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與回顧

日本,一衣帶水的近鄰。鑑真東渡、遣唐使團、大化改新,日本的變遷應該說與中華文化有著太多千絲萬縷的聯絡。

隋唐時輸入中國文化,明治時輸入歐美文化,再加上本土的神道宗法,這三者構成現代日本。

如果將日本文化抽象化,最好的形容便是菊與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代表著溫和謙遜;

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徵,代表著黷武好鬥。

總的來說,日本文化是偏激的,與中華文明的中庸之道大相徑庭。

這樣的國度,在國人的解讀裡,經常有兩副面孔。大眾提及日本,第一印象總是侵略、血腥、殘暴等沉重的話題。但平靜下來,老一輩會想起黑澤明、川端康成,年輕一代會想起巖井俊二、阪本龍一這些伴隨我們成長的大師。

朋友間出國旅行的人很多,但談到去過還想再去的國家,首推就是日本。即使是受傳統教育影響很深的那些人,只要去過一次日本,態度就會有180度轉彎。

趁著楓葉季,我們計劃來首探這個國家的真實面貌。放棄了跟團遊、包車,住酒店,我們選擇地鐵公交和民宿,就為感受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

圖片回顧:

★★ 行前準備 ★★

🍁賞楓時間
日本幾乎沒有旅遊淡季,但說最熱門的還是春天櫻花季和秋天楓葉季。日本政府可以說是事無鉅細,貼心地為各國“追楓少年”給出了紅葉的預測圖,可以具體到某一地點的楓葉情況。所以建議驢友要根據具體情況,安排出遊計劃。
官網連結 //www.nihon-kankou.or.jp/kouyou/

🚥交通工具
日本軌道交通主要有四種:新幹線(高鐵)、JR(火車)、私鐵(私人修建)、地下鐵(政府運營)。按速度還分為:特急(速度最快,停靠站最少)、急行、快速、普通(每站都停,速度最慢)。此外,座位還分為自由席和指定席。
日本的地鐵幾乎可以覆蓋整個關西地區,所以在跨市遊玩時,不必擔心出行不便。只是由於不同的公司投資修建,再加上地鐵通道的商鋪利益,導致同一地點的換乘站常常需要走很遠。
我們選擇的是日本關西周遊卡(不可坐新幹線和JR線)和京都巴士一日券(領略城市風貌)。

📱必備軟體
谷歌地圖:自由行必備。導航精確到分鐘,軌道交通做到這點我可以理解。公交車也能按照時刻表到站,我是無法想象的。
谷歌翻譯:日本人說話和義大利人差不多,彷彿只會用母音結尾,導致日式英語口音極重,交流起來很吃力,而且日本人中會說英文的比例並不高(雖然日本人受教育程度世界前列)。現在的翻譯軟體都可以影象實時翻譯,免去不會用日文輸入法的尷尬。
大眾點評:感覺去歐美更適合用TripAdvisor,日本這種國人常來的地方用大眾點評就足夠了。
Airbnb:訂民宿必備,Booking更適合用來訂酒店。

行程路線

Day1:南京 – 大阪 – 神戶
Day2:神戶 北野異人館街 舊居留地 六甲山
Day3:姬路 姬路城 好古園
Day4:京都 嵐山
Day5:京都 金閣寺 龍安寺 二條城
Day6:京都 琉璃光院 八阪神社 清水寺
Day7:京都 伏見稻荷大社 三十三間堂
Day8:奈良 興福寺 吉城園 東大寺 春日大社
Day9:大阪大阪城公園 – 南京

Day 1:南京 – 大阪 – 神戶

出發當天,我和姨媽從南京祿口機場出發。飛機晚點1小時,剛好跟澳洲留學的表弟在大阪關西國際機場匯合。

⬇️ 入關填表:

剛下飛機,就體驗了日式服務的細緻,行李已經被地勤人員從傳輸帶上拎下來,擺放整齊,而且間距都能保持一致。
捯飭好隨身WiFi,領了關西周遊卡(KANSAI THRU PASS) ,也順利接到了一年未見的表弟後,趕去地鐵站。

第一次坐關西地鐵都把自己搞懵了,不僅有好多條線,每條線的列車分特急、急行、快速、普通,日本字的片假名還不會輸進手機裡。問了客服,他卻說只能做普通車,這下導航也用不起來,我們只好迴歸以前的那種看圖識路。後來我們才搞清楚,其實關西周遊卡只是不能坐那種直達專列,其他的列車都能坐。

⬇️ 詳細到令人髮指的線路圖,密集到影象翻譯都識別不出來:

⬇️日本第一餐,神戶地鐵商鋪裡的飯糰:

