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在螞蜂窩開始記錄旅程的初衷,是突然意識到很多年前養成記錄的習慣似乎隨著生活的忙碌漸行漸遠。偶然間翻到多年前寫的文字,現在以過來人的身份去看,感懷也好覺得好笑也罷,都是記憶中不能抹去的痕跡了。由於自身的懶惰,大學期間和在國外留學的三年去過很多地方都沒有來得及整理。雖然有提前計劃的習慣,但旅程結束後也就篩選篩選照片印一些明信片。明信片背後的故事,有的只是自身的體會,我作為旁觀者的一半故事,並無從得知照片中‘主人公’的另一半故事,所以便有了{{一張明信片 · 一半故事 }},另一半的聯想留給你們。這些‘遊記’,也不能算遊記,更多的是對按下快門當時心境的回憶。可能有一些就圖聯想文不對題,只是出於當時的疏於記錄。螞蜂窩上詳細的出遊指導已經很豐富了,相對來說文章的參考意義不大,只是希望旅行的人可以擺脫旅行社package tour永遠在追趕美景的快餐式出遊方式,而有一種能夠停下來感悟所看的慢遊心態。

去年,也就是2015年的秋季,處於研究生畢業和正式工作的轉折期,趕緊抓住最後的空閒計劃了一趟美國之行。加上來回飛機,總共17天的旅程,可能是到現在最長的一次出遊。因為帶著爸媽,不同於以往跟同齡人出行有人幫忙認路計劃路途,全部的重擔便壓在自己身上。所幸的是之前積累了不少經驗,對於我這個大‘路痴’來說,靠著手機地圖,從頭到尾還算順利。

我的旅行計劃書

先分享一下出遊之前的[旅行計劃]
因為是pdf截圖,可能有些不清晰。行程中包含了景點介紹(基本介紹來自螞蜂窩以及主流搜尋引擎),酒店資訊(酒店預定全部在booking上完成,大多數行前都已經付款),交通訊息(交通在國內全部預定好,可以網上列印電子票的提前列印好。由於國內google和一些國外網站被封,查行程訂票不得不動用vpn)等,僅作參考。有什麼具體問題可以私信或者留言。

先分享一下出遊之前的[旅行計劃]
地點的設定:由於沒有租車的計劃,選擇的城市大多是交通比較發達的美東大城市,以人文景點為主。

第一站 - 波士頓

波士頓作為美國之行的第一站,源於老媽那一代的名校情節。酒店就在MIT校區附近,第一天倒時差,住在酒店在美國時間半夜三四點醒來看到對面圖書館依舊是燈火通明。

酒店的對面就是Frank Gehry的Stata Centre。第一二張照片就是入口處的一個臨時藝術裝置 Collier’s Cranes。為了紀念學校安保為保護校園殉職,召集學生,教授,親朋好友等為他折了上千只千紙鶴,以此紀念。

Frank Gehry是解構主義的集大成者。多角平面和傾瀉的解構創造出一系列獨立的空間可供學生聚集討論。轉角的黑板還留著學生留下的各種塗塗寫寫。Stata Centre內部使用鮮明的色彩,家人在一旁吐槽說像個幼兒園。對於方向感不太好的我來說,解構的空間太容易讓第一次來訪的遊客迷失方向。二樓曲曲折折的走道不知道在哪個拐角又通向何處。

MIT的標誌性拱頂建築,可以看到柱子的體量有多大。

Eero Saarinen的MIT小教堂,完成於1955年。外部簡單的圓柱形,整個教堂側面沒有窗戶,完全於外界隔絕。透過天窗光的瀑布傾瀉而下,與曲線的內部相得益彰。也是後來看照片的時候發現,這個光的瀑布與上圖千紙鶴的裝置還有一絲相似之處。

哈佛全年都有學生志願者免費帶領遊客參觀解說,這一點還是做的很好。比起中國名校的封閉式校園,西方校園的開放顯得更包容。解說的志願者是一位還在讀本科的女生,又是下雨又是大風還要對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解說,確實很敬業。

Harvard Yard作為哈佛大學最古老的一部分,周邊基本上是學校新生的宿舍。雨天的Harvard Yard孤零零站著色彩鮮豔的椅子,晴好的天氣應該是學生休閒的好去處。小路曲曲折折,據哈佛學生反應,晚上走夜路回寢室的確有些嚇人。

因為陰雨的關係也是臨時決定去肯尼迪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初衷是想找室內的空間避避雨。建築由由貝聿銘設計,很鮮明的貝式風格,將幾何造型融入建築體和內部空間。去博物館當天正好遇上大雨,乘園區內公車不小心下錯了站,離博物館還有一段距離。正懊惱至極準備冒雨走過去,司機發現我們要去博物館很貼心地為我們停下來招呼我們上車。

頭幾天抵達波士頓確實天氣不好。連續的陰雨,室外溫度也只有六七度。沿著查爾斯河,一面是高樓林立,一面是世界名校的校園。波士頓人對帆船運動的熱情也絲毫沒有被陰冷的天氣所影響。

