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至今去過兩次,每次都是郵輪,所以陸地時間不多。每到訪,不圖其他,直奔食物而去。我去旅行,美食很少查詢攻略,攻略多是遊客寫的,不夠local,本地人不吃,老饕不吃,徒有虛名。除非到了以美食著稱的國度,遁著米其林的指引去吃,雖不見得盡善盡美,總不至於離譜。
越南的食物,沒有推薦的店鋪地址,在這個語言不通(除非旅遊發達的地方,偶有年輕人會英文)的地區,吃基本靠走,走走看看,感興趣,順眼了,去試罷了。可喜的,從沒遇到難以下嚥的,多數很好吃,少數好吃,極個別能吃!

首先,純郵輪旅行是不需要辦理簽證的,只要帶好護照就可以了。
越南的簽證非常容易,某寶搜尋“越南簽證”,選擇大的知名的證件辦理機構或者旅行社,輕鬆搞定。時間很快,甚至不需要提供護照原件。

峴港

峴港的風情如同鄉間小鎮,淳樸中有種與世無爭地恬淡感。街上的人不緊不慢地行走,這種節奏在我生活的城市叫懶散,在這裡叫舒坦。

初試越南的越南米粉

若是沒吃上一碗河粉,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來過越南。越南有句諺語“米飯似老婆,米粉如情人”,家花沒有野花香,所以,你懂得,米粉有多出色。

遇到一家米粉店,剛剛開檔,見環境算的上幹靜,沒猶豫地就走進去了。原本打算兩人點一碗淺嘗即止再去吃其他,結果,一口下肚,立馬再叫一碗!Jesus!完美顛覆之前對越南米粉的印象,不是沒在其他地方吃過,相比下才知道國內的道行差的遠呢。

點了雞肉河粉,湯底鮮香,略帶甘甜,粉薄而綿,從湯裡撈出已層層疊疊“牽扯”了許多味道。桌上放著一小筐的香草(一般會有薄荷、鵝蒂、羅勒、毛翁這幾樣,有些還有魚腥草等更多)、一小碟青柑橘(酸味的來源,越南菜不用醋)、一盒辣椒醬,一小碗朝天椒,都是自己隨意新增。適當來點,粉就有了更加神奇的層次感,清新的氣味還沒從齒間釋放,鮮甜的湯頭就霸佔了舌尖,刺激的酸辣一點點浮現,直到最後還伴隨著舌頭顫抖。

街頭的甜品小吃

在此之前我從沒想象過,甜品是如何被包裝成一個氣囊的樣子,直到在峴港的街頭遇見。推車的小吃檔也能鋪開如此陣仗,一口口大鍋排開,加溫濃稠的液體,要不是嘗過,還真看不出是什麼(嘗過也不知道……),甜品被裝進塑料袋,繫緊口,一熱脹冷縮就成了氣囊。要是在大街上看到別人拎著一個個氣囊,千萬別以為是什麼攻擊性武器(必要時用來防身好像也不錯),這才是真正的“糖衣炮彈”。

我見街角有家賣類似東西店,有地方坐舒服些,就走了進去,指著看不懂的文字要了一份。一層層的堆疊在杯子,像固態的雞尾酒。幸運地是竟然遇到會英文的大爺!就像抓住了親爹,一通問問題。他讓我把用勺子把杯子裡東西上下攪拌勻了再喝。如法炮製,一口下肚,還是被齁到了,嗜甜者估計算遇到真愛。除了椰奶的與慄蓉滑香,其他就只有甜了。我對甜的接受度比較有限,所以之後就沒有再吃了。

各種奇奇怪怪的食物

菜市場是最具人文特色地方,是去其他城市旅行,只要有時間我就會探訪的地方。不但能買到不“遊客”的特色物品,價格也相對平易近人。

走進當地的菜市場,還沒見賣菜的(跟我的入口位置有關),先看到兩排小吃檔,每個檔口前連著一排的桌子,像吧檯那樣,也像日本料理的壽司臺,供客人坐。

一進去就被奇奇怪怪的各色食物吸引,想起曾經在憑祥(中越邊境)吃到的越南酸肉,留著口水坐到了桌前。老闆往我面前的盤子裡碼著用粽葉包裹不同形狀的食物,一邊用眼神暗示我好吃。

