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小雪,行走關西,萬山紅遍,千寺流丹,日夜盡染。日本習慣把賞櫻稱為「花見」,把賞紅葉叫做「紅葉狩」。這種說法實在是有趣有理,狩紅葉,如同狩獵秋紅,既可奔忙,又需靜候,既要狩,更要守。從嵐山到睿山,從清水至琉璃,當青綠、赭黃、金紅,燦爛迷離,一如煙霞雲霧展開,每一幀都是美輪美奐的畫卷,自然會在第一眼就不經意間深陷其中。
紅葉紀
落入大阪,JR徑自一入京都,安頓完民宿,就迫不及待地前往附近的清水寺。這裡幾乎是京都必到的標誌性景點,遊人如織,摩肩接踵,自然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大理麗江香格里拉。但是,畢竟這是歷來受到皇室和統治階層尊崇禮遇的廟宇,規模自不用贅言。沒有鄉間廟宇的野趣,取而代之的是豔麗耀眼的氣派,最重要的是賞楓人潮,井然而有序。欣賞夜楓,慢慢踱步,人潮裹挾,在四海八荒的口音中,舉起手機拍拍拍,才是這裡正確的開啟方式。
位於市中的二條城,又名二條御所,是幕府將軍在京都的行轅,不僅高大圍牆,更挖有壕溝。步入城內名為“鸝鳴地板”的走廊,凡行走其上,便會發出黃鶯鳴叫般的響聲。不由得佩服幕府統治者的機智聰敏,為防範刺客忍者,保全自身安全而設的這一報警機關。
進入嵐山,乍暖已寒,冬意催生了如火的楓情。從龜崗乘上極其擁擠火爆的嵯峨小火車,車窗內外,目不暇接,滿眼盡是漫漫的濃彩秋意。難怪熙攘人群,無不是為追逐這一抹亮色而來。
作為賞楓第一名寺常寂光寺,當然是嵐山的首場重頭戲。最上鏡的仁王門,已經擁著眾多粉絲在拍照留念,拾級而上,錯落有致。紅黃慢慢浸潤,葉片溫吞厚實,不緩不急,連綿不絕,自在歡喜。
穿過因拍攝《臥虎藏龍》名噪一時的竹林,一如既往的人頭簇擁,以至於無暇停留過久,而直奔天龍寺。欣賞日本國人觀楓賞景的態度,靜坐於枯水山石之間,看庭前雲捲雲舒。於是,這空寂深沉的冬日,就會有著大紅大紫的期望。在如此鮮活的色彩中奔走,即便只是燈火夜楓,終都會成為最好的慰藉。
寶嚴院緊鄰天龍寺,屬於其分寺之一,僅春秋兩季開放。園林大氣,紅葉極盛,和充滿歷史氣息的庭園配合得天衣無縫。園內的獅子吼岩石旁一株巨大的楓樹,樹葉硃紅,極為壯觀,光彩斑斕,色調美奐。庭園內遍植楓樹,層層疊疊,古樸的房屋茶室掩映其中,足以記錄微縮紅葉的精華。其實,紅葉的美不在於連綿成嶺的波瀾壯闊,更在於那一回首間的意外驚喜。
清晨的三千院,庭院深深。日系深受禪宗和中國園林“師法自然”的影響,庭院中的植物山石、沙礫,都代表著不同的意義,感覺確實名副其實。深處可見的往生極樂園,慈眼之庭最吸引人的要數地面上顏色深深淺淺的青苔,遠看就像一幅鉤織精美的地毯,切實是心神所至的極樂淨土。而神態可掬的各種小地藏們,已然成為三千院欣喜有加的守候者。
琉璃光院,自然是這一程最期待的一處。因限制入園人數,排隊之餘,睿山電車,紅葉隧道,再前往貴船神社,自然就是最好的去處。
