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行程已經結束了,這次旅行第一次貼近熟悉而又陌生的臺灣社會,雖然在印象中我們同文同宗,但是臺灣經過100多年的時代變遷,已經變的有些陌生了。
由於日據時期正好是現代城市程序的開始,所以整個臺灣的城市格局和日本城市格局一模一樣,窄小,緊密,每個路口間隔大約也就300米左右,普通道路寬也就6一7米。主幹道也就上下4車道。臺灣土地私有,地面的建築物由業主自行安排,所以整個城市建築高的高,低的低,沒有整體的建築美感,建築物之間的間隔只留有一線天的空間,猛一看還以為是北京五環外城鄉接合部的違章建築。即便是新建的高層住宅兩橦樓之間的間距也只有幾米。遠沒有北京的高樓大廈那麼有規劃有氣勢。這就是大多數人對臺灣頗有微詞的地方。但這洽洽說明臺灣對個人財產的保障是受法律保護的,個人的權力是有效的。每個人的自主財產權不受任何形式的干擾。
臺灣的縣市中臺北是個時間比較久遠的城市各個時期的建築都能看的見。而高雄由於是港口城市,經濟發展的比較快城市建設的比較現代化,有點類似於大陸的上海。其它縣城大多象中國的小縣城規模,由於土地大多屬於個人,沒有拆遷之類的城市改造。除非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一般城市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基本上都是十年如一日的模樣。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