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臺東,美景伴我行

大夥在七星潭玩得很盡興,然後又在花蓮休整了一天,對花蓮的映象特別好,都說停留時間太短了,還有好多地方沒時間去看看嘞,但我們畢竟是這裡的過客,總是要前行的。
今天要從花蓮出發,終點是 臺東(全程約190KM),沿途有太多的景觀等待著我們,早餐後大家興致勃勃的出發了...

  【鯉魚潭】是花蓮乃至臺灣東部最大的湖泊,離花蓮大約半小時的車程,是木瓜溪及花蓮溪支流所形成的堰塞湖,湖的面積約104公頃左右,湖水來自於地底湧泉,湖水清澈,林木蔥鬱,漣漣波光倒映著群山綠意,更顯明媚深邃。景色非常優美。
  鯉魚潭還有「小西湖」之稱,一道柳堤穿越湖中央,分隔了南潭及北潭,而兩側種植的垂柳微風輕吹時搖曳生姿猶如仙境般;雨天時山嵐瀰漫,有如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覺。

山光水色,幽靜秀麗。

漫步在河邊的步行道上,享受著湖泊的寧靜和清幽

  路過豐田移民村,大門敞開著,便輕輕地走了進去,看到好多年輕人正在為老年人做體檢嘞,仔細打聽,得知他們都是老兵的後代(社群志願者),自願定期到社群,通過一些簡單適用的方法,為老人們進行身體狀況包括肌能,自理等方面的測試,他們說得很簡單:“人人都會年老,我們現在做的也是將來會遇到的”,話語簡單但發自內心的自願,不是那種為了政績,為了任務而去幹活,太棒了!
  得知我們來自大陸,大家都聊得很開心,同時也聊到了在以後旅途中一直碰到的敏感話題--陸客(大陸游客)赴臺人數正在漸漸的減少...(眾所周知的原因,在此不表)

這個糖廠的冰淇淋超級好吃,品種超級多,我們可是專程而來品嚐的,如今糖廠已經成為休閒觀光之地了。

石梯坪~~位於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北2兩公里處,這裡是花東海岸風景點之一。

  
這裡的海岸線長年經海風、海浪的侵蝕,逐漸形成海蝕階梯、海蝕平臺、海蝕溝、海蝕崖及大小壺穴等地質奇觀。
這是一個很美的景觀,遊人很少,可以靜靜享受海景。

  天氣好晴朗,步行到海邊,面對浩瀚湛藍的太平洋,聽驚濤拍岸,看浪花飛濺,任海風吹佛,好自在悠閒。

這片海蝕地被稱為 小野柳,但感覺還是相差甚遠嘞

八仙洞~~是長濱鄉海濱一系列海蝕洞,雖名為八仙,但大大小小的洞穴加起來卻有16個之多。
陡峭直上,氣勢壯麗,巖壁上散佈許多海蝕洞穴,景觀相當特殊。 也是因為陡峭,我們放棄攀登,走了一小段就返回了,我沒看到那些海蝕洞,一點也不遺憾。
恰恰是返回的一瞬間,一抬頭,情不自禁地:太美了! 自言自語的同時,用手機定格下來。

【 靜浦 北迴歸線標誌】 一柱擎天,頗為壯觀!
標誌碑聳立在臺灣東海岸,濱臨太平洋。標誌塔的南北兩面,上刻“北迴歸線”字樣,圓柱中間的縱向狹長細縫,北迴歸線正從這裡通過。由此向南為熱帶,由此 向北為北溫帶。

每年的6月22日夏至那天正午時分,太陽會直射在北迴歸線標誌上,形成 “ 立杆不見影” 的獨特景象!

三仙臺~~由火山集塊巖塊所形成。因為海水的侵蝕逐漸切斷岬甲的頸部,而成為一個離岸島。島上有三座巨石,據說是發生在呂洞賓、何仙姑、李鐵柺之間的綺麗傳說喔!

