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從小就嚮往的地方,今日終於完成夙願。一泓碧綠的澄澈湖水,交相輝映的日月雙潭,構成一幅完美的畫面,加之當地邵族導遊的幽默風趣的介紹,感受著平靜中的熱情,幽美中的純真。

我們統稱的“高山族”在臺灣還有著更細的劃分,下圖為高山族的一個分支——邵族在表演當地民族音樂。

日月潭文武廟主祀關聖帝君,加奉祀孔子和岳飛,所有神像皆用銅鑄塑像。廟分三進,第一進是供奉孔子,第二進武聖關公及神農大帝、文昌帝君、三官大帝和玉皇大帝。第三進則可以俯瞰日月潭全景。

記得82年春晚,當時剛剛買了電視,當家人圍坐在12寸的黑白電視機前,奚秀蘭一曲“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就讓多少人們對阿里山心馳神往。今天,經過兩個多小時盤山公路的顛簸,阿里山終於敞開他的深情的懷抱,迎接一路風塵僕僕的我們。

走入阿里山,目光所及之處都是遮天蔽日的參天大樹。深山幽谷、蔥蘢草木、鳥鳴啁啾,構成一幅完美的山水寫意畫。如果說日月潭的美在溫柔平靜,那麼,阿里山的美就是高大深邃。世世代代生活在此地的鄒族(我們習慣講的高山族的一支)給阿里山更加增添了一股狂放粗獷之氣。日月潭與阿里山,一山一水,一柔一剛,剛柔相濟,相得益彰。

阿里山中的蔣介石雕像,已是臺灣現存不多的雕像之一。自2000年陳水扁上臺在臺灣發起“去蔣化”運動後,臺灣各地的蔣介石雕像紛紛被推倒,從遍佈全省至塑像無多,讓人唏噓不已。


阿里山的最著名的神樹,距今已有2300年的歷史,當年如果不是樹身分成三枝,早被覬覦已久的日本人鋸斷運入神社,之所以能儲存至今,也是不幸之中的萬幸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禪宗六世祖慧能寫給五世祖弘忍的偈語很好的詮釋著佛教“萬物皆空”的禪理。當你身處中臺禪寺的時候,可能更能夠體會到這一點。將自己的額頭輕輕觸碰菩提的樹幹,閉上雙目,讓自己暫時放下一切塵念,心靈即得以片刻的鬆弛。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