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平成天皇即將退位,5月新天皇繼位後就要改元。
日本的平成時代可以說就是90後的我的成長時代,生長於廣州地區的我們,從小就是看Tvb的日本動畫片長大的,可以說深深地被日本文化薰陶。其實日本的動漫文化對於自己的成長軌跡的文化衝擊還是挺大的,在還沒懂事的時候,會很單純地喜歡他們的文化,憧憬著他們的生活方式。長大後,看了一些日本影視作品,對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也算有了一些新的認識。所以,總而言之,日本這個國家對於我來說雖然談不上熟悉,但絕對不算陌生。在3月中旬,平成年最後的小尾巴里與兩位好友一起踏上了這趟鄰國文化體驗之旅。
第一次國外自由行做攻略真的很痛苦😖,好幾個晚上看攻略看到晚上一點多。看了很多攻略都說日本交通複雜,當時看到他們的地鐵線路圖真的被嚇到了,心想日本的地下空間是不是都被挖空了。日本土地面積小,他們的空間利用率極為高,記得以前看過一個記錄片就是說日本的下水道,被贊為“地下神殿”。他們的水井蓋也是一道風景線,在日本的每一座城市、每一個小鎮都有著獨一無二的井蓋,圖案設計五花八門,雖然是小小方圓,日本各地政府都絞盡腦汁為井蓋大做文章。據說全日本有1540種圖案不重複的井蓋。或許,“尋找不一樣的井蓋”也可以成為旅行中的一大樂趣。


對於只有六天五夜的我們當然沒有時間體驗這種樂趣。只有六天的時間要從關東去到關西時間很有限。但是好好制定路線計劃,還是可以兩邊走。雖然一次旅程很難全方位地感知一個國家和民族,但此行帶給我的衝擊和體會也很滿足。第一次去,我們首選了幾個經典的城市,東京鎌倉京都大阪。
第一天,東京
抵達成田機場已經是晚上了,飛機上填好入境申報單,然後下飛機後就可以直接辦理入境手續。給我們做指引的工作人員,辦理指紋錄入的工作人員都是兩鬢斑白的老人,雖然無從知道他們的具體年齡,但是他兩鬢的白髮,臉上的皺紋確是日本這個老齡化社會國家帶給我的最初記憶。
日本的軌道交通很發達,基本各種列車就能去到全國各地,但是這種發達程度對於來到陌生環境的我們卻是一個挑戰。抵達機場後就開始困惑要怎麼坐公交去酒店


。第一次接觸日本的列車,各種不熟悉,以至於上車後很慌,很怕坐錯車。

日本自由行,交通攻略是一大頭疼事,因為路線太多選擇,而且每個選擇的時間花費都不一樣,綜合考慮的事情比較多。日本為觀光旅客提供很多種交通套票,要不要買這些套票更多取決於每個人的行程路線。如你要關東關西往返,買jr套票還是比較划算的。但如果你關東進關西出或者關西進關東出那就沒必要買了。建議先在國內用案內換乘搜下要到達的目的地的費用大約是多少,然後綜合考慮選擇相應的套票。因為我們這次呆的時間不長,主要都是用西瓜卡解決。原本以為在東京可以買到地鐵套票,可惜我們住的地鐵站附近不是大車站沒有這種套票出售,建議有需要的朋友網上購買,省的要用時候再去找。
從成田機場到東京市區我們計劃搭乘的是Access特急,因為對比了一下感覺這個價效比比較好。但是真的計劃趕不上變化,一下飛機人就懵了,然後糊里糊塗地坐上了skylinner,刷了西瓜卡進站後,上車後不久被要求補票,然後又懵了?補完票我們三人在困惑中順利到達了東京。後來跟民宿老闆瞭解後,原來我們坐了指定席,所以要補票。

日本人真多花樣,不僅是不同公司運營,不同種類列車,還分普通 特快 特急等各種列車,又制定指定席與自由席,所以上車前真的要好好看清楚,區分清楚上車的站臺。

東京住宿點,沒有選擇繁華熱鬧的新宿站而選擇了一家離東京塔很近的民宿,這家新開的民宿在一群居民樓中,周邊很安靜。房東是會中文的小哥哥,給我們提供很多幫助。喜歡居住安靜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在攜程搜下面的名字。

