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圖:大阪天守閣眺望景

趁著端午假期,趕緊休個年假,就飛往日本關西來了個八天的自由行。因為一直很想去高野山,便約了個學佛的朋友。朋友在高野山之後就先回國了,剩下的行程便是我獨自一人的自由行。總體下來,也算是極其粗淺地感受了一下日本的文化。

行程

6月8日-6月10日上午,大阪;
6月10日下午-6月11日上午,高野山;
6月11日下午-6月12日,京都;
6月13日,奈良;
6月13日晚-6月14日,京都,
6月14日晚-6月15日,大阪。

6月8日,大阪

決定去日本之後,我便開始搜尋機票,沒想到福州-大阪往返,廈航才2240元,感覺撿了個大便宜哈哈。去程MF835,回程MF836。看商旅縱橫上面的評價,普遍是評論去程晚點嚴重,回程還可以,結果這次我的行程居然反了過來,去程只延誤了十幾分鍾,回程延誤了1小時45分鐘。
廈航你說你延誤就給我延誤滿兩小時啊摔!交行的延誤險也沒有擼到,很生氣!

13:35的飛機,由於本人時間沒算好,10:30就到機場了,用龍騰進了國際休息室,蹭了頓午餐。福州長樂機場的國際休息室是最近剛剛裝修的,所以給人感覺還不錯,還有一個剛修建的廈航貴賓休息室,可惜進不去。天合聯盟或者廈航的貴賓可以進去體驗下,網上對這個休息室的評價還是不錯的。

難得有熱食。

這個20寸的行李箱就是血的教訓,大家如果出國還是應該帶大一些的。

找到一個隱祕的角落,有躺椅,可以躺著。

在值機辦理託運的時候,排在我後面的是一位年齡四十左右的女性,第一眼看上去,就感覺跟中國人有點不太一樣,但又說不出來,我當時就猜她應該是日本人,後來看她辦理值機的時候拿出日本護照,我果然沒猜錯。

日本時間17:22到了關西國際機場,先坐擺渡車到主樓,下了電梯就是一個巨幅的馬里奧大叔在迎接大家。

由於朋友的飛機比我晚半小時,我便在馬里奧大叔的注視下填寫入境卡里面的酒店地址,以及觀察過往的行人,期間大概有三波旅行團過去,很是熱鬧。

日本跟其它國家不太一樣,入境不是蓋章,而是貼一個貼紙,說實話,還挺好看的。聽說這個貼紙故意這樣設計,也是為了激勵遊客多來日本(那為什麼簽證還是要旅行社代辦)。

說到章,當時還納悶為什麼國內海關不把出入境章蓋在日籤右邊這一頁,而是蓋在了之前的地方,後來才知道海關這麼做是有深意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到上陸許可上面的只剩一半的章,那個是免稅店蓋的騎縫章,他們要把小票用訂書機定在護照頁上,或者用透明膠黏在上面。感覺被他們這麼搞一下,護照都快廢了。

出關之後便是趕緊上樓去排隊領預約的ICOCA卡,如果不預約也沒事,可以現場購買,預約只是減少溝通的時間,ICOCA視窗是有中文工作人員的。
相關介紹可以查閱JR西日本網站://www.westjr.co.jp/global/sc/ticket/icoca-haruka/。

ICOCA押金500日元,這裡強烈建議購買はるか(HARUKA)優惠券,從關西機場-天王寺只要1100日元,而且速度飛快。還有一點,既然在關西機場購買ICOCA卡,強烈建議大家選擇機場獨有的紀念版,有風神雷神與HelloKitty兩款,就當做500日元買了個紀念,反正全日本都能用,我在預約的時候,直接選擇了風神雷神卡面。

(注意左下角那個Japan Endless Discovery,大部分免稅店都有這個標誌)這個風神雷神圖案取自京都建仁寺的屏風,具體到京都那邊再寫。

接著是關西機場的會員卡,這個卡在每次離開關西機場的時候可以累積點數,國際線在出關後登記點數,一次20點。機場免稅店大部分打九五折。我就用這個卡在機場優衣庫打了九五折。

