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提示
交通部分
機場
克拉克很小,從機場出來,打出租、用Grab叫車、坐摩托或者吉普尼都可以。建議Grab,明碼標價。
Grab
這邊的Grab不是很靈光,常遇到無人接單。
大巴
往返馬尼拉與克拉克之間,P2P BUS (Point to Point Bus) 是最合適的交通方案。
克拉克停靠點——機場、SM CITY CLARK
馬尼拉停靠點——機場1、2、3航站樓、Robinsons Galleria、Trinoma (MRT EDSA)
—-NAIA 1、NAIA 2、NAIA 3
—-其中NAIA 1、NAIA 2只能下客,出發要到NAIA 3
更詳細資訊參見
//www.thepoortraveler.net/2017/12/p2p-bus-naia-clark-airport-schedule/
貨幣部分
建議提前2天電話預約後,到中國銀行兌換貨幣。菲律賓境內可以用銀聯卡在ATM機取現,收取手續費(200/250比索)及有單筆限額。
—-ATM相關詳細資訊可以在這裡查詢
//www.kylc.com/upatm/phl.html
離境稅
從克拉克國際機場離境,徵收離境稅600比索。
飲食部分
如果無法決定吃什麼就去Jollibee 吧,價格實惠,味道也行。
在克拉克、馬尼拉期間吃過2家餐廳,可以推薦一下——
1.Angry Crab Restaurant @Clark
主要吃螃蟹,大概150人民幣一隻,勝在食材新鮮。
2.CoCo Ichibanya Curry House @Manila
專營咖哩的日式餐廳,食材可以自選以及雙拼、多拼,辣度也有5級可選。
遊記開始
十一月初,徹骨的寒冷從北方席捲而來,勢如破竹。我的老家,中部平原地區,在短暫維持了一小段秋高氣爽後,也惶惶然掉進寒冷的漩渦。我則是趕在降溫前頭,結束了在老家的省親之旅,回到南方——這裡的氣候,一如往常悶熱,對即將到來嚴寒毫不知情。在寒流進一步南下之前,我便動身前往菲律賓克拉克,沒有準備、沒有計劃、沒有同伴。
失望
克拉克的祕密,已被缺乏豐富遊記、罕見旅行服務給早早透露出來,我卻視若無睹,一心只想著爬火山、開小飛機。
這地方因其在珍珠港事件後十幾個小時,被日軍炸得稀爛而聞名於世。伴其大名,還有發展已久的服務產業——既是安吉利斯市(Angles)市,也是信徒們心照不宣的天使之城。還剩下什麼?皮納圖博火山,自1991年爆發一夜成名,獨具特色的火山Tour吸引著各地遊客前往體驗。
對皮納圖博火山,我準備在當地隨便找個旅行社拼團,哪知以失敗告終。事實上,出發前發過郵件諮詢旅行社,得到了只能獨立成團且價格昂貴的結果。抵達當地旅行社,依舊無團可拼,一人包團依舊昂貴。至於到克拉克飛行俱樂部體驗開小飛機,馬蜂窩上倒是有中文團。可惜在克拉克的那幾天,一直都未能湊夠6人開團。
失敗到一塌糊塗的開場。
美軍基地
兩項預定計劃未能順利實施,在克拉克的時光反倒自在起來。索性無所事事,不如探索下到底有啥好玩。
回顧下克拉克的過往,故事感滿分——
—-1898年美西《巴黎條約》簽訂,被西班牙殖民統治300多年的菲律賓落入美國人之手。1902年開始,克拉克成為美國騎兵聚集地。在美軍決定將克拉克完全改造成第十三航空隊的基地之前,這裡一度是美國騎兵的放牧區。1919年,美國人以“航空先驅”哈羅德·克拉克的名字將這裡正式命名為克拉克。此後,這片群山腳下平坦而開闊的土地日漸忙碌;從運輸機到大中型轟炸機,越來越多的空軍裝備匯聚至此,直至上世紀30年代,這裡迅速發展成為美國在海外的重要的軍事基地。美國空軍甚至將這個控制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戰略要道的地方稱為“海外之家”。