第二天,東京市區
東京塔以巴黎埃菲爾鐵塔為範本而建造,高332.6米,屹立在芝公園俯視整個東京區,白天與黑夜散發出不同的魅力。

燈光顏色隨季節變化,夏季為白色,春、秋、冬季為橙色。

淺草寺是很多旅行團必去之地,作為東京最古老的寺廟,淺草是東京的發源地,寺院的大門叫“雷門”,是日本的門臉、淺草的象徵。雷門正門入口處左右威風凜凜的風神和雷神二將,鎮守著淺草寺。雷門最著名的要數門前懸掛的那盞巨大的燈籠,遠遠可見黑地白邊的“雷門”二字,赫然醒目,著實為淺草寺增添不少氣勢。

遊客在淺草寺抽籤,先搖籤筒,搖出號碼後,根據號碼去找籤文。籤文是一首中文詩,上有日文解釋。人們抽到大吉籤後便高興地帶回家,若抽到不滿意的籤就將其繫到旁邊的鐵架上以求逢凶化吉。

道路兩側是一排排自江戶時代延續下來的大小店鋪,這些吉祥物品的商店排列成行,出售日本最具特色的物美價廉的日本小禮物和各式各樣的旅遊紀念品、民間工藝品、和服以及日本人喜食的小吃等。

午餐去了一家叫今半別館的壽喜燒店,店裡的服務員都是老奶奶,餐單主要以吃壽喜燒為主,我們點了兩份牛肉簡餐。日本的牛肉味道真的很好,加上鮮鮮甜甜的醬汁,超級開胃。以前以為韓國的醬菜做得比較出色,沒想到在這裡吃到的小菜也好好吃,第一次吃這種果紅色的爽口小菜,完全出不出是什麼,後來到了京都看到錦市場才售,才知道原來這個小菜了醬茄子。作為廣東人,還是最歡廣東的藥膳湯,日本的醬湯味道真的很奇怪


仲見世出售多種土特產和吉祥物品。最前面的金色物品是日本鞋形狀的護身符。鞋是家業與商業的繁榮、家庭與財產的安全和旅途平安的吉祥物。

飯後前往明治神宮,明治神宮佔據了從代代木到原宿站之間的整片地帶,是東京市中心最大的一塊綠地。過了橋就能看見神社的入口鳥居了。鳥居是神社的象徵,也是入口,一個神社可以有好幾個鳥居,在明治神宮,如果從這條路線走的話,到本殿需要經過3個鳥居。鳥居多少和大小決定了神社的規模和地位。從這方面看明治神宮還是屬於地位比較高的神社啊,進去之後就是要走一段路,要走上幾分鐘,路的兩旁都是高大的樹木,夏天來這裡避暑挺不錯的,但是沒有陽光的時候就覺得特別陰森。一路上遇到很多外國人蔘觀,是因為明治天皇名聲在外的原因嗎?

這裡陳列的都是日本清酒的酒罈子。這些酒罈子是全國各地的酒廠供奉的。

在清酒的另一邊又是別一般風景。陳列的是古老的葡萄酒產區的各個產酒公司供奉來的。因為明治天皇積極推進西洋文化,所以喜歡葡萄酒的人越來越多,於是供奉的人也多了。不過清酒才能代表日本啊。

穿過酒罈區域後會有一條岔路,往左走可以看到一個高大的鳥居,是去正殿的路。這個鳥居要比第1個鳥居看上去大一點,其實這個鳥居還是日本最大的木製鳥居,聽說造這個鳥居用的木頭是從臺灣進口的檜木。這是第3個鳥居,過了這個鳥居就能看到正殿的門了。
日本進神社寺廟之前都要洗手漱口。細心觀察,日本人蔘拜神社和寺廟不一樣。他們首先要鞠兩次躬,然後拍兩次手之後把願望說給神仙,然後再鞠一次躬。

繪馬是日本人許願的一種形式,在一個長約15釐米高約10釐米的木牌上寫上自己的願望、供在神前,祈求得到神的庇護。繪馬上的圖案最初是馬,後來圖案也越來越豐富,比如12生肖的圖案。但為什麼叫它繪馬?後來瞭解才知道原來日本人自古就把馬當做神的交通工具來信奉,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供奉活馬,所以後來逐漸使用起如土馬、木馬這樣具有馬的形狀的東西代替活馬,平安時代之後就出現了把馬畫在板上供奉的習慣。

表參道是東京著名的購物地之一,以表參道地鐵口為起點,到神宮橋交叉點的一段長長的道路,兩邊有很多世界一線品牌和著名潮牌店,附近還有很多小巷,小巷裡面很多特色日本本土年輕潮牌店,來到這裡就是吃吃吃,買買買的節奏。喜歡逛街的人真是可以從早逛到晚,對於不瞭解潮流,不愛逛街的我來說就沒有特別吸引我之處。