申請網址://www.kansai-airport.or.jp/kc/

由於通過ICOCA購買的はるか(HARUKA)是散座,也就是自由席,意思就是有位子就可以坐,所以最好要提早排隊,不讓只好站著了。我從機場去天王寺的這段行程就沒有搶到座位。

所以只能看著裡面的乘客發呆…
大概35分鐘就到天王寺了,這就算到了大阪城裡,看著各色人流,還是有點興奮的。

如果聽不懂日語或者英語報站名,這邊還有一個貼心的編號,像天王寺是M23,英文報完Tennoji之後,還會報M-twenty-three,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這個御堂筋線,我一開始老是錯讀成御筋堂線,還有那個道頓崛我老是錯讀成道崛頓…

第一晚住了個溫泉酒店,叫花乃井,還不錯,可以免費泡溫泉。在阿波座附近,地鐵阿波座站出站走一點路就到。

湯元花乃井スーパーホテル大阪天然溫泉

這個解釋還是很有意思。

放下行李之後便跟朋友去覓食了,隨便走便走到一家拉麵店,店主挺熱情,詢問能否刷卡之後,其表示不行,便取錢之後再進入。點了碗招牌拉麵,味道還可以。

可能發現我兩是中國人,特意用了這種很有特色的碗。後來發現吃的這家叫做“金久右衛門”的拉麵店在大阪還是挺有名的。我朋友之前還吐槽,為什麼日本的街邊小店還這麼貴,結果這根本不算小店啊哈哈哈。
吃完後泡個溫泉就結束今天的行程了。

6月9日,大阪

今天一天用到了大阪周遊卡。大家可以直接國內買好,或者到了日本再買也行。這個券還是挺合算的,大阪市內電車、巴士免費坐,還有很多免費景點,像是通天閣,天守閣之類的著名景點都免費了。一日只要2700日元。可以看官方網站的介紹://www.japan-osaka.cn/osp/ch/。

一日券在第一次使用的時候,票券過完閘機,便會被印上第一次乘坐的交通工具位置與時間。後續再使用的時候,只要把票券過一下閘機就可以了。像我這張,便是6月9日8:23第一次從阿波座站上車。

首先是通天閣,看過柯南的想必對通天閣不會陌生,在去通天閣的路上會經過道頓崛,那個格力高的標誌非常醒目。

這個顯眼的格力高標誌


滿滿的中二氣息。

在去通天閣的路上,我看到有一個角落,一群日本人圍在一起,剛開始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個工作人員假扮的熊貓人偶,一群人就興奮得不行,一直在說パンダ、パンダ(Panda,音似潘達)。
當時作為一箇中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哥哥我在中國都看膩了哈哈哈。

心齋橋
對熊貓興奮不已的日本人

通天閣可以算是大阪人的精神寄託了,也算是大阪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通天閣是位於日本大阪市浪速區惠比須東1-18-6的一座展望鐵塔,塔高103米(塔身100米,天線3米)是大阪的地標之一,也是日本的“登入有形文化財”通天閣的意思是“通往天空的高聳建築物”命名者是明治時期的儒學家南藤澤嶽。設計師是內藤多仲,竣工年份是1956年(昭和31年)。在通天閣建成的第二年即1957年(昭和32年)塔的側面增加了日立公司的巨幅廣告。”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通天閣是位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市浪速區新世界商業街的一個瞭望塔。為日本的登入有形文化財產。具體地點是大阪府大阪市浪速區恵美須東1-18-6。

通天閣這個名字的意思是“直通天空的高建築物”,命名者是明治初期的儒學者藤澤南嶽。通天閣是由建築師內藤多仲所設計,他也是東京鐵塔的設計者。現在的通天閣完成於1956年(昭和31年),是第二代通天閣。塔高100米,含避雷針的話則有103米。由350噸的鐵材建成,為一大娛樂設施“新世界”的象徵。利用內國勸業博覽會留下的廣大土地,同時也是大阪政界及財界主辦的計劃,鐵塔的規模可謂盛大空前。[1]塔上有電機大廠日立的廣告。

