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偶然在網上看到大城府的照片,被深深吸引,這些殘垣斷壁的照片極像柬埔寨的吳哥窟,於是嚮往著能身臨其境地感受這千年古城的悽美與滄桑。在我第二次去泰國時,花了一天時間,包車遊玩大城府的幾個景點。

泰國大城府,它也被稱為阿育塔雅。據史書記載,大城從1350年起成為泰國歷史上繼素可泰之後出現的第二個王朝,經歷了33位皇帝的統治,是年份最久的首都,曾經聚集了100多萬的人口,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國際城市之一。作為大城王朝的首都,大城在鼎盛時期曾經有過三座王宮、1700多個寺院和4000多尊金銅佛像。令人心痛的是,在1767年被緬甸人洗劫一空,緬甸侵略軍最後用屠殺和大火終結了大城的幾世繁華。皇室、寺院、民房、典籍文物幾乎被焚燬殆盡,只留下滿城殘垣斷壁。1991年,大城府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從此,這裡成了歷史的縮影,也成了一道有故事的旅遊景點。
現在請隨著我的足跡,享受一次時空跌宕的浪漫之旅吧。

安娜教堂

安娜大教堂,已有三百多年曆史,這裡有著泰西合璧的特殊文化。它是電影《安娜與國王》的拍攝場景,之所以稱作安娜教堂,和拉瑪四世為拉瑪五世所聘請的英國家教安娜有關。它不但是泰國第一座西洋教堂外觀的建築,也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供奉釋迦摩尼佛的教堂。建築外觀和許多壁面、窗飾等細節,都充滿了濃濃的歐式風情 。
說起拉瑪四世和拉瑪五世這兩位皇帝,還真是了不起,拉瑪四世那時就認識到英法殖民主義的威脅,於是致力西化改革,並請了一位英國女教師安娜來教導未來的拉瑪五世。從小受西式教育的拉瑪五世在他執政時,泰國迅速發展成一個現代化國家,並免於被西方殖民的命運,所以也被稱為泰國的國父,非常受人民敬仰。電影《國王與我》《安娜與國王》,講述的就是他們之間的故事。

到達教堂需要乘坐纜車穿過河面,沒有欄杆的纜車超有趣,可以欣賞著兩岸的風景。對岸的塔樓上有僧侶控制著纜車,一輛纜車最多可以乘坐8個人。下了纜車往右邊走去,就可以到達安娜教堂區的入口,往裡面進入就可看到一棟棟的歐式建築,據說這些都是僧侶們的住所。

明黃色的外牆,尖尖的塔頂,具有典型的哥特式風格。

從外部看,這個教堂和一般的教堂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在泰國這裡卻是唯一一座泰式與西式合併的教堂了。外部是西式教堂的造型,裡面供奉的卻是泰國的佛。 彩色的琉璃玻璃,傳統的泰式佛龕,東西文化的融合碰撞,顯得非常有趣,但又不會讓人覺得奇怪,細細品味下,真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風起雲湧。

微弱的陽光透過五光十色的花窗玲瓏剔透,煞是好看。

教堂內部牆面粉粉的色彩,增添了唯美柔和的浪漫情調。

一幢幢建築風格迥異的建築,彷彿走進了歐洲小鎮。這裡遊人稀少,非常安靜。

邦芭茵夏宮

邦芭茵夏宮是泰國東西南北中五處行宮中離曼谷最近,也是建築規模最大、最美的一處行宮。
邦芭茵是大城王朝國王最愛的避暑勝地,後來因為緬甸入侵而毀於戰火之下。到了十九世紀末拉瑪四世在位時間開始重建,直到拉瑪五世繼續修建,成了今日我們所看到的邦芭茵夏宮。泰國從拉瑪四世就開始致力於西化改革,因而這座夏宮融合了許多西方的建築元素。此外,拉瑪五世喜愛園藝的緣故,宮殿裡有著精心規劃設計的花園、小橋流水等造景,隨意站在任一角落拍照,都有身處歐洲的錯覺。

