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遲到的記憶,也許當我完成這篇遊記時,距離我們去臺灣已過去很久 ,再不動筆,在那期間走過的城市、小鎮、曾經發出過的感慨,將會慢慢淡忘。每個人的眼中有不同的風景,年輕人和老年人的眼中也有不同的臺灣。寫出來,當我走不動時,翻出來看看,些許會有感觸的。

行前準備

選擇去臺灣,也是偶然。這年的春節,一家人準備出國遊遊,兒媳想去日本,那就去吧。做攻略自然是我的事。在日本本州旅行,我前前後後算了又算,再怎麼也得18天左右(考慮年輕人會在東京買買買)。告知老伴兒,他說時間太長,宣稱要退出,怎麼勸也不聽。兒子見狀,提出改去臺灣如何,獲得一致通過。

臺灣是我最想去的地方,這緣於看過很多遍嶽南的《南渡北歸》,想去看看那些大師們在臺灣留下的足跡、看看保留著更多中華民族民風民俗的地方。

高曉鬆的關於臺灣的14集系列講座,每一集的開場白給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這裡有大歷史碾過的痕跡,這裡有溫良恭儉讓的人民,這裡有我們許多的過去,也預示著我們的未來-臺灣。

決定了就是一系列的準備工作:
1. 到派出所辦理“臺灣通行證”,5個工作日到手,30元/人;
2. 訂機票,廈門航空公司往返票:重慶-臺北,票價:1780元/人;
3. 委託中青旅代辦“入臺證”,150元/人。
行程安排13天,我們只在臺北、墾丁和花蓮停留。高雄和臺中,因時間不夠,毅然捨去。
住宿主要在airbnb,booking上預訂,一切準備就緒,只等出發的日子。

沒想到距出發不到半個月時,兒媳懷孕了,全部放棄?! 兒子不同意,老父親難得同意外出旅遊,一定得讓他去。最後決定兒子和親家母留下,只是我們老倆口出行。
隨後我就忙於退票和重訂住宿。機票是在攜程上買的,打電話諮詢退票事宜,並說明原因,一個女工作人員答覆一張票最多退280元,我問,即使機票不退,稅費總該退吧,我沒消費,就不應該扣稅啊!對方說,航空公司就是這樣規定的!不甘心又打了幾個電話,回覆一個樣。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是一位男的年輕人接電話,聽完退票緣由,他說這種情況應該可以退全款,真是太高興了。年輕人告訴我需要上傳的證明,立即照辦:影印小倆口的結婚證;影印醫院的診斷證明和超聲波檢查單;由醫院出具的近期不宜外出旅遊或乘坐飛機的證明;影印兒媳和親家母的戶口(關係證明),上傳這些證明材料後,沒幾天就全款退回三個人的機票錢。
重新預訂住宿可就難了,這一年的春節我們是在花蓮度過,原來5個人的住宿改為2人,幾乎全部重新預訂(原預訂的大多為套間),春節期間臺灣的住宿費是蹭蹭蹭的往上漲,比奧地利和西班牙的住宿還貴,有啥法呢!所以最終的費用結算完全是稀裡糊塗了。

D1 前往臺灣

我們乘坐的廈門航空到達臺北已是晚7點。飛機徐徐降落,臺北整座城市掩映在燈火輝煌之中,街道、建築物距離飛機那麼近,看得那麼清晰。這時猛然想起曾經看過的紀錄片《世界上最危險的十大機場》(具體片名也許有誤),其中就有臺北松山機場,原因之一就是機場就在市區裡!
在機場地鐵站買悠遊卡。臺灣的悠遊卡可以在整個臺灣使用,不分城市,不分地鐵或是公交,很方便。臺灣的捷運站(地鐵站)是我見過的最人性化的車站,全程都有無障礙通道,只要到地鐵站,可以不上一步臺階,在我走過的國內或國外城市都沒遇到過(也許我沒特意去尋找)。
我們預訂的賓館位於二.二八公園附近,從松山機場坐地鐵綠線到中山站,換乘地鐵紅線,應該在臺大醫院站下車。在換乘時遇到一個三十多歲的女士,她看了我們的公寓地址說:我也在那兒下車,天黑了,你們跟我走吧。好感動。沒有了語言障礙,可以方便的交流,我冒失的問:你們覺得馬和蔡哪個好些? 她不假思索的回答:都不好。這幾年臺灣的經濟發展緩慢,與他們的執政方針有關。我說,想去臺灣大學看看傅斯年的墓,她驚訝的說:我好象聽說過,不瞭解。 聽了這話,心裡難免有些悲哀。但又想想,我自己對母校又有多少了解,從上小學到中學,直至大學,學校就沒有校史室!
從地鐵站出來,年輕的女士一直將我們送到賓館大門,才告別離去,感覺臺灣人民很友好很友好。

D2:臺北第一天

清晨起來的臺北,細雨霏霏,氣溫較之重慶也高不了多少,雨一直下著,象極了重慶的冬天。猛然想到《冬季到臺北來看雨》: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
別在異鄉哭泣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
夢是唯一行李
…………

當然我沒那麼多愁善感,只是覺得歲歲年年看著重慶冬天的雨,來到臺北繼續享受冬雨,也算是一種緣分吧。不同的是,臺北的空氣質量比重慶可是好了太多。
出了賓館的門,隨意走走,找家早餐店填飽肚子。轉過街角就是“永和豆漿”,沒有遲疑,就在這家開遍大陸的連鎖店裡吃(好象最近很多連鎖店已經關門,至少在重慶我沒看見了)。門店很小,排隊的顧客卻很多。

賓館附近就是臺灣歷史博物館 ,時間太早沒開門。

溜溜達達就看見了臺灣商務印書館。
商務印書館是中國出版業中歷史最悠久的出版機構。1897年創辦於上海,1954年遷北京。與北京大學同時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在臺北看見這幢不起眼的四層建築,似有一種久別重逢之感。

清晨的臺北街道

雨中的臺北,空氣更加清新。

臺北街道兩旁的建築都有廊道,與當年的廣東、廣西、福建的建築風格一樣,遮陽避雨,可惜這樣的老式建築在廣東福建拆得也差不多了。

二.二八公園一隅

公園內的孔子雕像

二.二八紀念碑 。我一直想象不出紀念碑的造型寓意著什麼?
感謝蜂蜂網友“冰滴咖啡”給我留言,詳細介紹了二.二八雕塑的意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很有啟發。