有甜有鹹,具體味道記不太清楚了。最後又盛了一碗像胡辣湯一樣的糊糊給我,粘粘糯糯的,我試了兩口剛想“收功”,抬頭看到老闆娘渴望的眼神,無奈地一股腦倒進口中。

買單時,我把所有越南盾攤開在她面前,她自取,我也放心,越南人還是挺淳樸的,再說,誰不認識阿拉伯數字啊,根本騙不了我。

自助米紙卷

繼續往裡走,看到似曾相識的食物,國內越南餐廳裡秀氣的米紙卷,在這兒完全接地氣!

我比劃著要吃這個,老闆給我一摞卷、一盆菜、一盤切成薄片兒的白灼五花腩,還有一碗沾料,半自助式地。旁邊地人饒有興趣地看這兩個外國人吃米紙卷,我們也不輸陣仗,每人吃下4、5個超級大卷,還叫了飲料。

蔬菜香草的清新像行走在春雨後的田間,五花腩如突然從田裡竄出的貓咪,讓人驚喜又是自然而然地發生。

國內的米紙卷會加很多花俏的食材,芒果、蝦仁、牛油果等,價格也放肆的很,或許也是美味的,但缺少的恰巧是原生態的樸實味道,自由輕鬆的用餐體驗。

會安古鎮附近的西餐廳

第二次去越南時,去了會安古鎮,這裡已經很景點化了,來的都是遊客,食物也會更加多元化,更懂得討好。這家湖邊的西餐廳,環境沒得挑剔。出品也算良心,酸辣甜口味為主,烤肉烤的極為鮮嫩。最後出場的高樓面是當地特色,麵條粗壯有韌性,值得試試。

會安古鎮的咖啡廳

在越南,咖啡是常態的飲品,大到上規模的咖啡店(以後會介紹),小到菜市場的流動單車檔,隨處都可以喝上一杯。對於鍾愛單品咖啡的我來說,要接受充滿香精奶油味兒,又需攪拌煉乳的本地咖啡,有不小的難度。
越南咖啡的苦是極致的、凜冽的,即便在烘焙時加入不少外來香也掩蓋不了骨子裡的粗劣感。我並沒有任何貶低或偏見,只是口味上的習慣作祟。況且越南咖啡滴濾時的形式感,讓所有匆忙都無奈,所有浮躁都安靜。

會安古鎮依然保有它年邁而有歷史感的部分,也正是它最動人的一面。

下 龍 灣

下龍灣是與中國最緊接的城市,在那裡很多人能說上一兩句中文,旅遊發展的也不錯。一年前我徒步的橋,一年後橋的一邊建起了遊樂場,遠遠地能望見陰雨中的摩天輪。海上桂林的樣子亙古不變,好在上次來遇到晴天,這次的陰雨天讓它大打折扣,但我心裡知道它美的不可方物。

坐船遊玩下龍灣的時候,會有賣水果的小販划著船漸漸靠近,然後一條腿踩在自己的船上,一條腿已經橫跨在遊船上了,以如此高難度的動作賣力售賣自己的貨物。

劇院旁的河粉檔

大家被安排去看錶演,我帶著兩個第一次來越南的小夥伴中途偷跑出來吃河粉。想念了整整一年,爭分奪秒去解饞,一刻都不能耽擱。來時在車上已經機智地觀察了周邊,剛好有個河粉店在附近,三人奔過去,點了一碗雞肉、一碗牛肉。

雞肉帶皮煮熟的,切成絲碼入碗中,肥嫩豐腴;生牛肉切片,碼在粉上,當頭一勺熱湯淋上去,燙的表面變色,裡面還是粉嫩的生色,嫩滑的很。這樣的粉即便不加檸檬與辣椒,湯中鮮甜滋味也是異常誘人的。