佔地廣大的邦芭茵夏宮從入口處就可看見漂亮的草皮和花園,小橋流水和歐式建築相映成趣,讓人感到美不勝收。

御湖中間橫跨一座石橋,號稱“義大利橋”,橋兩側的石欄杆上有4對大理石雕像,高約2米,是希臘神話中的女神—農神、海神、音樂神和愛神的雕像。

邦芭茵夏宮最有名的艾沙菀提帕亞亭被湖水環繞,傳統的多層飛簷尖頂造型,打造的金碧輝煌,內有供奉拉瑪五世銅像,尤其和後方的歐式建築形成有趣對比,卻又能巧妙的融合不顯突兀。可惜不能入內參觀,只能隔著湖水遠眺。

維圖塔薩納塔是1881年時, 拉瑪五世時期所建立的。這座大殿以寶塔的形象呈現,是一座螺旋樓梯的三層建築,可以鳥瞰整個夏宮。但是遊客只能到達最下面的第一層來俯瞰天明殿。

中式宮殿天明殿,整座宮殿是由華僑集資獻給拉瑪五世,不僅所有建材都來自中國,就連工匠都是來自中國,是中國南方傳統建築式樣的木結構建築,屋脊有雙龍戲珠、丹鳳朝陽等裝飾,雕樑畫棟、龍飛鳳舞的十足中國風。

王宮內遊人極少,漫步其中,鳥語花香,遠離現代社會的喧囂,多一分清靜,多一分悠閒,真是難得的享受。

柴瓦塔那蘭寺

位於湄南河畔的柴瓦塔那蘭寺又稱貴妃寺,這個寺廟有著儲存完好的最為優美的建築。1630年,大城的巴薩通王為了紀念他母親,下令建造寺廟。塔群的中央是一座高棉式的大塔,四周有4座小塔,再外圍則有8座更小的塔及門。13座高塔的周圍圍繞著120尊坐佛。每座塔僅僅用磚就砌出了繁複的立體圖案和花紋,體現出當時高棉文化的極佳影射和藝術創造。

第一眼看見柴瓦塔那蘭寺,有種到了柬埔塞吳哥窟的錯覺。但當你仔細品味,就會發現其實還是有區別的,高棉式建築風格里,混合了泰式細節,例如圓錐形的塔,佛像的造型,紅磚的材質…

從遠處望去,整個建築群錯落有致,儘管已被戰爭剝去華麗的外表,但依舊有種攝人心魄的美。

陽光明媚、綠草茵茵,座座佛塔在藍天白雲之下靜靜佇立。走在佛塔群中,想象寺廟厚重的歷史與輝煌的過去,令人感嘆歲月滄桑。

無論從面積、氣勢、佈局還是雕像,柴瓦塔那蘭寺都無法與吳哥窟媲美,然而我仍然流連忘返。這裡沒有趨之若鶩的遊客,比起吳哥窟,多了一分寧靜秀麗,多了一分返璞歸真,有一種屬於泰國的獨特的溫軟韻味。

瑪哈泰寺

瑪哈泰寺建於600多年前,擁有大最早建成的高棉式佛塔。在大城王朝時期,當時的國王為抵禦緬甸外敵入侵,興建該寺廟。然而戰爭是殘酷的,一場災難性的戰役改變了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命運,留下的只是一片廢墟。

走進瑪哈泰寺,只為與這個在菩提樹環抱中沉默了四百年的佛頭相遇。這個奇觀非常容易找尋到,一定是遊客聚集最多的地方,城垣廢墟中,如同觸角一樣的樹根枝藤沿著佛頭的輪廓交錯盤布,佛頭在菩提樹中嘴角上揚,彷彿看盡大城王朝的風雲變幻與興衰,流露出與世無爭的微笑。看著佛頭,我不由得聯想到吳哥窟“高棉的微笑”,同樣是“永恆的微笑”,品盡世間百味,唯有笑看人生。