第一次住民宿,體驗了全程無接觸式服務。房東只在app裡發了示意圖,搞得跟密室逃脫一樣,各種找鑰匙開門。

700多一晚,一個小閣樓的三層,50平方。這卻是我們此次行程住的價效比最高的民宿了。

日本再小的房子,衛生間都是模組化設計,乾溼分離。而且,日本馬桶的水箱自帶洗手盆,把衛生、環保設計到每一個細節。

Day 2:神戶

神戶,類似於我國的廣州,都是最早開放的港口城市,也同樣以美食作為城市名片聞名世界。把行程的第一站放在神戶,就是為了那口神戶牛肉,以及百萬夜景。

❖ 北野異人館

北野異人館,並不是野人住的地方。類似於天津的五大道,是明治時代遺留下來外國人居住區,保留了很多西洋風格建築。
至於街上的建築物具體是幹什麼的,我也懶得搞清。總之是各種舊居和博物館,適合閒逛。

🥩 霜降雪花丨神戶和牛

對於同為農耕民族的日本人來說,牛是長期日夜勞作的生產工具,代替人類承擔搬運和農耕的重體力勞動。因此在古代,吃牛肉視同為犯罪行為。
然而,這種飲食意識發生變化的契機,可追溯到慶應3年。神戶港開港時期,外國船隻靠港經商,周邊地區逐漸成為外國人的居留地。其實神戶開港之前,橫濱居留地的商人已經向國外出口但馬出產的牛,當時這種牛已經受到了很高的評價。隨著日本全盤西化,西方文化裡吃牛肉的習俗也漸漸被日本人接受。
作為世界頂級十大食材之一,神戶牛每年出欄量不足5000頭,近些年才對外出口,出口量也不足10%,也不是所有日本廚師都吃得起神戶和牛。
午餐價比晚餐要便宜些,所以我們結束上午的行程就來到三宮的Steak Land。
大門口放著拍賣級牛肉的展示櫃,還有各種獲獎證書。我們落座後,點了最便宜的兩種套餐和最貴的一種套餐,雖然瀟灑一會兒,也要保持理智。
原以為這麼貴的食材,會像法餐那樣,處理得很精緻。沒想到就像大學門口的炒飯攤一樣,而且貌似所有的和牛店都是這麼處理的,鐵板燒真是接地氣。
便宜的六七千日元,最貴的快三萬。跟廚師說,火候medium,再幫我們share一下。味道確實名不虛傳,蒜片很好吃,牛肉自身的肉香很好的保留下來,還有淡淡的奶香味,不像國內吃到的和牛油脂那麼膩。但要對比我們點的三分套餐,便宜的兩款,一份偏瘦,一份偏肥,貴的不瘦不肥,反正我就只吃出來這麼點區別,絕對沒有像價格上四五倍的差距。

❖ 舊留居地

這片區域和上海的外灘很像,背山靠海。以前是洋人開銀行工作的地方,現在則是神戶的商業區。

🌃 百萬夜景丨摩耶山掬星臺

日本有三大百萬夜景之地:函館、神戶、長崎,而神戶獲獎作品的取景地便是摩耶山掬星臺。

這裡號稱百萬美金不換的夜景,將神戶這座城市以及整個大阪灣盡收眼底。所謂的“價值百萬”,其實是指這座港口城市所產生的電費。
上個世紀20年代,神戶作為日本對外開放最早的港口城市之一,在當時已經實現了城市電氣化。1953年(昭和28年),當時的電力公司副總在六甲山上被眼前美麗的夜景所深深感動。於是在公司的宣傳雜誌上發表了這樣一段話:“試著計算了一下在山上看到的大阪、尼崎、蘆屋和神戶的電燈數量,大概有496萬7千個,一個月所需的電費就是4億2千9百萬日元,換算成美元差不多100多萬,“百萬美元的夜景”也就隨之得名。
12月初的日本夜裡氣溫很低,山上則更冷。我秉持著“業餘攝影師”的精神,拿著三腳架各種調整機位,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最佳的夜景拍攝時間就是日落前後的十來分鐘,城市燈光亮起的同時,天空的細節還保留著。然而這裡的索道,最後一班17:30。幾乎是趕在關門前的最後一秒跨進車廂裡,腳架都沒來及收。如果錯過了這班列車,就只有步行下山了。。