在這個陌生的國度,觸碰到塵封的歷史脈絡,是在那個傍晚。
那晚在 SM City Clark 吃過飯,溜達時遙見一片雪白,信步走過去竟是成片墓地!還記得「拯救大兵瑞恩」的開場嗎,鏡頭緩緩拉開,大片純白色墓碑整整齊齊鋪陳開,規整又肅穆。展現在我眼前的,正是這樣的場景。隔著鐵柵欄,白色的墓碑上刻著名字,看不太清,它們朝著遠方延伸過去,看不到頭。我沿著鐵柵欄,一直走到大門處,這裡是克拉克退伍軍人墓地 (Clark Veterans Cemetery) 。
在外旅行時,我對激烈的文化衝突異常感興趣。此時此刻,來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壯闊儀式感,深深震撼到我。趕緊手機翻查下,這裡是對外開放的。只是再看門口的告示牌,對外開放時間截至5pm,而那時已經接近5:30pm。
在這裡要分享下我的經驗,在外旅行時,一定要不要浪費旅行者的身份。當地人對來自遙遠他鄉的旅者,總會有那麼一點點區別對待。這個好壞參半啦,不過與當地人互動下也是挺好玩的。我跑到門衛處,裡面幾位老大哥正百無聊賴地葛優躺在椅上休息。堆上滿臉微笑,表達了下希望進去逛一圈,十分鐘就出來的請求。然後老大哥戒備地遲疑半秒鐘就讓我進去了。
紙上得來終覺淺,只有親身去經歷,那種感受才直抵真實。穿行其間,整齊的墓碑上,刻著各種不同的名字。墓地很大,石碑很小,石碑規制相同,刻著名字,於是獨一無二。
拍下一張照片後,我便離去。而與墓地間的緣分,後面還要延續,這個放到後面一點再說,在當時我卻是完全沒想過。
如果說美軍墓地的遭遇是基於文化背景的碰撞,後來去到軍事基地 (Air Force City) 則是大半個世紀前時空的主題公園式情景再現。雖然人去樓空(營地看起來都被挪作他用)、人煙稀少,昔日繁榮依舊以豪華的軀殼透過時光間隙,保留下部分神采。
這裡保留了幾處飛機遺蹟,當做主題公園。不少當地人來這邊野餐,還有新人在飛機旁拍婚紗照。繞過飛機遺蹟,我的下一站是克拉克博物館 (Clark Museum) ,離得不遠,準備步行前往。一路都是高爾夫球場般的環境,綠色緩坡此起彼伏,道路潔淨,四周散落著三四層高的軍人宿舍、醫療室、軍官別墅、俱樂部,還有一處體育館,貌似還在用,有些穿軍裝的人在裡面活動。
大概是維護得好,大半個世紀過去,這裡像是才建不到五六年的樣子。這也反映出當年美軍的後勤補給有多富有,建起的基地現在看起來並不過時,甚至歷久彌新。直到路過一處戶外吧檯,時光的力量展露無疑。也許當年無數美軍官兵在這裡喝酒泡妞打架,討論戰事,如今只剩殘垣斷壁,石板中裸露出鏽跡斑斑的鋼筋,只能從殘存的基本形狀裡依稀遙想當年旖旎。
–翻查資料得知,這座基地初建於1903年,其後規模逐步擴大,到1930s成為成為菲律賓地區最主要的轟炸機和重型轟炸機的起降基地。二戰期間,伴隨著菲律賓的淪陷,這個空軍基地也易手給日本空軍,直到1945年的1月才重新奪回。–
–克拉克空軍基地真正大規模的增長是在冷戰時期,又因為菲律賓極佳的地理位置,在越戰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軍事物資的運送方面。到了80年代,菲律賓政府和美國方面在基地租借的條件上來來回回的談判,始終難以達成一致,又加上1991年6月,附近的皮納圖博火山大規模爆發,整個軍事基地被火山灰掩埋,美國政府最後忍痛將軍事基地歸還給了菲律賓政府。皮納圖博火山大規模爆發後,美國人撤走,整個軍事基地都被火山灰掩埋,據說最深處厚達6米。菲律賓政府發動數以十萬計的附近居民將城市重新挖掘出來,條件是未來城市發展時,優先提供就職機會。–
