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七個月前剛剛在太浩湖、約塞米蒂、加州1號公路轉了一圈,美國已經被劃在2017旅行計劃之外了。
就在那次旅行後,在休斯敦跟我大侄子閒聊,說起他明年準備結婚。大侄子在美國多年,是一個狂熱的旅遊愛好者和國家公園的粉絲,他有一個想法,拍一組帶美國特色的,國家公園背景的婚紗照作為在美國這段時光的紀念。本來只是閒聊,沒想到2017年過完春節後大侄子真的開始行動了—採購服裝道具婚紗,制訂旅行計劃,預定門票酒店……大侄子的計劃就是那條從拉斯維加斯開始到結束的經典美國西部環線,剛巧我的一個朋友也給我推薦了這條美西大環線,網上再一查,推薦這條線路的攻略簡直讓人目不暇接。

這條環線之所以被眾多旅遊愛好者、攝影愛好者相中,主要是因為整體線路不長,景點密集,分佈均勻;每天開車的時間都比較短;沒有約塞米蒂那種長距離的進出山谷,高密度車流的險路,相對安全。跟自由女神像,金門大橋齊名的精緻拱門,紀念碑谷的手套峰是典型的美國地標風景,在很多人眼中屬於來美國的必去之處。如果以這些國家公園地標作為背景拍一組婚紗作為終身紀念,必然也是非常特別和有意義的。

這麼看來不走這趟是不行了,於是七個月之後,再次登上飛往休斯敦的飛機,跟準新郎新娘匯合。略作休整,5月初啟程拉斯維加斯,開始了2017年的美國西部環線之旅。我們的路線選擇逆時針環線,從錫安國家公園開始,先不走距離很近的布萊斯峽谷而穿格倫峽谷直達佩吉,看羚羊峽谷和馬蹄灣,再轉道紀念碑谷完成最重要的婚紗照,然後是峽谷地、拱門和圓頂礁三個相距不遠,小一點的國家公園,把布萊斯峽谷留到最後,繞行Cedar Break返回拉斯維加斯,全程10天,圖上車程只有1058英里。

錫安國家公園

第一站錫安國家公園中的“錫安”是以色列一座山的名字,古希伯來語意為避難之所,摩門教徒希望在猶他州找到新錫安,於是就把這座聖山之名安在了這裡。錫安國家公園分為科羅布峽谷和錫安峽谷兩個部分,兩部分互不相通。

科羅布峽谷景區比較小,人也相對少,我們下午五點之後到達科羅布的遊客中心,連遊客中心收門票的都已經下班了。“科羅布”一詞在摩門教經典中出現,被摩門教徒相信是最靠近神的居所的星球,科羅布拱門是世界上最長的天然拱門之一,也是世界上的第二大天然拱門,科羅布景區基本上就是為了這個拱門建立的,但是想要一睹這個拱門的芳容確實比較困難,有兩條山路可以徒步到達,兩條山路的長度都大約是7英里,來回大概需要7、8個小時,因此我們只能與這個大拱門失之交臂了。

我們沿著科羅布峽谷的景觀大道一直開到最高點的觀景臺,那裡視野極其開闊,整個峽谷幾乎盡收眼底,科羅布主峰是由幾塊從谷底高高拔起的幾大塊巨石組成,天上雲層湧動,只需要耐心等待一會兒,太陽就會從雲縫中射出,頓時把巍峨的巨石照成了金黃色,金黃色巨石山峰與山谷中大片暗色的綠樹和植被相互襯托,構成一幅色彩鮮豔的風景畫。


錫安國家公園主景區有兩條道,一條景觀大道,可以自駕開車盤山而上,一覽錫安峽谷全景。另一條只能乘坐公園的免費大巴,然後下車徒步再分頭奔向各個小景點。所以最好的玩法是開車走一趟景觀大道,然後把車停在遊客中心,原地換乘公園大巴。