發生在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起因、經過、結果可以上網查查。
側面看二.二八紀念碑。

公園內的二.二八和平鍾,不忘歷史,永遠和平 。

二.二八 紀念碑文

二.二八公園裡有一個集會的廣場。

有些市民正在佈置會場,準備下午的抗議集會。

從二.二八公園出來,先去臺北火車站買車票。我們從花蓮返回臺北正是大年初一,火車票會相當緊張,提前買票會安心的。火車站售票處人不多,很快就買到了。從臺北到高雄左營的高鐵票我是在攜程上買的。火車站的票價比攜程便宜。看來並非所有地方都是越早買票越好(臺鐵在國內網站需要翻,我不會)。

臺灣總督府距離火車站不遠。總督府大樓落成於1919年, 是臺灣日式洋樓遺蹟中的代表作。紅底白條紋的風格是日本明治時期風行的建築樣式,被稱為“辰野金吾”風格。

參觀總督府需要網上預約,不去了。

無意中走到臺北司法大廈來了。
臺北司法大廈興建於臺灣日據時期的1929年,1934年落成,設計建造者為臺灣總督府的井手薰。
1950年司法大廈成為中華民國的司法院與最高法院的官署所在地。

現在的司法大廈為臺灣高等法院院本部,併為司法院、司法院大法官、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所在地。

臺北故宮博物院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步步進逼,北平故宮等地存藏的珍寶南遷。在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主持下,經過挑選、造冊、編號、裝箱,遷走故宮博物院古物約20萬件。 南遷古物暫存上海,抗戰前夕運到四川,抗戰勝利後遷回南京,1948年又從南京遷往臺灣。幸運的是當時雖然兵荒馬亂,烽火連天,文物的遷運過程時日綿長、道路艱險,卻無損毀丟失,確實是奇蹟。      
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外雙溪,始建於1962年,於1965年孫中山誕辰紀念日落成。
CCTV9 紀錄頻道,曾拍攝過臺北故宮博物院系列紀錄片。其中詳細介紹了寶物南遷、運臺及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選址、設計方案……細節,很值得一看。

故宮博物院內禁止拍照,就連掛在牆上的大幅照片和說明也不準拍,覺得有些不可理解。

臺北故宮博物院整座建築仿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形式,採用中國宮廷式設計,外觀雄偉壯麗,揹負青山,是中國收藏文物藝術菁華所在。

我們去時翠玉白菜運至臺中還是高雄展出了,無緣一見。

離開臺灣時,在桃園機場買了一本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畫冊,裡面有部分館藏珍品以及詳細介紹。

畫冊中的翠玉白菜、毛公鼎、寒食帖。

D3: 臺北第二天

想到明天要去墾丁了,先到附近的ATM機取款, 誰知密碼忘了,這下才急了。這次出門鬼使神差,就帶了這張華夏銀行卡。因兒子他們不來臺灣了,差不多都在booking預訂的住宿,入住時付款。在國內我換了些臺幣以備到達後的交通費和付臺北的住宿費。 老伴兒出門前堅持帶了3500元人民幣,我還冷嘲熱諷的。即使這樣,再怎麼節約,也最多撐到回臺北。3500元包括5晚的住宿費約1900元,從墾丁回花蓮的大巴車票420元。我的手機沒開通全球漫遊,也就無法修改密碼。
總督府的后街有很多銀行,直接去了臺灣銀行,將人民幣兌換成臺幣,並諮詢可否從大陸匯錢到這兒。工作人員說可以的,直接匯到銀行就可以,最慢三天到賬。可一算時間,我們取款怎麼也得到大年初二,銀行這幾天休息,這辦法行不通(這還沒考慮國內往臺灣匯款的諸多麻煩)。告知兒子兒媳,他們說想辦法找旅行社的導遊帶錢過來,讓我們別急。
回到賓館,正巧遇到成都來的一家三口,告知了我們遇到的困難,請他們將銀行賬號給我們,由兒子轉賬到他們的銀行卡上,這就可以解決問題了。他們考慮了一會兒才同意,畢竟人家不瞭解我們,擔心洩露銀行卡的相關資訊,萬一遇到騙子了怎麼辦。好在看到我們老倆口的份上,我又急得差點掉淚,他們同意了。隨即將他們的銀行賬號發給兒子,幾分鐘內轉賬成功,一起去取款,問題解決了,心情大好。

臺大醫院舊館

經費不缺了,按計劃去臺大醫院舊館。
臺大醫院舊館建於1921年,曾是東亞最大的現代化醫院,外觀與總督府相似。去那兒,就是想看看這座諸多名人曾住過的醫院。我知道的就是胡適、梅貽琦兩位大師曾在這裡住過院。

臺大醫院舊館內的門診大廳,很小。就診病人較之重慶的幾所大醫院相形見絀了(新臺大醫院還是很大的)。

1961年11月,胡適、梅貽琦兩位大師同在臺大醫院進行搶救。分別住特1號、特2號病房。12月5日是梅貽琦任清華大學校長整30年的紀念日,胡適給梅貽琦寫了賀信,並捐贈500美元作為一期的醫療費。此時胡適經濟並不寬裕,一次捐助500美元,可見與梅的深厚友誼。
很難想象,兩位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大學校長、教育家,在各自奔波忙碌了幾十個年頭,足跡踏遍萬水千山,歷盡九九八十一難之後,竟有這樣的機緣得以在臺灣孤島的醫院相聚,並有難得的空閒拋棄一切雜物,執手言談,話古論今,憶往事、思未來,以淡泊寧靜的心境參悟現實人生。
只是我們去了後,問了些醫生,可誰都不知道臺大醫院曾住過這兩位大師,也是有些傷感了。

梅貽琦生前有一個隨身攜帶的手提皮包,入住臺大醫院時放在床下一個較隱蔽的地方,包裡是什麼珍貴東西無人知曉。梅校長去世後,祕書在料理後事時將手提包封存,後來在有各方人士參加的場合下啟封。當包開啟時,所有人目瞪口呆,裡面裝的全是清華基金會賬目,一筆筆清清楚楚,在場者無不感動。梅貽琦沒有任何財產,留下的就是這個包!
1962年4月梅貽琦校長去世,老蔣先生特頒“勳昭作育”輓額,以表梅校長高風亮節的風範。梅貽琦的遺體葬於新竹清華校園西南十八尖山之麓,此地依山面水,居高臨下,俯視全校,遠眺大陸。
很想去新竹清華園的,無奈時間有限,只好作罷。