菜市場裡的炸墨魚餅

市場在一家比較大的購物中心旁,離著幾百米就聞到炸海鮮特有的鹹鮮味。走近一些看見兩個人輪著大棒子在往一個盆裡輪流敲打,這要是在國內,一準就是年糕之類的了。我留意去看,白白的粘稠物,轉而向它周圍張望,發覺整個流水線的作業,便知是墨魚泥。

留意照片左上角,我實在不太好意思直接拍……

墨魚泥敲打到火候,下一道工序是製成餅狀,之後入鍋炸。這鮮活的作業場景,誘惑力比直接看到實物激增50%,我嚥了下嘴裡溢滿的口水,毫無抵抗力的直接買了1斤。純正墨魚餅50元人民幣一斤的價格相當值得。

幾個人站在攤位前,甭管平時裡是淑女還是女神,此刻全都淪為吃貨,直接用手抓起一個,燙的哇哇叫,不得不丟回去,接過商家好心遞過來的紙巾再去抓了往嘴裡送。粗獷的顆粒感在口中肆掠,墨魚的鮮連同汁水隨咀嚼一股腦襲來……如果上帝多給我一個胃,此刻我會全部拿來征服墨魚餅。

很local的街頭咖啡

離開時碰見推車賣咖啡的,毫不猶豫地買了一杯冰咖啡(對咖啡的具體介紹可看上一篇),有位男生不聽我勸,執意要買常溫的,喝了一口苦的呲牙咧嘴,又換回冰的。

這種街頭推車的賣買,咖啡都不會現衝,提前衝好一大壺,過下冰就裝杯了。風味自然不足,但很速成,就不要強求了。

市場裡除了鮮海鮮、乾貨,還有法棍(下面會詳細講)與扎肉,以及一些家常菜的排擋,這次沒有碰到河粉或者檬粉,想著中午會去酒店用餐,只能作罷了。

酒店裡的海鮮餐

酒店食物中規中矩,海鮮料理味道逃不出甜、辣、酸的本地特色,河粉與墨魚餅比不過街邊小販。

胡 志 明 市

胡志明以前叫西貢,是越南的首都、經濟最發達的城市,曾有“東方巴黎”的美譽。

如同相愛的人分手後,總會有些附著的氣息揮之不去。被法國殖民過的越南,根深蒂固的法式情懷一直流淌在湄公河裡,胡志明市尤為明顯。

因此,你會看到裝滿法棍的手推車,隨時出現在任何不起眼的角落,在這座畫風如同50年前中國的城市,恍惚間有種錯通複雜的穿越感。

滿眼的法棍,必須一試

陽光下的法棍像一根根閃光的金條,耀眼地吸引。我買了一條,店家給我的應該是base版本,很簡約。法棍從中切開加了扎肉、蔬菜等。很想問他一些看不出的食材是什麼,無奈語言不通。

越南的法棍外表金黃酥脆,裡面極富韌性與嚼勁,麥香突出。扎肉綿軟而豐腴,恰與蔬菜的清香溫柔“相戀”。法餐高大上的調性,竟被越南人演繹的如此接地氣,真是神奇的存在

越南最著名的咖啡館——中原咖啡館

越南眾多的咖啡廳裡,號稱No.1的叫做中原咖啡,是很大型的連鎖品牌。我去的這家有三層,一樓是開放的售賣店,賣自家品牌的滴濾壺、咖啡豆、咖啡粉。我每樣都買了,尤其喜歡滴濾壺,磨砂雕花的質感,低調著優雅華貴。

買完再去二樓喝咖啡,豆子的新鮮度和品質都很高,風味也比一般小店裡的好,當然還有價錢。建議購買咖啡豆選擇此類大品牌,不要在市場裡買那種敞開的麻袋,看上去油旺旺很大顆的那種。