公園最出名的兩個去處是Narrows峽谷溯溪和天使降臨山。Narrows所在的峽谷非常狹窄所以叫narrows,從峽谷的窄縫裡透出一線光照到潺潺溪水上,光影效果積極出彩,很多風光大師像Dykinga、Fatali、Tom Till都十分喜歡在這裡創作。通往Angle’s Landing的步道是一條有名的險道,有部分要靠鎖鏈上升,登頂可以俯瞰整個峽谷的壯麗景色。可惜的是Narrows要到6月份才開放,而爬Angle’s Landing爬到一半我們就遇到下雨。錫安的兩個最精彩景點都只能是淺嘗輒止,半途而廢,應該說是不無遺憾,我們基本上是帶著遺憾離開錫安的。

從錫安到佩吉走89號州際公路要路過Paria,這裡就是大名鼎鼎的“波浪谷”所在地。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景點,為了保護奇美的納瓦霍沙岩自然景觀,美國國土局每天只准許20個人徒步進入波浪谷參觀,而且必須辦理許可證。20個名額,有10個在網上抽籤獲得,有10個在當地國土局管理辦公室現場抽籤,參觀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但回報也是巨大的,很多美國風光攝影大師Charles Cramer、David Muench、Tom Mackie、Marty Knapp等等都有大作在這裡誕生。據說很多攝影師每天都會來碰碰運氣,抽不到籤就在附近小景區轉悠,這一帶小景區很多,即使公路邊的臺地河谷也相當漂亮。我們沒有時間碰運氣,只能抓緊趕路。


羚羊峽谷

去羚羊峽谷要按照你預定的時間,先到小鎮佩吉的遊客中心集合。遊客中心非常不起眼,只有兩間小屋。集合後根據你的分組顏色跟著導遊上車,車是帶拖斗的皮卡。從佩吉出來不久,車轉向一片橘紅色的土溝,土溝的盡頭停滿了帶拖斗的皮卡,你可以很容易地看見不遠處那一片紅砂岩,這裡就是傳說中的羚羊峽谷。據納瓦霍族的歷史傳述,該地過去是叉角羚羊棲息處,據說現在也常有羚羊漫步,但我們沒有看到。狹窄壓抑的地形和變幻莫測的光線組合成了一座天然神廟,老一輩的納瓦霍族人曾將此地視為靜思與神靈溝通的棲息地。


羚羊峽谷是典型的所謂窄縫峽谷,最窄處大概僅容兩人並行。但是峽谷中間有十幾處大小不一的“大廳”,一般情況下導遊就在大廳停下給大家講解。這些印第安導遊可不是一般的人,不僅對峽谷各種優美畫面的拍攝角度瞭然於胸,而且光圈、快門、ISO攝影引數滾瓜爛熟,如果有些遊客實在找不到竅門,他們會手把手給你示範。更神奇的是他們還會說中文“別停下,快點走”,“靠右邊!”,“別拍了!”發音絕對正宗,估計是來自中國的遊客太多,而且中國攝影師們又大多不自覺,流連忘返,不按規矩前進的原因。


一進入峽谷,所有遊客嘴裡都是嘖嘖的驚歎聲,即使像我這樣,慕羚羊峽谷大名已久,閱羚羊峽谷片子無數,一旦看到真情實景,還是不禁被這大自然的造化所深深震撼。我們預定的是三點鐘的場,光線還能夠從峽谷上面的一線天或者小天窗上直射下來。峽谷兩側的巖壁佈滿了由風沙切割和山洪侵蝕而成的彎彎曲曲,起起伏伏,各式各樣的形狀和線條,離陽光最近的地方是白色,漸漸變成金黃色,深紅色,暗處有反光竟然呈深紫色。每時每刻,從不同角度看到的峽谷顏色和形狀都在發生著變化,一步一景並不足以形容這萬千變化,站在同樣的地方,一抬頭、一回眸間所見也是完全不同,置身其中,恍如走進夢幻世界。


正是有了光變化,讓這些堅硬沉默的石頭活了過來,具有了讓人不可思議的柔美曲線,婀娜地扭動著肢體,上演一場千年的光與影的舞蹈,隨手擷取一幅就能形成神奇的抽象畫,而且輕輕鬆鬆就能把展示光影變化的攝影真諦體現得淋漓盡致。


