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鳳之冠:泰國清邁雨後鳳凰花

【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鳳之冠:泰國清邁雨後鳳凰花】

清邁在泰國享有“泰北玫瑰”美譽,一年三季(清邁無四季,只有熱季、雨季和涼季)花草繁盛,綠樹掩映,綠草如茵,花開不斷,且花色鮮豔。

三四五月“黃花”(黃花風鈴、金鍊花)明豔過後,輪到“紅花”閃亮登場。古城河兩岸、市內市外、素貼山蒙佔山的山路山坡山谷,鳳凰木花綻放,如晚霞般絢爛。

在中國南方、臺灣、東南亞地區,常見鳳凰木,有三個城市將“鳳凰木”列為市樹市花,臺灣台南市別稱“凰鳳城”,便因為市內多鳳凰木。廈門市樹也是“鳳凰木”,汕頭民眾習慣稱“鳳凰木”為“金鳳花”。民國時期湛江的市花也是“鳳凰木”。

巧的是三地的大學(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廈門大學及汕頭大學)均將“鳳凰木”同列為校花。如果這三校集體開一個“校花聯誼交流會”,我想應該蠻有趣的。

四川的攀枝花市原來的市樹也是“鳳凰木”,後來因為蟲害嚴重防治不力,改“攀枝花”為市樹。

“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詩聖杜甫人生第一首詩寫於七歲幼童時,詩名《詠鳳凰》,不過,他詠的不是“鳳凰花”,而是“神化的高階雞”——鳳凰,謳歌具有“鳳凰”品質的德才高尚之人。

中國古代詠鳳凰樹木花的詩詞歌賦並不多,勉強稱得上佳作的也就一二首,相比松柏梅柳楊竹槐榆榕梧桐等集巨量文賦詩詞於身上的“超級流量樹”,鳳凰樹幾近無人識的“路人甲”。

我甚至有理由懷疑,即便唐宋元明時代所詩詞所詠所言及的“鳳凰樹、木、花”,也僅是同名或借用借喻,非是當代的“鳳凰樹”。

鳳凰木非亞洲特產,原產於非洲馬達加斯加(至今仍是該國的國樹),四五百年前才移植至亞洲,16世紀由葡萄牙人從非洲引入澳門,當地人未見過世面,不識此物,因其種植於澳門鳳凰山,遂稱之為“鳳凰樹”。

之後,香港、中國華南沿海地區、海南、福建、廣西、雲南陸續移植。我在臺南見到過的百年鳳凰樹,則是在1897年日本駐印度的孟買領事館採購種子引進。

當代詠鳳凰花的詩詞妙文並不多,著名詩人郭小川對鳳凰樹猶為傾心:“木棉樹開花紅了半空,鳳凰樹開花紅了一城。”

有一首民間詩作寫的蠻傳神:“火樹亭亭飛凰羽,仙容矯矯著鳳冠。但恐赤焰灼玉指,攬鏡意欲作紅簪。丹霞裁裙披絳紗,新葉琢玉佩翠環。霓裳輕旋舞翩躚,風捲荷衣影零亂。”

其實,對一個土生土長的廣州人來講,鳳凰木與木棉樹三角梅真是司空見慣不驚不怪。我在雲南廣西臺灣廈門海南也常睹鳳凰花綻放,都很漂亮。不過,貌似清邁泰北鳳凰木的更“粗野”(粗生粗長,野態野趣)一些。

清邁的鳳凰樹,如果是長在山谷山坡山麓地帶或郊外田野、古剎寺院內的,特別繁盛,樹高冠寬,濃密寬大。

鳳凰木雖然粗生粗長,但卻是身披光環,被譽為“世上最色彩鮮豔的樹木”之一,陽光越熾熱,生長越旺盛,色彩越鮮豔。

清邁氣候、土壤、經緯度、長久日照及雨季等合適條件,令五月的鳳凰木如草原上飽灌雨水的野花,無拘無束,姿意生長。

清邁鳳凰木形態優美,或像燃燒的火炬,熱烈、奔放、肆意、張揚,或像巨大的紅傘,簇擁華麗,或像棲息在綠林中的鳳凰展翅欲飛,美麗悅目。

現時正是清邁雨季,每天下午或晚上龍王爺總會露露臉,打打卡,意思意思。經過雨水洗滌滋潤,次日清邁天幕更湛藍,雲朵更潔白,環境更見清綠,空氣更加清新,紅彤彤或橙紅的鳳凰花“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鳳之冠”,迎風搖曳,煞是壯觀。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