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河江

河江,越南最北部的一座城市,和中國接壤。從河內出發,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顛簸,翻越無數座大山,抵達一個叫做苗旺的小鎮,11月的苗旺下著雨,山谷間雲霧繚繞。

盤旋在大山之間的公路,嬉笑行走的人渺小的像一粒塵埃,孩子的笑容溫暖了整個山谷。

習慣進屋赤腳的越南人更喜歡穿著拖鞋行走,即便在這北方寒冷的冬日裡。

週六是趕集的日子,大家從自己的村落紛紛趕來,鎮子上異常的熱鬧。

集市上除了日常用品,在小鎮的西頭,有一個家畜交易中心。

交易市場中以牛最多,大家聚在一起討論,誰能給上最好的價格,賣家才會將繩子放在他的手中。

十一月的河江,山谷間開滿了粉白色蕎麥花,吸引了不少遊客,大多數的年輕人騎著摩托車翻山越嶺,來到這裡。

臨近中午,小鎮上的集市結束了,回家的路上卻異常的熱鬧。

6月的河江

6月的河江變了模樣,天是藍的,大山披上了綠的衣裳,還有穿透雲層的光。

騎著摩托車馳騁在山間,忍不住想要停留。

遠處的山腳下依稀錯落著人煙,公路就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

穿過20多公里,來到了另一座小鎮,農耕季節,田地裡格外的繁忙。

山谷間搖曳的裙襬,像你的微笑。竹筐裡是新鮮的蔬菜,你嬉笑著踩著單車從我身邊經過。

飄著紅旗的小山丘是越南的最北邊,翻過那座山就是中國。

生活是那本來原始的模樣,依山而居,耕田織布,年輕的姑娘早已經成了媽媽。

學生邀請我去他家做客,那裡離苗旺鎮還有一個小時的路程。房子建在半山腰上,木質高腳樓,大大的一間,在每個角落裡放著床,燈泡透著微弱的光。房子的一腳有個用磚隔出來的土灶,用撿來的柴火來做飯,夜幕降臨,燈泡的光線變的昏暗,需要藉助頭燈的光芒。

越南飲食清淡,水煮菜是每日必備,配著魚露或者醬油,煮過青菜的水就是今天的湯,新鮮的食材,即使放很少的油,也香氣四溢,自家釀的高粱酒,更是味道醇厚。

這一夜我住在閣樓上,閣樓下住著雞鴨豬牛,清晨叫醒我的不再是鬧鐘,是動物們發出的特殊氣味。

房子不遠處就是梯田,鴨子肆意的遊動,或是水牛來回穿梭。

Sapa

Sapa,越南西北山谷間的法式小鎮,因為少數民族眾多,歐美人尤其青睞。她們能夠說著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卻並不擅長越南語。她們穿著不同的民族服飾,戴著不同的頭飾,在鎮中心的陡坡的道路兩旁買著手工藝品。

習慣了熙攘與不一樣的面孔,手藝人的羞澀與淳樸早已不再,對著快門伸手說:“one dollar。”

少數民族的姑娘很早成為了母親,揹著孩子在街頭,兜售著手工藝品,或者尋找著需要嚮導的人,嫻熟而又熱情。

有一個叫做情人谷的地方,據說來過的情侶都能相守一生。

4月的SAPA 已經是夏天的樣子,水牛都喜歡從河中經過。

盡情的享受著這剩下的時光,用力的想象著自己是否在離開時有萬般不捨,但我們總要學會告別。

從河內逃離,沒有了高樓大廈,沒有了摩托汽車,靜靜的時光在綠色的梯田上流淌。

Guan lan

在下龍灣的最外圍,有一座狹長的小島,叫做GUAN LAN(觀瀾),鋸齒形的石灰岩柱湧出海面。

船從碼頭出發,晴朗的天變了,船身開始搖晃,浪花從窗子裡打了進來,毫不留情。雨終於停了,騎上摩托,泥土中有著雨水的芬芳,水牛和它的主人在稻田裡忙碌著。

遠處的墓穴還裝飾著彩色的房子,格外醒目。

雨停了,天的那一邊是另外一種模樣,夕陽西下,留下一片驚鴻。

海上的船都是不同的顏色,紅色的國旗異常顯眼,到了晚上鎢絲燈才會亮起來。

島上似乎沒有太多的人,偶爾能聽到狗吠聲,他緊緊的跟著自己的主人。

寧平

越南曾是中國的附屬國,東漢時期,漢字傳入越南,在越南陳朝時漢字成為越南主要使用文字,因此如今有很多越南古建築上依舊保留著漢字,這些漢字有的是著名的詩詞歌賦,有的是牌匾,幾乎越南所有的寺廟上都有漢字的存在。而從建築來看,都是漢唐風格,寧平最大的拜庭寺廟,瞬間有種穿越到了西安的感覺。

公元前111年中國的西漢時代起, 儒教、佛教、道都開始從中國傳入越南,對越南人的意識形態起了很大的影響。從中國傳入的佛教為大乘佛教,並稱之為“北宗”。此外還有部分越南人信仰小乘佛 教,並稱之為“南宗”,從泰國和柬捕寨傳人,信教的越南人中,信仰佛教的佔比例最大,其中又以信大乘佛教者居多,各地寺廟不少。越南的春節,農曆新年,或者每月的初一十五,香客們湧進寺廟,祈求平安與安寧。長安寺廟,和其他的寺廟有些不同,依水而建,必須坐船才能進入。

三谷,

墓園門口的對聯為“前人創立周基業,後裔繼承祖墓磐。”