Day 3:姬路

姬路是日本近畿地方西部、兵庫縣西南部(播磨地方)的都市,在兵庫縣中是僅次於神戶市的第二大城市。隨便問一個日本人,他們心中的日本城堡代表,肯定是姬路城。

🏯 江戶白鷺丨姬路城

世界大多數的城池是官、民建築全部被圍在城牆內。而日本則只有領主,或者說是大名居住的城堡有城牆保護。城下町則是在城堡周圍的,是普通居民生活、工作的區域。

縱觀日本的古城堡建築,大多數都在不同時期遭到破壞,沒有任何一座城堡比姬路城更加完整。現存的83座建築物中,大多建於17世紀早期,其建造結構精巧,擁有高度發達的防禦系統和防護裝置,在江戶時代是登峰造極之作。

像什麼大阪城,真正留下來的古蹟只是城裡的垣、門、櫓等零散設施的遺址,加上近代工藝的復原,只保留了藝術感,城堡本身的功能性已經無法窺其全貌。

日式城堡中最有代表性,或者說最有看頭的,就是城堡裡最雄偉的建築——天守閣。

在日本,到別人家做客都是要脫鞋的,這個想必大家都知道。一些可以進入室內參觀的和式古建築也是如此。如果出入口不在一處,會有工作人員在入口處分發塑料袋,大家需要拎著自己的鞋子一路參觀。所以要穿一雙厚厚的襪子,這樣既保暖也不會硌著疼。

從百間廊下脫鞋進入,經過一些知識性展板和物品展間,最後是一間名為化妝櫓的建築。那裡擺放著一尊千姬的人偶。她一生伴隨著陰謀與不幸,先是和自己的表哥豐臣秀賴結婚。改朝換代後,豐臣秀賴被殺後改嫁本多忠刻。之後,長子夭折,丈夫辭世,自己也就出家。西之丸就是她嫁給本多忠刻時的居所。

城堡裡隱藏著許多暗格,有的或稱為武者躲藏室。裡頭空間頗為寬敞,一次可以隱藏數人。萬一城主有什麼風吹草動,這幫武者就會突然出現,殺個措手不及。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盟軍對姬路市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空襲,城中許多關鍵要地都被炸燬。姬路市民得到訊息後,自發組織將城堡塗黑,避免白色太顯眼而遭到轟炸。但也有一枚炮彈也落入了城堡之中,幸運的是,只是炸燬了城堡內的一處學校宿舍,天守閣等主要建築並未遭到破壞。

總的來講,姬路城的歷史不僅悠久,其觀賞價值也極高。可以說,姬路城代表著整個江戶時代的最高建築水平。遠遠望去,整座城堡周圍的環境自然的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十分寧靜的平和感覺,和這座城堡的經歷剛好形成了呼應。

🍁 好古園

據說姬路城最美麗的精華,藏在後邊的好古園裡。我們正好在買姬路城門票時,就直接連旁邊的好古園一起買一張通票。

它原本是座武士的府邸,後被改成一座公園。雖然是一座現代庭院,但紅葉的景緻卻不輸給京都任何一座古老的庭院,而且還是《浪客劍心》電影的取景地之一。

⬇️聖誕老人也放年假出來旅遊:

結束遊覽已經下午2點,路邊找了家小店飽腹。店主是對老夫妻,點完餐便開始忙活。我覺得,日本人工作起來已經不能用一絲不苟來形容,簡直是機器人。廚師不光衣著乾淨,做菜的時候全程無交流,臉上全無表情。

結束姬路行程,經由大阪中轉去京都。再次感嘆日本地鐵的排程工作,是怎麼做到讓不同線路上的各種特急、急行、快速、普通列車在同一條軌道上執行的,而且時間間隔還那麼短。

這裡要吐槽下京都的這家民宿,要求客人入住前,先去一個商業樓裡的辦公室領鑰匙。為什麼不像神戶那家,把鑰匙放在樓下的密碼箱裡?見到房東才知道,京都通過“住宿稅”條例,連民宿也要徵收,而且是按人頭收費。

被這樣拖著箱子來回折騰,火氣也有點大。拿到鑰匙已經晚上9點多,在地鐵通道里隨便找了家麵館開啟京都之行的第一頓。

🍜 蕎麥麵

日本“三大面食”分別是拉麵、烏冬面、蕎麥麵,別看日本拉麵名氣最大,但對日本人來說,拉麵又叫中華拉麵,而蕎麥麵和烏冬才是最民族的,是日本面的鼻祖。其中蕎麥麵最傳統,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料理。

蕎麥原產於中亞,多產於高寒地區,也可以生長在貧瘠的土地上,山西和陝西地區自古就有食用蕎麥麵的習慣。後來蕎麥傳入韓國和日本,韓國常吃的冷麵多是蕎麥麵。而在 日本,最初的幾個世紀裡在食用蕎麥時,由於制粉技術落後,只是簡單地把蕎麥粒做熟。到了鎌倉時代,中國的手工制粉技術傳入日本,日本才有了蕎麥粉,於是人們開始常吃蕎麥麵糕。

