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藝術可以使所有接觸到它的人向上,可以促使個人信念擢升,可以幫助工業及製造業進步,可以使向上的理念實現;這是一個基本的社會和道德前提。
——托馬斯·P·坎貝爾
位於第五大道82街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簡稱The MET),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它是與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冬宮)博物館齊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博物館。
博物館大門(圖片來自網路)——當天進館下雨沒拍攝,未曾料想出館時天降大雨而失之交臂。
1870年,“為了鼓勵和發展藝術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為了推動藝術的通識教育,併為大眾提供相應的指導,”一群銀行家、商人、藝術家發起建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倡議,並通過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憲章》,得到了中央公園東側的這片土地作為永久館址。
這座佔據4個街區的大廈背靠中央公園,環境清幽,佔地8公頃,為故宮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積不下24公頃,是故宮博物院的2倍,藏有近5000年來的300萬件各類文物和藝術品。
大都會博物館的收藏來源大致有兩種:購買和捐贈,其中絕大數是來自於捐贈。根據上世紀七十年代一項對該博物館十年間徵集藏品之研究調查指出,以徵集藏品之價值計算,其中有百分之九十是屬於捐贈,由此可看出大都會博物館的水準和環境,以及美國捐贈風氣的興盛。
上午10點開館,綿綿細雨澆不滅遊客的熱情,館門前大家撐著傘有序地排隊等待入廳。
博物館內部穹頂結構的大堂——高大氣派,令人驚豔。
門票是捐贈制,1~25$隨您意願,領票後將門票標籤貼在身上。但是從2018年3月起,博物館將開始收取正常門票費用——成人票價25$,以改善其運營狀況。
大堂的正中間是遊客接待中心,可以在服務檯免費領取參觀地圖,每一個展館入口和出口牆上寫有編號,可以對照地圖相對應的編號參觀。廳內設有寄存處。揹包需背在前面,以免碰撞到藝術品。可以拍照,但不可用三腳架、獨腳架、自拍杆和閃光燈。
博物館主要有埃及藝術、希臘羅馬藝術、亞洲藝術、歐洲藝術、非洲大洋洲及美洲藝術、美國藝術等部門,還附設有少年美術館,共248個陳列室。
我以一個行前沒有做攻略的人在大都會的遊覽經驗告訴大家,去之前一定要做攻略,把自己喜歡的藝術品列出來,找到相對應的展區和展廳,列出一個觀覽路線,這樣才不會走彎路,不至於遺漏下自己喜歡的藏品。大都會博物館很大,計劃一整天都只能是匆匆掠過。
大廳上二樓就是歐洲繪畫藝術展館。
埃及藝術館
主樓一樓右面即是埃及藝術館(Egyptian Art),是博物館展品最豐富的展館之一,是除開羅以外埃及藝術品收藏最為豐富的博物館,有大約36000件展品,也是The MET最有吸引力的展館。
埃及由尼羅河造成兩塊地形,即以開羅為界分成南北兩部:南部上埃及,北部下埃及。公元前3200年,上下埃及的統治權分屬於兩位君王,他們在一次次權力競爭後上埃及勝者為王,統一為早期王朝,埃及文明由此逐步形成。從第三王朝開始進入古王國,爾後是中王國,接著外族篡政,18王朝力逐群虜而建新王國,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終於征服埃及進入奴隸社會。
尼羅河哺育了古埃及人,而古埃及人創造了曾經輝煌一時的埃及盛世。四五千年的文化實在是遙遠又神祕!
門兩側是《塞赫美特雕塑》埃及18王朝 公元前1390-1352年,來自卡納克神廟 。
塞赫美特(Sekhmet)是古埃及神話中的戰神和烈日之神,形象為一獅首婦女,頭上飾有日輪和蛇。她是太陽神拉之女,曾奉拉之命下界去毀滅罪惡累累的人類。因為過於殘暴,拉不忍心看到人類受苦,於是取走了塞赫美特的“狂野”與“憎恨”,換成了“關愛”和“善良”。並使其逐漸由獅子轉化為貓,更名為貓神貝斯特。其化為貓的形象時代表家庭、幸福和快樂。其化為獅子的形象時代表的是復仇和毀滅。她的雙面性更像是天使和魔鬼的兩面性潛在的誘惑。
《Horkhebit的石棺》第26王朝時代 公元前685-525年
Horkhebit的地位很高,是皇家密封的旗手、埃及神殿的首席牧師和內閣的監督者。石棺長2.55米,寬1.21米,是埃及石雕的傑作之一,上面有古埃及象形文字,來自死者的書。
古埃及文明是指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區,時間斷限為公元前5000年的塔薩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歷史,專家們實際探討的是通常所說的歷史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古埃及是人類四大文明發祥地之一,也是阿拉伯文化的源頭之一。
5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現了象形文字,後來被歐洲人稱為“神的文字”。古埃及人認為他們的文字是月神、計算與學問之神圖特所造,和中國人“倉頡造字”的傳說相似。今人通過物件形文字的破譯,才得以開啟古埃及文化寶庫。
在古埃及人看來,“現實”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因為靈魂是“永生”的。人死後,如果順利,靈魂經歷一次危險的冥界遊歷後,還會再次回到軀體中,生命將再次復活,並不再死去。只是,這次復活不是在塵世,而是在陵墓裡。因此埃及人十分重視保護法老王和大奴隸主的屍體,不惜代價地建造陵墓,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的由來。
由於擔心屍體腐爛就不能復活,他們就想到用石頭來雕刻國王、王妃的像儲存下來。國王在陰間也要享受在人間時的一切歡樂,所以他們把塵世中的一切東西都“複製”刻畫在墓壁上以備來世再用。這樣就產生、發展了埃及的雕刻、繪畫藝術。
這些陳列的大大小小的文物令人大開眼界,他們是輝煌文明留下的縮影,若不是人們把它們挖掘出來,至今還會孤獨地沉睡在沙漠中無人知曉。
古老的石塊壁畫穿越千年的風沙,依然鮮活如此,栩栩如生,令人歎為觀止。
古埃及文化用既直接又一致的藝術語言生動地表現了自然形態和震撼人心的人物形象。
年輕女子的木乃伊,色彩依舊鮮亮。
木乃伊(人工乾屍)是用防腐香料處理屍體,用細亞麻布層層包裹,再全身刺滿禱文。年久乾癟,即形成木乃伊。製作木乃伊反映出了古埃及醫學水平所達到的成就。
棺木是古埃及葬儀中重要的一部分,棺木不僅保護木乃伊的完好,而且保護死者亡靈在前往朝拜歐塞里斯(Osiris是古埃及生命及死後的主宰神)的旅途中一路平安。
棺木上雕刻著死者的名字、職位,還有向阿努比斯(Anubis是古埃及的死神,常以黑色胡狼或犬神的形態出現)和歐塞里斯祈禱的經文,一側畫著雙眼,好讓死者看到賜予生命力的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
《朋內布墓室》約公元前2381—2323年 石灰石 彩繪
此墓群設立於第五王朝(古王朝時期),考古上認為是以色斯或者烏尼斯在位期間。
朋內布是一位負責給國王披袍加冕的宮廷官員,他的墓穴上部結構包括一間彩繪的祭室,由一道玄關與墓園相連。
祭室內一道風格化的壁龕式門廊(即所謂“假門”)提供了一條與死者進行象徵性接觸的渠道。
《Wennefer的石棺》埃及30王朝 公元前380-332年 長2.58米 出土於埃及薩卡拉。
薩克勒展館內的《丹鐸神廟》約公元前15年羅馬時期 當時埃及的統治者是奧古斯都·凱撒
丹鐸神廟是供奉古埃及司生育和繁殖的女神伊希斯以及她旁邊兩個被神化的孩子皮德斯和皮奧。據稱這兩個孩子是努比亞一位酋長的兒子,不幸落入尼羅河中,神廟中的浮雕便描述了兩個孩子對伊希斯及其夫君冥王歐西里斯的膜拜。廟裡有女神伊希斯的雕像。
1965年,埃及修建阿斯旺大水壩,急需搬遷大量文物,美國慷慨地給埃及1600萬美元並幫助遷建了幾處大廟古蹟,這座丹鐸神廟是瀕臨淹沒水底時,埃及政府1967年贈送給美國的。
神殿總重量為800噸,拆搬的時候為確保重灌時保持原貌,專家們不僅繪製了細部圖,還給每塊磚都打了標號。
它擁有一座神廟的基本組成部分:一座大門、一副門廊、一間祭室和一個神堂。門廊圓柱上有植物柱頭,牆上的浮雕描繪出法老向神靈供奉祭品的畫面。
為了裝下這座神廟,博物館專門修建了一座1000多平方米的玻璃大廳,讓這座曾常年被尼羅河水漲潮時淹沒的神廟得以每天享受溫暖的陽光,並效仿其埃及原址靠近尼羅河區域的特點,為神廟設計了一池潭水。
《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兩座雕像》埃及18王朝 公元前1390-1353年 來自盧克索
希臘羅馬藝術館
一樓的南廳,是古希臘羅馬展廳。
