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7月7日晚9點多,抵達波特蘭。8日早上,我們就開始到處逛!



晚上,出門散步,就像走在原始森林中!到處都是注意有鹿出沒的警示牌,道路兩旁都是高高大大的落葉松,和野生的各種漿果,以及叫不出名字的各種野花,景色非常迷人!在各種植被的掩映中,時而會出現一棟漂亮的小木屋……突然覺得自己像小紅帽一樣,走在郊外的小路上,有種想採集漿果的衝動,看見最多的就是黑莓,隨手摘下一個,嚐嚐,很甜!



這裡有很多農場,可以採摘藍莓,蘋果,櫻桃等。我們來到了一個很有名的農場農場採摘藍莓,這裡的藍莓又大又甜!2美元1磅,滿滿一車才43美元!太划算了!





回家後馬上製作藍莓醬!



波特蘭玫瑰花園始建於1917年,這裡種植了幾十種玫瑰,競相鬥豔,芬芳四溢,景色優美!
















未見其面,先聞其聲!著名的multnomah瀑布, 這個景區非常有名,純天然的景色,很迷人!它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部高為165米和下部高21米,據說落葉松上的積雪和太平洋上飄來的雨水,是這個瀑布的源泉,瀑布流下後匯入哥倫比亞河,最後流入太平洋。



日本公園,景色不錯,就不多介紹了!