來得有點匆忙,沒有細細地去逛每個街頭。吃貨只在吃的路上,哈哈哈。

超大顆章魚燒,是真的有章魚🐙的章魚燒,忽然覺得自己在說廢話,因為在家這邊吃到的章魚燒是沒有章魚的。哈哈哈……

晚餐去了一家專門做蛋包飯的餐廳,有各式蛋包飯,千層麵。獨特之處是蛋皮只用蛋白製作,充滿細膩的氣孔非常輕盈,配上這個牛肉醬汁真的好好吃。超大份,一個人一份都吃不完,那個鬆餅超甜,但是蛋味很香,不愛甜食的我吃完飯包飯已經吃不下這個甜點了。

第二天,鎌倉。
原本第二天行程計劃去富士山,很可惜天氣實在不好,聽說天氣不好,基本就看不到富士山,如果去到看不到會很掃興吧。後來看到小紅書有介紹說在鎌倉的海灘也能觀賞到富士山,就馬上改行程去鎌倉了。
鎌倉名聲大噪就是因為《灌籃高手》吧,有《灌籃高手》情節的人朝聖之地。我們先前往新宿站,然後新宿西出口站,按箭頭指示找小田急線,然後購票處位於小田急百貨的二樓,乘電扶梯上二樓就能看到,然後前臺會有中英文服務,告訴服務員買新宿往返鎌倉套票,裡面就含新宿鎌倉往返的票和藤澤往返鎌倉之間(江之電)。江之電都是一天內可以免費乘坐,售票員會給一個時刻表給你,上面有相應班次的時間和站臺。我們當時是週末的時間表,背面是週一至週五的時間表。

鎌倉站,長谷站,鎌倉高校前站,江之島站是幾個比較值得玩的站,我們主要去了鎌倉高校前站跟江之島。鎌倉高校前站就是著名打卡點,很多女遊客穿著校服拍照,要拍出動畫那個效果的照片不容易啊,畢竟人多,還要湊巧有火車經過,等拍照都要花不少時間。其實個人覺得在那裡拍照還挺危險的,一個大斜坡口下,會有來往車輛經過。往坡上走就是鎌倉高校和一個住宅區,過馬路對面就是湘南海岸。鎌倉高校與江之島離得不遠,後來我們在找吃的時候原來就在這兩個地方繞了一個圈。

江之島,靠橋連著的一個小島,四周環海,可以眺望整個鎌倉,天氣好還能看到富士山。呵呵,很可惜嘛,我們就是天氣不好,什麼也沒看到,而且天氣挺冷的,沒有太陽照射的海面真的很蒼涼,建議夏天去鎌倉會比較好。看到有很多新建的海邊旅館,但感覺三月份沒怎麼營業。江之島給我感覺像廈門的鼓浪嶼,但其實鼓浪嶼的建築風格比它更好看,江之電感覺就像臺灣的瑞芳火車,個人覺得臺灣瑞芳火車更有意思,起碼在吃這方面就好太多了。鎌倉感覺沒什麼吃飯的地方,景色也沒有特別美,基本一天就能逛完。

走在鎌倉的住宅區中很安靜,感覺一排排住宅都沒人居住的感覺。路上也沒有見到特別多的日本人,大概鎌倉是一個給人度假的地方吧。

在江之島那邊有個做魷魚薄餅的店,具體名字叫什麼不是很清楚,一種餅,然後用魷魚或者墨魚壓做而成,自動售賣機點餐,然後老闆再現做。薄薄的脆餅充滿海鮮味。

回來的晚上就前往品川坐新幹線到京都。新幹線購票處有翻譯機,所以不用擔心語言溝通問題,我們買的是自由席,比指定席要便宜很多。哈哈,其實真沒必要買指定席,反正都有位置坐的。
從東京到京都坐新幹線就兩個多小時就能到達,不知道為什麼,我感覺到我們國家的高鐵要比新幹線穩,新幹線快起來有點晃。不過日本在人性化這方面還是做得比較好,他們會在靠窗邊位置上設定掛鉤,畢竟冬天的日本還是挺冷,進入車廂有暖氣,所以有掛鉤就能方便旅客掛衣服。日本的火車便當真的好可愛,這種便當文化在坐新幹線的時候可以好好體驗一下。日本人在包裝設計上真的絕了,無論吃的用的都會被他們的外包裝所吸引。建議行程時間充裕的朋友還是選擇白天乘坐,畢竟晚上漆黑一片沿途風景都看不到。
第二家民宿在airb&b上預訂的,一家新營業不久的公寓,位於四條河源町,八分鐘到地鐵口,步行可到祇園、錦市場。