第二站 - 紐約

沒到紐約之前對這座超級都市一直有一種情節,可能看多了美劇和電影。乘坐大巴到達紐約已經是晚上11點了。快到曼哈頓便開始堵車,每個紅綠燈前都是焦急的等待。堵車估計堵了有十幾個街區,好不容易到達車站。印象裡的紐約和眼前看到的景象開始一點點重疊交錯。

紐約的帝國大廈,從天亮等到天黑。觀景臺是全露天沒有任何遮蔽的,中間有一個不大的休息室,但沒有任何座位。我們猜想是否是因為為了控制客流不想太多遊客在此久留。十月份的天,可能由於前幾天的陰雨,紐約的天有些許寒冷。露臺還是站滿了舉著相機的遊客,臨近圍欄的觀景最佳位置稍一走動就被後面的人擠上。好不容易等到落日,華燈初上,一剎那間覺得很不真實,都市的繁華很近也很遠。眼前夕陽餘暉下的高樓林立,值得室外瑟索下幾個小時的等待。

經過第五大道,波蘭的不知道什麼遊行,封鎖了大部分道路的橫向穿行。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這麼多博物館參觀下來使用者體驗最棒的一個博物館。各個陳列室都有獨特的設計風格和細緻的元素,與展品相得益彰。各個展廳很好起到對客流分流的作用,即使參觀者很多也並不覺得擁擠。不過去的時候不巧,中美合建的以中國蘇州網師園殿春簃及其後院為模式的阿斯特庭院正在施工,沒能夠一睹中式園林在西式博物館中的風采。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門口的大臺階坐滿了遊客,噴泉成了嬉水休息的好場所。

一大早乘坐輪渡看一看自由女神像,紐約必到之地之一踩個點。自由女神像,全名為“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正式名稱是“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位於美國紐約海港內自由島的哈德遜河口附近。是法國於1876年為紀念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美法聯盟贈送給美國的禮物,1886年10月28日銅像落成。-百度百科

9·11歸零地。建築第一本啟蒙書便是猶太建築師Daniel Libskind的《破土-生活建築的冒險》。世貿遺址便成了此次紐約之行最期待的景點之一。世貿雙子塔在911事件被歸為平地後Daniel Libeskind用他自己的方式對遺址進行了最好的詮釋。保留雙子塔地基的兩個大坑,兩個水池,刻滿遇害人姓名的碑牌讓每個遊客駐足。儘管周圍有很多在建的現代玻璃幕牆的高樓,瀑布的水聲改過了周邊的車水馬龍與施工的嘈雜,這一塊平地成了高樓林立中的一塊寧靜之地。紀念館保留了原大樓的基座還有災難中遺留下來的殘骸,有時間非常值得一看。

第三站:華盛頓

華盛頓,作為美國之行的第三站,很適合停下來放慢行走的步伐。從火車站走出來,華盛頓第一給人的印象 就很整潔,天氣也很適宜。

白宮門口戒備森嚴,不能靠近。當時繞著圍欄走了好久,企圖找一個更接近的拍攝點未果,也只能透過正前方的圍欄擠在人群中草草拍一張掩映在綠植中的真容。

國家廣場另一端的林肯紀念堂。

林瓔學生時代設計地越戰紀念碑,兩大塊黑色地花崗岩刻滿了越戰中犧牲士兵的名字。沿著步道拾級而下,從剛開始紀念碑只到腳踝的高度需要俯下身來看,到接近轉角處,碑相對於人的高度顯得愈來愈高聳,讓人產生一種被掩埋在歷史之中,而又無力改變過往的卑微之感。紀念碑從高處俯瞰就像是一道無法褪去的傷疤,永久地印刻在華盛頓中心。相比較於傳統的點式紀念碑,林瓔在碑建成當時不免收到輿論的爭議,但不能否認,一個優秀的作品是經的起歷史考驗的。

沿著國家廣場,兩邊是Smithsonian博物館群,十幾個專業展館全部免費參觀。由於我們行程時間有限,沒有能夠細細瀏覽。對於博物館愛好者,華盛頓絕對是一大福地。

戈登·邦夏,1988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設計的Hirshhorn Museum,主要展示現代藝術。建築平面呈空心圓,中央區域設定的噴泉和圓環建築體底部挑空區域是給人休憩的好去處。

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大多數為實物,只有少數是複製品。

華盛頓之行在里根機場畫下句號。Ronald Reagan Washington National Airport 是離市區最近的一個機場,打uber抵達也很方便。機場不大,但很溫馨。下一站芝加哥。

華盛頓之行在里根機場結束。

第四站 - 芝加哥

芝加哥是美國之行最喜歡的城市,比起紐約,明顯多了幾絲整潔。最重要的是,比起之前幾站周圍全都圍繞著國人,黑人,老印,芝加哥白人相比更多一些。眼前的景象完全符合心中對美國所有的想像,一場大火反倒給它注入了全新的血液。由於住的酒店就在壯麗大道‘Magnificent Mile’上,所以到很多景點都是在步行範圍之內。一直認為,步行是體驗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