市場裡的撈檬粉

嚐到了逛市場的“甜頭”,每到一座城市都不肯放過市場,從早餐開始市場的覓食。

胡志明市的市場相比其他城市顯然乾淨寬敞些,在這兒遇到一直盼望的撈檬粉。檬粉的生動絕不僅在於粉面烤肉的美味。一邊用炭火烤肉,一邊新鮮切塊放入米粉中的場景生動了食物好幾個level,這點在國內怕是無緣欣賞了。

香酸在齒,沁涼在喉,撈檬是越南米粉中自由的小清新,可以自選很多肉類新增,肉串、肉丸、肉片……剛離開炭火的炙灼,就遇到清涼的米粉,擠上酸香的檸檬,魚露調料汁,一碗惹味的米粉就誕生了。一邊吃著,一邊又被炭火上傳來的陣陣烤肉香誘惑,於是不斷加肉,越吃越多,一頓簡餐到最後成了盛宴。

這廂是炭火氣生動出的美食飄香,那廂是生活氣息十足的肉菜區域。這就是越南的市場。

加奶的甘蔗汁

走出市場,12月的越南依然灼炙著熱情,見到路邊有鮮榨甘蔗汁的小店如同豔遇的心情。本以為只是普通的甘蔗汁,裡面竟然加了牛奶,無比驚豔!奶香、甘甜、清香……Jesus!味覺猝不及防地高潮了。來越南如果遇到這樣的甘蔗汁,不買兩杯真對不起自己。

夜晚吃的牛雜河粉

令我印象最深的河粉店,是在碼頭旁的一家。在郵輪的酒吧點了杯Margarita,酒後又下船尋覓宵夜。夜晚的食慾總是會比白天猖狂百倍,必須得到滿足方能安然入睡。

牛雜湯粉的味道幾時想起都能惹的滿嘴口水。綿糯的牛筋、半生熟的牛肉、全熟的肉片、有嚼勁的肉丸、濃郁地牛骨湯頭……不同以往的清新感受,這碗粉將牛肉的氣息發揮到了極致,之後在無數個深夜或黎明那魂牽夢縈的味道冷不防地竄進我的腦海,令周遭正在發生的一切索然無味。

奇特味道的一餐

第一次踏上胡志明市時,特意等到令人興奮的飢餓感來臨,放棄郵輪高大上的義大利餐廳(吃了好幾天,有些厭倦),奔向我心心念唸的美食。

走了很遠也沒見路邊攤或者餐廳,終於碰到一家,雖說沒有客人,也無力抵抗肚餓的情緒。

點菜頗費了一番周章才溝通停當。所有食物都搭配的“花紅柳綠”,讓人食慾倍增。炒米粉看上去比較碎,看起來卻保留著軟韌的口感,雞蛋、蝦仁、蝦米、肉絲……味道中規中矩,並無驚豔。炒米飯同樣無亮點。

我比較好奇那倒扣碗型的食物,一眼望去像是蛋與肉的“合體”。試過才知比我想象的高深些許,還混合的蝦醬與蝦仁,吃上去臭香鹹,不是海邊城市生活的人大概很難理解這道食物的“精髓”,多半會被它的怪味道嚇跑。我倒是蠻適應的,平時也愛用蝦醬炒通菜,早對這味道瞭然於胸了。

炸春捲裡面竟然還沒有完全化凍,看來我來的timing不對,連食物都尚未“甦醒”。

24小時的牛河店——PHO24

最後提下這家在當地著名的24小時河粉連鎖店,湯底的味道稍微單薄了些,這點很好理解,熬好的湯在不斷售賣中不斷加水稀釋,延長“壽命”。味道雖比不過我之前講過的幾家,優點也是不言而喻的,什麼時候都可以吃到,而且食物多元化,服務意識比較強。重點是店員以小鮮肉居多,大大降低溝通難道(倫家是指會說英文啦)。

至此,我的越南美食遊記已全部完成,對越南的喜愛最多是源自道地的美食,相信,不遠的將來還會再去,自然還會有更好的相遇,我再來追加介紹吧~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