第三天,京都。
京都又名平安京,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蹟,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第一次來日本,一定要去的城市之一。京都著名的景點基本就是神社、神閣和古寺名剎。感覺京都是“中國化” 極深的城市,許多店鋪的名稱上仍然有漢字的痕跡。由於受到中國的影響,最初平安京在仿照中國城市建設時,分為東西兩部分時,西側的右京仿自長安,因此稱為“長安”,東側的左京仿自洛陽,故稱為“洛陽”。然而,右京的“長安”地區由於多為沼澤地未能順利開發,最後實際的市區只有左京的“洛陽”。現在圍繞京都站分為上京區下京區,呈長方形,街道縱橫,對稱相交,形如棋盤,路的名稱也很可愛,在京都,人們把地名串成歌,以便記住。
《丸竹夷》
丸竹夷二押御池 
姐三六角蛸錦 
四綾佛高鬆萬五條 
行囊錢聲魚之棚 
通過了六條三哲 
過了七條就是八九條 
直到十條東寺為止
這首老的童謠的地名是從北到南,一行是一條從西到東的大路所包含的地名,這樣的大路有十條。(京都的地圖看上去好像一個大方格被割裂成很多的小方格,路都是筆直的)。這個童謠也曾經出現在柯南.《迷宮中的十字路口》劇情中。這個劇場版出現了京都很多著名的景點,街區。看過的朋友來到京都都會找到熟悉的場景。
京都的景點基本坐公交或者住城中心步行也可到達。京都我們只呆了兩天,第一天就在上京區周邊遊玩。住在四條河原町,距離錦市場,京極市場都很近。清晨一早就去錦市場覓食,錦市場是京都的後廚房,悠閒地逛著京都後廚房。
章魚頭裡面塞著鵪鶉蛋,味道甜甜的。

肉質鮮美,口感紮實的烤蝦。


無糖豆漿。

烤鰻魚。

SNOPPY專營店,SNOPPY粉逛到不想走的店,每一樣東西都很精美。超可愛。

我發現我超愛日本的醬菜,看著就好想吃。老人家口味,哈哈哈。

這個好像就是那天在東京吃到的那個醬茄子。

錦市場還有各類海產跟特色伴手禮。

逛完錦市場就步行到衹園,衹園是指從八阪神社、鴨川到東大路通之間的區域,是京都傳統的繁華街區。這裡出名的原因是有舞伎和藝伎出沒,其中衹園甲部為京都規模最大的花街,有時可以在花見小路上看到她們的身影。衹園一帶有很多茶屋和料亭,傳統建築和有趣的小店十分值得駐足,是夜生活的好去處。八阪神社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賞櫻之地,裡面有一大片的櫻花園,但是我們來得不是時候,很多都還是光禿禿的一片。神社的舞殿上掛著無數的提燈,據說晚上開燈的時候會非常的漂亮,原以為晚上再過來一次,後來還是買東西去了,感覺有點可惜。

花見小路,是日本古老的花街,這裡保留了江戶時期的民宅建築,道路兩旁林立著許多高階料理亭。感覺白天看起來沒什麼,到了夜晚才是真正的開始。

京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店——壹錢洋食,裡面都是一些標籤,浮世繪,彩玻璃,還有一些掛畫,一整牆的阿童木。桌子邊上還有寫著日本女明星名字的人偶陪坐,看起來有點恐怖的人偶。

店裡只售一種產品,這個類似煎蛋餅的東西。裡面加了各種食材,蝦、牛肉碎、雞蛋、海苔、京蔥、蒟蒻,紅生薑、竹輪等,再配上京都祕製燒汁,醬料是偏甜的,我覺得裡面加了蒟蒻十分豐富了口感,忽然覺得簡單的雞蛋餅也可以做得那麼好吃,讓我感到很驚豔。

在去往清水寺的路上的隨拍。

清水寺,清水商業街,三年阪二年阪等基本都在一片區域。清水寺基本就是在最高點,一路上坡下坡就能走到清水寺。二年阪從北面的高臺寺往南延伸至二年阪,一路保留了古老町家建築,還有各種日式小吃店,和風雜貨鋪,宮崎駿動畫周邊的“橡子共和國”,玩偶店、和服店。

天氣一直陰雨連綿,最後登上清水寺時候,天空才開始放晴。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春季時櫻花盛開,秋季時紅楓颯爽。可惜,我們來的時候不是當季,完美錯過。清水平臺由於在維護,所以也沒看到新一跟小蘭kiss的名場景,甚是可惜。