本是計劃前往博物館,最精彩的部分卻發生在去程的路上,對此我相當滿意。慢悠悠晃到博物館時,差不多快接近閉館時間(在這邊大多數地方5pm就歇業),已然盡興的我,也沒太大興致,就沒進去了。
馬尼拉
前文有提,此行至出發,已經變成一場註定一個人的流浪。嘗試過做些計劃但未成功,也沒有約到同伴。
不過之所以旅行讓人嚮往,很多時候是因為總能遇到預期之外的美好。出發的那個深夜,在前往機場的地鐵上,熟悉的馬蜂窩鈴聲響起,卻非推送廣告,而是帶來意外驚喜。我在某篇馬蜂窩遊記下的留言或者是看到留言後發出的資訊,得到了回覆。
儘管馬蜂窩APP的私信功能用起來極為難受,當時的我卻是顧不上這些的。有位小夥伴在兩天後抵達馬尼拉,我們約瞭如果行程對得上,到時可以結伴遊玩。克拉克的探索有些單調,於是未在我計劃之內的馬尼拉被安排起來。
從克拉克前往馬尼拉非常方便,在克拉克機場與馬尼拉機場之間,有車次頻繁的P2P巴士。從克拉克出發,除了從機場上車之外,還可以在 SM City Clark 正門處上車。那裡有工作人員,不清楚時刻的話,直接問工作人員即可。
抵達馬尼拉機場之前,會在馬尼拉 Trinoma 停一下,就在MRT EDSA 站下面。車程大概不到2個小時,一路順暢,進入馬尼拉之後才開始堵。這裡要說下的是,馬尼拉的軌道交通MRT和LRT兩種中,直觀感受是MRT速度極其緩慢。
從EDSA站到United Nations 站,全程7公里才6個站的距離,谷歌地圖告訴我只需要12分鐘,但這MRT列車以慢過路旁行人步行的速度開著,生生花了超過40分鐘才到。不知道是那趟列車出現什麼故障,還是馬尼拉MRT本就這般不靠譜。如果軌道交通在你的行程之內,一定要預留出額外的時間,避免這種情況打亂計劃!
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到達馬尼拉,與前文提及的小夥伴碰頭。
酒店驚魂
臨時過來馬尼拉,在馬蜂窩上訂了當晚酒店。
白天除了太晒,遊玩順利。到晚上吃過晚飯,踩著走路太多發酸的腳抵達酒店,卻並未如預期那般,入住、梳洗、躺倒吹空調。前臺拿著我的護照查下了,告知沒有預定資訊,而且房間已滿。
???
就在此時一條簡訊跳進手機——
已至深夜,累到只想躺倒的我除了心裡想罵人還能幹嘛……坐下來,打各種客服電話。從馬蜂窩到攜程兩邊來回轉。簡訊中留下的聯絡方式居然是攜程的,聯絡過去他們表示並沒有看到取消記錄!再聯絡過去馬蜂窩,又表示不知道是什麼狀況,查詢後再回復。然後當然是沒有回覆的。既然是攜程的訂單,只能再問攜程。花了快半個小時,才幫忙重新訂了一個附近的房間。
意外的是,多說了一嘴打跨境電話好貴,攜程客服竟然在後期的補償上加了一筆電話費。
然而本以為換到另外一間價格更高的酒店是賺到了,大廳裝修考究、前臺彬彬有禮、門童熱情周到……到了房間的我,環顧一圈,呆若木雞,頸後發涼。
非常西式的套房,地板呈暗色,有交織條紋,因時間太久,磨損痕跡處處可見,我已經開始腦補濺上血跡的畫面;廚房的六孔煤氣灶臺,與無數美劇凶殺案現場並無二致;泛著冷光的刀叉擺在盤子裡,不知道被誰的手握過,以及握著幹過什麼;一臺碩大的電晶體式電視機,如一個黑洞裡在房間中央;陳舊的百葉窗把外面的海景和燈光隔絕在外,衛生間裡小塊方瓷磚已經泛黃……此刻犯罪現場、犯罪心理學、犯罪現場調查、絕命毒師、逍遙法外,甚至電鋸驚魂、吸血鬼日記等等各路名場面紛紛在我腦海中爆開。
更詭異的是——床後那面牆竟然還有一扇關著的門!鬼知道那扇門的背後是什麼!