Day 4 ~ 7:京都

如果說東京是日本的心臟,那麼京都可以說是日本的靈魂。東京代表的是潮流前線的都市文明,京都則是舊時沉澱的香火鼎盛。

自白江口之戰(663年)後,倭國便對大唐徹底跪服。此後的兩三百年間不斷派出遣唐使抵達大唐,全方面學習大唐的先進政治、文化、建築、禮儀等等。在此期間,倭國才正式將其國名定為“日本”。

唐高宗時期,洛陽被提升為東都。武則天稱帝之後,又正式將洛陽定為國都。然而日本地方狹小,並不需要兩都制。故而,日本在都城的整體規劃佈局上,將都城沿中軸線而分為左京與右京。右京稱作長安,左京稱作洛陽。但由於右京長安選址的風水不怎麼好,地處沼澤低窪地帶,很快就荒廢了。而左京洛陽地勢較高,更適宜居住,故而,左京便日益繁榮,日本人便稱京都為“洛陽”或“洛都”。所以在日本戰國時期,大名進京(京都)稱為“上洛”。

從此,京都便作為日本的國都,在將近1100年的漫長歲月中洗盡鉛華,遺世獨立。

從歷史角度來說,日本人是幸運的。不同於中原王朝的血腥更替,總是伴隨著阿房宮式的悲劇,日本的歷史無論怎樣變遷,天皇始終延續至今。再加上日本的內戰普遍規模不大(只有武士階層才有資格參加),導致大量古蹟得以保留。

讀過川端康成的小說《古都》後,再來京都,會感到處處需要小心翼翼。這座城市的古意太濃,而這種古意究其根源來自中國。可在中國任何一座城市,都不可能再見到如此密集的盛唐遺風。

🍁 嵐山

嵐山是京都的最熱門的賞楓景區之一,我推薦嵐山以下幾個賞楓地點:二尊院、常寂光寺。

❖ 野宮神社

“締結良緣”及“學業進步”這兩大特色,讓野宮神社一直香火不絕。

❖ 天龍寺

天龍寺位於京都的自然觀景名所嵐山,由足利尊氏建造,它的第一位主持,便是當時有名的造園名師夢窗疏石,除了神聖厚重的佛家淵源史,這裡最有名的莫過於夢窗疏石親自設計建造的曹原池庭。

🎋 嵯峨野

嵐山 的竹林小徑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10個林蔭小路”之一,全長大約500米,步行大約需要20分鐘。風吹過竹葉發出天籟般的聲音,被評為“ 日本100種最值得保留的聲音”之一。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據說便曾在此取景。

🍁 紅葉見頃丨常寂光寺

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常寂光寺隱藏在嵐山深處,穿過嵯峨野竹林,經過小巧靈秀的湖泊,就是它了。

坐落於小倉山山腰的名剎,寺院沒有牆壁。寺內非常寧靜,其模樣令人聯想到天台極樂四土之一的常寂光土,因而得名。茅草房頂的仁王門裡站立著運慶作的仁王像。多寶塔(重要文化財)雖是建於江戶時代,但保留著華麗的桃山樣式。

🍁 紅葉馬場丨二尊院

看完常寂光寺, 可以順著往上走就可以到達二尊院。

二尊院因供奉著佛教中的現在佛釋迦、未來佛彌陀二尊而得名。由於位於常寂光寺與祗王寺之間,常常因為其它名聲在外的寺院被忽略掉。其實進門後寬闊的參道掩映在茂密交錯的楓樹下,見頃之時非常壯觀,被譽為“紅葉的馬場”。

❖ 渡月橋

離開嵐山的最後一站便是渡月橋。水很清,年輕的船家在吶喊泊岸,大膽的少年在河壩撈魚。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並沒有領略到嵐山全部的精華。例如悽美悲劇的祗王寺,限定夜楓的寶嚴院,我們都沒機會拜訪。旅行亦人生,遺憾是必然。留下的遺憾也將成為再訪的緣由。

🍲 壽喜燒

和壽司一樣,壽喜燒同樣也是日本的代表性食物。雖然一直被意為日式牛肉火鍋,但是卻和我們所謂的涮火鍋截然不同,島國人稱其為“沒有湯的火鍋”。壽喜燒過去被稱為“鋤焼”,源於古時人們忙於耕作,肚子便用鋤頭的金屬部分代替鐵板,烤制魚肉、豆腐等食物,加上味增調味,便漸漸有了“鋤焼き”這個名字。