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前就是“自由廣場”,自由廣場牌樓是臺灣最巨集偉的牌樓,也是臺北市民藝文休閒活動的重要場所。廣場經常舉辦各種大型演唱會與音樂會,每年元宵節的“臺北燈會”在這裡舉辦。兩旁的戲劇院與音樂廳,是臺北文藝表演活動之地。

中正紀念堂建於1975年,為紀念蔣介石而建,佔地15600平方公尺。整體建築則以藍、白二色搭配相和,有著自由、平等的寓意。
中正紀念堂一樓主要以展覽室和放映室為主,展示蔣介石生平事蹟文物,頂樓則為蔣介石銅像,兩旁駐守著衛兵,每小時定時換班的儀式成為遊客遊覽的重點之一。

紀念堂兩側的音樂廳和戲劇院格局完全一樣,看著有些像故宮。

紀念堂頂部

每天中午12點,紀念堂進行衛兵交接儀式。士兵們步伐堅定、果斷,皮靴踏地的聲音鏗鏘有力。

守衛在銅像兩旁的士兵軍姿標準,一動都不動,就沒見他們眨過眼,真不容易。

這是紀念堂一樓的展廳,進去後的第一展廳就是抗戰紀念館。

聯盟作戰時期的照片和解說。這讓我想到了重慶,重慶作為抗戰時期的遠東司令部所在地,現在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紀念館內有幾幅油畫,分別描述了抗戰時期的幾個大事件。

重慶大轟炸。
1938年至1944年6年間,日軍對重慶實施了次數最多、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損失最為慘重的野蠻轟炸。
整個二戰期間,倫敦、重慶、柏林是遭受轟炸最為慘重的三個城市。

人民逃難
抗戰時期無數家庭都經歷過大逃難,背井離鄉,流離失所,伴隨逃難人群的是飢餓和疾病……。

八一四空戰大捷
1937.8.14 中國空軍第四大隊長高志航 率領 戰機迎擊日本機群,首開中日空戰全勝記錄,全國軍民大為振奮。1940年國民政府宣佈8.14日為“空軍節” ,高志航被譽為“空軍戰神”。

物資西遷
武漢會戰前,國民政府將但凡能運走的裝置物資由宜昌經長江三峽運往重慶。當時盧作孚集中民生公司全部船隻和大部分業務人員,採取分段運輸,晝夜兼程搶運,不顧日機狂轟濫炸,經過40天的奮戰,終於在宜昌失陷前,將全部屯集的人員和物資搶運到了四川。
在整個抗戰期中,民生公司共搶運了各類人員150餘萬人、物資100萬餘噸、遭日機炸燬船隻16艘、犧牲職工100餘人。

日本投降書

岡村寧次的簽名

何應欽的簽名

黃埔軍校校歌

這就是那輛凱迪拉克四門七座轎車。

1963年,澎防司令官尹俊將軍送給蔣介石77歲生日的賀禮–用澎湖文石雕刻的中國地圖。


展覽館內有大量的圖片資料及來往信件,還有部分“蔣介石日記”摘抄。因為還要去臺灣大學,有的文字說明就沒看那麼仔細了。

臺灣大學

臺灣大學的前生為臺北帝國大學,是日本在中日甲午海戰之後強佔臺灣並於1928年建立的一所綜合性大學。這是當時日本建立的九所帝國大學之一。1945年,臺灣光復後,改名為“國立臺灣大學”。
至2013年12月,臺灣大學校區分佈於臺北、宜蘭、新竹、雲林以及中部高山地區,總面積約3萬4千公頃,佔臺灣總面積的百分之一。
到臺灣大學,就是想看看傅園、傅鍾,看看傅斯年擔任過校長的臺大。
臺灣大學校門,相比國內各大院校的校門,顯得簡陋樸實了許多。

臺灣光復後,國民政府先後任命羅宗洛、盧志鴻、莊長恭為臺大校長,三人均因學校經濟拮据、地方與學校的矛盾以及校內種種困難而辭職。
1949年1月,傅斯年正式就任臺灣大學校長,他已是臺灣大學的第四任校長了。時任臺大中文系教授黃得時仰慕傅斯年的聲名,請其寫幾個字留念,傅斯年揮毫寫下了“歸骨于田橫之島”。想不到一語成箴言。
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去世。臺大人為紀念傅校長,決定將傅校長安葬於臺灣大學校門旁的熱帶植物園。1951年12月斯年堂完成,臺大將傅校長骨灰遷入,亦將此地更名為傅園。
斯年堂為一仿希臘帕提農神廟的神殿式建築物,堂前有方尖碑、噴水池等建物,造型古典優美,透出莊嚴寧靜的氣氛。

在“臺北帝大”時代,學生大多是富家子弟。傅斯年執掌臺大後,本著“決不讓任何學生因經濟拮据而喪失他的學業”的辦學宗旨,不論學生出生貧富,一律按招考標準予以錄取,從而使貧苦人家的孩子有了入學就讀的機會。
傅斯年任臺大校長期間,對臺大實行大刀闊斧的改造,無論是通過誰的條子和門路、無論後臺多硬,凡不符合學術水準、濫竽充數的教授,全部解聘。特別是對原“帝大”時期的醫務人員,凡無醫療知識、不知救死扶傷為何事,只想自己的薪水待遇的,一律解聘。自此,臺大面貌為之一新,形成了一個蓬勃向上的局面。
臺灣大學內“傅園” 的斯年堂。

1950年12月19號,傅斯年去世前夕,一個寒冷的冬夜,傅斯年為董作賓的《大陸雜誌》趕寫文章,並囑咐夫人俞大綵,拿到稿費後給他做一條棉褲。這是傅斯年啊,做條棉褲還得等稿費到手才有錢。作為當時臺灣島內唯一一所所大學的校長兼“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所長,只領了臺大的一份工資。而他和時任臺大英語系副教授的夫人俞大綵兩個人的工資也僅能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
抗戰時期的李莊,林徽因和樑思永生病在床,已無錢醫治。是傅斯年在重慶極力奔走求援,最後國民政府為二人撥出專款,才得以救治。

傅斯年的墓碑。

臺大有名的椰林大道

臺大行政樓

傅鍾是臺灣大學的校鍾,也是學校的象徵之一。傅鍾是為了紀念臺大校長傅斯年而建的。臺大校園內的傅鍾,永遠只敲21下,這是根據傅斯年的一句話而來:一天只有21小時,剩下的3小時是用來沉思的。傅鍾成了臺大的精神象徵!