如果你聽信手機也能在峽谷中隨便拍出好照片,那你就上當了。峽谷只有幾百米長,走到一頭再返回,去程可以稍作停留,返程基本上被導遊追著跑。短短一個小時中,你只恨時間跑得太快,導遊催得太緊,只恨相機不好,當初學藝不精,只恨眼睛不夠,腦子轉得太慢。澳大利亞攝影師彼得·裡克那張賣了幾百萬美元,名為《幻影》的羚羊峽谷的黑白照片,值不值另說,但確實還真不是什麼人都能模仿出來的。



馬蹄灣

從佩吉往南,沿89號公路行駛幾分鐘的路程,就會發現右側有一個很大的停車場,頗有點令人意外的是停車不收費。翻過一座山丘可以遠遠看到一排人站在懸崖邊,山丘到崖邊還有差不多一公里。


馬蹄灣是科羅拉多河在亞利桑那州境內的一截U形的河道,由於河灣環繞的巨巖形似馬蹄,所以叫做“馬蹄灣”,也有人叫科羅拉多河的大拐彎。就震撼程度來講,不知道世界上還能不能找出第二個,以我的感受,馬蹄灣比旁邊的鵝頸灣,中國黃河老牛灣,雅魯藏布江大拐彎都要險絕的多。它的土質就像羚羊峽谷的土質一樣,因為含大量的鐵和錳金屬所以在陽光下閃耀著美麗的金屬紅色。這個灣很圓潤,基本上接近正圓形,從形狀上來講很美。切出這個灣的科羅拉多河是翡翠般的綠色,紅色的土和綠色的河相得益彰,從顏色上來說非常賞心悅目,就好像一隻紅色馬蹄,用力去踏碎一塊晶瑩剔透的翡翠。而且這個灣夠深夠大,離得越近,越是感覺夠氣勢!馬蹄灣的美既能令人驚心動魄,也能讓人屏息凝視的,儘管這兩種感覺互相矛盾,在這裡卻能達到了某種程度的融合。

馬蹄灣圓弧開口朝西,自然日落時最美。日落前,天上有云映在水中也是很美的一景。想拍到馬蹄灣的全貌,就必須站在對面的懸崖上。在這裡一切都是純天然的,沒有門票、沒有工作人員,當然也沒有想象中的護欄。想離懸崖邊多近你就可以走多近,十幾位攝影愛好者支著架子憑崖而立,有些膽子大的竟自坐在崖邊,腿晃在半空,不過大部分遊客們都非常小心地在懸崖邊慢慢挪動著腳步,甚至沒有人大聲說話。


這麼出名的景點,遊客實在比我想象的要少得多,只要你有耐心,還是可以在靠近懸崖邊的地方找到一片比較大的空場,我們不是唯一拍婚紗照的,佔得地方雖然稍大,但基本上沒有影響其他遊客,也沒有其他遊客硬要入鏡或者候場圍觀,拍攝很順利,十分鐘搞定,趁著太陽未落山,還可以補上一段延時。
紀念碑谷

去紀念碑谷的這一天的行程很趕,從佩吉小鎮出發遇到暴雨雲,好幾段都是追著黑壓壓的雲,頂著瓢潑大雨走,根本開不快。想著日落前要趕到紀念碑谷,想象中落日餘暉灑在手套峰上應該是這裡最美的時刻,雖然一路祈禱, 但我們趕到紀念碑山谷時,天還是有點陰沉沉的。


紀念碑山谷是美國十大最迷人的沙漠之一,具體位於納瓦霍國家自然保護區,納瓦霍人將其稱之為石頭谷。這個面積為 3萬英畝的公園曾經只是一片平坦的盆地,但是如今它已成為科羅拉多高原的一部分。數百萬年以來,層層疊疊的泥沙不斷在盆地裡淤積,地表下巨大的壓力將這一地區托起,形成了高原。後來又經過長年歲月的風雨侵蝕,便只剩下了粉沙岩和它身後漫漫的紅沙,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紀念碑山谷。


漫漫的紅沙越過了亞利桑那州和猶他州兩州的邊界,將紀念碑谷淹沒在了一片洪荒靜寂的沙原之中,零零星星散佈著幾座猩紅的平頂山丘和怪異的砂岩石塔。與此同時,日光照在砂岩塔上,折射出變化萬千、引人迷醉的光暈,砂岩塔背後是陽光照射下一道道長長的背影,形成了一幅迷人的原始畫卷。這才是具有里程碑式的美國西部風景,是60年代西部片以及80年代萬寶路香菸廣告裡面裡反覆出現的經典畫面!