烏雲來了,雨也要來了。

水稻熟了,繁忙的季節,收穫總是讓人喜悅。

公交車稻田裡行駛了1歌多小時,天很藍,太陽很大,發豔大教堂就出現在了我的眼前。

石頭和木頭的完美結合,神父傾盡了畢生心血。

Ly son

小島的名字叫做Ly son,去島上的船一天只有兩班,陰天,海水的味道混合魚腥味,警察用手機上的谷歌詞典問我們來的目的,這裡很少有外國人造訪。

終於出發,下起了雨,船在海中顛簸,島上的警察在碼頭邊等待著我們,在黑色筆記本上記錄下了我們的資訊。

隔日清晨,陽光燦爛,騎著摩托車環繞小島,山上有座軍事站,寫著禁忌靠近。

十二點的太陽總是那麼毒辣,海面藍的像一顆寶石,打漁的人已經回家了。

遠處綠色的田地裡混雜著五顏六色的墓碑。

小孩在鏡頭前歡樂的開始了跳水比賽,激起一朵朵水花。

小島上除了海鮮,還盛產紅色的大蒜。

佛教建築在越南的每個村落,還有殖民時期留下的教堂。

海防

悶熱的下午,從龍邊站坐著火車去海防,那是個並不出名的海邊小城。火車站雜亂沒有秩序,列車員拿著旗子示意,大家一擁而上,可以開啟的窗子,頭頂的電風扇吱吱作響,彷彿穿越到了上個世紀。

月臺邊有推著自行車賣法棍的越南女人,還有抬著籃子買綠豆糕的阿姨。

奶奶家樓下的市場,新鮮的蔬菜,香甜的水果,美味的米粉,叫賣聲,交談聲,摩托的鳴笛聲,日復一日。

藍色的玫瑰大教堂,沒有一個遊客,紅色的圍著聖母瑪利亞,陽光從窗子上的小孔穿過,安詳又美麗。

海防中心廣場,胡志明伯伯越南人心中的地位永遠不可替代。

街邊上有許多理髮師,有的忙碌有的清閒。

這裡靠近港口,有一座海軍博物館,陳列了許多可愛的模型。

梅州

越南人的一天是從油條和米粉開始的,油條硬而略帶甜味,泡在湯裡,就變得溫柔起來。米粉柔韌筋道,湯頭鮮美,牛肉嫩滑。

坐著巴士從河內出發,搖搖晃晃四個多小時,穿過稻田,村子在路的盡頭,清一色的木質閣樓。

小鎮上到處都買竹筒飯,吃起來有一股竹子的清香。

村子並不大,中心區商店林立,租售著少數民族服飾。

在村子深處,我們終於找到了一家空房子,那是一間還沒修好的屋子,窗子是空的,主人抱歉的說,
“沒有關係,今晚我們就在這裡過夜”,女主人幫我們準備了豐盛的晚餐。

在鄉間的小路上騎著自行車,路上沒有什麼行人,耳邊傳來流水和蟬鳴聲,放眼望去全是綠色。

河內

河內街頭,錯雜的電線交織在空中,摩托車汽車混雜著散發著尾氣,火車從城市中心穿過,充滿了人間煙火,窄小的居民夾雜著鐵路兩邊,左邊廚房,右邊客廳。

河內的風情盡在三十路古街,窄小狹長的商鋪,三輪車伕的吆喝聲,戴斗笠買花和水果的女人,你都會在這裡見到。

聖約瑟夫大教堂建於1885年,是河內最古老的教堂,這座哥特式的建築,仿巴黎聖母院興建而成,據說是為了使遠離家鄉的殖民者能產生家園的親近感,教堂外表斑駁,內部裝飾繁複的主壇、彩繪的玻璃窗,和方形的塔樓。教堂門前矗立一座高大的聖母鬥惡龍雕像,教堂周圍雲集了許多咖啡店。

還劍湖的四季有著不同的顏色,不變的是它總是那麼的熱鬧,乘涼的老奶奶,等待生意的畫師,或者是鍛鍊的大叔,它總是一片忙碌。關於還劍湖的由來,有一則神話。相傳,15世紀初期,越南後黎朝開國皇帝黎利(黎太祖)泛舟湖上,用魚網網到一把劍身刻有“順天”二字的寶劍,後來他靠此劍抵抗明朝的軍隊。黎利推翻明朝在越南的統治做了皇帝后,再次泛舟湖上。突然,一隻巨龜從水下浮起。黎利用寶劍指向巨龜,巨龜用嘴含住寶劍沉入水中。於是人們相信,巨龜就是神龜,是代上天來收回寶劍。“還劍”之名由此而來。

巴亭廣場,石灰色的建築,深沉古樸,每天清晨國旗在這裡升起。

獨柱寺,位於河內巴亭廣場西南,因建在靈沼池中一根大石柱上而得名。據傳1049年的李朝李太宗夢見觀音菩薩手託嬰兒,立於水池蓮花臺上。不久李太宗老年得子,乃下令仿出水蓮花建寺,故獨柱寺似出水蓮花。

古時候,天上有兩個仙女私自下凡,因畏懼觸犯天規,未敢久留人間,在返回天庭之時,各自從雲端拋下一面梳妝鏡以資留念,兩面鏡子分別落在中國的杭州和越南的河內,它們便成了兩個美麗的”西湖”。詳細還劍湖,安靜了許多,咖啡館,別墅,餐廳,還有寺廟,分佈在西湖的左右。
鎮國寺位於河內市區北面西湖畔的小半島上,隔青年路與竹帛湖相對。

胡志明紀念堂,和巴亭廣場,獨柱寺相隔很近,每週都有許多小學生前來進行愛國教育。這裡陳列了胡志明生前使用過的物件及他的生平介紹。

越南軍事歷史博物館。

位於紙橋郡的民族學博物館,展示了各民族風土人情。

河內動物園。

胡志明故居。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