第一代通天閣
第一代通天閣建設於1912年,外觀仿照巴黎埃菲爾鐵塔建設。設計者是設樂貞雄。建設費用約9萬7000日圓。1943年2月13日,當時吉本興業持有的第一代通天閣雖已被大火燒燬,卻停止重建,而被大阪府廳以“獻納”名目拆除,所得的原料被投入軍工生產中。”
以上摘自維基百科。

2025年世博會又要在大阪舉辦了,所以大阪處處都是EXPO2025展望的廣告,大阪曾在1970年舉辦過世博會,這次由於行程沒有安排世博園,就沒去看那個迷之太陽塔。期待2025年大阪再搞出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東西出來。

此太陽塔圖是我百度搜的,就感覺是很迷惑啊。

通天閣比較奇葩的一點在於你不能直接在地面登塔,遊客必須先下到地下一層,買票之後再從地下一層坐電梯上去。之前沒仔細看大阪周遊券,裡面寫的週末是不能用此券免通天閣門票的。
但是在買票的時候,售票員小哥還是給我免費了,他指了一下週末不能用,然後又給我刷了一下條碼,我剛開始都沒意識到免費,跟朋友兩人走到電梯裡面還在討論是不是上去之後要補票…

電梯先把遊客載到第二層還是第三層,這邊我有點忘記了,到了之後會先過一個拍照的地方,如果你覺得拍的照片還可以,在後面話600日元可以把這個照片買下來。我向來對拍照不是很感興趣,所以就沒要,而且兩個男的照片有什麼好留戀的…
工作人員先問我來自哪裡,我說China之後,馬上切換漢語模式,說了一句“歡迎”哈哈,非常熱情。弄得我後面不買這個照片都有點不好意思了。五月我去華山的時候,下山的纜車也是這個套路,沒想到在日本又遇到了。

通天閣共五層,頂層是展望臺,遠眺大阪的景色,還不錯,大阪觀景最好的地方是梅田天空大廈,可惜這次行程時間沒算好,改成去泡溫泉了,如果用大阪周遊卡的話,在18:00前去天空大廈是免費的。

遠遠看過去,大阪的天空還是很藍,很漂亮。在通天閣裡面有格力高專賣店,裡面有一些限定口味的格力高,還有福神饅頭。可以買來嚐嚐,也不貴。

格力高旗艦店裡巨大的袋子與福神饅頭。饅頭的外包裝被我拆了…味道還可以。

參觀完就到中午了,回到道頓崛,跟朋友兩人想要嚐嚐蟹道樂。

早上經過的時候拍的,當時還沒營業。中午來的時候,發現還要等,要等40分鐘,大概13:30才能吃到,就因為吃這個,整個下午的旅遊時間被打亂了,導致大阪周遊卡沒有充分利用。

我們兩人點的是8640日元(含稅)的花鳥套餐,加一杯烏龍茶,一壺清酒,總共9558日元。後來我看其他遊客好像都不是這麼吃,我才知道會不會這個只是一人份…好尷尬。兩人隨便吃了一下就走了,說實在,沒有很好吃,量太少(不過可能是點錯了)。

吃完順帶到上方浮世繪館逛了逛,周遊卡免費景點之一,館不大,看看浮世繪就出來了。

接下來是大阪城公園,同樣的周遊卡免費。包括外圍的兩座櫓、一座焰硝藏與天守閣,櫓就是炮臺的意思,焰硝藏就是火藥庫。

大致參觀一下,瞭解當時是怎麼防守的。

遠眺天守閣。

每隔一段時間就有飛機飛過公園上空。

登到天守閣頂層的時候,剛好拍到上帝之光,iPhone 7p拍的有點渣。

公園裡的鴿子都不怕人。在我面前走來走去,我坐在椅子上發呆,覺得很安逸。

繼續走,坐地鐵到了新大阪站,本來想去梅田天空大廈的,後來看下時間來不及,就放棄了。
在附近吃飯。

今晚住道頓崛的假日酒店,所以吃完就回到那邊了。打算先休息一下再去泡溫泉,大阪周遊卡可選的免費溫泉有兩個,一個是天然溫泉 浪速之湯,一個是天然露天溫泉 SPA 住之江,這次我們選的是浪速之湯,坐堺筋線到天神橋筋六丁目,走一段就到了。