遲疑了一秒鐘,這個點還換房間太累了吧。搬了張椅子堵住那扇奇怪的門,趕緊洗漱躺下,翻翻學習強國分分心。艱難入睡,次日醒來,一切如常,沒有奇怪的事情發生。
後來我將這驚悚的經歷與人分享,結果被吐槽就是電視劇看多了。
墓地
“死亡是墨西哥人最鍾愛的玩具之一,是墨西哥人永恆的愛。”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墨西哥著名作家奧克塔維奧·帕斯
還記得《007:幽靈黨》鬼魅神祕的開場,又或者《尋夢環遊記》中光怪陸離又讓人唏噓的異想世界。現實世界裡,這種與亡靈共舞的場景卻是真實存在的——著名的墨西哥亡靈節(Día de Finados 11月2日)之外,其實還有個擁有異曲同工之趣的節日——菲律賓萬聖節(Todos Los Santos 11月1日)。
這次菲律賓之行也誤打誤撞稍微感受了一點點菲律賓萬聖節的奇詭味道。當時我們從馬蜂窩列出的馬尼拉景點中挑選了幾處,華人公墓 (Manila Chinese Cemetery)便是其中之一。結束在聖托馬斯大學 (University of Santo Tomas) 的遊覽後(主樓雖對外開放,但只限於週一至週五,遺憾未能進去一睹芳容),我們決定前往距離較近的華人公墓 (Manila Chinese Cemetery)。
由於天氣太熱,在步行過去MRT的路上改了主意決定打車。可惜Grab無人接單,出租不見蹤影,最終坐了一輛小三輪。
這小三輪,那真地獄一般的體驗。你能想象在馬上2020年的今天,被迫毫無阻礙一大口接著一大口吸入濃烈有洶湧澎湃的,混合著柴油和汽油味尾氣的感受嗎?震耳欲聾的汽車轟鳴聲包圍著你,深黑色的尾氣不停噴薄而出,在視覺更進一步加劇了不適感。好在路雖堵,路程卻不長,很快我們抵達了馬尼拉北部公墓 (Manila North Cemetery)。這過程委實有些難受,以至於從車上下來,周圍已是遠離大馬路的寧靜民居,竟有些逃出生天的錯覺。
抵達時時已是下午四點半。墓園人少,安靜,漫步其中,說鳥語花香有點不合時宜,但整體氛圍真是悠然。夕陽斜照過來,那些花枝招展的各式墓地沐浴在陽光裡,一片祥和。從未曾想到,墓地除了肅穆、莊嚴,還能如這般,是安靜的,美麗的,溫柔的,。
–菲律賓人通常會在每年秋天的萬聖節和萬靈節為逝去的親人掃墓,他們會在墓地搭起帳篷過夜,並舉行各種娛樂活動,在歡樂的氣氛中緬懷親人。萬聖節和萬靈節這兩天,是菲律賓一年中墓地“人氣”最旺的時候。在萬聖節前一天,守墓人會將墓地及周圍道路打掃得乾乾淨淨,迎接掃墓者的到來。萬聖節前夜,許多民眾就陸續趕到墓地,搭起帳篷過夜。–
–掃墓的時候,菲律賓人不僅會為逝去的親人獻上鮮花和祭品,也會為自己準備食物和各種娛樂活動。在親人墓前,有人禱告,有人做飯,有人打撲克,有人彈吉他,甚至還有人唱卡拉OK,彷彿是在舉行熱鬧的家庭聚會。–
儘管墓地的設計有大有小,造型全憑墓主家裡人自由揮灑創意,但也是有些共通點的。比如多數墓地都保留有小塊空地,還有不少大型的墓地設計有長椅和石桌。萬聖節 (Todos Los Santos) 就在不久前,當時還能看到些許萬壽菊供奉在墓地前,也有散落在地面的花瓣。不難想象,這裡就在不久前,深夜裡燭光璀璨,萬壽菊鋪天蓋地,人們陸續過來為親人掃墓。禱告、大牌、喝酒、吹牛、當然肯定是會有人唱歌的。有幾個字不期然跳進我腦海裡——墳頭蹦迪。(此處缺少一個emoji表情)