古希臘、羅馬的雕塑注重個體的精雕細琢,講究人體本身的美感逼真:肌肉分佈均勻,人物線條優美,表情自然豐富。古希臘、羅馬的雕刻家們對人體有著豐富的知識和高度的寫實技巧,創造出許多典雅、完美的人物形象。而這些膾炙人口的藝術佳品更有著數千年的歷史,讓人由衷感慨其文化底蘊的厚實。
《狄厄尼索斯》(Dionysus)羅馬帝國奧古斯(Augustan)或胡里奧-克勞迪安(Julio-Claudian )時期公元前27年至公元68年
狄厄尼索斯是希臘神話的酒神,相當於羅馬神話的巴克斯,在古希臘藝術中有很高的地位,負責葡萄的豐收。他旁邊是希望女神的雕像,從雕塑結構來看,希望女神是作為酒神的支柱存在,支撐著他伸出的左臂。用小雕像支撐大雕像的形式在古典藝術中並不少見。
大理石雕塑《Diadoumenos》
Diadoumenos原件是公元前430年波利克里託斯(Polykleitos )製作的希臘青銅雕塑,這是羅馬人的複製品,製作的年代大約為公元69-96年,高度185.42 cm。
Diadoumenos 這個名字無法直接翻譯,這是古希臘雕塑家波利克里託斯(前5-4世紀)塑造的三種典型造型之一,這三種造型都是“理想化的裸體男性運動明星形象”:Diadoumenos 意思是diadem-bearer:帶著王冠的人;Doryphoros 意思是Spear-Bearer :拿著長矛的人;Discophoros 意思是Discus-Bearer :拿著鐵餅的人。這件雕塑是屬於帶著王冠的人型別,戴的是比賽勝利後的扎頭帶。
波利克里託斯提出“頭與身長為1:7最美”的人體結構原則,並體現於自己的作品中。雕像塑造的是一個體格健壯充滿朝氣的青年戰士形象,體現了古希臘人對英勇戰士們的崇敬心情。他肌肉發達,右腿站立,身體的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腿則稍稍向後彎曲著地。隨著兩腳位置的變化,人體全身的肌肉都隨之運動起來,充滿了欲動未動的感覺。整個的人體動態十分統一和諧,右腳支撐身體,軀幹向左傾,頭向右轉,彷彿在運動中尋求平衡。這種人體構型由於能使靜立的雕像產生很強的動感。後來廣泛地被雕塑家們所採納,幾乎成了一種模式。這尊雕塑被認為是希臘雕塑藝術發展到成熟階段所出現的一種程式化現象。
古希臘《阿提密斯神殿大理石柱》
阿提密斯(Artemis有譯為阿爾忒彌斯)是希臘的狩獵女神,宙斯的女兒,阿拉伯人稱她Lat,埃及人稱她依西斯(Isis),而羅馬人則稱她戴安娜(Diana),在古代的希臘阿提密絲女神深受敬仰,因此在希臘古城愛菲索斯(現土耳其境以弗所附近)以大理石為基礎建了被稱為七大奇觀之一的阿提密斯神殿。
阿提密斯神殿曾經歷過七次重建,首座阿提密斯神殿於公元前550年由呂底亞王國的克羅索斯發動,後來在波斯的阿契美尼德帝國時建成。建築師是Samos、Chersihon及他的兒子Metagenes,以愛奧尼亞柱式(Ionian) 126根高60英尺大理石柱支撐,長425英尺,寬230英尺。據稱建築時間前後長達120年,是首座全部由大理石建成的當時最大的建築物。整座建築物均由銅、銀、黃金及象牙浮雕裝飾,在中央的“U”形祭壇擺放著阿提密斯女神的雕像,供人膜拜。在公元前356年神殿被黑若斯達特斯焚毀。其後的重建,大理石柱長度增至21.7米,並且多了十三級階梯圍繞在旁邊。最後,由於愛菲索斯人轉信基督教,神殿在公元401年被St. John Chrysostom摧毀。該神廟至今只剩下一根柱子。
大理石石棺《酒神遊行》(dionysian procession)古羅馬 帝國晚期 約公元260-270年
這具石棺是葬禮藝術品精緻的典範。石棺兩側和正面以高浮雕飾有四十個人物和動物像,位居中心坐在豹身上的是酒神狄俄尼索斯,兩側四個較大站立人像,由左至右分別代表四季:冬、春、夏、秋。其他相關人物和祭禮用具全部以較小比例雕刻,石棺呈弧形的兩端較大的幾組人像,包括大地和水的化身。
酒神狄厄尼索斯在奧林匹亞聖山的傳說中是宙斯與賽墨勒之子。古希臘人對酒神的祭祀是祕密宗教儀式之一。他乘坐著他那輛由野獸黑豹拉的車到處遊蕩,凡他所到之處,便教人如何種植葡萄和釀出甜美的葡萄酒。據說他就這樣漫遊,從希臘到小亞細亞,甚至敢於冒險,遠到印度和衣索比亞。他走到哪兒,樂聲、歌聲、狂飲就跟到哪兒。他的侍從們,被稱為酒神的信徒,也因他們的吵鬧無序而出名。他們肆無忌憚地狂笑,漫不經心地喝酒、跳舞和唱歌。
《鬍子大力士》(Marble statue of a bearded Hercules),創作於羅馬弗拉維安時期,公元68-98年
真人般大小的大理石雕像《鬍子大力士》原是在古羅馬一公共浴室裡,十七世紀初被羅馬一位侯爵收集並進行了修復,當時還配備了武器,後去掉。
阿瑪薩斯石棺——塞普勒斯,公元前475-450年,石灰石
這具石棺的主人毋庸置疑是一位阿瑪薩斯的國王。畫面表現在公元前五世紀塞普勒斯多元文化背景下,這位統治者的權力和對神祗的虔誠。石棺的長邊上一隊戰車在騎馬的侍衛護送下前行,步兵緊隨其後,最尊貴的可能是遮陽傘下的那位人物。短邊上刻畫了古代近東阿斯塔特女神的形象和一排古埃及貝斯神的雕像,這兩位神祗都與生育力有關。石棺表面依然存留著的色彩令人驚歎。
大理石雕像《阿芙羅狄蒂》(Marble statue of Aphrodite )公元二世紀 羅馬時代
希臘神話的阿芙羅狄蒂相當於羅馬神話的維納斯,是希臘神話中的愛和婚姻女神。與現藏法國盧浮宮博物館的《米洛的維納斯》》(Venus de Milo)一樣,也是雙臂已斷,頭部側向左,高貴端莊。所不同的是身體全裸,其豐滿的胸脯、渾圓的雙肩、柔韌的腰肢和美麗修長的雙腿,呈現一種成熟的女性美,體現了充實的內在生命力和人的精神智慧,在風格上接近公元前四世紀古典主義盛期的作品。
該雕塑的小腿原來是殘缺的,是參照佛羅倫薩著名的美第奇家族收藏的維納斯雕塑(現在烏菲茲美術館)複製的。
《銅像運動員》 希臘 公元前3-1世紀
這是在希臘羅馬藝術館展覽中少有的古希臘銅雕塑,不知名的雕塑家作品,創作於公元前一世紀或三世紀。專家判斷這件雕塑是一個沒有帶王冠的王子或者君主,右手握有長矛,有可能是帕加馬(Pergamon)的阿塔羅斯二世(Attalus II Philadelphus,公元前220-前138年)的肖像雕塑。但專家的意見不統一。
《鬍鬚男人的頭像》塞普勒斯 公元前六世紀初 石灰石
《受傷的戰士雕像》羅馬時期 公元138-181年 這尊大理石雕像是公元前460-450年古希臘銅雕像的摹製品。
歐洲雕塑及裝飾藝術館
按照時間順序,歐洲雕塑史上有幾個最重要的代表時期或人物: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雕塑;文藝復興時期的米開朗基羅;現代主義時期奧古斯特·羅丹。歐洲人用雕塑的方式書寫了歐洲文化的歷史,通過欣賞這些雕塑,不但受到藝術的薰陶,而且可以瞭解歐洲的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
《桌子上的愛》(La Table aux Amours)作者巴爾託利尼(Lorenzo Bartolini,1777-1850)作於1845年
巴爾託利尼(Lorenzo Bartolini)是佛羅倫薩的雕塑家,同時代的卡諾瓦是威尼斯的雕塑家,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分為“五大強國”:羅馬,威尼斯,米蘭,錫耶納和佛羅倫薩。據記載:巴爾託利尼是佛羅倫薩雕塑界的“領軍人物”,他率領和激勵佛羅倫薩的藝術家們,與威尼斯的卡諾瓦及其追隨者競爭。英法俄德和美國等,爭先恐後地搶購巴爾託利尼和卡諾瓦的作品。這種競爭,使得佛羅倫薩和威尼斯等“國家”都脫離了羅馬的巴洛克風格,進入新古典主義風格。
《珀爾修斯與美杜莎的人頭》(Perseus with the head of Medusa)作者卡諾瓦(Antonio Canova,1757-1822),作於1804-1806 年。
珀爾修斯是希臘神話中宙斯和達那厄的兒子,也是希臘神話中有名的英雄。為了不讓自己的母親受辱,他自願去斬下妖女美杜莎的頭。美杜莎的每根頭髮都是毒蛇,誰要是被她看上一眼,就會變成一塊石頭。
女神雅典娜欣賞他的勇氣,送給他盾牌還有武器,讓他成功地打敗妖女。在返回的途中用美杜莎的頭將海怪變成石頭,解救了公主安德羅墨達(即仙女座守護神),並且與公主結了婚。最後他將美杜莎的頭獻給了智慧女神。雅典娜履行諾言,將珀爾修斯升到天界,給他一個榮耀的寶座——英仙座。珀爾修斯在天空中,仍然手提著美杜莎的頭,一副英武氣概。他的名字也因此成為有責任和有信用的代名詞。
這座胸像很多年前看到過介紹文章,展品資訊給拍模糊了,網上一直沒有查詢到資料,有了解的朋友敬請補充介紹。
大理石雕塑《俄爾甫斯》(Orpheus)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時期 作者Cristofano da bracciano(或稱Cristoforo Stati)1556-1619
在希臘神話裡,俄爾甫斯是阿波羅的兒子,一個歌手和豎琴演奏天才,他的歌聲和琴聲出神入化,撼天地動鬼神,可使木石生悲,猛獸馴服。古希臘人將他尊為“音樂之父”,以此為題材的藝術作品數不勝數。他不僅音樂天賦超人,愛情故事悲慘,是古今中外神話歷史上,曾經進入到冥界又活著出來的極少數傳奇人物之一,“所以被希臘人視為英雄”。他的故事被義大利劇作家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編成巴洛克歌劇。
《安德羅墨達與海怪》(Andromeda and the Sea Monster) 1694 多梅尼科·桂帝(Domenico Guidi1625-1701)義大利