建有紅色跨海步橋,以及環島步道,方便遊客上島遊覽;上島遊覽約需2小時,遊走其間可欣賞壺穴,海蝕洞,海蝕溝、海蝕凹璧等特殊地形,以及珍貴稀有的海濱植物。  

沒有去走步道,靜靜地坐在海邊,也很愜意!

車行途中,晚霞好美

到臺東了,今天犒勞下旅途辛苦的自己,這是我們倆的最愛,三文魚,西林魚刺身,外加一個冷筍,TWD500,刺身很鮮美,冷筍上面有沙拉醬之類的,也很特別,就是份量不敢恭維,在旁邊的春捲店買了一大塊春捲,還有面線之類的小吃。

臺東地標,還是很特別的,圓球表面是棕絲的,可以步行到上面 看海,看臺東

【臺東豐源國小】據說這是臺灣最美麗的小學,建築 風格為地中海式。學生們正在上課,我們就沒進去 打擾了,看看這藍白相間的校舍,翠綠的操場 足以羨慕了!

多良火車站—太平洋岸邊的最美車站

臺灣東部最美火車站,在臺東縣太麻里鄉多良村多良部落,在花東縱谷之間又緊鄰藍色太平洋,是南迴鐵道線上的一個小站,雖然已經不再有列車在此停留,慕名而來的遊客都是奔著那車站無敵的海景,只為聆聽那回蕩在山谷和海岸間的鐵道交響樂。

太平洋岸邊螺旋上升的公路,步行上去還是很費勁的,遊客只能從這條公路步行上去才能到達車站觀景臺。

站址原本為山坡地,兩端均為隧道,而南迴鐵路​工程處特別將車站設計架高,因此站在月臺上即可鳥瞰太平洋,在鐵道迷眼中被稱為“臺灣最美火車站”。火紅的鐵軌欄杆外就是一整片蔚藍的海天一色,這是多良在廢站後,保留給過往旅客的美景。

我們到達 時,看站臺上列車時刻表有一趟火車20分鐘左右要經過這裡,大家在月臺上翹首企盼,結果不知為何等待快一小時還沒 見到,車站人員說因為業務清淡,調整時間是常事咯。
不過,作為海景車站,多良無愧於臺灣最美麗車站的名號啦。

走進南臺灣 墾丁國家 公園

【 臺灣最南點碑】就在墾丁的海邊,是整個臺灣省陸地的最南端,直面太平洋 就在鵝鑾鼻公園附近。
從停車場步行 大約 1000米,穿過叢林小道方能看到南點碑。

龍磐景區~~面向遼闊的太平洋,登上海崖,視野開闊,眼前廣大的海景、遠處碧綠的青山及抬頭那清澈的藍天伴隨著朵朵白雲,都不吝嗇的盡收眼底。
很滿意這幅照片,天空,山脈,大海,陸地的色彩渾然一體又 層次多變,自己小小得意一下吧

這裡的風超級大,身上象背了鼓風機一般,吹得人站立不穩。

香蕉灣的船帆石,由於其形狀似一艘進港的船隻,故而得名。船帆石高約50公尺,周圍40公尺,是一座隆起的珊瑚礁岩,石頭上長滿了野草花卉與灌木,成為鳥群棲息的窩巢。

【鵝鑾鼻公園】 名聞遐邇
鵝鑾鼻公園位於臺灣最南端, 地處中央山脈盡頭的臺地,尖端挺伸海外形成半島,三面臨海,一面背山,是太平洋、巴士海峽和臺灣海峽的分界處,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望。南部海上輪船來往必經這裡,其重要性有如非洲的好望角。

【鵝鑾鼻燈塔】為公園標誌,高18米,周長110米,以炮臺為塔基,圍牆上設有槍眼,四周更有壕溝,為全世界唯一的武裝燈塔。白色鐵塔內分五層,第一層儲煤油,第二層置格林炮,三層為洋人憩所,四層則設定榕林炮,第五層則為光源所在。二次大戰末期曾遭炸燬,後改建並換裝新式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是目前臺灣地區光力最強之燈塔,享有“東亞之光”美稱。

燈塔對面,就是這座 鵝鑾鼻臺灣八景的 石碑。

公園內步道縱橫交錯,就好象是迷宮一樣,好漢石、滄海亭、又一村、迎賓亭等風景點,處處引人入
勝。這裡四季如春,草木蔥鬱,滿目青翠,賞心悅目!