納瓦霍保留區的住宿跟其他公園差不多,高檔奢華的是酒店,貼近自然的是紮營,我們選中檔住小木屋。沒有想到小木屋群就在山谷邊,與主觀景臺遙相對應。推開窗戶的視野就是紀念碑谷的門票上的三座紀念碑-左手套、右手套(The Mittens)和梅利孤峰(Merrick Butte),彷彿掛在家裡牆上的一幅壁畫。三座孤峰的尺寸恰到好處,整個山谷都因為約翰·福特的一系列西部片而知名。比如《關山飛渡》中就出現了標誌性的左手套、右手套和梅利孤峰,變形金剛4中汽車人歡迎擎天柱迴歸,也是在這裡。


峽谷內有一條觀景路,但是路是土路,而且坑窪不平。普通轎車可以走,不過比較費勁。這條路繞著三座孤峰和其他有名的比如三姐妹峰、駱駝峰,把他們包圍在中間,基本上無論春夏,日出日落都可以在這條路上找到一個合適角度來拍攝,大大方便了攝影愛好者。


在這裡拍婚紗照也是相當輕鬆愜意,從小木屋下峽谷,走不到100米的緩坡就有一座小平臺,整個峽谷盡收眼底,三座孤峰與人的比例大小適合,拍了兩小時沒有旁人進入畫面,隨便怎麼折騰,除了雲層遮住了太陽,沒有帶來一抹晚霞,一切完美。

來之前就看了許多紀念谷的月光照,靜謐而很美,美得像是火星上的景色。那種曠古的荒涼又伴著極端的浪漫,只有面對著銀色月光下雄偉的紀念碑才能讓人體會,只可惜夜越深雲越重,小木屋外的寒意已經讓人不能久立戶外,只能早點入睡,祈禱第二天能有一個好天氣。


小木屋的窗戶正對日出方向,第二天一早天剛放亮,撩開窗戶縫一看,峽谷上雲層有點厚,但是湧動速度很快,看來是祈禱起作用了。不用十分著急,慢慢穿上厚衣服,拿好三腳架,走出小木屋,下谷找到機位,太陽還在地平線上的那片雲中慢慢升著,不用早起,不用趕路,前後花不到10分鐘,堪稱史上最輕鬆愜意的拍日出。
163號 公路

163號公路被稱作“通往天空神殿的道路”。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不停地奔跑了3年多之後,終於在這裡,他說,“我累了,我要回家。”尋找阿甘跑步駐足處,那個關於奔跑、放下與新希望誕生的地方,也是我們此次美西之行最重要的婚紗拍攝地之一。


上 帝 谷
沿著163號公路走一小段可以經過上帝谷,這是一個風景如畫的砂岩谷,到處矗立著高高的、紅色的、孤立的懸崖和眾多的平頂山,它們是由於長年累月的風化作用而形成的,被塑造成不同的形狀。這裡有著美國西部的典型風光,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地方。上帝谷的廣闊無垠、風景壯美,也使這裡成為眾多攝影愛好者的必經之地。


峽谷地國家公園

雖然峽谷地公園面積很大,但是相當的不出名,而且還容易被搞錯,峽谷地公園不是大峽谷公園。科羅拉多河和綠河在峽谷地公園交匯,形成一個Y字形,河谷又寬又深不能穿越,自然也把公園分成三個互不相連的部分-天空島,針區和迷宮區。

針區
從上帝谷出來不遠左轉進入一條小路可以先到針區,進入針尖的路是一條穿行在平頂山之間的小道,在這條路往返全程的3個多小時裡幾乎沒有遇到任何一輛車和人。


百度上講“多年河流沖刷和風霜雨雪侵蝕而成的砂岩塔,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侵蝕區域之一,以峰巒險惡、怪石嶙峋著稱”,這裡應該指的是峽谷地的針區。這一帶處處奇峰怪石,形狀詭異,更有不少是似層相識,維妙維肖。之中既有二龍怒目相向,也有雙蟾悠然而踞,最多見的當數傲然獨立者,和大片大片的石蘑菇。