在古希臘神話中,安德羅墨達(Andromeda)是衣索比亞國王刻甫斯(Cepheus)與王后卡西奧佩婭(Cassiopeia)之女,其母因不斷炫耀女兒的美麗而得罪了海神波塞冬之妻安菲特里忒。安菲特里忒要波塞冬替她報仇,波塞冬遂派海怪刻託(Ceto)蹂躪衣索比亞,刻甫斯大駭,請求神諭,神諭揭示解救的唯一方法是獻上安德羅墨達。
她被父母用鐵索鎖在刻託經過路上的一塊礁石上,後來宙斯之子珀耳修斯(Perseus)剛巧路過瞥見慘劇。安德羅墨達的父母求珀耳修斯營救他們的女兒,作為條件他可以娶安德羅墨達為妻與成為衣索比亞的國王。於是珀耳修斯力戰並殺死了刻託,救出安德羅墨達並如約與其結婚。
《思想者》奧古斯特·羅丹 (Auguste Rodin 1840-1917)法國 1880年
羅丹被認為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雕塑藝術家,羅丹在歐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詩人但丁在歐洲的地位。他是舊時期(古典主義時期)的最後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時期(現代主義時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的創作對歐洲近代雕塑的發展有較大影響。羅丹和他的兩個學生馬約爾和布德爾,被譽為歐洲雕刻“三大支柱”。
The Thinker《思想者》作品取材於但丁的《神曲》,創造的是一個身材強壯的巨人彎腰屈膝的坐著,右手托腮,嘴咬著自己的手,他默默凝視著下面被洪水吞噬的苦難深重的人們。他愛人類,難以對那些罪人作出最後判決,他深懷同情,陷入極大痛苦和永恆的沉思之中。意在象徵著但丁對於地獄中種種罪惡幽靈的思考。《思想者》是羅丹晚年最偉大的傑作,在以後的社會程序中一直髮生著強大的作用。尤其在20世紀初,它被視為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徵。
《氣球紀念碑》Balloon Monument 克洛迪昂(本名克勞德.米歇爾)Claude Michel (Clodion) (1738–1814年) 法國巴黎 1784年(這張照片居然照糊了)赤陶 高109.5cm
這件雕塑是法國雕塑家克洛迪昂為紀念1783年法國人蒙哥爾費兄弟第一次熱氣球成功升空而作。在他想像出來的這場洛可可式的快樂之旅中,小天使堆起一梱捆乾草以發射熱氣球,“名譽”在旁指引,風神伊俄勒斯也來助了一臂之力。
教堂主題風格的中古藝術館
歐洲的裝飾藝術從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就已登峰造極——那個時期的藝術家們將建築、傢俱和家居裝飾當作另一種藝術創作,他們將古希臘的傳說故事雕刻在建築物上,用象牙片與動物的骨頭精心製作成漂亮的扇子,在傢俱的邊角或立柱上雕刻出不可思議的線條和花紋——你也許會對他們的藝術天分和創作的完美程度感到難以置信,你甚至更願意相信,那些巧奪天工的傑作,或許是繆斯(Muse 古希臘傳說中掌管藝術的女神)帶給人類的禮物。
在這裡,你能見到的藝術品從建築構件到油畫、雕塑、壁毯、金銀器,你能領略到的也盡是中世紀藝術的巔峰與精品。
《巴利亞多利德大教堂18世紀唱詩班隔屏》Choir screen from the Cathedral of Valla
哇喔~走到這裡就被深深吸引,昏暗的光線模擬中世紀教堂的氛圍,向上延伸的巨大空間營造出了大教堂般的恢弘氣勢,正面鍛鐵格子窗,曾被安置在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的教堂中殿,將唱詩班與公眾隔開,被廢棄之後圍欄就被收藏至此。
《波利尼修女》Poligny Virgin ,法國,大約1420年
中古時期崛起的拉丁教會成為最重要的藝術贊助者,來自巴黎城外的聖德尼皇家修道院(Basilique de Saint-Denis)、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irs)、亞眠大教堂(Amiens Cathedral)等重要建築的彩繪玻璃窗喚起人們對教堂建築鼎盛時期的記憶,見證著西方修道院和教堂曾經擁有的輝煌。其它哥特(Gothic)時期的佳作包括奢華的餐具以及輪流展出的掛毯,使人彷彿置身於中世紀晚期貴族的宮廷社會。
義大利玻璃彩繪
在歐洲,彩繪玻璃比哥特建築的歷史還要早200—500年。在義大利各地,比如羅馬、米蘭、那不勒斯和拉韋納都有著名的玻璃作坊。工匠們繼承了羅馬傳統,將各種礦物質新增到製作玻璃的原料中去,製作出色彩各異的玻璃,然後根據畫稿將彩色玻璃鑲嵌成人物或風景的圖案,製作教堂的玻璃窗,陽光透過五彩繽紛的彩色玻璃窗,產生斑斕迷離的視覺效果和一種虛幻離奇的神祕感,把信徒們帶進“天國”的氛圍中去。
彩繪玻璃《撒拉戈撒的聖文森傳說及其遺骨史》中的場景,法國 來自巴黎聖日耳曼德佩修道院中的聖母小堂(現已摧毀)約1245-47年,熔色玻璃
聖日耳曼德佩修道院的修道士特別崇敬聖文森(卒於304年),修道院就是為了接受這位聖人的一件束腰外衣遺物而修建,窗戶圖案描述了這個故事的場景。
牆上擱架上是《耶穌遭背叛與逮捕浮雕》法國皮卡第 來自亞眠大教堂,約1264-88年,石灰石
在中世紀的教堂裡,詩班席隔屏將教堂正殿與唱詩班分隔開來,隔屏上常裝飾著華麗的敘事圖案,尤其是耶穌受難的故事,即他在世上經歷的最後一些事件。這件浮雕以極戲劇化的方式壓縮呈現了四個重要事件:彼得拔刀削掉大祭司的僕人馬勒古的耳朵;耶穌奇蹟般的復原了他的耳朵;猶大用親吻的暗號背叛耶穌;羅馬士兵逮捕耶穌。隔屏因阻礙人們參與教堂儀式最終都被拆除,這是亞眠大教堂存留下來儲存最完好、最大的敘事雕塑之一。
《摩西和亞倫與法老》Master of the Dinteville Allegory 尼德蘭 木板油畫 1537年176.5 x 192.7 cm
在歐洲裝飾藝術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法國裝飾藝術。法國自16世紀取代義大利成為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中心之後,就一直是歐洲的文化藝術中心和時尚生活中心。既使是在軍事家拿破崙統治法國時期,也未曾改變這一點。優雅時尚的生活方式和絢麗多彩的文化藝術一樣,歷來是法國的驕傲。在傢俱裝飾設計上,除了經常採用貴重的材料做主體外,還經常採用青銅、象牙、磨漆等手段對傢俱進行處理,以增強傢俱的豪華程度。法國在歷史上是“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等各種風格古典傢俱的最主要生產地。
在中世紀和近代早期,掛毯畫也是最被珍視的藝術表現形式。
掛毯是繁瑣、精美、高貴的,豐富的色彩、細密的紋理和神祕的故事是其藝術魅力的所在。
531號陳列室《太陽王路易十四時期的臥室》State Bedroom in the Style of Louis ⅪV 整間臥室燈光昏暗,但金碧輝煌,極致奢華。
路易十四扮演太陽的扮相(圖片來自網路)據說因身高僅有158cm,他首開了穿高跟鞋的先河。
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1638~1715),史稱路易大帝,在位72年,他親政的55年(1661~1715),是法國專制制度極盛時期。路易十四非常熱愛舞蹈藝術。他從少年起就每天接受舞蹈訓練,長達20年之久。他曾扮演了芭蕾舞劇《夜》中的太陽的角色,而被人們譽為“太陽王”。
床周邊的掛毯是路易十四的情婦Marquise de Montespan(1641-1707年)為國王和他的孩子們定製。 床左邊是名為《空氣》的一幅掛毯,拒信作者是夏爾.勒.布朗 (法國1619-1690)約1683年 羊毛 帆布面(4.27*2.74米)
此圖中路易十四被描述為朱庇特,同時也是空氣的化身,他以老鷹為坐騎,手持短劍和盾牌,身邊環繞著鳥禽、蝴蝶、號角和其他管樂器,精巧的圖案設計被認為是出自夏爾.勒.布朗之手,以斜向平行鍼法刺繡,銀線和鍍金銀線繡出箭尾型和螺旋形紋樣,形成複雜精細的背景。這幅作品是一套八幅以四大元素和四季為主題掛毯之一,大都會博物館藏有其中4幅。
床頭右側名為《夏》的掛毯
床頭左側名為《春》的掛毯
床頭右側名為《火》的掛毯
展廳臥室裡的《石灰岩壁爐》Jean Andre Le Paute(1618-1682年)於1660-1670年設計
這套瓷器色彩太誘人,非常喜愛,但是一直沒有查到這套瓷器的資料。
《鑲嵌鑽石、琺琅和金的銀質座鐘》法國 Lucien Falize(1839-1897年)設計並製作琺琅,Firm of Le Roy et Fils(1828-1898年)製作機芯,Bapst and Falize製作外殼,Le´on Che´debille(died 1883年)造型。
《鍍銀裝飾的胡桃木櫃》法國巴黎 Jean Brandely(約1855-67年)設計,Charles-Guillaume Diehl(1811-1885)於1867年製作
——亞洲藝術館——
亞洲藝術藏品的時間跨度從公元前四千年至今,展現了中國、日本、朝鮮、南亞、東南亞等國的古今文化。