臺灣大學校徽的制訂,在閻振興校長時期即開始醞釀,虞兆中校長任內開始推動,歷經校務會議集思廣益之後,於1982年11月15日校慶典禮上虞兆中校長正式宣佈校徽,校徽圖案是以校名、校訓、傅鍾和大王椰樹為主要內容,有意義亦很美觀。


國藝暨景觀學系、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大樓

椰林大道盡頭的臺大圖書館大樓

圖書館

臺大校外的自行車停車場,雙層的,節約用地!

D4 臺北-高雄-墾丁

清晨,乘坐檯北開往高雄左營的高鐵。 車票是在攜程上買的,比在臺北買的貴。

高雄左營火車站的自動售票機很多,旅客進站就如同我們乘地鐵,甚是方便。

本想從高雄左營坐大巴去墾丁,車站內一個私家車駕駛員讓我們上他的車,這時旁邊已經有兩位上海來的年輕MM, 那好吧,票價較之大巴也貴不了多少。

這是我們在墾丁預訂的賓館,位於墾丁公園管理處。賓館外有大巴車站,只是去墾丁夜市步行需要15-20分鐘(也可坐公交車)。賓館外觀不錯,藍白色的裝修風格,有些象希臘。雖說含早餐,不過實在太差,量也少,除了牛奶雞蛋和幾片面包幾乎就沒其他可吃的了。
我們將在這兒住三晚。

賓館服務員態度極好,給我們詳細介紹了墾丁的遊覽景點和往來交通,留給我們一張墾丁公交圖。墾丁有三條公交線路,足以滿足去個各景點的需求,只是發車間隔時間稍長些,大約半小時左右,交通圖上有發車時刻表。對於只看風景的遊客,真的無所謂了。到墾丁前還一直擔心各景點之間的交通問題,也做好包車遊玩的準備,有了公交大巴,一切迎刃而解。 臺灣悠遊卡在這兒也可使用。
賓館陽臺上的風景。

放下行李,走路到了墾丁鎮中心。
墾丁街景

海鮮餐館,食材很新鮮。

從小鎮中心坐公交車到了鵝鑾鼻公園

在墾丁國家公園,建於清光緒八年的鵝鑾鼻燈塔是臺灣著名的歷史建築,也是臺南海域用於測定方位的重要座標。這個燈塔歷經多次戰爭,被反覆破壞又重建。來墾丁,鵝鑾鼻燈塔是一定要的地方。

龍坑生態保護區

龍坑公園的海灘幾乎都是蜂窩狀的礁石

遠處一片不大的沙灘

從龍坑出來乘公交車到墾丁小鎮夜市。

各種小吃和形形色色的吃貨們。

夜市的鮑魚真還不貴,我們去的第一天,一串是新臺幣150元。誰知第二天就漲價了,180元一串。當時的匯率是人民幣:新臺幣=1:5

我更喜歡吃烤魷魚和烙餅

D5 墾丁第二天

第二天一早,步行去南灣公園。從賓館出來,老伴兒就在樹叢中尋找枯樹枝,做成手杖。

賓館對面馬路邊的小樹林中有行人踩出的小路,順著小路下去就到了海邊。

這兒真安靜,前方是巴士海峽,現在的這片海灘,沒有別人,只有兩個老人。

坐在礁石上,看著海,不急著趕路,好好享受。

淺淺的海水中,各種海底植物構成了一幅中國水彩畫。

淺灘上漂亮的貝殼,雖愛不釋手,欣賞了,仍將它們放回海里,這是起碼的公共道德。想想潿洲島上的貝殼,被遊客成箱成箱的運回自己的家,真的就那麼心安理得!

礁石上長得像木耳的植物

垂涎欲滴的冰綠玉雕

看見這棵長在岩石中的小樹,不由想起陶鑄的《松樹的風格》:你看它不管是在懸崖的縫隙間也好,不管是在貧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種子——這粒種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種植的,還是隨意丟落的,也不管是風吹來的,還是從飛鳥的嘴裡跌落的。總之,只要有一粒種子,它就不擇地勢,不畏嚴寒酷熱,隨處茁壯地生長起來了。它既不需要誰來施肥,也不需要誰來灌溉,狂風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沒它。嚴寒凍不死它,乾旱旱不壞它,它只是一味地無憂無慮地生長……..。

走到南灣了,一片小小的沙灘,也有各種水上娛樂專案,沒有興趣,看看就行。

從南灣坐公交車到貓頭鼻。在入口的餐廳吃飯,沒拍照,老年人最容易忘記拍自己品嚐過的美食。

一隻回望的大貓

貓頭鼻公園的看點不多,出來後直接坐公交去了恆春小鎮。

恆春小鎮

恆春鎮舊名琅嶠,為臺灣最南端的鄉鎮,也是枋寮以南唯一的平原。古城就在鎮中央,早年這裡是南疆上的國防重鎮,是全臺僅存的一座完整古城。

由於這裡氣候溫煦、四季如春,這座小城便以“恆春”命名。恆春城的興建,不象其他臺灣縣城,是由漢移民聚居後形成的小鎮,而是自始就帶有邊城的色彩。古城坐落在恆春平原中央,四面都有山巒屏嶂。