空中島

所謂“空中島”就是兩側分別被科羅拉多河和綠河沖刷成峽谷後,中間剩下的一塊細長的平頂山,一路開車過去,兩側盡是藍天,深深的峽谷時隱時現,確有一種行駛在空中的感覺。
走到島的盡頭,有一片廣闊的臺地,在觀景臺的視野下可以欣賞到令人歎為觀止的峽谷風光,格林河和科羅拉多河的深谷,上達山頂之上,跨過重重峽谷,延綿 100 英里,直達天際。

空中島最出名的景點其實梅薩拱門,拱門的圓弧形很優美,方向朝東,這裡號稱是全世界拍日出最好的地方。梅薩拱門日出的最大看點便是穿過拱門,能看見前面一大片開闊的峽谷地,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陽光會逐漸地穿到拱門的這邊,形成了從拱門裡看峽谷地日出的奇觀。可惜我們是下午到達,只是看了一眼拱門和下面的峽谷地曠野,想象了一下這最美的日出,就匆匆離開了。
拱門國家公園

在拱門國家公園看的就是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幾百座拱門,但是隻選一座門看,必須要看的就是精緻拱門。遠觀精緻拱門不難,開車就可以直達南面的觀景臺。近看拱門需要走一段3英里的山路,翻過一塊超級巨大的砂岩,整個行程幾乎都無遮無避暴露在熾熱陽光下,但是這段艱苦旅程非常值得,美國人也很喜歡這個地標景觀,沿途拖家帶口的遊客不少,很多三、四歲孩子都跟父母一起徒步。


轉過一座巨巖,拱門一下子就跳入你的眼簾。精緻拱門優雅地屹立在一個巨大的砂岩碗的邊緣,背景是夏季依然帶著雪頂的拉薩爾山,就像一位站崗的勇士,孤傲地站立在崖邊,展示著它迷人的風姿。精緻拱門不僅是拱門公園的地標,也是猶他州的地標之一,猶他州標誌上的圖案就是它,此外,在猶他州可以選用精緻拱門做車牌圖案。在200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聖火傳遞時穿過了拱門。


在這麼出名的景點,也沒有出現人山人海場面有點讓我驚訝,大多數遊客,大約有一二百多吧,只是遠遠地坐在精緻拱門的對面,隔著砂岩碗休息,在拱門跟前拍照留念的不過十幾個,不用等上1分鐘你就可以走到拱門中間,獨自跟拱門合影。

一直想著拍一點不同的拱門,於是找到了一窪水,拿著手機趴下了,卻找不到合適的前景,於是開始四處尋找合適的傢伙,周圍上百號吃瓜群眾都不知道這是要幹什麼,這時一位金髮聾啞老太太走到水窪前,非常從容淡定地從挎包中掏出一隻小號大黃鴨放進水窪,然後慢慢坐下,掏出相機開始比劃,不需要更多的言語交流,我們開始拍拱門小黃鴨和倒影–不由得不讓人感嘆,他鄉也能遇知音啊!


在拱門公園的窗區不大的區域內可以看到好幾座拱門,Turret 拱門,雙拱門,Cove 拱門,Ribbon 拱門都值得一看。
圓頂礁國家公園

圓頂礁公園不大,沒有門票,美國《赫芬頓郵報》把最沒有人去的國家公園排出了六家,排在榜首傾情推薦讓你去的就是圓頂礁國家公園。

遊客中心在三條公路的交匯處。我們來去走了兩條路,開車沿第三條路也就是公園的觀景道再走一段碎石路,鑽進Capitol峽谷,所以說基本上把這個小公園轉遍了。


Capitol峽谷在這個季節早已完全乾涸,兩側的峭壁上有些地段被水流沖蝕,形成很多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小洞,有密集恐懼症的要慎入了。峽谷中段可以上山看一個叫做waterpocket的景點,就是被洪水沖刷出來的幾個大石坑,運氣好話,石坑水滿。峽谷的倒影和漂亮。


Hickman天生橋是圓頂礁公園最值得一看的景觀,徒步半個小時就可以走到這座133英尺長125英尺高的天然大石拱橋下。群山環抱之中,人站在橋下仰望,這座天生橋顯得十分巨大。
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