大都會博物館1915年建立遠東藝術館,1986年改名為亞洲藝術館。在博物館理事會成員道格拉斯 迪龍的推動下,館內不斷增加亞洲的藝術品和文物。亞洲館裡展出的中國文物有不少是稀世珍寶,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在這裡清晰展現。如新石器時期的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良渚文化的陶器玉器,商周漢青銅器,唐宋明清瓷器,明清傢俱、繪畫等,不少還是中國失傳的孤品,價值連城。
大都會博物館所收藏的中國曆代瓷器陳列在二樓亞洲館大廳四周。藏品從早期青瓷、白瓷,唐代長沙窯、三彩,宋代定、官、哥、鈞五大名窯,到元代青花、釉裡紅,明、清之際的景德鎮青花、紅釉、黃釉、鬥彩、五彩、墨彩等等應有盡有。在那裡幾乎可以看到完整、詳盡的中國瓷器史。
博物館的藏瓷不只是瓷的種類全、數量多,而且大多是精品,有些甚至是稀世珍寶。
阿斯特庭院——又名“明軒”
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主樓二層的玻璃天棚內,陽關燦爛,四季如春,跨過月洞門即進入一座精巧完美的蘇州園林“明軒”,園中曲徑通幽,靠牆處一亭翼然,旁邊是如精工雕琢般太湖石,還有曲折的迴廊和山牆,起伏的屋簷灰色的磚瓦。小巧的窗戶,映著外面搖曳的竹影。
收藏於亞洲館的這座庭院,是1979年由“文森特阿斯特基金會”的阿斯特夫人(Brooke Astor)捐資興建。這位慈善家曾經在中國度過了美妙的少年時代,甚至還會說幾句蘇州口音的中文。是大都會的長期理事,也是紐約最有影響力的俱樂部董事之一。庭院的建造方案由阿斯特夫人、世界著名建築學家貝聿銘先生和許多建築專家一同審稿,以蘇州網師園中的殿春簃小院為原型建造。這座中式庭院“明軒”裡的物品全都是在蘇州以手工製成,在1980年請中國建築研究院陳從周教授及26位中國工程師和工匠在這裡組合起來。這段歷史對美國來說是個里程碑,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之間第一次大型的文化交流活動,開創了中國古典園林走向世界的先河。
園林的一角,有兩塊英文的碑記。其中一塊寫著:“大都會博物館衷心感謝中國蘇州園林局的能工巧匠,他們高超的技術構成了本園不可缺少的部分。”另外一塊記錄著舘方對這個園林贊助人的感激:“這座明代學者隱居的園林和書房,從構想到實現,歸功於布魯克·阿斯特夫人長期以來慷慨的捐助。”
楠木軒房中的明代衣櫃
明代洗手盆
這是一幅大運河地圖長卷
為配合“明軒”的修建,同時專門新建東方藝術畫廊,它環抱了“明軒”的三面,兩組建築互為映襯,這裡經常展出中國古代藝術品,成為觀賞和研究中國古代藝術的中心。
《倣郭忠恕摹王維輞川圖》卷 明代 佚名 16世紀
《山水人物圖》軸 明代 周臣(1455-1536)
《藥師經變》 元代 約1319年 水基顏料繪於草黏土上
二樓亞洲展廳的入口處(中國館的館首)立著一幅巨大的彩墨壁畫:藥師佛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脅侍兩側,周遭有8大接引菩薩,12神將,各率7000藥叉眷屬,護佑各地受持藥師佛名號眾生。這就是來自中國山西洪洞縣廣勝下寺的元代壁畫《藥師經變》。
壁畫鋪滿了整面60多平方米的牆壁,氣勢恢巨集,構圖精美,色彩豔麗,端坐壁畫前,心中五味雜陳。
文章末尾有轉自段立生先生有關《藥師經變》的解析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詳細瞭解。
《北魏孝文帝禮佛圖》 北魏王朝(386-534)約522-523年 石灰石 高208.3cm寬393.7cm 龍門賓陽洞
浮雕雕刻的內容是孝文帝頭戴冕旒,身穿袞服,在諸王、中官及手持傘蓋、羽葆、長劍、香盒的近侍宮女和御林軍的前導和簇擁下,緩緩行進的場面。畫面構圖嚴謹,錯落有致和諧統一,形象地展示了1500年前,北魏皇室貴族崇尚佛教、列隊禮佛的恢弘場面,是北魏社會宗教生活的生動再現,更是佛教造像漢化的代表之作,是當之無愧的國寶。
龍門賓陽洞是宣武帝為了紀念父母孝文皇帝和文昭皇后,為他們祈求冥福特別鑿造的。洞璧兩側有四層大型浮雕群,共18組。其中(自上而下)第三層北邊的皇帝禮佛圖和南邊的皇后禮佛圖合稱帝后禮佛圖,雕刻的是北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禮佛的情景,是整個浮雕群像的中心和最精彩的部分。
這二件國寶在20世紀30年代兵荒馬亂之際被盜往美國,《北魏孝文帝禮佛圖》赫然擺在了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成為了該館鎮館之寶之一。我們今天看到的就是這一稀世珍寶。另一幅《文昭皇后禮佛圖》現藏於美國堪薩斯市的納爾遜藝術博物館。
《燃燈佛》北魏(公元550-560)489-495年 塗顏料的砂岩 高332.6cm,寬190.5cm
燃燈佛(梵Di^pam!kara):又叫定光如來、普光如來,是過去莊嚴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一。
燃燈,“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燃燈太子。作佛亦名燃燈”。燃燈佛在過去世為釋迦牟尼佛授記《金剛經》:“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左後方是《交腳菩薩像》 北魏 雲岡石窟 彩繪石雕
燃燈佛石雕背面
右側:東魏石碑 高308cm
《觀音石造像》北齊 (公元550-560)高419.1cm
觀音像後方是:《石雕佛手》北齊 北響堂山北窟
《彩繪石雕菩薩頭像》 唐代 天龍山第21窟
《供奉彌勒佛像鎏金青銅祭壇》 北魏正光5年 公元524年 高76.8cm
六世紀早期在北魏宮廷中發展出一種造像風格,其特點是人物身形瘦削,衣袍厚重滿遮。彌勒佛在中國早期佛教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們認為這位菩薩(已覺悟的救世者)將在下個宇宙紀元成為佛教被毀滅又復興後繼續傳法的未來佛。造像上刻有彌勒佛的名字,有銘文:“牛猷為亡兒造金銅彌勒像”,委託人希望亡子和其他親人最終能在佛前重聚。1924年出土於河北正定縣郊,是北朝金銅造像的傑出代表。
《彩繪石雕四佛塔》 石灰石 北齊(公元560-575年)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方王朝之一。
來自山東的北齊四面佛神壇
《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石雕碑碣 》唐代 高163.8cm 來自河南
《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另一面(7世紀)
《石獅》 北齊 高65.4cm
隨隨便便擺在佛像館門前看門的一對黑乎乎不起眼的石獅子,細看標牌卻是很有年頭的寶貝。
《彩繪飛熊紋陶壺》 西漢 高20.8cm 公元前206—公元9年
這尊彩繪陶壺,其絢麗的彩色顏料使用和自信奔放、揮灑自如的黑色筆觸而達成完美的裝飾效果展現了西漢時代個性張揚的一面。據考證,這個藍色呲牙咧嘴的怪獸代表天狼星。
《唐三彩女騎手和馬 《駱駝甬》 《騎馬俑》(7世紀中期到8世紀)
《三彩馬伕與三彩馬》 唐代 馬伕高65.4cm
《青銅車軛》(一對)西周 公元前1046—771年 高16.5cm
《青銅敦》 東周時期
《青銅甌》商代 公元前1500—1046年 3000多年前中國的鑄銅技術由此可見一斑。
《東漢綠釉陶器》—— 這組綠釉彩陶的整體展示,各種動態的小人和動物,惟妙惟肖,俏皮可愛,猶如一冊反應東漢生活與習俗的歷史畫卷在眼前展開。
下面一層從左至右:家禽、牧羊群、羊圈、磨坊、羊圈
上層有:陶灶、陶井、陶舍、陶樓,陶樓。
由左至右:西晉龍首青銅器皿、東漢鎏金龍首、漢代鹿形青銅盂、西漢瓦當(牆上直徑18.4cm和17.8cm)長樂未央瓦當(牆上直徑17.8cm)、東漢銅鏡4面、西漢鑲嵌金銀青銅劍、東周至西漢玉劍飾、東漢龜形銅印章、東漢龜形銀印章、西漢嵌銀銅環飾、西漢青銅鎮、西漢鎏金青銅酒壺
《有牙玉璧》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 公元前2400—1900年
亞洲館東南亞的石刻神像也是非常精彩,不過對於印度神完全搞不清楚呀,大家只能看看圖片欣賞一下了。
《耆那教白衣派祖師打坐像》印度古吉拉特邦或拉賈斯坦邦 佛像高99cm 大理石 公元11世紀早期 索蘭基時代
《耆那教會議廳天花板 》Ceiling of Jain Meeting Hall,在243號展廳裡的雕工複雜的木質穹頂和陽臺,以前是印度古吉拉特邦一座耆那教寺廟的組成部分。
耆那教,是起源於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興起於公元前6世紀。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該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於宗教,認為正確的信仰、知識、操行會導致解脫之路,進而達到靈魂的理想境界。
這座寺廟穹頂的雕刻繁複細膩,異常精美,巧奪天工。
《天界的音樂家》(Gandharva)印度卡納塔克邦 可能是達爾瓦爾西遮婁其王朝時期 公元11世紀 板岩
三尊佛像分別是公元10世紀、10-11世紀、11-12世紀
這舞蹈身姿,曼妙、高難度!