在小鎮車站附近的銀行,又刷了我的華夏銀行卡,猛然間想起了密碼,終於可以不為銀子發愁了。

小鎮人家,好乾淨,好溫馨。

這幢民居的門口,用當地椰樹裝飾成另一種風格。

媽媽和孩子們

順便考察了小菜場,蔬菜不貴。

買個椰子解解渴。

D6 墾丁第三天

一整天我們就圍著“船帆石”的海邊遊走。

老伴兒膽子夠大的,我的心都是緊的。

海邊垂釣,看著眼饞

又撿來一些貝殼

這片沙灘不錯,人也不多。

海邊砂石上的花

在這片海域旁,偶遇屏東一家人。他們開著車,帶著帳篷、鍋碗瓢盆、各種食品…….,一應俱全。

熱情好客的一家人,我們品嚐了他們帶來的各種美食。

全家人合影。臨走時留了他們的郵箱地址,可惜回來後,郵件怎麼也發不出去。當初應該把我的郵箱地址留給他們的,直到現在都覺得很愧疚。

慢慢往回走

本想在這兒看落日,老伴兒興趣不大,仔細觀察一番,缺少有特色的背景,即使拍到了落日,也不知在哪兒拍的。

D7 墾丁-花蓮

我們在墾丁的一家經營大巴運營的小店預訂了車票,從墾丁到花蓮:1100元/人新臺幣,預付300元/人。早上9點大巴車到賓館門口接人,到達花蓮後將每位乘客送到預訂的賓館。預訂車票時,詢問了是否在各景點停留,答覆是肯定的。
誰知離開墾丁花費了不少時間,挨家賓館接旅客,有些旅客真夠磨蹭的,也不自覺,居然沒準備好,讓車上的旅客浪費了不少時間等他們。
臺東線太平洋沿岸,只能在車上拍拍拍。

大巴在多良火車站的公路邊停車,一個小時的遊覽時間。
多良車站位於臺東縣太麻里鄉,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南迴線的鐵路車站。因業務清淡,自2006年7月1日起結束旅客業務,同年10月1日正式裁撤。
多良火車站站址在山坡上,兩端均為隧道。南迴鐵路工程處特意將車站架高,因此站在月臺上可鳥瞰太平洋,有人說這裡是“臺灣最美火車站”。紅紅的鐵軌欄杆外就是一整片蔚藍的海洋,這是多良在廢站後,保留給過往遊客的美景。

隧道口的步道邊擠滿了遊客,都是等待開出來的火車。我沒有足夠的耐心一直看著隧道口,錯過了,看看車尾也知足了。

太平洋邊,堆放著護堤用的水泥墩。沿太平洋的臺灣東部沿岸,大都堆滿了這樣水泥墩。

壯觀的太平洋海岸線

高速路邊的灘塗。

沒有下載離線地圖,也不知到了哪兒,司機停車半小時。這時風力加大,海浪一浪高過一浪撲向海岸,即使面對面說話有時也聽不清。

蜂蜂網友Colman 在遊記後留言告訴我:這是臺東加蘭路海岸公園,謝謝網友!

公路邊是由漂流木製作的各種動物、房屋、座椅等,自己發揮想象,看看象什麼。

遠山近海,風景真不錯。

有時間坐在這兒發發呆該多好啊!

隨後到達三仙臺,狂風驟雨,停車後只有我和一家五口的東北人下來遊覽。家庭成員中的年輕男士,曾到過這兒,他說上次來三仙臺是晴天,風景特別好。
風實在太大,手裡的雨傘被風吹得翻了過去,相機端不穩,留個景吧。

三仙臺是由離岸小島和珊瑚礁海岸構成的景觀區,也是東海岸最具知名度的風景點。相傳古時鐵柺杍,呂洞賓、何仙姑曾在島上停憩,故名三仙臺。離岸小島和珊瑚礁海岸有一座造型優美的跨海人行步道橋,八拱跨海步橋以波浪造型呈現,還是很壯觀的。

遊客可以到離岸島上欣賞三仙臺原始風貌。風大浪急,沒幾個人下車,看看就行了,沒時間過去,也不敢過去,不能讓其他遊客久等。

據說離岸島上的地形景觀與生態資源極為獨特稀有,散佈著海蝕溝、壼穴、海蝕柱、海蝕凹壁等海蝕景觀,以後有機會再來吧。

站在橋上拍了幾張片片。

大巴繼續前行。
這裡是臺東忠孝國民小學。
忠孝國小是東海岸最早設立的學校,建立於1904年10月。
忠孝國小校園內的日本黑松是當年境內的日本人因思念家鄉,從日本將黑松樹苗船運過來,種植在校園內的。現在的忠孝國小成為臺灣唯一一所在校園裡種植有日本黑松的學校。

校園外可愛的山羊造型。

天已經快黑了,到達北迴歸線,也就到此一拍。

到達石梯坪時天幾乎快黑了。在這裡,陸地上的岩石向海伸入,形成大大小小的海灣,形如階梯一般,排排長短不一。光緒年間統領吳光亮率兵路過時,看見這些一排排的階梯,就稱此地為“石梯”。以後,這裡就被稱為“石梯坪”。

石梯坪景區比較大,天晚了,根本無法去尋找那一排排石梯,到此一遊吧。幸虧景區的欄杆多,將相機放在石欄杆上,勉強還能拍幾張片片。

從石梯坪景區出來,大巴車在黑暗中急駛,窗外一片漆黑,心裡不停祈禱:平安平安。
沿途耽誤的時間太長,午餐為了吃頓牛肉麵,在休息區等了近2小時。說實話,牛肉麵是真好吃。這餐館是旅遊大巴的定點停留地,遊客多,只能慢慢等待。旅遊大巴只能如此,有條件還是自駕為好。
在這兒,駕駛員介紹我們買臺灣的特色水果“釋迦”,貴的50~70臺幣/個,便宜的20臺幣/個。我從沒見過,老伴兒買了10個,又新鮮又好吃,可惜還是買少了(也是沒吃過的原因,不知是否吃得慣)。駕駛員買了整整兩箱,他說每次到這兒,都要買兩箱帶回臺北的家裡。
晚9點多,大巴車我們送到賓館,駕駛員將行李提到賓館門口,轉身離去。我叫住了他,說我們的車票只交了訂金,還有1600元臺幣沒付呢,隨後將錢給他。駕駛員那個感謝啊,雙手合十,不停的點頭謝謝,我們也不停的說應該的。如此看來,還是售票處與駕駛員之間的合同存在問題。

D8 花蓮

花蓮是臺灣面積最大的縣。花蓮境內東西寬僅27~43公里,南北長達142公里,為臺灣僅次於臺東的第二“長”縣。 花蓮縣是臺灣原住民最多的區域,又以第一大族阿美族為主。