壽喜燒分為兩大陣營。關西派的鋤燒,不同於關東,沒有事先調好的湯汁,而是在鍋中均勻的塗抹牛油後,將牛肉烤至半熟加入砂糖和醬汁。待牛肉烤熟後,放入水分十足的蔬菜燜煮。關西風的壽喜燒純粹、濃郁。

🥇 毀滅美學丨金閣寺

受日本文化影響,日本文壇孕育出的大師也呈現極端化。相比於自由博愛的村上春樹,三島由紀夫的形象可能更符合國人傳統印象中的標標準準的日本人。文風直白,政治保守,熱忱又純粹,甚至連個人結局也是呼喊保衛天皇卻無人響應後的切腹自盡。

《金閣寺》更是這位軍國主義分子的代表作。起初對於金閣寺有著幻想中的美感,可是後來卻有懷著一種要把這永恆之美摧毀的念想,讓人不禁想起日本的國花——櫻花。

“花數櫻花,人數武士”。

絢爛盛開之後,便是轟然倒下。

🥇 枯石山水丨龍安寺

出金閣寺外步行約為20分鐘,便是龍安寺。同為世界文化遺產,這裡雖不如金閣寺這般絢爛奪目,卻是日本禪宗的精神代表之一。

龍安寺最為出名的便是院裡的枯山水庭院。據說因為日本國土面積狹小,無法仿照出我天朝園林的大氣磅礴,因此以沙為海,以石為島,以苔蘚為林,最後就衍變成了今天的枯山水庭院。

這個庭院內共有15塊形狀各異的石頭,說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總有一塊石頭隱身不見。

這個石庭似乎更受西方遊客的推崇,很多人坐在長廊下長時間冥想。看著空無一物的石庭,我自知道行不夠,無法參悟,可能是國人更習慣節奏更快的旅行方式。

🍜 一蘭拉麵

一蘭拉麵是當年初代的網紅必打卡美食。

私人定製化的製作策略,飼養場的佈局,可能更加符合“專心吃麵”的拉麵文化,以及“孤獨的美食家”的影視形象。

但是在我看來,日本其他的料理店,無人是壽司、刺身還是天婦羅,都不會讓客人選擇,而是由師傅決定一切。顧客接受師傅的選擇,也代表對他的尊重和信任。因為只有師傅才瞭解怎樣的湯、面、配料、醬油配合,才能組成最高水準的拉麵。

更何況,這味道並不好吃。在日本這麼多天,連早餐711的飯糰我都覺得挺不錯的,唯一覺得踩雷的就是一蘭拉麵。可能是這種快餐主義更照顧當地的體力勞動者,重鹽重油。

🏰 國寶故宮丨二條城

從公元794年,天皇遷都京都,開啟「平安時代」。到1868年,德川幕府垮臺,天皇重拾政權,日本進入「明治維新」。京都作為天皇的家和都城,持續了1000多年,許多傳統文化都誕生和發揚於此。

二條城由德川家康於1603年所建,是德川幕府的權力象徵,這裡儲存了日本桃山時代的繪畫雕刻及建築特色,是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隨著豐臣秀吉病逝,出身世家大族的德川家康奪取了政權。為了架空天皇,這位徵夷大將軍以關東地區為核心建立幕府統治,開啟了江戶時代。自此,日本的政治與經濟中心開始向關東轉移,二條城也成為了京都最後輝煌的象徵。

同時,二條城也見證了大政奉還的儀式,標誌著社會進入近代史,也是日本全面西化,國運興盛的重要轉折點。

🥇 光影流動丨瑠璃光院

如果單純以賞楓的角度來說,琉璃光院絕對是京都賞楓名所中最最熱門的一個。

一年僅開放2次讓遊客入內參觀,分別為春天的新綠與秋天的楓紅。不僅遠離京都市區,而且門票價格高達2000日元,比世界遺產級別的景點貴了四倍。然而,每次開放參觀時也總會吸引大批遊客前往。

琉璃光院的原址是京都望族及政治人物田中源太郎所興建的別墅,由明治時期太政大臣三條實美命名為喜鶴亭。日本大正時期至昭和初期,別墅進行了大整修,並委請日本知名建築師中村外二與造園師佐野藤右衛門主理,至2005年正式轉為寺院,命名為無量壽山光明寺琉璃光院,屬淨土真宗東本願寺派的寺院之一。因庭院中青苔的綠意、院內光影繽紛,得名為琉璃光院。

日式屋廊與五彩楓葉完美結合,層林盡染斑斕意,說是日本最美的賞楓之處也不為過。真正讓這裡脫穎而出的是,這裡的紅葉不止有紅黃兩色,還有粉色!