公元10-11世紀
《愛戀的夫婦》 Loving Couple
印度(Orissa) ,Eastern Ganga Dynasty, 13世紀
《斧形禮器》印度尼西亞 青銅 約公元前100-300年青銅與鐵器時代 可能來自蘇拉威西島
這件禮器是概念和工藝上的雙重傑作,幾乎可以肯定它曾是一件懸掛起來供人叩擊的打擊樂器。此斧可以與印度尼西亞國家博物館所藏的“瑪卡薩”斧相比擬。
公元10-11世紀 一群體態豐腴的女神,笑靨如花,舞姿婀娜。
——歐洲繪畫藝術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對外展示的歐洲繪畫藏品分佈在幾個展廳,包括歐洲油畫展廳,素描和版畫展廳,雷曼展廳和現代藝術展廳。其中歐洲油畫展廳是核心部分。這其中又分為兩個相對獨立的展廳,600-644號共49個展室在2樓中央部分,展示歐洲13世紀末文藝復興初期開始,直至18世紀前期部分浪漫派的油畫作品。800-827號共計27個展室在2樓西翼,陳列包括18世紀浪漫派直至19世紀印象派、後印象派等為主的油畫作品。
舉世聞名的文藝復興運動大約發生在14~16世紀,是繼古希臘、羅馬後的歐洲文化史上的第二個高峰。這是歐洲歷史程序中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文藝復興的起源和主要發展程序基本上都是在義大利完成的,分為開端、早期、盛期和晚期四個階段。開端指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從中世紀向新時代的轉變和過渡,新的寫實因素開始出現。早期文藝復興是大批藝術家對新的藝術精神和因素的探索階段,儘管這時的藝術還不成熟,尚未形成理想化的規範,卻能體現出藝術的真摯和淳樸。盛期文藝復興是義大利藝術最輝煌的時期,人才輩出、碩果累累,新的古典藝術規範建立,繪畫技法發展。晚期文藝復興是一個探索藝術新風格、突破盛期藝術規範的過渡時期。
《Saint Many Magdalen Holding a Crucifix》斯皮尼羅.阿萊蒂諾(Spinello Aretino1350-1410)義大利 1395-1400年
《聖母加冕 》喬萬尼·迪·保羅Giovanni di Tano Fei 義大利錫耶納 1394年 199.1 x 193 cm
畫家喬萬尼·迪·保羅(giovanni di paolo 1420 – 1482)是15世紀錫耶納畫派中最富個性的畫家,他是達特奧·特·巴努達羅的弟子,特別是受到薩塞特(Sassetta)和法布里亞諾的影響,喬萬尼·迪·保羅初期的作品是為錫耶納的聖多明尼加教堂繪製的祭壇畫,他的作品中,把寫實的細節組合在非現實的構圖之中,頗富詩意。1440年以後,在喬萬尼·迪·保羅的一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一種類似表現主義的風格,神經質般的顫抖著的線條和對比強烈的、閃動著的色彩,形成了他的藝術特點。
《聖母聖子與聖徒 》喬萬尼·迪·保羅(Giovanni di Paolo ) 義大利錫耶納 1454年 210.2 x 65.7cm(帶框)
《聖徒彼得、瑪莎、瑪麗·馬格德倫和倫納德》Saints Peter,Martha,Mary Magdalen,and Leonard 威尼斯 1514 年 科雷喬 義大利
柯雷喬 ,原名安東尼奧·阿列格利(Antonio Correggio,1494—1534),出生於北義大利帕多瓦附近的小村柯雷喬。文藝復興晚期畫家,也是16世紀早期的創新派畫家、壁畫裝飾藝術的開拓者。他的繪畫以輕快流利、嫵媚瀟灑,並富於肉感的絢爛色彩為特徵。
左側:《聖母子與亞歷山大的聖凱瑟琳 》 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 Catherine of Alexandria 安東尼·範戴克爵士(Anthony van Dyck 1599-1641) 比利時弗拉芒 畫布油畫 109.2 x 90.8 cm
右側:《聖羅莎莉為遭受瘟疫的巴勒莫祈求 》Saint Rosalie Interceding for the Plague-stricken of Palermo(1624)安東尼·範戴克爵士(Anthony van Dyck 1599-1641)畫布油畫 99.7 x 73.7 cm
《婦女肖像畫 》Portrait of a Woman,Called the Marehesa Durazzo 約1622-1625 安東尼·凡·戴克(1634-1635)畫布油畫
《詹姆斯·斯圖爾特,里士滿和倫諾克斯公爵畫像 》James Stuart (1612-1655), Duke of Richmond and Lennox 安東尼·範·戴克(1634-1635)畫布油畫 215.9 x 127.6 cm
安東尼·範.戴克爵士(Anthony van Dyck 1599-1641),17世紀著名的佛蘭德斯畫家,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時期的英國宮廷首席畫家。查理一世及其皇族的許多著名畫像都是由範戴克創作的。他的畫像輕鬆高貴的風格,影響了英國肖像畫將近150年。他還創作了許多聖經故事和神話題材的作品,並且改革了水彩畫和蝕刻版畫的技法。
《麵包和魚的奇蹟 》丁託列託(Jacopo Tintoretto ) 義大利 1545-1550年 154.9 x 407.7cm
作品取材於聖經中“五餅二魚”的故事,聖經中耶穌渡過加利利海,就是提比哩亞海。有許多人因為看見他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蹟,就跟隨他。耶穌上了山,和門徒一同坐在那裡。那時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舉目看見許多人來,就對腓力說:“我們從哪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他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腓力回答說:“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吃一點,也是不夠的。”有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對耶穌說:“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甚麼呢?”耶穌說:“你們叫眾人坐下。”原來那地方的草多,眾人就坐下,數目約有五千。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分給那坐著的人,分魚也是這樣,都隨著他們所要的。他們吃飽了,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糟蹋的。”他們便將那五個大麥餅的零碎,就是眾人吃了剩下的,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此作描畫的便是這個場景。
丁託列託﹝Tintoretto,1518-1594﹞,16世紀義大利威尼斯畫派著名畫家。生於威尼斯,1594年5月31日卒於同地。師從於提香門下。在長達40餘年的創作生涯中,丁託列託主要活動在威尼斯。作品繼承提香傳統又有創新,在敘事傳情方面突出強烈的運動,且色彩富麗奇幻,在威尼斯畫派中獨樹一幟。
《收割者 》老彼得·勃魯蓋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尼德蘭 1565年119 x 162 cm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1525-1569年)是16世紀尼德蘭最偉大的畫家,也是歐洲獨立風景畫的開創者,同時被譽為專畫農民生活題材的天才。由於他的兩個兒子也是畫家,並有一子與他同名,故稱他為老勃魯蓋爾。老勃魯蓋爾早期的作品以民間傳說和諺語作為題材,以後他的興趣轉向社會生活,廣泛而深刻地描繪尼德蘭人民在西班牙統治下的生活與鬥爭,抨擊和揭露戰爭的罪惡。老勃魯蓋爾的作品是當時普遍的社會情緒的反映。他是與義大利藝術風格相區別的最後一位尼德蘭畫家。
《收穫者》是老勃魯蓋爾描繪尼德蘭風土人情的一幅作品。這幅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滿眼璀璨的金黃色,這黃是收穫、是喜悅、更是尼德蘭人民辛勤勞作的象徵。從《收穫者》中我們可以一窺16世紀的尼德蘭的風土人情。
《魯本斯和他的妻子海倫娜.福爾曼及他們的一個孩子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 弗蘭德斯 1635 年。203.8x 158.1 cm
彼得·保羅·魯本斯 Peter Paul Rubens(1577年-1640),弗蘭德畫家,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魯本斯對歐洲繪畫產生過重大影響。法國17世紀後期開始至18世紀早期,流行一種魯本斯風格的藝術風潮,主張色彩比線條重要。這是他的自畫像。
《狩獵狼和狐狸》彼得·保羅·魯本斯 (Peter Paul Rubens) 弗蘭德斯 1616 年 245.4*376.2cm
這是一幅可以和普桑的“掠奪薩賓女人”相媲美的震撼人心之鉅作!