我們在花蓮將住兩晚,入住花蓮晶致麗景會館。賓館距離火車站步行只有6分鐘,附近就是汽車站。
這兒有開往七星潭和太魯閣的公交車,臺灣悠遊卡在這兒也可使用。
這是一個家庭賓館,老闆有四個孩子,小兒子18歲,正準備服兵役,兩個女兒上大學,大女兒幫著打理賓館。土地和房子是他們家的永久產權,不存在拆遷的煩惱。因為地理位置好,房間寬敞明亮,乾淨整潔,客流量很大,生意不錯。

花蓮最有名的景點就是太魯閣和七星潭。太魯閣景區像極了大重慶周邊的地形地貌,只是在重慶周邊不能拍到穿過隧道的鐵軌。因時間有限,作為生長在內陸的老人,吸引眼球的還是大洋,放棄了太魯閣,選擇去七星潭,近距離的感受太平洋的波濤。如此選擇,也就捨去了太魯閣附近的清水斷崖。

七星潭

花蓮到七星潭只有幾公里的路程,公交車很快就到了。

七星潭浪花,真是:太平洋後浪推前浪,前浪拍在砂灘上。

七星潭的石頭同樣吸引眼球。

鬆園別館

從七星潭原路返回,吃過中餐,再乘公交車去鬆園別館。

 “鬆園別館”建造於日據時期的1942年,原名為“花蓮陸軍兵事部”,主要功能為募兵和管理兵役。它與附近的“放送局”(現中廣公司花蓮臺)、“海岸電臺”(現中華電信會館)相連,為日軍在花蓮時期的重要軍事指揮中心。日本投降後由國民政府軍隊接管。1947年管理單位為陸軍總部,隨後即作為美軍顧問團軍官休閒度假中心。1978年交由行政院退輔會管理。

“鬆園別館”入口處的庭院有挺拔的黑松樹,這些松樹品種為琉球鬆。自1921年以來,從琉球群島陸續移植過來。近年來,老松樹由於遭受病蟲害和惡劣天氣影響,枯死了很多,現在僅存30棵。

鬆園別館是花蓮縣僅存最完整的日據時代軍事建築物,現在經常在這兒舉辦各種展覽。

這棟樓房是日據時期的指揮中心嗎?

後面的庭院也分佈了許多老鬆。園內松木林立,幽雅恬靜。

這棟平房是中國廣播公司花蓮廣播電臺所在地
1928年2月初,國民黨召開第二屆第四次全體會議,陳果夫與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戴傳賢及國民黨中央委員葉楚傖討論後決定設立一家廣播電臺。 1928年6月,國民黨中央決定該臺定名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廣播無線電臺”,簡稱“中央廣播電臺”。

今天是大年三十,想想應該去好好吃吃。來到花蓮夜市,遊客很少,轉了幾圈,找到一家看來不錯的店家,點了大蝦和幾樣菜。誰知一看端上桌的的油燜大蝦,就覺得不新鮮,掰開一個,蝦頭是黑的,讓老闆娘過來看,老闆娘極不情願的同意重新做,其他菜品也不好吃,只能湊合了。只是我們一張片片也沒拍。
從花蓮夜市到賓館只能打車,價格漲了一倍還多,年三十嘛,漲漲價,也是正常的。

D9 花蓮-臺北

大年初一上午,在花蓮街上轉轉,看看市容市貌,悠悠閒閒的,不錯。

最喜歡走街串巷。

走到這兒,傳來鋼琴聲,忍不住想進去看看。

經主人同意,我們進去了,原來是兩個孩子在練習鋼琴。孩子的父親在臺北某一部門任公務員,母親是小學教師,昨天他們一家四口剛從臺北回花蓮過春節,行李箱還沒開啟呢。家裡有一位80歲的奶奶,爺爺是從大陸撤退到臺灣的老兵,早已去世。奶奶是臺灣外省人(福建廣東一帶去臺灣的大陸人,非原住民),這是爺爺到臺灣後重新組建的家庭,原來在大陸的妻子也已去世了。
與孩子們的父母聊得挺開心的,瞭解了他們家的很多往事,也知道了一些臺灣中小學的教育狀況,感覺很有收穫。

花蓮的民居都是二、三層樓高的。

吃過午飯退房,幾分鐘就到了花蓮火車站。花蓮火車站不大,外觀也很平常。

花蓮火車站旁邊的徵兵站,沒有覺得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地方,看著很隨意。

我們返回臺北大約6點左右,這次住在一家日式民宿。這是最早在airbnb上預訂的公寓,因有“嚴格”的退訂政策,即使只有我們老倆口,也只能退回三個人的部分住宿費,其它照舊。
房東是位中年女士,熱情好客,她到地鐵站來接的我們,很感動。這套公寓收拾得乾乾淨淨,上下兩層樓,面積相當大,生活設施一應俱全。臺灣的菜品都帶甜味,老伴兒有糖尿病,這一路全在外面吃,血糖也升高了,總算有了廚房,自己可以做飯,安心些。

D10 臺北

一早去國父紀念堂

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而建的國父紀念堂,彷中國宮殿式建築,也是臺北市民戶外運動及各種文藝展覽的多元化場所。

國民政府建國大綱

遊覽國父紀念堂後,我們直接坐公交車去了南港中央研究院。

南港中央研究院

臺灣中央研究院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之一,它是民國時期中國的最高學術研究機構,直屬國民政府。民國時期的諸多大師曾在這裡從事科研工作,其中很多科學家後來成為了新中國發展科學事業的基礎和重要力量。
中央研究院於1928年6月9日在上海成立,首任院長蔡元培。總辦事處設在南京,研究院在南京有氣象所、天文所、自然歷史博物館、社科所、地質所、史語所; 在上海有物理所、化學所、工程所; 心理所在北平。有人曾這樣評價當時的中研院:“生物組接近世界最高水平,數理組與世界頂尖水平不相上下,人文組幾乎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站在學人山上遠眺中央研究院

1962年12月,臺灣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復所。

物理研究所大樓,外觀很平常,也就四層樓,這是讓人沒想到的。走過中央研究院後,發現院內所有的建築都是如此,沒有半點奢華之處。

吳大猷終生從事物理學的教學和研究,是當代中國傑出的物理學家,國際知名物理學家。1965年任臺灣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中心主任,1983年,由蔣經國指定,吳大猷被任命為臺北“中央研究院”院長。第二年,吳大猷又出任臺灣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研究院的物理研究所大樓以“大猷館”命名。