穿過這片森林就到了美麗的錫塞得海灘






波特蘭的地標——Hood雪山!景色美翻了!不多說了,大家自己欣賞吧……










波特蘭動物園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原文連結: http://www.mafengwo.cn/i/16347483.html
赴美旅遊、探親散記(九)
波士頓見聞(3) 從當地時間2016年7月21日至8月11日,我們倆在姐姐姐夫的老年公寓住了三個星期。 老年公寓的住戶實際有三家中國人,除了前文說過的兩家,還有早年就到美國的一對香港老夫妻,子女早已另立門戶,妻子得了老年痴呆症,丈夫把房子賣掉,兩人住到了這裡,其他住戶全是白人。波士頓是歐洲人最早登陸的地方,集中了名門世家的後代,所以波士頓有錢人多,而卡納爾又是波士頓最富裕的地區。這些老人都有經濟實力,全都上了年紀,有夫婦倆一起住的,也有獨身老人。老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提出各種免費服務申請,從每週三次來車帶你去超市買菜,每週三次來家裡做清潔衛生,到做飯、陪伴等等。但並不是所有老人都有申請這些免費服務的權利,經過移民局批准移民到美國,就持有綠卡,持綠卡滿五年的老人,才能申請。 這家老年公寓遠離市區,附近沒有超市,沒有醫院,一個較近的集鎮也要步行近一個小時,公共交通不方便。白人老頭老太出門都自己開車,這些人的祖宗在100年多前就有了私家車,他們是開了一輩子車的人,自己開車出門和購物“小菜一碟”。移民過去的中國父母就沒法比了,僑居異域,語言不通,沒有社交圈,出門不方便,子女忙碌沒有時間陪伴,這些需要慢慢適應。 老年公寓的樓道里經常放有裝滿各種蔬菜的蛇皮袋,我以為哪家老人買的菜忘記拿回家,後來才知道是送給公寓老人的。我問姐姐這些老人都不是窮人,為何要送呢?她說:“美國人有條件喜歡搞慈善,老人終歸是弱勢群體,這是表示關心和尊重”。放在樓道里的這些菜,慢慢地也會被老人們拿完,我很奇怪,都有錢,何必去拿?大概這也是對送菜者的一種感謝和尊重吧。 政府為了豐富老年人的生活,辦了很多老年康樂中心,這些康樂中心是分族裔的,華人有華人的康樂中心,裡面的工作人員也全是華人。康樂中心一週開業六天,免費提供大巴接送,免費提供早餐和中餐。有教練教太極拳、唱歌、跳舞等,還有棋牌室、乒乓球室。中午休息後,大巴拉著老人們去華人超市購物,然後把大家送回家。政府按每人每天105美元撥款給康樂中心,據說這筆開支來自保險公司,具體操作方式不清楚。康樂中心解決了這些隨子女移民父母的迫切需要,但持綠卡不滿五年的老人,同樣沒有資格享受。姐姐姐夫每週去四天,一些老人每週去六天。康樂中心巴不得你六天都去,每天105美元的撥款,老人根本花不了,所以中心對老人的服務都非常盡心盡力。 我們住在公寓,姐姐姐夫不再去康樂中心,我們跟著姐姐在公寓周邊獵奇。 院子柵欄外面是茂密的樹林。 沿小路走出去,就看見很開闊的草地。 大片的空地,種了很多薰衣草。 低窪地還有吊橋。 原來老美的房子都建在馬路附近,離開馬路遠一點就沒有人煙。美國人口只有我們的四分之一不到啊,而國土面積比我們小不了多少。 我們過了吊橋還想繼續往前走,姐姐說最近地方政府有通知,一頭美洲豹進入波士頓地區,提醒居民不要進入森林。所以我們趕緊撤回。 森林裡不能去,那就沿著公寓前面的馬路走吧,只要沒有其他事,我們三個人就在外面轉。 馬路不寬,非上下班時間汽車不多。 馬路兩側都有房子,房子與房子之間是拉開距離的。房子跟馬路的距離從十多米、幾十米到百多米,甚至更遠。郵箱都設在馬路邊,方便郵件投送。 馬路兩側,高大喬木很多。 我們在馬路邊走,過往車輛的駕駛員都會揮揮手大聲說“Hello”,有些是我姐姐長年累月面熟的,有些是不熟悉的。 美國人的房子都不建陽臺,他們的衣服被褥洗完用烘乾機烘乾。中國人多聰明呀,洗好的東西陽臺上太陽一晒,消毒殺菌還有股香味,節約多少能源。 馬路上難得有行人,我們在附近轉了三個星期,只遠遠見到過一個大概六十多歲的白人老太。