墾丁~~~ 臺灣的天涯海角

墾丁~~~坐落在恆春半島, 三面 環海,海岸線景色非常優美。
白天,碧海藍天,潔白沙灘,陽光海浪;
夜晚,墾丁大街,燈紅酒綠,熱鬧非凡;
請你,放緩腳步,用心聆聽,細細品味。

海邊有很多類似小清新的客棧,房間裡就能感受到太平洋的風,就能聽到大海的濤聲。

墾丁註定是一個書寫浪漫的海淀小城,海浪沙灘,濤聲晚霞…
我們的氣真好,客棧就在墾丁大街的入口處,漫步到沙灘,夕陽的光輝渲染著它周圍的雲彩,海面變暗,天空的漸變色已經呈現…

絢麗晚霞,映照海面

彩雲翻騰,金光萬丈

墾丁晚霞,美得令人窒息!
留下一串串剪影在大海的晚霞中!

五彩斑斕,火燒雲天。
墾丁,能趕上如此美麗的晚霞,我心足矣!!!

夕陽的餘輝漸漸退去,在海邊留下一串串剪影在晚霞中,回到墾丁大街覓食。
滿大街的小吃,不知從何下手 ,繼續尋找網紅的屏東豬腳,最終走進【王大姐豬腳店】,店堂裝修是典型的簡潔的中式,滷豬腳雖然沒列入網紅,但滷豬腳入口即化,豬皮Q彈有嚼勁,色香味也堪稱上乘,還有那海藻蛋花湯,綠白相間,清清爽爽,口感滑滑的,回家後還專門在超市去買了海藻(鹽漬的口感稍差)。

網紅的脆皮包,不得不品嚐啊,打包回客棧當作夜宵(儘管從來沒有宵夜的習慣,也不捨放棄)名符其實,很香很香,大讚

明天,要離開墾丁了,墾丁的行程相對緊張了些,因為遇到了晚霞,我們也非常滿足了。


【恆春鎮】 臺灣最南端的鄉鎮,由於氣候溫暖,從前此地遍佈蝴蝶蘭,恆春的古名“琅嶠”,就是排灣族語“蘭花”的音譯。直到清朝以後,因為四季如春,才改名為恆春。

座落在鎮中央的南門城樓是全臺僅存的一座完整古城樓, 南門位在恆南路中央,現已設立圓環予以保護,由於位居往來要道,可說是一般遊客最熟悉的城門。
城樓前方設有軒亭,其作用如一般民家前的騎樓,具防日晒雨淋之效,屬於十分罕見的設計。現貌為69年修葺,與原貌已有出入。

高雄 散發著藝術氣息的海港城

【駁二藝術特區】 位於高雄市愛河河畔,毗鄰高雄港。”駁二”是指第二號接駁碼頭,原本是普通的港口倉庫用於存放魚粉和糖,但年久失修,2000年高雄市政府對其進行了改建,形成了如今高雄市內知名的藝術展示區。

整體感覺有點類似我們家鄉的【東郊音樂廣場】,都是舊/廢物利用,以藝術的頭腦和手法將其呆板的舊物打造成具有靈氣和活力的藝術品,吸引了八方遊客。

很特別吧

特區內有 誠品書店,展覽館,影劇院,藝術館,鐵道博物館內還可以感受一下小火車,各類可愛的巨型公仔也是大街上不可或缺的一道 風景線

可愛的巨型公仔,誇張又不失傳統,忍不住也比試比試

很喜歡這個逆光下用鋼條造型的多面人頭,簡潔的線條勾勒而成, 哪個角度看都 很鮮活。

老玩童 也來假打一盤


這是一個充滿了藝術氣息的地方,碼頭,港口,倉庫,街道,牆壁,鐵道,雖然規模有限,但也值得回味。

高雄【玫瑰聖母堂】,臺灣第一座天主教堂,也是亞洲三大聖堂之一,哥德式教堂風格。
教堂做禮拜的剛剛結束,我雖然不是基教徒也進去感受感受


剛到高雄,就感到 “熱”
十月的高雄,氣溫可以用 熱浪滾滾 來形容, 但這裡不僅僅是天氣熱,還有那繁華的大街,林立的高樓,
穿行的車流,更有那如織而有序的 摩托車群,都 讓我們感受到這個有臺灣最大國際港口,臺灣第二大城市的“ 熱” 。

