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提議,要我寫寫灣灣的美食。
其實我對於“能好怎”,並沒有太多知識儲備,也不是個吃貨,對於這個話題,總覺得無從下手。
不過我想,美食打動人的背後,並不只是美食。就像《舌尖上的中國》,除了那些被鏡頭刻畫地異常誘人的食物,那些讓人嘖嘖稱奇的美食尋訪和加工過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在叩打著我們的心房,那就是美食背後的人兒。為返家的兒孫不辭辛苦打製年糕的老爺爺,回家跟父親一起打拼事業的大學生,辛勤持家出海打漁的漁民,等待春天到來的牧民家少女,為了積攢學費在深山裡挖松茸的女孩,他們都是這些美食的靈魂。

而要我去探尋出灣灣美食背後,那些濃情蜜意,對於我,還真是個難題。
思來想去,我決定還是簡單點,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覺得還挺有趣的有關灣灣食物方面的事兒,不求深入,但求淺出。

圖片為臺南賣蝨目魚魚丸的阿媽

灣灣不少用詞稱呼,跟大陸不同。比如泥石流叫土石流,腳手架叫鷹架,計程車司機叫運將,地鐵叫捷運。食物方面,也不例外,例如灣灣管花生,叫土豆。(那麼土豆又叫神馬?)其實這個稱呼,跟閩南一帶一樣,是屬於閩南方言的音譯,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灣灣島民的構成起源。
我們在之前的《透過地名看灣灣的歷史》裡有跟大家聊過,臺灣在明鄭之前,以高山族和平埔族的原住民為主,這些原住民屬於太平洋島民的分支,而在明鄭之後,大量閩南的漢人前來移民屯墾,而一九四九前後,又有近兩三百萬的人隨著國民黨敗軍撤退播遷到臺灣,這些人中,絕大部分是來自山東、浙江、福建等沿海省市的人,再加上中間日本殖民的五十年,這樣的歷史,也造就了臺灣獨特的美食。

走在臺灣街頭,經常可以看到掛著“溫州大餛飩”招牌的小吃店。就像重慶沒有雞公煲,揚州沒有揚州炒飯,海南沒有海南雞飯,印度沒有印度飛餅一樣,如果你去溫州,在街頭是找不到溫州大餛飩的店的。可是在臺北街頭,幾乎隨處可見溫州大餛飩。
這倒不是說溫州人不吃餛飩,而是在溫州,這道平常不過的小吃,實在還不夠資格,單獨打出個大招牌來。但這道在大陸到處可見的小吃,卻在灣灣,被掛上了溫州的名號,成了當地的特色。

餛飩,四川管它叫抄手,兩廣管它叫雲吞,閩南管它叫扁食,而這些名字,在臺灣都可以看到。這跟一九四九年撤退播遷到臺灣的外省人,來自天朝四面八方有關。這其中,就有已在臺灣開了20年溫州大餛飩的“李之林溫州餛飩店”。

李之林溫州餛飩店的創始人之一林上雲,他的父親是浙江溫州瑞安人,1947年去臺灣遊玩,卻因時局突變而滯留在島上。林先生從小就常聽父親說溫州的餛飩很好吃,蝦皮,蔥花,紫菜,榨菜,蛋皮,合著一碗熱熱的餛飩湯,這也許是從小到大早點的主打,然而在背井離鄉之後,卻發酵出異常的美食回味。後來機緣之下,林先生和朋友盤下一家店,決定專營當時已在臺灣相當有名氣的溫州餛飩。既然主打溫州餛飩,老家又是來自浙江溫州,這家餛飩店主打方向,就是“溫州”口味,創始人林上雲先生,還特地前往溫州考察探訪,尋覓美食的源頭。