說來也巧,後來在菲律賓國家博物館,剛好遇到了墨西哥亡靈節的主題展。萬壽菊、彩色剪紙、骷髏、各式卡翠裡娜形象,元素非常豐富。
差點忘記,此行我們的目的地是華人公墓 (Manila Chinese Cemetery) 呀。跟著谷歌地圖,在墓地群裡繞了兩個圈,皆是走到道路盡頭無法抵達。在這裡也不敢離開馬路,到墓地之間穿行。日頭繼續下沉,光線轉暗,周邊還有跑步鍛鍊路過的小哥、在墓地裡頭玩耍的小朋友們、聊天的主婦們,聲音或遠或近傳來,氣氛漸漸變得奇怪起來。
華人公墓 (Manila Chinese Cemetery) 自然是果斷放棄啦。其實周邊也有些華人墓,中文字配上有別於天主教風格的中國風造型,還是蠻瘮人的。趁著最後的日光,趕緊朝著大門走,氣溫已經降下來,就是蚊子不少。依然是乘坐三輪摩托,然後轉LRT,前往下個目的地——日落大道。
日落
十一月的馬尼拉,依然處於成色十足的夏季,日光燙人,悶熱難當,但日落卻不得不遵從大自然法則——我們早查過日落時間,從馬尼拉北部公墓 (Manila North Cemetery) 緊趕慢趕,抵達馬尼拉灣 Manila Baywalk 時,一場恢弘的日落已接近尾聲——下午五點半就日落,真是一點也不夏天啊。
儘管是尾聲,在無限寬廣的海平面上,晚霞厚重,鋪滿天幕,無聲而肆意地燃燒著,直至與黑暗徹底融合。
窺一斑而知全貌,足以想見此處的日落,在全勝時該是多麼氣勢磅礴。生生錯過,終究意難平,旅行總是帶著遺憾的……但這次不行!我曾在山巔、海邊、長途列車上,見識過足夠多,也足夠特別的日落。正是因為見過那些美好,才更心動於未曾體驗的全新風景。
再觀日落,被列入次日行程。次日的安排基本順利,甚至誤打誤撞之下,還有意外驚喜(請看下一小節)。
在日落之前,再度來到馬尼拉灣,靜候日落。和前一天鋪滿天空的赤紅熱烈相比,這天的日落似是有些平淡。天是晴的,日光是舒朗的,只是天色帶灰不那麼藍,太陽很亮不帶色彩。儘管海風徐徐,吹著讓人舒爽,但這樣的結果,加上前一天的高期待,失望不止一點點。不過這裡海面寬闊,有長長的水泥堤壩可以坐下休息。周圍不管是遊客,還是當地人,都極放鬆地要麼對著海發呆,要麼小聲交談著,有小孩子跑來跑去。這時候當然是選擇坐下來,喝著711買的冰鎮果汁,放空發呆或者是讓思緒飄來飄去,好好度過這一刻啦。
海浪重複著自己的節奏,對著防護欄不知疲倦地拍著,偶爾還會加點力氣濺點水花到堤壩上來。可以呆著看日落的海邊不少,這樣格局廣大,風景又簡單純粹的地方也是不多見的。真是個好地方啊,我這樣呆呆的想著,沒有注意到天空像是被傾注了魔法,開始發生變化。
光線開始變暗,日頭也收去了耀眼的光芒,從刺目的白色轉為溫柔的橙色。天色也是,前前的藍色之上,開始添上日落時分獨有的橙紅。一點一點,越來越濃。聯想到前一晚見過的絕美景色,我開始相信,今日可以復現。原來美景還是要來的,剛剛只是還沒到時間。
日頭每下落一分,天空的色彩就更強烈一分。時間在這時被加速,幾個海浪之間,日落便跌落至海平面之下。這時馬尼拉海灣的盛景才真正展現在眼前!光亮與黑暗、盛大與靜謐、濃烈與純粹,這些本該是矛盾的特質在這一刻變得統一起來。如此恢弘,如此磅礴,如此……讓人詞窮,還是看看錄下的延時吧——
不祥之地?