碰到下圖中這個三十多歲的洋人到馬路邊的垃圾桶丟垃圾,跟他交談了幾句,一家子住一座這麼大的房子。 快遞包裹就掛在郵箱上。 還有這樣乾脆把包裹丟在郵箱附近地上的。 快遞員怎麼能這樣不負責任呢?我問姐姐:“包裹掛在馬路邊不會被人拿走啊?” 她說“沒有人拿”。我跟她講國內快遞小哥的送貨方式,她說:“人家上班去了,快遞員不可能一家家等人來收貨,從來都這樣處理。” 上班時間馬路上車多,車速也更快,我們習慣於國內的行人靠右。有一次一輛車從我們左邊急馳而過,突然來了個急剎車,在我們前面幾十米的地方停下來,車上下來一個男人,開口就喊:“叔叔阿姨,你們是從國內來的吧,你們這樣在馬路右邊走是很危險的。這裡的馬路很窄,車從後面來,你們看不見。我知道你們在國內習慣靠右走,但在這裡一定要靠左走,這樣前面來車你們就看得見了。”他招呼我們走到馬路左邊,並一再囑咐我們注意安全,他說他已經在這裡三十多年了,父母來探親也喜歡這樣沿著馬路走,其實很危險。美國人一般不在馬路邊散步。你看,到底是同胞啊。 下面這家的房子要賣,郵箱旁邊架子上掛了塊牌子,上面寫著聯絡方式。 馬路旁的大樹下,長著一個大蘑菇,顏色白裡透青,散發出一種野生蘑菇特有的氣味。我們每天都要去看看,很快越長越大,不知道這種蘑菇能否吃,不敢摘。我們離開時這蘑菇有臉盆那麼大了,回國以後我一直記著那個大蘑菇。姐姐後來掰了一塊交給二兒媳拿去檢驗,結果是可食用的,得到這個訊息,我心裡那個遺憾呀! 三姨侄利用週末帶我們去農場摘藍莓。 藍莓果實有很強的藥用價值及營養保健功能, 國際糧農組織將其列為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藍莓主要產於北美,中國野生藍莓主要產在長白山、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遼寧、黑龍江、吉林、江蘇有大面積栽培,現在雲南也已經引種。據我姐姐說,她們到加拿大看大兒子,那個地方漫山遍野都是野生藍莓,搬個小矮凳坐在山坡上,不挪窩就可以摘一小桶。 去藍莓園的路邊有一排蘋果樹,樹不大,掛的果卻很多。 藍莓園面積很大,上面罩了一層網,防止鳥類來啄食,但蜜蜂照樣可以飛進來。 來摘藍莓的人不少,全是講普通話的華人。 人工種植的藍莓長得很旺盛,結的果也很多。這是我們平生第一次走進藍莓園,也是第一次吃到這麼新鮮的藍莓果。 藍莓摘夠了,到農場大廳稱重結賬帶走,方法跟我們在國內摘草莓相似。哇!大廳裡擺有這麼多藍莓,每磅(454克)4.25美元。 四姨侄數次送來螃蟹和龍蝦。姐姐姐夫早已經吃厭了,我們倆也不是很喜歡這類海鮮的人,但這是小侄兒的一片心意啊。 這可是有名的波士頓大龍蝦。 隔幾天小侄兒又送來五隻煮熟的大龍蝦。5美元一磅,店家用海水煮熟了的,不加任何佐料吃,味道鮮美略帶甜味。姐夫吃了一隻,姐姐不吃,我家先生吃了半隻,剩下的三隻半要全由我一個人完成任務! 要知道,光龍蝦前面那兩個鉗子,裡面弄出來的肉也有好長一條,何況龍蝦身子裡面那一大坨,我三次才吃完。 一年以後我們跟隨兒子一家到青島旅遊,青島的龍蝦95元人民幣一市斤 ,兒子一家吃得高興,而我仍然看都不想看。 (未完,待續)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原文連結: http://www.mafengwo.cn/i/21126412.html
·美西小眾寶藏地——走進俄勒岡的神奇風景