錯過了米蘭的建築雙年展,有幸15年在芝加哥的時候趕上芝加哥首屆建築雙年展。雙年展的主要場館之一在千禧公園對面的芝加哥文化中心。文化中心前身為芝加哥公共圖書館,在現代建築林立中不多的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的古典風格,精美的大理石,彩色瓷磚,傳說中‘The Tiffany Dome’全手工製作的玻璃穹頂。如果是在歐洲看到這等精細的建築也比較難得了。以下多是內部展覽的一些記錄,如果有時間的話還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作品。

Pedro&Juana在入口處的藝術裝置‘Randolph’,作為遊覽者的休息空間。球體燈串由砝碼控制,掛在交織的細繩上。遊覽者可以通過自由拉動繩子變換燈的懸掛位置。

藤本壯介的個展,展出各種用生活中的物件構建的空間。仔細看可以看到微小空間的‘使用者’白色的模型小人,不禁想到建築專業課的第二課。Model People and space, 當時在對空間完全沒概念的情況下把這個練習做成了對小人的攝影大賽,看看這些小空間,才是練習的實質所在。建築應是用最直接直觀的方式表達給所有人,來源於生活,而又無處不在。

千禧公園最著名的‘大豆子’,建議避開高峰期拍攝。

天還沒有完全涼下來,只有在綠葉中零星有一些楓葉開始變紅。再過上十天半個月,如果有大片的紅楓,應該更美把。

芝加哥的確是一個另人驚喜的城市。沿著芝加哥河畔行走,碰到很多學生在路中間排演,問起才知道是哥倫布日的慶典活動。

馬利納城,芝加哥標誌建築之一,我們所說的’玉米樓’。建造時玉米樓1-19樓是停車場,21-60樓主要是住宅,現在也被用作芝加哥酒店。

海軍碼頭離酒店不遠,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拍婚紗照的新婚夫婦。海軍碼頭的美,不多加描述,直接看圖。

芝加哥的第一印象,開始於酒店樓下Garrett爆米花的甜香,結束於芝加哥火車站爆米花的香脆。芝加哥一行其實留下了太多遺憾。最後一天行程中沒有在Willis Tower留夠時間,到高樓底下才發現排隊要排至少兩小時,沒有來得及登上全玻璃高空觀景臺,沒有來得及去伊利諾伊看看Frank Lloyd Wright的有機建築和草原式住宅,太多美食美景沒有來得及欣賞。三天,的確對於這座城市太過匆匆,但也給自己一個下次重新回來的理由。

第五站 - 密歇根湖畔基諾沙Kenosha+密爾沃基

因為媽媽的朋友在Kenosha,所以邀請我們去住了好幾天。幾天中領略了純正美國田園式的恬靜生活。第一天到Kenosha, 萬里無雲,天藍得不可思議。朋友的房子,裝修什麼全都要親力親為,在中國似乎是難以想象的。

Kenosha作為密歇根湖畔第四大城市,緊鄰密歇根湖。湖邊停靠著私人遊艇,矗立的燈塔,還有各種造型的雕塑,也零星有幾個人散散步或是悠然閒坐。可能是城市人口相比較中國來說實在太少,真有一種浪費了美景的遺憾。如果是在國內,實在難以想象會擁擠到什麼程度。城市雖不大,也有當地自己的博物館,美術館等等公共文化設施,對小孩子的教育成長都有很好的幫助。

密爾沃基離Kenosha大概四十多分鐘地車程,算是離Kenosha比較近的城市。

卡拉特拉瓦結構大師的密爾沃基美術館,又是很不幸在布展中展館暫時不對外開放。所幸的是還是可以走進美術館,在純白的空間靜靜感受一下光線穿過玻璃在牆上留下的印記。

結語

美東+芝加哥+密爾沃基一行,看的大多是人文景觀。雖說每個城市呆的時間不算短,但對真正瞭解一個城市來說還是太過倉促。可能是曾為建築生的強迫症,行程中人物照少了一點,大家見諒。17天的美國之行,不算完美,但也算是完全第一次自己策劃並全權負責旅行,完成時還是有滿滿的成就感,也對下次美國之行更加充滿期待。

寫這篇遊記已經是工作半年有餘了。回想起學生時代的旅行,還是懷念至極。如果有還在上學的朋友,趕緊趁著擁有可以自己支配時間的自由,多出去走走。

p.s.:這篇遊記的完成之日,正好是和閨蜜定下十一國慶的臺灣之行的機票的日子。感覺這次旅行像是約了12年才得以成行。只有自己知道等來這個額外一天的年假有多艱辛。這篇遊記,拖延了快一年,才把照片整理出來。比起對大家的借鑑,也更多是對自己旅程的一個記錄與日後翻閱的回憶。

第一次寫遊記,謝謝耐著性子讀完全文的每一位蜂友 。

下一篇:意呆利 敬請期待 :)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