《鄉村風光全景》A Panaramic Landscape with a Country Estate (1649)菲利普斯 德 科寧克(Philips Koninck 1619-1688)荷蘭
畫家所描繪的那種一馬平川的全景圖中,上半部分的雲舒雲卷和下半部分的沉靜水平線形成對比,天空中雲靄之間的一束光投射下來,整個場景頓時平添了一種史詩般的壯麗。
《聖女貞德被聖靈感召》朱爾·巴斯蒂安-勒帕熱(1848-1884)法國 1879年 布面油畫
聖女貞德是來自法國羅林的民族英雄。普法戰爭(1870-1871)之後,她在法國人心中引起了新的象徵性共鳴,因為這場戰爭使她的家鄉也陷入德國掌控中。1870-1880年代的巴黎沙龍接連展出了這位中世紀少女烈士的各種雕像和畫像。巴斯蒂安-勒帕熱自己就是羅林人,他描繪出貞德在她父母的花園中聽到天使的聲音、接受神的啟示那一刻。巴斯蒂安1880年在沙龍展出了這幅畫,許多批評家認為,畫中幾位聖人幽靈般的身影與這位藝術家的自然主義風格不甚相符。
《睡蓮 》Water Lilies(1919)克勞德·莫奈 Claude Monet(1840-1926)畫布油畫 101 x 200 cm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
《睡蓮和垂柳倒影》 Water Lilies, Reflections of Weeping Willows(1916-1919)克勞德·莫奈 Claude Monet(1840-1926) 畫布油畫
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莫奈繪畫的最大特色。
莫奈的《橋·睡蓮》和《乾草垛》
莫奈晚年最重要的一件作品是連作《睡蓮》。這是一部巨集偉史詩,是他一生中最輝煌燦爛的“第九交響樂”。1880年之後,莫奈與印象派的其他畫家們疏遠了,他在吉維尼造了一座小花園,住在裡面作畫。他喜歡把水與空氣和某種具有意境的情調結合起來,這樣產生了《睡蓮》組畫。沿著水面,美麗的睡蓮一片片向湖面遠處擴充套件開來,畫家利用了樹的倒影,襯托出花朵的層次,是十分有創造性的構思。莫奈把整個身心都投在這個池塘和他的睡蓮上面了,睡蓮成了他晚年描繪的主題。此後27年裡,他幾乎再也沒有離開過這個主題。
《在海濱》By the Seashore 皮耶爾-奧古斯特·雷諾阿 法國1883年 布面油畫 92.1 x 72.4 cm
皮耶爾·奧古斯特·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法國印象畫派的著名畫家、雕刻家。
陽光、空氣、大自然、女人、鮮花和兒童,這是雷諾阿一生用豐富華美的色彩所彈奏的主題。雷諾阿一生都很貧困,但畫面卻很甜美、明麗。他所畫的女性豐滿嬌麗、嫵媚動人,目光中常常流露著一種淡淡的憂鬱;所畫兒童,天真純潔。他是位卓越的人物畫大師,晚年得了類風溼病,手腳都變形,十分痛苦,仍堅持作畫。
這幅作品很可能是雷諾阿在工作室中完成的,他後來的妻子艾琳·沙利戈(Aline Charigot)充當了模特,坐在藤椅上擺造型。艾琳身後的海灘疑似描繪的是迪耶普附近的諾曼底海岸,這或是雷諾阿在1881、1882年間的義大利之旅,為他帶來的靈感。
右面:《畫室(窗前花瓶)》 The Studio (Vase before a Window)(1939)畫布混沙油畫 113 x 146.1 cm
保羅·高更 Paul Gauguin(1848—1903)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及版畫家,與塞尚、梵高合稱後印象派三傑。高更向往原始和自然的生活。他希望在原始民族、東方藝術和黑人藝術中尋找一種單純率真的畫風,創造出既有原始神祕意味又有象徵意義的藝術。他的畫作充滿大膽的色彩,在技法上採用色彩平塗,注重和諧而不強調對比。
左面:《穿灰色褲子的宮女》Odalisque with Gray Trousers (1927)畫布油畫 81.3cm
亨利. 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法國著名畫家 野獸派的創始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他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聞名。
中間:《花園》Garden(1935)畫布油畫 90.2*90.5cm
皮埃爾.博納爾Pierre Bonnard(1867-1947)法國那比派著名畫家,他的風景油畫以色彩的奇特魅力而聞名,他畫作上絢爛的色彩效果,把色彩的對比度、音樂感、神祕性發揮到極致,使後來的彩畫家們驚歎不已,僅能望其項背。
《柏樹》Cypresses (1889)文森特.梵高 畫布油畫 93.4*74cm
《梵高自畫像》1887年 文森特.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他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20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和德國表現藝術。
左面:《演員畫像》The Actor (1904-1905)畢加索 畫布油畫 196.2 x 115.3 cm
中間:The Blind Man’s Meal 《盲人進餐》The Blind Man’s Meal(1903) 畫布油畫 95.3 x 94.6cm
這是畢加索藍色時期最感人的作品之一。
右邊:《坐著的丑角》Seated Harlequin(1901)畢加索 畫布油畫 83.2 x 61.3 cm
巴勃羅.畢加索 Pablo Picasso(1881–1973)西班牙畫家 雕塑家 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之一,立體畫派創始人,畢加索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據了不朽的地位。
《收穫葡萄》勒爾米特Leon Augustin Lhermitte(1844-1925)法國 1884年
雷昂.奧古斯丁.勒爾米特是以畫農民生活而著名的畫家,他作品的題材包括剪羊毛和農田收穫的生動場面。
《暴風雨》(The Storm,1880)皮埃爾.奧古斯特.庫特 法國 油畫
皮埃爾.奧古斯特.庫特 Pierre Auguste Cot (1837-1883)法國學院藝術畫家,繪畫主要以神蹟為主題,以肖像畫著名。庫特油畫《暴風雨》抓住了達夫尼斯和克洛伊在暴風雨中逃跑的一瞬間,表達了男女不同的性感力量之美、歌頌了純潔的愛情和自由的嚮往,無論是藝術境界還是藝術手段方面,與前人同類作品相比,都是更上一層樓。
許多評論家說,庫特的作品《暴風雨》取材於古希臘浪漫小說《達夫尼斯和克洛伊》(Daphnis and Chloe)。該作品的大概情節是:達夫尼斯是個富貴之家的男孩子,克洛伊是個窮苦人家的女孩子。因不測風雲,幼兒時候,他們的父母把他們搞丟了;撿到了他們的農夫家庭收養了他們,大自然成了達夫尼斯和克洛伊的新家,牧羊短笛樂曲成了他們彼此召喚和心靈共鳴的神音。隨著年齡增長,達夫尼斯和克洛伊的童年之愛發展為男女性愛。他們決定結婚。可是,又找到了他們的父母都不同意,嫌對方與自己的背景差別太大。在一個暴風雨之夜,達夫尼斯和克洛伊為愛情自由而逃跑了,到深山老林裡、自己舉辦了婚禮。可是,他們不知道性生活,就是彼此為對方的裸體之美而痴迷的時候,也一直保持著童貞而不想為性慾而傷害對方。愛神下凡,告訴他們裸體性慾是自然之美,告訴他們彼此真誠相愛的性慾不是傷害而是幸福,教會了他們如何過幸福的夫妻性生活;同時,那些愛神扮裝成凡人,說服了雙方父母,說明了自由幸福比家庭背景更重要。在愛神的啟發幫助下,雙方父母都同意了孩子們的婚事;達夫尼斯和克洛伊回到撫養了他們的農夫家裡,舉辦了莊重而樸實的婚禮,從此承擔起為人父母的義務和責任。—— 這段古希臘神話故事摘自“正一藝術”。
《弗裡德蘭戰役》(Battle of Friedland)1861-1875年 讓·路易·歐內斯特·梅索尼爾(Jean-Louis-Ernest Meissonier 1815-1891)法國
弗裡德蘭大捷是拿破崙極其輝煌的軍事成就之一。弗裡德蘭,位於俄國,現已改名為普拉夫丁斯克。1807 年6 月14 日在此法軍大敗俄羅斯軍隊。這一戰役,結束了第四次反法聯盟,一大半普魯士領土被拿破崙佔領。弗裡德蘭戰役後拿破崙成了歐洲中部及西部的實際統治者。
梅索尼爾主要從事風俗畫和軍事畫題材的創作。他用一種精確描繪的手法來處理歷史題材,筆法細膩、生動,有生活情趣。因為他取材於法國人民十分感興趣的拿破崙出征的題材,曾獲得大十字榮譽勳章。
非洲、大洋洲藝術館
1969年曾任紐約州長及美國副總統的金融家納爾遜.洛克菲勒捐贈了3000件藝術品給MET, 開設了非洲、大洋洲館,此館以邁克.洛克菲勒命名,以紀念在非洲探險失蹤的納爾遜.洛克菲勒的兒子。
此館藏品形象誇張、風格質樸,非常富有想象力與表現力,展現了與東方文化、歐美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氣質。