布萊斯是我們此行另一個花了大價錢住宿的地方,為的就是方便看日出日落,所以緊趕慢趕總算在日落前半個小時趕到了預定the Lodge of Bryce Canyon。好在日出點、日落點離酒店也就是走路5分鐘的距離。我趕往日落點,這個點可以俯瞰峽谷,但很奇怪的是並不朝著落日的方向,相反倒是日出點能看到最後一縷陽光照在巖柱尖上。我猜測可能是我們來晚了,早一點陽光灑滿半個峽谷,或許風光更好。


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有成千上萬個由風霜雪雨經歷百萬年侵蝕而成的石柱,石柱筆直地矗立於一個一個大盆地裡,站在大盆地的邊緣上面看的是“壯觀”–千軍萬馬,刀槍林立,密密麻麻,整裝待發。比如布萊斯峽谷最出名的景觀-大劇院。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大劇院的舞臺中央是一位峨冠博帶引吭高歌的演員,周圍是整整齊齊一排一排成千上萬,正襟危立,側耳傾聽的觀眾,場面極其巨集大,蔚為壯觀。在這個巨型的露天劇場中它們都在始終如一地演繹著屬於自己獨特的角色,可以看到他們的臉,清晰如他們變成岩石前的像貌,這就是布萊斯峽谷“自然露天劇場”的魅力所在!


布萊斯峽谷由摩門教信徒首先於1850年代開發,並在1875年,埃本尼澤·布萊斯移居至此後命名。其獨特的天然石俑特的地理結構稱為巖柱,由風、河流裡的水與冰侵蝕和湖床的沉積岩組成。位於其內的紅色、橙色與白色的岩石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觀,因此其被譽為天然石俑的殿堂。


the Lodge of Bryce Canyon附近還有3條著名的步道可以走走,包括皇後花園步道,納瓦霍環線步道和日出點-日落點的沿線步道。早上我從日出點下去一直沿著皇後花園步道走到納瓦霍環線步道,看樣子一直走下去可以從峽谷另一邊轉上來,只是不知道路有多長,出口在哪裡,看介紹可以騎馬走這一段,估計行程應該不短。


走進谷裡就是另一種體驗,走在石林叢中,猶如走入諸葛八卦陣,彎彎曲曲,峰迴路轉,一步一景,那石柱群的雄偉氣勢令人屏息。當我們抬頭遠望時,有的石柱彷佛是直入雲霄的火箭,有的像駱駝,有的像一尊尊秦兵馬俑,有些又如金鑾殿裡低首肅立的文武百官,有的則象古代神廟,有些象古代盤髻的女子,還有一個離群獨立,像傳說中戴著皇冠的維多利亞女王,有些又據說是作惡的壞人被化作石柱,困在這裡,讓人不得不感嘆宇宙滄海桑田和造物者的神奇。在這片奇特的地貌中,可以任你的想象力飛馳,有多高可以飛多高,有多遠可以飛多遠。


另外幾處主要景點Rainbow point,Bryce Point 和 Inspiration Point 與日出點和日落點大同小異,只是場面更大,巖柱更密,有密集恐懼症的人,恐怕會越看越讓人頭皮發麻。


住在景區裡好處就是可以拍上整整一天,下午拍完日落,晚上拍星星,早起出門走五分鐘就可以接著拍日出,吃完早飯下到谷裡,還有的是景色可以看,最後一站布萊斯之行收穫頗豐。
拉斯維加斯




返回拉斯維加斯下榻在大名鼎鼎的內利斯空軍基地附近,藉著吃晚餐的機會在賭城隨便轉了一圈,也就是走馬觀花看看威尼斯人酒店,凱撒宮,瞧瞧霓虹閃爍的街景和燈火輝煌的賭場。