因為相信傳說中東方佛國的“淨琉璃”,與藥有緣之琉璃光如來,身如琉璃,內外明澈,淨無瑕穢。雖購票排隊數小時,卻只為一睹這一年只開放二次的琉璃光院,還是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對於生活美學的領悟。植物與建築的融合,一步一景,每處的窗景都別具一格,盡顯細節設計的玄妙之處。向窗外眺望,如痴如醉的色彩配搭,自然令人恍若畫中。
不論是否是虔誠的佛教徒,永觀堂都值得一行,尤其是永觀夜楓,無疑是對京都之美的一種巧妙濃縮與無言詮釋。從順正豆腐宴出來,一入永觀,即被簇擁似火的夜楓所驚豔,以至於忽略了賞楓人群的摩肩接踵……。夜色下的紅葉同樣有著不同的面貌,景色迥異,一步一回首,讓人生怕錯過了稍縱即逝的靜謐美景。紅葉掩映下的殿堂、寺塔和倒映在池水中的葉影,營造出的斑斕意境交相呼應,直讓人想要把這一切用眼睛拍下來,直入心裡,也難怪唯一的回首阿彌陀會在此立地成佛。
三十三間堂,正式名稱叫作蓮花王院,是日本唯一的千尊觀音堂,因正面柱子之間有三十三個間隔,而得名「三十三間堂」。正中供奉的千手觀音共有四十隻手,每隻手代表“二十五有”,兩者相乘為一千。令人震撼的是堂內的一千零一尊金身佛像,寧靜安詳,鄭重莊嚴,精美的佛教造像藝術,高超的雕刻技藝,真正令人歎為觀止。拜謁完成,走出殿堂,沉木的顏色把本來就晴朗的天空陪襯的更加湛藍……。
至今已走過750年的光陰的東福寺,“東”和“福”分別源自奈良的兩大寺院,東大寺和興福寺。雖然擁有雄偉殿堂與佛塔的東福寺,但是橋的出現,無疑成為最引人矚目的靈魂歇息之處。步入臥雲橋,橋下掩映著層層楓葉一直沿地勢綿延而上,直至遠處的通天橋,茂密交織的楓葉匯成炫麗海洋。名為“三之橋川”的溪流,契合偃月、通天與臥雲,橋水相依,沿溪而下,自然和諧交錯的空間感,成為浮世繪中最自然風雅的筆墨景觀。
伏見稻荷大社,京都最古老神社之一,本殿與鳥居都為紅色,代表萬物豐收秋天的色彩。大社有名不只是因為供奉的是青丘狐狸,更多的是為了一睹千本鳥居的壯觀而行,據說這裡共計有1萬個的鳥居。作為生意興隆、時來運轉、技術發展的守護神吸引了諸多的信徒,被供獻的紅色鳥居像長長的隧道一直延伸到山頂。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為首的諸位稻荷神,此神是農業與商業的神明。因為前來此地許願的人們都會捐款豎立一座鳥居來表達對神明的敬意,於是形成了今日鳥居的規模和景緻。
談及醍醐寺,佛教中醍醐指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則為醍醐灌頂,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但卻總會想起酒桌上的醍醐灌頂……一氣呵成。一行公交兜兜轉轉,終於得見三寶院之枯山水,天色漸暗,經五重塔,直接奔去辯天堂看小橋流水,日式亭臺樓閣的倒影。 曲徑通幽,立於橋上,才頓覺橋下風景使然,顏色足夠鮮豔,晶瑩剔透特別,心目中幻想過的紅葉,最美的光景亦不過如此。
奈良鹿
奈良似乎就是一座鹿的城,無論走到哪裡都是鹿,街道公園,無處都呈現出一副人鹿共居的奇妙光景。奈良人善待鹿,尊敬鹿,因為他們篤信鹿是春日大社的神使。在奈良成為平城京的數千年前,為了鎮守和保衛都城,而特意從位於遙遠關東的茨城縣的鹿島神宮請來神明,從而供奉至今。