史語所的“歷史文物陳列館”。真想進去看看。史語所的“四巨頭”傅斯年、李濟、樑思永、董作賓都在這兒留下了足跡。這裡有中國抗戰前夕的各次考古的實物和研究成果。
抗戰期間,樑思成和林徽因就是因為史語所的各種文獻資料最多最完整,才從昆明到了李莊,以便更好的研究中國建築史。

具有民族建築特色的研究所

本想再去找找由陶孟和建立的社會研究所,可研究院內空蕩蕩的,四周沒人,不知道在哪兒,放棄了。
在陶孟和任所長的抗戰期間,研究所幾經轉移,於1940年秋在李莊安頓下來。此時研究人員雖然不多,條件十分艱苦,研究所仍然作出了幾項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之一就是《抗戰損失研究和估計》。這篇重要的調查報告涉及面之廣,幾乎涵蓋了中國當時的工業農業及各個方面,統計資料細緻到諸多工廠的機器數量和人員損失……,只可惜這項調查結果的報告隨著內戰的打響而不了了之,最終整個丟失了,實在太可惜了。

位於中央研究院內的胡適紀念館,正值春節期間,閉館休息。
1957年11月,經臺灣“中央研究院” 選舉,由蔣介石任命胡適為中央研究院院長。

胡適故居。胡適從美國返回臺灣後,一直住在中央研究院的職工宿舍裡,直至去世。

走出中央研究院的後門,就是胡適公園。公園的半圓形拱柱不知代表什麼。
後門的守衛人員告訴我們,經常有人來這裡悼念胡適先生。

胡適公園的箴言牆,上面是胡適的題詞。

胡適的前三條題詞,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受到過嚴厲批判。

學人山上的胡適墓。胡適於1962年去世後,蔣介石當晚親筆潑墨揮毫,寫下了意味深長的輓聯:
胡適先生千古
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
舊理論中新思想的師表
按照嶽南的評價,這幅輓聯確乎較為真切地概括、體現了胡適一生的功德與風範。
出殯之日,臺灣各界有30餘萬人為“我的朋友胡適之”自動執紼。整個送葬路上人山人海,形成了無涯之海洋。其規模之大、盛況之隆,臺灣島前所未有,可謂備極哀榮。

有父女二人來此悼念。

胡適墓前的題詞“智德兼隆”為蔣介石親筆書寫。

胡適的兩個兒子胡祖望和胡思杜之墓。1949年胡思杜沒有跟隨父親胡適去臺灣,留在大陸工作,1957年被定為右派後自殺。

到南港之前不知道中央研究院各個研究所都有對外開放的陳列館,以致錯過了開放時間,也有些遺憾。

從中央研究院出來,時間還早,去臺北車站旁的大型商場開始了“買買買”,這是按照子女開出的清單進行的採購活動。
在臺北大商場購物絕對是種享受,相對內地商品價格而言,便宜了不是一點點。一次購物超過3000新臺幣,直接將發票拿到商場退稅處退稅,免去了開退稅單,到機場再退稅的麻煩。

D11 臺北

一早,按照房東建議,出門坐公交車去野柳地質公園,很方便的。只是途經我們等車的站點,很多車已經滿員,不停靠,只得耐心等待。到野柳的公交車因路途較遠,公交車按長途大巴的規定載人。
如果直接在臺北火車站附近的公交樞紐站等車會容易得多,畢竟那兒是首發站,而且這裡有到各景點、各地的大巴車。

野柳地質公園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新北市萬里區,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巖、壺穴、溶蝕盤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

看看像什麼? 第一個有些象中國地圖(映象的)。

海岸上一朵朵的蕈狀巖像蘑菇一樣矗立在棕紅色的土地上。

這是最有名的女王頭像 (網上下載的)

一個個的蜂窩堆

手掌 ?

流淚的海豚。

海龜化石,像嗎?

從野柳公園出來,找吃的。對面的房頂有兩隻大螃蟹,但遊客不多,選擇離開。

找到這家餐館,點了四隻螃蟹和一份蝦,味道之鮮美,不說了。只是吃了一半才想起拍照。

這是我們在臺灣吃的最貴的一餐,摺合人民幣380元。

離開野柳趕去基隆港,想看看抗戰勝利後國軍前往臺灣接受日本投降時登陸臺灣的港口,看看1949年國民黨撤退臺灣時大批人員、物資登陸臺灣的港口。

基隆

野柳公園外有到基隆港的公交車,兩地很近,很方便。
基隆車站外漂亮可愛的娃娃壁畫。

基隆市位於臺灣東北角,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曾是臺灣萬商雲集的重要港口。也是臺灣北部重要的國際商港,由於境內島嶼、港灣、山陵兼具,繁華的港口侷促于山海之間。
基隆古名為“雞籠”,是臺灣最北端的海港,早在17世紀初就相機被西班牙人、荷蘭人佔領。在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乙未割臺(1865年日本佔領臺灣)等戰爭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基隆港是日據時期臺灣最重要的國際港口,也是日本和臺灣之間往來的要道。1945年10月國軍第70軍在這裡登陸,接收臺灣。
右手即為基隆港大樓。

1949年史無前例的百萬人口海上遷徙,讓基隆港一片混亂,到達的人們至少在船上要停留50~60天才能上岸。

基隆街景

路遇基隆城隍廟,進去看了看。

從左手的臺階上去就是中正公園。

爬上山,可以俯瞰基隆港。基隆港港口真的像“雞籠”,確實很小。這才明白為什麼1949年撤退到臺灣的人們要等待60天才能下船,百萬人口蜂擁而至,港口進不來,只能在外海等待。

現在基隆港的外海(東海)

公園內的遊樂場

1953年年1月10日,胡適先生到基隆與文藝界人士會談,會後到中正公園參觀。由於當時想不出帶什麼禮物送給基隆人民為好,所以親手在中正公園栽植這株菠蘿蜜當做伴手禮。如今這棵樹已有三層樓高,仍開花結果。

從公園下山,在新城附近轉轉。這是金雞橋

走回港口,太陽也快落山了,站在港口旁再看看。

行政院海洋巡防署的巡邏艇

天晚了,到基隆車站買大巴車票,直接回到臺北車站,臺灣的交通的確相當的方便。
回到臺北,去了101,興趣不大,看了一眼就離開了,也沒拍照。

D12 臺北 淡水

人們口中的淡水是臺北必去的地方,那兒風景秀麗,自古為臺灣八景之一,歷史上曾經是臺灣第一大港,也是西方文明在臺灣北部散播的起點。
一早,乘坐地鐵到達淡水,淡水捷運站外觀為中國傳統城門式樣。

