麗島捷運站真的很美,可是其實在高雄坐捷運的人真的不多,由於生活習慣等原因,普通民眾更喜歡摩托車這樣的交通工具。另外,高雄的捷運和臺北並不是同一個系統運營,所以悠遊卡在高雄是不能使用的。

從美麗島捷運站離開,我們前往打狗英國領事館。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對名字中的“打狗”很好奇,因為這裡最早是平埔族原住民(馬卡道族)的居住地,盛產竹子得名“takau”(平埔族語,意為竹林),漢語音譯為“打狗”,“打狗”便是高雄最早的名稱。
打狗英國領事館建立於1866年(同治五年),是清朝境外人在臺灣正式建造的第一座領事館。領事館內部目前陳列珍貴的高雄歷史資料、圖片、實物及模型,所以領事館又名高雄史蹟文物館。(整理自網路)

打狗英國領事館也是大陸游客最常來的景點,所以聽著熟悉的口音,突然恍惚覺得是在大陸的某個景點,而非臺灣。

打狗英國領事館中成列的帆船模型。

在打狗英國領事館,可以看到高雄86大樓和船隻如梭的高雄港。作為大型港口城市,高雄每天都會有來往於世界各地的船隻通行。

路過駁二藝術特區,由於傍晚要返回臺北,只能在車上匆匆一瞥,不過誇張又不失傳統的雕塑還是瞬間吸引了我的目光。

可愛的Ryan一路將我們送到了左營高鐵站,我們不得不與他告別,相聚的日子總是短暫,期待著與他在不久的將來重逢。

回到臺北,已經傍晚,剛下過雨的臺北街頭到處溼漉漉的。而這時Eric提議去吃魯肉飯,之前一直念念著要吃魯肉飯的我欣然接受。在捷運站附近找到有名的“鬍鬚張”魯肉飯,大快朵頤起來。

魯肉飯,在我看來,是臺灣最樸實平民的食物了,一份飯,配上切碎的滷肉,便宜、美味,又能果腹。據說魯肉飯的由來是過去的祖先從大陸到臺後,因為節省把肉切成小塊滷後攪拌飯中,既省錢又省事,和其他各種臺灣小吃一樣,魯肉飯聚集了民間的大智慧。如果臺灣拍《深夜食堂》,魯肉飯必排在第一位吧。

【九份✿煙雨迷濛的往昔】

令人沒想到的是,臺北的雨淅淅瀝瀝連下三天,最後三天在臺北的時光因為雨而變得清靜平和下來。也許是因為《悲情城市》或者《多桑》給我留下的印象太過深刻,=,我印象中的九份就是煙霧氤氳的,這樣的天氣去九份,也許更能體會到電影中那份情愫吧,我安慰自己想道。

攻略上講,去九份如果做汽車,需要在捷運忠孝復興站一號出口等車,需一個半小時左右。而當我們出了捷運站,卻並沒能找到車牌,很多遊客如同我們一樣,茫然了。這時有人在叫著要不要去九份,可以拼車。在大陸經常被“宰”的我,自然提高警惕,不敢貿然行動,隨即去問路邊開店的MM在哪裡可以坐到公交車去九份。MM很熱心的解答,但是還是建議我們拼車去,因為時間更短,價格也算合理,加上下雨天拼車會方便很多。於是我們和另外四位大陸來的遊客一起拼了一輛計程車,每人200元。四十分鐘左右到達了九份。

雖然下著雨,九份卻依然熱鬧,基山街依舊人山人海。

基山街上全是賣小吃和旅遊紀念品的商店,在我看來,和別處並無二致,如果想尋找一份寧靜,那麼九份已經不再是那個小小安靜的村莊了。

九份的山連著海,煙雨迷濛中別有一番味道。

九份因為《悲情城市》而被大家熟知,想必很多人是來這裡找尋電影中的那份記憶吧。

在一家小店意外看到吳念真所代言的啤酒廣告。想想真是巧合,來九份是因為看了他的《多桑》,對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楊德昌的《一一》裡那個有些內斂沉默的黑瘦中年人的形象,轉眼多年過去,如今他已是白髮蒼蒼的老者,而我竟然一下沒能認出來。

“昇平戲院”曾是九份最為熱鬧的娛樂場所,歌仔戲、電影、新劇、布袋戲等各種表演讓整月份演出皆為滿檔,開演的時候不僅讓 一、二樓600個座位滿座,連走道都站滿想要看戲的觀眾。它曾是當年臺灣金礦業興盛時期的標誌之一。民國60年代之後,隨著九份礦業蕭條,人口流失,輕便車軌道拆除,戲院的經營也隨礦業的沒落、電視三臺開播而沉寂,於民國75年(1986)終結束營業,往昔的「歌舞昇平」亦隨之走入歷史。 (整理自網路)

昇平戲院的小賣部仍舊保持著原來的模樣。

來了九份,還有一個地方不得不去,那就是金礦博物館。在九份老街那家全家便利店旁邊乘坐到金瓜石的公交車即可以到達,很方便。
九份曾經是臺灣最大的金礦區,採礦業非常發達,日本人在此設立採礦基地,掠奪財富。吳念真的《多桑》裡面的父親也就是在這裡工作。而隨著採礦業的沒落,這一段歷史也就此宣告一個段落。