大阪城
盤桓於大阪城,雖然多是懷古,但卻少有傷悲。巨大的石垣和堅實的內城,沉穩莊重,天守閣層層相疊的飛閣流簷,直插藍天。而白壁青瓦的對比色彩,更顯出自然質樸的美。護城河中城池的倒影,泛舟於上,微風吹拂,起伏波動,猶如一張張被揉碎的歷史畫片,述說著一去不復返的往事。作為大阪的首位打卡之地,城裡城外滿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或許,當年豐臣秀吉歷時三年構築城堡時,也不會想到三十多年後,會成為子孫的墳墓;德川家康費盡心機攻打下的雄關,就更難得想象,今日竟然會成為和平的大阪城公園。
美食紀
京都大阪奈良,一路美食暴走,鮮勝百味,一定要盡顯吃貨本色。生熟冷熱,從神戶有馬的牛肉,大丸百貨的赤阪鰻魚飯,到奈良的平宗壽司,道頓堀的蟹道樂,或者街邊熱面小檔,一步一站美味相伴,足以完全彌補京都未訂到的各種米其林料理。
京都禪院,學佛禮佛,大多性情淡泊,真倒是蠻合豆腐的風格,所以湯豆腐的店家不少,也就自成一道名菜。源自1834年的百年豆腐老店順正,聞名遐邇,不愧為京都第一豆腐料理。做豆腐真就是一門心思,用北海道的黃豆和琵琶湖的水,憑一鍋清水煮豆腐,每日新鮮現做現賣,風生水起,藥食同源,賓客盈門,但是相比較而言,還是喜歡葷過於素。
行走之間,總是喜歡收集一些街邊小吃,無論規模大小,都依然秉承著日本國人的精緻和認真。
晨光初縷,八阪漫步,一杯%的鮮香光景,成熟而渾厚。咖啡的奇妙之處,從清冽到柔和,本身就足以令人好奇,懷著怎樣的心情做一杯,自然就能注入天氣物候之外的生命力!東山安井老街的時光窨制,光陰雕琢而成的陳韻,配搭的故事,於是好似永遠講不完……。
赤阪鰻魚飯,名不虛傳,號稱日本排名第三。
日本的廚房,錦市場。第一讚的就是這些無比鮮美的海鮮,尤其是海膽、帶子和生魚片,現選現食,蘸著醬油綠色芥末,可以吃得涕泗橫流,真有欲仙欲死的感覺。 漫步其間,各種芳香的瀰漫,商品的琳琅,現做現賣……,似乎所有感官的盛宴正等待著,只可惜,胃口無法容納下這一座城。
道頓堀的蟹道樂,不論價格,怎麼都要來打卡嚐鮮。
神戶牛肉,不是一般的可以把胃撐到爆!
平宗壽司店,滋味十足,軟糯鮮香,竟然沒有排隊就能享受到美食,也不負一段步行之遙。
隨意一家小店,都好似百年曆史,讓人不禁駐足品味。
大阪黑門市場,遠遠不足京都錦市場的食物鮮活,況且價格不菲,著實是為遊客而備。
日式講究新鮮食材,簡單透著清爽的沁甜,肆無忌憚,原汁原味,肉質緊緻,手磨芥末,入口就多了更多的層次感。鮮勝百味,不無道理。
溫泉紀
遊日本一定必做的,就是泡溫泉了。神戶峰谷裡安靜避世的有馬,因為溫泉排名前三而名躁的小鎮,山脈連成一體,街道逼仄成山腳,沿溪一線,山清水秀。選擇這一季的陵楓閣,因為有著150多年曆史的底蘊,自然有著繽紛的爛漫,紅湯碧池。身心舒暢之餘,神戶牛肉飄香,梅子清酒飴人,晨浴間清風掠過,竟然多了些許對行走泡湯更多的期許。
後記
人說少年愛賞櫻,成年愛紅葉。走完這趟關西,漸漸明白其中道理,狩獵紅葉,一期一會,於是,既借了古寺庭院的景,又似是人生淡然的悟。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