觀日落之前,在西班牙王城附近和裡面逛。黎剎公園、菲律賓國家博物館、聖地亞哥城堡等。其中國家博物館最好早點去,在十點開門前就到,最開始的一個小時人不多,逛著心情舒坦。如果是熱愛拍照,也能有無人的場景供慢慢拍。聖地亞哥城堡則是唯一一處收費的景點,風光還行,不過我對這類地標性的遺蹟興致不高,也缺乏相關歷史知識。
這段時間印象最深的地方,發生在教堂。首先去的是聖·高古斯汀教堂,大名鼎鼎的西班牙王城時期教堂,內部裝飾奢華繁複到極致。懷著怎麼都要到裡面好好瞧瞧的預期,行至門前,卻被無數在三十多度大熱天穿著華麗禮服的男男女女堵在門外,人家在舉辦婚禮。
於是折到另外一處大名鼎鼎的馬尼拉大教堂,居然依舊是在舉辦婚禮。不過這邊這場呢,還沒開始,而且還預留有遊客圍觀的座位。當時已經熱到快趴下的我,自然迫不及待趕緊坐下喝水休息。
人們走來走去,互相問候,到處都是亂糟糟的。然後音樂響起來了,沒錯,就是瓦克納那版婚禮進行曲。人群安靜下來,大家都坐好,目光投向座椅中間通道。音樂悠揚,在高高的穹頂下回蕩。婚禮嘉賓衣著講究,陸續從門口走過來,接受親友目光的祝福,走向前方禮臺。
儘管在各種電影電視劇裡看過太多遍這種西式婚禮,可在現場,光是這個開場就讓人忍不住想要落淚。賓客走完,一小段停頓之後,新娘出場了。妝容精緻、婚紗潔白,透過眾多後腦勺遙遙望去,美豔不可方物。
儀式持續進行,後來有個導遊帶著幾個人過來,在我們旁邊坐下。聽聞原來這個教堂,還是張柏芝與謝霆鋒舉辦婚禮的地方,在本地也是有極高地位的人,才能這裡舉辦婚禮。在微信群裡分享了下這個見聞,朋友們的吐槽是——不祥之地啊。
這裡當然不可能是不祥之地,婚姻的幸福與否終究是靠身處其間的兩人來共同決定。對幸福的嚮往,是所有人的追求。中式婚禮的儀式感,往往被各類瑣事衝擊得支離破碎,新人們對婚禮的感受大都是太累。而這種西式婚禮,感受則更為純粹。神父帶著大家朗誦聖經、祈禱,為新人送去祝福。宣誓環節更是隆重,神父說很多,新人們也跟著唸了很多,直到相互講出 I DO ,全場響起久久不斷的掌聲。
有好多次,神父講完,下面人們念著阿門,都是真正的淚流滿面。雖不懂他們的宗教信仰,也不知這精神力量有多強大。然而無須語言,無須懂得那些知識,依舊可以真切感受到現場人們對幸福的嚮往,以及大家對新人誠摯的祝福。
本來只是進去休息下,最後竟是圍觀完了整場婚禮。
結尾
如此囉嗦這麼多,其實這趟旅行並沒有玩到什麼,或者吃過何等美食,計劃要去的景點接連錯過,期待的活動無一成行。從常規意義上講,這趟行程未免空洞,甚至有點失敗。
然而“你卻不能跟任何人談論起任何事情。只要你一談起,就會想念起每一個人來。”霍爾頓·考爾菲德的話猶在耳邊,這短暫的幾日經歷,扔進記憶的玻璃罐裡,不多久就發酵得面目全非。
如前文所述,我動身出發克拉克之際,便是廣州開始降溫的當口。回來只覺涼爽,緊接著便陷入連綿不絕的感冒當中,如是,那稍不如人意的旅行便不再值得一提。
在被鼻涕和咳嗽包圍的世界裡,發酵的記憶被激發,我開始懷念。被暴晒的克拉克,吹著悶熱海風的馬尼拉,甚至前往墓地路上難聞的尾氣,都變得珍貴,值得想念。儘管當時我恨恨地問自己為何要出發。
留言
菲律賓對克拉克是有雄心的,計劃將其建成一座“國家行政中心”。包括中國在內,美國、日本、韓國等投資者都在關注其中的發展機會,尋找掘金可能。事實上,2018年底,中菲聯合宣告,中菲克拉克新城產業園框架開發協議,也為這座城市的未來一抹亮色。
但是從現狀看,那些美妙的夢想還遠未照進現實。目之所及,主幹道旁有零星的正在修建的大樓,更多則是盡顯落後。克拉克資源匱乏、經濟發展滯後,註定了在未來不短的時間內,都不會成為旅行熱門地。冷門也意味著旅行配套缺失,資訊不暢,組隊困難。
現在宿務航空正推廣的廣州-克拉克航線,動不動只要不到三百的價格,想必也會吸引不少像我這樣想來場說走就走旅行的遊客前往。
如果你剛好要去,又未找到同伴,可以在這篇遊記下寫下出行計劃(時間),或許剛好就找到了同伴也說不定呀。(馬蜂窩曾有相應的結伴板塊,如今已了無蹤跡)
祝好運。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