步入展館就被這件懸掛在屋頂的號稱“一飛沖天”的巨大展品所吸引,它長達80英尺,寬30英尺,由新幾內亞Kwoma族270個藝術家以棕櫚葉作原料,上面用漆畫了各種圖案,然後一塊一塊拼接創作的。原來是新幾內亞Kwoma族人舉行宗教儀式屋子裡的天花板。現吊在展館大廳的天花板上,產生一種教堂的氛圍。
邁克.洛克菲勒1960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在陸軍服役半年之後又重回哈佛,從事人類學及考古學的研究。1961年的春天,邁克參加了博物館的探險隊,進入新幾內亞的中央高地——巴里艾姆祕境,一直到9月,邁克和探險隊的同伴們都住在深山密林裡,將阿斯馬答族土著人血腥的鬥爭一一攝影下來。在這段時間內,邁克還和很多土著人成為了好朋友。
9月以後,邁克隨著探險隊回到美國。在這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有阿斯馬答(Asmat)族人的存在。他們是生活在新幾內亞南部海岸的一個不大的部落。阿斯馬答族人有一個自開天闢地來就存在的傳統:凡男子成年之後都得經歷一個考驗,那就是獵取一顆人頭,然後才能去求婚。他們到現在仍然相信,沒有經歷這個過程的男人就不配有後代。
邁克·洛克菲勒建立的紐約原始美術館希望他能再去,向土著人購買晒人頭的竿子 ——“獵頭”,而他也對此充滿了興趣。兩個月後,邁克·洛克菲勒再次前往新幾內亞去做研究和探尋。但是在他還沒有到達阿斯馬答族的阿錐部落之前,就在新幾內亞的南岸遇到風浪失去了蹤跡。從大洋洲回來的俄羅斯研究人員得到令人震驚的結論:當地的土著人為了獲得具有魔力的戰利品,獵取了邁克·洛克菲勒的頭顱,吃了他的肉。是不是就是這個傳統最終奪去了邁克·洛克菲勒的性命,始終沒有肯定的答案。
新幾內亞Asmat獨木舟長達48英尺,可以乘坐20人,這是邁克.洛克菲勒1961年從新幾內亞收集來的。
邁克·洛克菲勒失蹤後,他父親把他建立的紐約原始美術館的藏品捐了出來,這就是現在的非洲、大洋洲及美洲藝術館的前身,這裡有許多邁克·洛克菲勒從新幾內亞收集來的物品。
很像外星人的祭祀木雕。
樂器鑼
這種奇特的樂器鑼,超過14英尺高,它是地球上的獨立樂器中最大的樂器。土著人將麵包樹挖空,上部雕刻出人頭,中下部挖出一個窄縫形孔,擊打時樹幹諧振共鳴,音調鏗鏘,土著人相信是祖先的聲音。用一定數量大小不等的阿鑼,可以構成一個非正式的樂團,配合著土著人古老的舞蹈,常出現在一些重大社會活動上,如灌頂儀式、葬禮等場合。
新幾內亞阿斯馬答族(Asmat)所雕刻的一群15呎高的紀念柱“比斯柱”
不知這是否當年邁克·洛克菲勒要找的阿斯馬答族人晒人頭的竿子 ——“獵頭”。
新幾內亞西南部的阿斯瑪特(Asmat)民族相信,每當有人死去,部落內就產生了不平衡、十分危險,必須由在世的人補救。製作比思柱就是恢復部落秩序的儀式:一群男子用樹刻成柱子,柱子上的每個人像代表已經死去的人,當中的一條根在頂部突出來象徵著翅膀,柱子底部通常會雕刻一艘獨木舟把逝者載往陰間。柱子完成後這群人便把它豎在舉行儀式的房子外面,整個部落舉行盛大的儀式向死者致敬,把他們的靈魂送到祖先的世界。儀式完成後,比思柱便送回樹林中去,柱子在樹林裡慢慢腐化,人們相信它的超自然力量會逐漸滲入到泥土中去,保佑當地農作物豐收,死亡的威脅已經轉化成滋養在世者的源泉。
結語
大都會博物館短短3個多小時的遊覽,只是跑馬觀花匆匆觀賞了部分展館,於我這種藝術和歷史白丁的人來說,在震撼之餘也希望能不虛此行。回家後整理出圖片,在網上查閱了大量資料,邊讀邊寫,本打算簡短帶過的遊記部分,因著自己感覺收穫頗豐,希望儘可能把自己瞭解學習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家,於是乎成為了這篇大都會專篇,內有不妥善之處,望大家斧正。
感謝網友“榆城古風”和“野山的呼喚”的精彩博文,他們應該都是藝術造詣頗深的專業人士,讀他們的文章,讓我受益良多。很多內容都是轉摘自他們的文章,我想他們對於我這種冒昧的舉動應該不會怪責吧,畢竟讓更多的人瞭解藝術,特別是瞭解中國藝術和歷史,是先生們發表博文的目的所在吧。
榆城古風的網址 //www.360doc.cn/article/1470002_388330808.html
野山的呼喚的網址 //www.360doc7.net/artclenew/495296596.html
最後,轉載一篇段立生先生博文來結尾,對“藥師經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詳細瞭解。
段立生先生部落格:
大都會博物館藏“藥師經變”壁畫解析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始建於1870年,是一個與法國盧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等齊名的世界頂級的博物館,坐落在紐約中央公園東側的第5大道上,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收藏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330萬件文物及藝術品,其中不乏稀世珍品。最讓人矚目的是,在二樓亞洲展廳的入口出,立著一幅巨大的彩墨壁畫:藥師佛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脅侍兩側,周遭有8大接引菩薩,12神將,各率7000藥叉眷屬,護佑各地受持藥師佛名號眾生。這就是來自中國山西洪洞縣廣勝下寺的元代壁畫《藥師經變》。
我第一次看到這幅壁畫的時候,心靈都震顫了。如此氣勢恢巨集,構圖精美,色彩豔麗,儲存完好的中國古代壁畫,我還是平生首次看見。整個一面60多平方米的牆壁,都被壁畫佔滿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用相機把它拍攝下來,但遭到管理人員的制止,他說閃光燈的閃光會破壞壁畫的色彩。那是1989年,我正在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當訪問學者。後來,我花了500美元買了一個小型攝像機,為的就是給這幅壁畫錄影,因為只要有5燭光的亮度就能拍攝,結果又遭到管理人員的拒絕。我只好花20美元買了一本介紹大都會博物館收藏品的畫冊,遺憾的是畫冊中竟然沒有收錄這幅壁畫。帶著遺憾我離開了紐約,一晃就過去了20年的時光。2010年1月我又有機會重返紐約,由於心裡惦記著《藥師經變》壁畫,我又來到大都會博物館。這次我發現管理員的態度寬鬆了,只要不使用閃光燈,觀眾可以隨意拍攝。而數碼相機的使用,又為我提供了必備的技術條件。我把佳能單反數碼相機的感光度調到400度,不用藉助閃光燈便可清晰地將這幅壁畫拍下來,放到電腦上,反覆揣摩,反覆觀賞。
讀畫如讀史,通過讀《藥師經變》壁畫,我彷彿看到佛教在中國傳播的歷史。
佛教自東漢時期從印度傳入中國後,逐漸在廣大民眾中傳播發展。其傳播途徑主要靠大德高僧譯經、誦經、講經、傳法。除此而外,利用繪畫的方式,通俗易懂地介紹佛經的文字內容,稱為經變,也是一種傳播方式。現今敦煌莫高窟發現和確認的經變畫計有:《法華經變》、《維摩經變》、《彌勒經變》、《阿彌陀經變》、《觀音經變》、《華嚴經變》、《報恩經變》、《十輪經變》、《藥師經變》等等。每一經變皆由某一佛經衍生而來。經變的意思即是該佛經的另一種不使用文字的變化表現。如有《法華經》,故有《法華經變》;有《華嚴經》,故有《華嚴經變》;有《維摩詰經》,故有《維摩經變》等。而《藥師經變》則是根據《藥師如來本願經》而來。
藥師佛是佛教中一位重要的佛陀。根據《藥師如來本願經》的描述,藥師佛又稱藥師如來、藥師琉璃光王如來,大醫王佛、醫王善逝、十二願王。為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當他於過去世行菩薩道時,曾發下十二大願,願為眾生解脫疾苦。若有人身患重病,面臨死亡,只要晝夜盡心供養禮拜藥師佛,誦讀《藥師如來本願經》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燈,掛四十九天五色彩幡,其人便得以延生續命。可以說,藥師佛是佛教神界執掌醫藥治病大權的一尊大佛。對於佛門善信來說,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時候?生病就要拜藥師佛,由此可見藥師佛的地位重要。
佛教最能吸引信徒的教義無非兩點:一求長生平安富貴,二求死後超生極樂世界。而達到這兩個目的最簡便的方法便是修行藥師與彌陀兩大法門。藥師法門能夠幫你生時消災驅病,延壽長生。彌陀法門則可使你死後往生淨土,進入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難怪中國所有的佛寺,除了供奉釋迦牟尼佛以外,幾乎毫無例外地要供奉阿彌陀佛和藥師佛。
佛教修行的法門很多,因為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形成不同的宗派,每個宗派都有自己修行的“不二法門”。東漢時期,佛教主要在上層智識階層中傳播,所以修行的法門比較複雜,比較繁瑣,比較抽象。佛教充滿書卷氣和文人氣。到了魏晉南北朝,佛學與玄學相結合,偏重哲理和空談。唐代經過“三武一宗”的毀法,佛教受到很大打擊,許多宗派不復存在。此時出現了禪宗。禪宗主張明心見性,不立文字,不用經典,使得不識字的文盲也能修行佛法。隨著佛教向勞苦大眾傾斜,修行的法門也趨於簡單。彌陀法門主張,只要隨時隨地誦唸阿彌陀佛名號,便可往生佛國淨土。所以我們常見坊間百姓口中不停地念叨阿彌陀佛,就是在修持彌陀法門。藥師法門則說:“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菩薩乘神通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所以年老多病者,喜修藥師法門。