由於提前做了功課,同時也領略到楓葉季的火爆,這天我們起了個大早,搭上京都巴士,跟司機連猜帶比劃一番後,才曉得琉璃光院地處郊區,我們用了一日券後還需另加錢。

折騰許久,8:30前趕到售票點。得知由於遊客太過熱情,寺院開始發放預約票。趕緊先去買票,集合時間居然已排到三個小時以後……一陣尷尬過後,還是不捨得錯過這絕佳風景,決定在周遭隨便轉轉。

我們漫無目的的走著,就闖進了一個叫“九頭竜大社”的地方。攻略裡沒有,也不知道叫神社,還是寺廟。日本大量的寺院場所是私有的,所以我們居然在計劃之外,收穫一次原汁原味的宗教體驗。

12:00返回售票點後,需要先集合排隊,再隨大部隊一起轉移到琉璃光院大門口接著排隊……

走進庭院,你便可感受到移步造景的日式園林的魅力。比如以流動、庭石組合來表現飛龍在天,象徵能帶來好運的「臥龍庭」;與三條實美公有著深厚淵源的茶室的「喜鶴亭」;日式蒸汽浴室的原型的「八瀬釜風呂」等。

登上二樓觀景閣樓後,入眼首先是簇擁的人群,蹲著、趴著、俯著圍在小桌子一圈,手機相機細細擺弄,滿耳淨是快門聲。

火遍全網的著名打卡照就在這裡。實際原理其實是亮如鏡面的漆器木桌,將窗外的景色完全倒映在桌面上。

此外,現場會有工作人員維持秩序,每隔幾分鐘就讓几案邊最前面的一批遊客退下,換後一批上前。

若是走累了,主人早已為訪客準備好觀景歇息的地方。一樓茶歇,可以品茶潤嗓,讓雙腿稍作歇息。旁邊還專門闢出了一個角落,供遊客抄寫經書。

❖ 八阪神社

八阪神社是位於京都市東山區的神社,早在656年左右就已經創設,是日本全國約三千座八阪神社之總本社。這裡的袛園祭,與東京神田祭, 大阪天神祭並稱為日本的三大祭。

❖ 清水寺

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與金閣寺、二條城並稱為京都三大名勝,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進入清水寺內,會經過仁王門、西門、三重塔、隨求堂、開山堂等建築,還能看到仁王像、地藏佛等雕刻。

但由於正值本堂維修期間,整個建築被腳手架覆蓋,無法欣賞到大殿的全貌,實在遺憾。本堂內供奉著保佑財運亨通的“十一面千手觀音像”。

⛩️ 赤狐御守丨伏見稻荷大社

日本伏見稻荷大社建於8世紀,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神為首的諸位稻荷神。稻荷神是農業與商業的神明,而狐狸被視為神明稻荷的使者。

這裡最出名的要數神社主殿後面密集的硃紅色“千本鳥居”,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景觀之一,在電影《藝伎回憶錄》中也曾出現過。

鳥居是日本神社的附屬建築,像是一道門,或者一種結界,代表著神域的入口,用來區分神棲息的神域和人類居住的世俗界。

而千本鳥居像一條穿越時空的紅色隧道,如果想要避開人群,就只能儘量往山上爬,再找好位置,接著耐心等候,總能等到人都淡出你的鏡頭那一剎,再迅速按下快門。

🥇 京都遺珠丨三十三間堂

三十三間堂也叫蓮華王院,其南北向長達120米的主殿,是世界最長的木質建築之一,因正殿由33根立柱隔開而得名。

來到三十三間堂時,剛好碰到日本小朋友秋遊。寺院外觀簡潔樸素,氣氛甚至有些冷清,我卻在進去右轉的一瞬間被震驚了,起一身雞皮疙瘩,那種初體驗絲毫不弱於敦煌莫高窟。

上千尊栩栩如生的神像,它們用柏木雕刻而成,並以金箔包裹,以千百年來未曾改變的目光,靜靜地注視著每一位參拜者。每尊觀音都有二十多雙手臂,手裡拿的法器、衣飾、神態都不盡相同。堂內正中是一座巨大的木造千手觀音坐像,後面及走廊的兩端還有木造的28座風、雷神等栩栩如生的天神立像。

遺憾的是,主殿內部不能拍照。所以,強烈推薦,親臨現場才有震撼感。

⬇️ 圖片來自網路:

Day 8:奈良

如果說,平安時代是日本古代史的文化頂峰,那麼奈良時代就是發展道路上的起點。

奈良時代,始於遷都於平城京(今奈良)的710年,止於遷都於平安京(今京都)的794年。它受中國盛唐文化的影響,又通過唐朝接受到印度、伊朗的文化,從而出現了日本第一次文化全面昌盛的局面。