寫在公路之旅之前 駕駛著車子馳騁美西的公路上。 駛過絢麗的雪山沙漠,穿過繁盛的森林草原,叉角羚自由地在草地上覓食,陽光和雲彩在山石上投下的陰影不斷變幻。 灼灼燃燒的光熱和曠土,溼潤舒適的河流和嫩草,這番景色似乎會讓人聯想到澳大利亞或者是紐西蘭。然而,牧場主和當地居民會向你證明,這裡處處都是美國西岸的氣息,這裡就是獨一無二的俄勒岡。 很多人問我,怎麼跑去俄勒岡了? 旅行的地方多了,漸漸喜歡小眾的地方,這些未被過分宣傳和挖掘的地方更具魅力,當然,俄勒岡最吸引我的地方有三個:購物免稅、全年可以滑雪、濃香的咖啡。 一、彼特蘭多彩的24小時 波特蘭位於美國俄勒岡州,這裡在2017年被lonely planet 推薦為必去的十座城市之一。 它是如此的低調,低調到你可能都沒有聽過他。可是說其他的故事,你一定會恍然大悟:原來就是這裡。波特蘭是個不折不扣的購物天堂——美國西岸唯一的購物免稅州,也是Nike等運動品牌的發源地。這裡還有各種頂級餐廳和咖啡館,當然這裡還有精彩的 NBA 球賽和狂歡的節日,如果你喜歡戶外活動,獨木舟、攀巖、徒步等等儘管嘗試... 喜歡安靜的話,在櫻花盛放的傍晚時分,靜靜的坐在威拉米特河邊便是一種享受。 到波特蘭的第二天正好是週末,肯定不能錯過這裡的週末市集。酒店附近的波特蘭大學裡就是一個有趣的農貿市場,白色頂的小攤位下有出售著各種鮮花、蔬果、啤酒、生活用品,幾乎都是自己農場製作的,非常純天然。 這個戴著帽子的白鬍子爺爺特別有個性,彷彿是牛仔電影裡走出來的人物。 猜猜看這是什麼? 連粗鹽都出了各種口味,辣椒、檸檬、紅酒等,美國人的想象力不是一般的豐富啊。 波特蘭有一座日本花園,其實第一次知道的時候我是抗拒去的,一個建在美國的日本花園有什麼好看的?但是,當聽到這座日本花園是由日本建築大師畏研吾設計的,我就馬上導航前往。 走進日本花園,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整個日本花園秉承了隈研吾一貫的的建築風格,取材自然、與環境完美地融合,造型低調不張揚,卻處處引人入勝。庭院有5個獨立的花園風格和一個地道的日本茶館,彷彿穿越到了日本。彎曲的河流,宜人的走道和無法被逾越的胡德山(Mount Hood)的風景讓人自然的心平氣和。 之所以在波特蘭建造一個日本花園,是因為波特蘭和札幌結為姐妹城市,波特蘭人對日本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這個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的日式園林便應運而生。據說波特蘭在日本可是很熱門的旅遊城市呢。 每一個角度都是一幅畫。 日本花園裡有幾顆櫻花樹,五月初居然還開著花,一陣風吹來,花瓣輕輕飛舞,飄落在草地上,這個場景浪漫的無法形容。 櫻花落了一地,在斑駁的陽光下似乎還在盛開。 逛完花園,可以在景觀極好的餐廳喝一杯抹茶。一群美國人穿著日式服飾在做茶的景象還蠻有趣的。 餐車文化在波特蘭可是很流行的。一輛小小的彩色車子銷售著各種風味的食物,週末時候去美食廣場,當地人一杯啤酒一份食物,晒著太陽聊天。 據說波特蘭有著全美國最棒的咖啡!與別地不同,波特蘭的咖啡館絕大多數都致力於生產和製作精緻的小批量手工咖啡。因此也培養了一批世界級的冠軍咖啡師。 在波特蘭,想要找到一杯咖啡一點都不難,因為整個波特蘭有 2500多家咖啡館,尤其是在downtown,在到達波特蘭的第一個午後,找個舒適的咖啡館發幾個小時的呆,轉換時差,點一杯拿鐵或者冷萃,是最好的旅行方式。 二、來一場醇香的葡萄酒之旅 第二天我們驅車前往威拉米特谷,來一場葡萄酒之旅。 俄勒岡的威拉米特谷(Willamette Valley) 被世界專業葡萄酒雜誌Wine Enthusiast Magazine 《葡萄酒愛好者》評為年度最佳葡萄酒產區。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俄勒岡,竟然有著媲美法國勃艮第黑比諾的葡萄酒產區。聞名世界的勃艮第擁有悠久歷史,是 Willamette Valley 黑比諾母親一般的存在。這裡的制酒人懷著對勃艮第黑比諾的敬仰,勤奮耕耘,虔誠經營,打造著同樣優質甚至已經在超越著勃艮第的黑比諾。波特蘭的Willamette Valley和法國的勃艮第的種植條件非常接近,氣候,土壤,光照都滿足她的生長條件。黑比諾是一個非常嬌貴的品種,對氣候,土壤的要求特別多。 黑比諾的酒莊一般都在丘陵上,有著延綿起伏的變化,風景都是很不錯。