經變畫的風行,無疑是符合佛教向勞苦大眾普及的發展趨勢的,它使佛教的傳播變的簡單化,普及化和大眾化。
敦煌莫高窟有一幅《藥師經變》,畫的是七佛藥師,一字並列。他們分別是:東方光勝佛土,善稱名吉祥王如來;妙寶佛土,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圓滿香稷佛土,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無憂佛土,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法幢佛土,法海雷音如來;善住寶海佛土,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淨琉璃佛土,藥師琉璃光如來。上述七佛名,出自《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捲上。在玄奘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經》中,只說到東方藥師一佛,未出現七佛名。對此,古來多有議論,有人認為前六佛乃藥師之分身,實際只為藥師佛一人。
有的學者根據敦煌莫高窟《藥師經變》的畫面是七佛並列,從而質疑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巨幅壁畫不是《藥師經變》,而應該是《如來佛說法圖》。這種懷疑其實是佔不住腳的。我們知道,同是一種經的經變,可以側重表現該經的不同內容。如果說,敦煌莫高窟的《藥師經變》主要是表現藥師琉璃光如來和他的6個分身的話,那麼大都會博物館的《藥師經變》則表現藥師佛和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在一起,合稱東方三聖。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與藥師佛有著密切的關係。《本生經》的故事說,在久遠的過去世,電光如來住世時,有一梵士養育兩子,一名日照,一名月照。這位梵士修行成佛後,即是藥師如來。跟隨他一起修行的兩個兒子,則修成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成為藥師佛的重要輔佐。這就是在大都會博物館藏《藥師經變》壁畫上,藥師佛端坐正中,左右兩脅是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的由來。
其實,敦煌莫高窟除了上面提到的七佛藥師一字並列的《藥師經變》外,還有95鋪《藥師經變》,共計417尊藥師佛造像。比如說,莫高窟編號085窟的《藥師經變》,其構圖基本上跟大都會博物館藏《藥師經變》一樣:藥師佛居中,兩脅是日光、月光菩薩,周遭由菩薩、神將、力士、伎樂圍繞。
再說,佛教經典常有多種譯本,根據不同譯本繪出的經變,其畫面自然有所不同。比如說,《藥師經》先後共有5個譯本。最早翻譯的是《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經》,即《大灌頂神咒經》卷十二,東晉帛屍梨密譯。次為《琉璃光經》一卷,劉宋慧簡譯。三為《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一卷,隋達磨笈多譯。四為《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唐玄奘譯。五《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二卷,唐義淨譯。前四種譯本,單述藥師如來之事,故云《藥師經》。第五種譯本的上卷講述六佛之事,下卷講述藥師如來之事,故云《七佛藥師經》。由此推斷,大都會博物館的《藥師經變》壁畫所據當是前四種譯本,而敦煌莫高窟的七佛藥師一字並列的《藥師經變》,則根據義淨的第五種譯本描繪。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按照佛像造像的規矩,如果表現如來佛說法,那麼佛的手印應該是施無畏印或說法印,可是大都會博物館藏壁畫的佛像並沒有施無畏印或說法印,而是右手舉起,掌心向上,施的是與願印。由此證明這尊佛不是正在說法的釋迦牟尼,而是藥師佛正在施願。
我們知道大都會博物館藏的巨型壁畫《藥師經變》繪於元代,即公元13—14世紀,迄今已有700—800年,具有十分寶貴的歷史文物價值。從藝術的角度看,這幅壁畫繼承了中國民間壁畫藝術的源遠流長的優秀傳統,又融入了中國佛像繪畫的技法。佛像的造型,沿襲了唐代以豐滿肥胖為美的審美情趣,藥師佛及日光菩薩、月光菩薩的臉龐,皆圓若滿月,慈眉善目。由“法像”展示其慈善、寬容、智慧、禪定的內心世界。除端坐正中的藥師佛身著袈裟,袒露前胸外,其餘菩薩神將,都是穿著類似中國士大夫那樣的長袍寬頻,顯得俊逸瀟灑。衣服的皺褶,自然生動;衣服的質感,薄如蟬翼。凸顯秀骨清像,名士氣韻。我們雖然不知道這幅壁畫的作者是誰,但從壁畫的風格及藝術成就可以看出,它繼承和發揚了自魏晉南北朝僧佑、戴逵,到唐代“畫聖”吳道子的佛像藝術的傳統技藝,堪稱上層藝術佳品。
考察大都會博物館《藥師經變》壁畫的來歷,知道來自山西洪洞縣廣勝寺。我們有必要回過頭來追溯廣勝寺的情況,以利於加深對這幅壁畫的理解。
膾炙人口的京劇《玉堂春》的故事,就是發生在山西洪洞縣。蘇三起解唱道:“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至大街上……”那裡曾是古代中原地區的人文都市。霍山南麓的廣勝寺,是佛教東傳中國最早的幾座寺廟之一,始建於東漢,經歷代重修,現基本保持元代建築風格。分上寺、下寺和水神廟三處。廣勝寺的元代壁畫。共有兩處,一處原存下寺大佛殿,另一處現存水神廟明應王殿。明應王殿壁畫計5幅,內容表現元代生活民俗。大都會博物館藏《藥師經變》則是從下寺的牆壁上剝離下來的。如今山牆上尚存16平方米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殘卷。此外,廣勝寺珍藏的佛教典籍《趙城金藏》是北宋《開寶大藏經》的復刻本,由於北宋刻本早已散佚,現存7000卷的《趙城金藏》成為中國現存最早最全的大藏經,具重要的文獻及版本價值。現是北京圖書館鎮館之一寶。更重要的是,據唐朝名僧道世所撰《法苑珠林》載,廣勝寺塔是全國19座釋迦牟尼真身舍利塔之一。1990年以後,隨著陝西法門寺發現佛指舍利,增加了廣勝寺塔下埋有佛陀舍利的可信度。由此可見廣勝寺具有非常深厚的佛教文化積澱。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藥師經變》巨型壁畫出自這裡,絕非偶然。
關於剝畫出售的經過,《重修廣勝下寺佛廟序》說得十分明白:“去歲(1929年),有客遠至,言佛殿繪壁,博古晉雅好之,價可值千餘金。僧人貞達即邀士紳估價出售。眾議以為修廟無資、多年之憾,舍此不圖,勢必牆傾椽毀,同歸於盡……”遂以1600塊大洋作價,賣給文物販子,最後輾轉流傳至美國。
根據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說明,這幅壁畫是1964年美國牙醫 Sackler以他母親的名譽捐獻給大都會博物館的。據Sackler聲稱,他從廣勝寺購買了這幅壁畫。當時中國的文物市場是開放的,進出口自由。Sackler很富有,喜歡收藏中國藝術品,除了這幅壁畫外,他還購買了大量中國文物。90年代,他給北大文博學院捐了一所博物館,以他的名字命名。
追溯到這裡,解開了我思想上長期存在的一個謎團。因為我國許多重要的歷史文物都是被西方侵略者偷盜去國外的,所以我們一看到流傳海外的中國文物,都會激起心中的民族義憤,巴不得立即把它追討回來。回想20年前我第一次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看到這幅壁畫時,就是這樣的心態。特別是當管理員阻止我用閃光相機拍攝,我還理解,後改用不使用閃光照明的錄影機,他依舊不允許的時候,我真是火冒三丈。現在想來,這種想法失於偏激。任何一件文物都是一個文化符號,而文化的本質就在於傳播。沒有傳播,文化就失去生命。任何一個民族創造的文化精品,不僅屬於本民族,而且屬於全人類。就拿這幅壁畫來說,若不是被Sackler花錢買下,說不定已隨牆傾椽毀,同歸於盡。難道我們不該對他心存感激嗎?即使不這樣,假如依舊儲存在山西廣勝寺,哪能比放在大都會博物館招引世人矚目?現今置身於亞洲展廳,有恆溫保護,被當作藝術瑰寶,修復得看不見一絲接縫的痕跡。每天有成百上千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駐足仰視,讚不絕口,這難道不是中華民族的光榮與驕傲?這難道不是在宣揚和傳播中華文化?由此得出結論:元代巨幅壁畫《藥師經變》由大都會博物館珍藏,也算是得其所哉。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