日本的溫泉都是裸泡,據說是因為神道教信仰,他們覺得水是非常乾淨的,而衣物等東西不淨,如果穿著下水,會有汙染。這個溫泉很不錯,有一個按摩池,適度的水流打在腳底湧泉穴上,非常酸爽,精神壓力一下就減輕了。

還有爸爸帶著女兒來男士這邊泡的,剛開始我是很驚訝的,不過看周圍的日本人都習以為常,我也就無所謂了。

6月10日,高野山

去高野山一般是坐南海電車,南海線要去南海難波站坐,南海難波站與難波站相隔不遠,高島屋就在南海南波站裡面,到車站的時候已經是中午的,索性先吃個飯。

點了份刺身套餐,還不錯。

剛開始看到這個密密麻麻的時刻表,頭有點暈,不過仔細看一下,還是很好理解的。
做到橋本站的時候要下車換乘,其實也就是對面坐車,沒什麼難度,換完車直接就坐到終點站“極樂橋”就好。
在橋本的時候還可以買“天空列車”的座位票,510日元。“天空列車”,顧名思義,就是車窗特別寬大,可以更方便欣賞周圍的景色,據說春天很美,夏天的時候窗外就是綠油油的一片。

天空列車的座位券。

日本很多景點都有提供蓋章的地方,天空列車這邊也有,我也湊個熱鬧,蓋了一下。

售票員小姐姐看我無聊,拿了一本西班牙語的高野山說明給我,難道以為我是西班牙人嗎哈哈。

到了極樂橋之後就是乘坐纜車上山了。

這種纜車跟我們國內的纜車有點不一樣,其實還是一種變相的火車。
大概十分鐘左右就到山頂的高野山站。下車之後會有服務員過來問你要去哪裡,如果有定宿坊的話,直接告知他,他會在地圖上給你指出來坐公交坐到哪一站下車。
這次我是在booking上預定的櫻池院(Yochi-in),一晚12000日元,加兩人早餐,4000日元,總共16000日元,對比惠光院等動不動一晚快兩千人民幣的價格,櫻池院算是很優惠了。

櫻池院的枯山水很不錯,很有感覺,小而精緻。

標準的和式房間。
高野山的宿坊有一個好處,就是早上可以參加他們的早課。櫻池院的早課6:30開始,跟著住持唸誦心經,焚香。大概持續半小時,也別有一番意境。

高野山最著名的根本大塔——壇上伽藍。只不過來的時候太晚,都已經關門了。所以暫時只是參觀了一下外面。
這邊不得不說一下日本的服務真的是好,在櫻池院放下行李的時候,準備交錢,突然發現信用卡不見了,仔細想一下可能是落在了來的公交車上,後來便於朋友一起去高野山旅遊服務中心那邊詢問,工作人員幫忙打了一通電話詢問,發現確實是落在公交上了,於是便坐在那邊等著,然後等下一班巴士來的時候,工作人員帶我一同去取。
順帶問了工作人員夜遊奧之院怎麼報名,她拿了一張介紹單給我,只要掃上面的二維碼就可以報名了。

惠光院裡的雕塑,講的是貧女供燈。

日本的天氣很多變,雨要麼不下,要麼就下得特別大,夜遊奧之院是惠光院組織的一個活動,由僧人帶隊一路講解沿途的景點,還有一些著名人物的墓。當時一直擔心下雨活動會取消,結果沒想到快要出發時,雨停了。

僧人全程英文講解,大致講了一下空海大師傳承的佛教哲學,東密高野山這一派主要是大日如來信仰,大日如來代表太陽,也象徵佛性。而我們的心就像月亮,人有悲歡離合,就像月有陰晴圓缺,我們的心是不斷變化的,但佛性不變,因為月亮的光也是反射自太陽。所以我們要祈求大日如來,以期望自己的心與其合一。