車站內的過道兩旁無一例外的是商鋪。

淡水街景

沿著淡水河畔的中山路一直向前。

正在維修z中的淡水媽祖廟

燒香拜佛的民眾還不少。 LED燈的字幕不斷變換: 祈求婚姻美滿 家庭和睦…..,符合中國人的願望。

看著玉皇大帝的燈籠還是有些驚奇。高曉鬆在關於臺灣的系列節目中曾說到,臺灣的廟宇裡面供奉著各種各樣的神,天上的、地上的、古代的、現代的,想放什麼就放什麼。也許這是媽祖廟,相對簡單些。

淡水老街一隅。春節期間,遊客和行人也不是太多。

淡水禮拜堂旁的一棟建築,外牆上畫著“聖經”中的故事,而一樓的繪畫卻是現代的。

滬尾偕醫館是臺灣第一家西式醫院,成立於1879年9月14日,由馬偕醫生主持,此處也曾是他的住所。

淡水教會古琴。後面的照片是馬偕博士一家以及博士寫的《最後的住家》,文中抒發了博士對臺灣的深厚感情。

讓臺灣人沒齒難忘的醫生。
從小我們就知道白求恩大夫,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最後犧牲在中國。但對同為加拿大人的馬偕博士卻一無所知。在臺灣,馬偕博士辦醫院,治病救人;開辦學校,教書育人,不到臺灣,也許我永遠不知道馬偕博士對臺灣做出的貢獻。

淡水長老教會(淡水禮拜堂)位於滬尾偕醫館旁。目前的建築改建於1932年,由馬偕博士的兒子偕叡廉設計,禮拜堂內儲存有一個自1909年開始使用的古風琴。淡水禮拜堂現在依然在使用中,是淡水地區最大的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聚會所。
這是當地居民熱情的為我們介紹禮拜堂的歷史。

沿著這條小街上山,去真理街,那裡有諸多淡水的學校和歷史建築。

淡水區文化國民小學

淡江中學
因周杰倫畢業於淡江中學,因此對大陸游客有著一定的吸引力。其實我更在意的是淡江中學是馬偕博士兒子偕叡廉創辦的。父子兩代對臺灣的教育發展功不可沒。
春節期間,學校放假,沒開門。

淡水總稅務官邸,也稱“小白宮”。小白宮是清朝時期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在1862年時滬尾洋關正式設立,小白宮建築風格為為西班牙白堊迴廊式。
現在為博物館,展出淡水海運的發展史。

大榕樹下好乘涼

悠悠哉哉就走到真理大學了。

這棟擁有優雅三面迴廊的白堊洋樓是馬偕博士於1857年建造的寓所,他在此娶妻生子,這裡也成為博士開拓宣講的重要基地,直至博士1901年去世。
1912年馬偕博士的獨子偕叡廉先生回臺灣創辦淡水中學,再次將這兒作為校長寓所,直至1941年因戰爭回國。戰後偕叡廉先生回到淡水居住於此,至1952年。
真理大學建校後,這裡成為圖書館、實習旅館,也作為馬偕家族返臺時的下榻之處。

白色迴廊淡雅清新。

1959年,真理學院創辦人“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為繼承馬偕博士對臺灣文化、教育、醫療的功勞與貢獻,決定在淡水“牛津學堂”原址,籌設大學。
1999年8月1日,奉“教育部”核定改名為“真理大學”,分為人文、數理、財經、管理、觀光、語文、知識經濟七個學院。
真理大學的校門別有一番創意。

真理大學禮拜堂,於1997年完工。禮拜堂內既有大、小禮拜堂,也有階梯教室……功能齊全。

真理大學教學樓

真理大學內的“理學堂大書院”。這是來臺宣教的馬偕博士於1880年回加拿大述職時,向當地鄉親講述了在臺灣宣教八年的狀況,當地居民十分感動,捐獻了6000加元為講學之用。
馬偕博士返臺後,便著手興建全臺第一所現代化教育機構。整個建校過程,從選址、建築設計到施工,馬偕博士親自參與,並從廈門進口紅磚和福杉等建材。這座於1882年完工並舉行開學典禮的學校,為紀念加拿大牛津郡鄉親的慷慨捐贈,稱為“牛津學堂”。

建於1909年的牧師樓,原為加拿大傳教士吳威廉牧師宿舍。1923年吳牧師去世後,另有兩位在臺北神學校和淡江中學的牧師在此居住,故有“牧師樓”之稱。1965年真理大學成立後,牧師樓成為教職員工餐飲處,後改名“紅樓”。

緊挨著真理大學和紅毛城的是英國領事館。英國租用紅毛城作為領事館期間,興建了這棟建築為居住和辦公之用,現在是淡水古蹟博物館。

維修中的紅毛城。

站在紅毛城上,俯瞰淡水河。

紅毛城下來,是一個咖啡廳,招牌上寫著大大的“領事館” ,也不知是真是假。

淡水河上的情人橋

繁忙的淡水港

漁人碼頭。本想在這兒看落日,可天不遂人意,上午還是藍天白雲,下午就是淅淅瀝瀝的小雨,只能走走看看了。

慢慢走,返回捷運淡水站。

正巧路過得忌利士老洋行
公元1871年建立的老洋行,是英商得忌利士洋行在臺灣的據點,興建至今已逾140餘年。早年得忌利士洋行以航運為其主要業務,除了向臺灣進口食鹽、菸草(據說還有鴉片),還出口茶、糖、稻米…等用品。得忌利士洋行其所屬的輪船公司,是淡水開港後洋行貿易蓬勃發展的見證,直到日據時期被大阪商船公司取代。

當年馬偕博士到淡水,搭的便是得忌利士洋行的海龍號。現在的得忌利士洋行是一個小小的博物館。

D13 回家了

離家13天,該回去了。在臺北車站坐大巴到桃園機場。
朝霞中機場大樓。

桃園機場讓人耳目一新,每個候機廳的佈置各有不同,具有臺灣特色。

坐在這兒,心態平和,沒有絲毫焦慮感。

再見,寶島臺灣,我們會再來的!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