關於這個奇觀的形成,據說是瑪哈泰寺被緬甸軍隊洗劫破壞時,佛像上的佛頭被敲掉滾落到菩提樹下,幾百年後佛頭便與樹根渾然一體。當這些佛像遭到人類破壞時,冥冥之中得到大自然的保護,樹根緊緊纏繞和保護著佛頭,而佛頭儼然成為古樹的“心臟”,合二為一,生生不息。

樹抱佛是寺內最重要的景點之一,許多來寺內參觀的遊客出於尊重佛像,幾乎都會蹲下身來,與佛頭合影留念。

瑪哈泰寺內大多數佛像是沒有頭的,有人說是當年被一些不法之人賣掉換錢了,也有人說是當地人為了保護這些佛像,將佛頭給藏了起來。究竟那種說法正確,現在已無法考證。

儘管佛塔表面斑駁,被焚燒的印痕十分清晰,仍可依稀辨別出昔日的精雕細琢與壯麗輝煌。陽光照在斑駁的佛塔上,一如那些斑駁的過往。

那飽經滄桑肢體不全的佛像,和殘垣斷壁的紅磚相互映襯,顯出一種淒涼的美。

瑪哈泰寺,殘垣斷壁,面目全非中依稀都能看得見曾經的輝煌歲月。如果你去過吳哥窟,是否覺得似曾相識?

拉差布拉納寺

拉差布拉納寺是1424年大城王朝八代王波隆羅二世為兩位在王位鬥爭中倒下的兄長所建的廟宇,初期為泰式佛塔。1958年整修時,發現兩位皇兄的陪葬物,目前在國家博物館展出。

一磚一木都是歲月,隱藏著大城府曾經的無限輝煌。

走過斑駁的磚牆,和五百年的往昔邂逅。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就讓大城安靜地做個見證者吧。

俞敏洪在《彼岸風景》一書中寫到:人類命中註定要在輝煌和落寞中去創造歷史,留下痕跡,而後代緬懷歷史壯舉的人,同樣會重複著輝煌和落寞的歷史,讓更後代的人憑弔紀念。當年的繁華已去,除了留下一地廢墟,還有那夕陽下的蒼涼,似乎空空如也;但同一批古人,也留下了日出照耀的金色寶塔,讓人看到了上千年文明的延續,幾萬年人類生命的生生不息。

崖差蒙空寺

崖差蒙空寺在大城遺址中的地位很高,畢竟它是大城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建於公元1357年,是大城王朝的第一位國王烏通王,為紀念他駕乘戰象擊退緬甸軍入侵的壯麗戰役而建。八角鐘形主塔高大雄偉,是此景區最獨特的建築,更是遊客們不可錯過的風景。左右對稱各有一尊坐姿佛陀像。站在塔下實在覺得人很渺小,巨大的佛像祥和地俯瞰這個世界,看著我們這些來訪的過客。主塔四周有許多的佛像,有別於其他大城廟宇多是殘破損毀的情況,這裡的佛像是大城少見的完好狀態。這座寺廟,是我一天中見過的人氣和香火最旺的寺廟。

一群學生坐在佛像前,老師也許正在講述著大城昔日的輝煌歷史,寓教於情景之中。德國教育學家爾赫爾巴特曾說過:歷史應是人類的教師。

籠罩在黃色絲綢下的佛像端坐在蓮座上,大佛的眼睛凝視腳下這片飽經風霜的土地,慈祥地俯瞰著芸芸眾生。

在殘垣斷壁旁,五彩繽紛的三角梅靜靜地綻放美麗,這座千年古城,擁有了與世無爭的安詳與寧靜。

這是崖差蒙空寺最長的臥佛,長28米,相傳是為了紀念同緬甸戰爭中殺死了緬甸王子而修建的寺廟。寺廟的名字崖差蒙空寺是大勝利的意思。

終結篇

大城的美,總叫人過目不忘。對於大城來說,不僅有歷史感的寺廟,還有復古華麗的宮殿,或許這就是大城的魅力所在吧!
被戰爭摧毀的古城,如今的涅槃重生,讓大城永遠值得膜拜 。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