去品酒的時候,坐在品酒屋外面,欣賞的美景,品著美酒,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愜意。一走近酒莊,就看到一群美女在門口品酒自拍。 買了一瓶品質挺不錯的黑皮諾,才40多美金,免稅州買東西簡直不能再爽。 晚上住在一個小鎮,可以看到完美的錐形雪山。 三、擁抱俄勒岡的大自然 心心念念想去看看俄勒岡人口中的big foot是怎麼樣的,沒想到走過路過差點就錯過了這個雕塑。big foot的雕塑比我想象中小很多,就在路邊,也沒有很顯眼,big foot看起來挺慈眉善目的,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可怕形象嘛。 big foot雕像後面有家小型超市,是個墨西哥移民開的,裡面有一種條形牛肉乾,叫beef…
去小山採摘草莓 到足利花園看燈
1月15日是日本的草莓日,因為日語的發音いちご和這個日子的發音很接近,不過那天在壱岐島狼狽不堪的我,根本沒有機會一飽口福 所以轉場到東京後,決定要到日本草莓第一大縣櫪木去過把癮,目標就是小山市的いちごの裡。 在小山車站旁的觀光案內所,我和兩位大爺和一位大媽開展了親切費勁的對話,英文夾雜日語外帶手勢,終於讓他們明白了我希望能pick up いちご,當老大爺通過電話幫我嘗試預約的時候,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農場的工作人員是位華人,結果我們直接對話了,順利搞定。 有時候覺得語言不通也挺好,它會讓旅途充滿意外,甚至是驚喜,克服困難才得到的結果往往讓人更珍惜,印象更深刻,不是嗎? 預約兩點採摘,時間還有一會,決定步行到附近小有名氣的思川溫泉泡湯。 雖然有新幹線,但是這個城市真安靜啊,走在路上很少遇到擦肩而過的人。 溫泉750日元,既有室內,也有露天風呂,陽光明媚,整個人泡在放滿溫泉水的缸裡,看著遠山,河岸,靜靜的傾聽自然的聲音,気持ちがいい。 因為平日從車站到農場的公交班次非常少,溫泉入浴後我只能打車前往農場,費用大約2500日元。 到了農場,報告了名字,拿到了預約單,大屏上放著採摘的注意事項,農場裡還有商店,餐飲,各種草莓產品琳琅滿目。 我選擇的是最大最甜的品種天空草莓,採摘時間半個小時,2000日元,這個品種的草莓在農場三個就賣1000多日元,所以你吃六個就夠本了。大約一點五十左右,工作人員出現在集合現場,按照採摘的品種分成兩組,大家排好隊,跟隨工作人員前往大棚。 到達之後,每人拿一個紙杯,用來盛放草莓梗,隨後工作人員開啟七八個大棚的門,開始行動吧,記住規矩是隻能摘了吃,不能摘了帶走。 咬上一口,太甜了,汁水四溢,果然是名不虛傳,糖度が悽い。 絕對好吃到爆了,特別是草莓的底部尖尖的地方,濃濃的甜味啊,幸福原來就是這麼簡單。結束的時候記得把紙杯扔到回收的地方,就可以了。 其實櫪木種草莓是被逼無奈,原先種植的麻類作物價格跳水,麥類的統購統銷政策也沒有了,戰後櫪木開始換種草莓,種子來自法國,沒想到最後居然做大做強,果然窮則思變。 坐公交車回到小山換乘電車,沿著兩毛線到足利花園看燈光秀,這是關東地區最大規模的燈光秀,450萬光球全是LED燈,在各種評比中也都是名列前茅,JR還特意為公園增加了一站,這是多少年沒有過的舉動了。其實這個公園最大的賣點是春天的各色紫藤,上過CNN的某個評比金榜,而且是日本唯一入選,那麼,在冬天就用燈光來上演一場假戲真做吧。公園車站無人值守,出了車站離公園西門更近,個人覺得這裡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把花和燈融為了一體,倒不是用燈光偽造的紫藤,而是真的有鮮花讓科技和藝術中飄散著自然的芬芳。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原文連結: http://www.mafengwo.cn/i/11659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