曾經的礦洞。

如今,這隻萌萌的土撥鼠成為了金礦博物館的吉祥物。

採礦史其實是一段被剝削的血淚史,在日據時代,採礦工人不過是在替日本人“採礦”,這裡的一切都不是自己的。這段歷史在王童導演,吳念真編劇的《無言的山丘》中就有描寫。

這是金礦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塊重達220公斤999純金大金磚,遊人可以伸手去觸控,當片刻的土豪。

其中還展出了很多精美的金器。

九份是個不折不扣的山城。

從九份離開,我們仍然是包車返程,同車的遊客去購買免稅商品,而我則要去完成此次臺灣之行的另一個心願——看電影。
之前一直很關注的張艾嘉的新作《念念》4月10日在臺灣上映,於是迫不及待來到之前來過的西門町,找尋幾家電影院後卻遺憾的被告知大部分沒有拍片。即使有,也沒有場次可以選擇,因為一天就一到兩場。於是只能就近選擇一個小時之後那一場。這件事讓我感嘆,原來文藝片在臺灣也會遭遇如此窘境,哪怕是大名鼎鼎的張艾嘉的作品,而在大陸也是一樣,文藝片無論好壞,都被影院經理視作小眾,沒有市場,所以並不打算多排,而在我看來,所謂的文藝片,除了那些導演裝逼故作姿態以外,很多片子是很大眾很生活的,比如《念念》、比如《闖入者》。只是很遺憾,在寫下這段文字的4月30日,《念念》在大陸公映,同樣排片率慘不忍睹,不得不令人嘆息。

當然,這樣的電影大陸永遠在影院看不到。

日本動漫,無論在大陸還是臺灣,都有很多粉絲,可惜,大陸還是看不到。

在臺灣看一場電影並不便宜,而且居然不支援銀聯卡刷卡,有點奇怪。

整個影廳不到五十個座位,非常的小,而在放映前會有很多片子的貼片廣告,每個都讓我充滿好奇,臺灣看電影最大的好處在於,進口片往往都會與美國同步上映,甚至更早,比如大熱的《復仇者聯盟2》。

看完電影,在西門町閒逛覓食,繼續著熟悉而喜愛的魯肉飯。

【淡水✿冷清的漁人碼頭】

離開前最後一天時間,雖然還是下著雨,但是還是想利用這時間多看看臺灣。早上,Eric正好無事,載著我們到離他家不遠的烏來走走。
烏來,是泰雅族的聚集地,群山環抱,景色秀美,以溫泉、瀑布而聞名。因為供給全臺北的翡翠水庫就位於此,所以烏來禁止任何工業開放,完全保護了起來,青山綠水的環境讓人彷彿置身天然氧吧之中,雖然這樣的風景並不特別,卻讓人多了一份親切之感。

從烏來出來後,我們前往此次臺灣之旅的最後一個目的地——淡水漁人碼頭。一直聽聞漁人碼頭的夕陽很美,今天雖然看不到夕陽,雨中漫步一番相信也會有特別的體會吧。

偶遇兩支落湯的鴿子,雖然離得很近,但它們絲毫沒有懼怕我的意思,仍然在那裡一動不動,若有所思。

下雨的上午,漁人碼頭遊客很少。即使下雨,也抵擋不住我想跳躍的慾望!

從漁人碼頭離開,去西門町幫朋友代溝,面膜、筆記本以及一些伴手禮。雖然下著雨,西門町依舊熱鬧如常,在誠品發現了萌物,雖然明知道這裡禁止拍照,卻忍不住拿出手機拍了一張,罪過。

小小一隻就要350元新臺幣。

今天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與Hank告別。Hank和Eric、Alex、Ryan一樣,讓我對臺灣充滿了深深的眷戀之情,他們的善良,熱忱都讓我無比感動。本來打算請Hank吃飯,卻被他搶單,讓我十分不好意思。只希望儘可能的我能幫助他點什麼作為回報。

在Hank家附近的日式拉麵館點了一碗超級辣的拉麵,連我這個四川人都甘拜下風,勉強把面吃完,不過味道真的不錯。一碗拉麵價格在新臺幣100元左右,很平價。

回Eric家途中看到了《深夜食堂》電影版的海報,好期待,可惜,日本電影近年來鮮會在大陸上映,只能等待,等待。

【歸途✿那些忘不了的人和事】

最後一天,即將踏上歸途,而我仍然想趁最後的機會品嚐臺灣的美食。如下,第一個是在便利店買的葡柚綠茶,味道有點像蜂蜜柚子茶,而茶的香味更重一些。

第二個,則是在機場吃的MOS家的米漢堡,完全不油膩的滋味,可惜好像在北京沒有看到這個牌子的漢堡買,只能下次再去臺灣吃。

終於還是要說再見,臺灣迎接我的是豔陽高照,送別我的卻是陰雨綿綿。我就矯情的把這當做是不捨的標記吧。
一大早,從新店捷運站直接坐大巴前往桃園機場,靜靜的,沒有一絲興奮,卻多了很多傷感。在臺灣的幾天,好幾次我望著街頭,恍惚覺得自己站在一片無比熟悉的土地上。而突然間有清醒過來,哦,我是在臺灣,這個我從未來過的地方。不長的時間裡,走馬觀花的看過了美景,品嚐過了美食,而我卻如同從未來過一般,對這座島嶼的好奇心越發強烈,而可愛的人們,則讓我更加堅定了再來的願望。希望它就在不久的將來。

謝謝你們,Hank、Eric、Alex、Ryan,當然還有馬來西亞的Shin!因為你們,我知道寶島一直在這裡,等著我,也等著熱愛這片土地的人們,再次光臨。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