燈紅酒綠的賭城非吾所愛,不再贅述。
尾聲








行色匆匆之間,十天的旅程就結束了。這條路線是美國當年最荒涼貧瘠的地區,沒有水,沒有農田,沒有牧場,沒有礦藏,也就自然沒有什麼牛仔、掘金者。猶他州最早的開拓者摩門教徒,在西進的過程中,發現了這些壯美的地貌,但他們終究沒有選擇在這裡大面積定居,只有吃苦耐勞,平和忍讓的納瓦霍人始終堅守在這裡。
正是由於荒涼貧瘠,人跡罕至,大自然的威力與時光的魔術手造就的奇石、孤峰、拱門、臺地、峽谷才得以完好的儲存,成為美國西部最壯美的風景畫卷–紅褐色的高原上,風拍打著乾燥的土地,遠方有摩門教徒的車隊緩緩駛過而過,耳邊傳來車軸轉動的嘎嘎聲,忽而在峽谷的另一端納瓦霍人吹起木笛,笛聲縹緲無常,悠揚地落在風中。聆聽的人彷彿又看見了那些孑然獨立的孤峰,拔地而起的拱門,還有隨光影舞動的石頭,時而明豔時而陰暗,一切傾訴與聆聽都不知不覺消失在無盡的蒼涼之中。
Tips

1.觀石之旅,鮑威爾湖
美國猶他州和亞利桑那州這一帶是典型的侵蝕地貌,有多年河流沖刷和風霜雨雪侵蝕而成的各式各樣的砂岩塔、峽谷、拱門,孤峰,臺地等等,這一趟主要就是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石頭上做的文章,雄奇壯觀自不待言,但是一路天天看石頭未免有些失之單調。我覺得去一趟鮑威爾湖看看水,可能會是一個不錯的調劑。
2.沒有去大峽谷公園
據說大峽谷公園的北緣比南緣要更加壯美,去南緣要繞不少的路,而北緣要五月以後才開放,這次也就無緣光顧了。
好在峽谷地的天空島有一段接著大峽谷,風光略遜但大同小異,基本上也能讓人領略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壯麗了。
3.中部時間西部時間
我們出發的休斯敦是中部時區,大環線的起止點拉斯維加斯是太平洋時區,猶他州和亞利桑那州都是山地時區。
4.猶他州、亞利桑那州
我們這些天的行程很大一部分是在納瓦霍族保留地。納瓦霍族保留地是美國的一塊半自治的印第安保留地,有67000平方公里,包括整個亞利桑那州東北部、猶他州東南部、新墨西哥州西北部。它是美國最大的印第安保留地,比美國50個州中的10州面積還大。當然這並不是美國政府對納瓦霍人青眼有加,主要的原因是這片位於科羅拉多高原廣袤的土地實在太荒蕪貧瘠,沒有水,沒有植被,沒有礦產,當初也沒有人在乎這裡獨特的自然風景。美國的保留地制度雖然廣受詬病,無意中卻把一大片絕美的風景區留給了納瓦霍人,成為納瓦霍人一筆不小的財富。
5.國家公園門票
美國國家公園門票25、30、50刀不等,年票是80刀一輛車,走這條環線,這麼多國家公園買年票肯定是最合算的。羚羊峽谷和紀念碑谷這些歸印第安人管轄的公園要另買門票。
6.人少
依我的觀點,美國的風景未必比中國強多少,但是美國旅遊最大的優勢是景區人少,即使非常出名的景點,也遠沒有那種人頭躦動,遊人如織場面,你可以輕鬆的找到角度拍到心儀的照片。
7.佩吉可以住兩天
佩吉雖小,卻是亞利桑那州的旅遊重鎮。上下羚羊峽谷,馬蹄灣,格倫峽谷和大壩,鮑威爾湖都位於小鎮四周不遠。我們只住一天的行程確實有點太匆忙,其實可以安排兩天,一天看看上羚羊峽谷和馬蹄灣,一天看看下羚羊峽谷和鮑威爾湖。
8.羚羊峽谷門票
我們羚羊峽谷的門票是提前3個月預定的,但是還是沒有預定到中午專業組的那幾場,因為預定不用交全款,據說是被某些中國二道販子全部承包了。要想享受更長參觀時間,還有人揚沙子的專業組服務,就得提前更早的時間預定,至於天氣好不好,只能聽天由命了。
9.服務水平
美國旅遊設施和服務水平無論大小景區和偏遠繁華,大都能保持一致的水準。如果以省錢為目的,就是住二星甚至汽車旅館也問題不大,基本設施和乾淨整潔差不多都能保證,只是早餐、電視、WIFI這些可能就沒有了。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