鑑真六次東渡,終獲成功。到達日本後,受到孝謙天皇和聖武太上皇的隆重禮遇,天皇和皇后更是拜其為師。之後,鑑真被封為“大僧都”,統領日本所有僧尼,在日本建立了正規的戒律制度。

這個時期,由於國家極力保護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別是佛教美術開始繁榮。

❖ 興福寺

從近鐵奈良站沿路步行出來不久,就到興福寺。寺內的五重塔是僅次於京都東寺五重塔的日本第二高的古塔,堪稱奈良的象徵。據說裡面供奉著智慧之神,所以會有很多學生來此祈求。

🍁 吉城園

外國人憑護照免費參觀,只需要告知工作人員在什麼渠道獲取到吉城園的訊息,大概這裡是奈良政府著力打造的新景點吧。

這裡原為高僧修煉之所,現今裡面也很清靜。保留了日式庭院素雅,也是奈良絕佳的賞楓拍照場所。

❖ 東大寺

東大寺又稱大華嚴寺,因為地處當時的首都平城京以東,所以被稱作東大寺。1998年,東大寺作為古奈良的歷史遺蹟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東大寺的大佛殿,正面寬度57米,深50米,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大佛殿內,放置著高15米以上的大佛像盧舍那佛。佛像完成時甚至號稱“耗盡天下之銅”。

至於奈良人為什麼鍾愛小鹿,也與東大寺供奉的賓頭盧尊者有關。賓頭盧尊者又稱坐鹿羅漢,是十八羅漢之一,傳說中他專為民眾治病,也許是他招來了寺外那麼多的神鹿。

公元753年,鑑真和尚歷盡艱辛抵達日本,就是在這裡的大佛殿前設壇授戒,連天皇都在下面聆聽佛法。不久後,唐招提寺建成,鑑真和尚才移至唐招提寺,而隨行的有關人員仍在這裡傳播佛法。所以說,東大寺在日本歷史上的地位,是其他任何寺院都無法相提並論。

🦌 神鹿出沒丨奈良公園

鹿,作為還未被人類完全馴化的動物,其實膽子是非常小的。但在奈良,只有人怕鹿,不見鹿怕人。

奈良的鹿確實很聰明,懂得先禮後兵的道理。比如說,你先把鹿仙貝抬得很高,小鹿會有很禮貌的鞠躬示好。但如果它意識到你故意不給吃,它不僅會頂你,還會咬屁股,我的皮帶都被咬了一口……

最神奇的是,這些小鹿從來不偷吃小攤上的鹿餅。但在你付錢給阿姨的一瞬間後,它們就會出現在你周邊約1米的位置,眼巴巴地盯著你手上的仙貝。

🥇 奈良御守丨春日大社

在奈良公園的另一頭,是768年為了守護平城京及祈禱國家繁榮而建造的春日大社。

春日大社除了因其屋頂的形狀具有特性,該寺院的建築式樣被稱為“春日式樣”以外,還依然保留著每隔20年翻新一次社殿的“式年造替”的制度。據說是為了使古老的建築式樣和技藝能傳承下去。

神社是日本本土的神道教,具有鮮明的日本特色。遊覽期間,不斷的見到當地的老年人、年輕人進來參拜,儀式感很強。加上沿途不斷地鳥居、石燈,使得整片區域相當肅穆。

Day 9:大阪

回到大阪,感覺節奏都加快。作為一個非購物團,我們只給大阪留了半天。

❖ 大阪城公園

走進大阪城,給人的印象就是非常的雄偉壯觀,尤其是高聳的石頭城牆,溝壑幽深的護城河,不時響起的烏鴉聲,有一種一入侯門深似海的感覺。

而提及大阪城的歷史,就不得不談到日本戰國三傑之一的豐臣秀吉。

當時的日本是標準的封建社會,只有武士階層以上才配有姓氏。豐臣秀吉本是一介農民,和日本的社會下層民眾毫無二致,後來好不容易搞到個“木下”的姓,還是做不了武士。直至當上織田信長的貼身家奴,他的命運才有了重大轉機。

後來,日本爆發史上第一懸案——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被刺殺。經過一番激烈的權利鬥爭,豐臣秀吉繼承了織田信長的權力,各個大名向豐臣秀吉俯首稱臣。隨後,他甚至發動了兩次入侵朝鮮戰爭,與大明王朝都有交手。