摩托車是臺灣市民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別是上下班高峰時段,更是馬路上一首獨特的風景線。但是,當這些摩托車風馳電掣般在你身邊掠過時,我的感覺完全和在大陸時遇到他們時大相徑庭,在這裡,交規深入人心,禮讓行人已成習慣,交通訊號燈前可以戛然而止,繼而呼嘯而過,過往行人也很自覺遵守。這種感受不僅僅在臺北和高雄這樣的大城市,就 是在小城鎮也感同身受。

高雄 站

貌似行人不是很多,馬路上也比較清靜

在臺灣,所有的衛生間都叫做 化妝室,清潔用品齊備,而且都有清潔員一直值守,所以也很乾淨。

捷運美麗島站,很美的站名,到此的遊客多為車站 內的 【光之穹頂】而來的。
【光之穹頂】運用天體、人物、大自然、高雄土地上特有生物,每一塊玻璃都是一段故事。製作材料包括手工吹制古典琉璃、威尼斯水晶圓盤、高溫熱融琉璃和傳統鑲嵌玻璃。創作者是義大利藝術家水仙大師(Maestro Narcissus Quagliata)

高雄臨海,想必海鮮很鮮美,體驗後,味道和價格不成正比,感覺一般般啦。

臺南 萬壽山 , 億載金蓮,安平古堡,

在臺灣,隨處可見的廟宇,依山傍水,金碧輝煌,多姿多彩,香火旺盛。

【億載金城 】
與安平古堡隔河相望的”億載金城”是一座抗日名城, 又稱 大炮臺 ,是清末為加強海防而築的工事之一。

在這裡,看到了“清兵”的炮擊表演

【壽山自然公園】位於高雄市鼓山區,海拔約350公尺,面積約1200公頃,南北走向林木蓊鬱的珊瑚礁質丘陵地。

希望在此登山能與臺灣獼猴不期而遇…

【大天后宮】稱臺南媽祖廟,建於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原為明寧靖王府邸,大天后宮在臺灣將近400座媽祖廟中,具有貴族般的尊貴地位,是臺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也是唯一列入官方春秋祭典的媽祖廟。

這是我們唯一進去參觀的媽祖廟 , 富麗堂皇,威嚴顯赫,信徒眾多,香火鼎盛,已極盡了宮殿建築的豪華壯麗,是一般廟宇無法比擬的。

安平古堡 — 鄭成功

【安平古堡】是臺灣歷史上的第一座城堡,為荷蘭統治時期的建築,也曾經是鄭氏王朝三代的宅第。鄭成功把荷蘭人趕出這裡,並把熱蘭遮城改名為安平鎮,安平古堡由此得名。
古堡歷經荷據、明鄭、清領、日據,見證了臺灣三百多年來的一頁滄桑史。如今我們看到的是日本人建立的新安平古堡和白色瞭望臺。

古堡內建有 鄭成功 紀念碑和 安平古堡石碑各一座,還有史蹟陳列館,包含荷鄭時期的政治史蹟、熱蘭遮城的模型,以及由奇美博物館籌劃的荷鄭時期文物展示等,向遊人開放。

而真正的“熱蘭遮城”古蹟只剩一堵老榕盤繞的斑駁城牆。牆上紅磚斑駁, 古榕氣根盤踞,老髯長鬚,古意盎然。是三百餘年來僅存的歷史遺蹟,

奮起湖老街 從這裡走進阿里山

老街中瀰漫著濃濃的懷舊氣氛


【奮起湖】是阿里山森林鐵路中最大的一箇中轉站,海拔一千四百多米,因其群山環繞,形如畚箕,雲霧環繞時宛如湖水,奮起湖由此而得名。

奮起湖老街鐵路便當,撐起了便當王國的名號,隨便找一家街邊小店,牛肉,滷肉蔬菜的品種很多,那一盒相當於¥10元,比網紅的便宜還合口。
當地的滷雞翅,雞腳也很好吃,軟軟的,很香。