不過,李之林只賣生餛飩。想店裡一嘗美食的,需要另做打算。

與李之林溫州餛飩不同的,老虎醬溫州大餛飩,走的是咱川府紅油抄手的辛辣路線。
老虎醬原本屬於北方重口的一道調味醬,北京、山東等地都有。就像北方人吃餃子必得有蒜,這北方人吃的老虎醬,也離不開大蒜。老虎醬其實就是“蒜醬”,是用搗爛的蒜加黃醬與麻油調製而成,可以伴窩頭,抹餑餑。而山東的老虎醬,則是把黃醬換成了甜醬,一如山東人愛吃的大蔥蘸甜醬。
灣灣的老虎醬,則是用泰國辣椒、蒜頭、豆豉、香菇、青蔥、蝦米,加了鹽用油炒制而成,口感香辣,但是不麻,偏湖南口味,想來這也是外省人融會貫通的創舉。說不定當年的眷村裡,東家包出了皮薄肉多的餛飩,西家端出了紅油抄手,南家舀出一勺只辣不麻的辣醬,北家調出了滿滿大蒜的老虎醬,而這又被不曉得來自哪裡,無辣不歡的眷村人,給混雜在了一起,這才有了老虎醬溫州大餛飩。

上圖為據說臺灣擺酒席必備的雙蛋
白色的蛋蛋,閩南語叫“雞蘭浮”,是雞的蛋蛋,
另有一蛋貌似是豬腰子

老虎醬溫州大餛飩的確大,一碗只得五個,個個比調羹還要大。要說臺灣這溫州大餛飩,其實是小餛飩的薄皮,結結實實包足了餡料,成了個頭壯實的“大”餛飩。不似江南的小餛飩,薄皮之下,只得筷子尖挑得的小指尖大小的肉餡,吃得就是湯湯水水的感覺。

臺灣溫州大餛飩的融會出新,可謂是臺灣美食在這方面的典型。
另一個典型,當屬臺灣牛肉麵了。這些牛肉麵,多會被冠上川味紅燒牛肉麵的名頭。這又是一個海南沒有海南雞飯,印度沒有印度飛餅的例子,四川是沒有紅燒牛肉麵的。臺灣的紅燒牛肉麵,更像是融匯了上海的紅燒肉,廣東的靚湯,川菜的辛辣,和蘭州牛肉拉麵的傑作。

走在臺北街頭,不經意就會看到一家牛肉麵館,張貼著店主氣宇軒昂的海報,上面醒目地說明,本店曾經獲得某屆牛肉麵大王比賽冠軍。
我問灣灣同事,哪有這麼多冠軍?
同事回答,年年比賽,自然冠軍多。

這碗融匯百家之長的紅燒牛肉麵具體起源於何時,大家也說不清楚。不過可以考證到的是,早先的島民是不吃牛肉的,這是因為島上都是耕水田用的水牛,一則農夫不忍食用為自己辛勤勞作的水牛,二則水牛通常都需要勞役到十多歲,彼時肉質又老又澀,纖維多到口感極差。

播遷來臺的老兵,不少是來自吃黃牛肉的地區,非常想念家鄉那美味的黃牛肉,再加上並不耕田勞作,自然也就不憐惜耕牛,所以漸漸地就有了養來給人食用的黃牛肉,不過在當時黃牛肉可是物以稀為貴,這樣一碗融匯了祖國大江南北美食的湯湯水水,有著大塊紅燒牛肉,辣中帶甜的麵條,可算是一碗難得的饕餮大餐了。

圖片為臺南有名的小吃- 棺材板
很有點中西貫通的味道

大腸包小腸,我想也是在灣灣特別擅長的這種融會貫通下的創造。糯米腸和豬肉香腸,在祖國各地都很常見,估計灣灣們受到了熱狗的啟發,將大個的糯米腸加熱割開,中間夾入豬肉香腸,造就了現如今臺灣有名的小吃-大腸包小腸。

這種放眼世界的融會貫通,還造就了一道臺灣人曾經非常愛吃的泰國菜-月亮蝦餅。當年臺灣經濟騰飛之時,島內開出了不少外國餐廳,其中東南亞旅遊勝地的泰國,以其異國風情的菜式,成了灣灣們追捧的時尚。有好事者,估計本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準則,採用閩南做蝦餅的方式,將蝦肉打漿後攤成餅炸製成金黃色,炸好的蝦餅又圓又大,再刀工切割成一塊塊的三角狀,擺盤時三角朝外,擺放成光芒四射的圓形,這道泰國名菜月亮蝦餅就誕生了。

其實,泰國菜裡並沒有這道菜式,這完全是灣灣自創的泰國名菜。可是它卻受到了灣灣的熱捧,大家熱衷去泰國餐廳約會聚餐,去泰國餐廳必點這道特色“泰國菜”,乃至後來,泰國還真的就引進了這道源自臺灣的泰國菜!

閩南式的亂燉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