從出身赤貧,到最後位極人臣,爬到日本政界實際權力的巔峰,豐臣秀吉完成了日本歷史上最傳奇的屌絲逆襲。

而大阪城,作為這位傳奇的據點,也見證了豐臣家族的興衰。

據史料記載,豐臣秀吉發動六萬民工,耗時兩年七個月,在難波的“石山本願寺”的基礎上,築起一座毫華宮殿。落成後,請來外國的商人、使者和傳教士前來參觀,以此來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又前後花費二十年時間,修建大阪城城堡,工程延續到他死後,大阪城的城堡才告竣工。豐臣秀吉的生前,沒有人造他的反。但他死後不到二十年,德川家康就從豐臣家的孤兒寡母手上,奪取了政權。豐臣秀吉的毫華宮殿,在德川家康所發動的“夏之陣”、“冬之陣”兩場戰役中,皆毀於戰火。其後,歷經多次建後又毀,毀後又建。

而現存的大阪城為1931年由民間集資重建,新建築的高度也從古蹟的5層改為了8層。

可能是幾天前剛參觀姬路城,大阪城顯得遜色許多。

天守閣頂層可以360度遠眺整個大阪城風光,而後下去的每一層都在介紹豐臣秀吉如何建造大阪城、以及豐臣家和大阪城的興衰的故事。一共幾十個章節,每個章節一個櫥窗,分散在各個樓層,有文字,有小電影,全部講解的非常生動明白。也有靜物的展示,比如關原合戰、大阪冬之陣、夏之陣的戰鬥畫面,武士們的盔甲等等。

日本之行末尾,偶遇一隻打扮精緻的狗:

尾聲

9天走了關西最精華的部分,把關西周遊卡和巴士券利用到極致。當然也留有遺憾,例如錯過了鑑真大師的唐招提寺。一直也想體驗日本居酒屋文化,曾經走進一家小巷裡最本土的居酒屋,但是由於選單是手寫式掛在牆上的小木板,翻譯器無法識別而作罷。雖說只能算是管中窺豹,我們也以揹包客的視角,感受了日本的真實面貌:

◆ 日本作為經濟大國,消費水平一直很高。其實貴只在於住和行。例如京都一日巴士券就要600日元,國內一天內無論怎麼倒公交也不會花到40塊,更別提讓人心驚肉跳的計程車計價器了。住宿方面,京都二三十平的民宿都要1000塊一晚,還不算住宿稅,不過這裡面也有旅遊旺季漲價的成分。然而,在日本普通的便飯也就1000日元,當然水果除外。購物方面更是被稱作天堂,物美價廉。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世界遺產級別的景點也就500日元,跟國內皖南一個小村子動輒一兩百的門票比起來簡直太良心了。可能在日本人眼裡,自然景觀是屬於全人類的,不應該收錢,人文景觀收個日常維護費就足夠了。

◆ 日本作為人口密集最高、資源最貧瘠的國家之一,環保意識也是最先覺醒的。例如衛生間的模組化設計;馬桶水箱上的洗手池。日本的生活垃圾分類就有幾十種,為考慮到我們這種國外遊客無法獨立完成那麼細緻,民宿通常要求房客把垃圾留在室內即可,他們最後來幫忙分類。在日本喝完可樂,連包裝紙、瓶子、瓶蓋都要分開丟棄。

◆ 日本的文物保護意識是最讓我讚賞的。可能是中華文化講究破舊立新,每次改朝換代,當權者大多會抹去前朝的印跡,例如元大都就是被掩埋在紫禁城下,更是有大量古蹟毀於戰火。而日本歷史,無論政權如何更迭,天皇一直傳世至今。二戰期間塗黑的姬路城,普通民眾集資重建的大阪城,更是體現了日本人對自己文化的重視。所以現在很多國人追憶盛唐景象,還得千里迢迢來到異國他鄉,真讓人唏噓。

◆ 日本人的工作態度也是讓人吃驚的。日本的餐廳大多是開放式廚房,炸天婦羅的師傅都能做到衣著整潔。而且,工作起來眼睛都不抬一下,跟其他廚師也是全程無交流,真的像機器人一樣。到平價店去買雙鞋,店員撲通一下就跪在地上給你換鞋,讓你都不好意思不買。

◆ 日本的確是個旅遊天堂,它不會讓你在消費過程中產生不愉快。但如果說真正到日本生活,我覺得可能並不是那麼理想。日本作為全球自殺率最高的國家,生活其實很壓抑。在日本企業文化裡一直存在終身僱傭制,員工對上司幾乎是“愚忠”。雖然日本人在公共場合說話很小聲,但也很難在地鐵公交上看到笑容。所以,居酒屋文化才能在社會裡流行開來,這些平時衣冠整潔、嚴肅認真的白領通過買醉、大聲喧譁來宣洩壓力,釋放人的本性。

◆ 攝影裝置:索尼 α7R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