阿里山

【阿里山】是臺灣地區的著名旅遊風景區,地處嘉義山區,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也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姐妹潭】是二個大小不同的鄰近湖泊,姐潭呈長方形,妹潭略呈圓形,為大小兩座天然的高山沼澤。相傳有一對原住民女孩因同時愛上一名男子,在此雙雙殉情,故後人附會而稱姐妹潭。

山上的小火車車站主要有4站,阿里山站、沼平站、神木站和祝山站。沼平是其中之一。

阿里山的森林鐵路線,當年日治時期,日本殖民者為了掠奪這兒的珍貴的林木資源,修建了這條阿里山森林鐵路。

阿里山的森林資源相當豐富,從亞熱帶的闊葉林到寒帶的針葉林都有。800公尺以下丘陵為熱帶林木,主要由相思樹、構樹構成。樟樹、楓樹、楠樹和殼鬥科植為為主的暖帶林林相。1,800~3,000公尺左右的林相為溫帶林,紅檜、臺灣扁柏、臺灣杉、鐵杉及華山鬆稱為阿里山五木在此大量生長。

青翠的山林,清新的空氣,盡情的呼吸,貪婪的吸氧

歷經千年,你已經快成為樹化石

徜徉於清新山野之間,仰望著深邃的高山密林

阿里山的美麗山巒,林中古樹參天,蒼翠碧綠,巍峨挺立

【受鎮宮】 是阿里山園區裡的一個廟宇,也是全臺海拔最高的廟宇。
遠觀近看很很壯觀,建築色彩絢麗,嵌瓷藝術精美、人物栩栩如生。

阿里山上最出名的景觀就是位於神木站附近的高大檜木群,遮天蔽日,粗壯的樹幹甚至兩個大漢也不能將其環抱。…

巨木群棧道是一條被千年古木廕庇著的古道,全長600餘公尺,兩側錯落著阿里山古木。檜樹遍佈於阿里山的每個角落。

漫步古道,神清氣爽,靜靜享受涼爽與愜意!

日月潭 1015.

湖邊的特色建築,裡面有咖啡,茶,飲料,點心之類的

【日月潭】在阿里山以北,是臺灣第一大湖泊。日月潭之美在於環湖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7月平均氣溫不高於22℃,1月不低於15℃,夏季清爽宜人,為避暑勝地。

景區大門外,清晨在這等待施行,好一派湖光山色,真美!

趁著還沒放行,獨佔這裡的美景一小會兒

船遊日月潭,碧波斬浪,前方目標–玄光碼頭

天氣晴朗,城市風光,山光水色,盡收眼底!

從步行道上到 山頂,居高臨下俯瞰日月潭才更有感覺,拍出來也更漂亮的哦

日月潭,是臺灣唯一的天然湖,面積比西湖略大,海拔在千米左右,水深27-30米,湖藍色的水面在四周蒼翠山巒的映襯下、在飄著鬆散白雲的天藍色蒼穹的注視之下,那顏色如同藍寶石一般讓人著迷!日月潭,是臺灣同胞們的驕傲!

拉魯島,猶如一顆珍珠鑲嵌在日月潭中,以拉魯島為界,日月潭分為日潭和月潭。

沒著大竹湖步道來到了 日月潭進水口平臺,從平臺看下去,一處湧泉不停息,難道這就是日月潭湧泉?

平臺上遠眺,湖光山色,一片寧靜,藍天白雲,風和日麗。

一老者在湧泉旁邊 垂釣, 完全不受平臺動靜的干擾



請看下篇:臺灣環島自助遊(3) 臺中,東海大學,新竹 張學良幽禁故居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