從清水寺可以鳥瞰京都及周邊街巷建築,沒有高樓大廈,只有安靜舒適的小平房。

落日的餘暉灑進來,好像一轉眼就是千年。

含苞待放的櫻花,等待著春日來臨的綻放。

傍晚時分,路邊的燈開始慢慢亮起來,似乎這時候才夜京都在慢慢甦醒。清水寺在夜晚燈光的映照下應該會更加金碧輝煌。

八橋,一種經常出現在漫畫裡的京都特產。西尾家主被《三河國八橋》這個故事打動,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就製作橋形的米粉並將其取名為“八橋”,這就是店名的由來。

沿路返回鴨川,晚上的鴨川,兩旁燈光點點的餐館林立。先鬥町與鴨川河道平行,從河原町延伸到三條,裡面是大大小小的居酒屋、酒吧、餐館。東面的餐館臨水,可以邊吃料理,邊觀景。

我們選了一家柚子火鍋店,湯底是用柚子熬製,醬汁也是帶有濃濃柚子味,還有香香的柚子酒。酸酸的柚子湯底配上牛肉、雞肉,十分開胃,再粘上微辣的柚子醬,十分清爽的火鍋。感覺日本吃的青菜都是我們這邊配菜。

第四天,京都。
從民宿前往伏見稻荷神社,我們選擇地鐵前往,把行李寄存地鐵站的時候遇到一件很暖心的事情。因為寄存箱剩下的箱子都是小格的,我們有個大箱子放不下,當我們正納悶的時候,一位老伯伯走過來,熱心的指導我們去另外一處寄存,然後那裡比原本要寄存的地方還價格還便宜。當我們發現不夠零錢時候,他又帶我們去換零錢,然後怕我們不認識路,又帶我們返回。在國外遇到熱心幫忙的人兒總會特別感恩。日本人外表看起來都很冷漠,骨子裡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要給別人造成麻煩,但是經過幾天的觀察,問路求助這種事情,他們還是會很樂意幫忙。
伏見稻荷神社,京都必去的打卡點。在神社裡,有各式各樣的狐狸石像,因為狐狸被視為神明稻荷的使者。狐狸臉形的繪馬是這裡的一個特色。

這裡最出名的要數神社主殿後面密集的硃紅色“千本鳥居”,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景觀之一了。

走進千本鳥居,老朽褪色的暗紅色牌坊和光鮮亮麗的硃紅色牌坊密集地交織在一起,透過陽光的照射顯得格外壯觀迷人。

去往伏見稻荷神社的道路兩旁,有很多美食店及精品店。
豬年的手工擺設

鯉魚旗擺設,日本的男孩節,家裡有男孩的,家裡都會掛鯉魚旗,祈禱家裡的男孩早日成才。

隨處可見的狐狸圖案。

無處不在的軌道列車。

日本隨處可見的自動販賣機真的很方便,還有各種卡通造型。

果汁味超濃,日本的便利商店感覺到處都是寶藏,布丁 酸奶 雪糕都好好吃。

鴨川是京都的母親河,整條鴨川河上據說有上千座橋,樣式統一。岸邊情侶成群,也有著情侶河之稱。

河上鴨川旁是對京都人最重要的一條休閒大道,看書,遛狗,慢跑,野餐,人們近可看水面上的飛禽,身邊的櫻花,兩岸楊柳依依,河水清淺。河岸是用古樸的大塊岩石鋪砌成,淺淺的流水,水上的飛鳥,鴿子及各種鳥類在頭上盤旋,在日本經常會聽到烏鴉的叫聲,這與動漫中冷場頭頂出現烏鴉及冒號的情節相吻合。

穿著和服的日本少女在納涼,晒晒太陽,看看景色,還有少年圍在一起拿著吉他唱歌。要是河岸兩邊的櫻花開了,坐在岸邊賞櫻花,感受著春日的愜意與美好。

缺少櫻花襯托的大阪城天守閣顯得蒼涼威嚴,外五層內八層,周圍環繞著堅固的城牆和護城河。

大阪城天守閣是十六世紀由豐臣秀吉在石山本願寺舊址上建造。為了建造大阪城,他命令全國的諸侯都要參與興建工程,許多護城河及城郭的石塊也是由各地諸侯所捐獻而來,並且在三年內動用了數十萬名的勞工,以其辛苦的血汗建造而成。整個大阪城的建築結構共分成內城、中城與外城,雖然經過戰是內外兩道護城河以及兩道高大的石壁至今仍然儲存完好,只是從殘存焦黑的石壁仍可懷想當年德川與豐臣交戰時的慘烈情形。

5個世紀過去了,和平的平成年代,城外已是高樓大廈,沒有爭城奪池的殘酷戰爭,如今的大阪城天守閣更是大阪人精神上的寄託。世界和平或許是當今最大的心願。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