參拜完就坐公交返回櫻池院了。

6月11日,高野山,京都

一大早起床參加早課,早課結束之後發現早餐精進料理已經準備好了,吃完料理後朋友要先回國,便陪他至公交站處,等他上車之後,我便一人把高野山主要的地方逛了一下。

第一次來高野山的話建議購買聯票,1500日元,包括了金堂,金剛峰寺,高野山大師教會的受戒,德川家康靈臺,靈寶館與根本大塔六個地方。

金剛峰寺內的枯山水。

金剛峰寺休息處送的雪餅。很酥脆。

靈寶館外的庭院,真的很美。

靈寶館非常值得一去,裡面那尊不動明王像非常震撼,看著不動尊的眼睛,感覺真個魂魄都被震懾住了。自然在他面前發願,願一切眾生都能遣除修習佛法的違緣,發起菩提心。

日本方面對文物古蹟的保護非常出色,而且禁止拍照的地方,大家也都能遵守。

後來到大師教會這邊受戒,說是菩薩戒,其實是皈依戒與十善業學處,不過按照廣義來說,受了十善業學處,也算是菩薩戒的一種,因為在《佛說除蓋障菩薩》也有提到:

云何是三輪清淨戒行?謂若菩薩身業清淨、語業清淨、意業清淨。身業清淨者,謂遠離身三不善業:一殺生、二偷盜、三邪染,如是名為身不善業。語業清淨者,謂遠離語四不善業:一妄言、二兩舌、三惡口、四綺語,是名語不善業。意業清淨者,謂遠離意三不善業:一貪、二瞋、三邪見,是名意不善業。由能遠離諸不善業,是故即得三輪清淨,是為菩薩三輪清淨戒行。善男子!菩薩若行如是十法,即得戒行具足。

受戒在一間“小黑屋”裡進行,傳戒師是當天輪值師父,大家一起念“南無大師遍照金剛”,然後是皈依偈,然後是《心經》,最後一個一個上臺領取戒牒。

當時還遇到一對北京來的母女,她們也參加受戒,不過感覺她們對佛法懵懵懂懂的,皈依三寶之後,就不信世間外道,但是北京的那位母親說她還通道教,我試圖對她講解皈依學處,不過她貌似沒有聽進去。

順帶在大師教會這邊參加了一下寫經,其實也就是抄《心經》,抄完可以選擇永久供奉在奧之院,或者供奉在奧之院一段時間,又或者是自己帶回家。我選擇永久供奉在奧之院,師父給了一張奉納之證。

出來後往德川家康靈臺那邊走,大概1km的距離,過去之後發現,不懂日文其實不知道看什麼…

就兩個屋子,也進不去,只能在外面看看,其實什麼也沒看到。

參觀完靈臺,就開始出發去京都了,今天有用到關西周遊券,其實攻略沒有做好,高野山的巴士也是用周遊券免費的,我還自己掏了錢…

回到南海難波站之後,就是坐京阪電車去京都了。

由於用的是關西周遊卡兩日券,所以坐的是京阪電車,我住的地方在墨染(すみぞめ),京阪電車只有準急與普通會停這一站,不過大部分來的都是急行與特急,所以要先坐到丹波橋(たんばばし)站,再換準急與普通坐一站。其實有點麻煩,不過也側面說明日本的鐵路系統真的很發達,時間也很準。

墨染站是一個小站,在伏見區,這個伏見就是伏見稻荷大社的那個伏見(ふしみ),選擇住在這邊也是因為離伏見稻荷大社比較近,電車直達。這個地方之所以叫墨染,是因為這條路上有一個墨染寺,也叫櫻寺,據說櫻花季寺廟的櫻花開得很漂亮。可惜這次旅行沒有趕上櫻花季,故都沒見到。

寺院的門口的石碑,上面用很誇張的字型寫著“南無妙法蓮華經”,據說這個是日本獨有的宗派,叫做“日蓮宗”,宗派創始人獨尊《妙法蓮華經》,因而被排擠。其實我也是不是很贊成這種思想的,佛法八萬四千法蘊,法無高下之分。這個佛學討論不在這個遊記中多說,想要討論佛法的可以私信交流。

當時拍這張照是第二天了,經過這邊去車站的時候,剛好看到寺主出門也是去車站,一到車站,一群大媽就圍住了他,不停鞠躬問好,他也同樣回禮,有的時候覺得這種禮儀有些繁瑣。不過至少在外表上看來,還是有些親切的。在高野山的時候,路上的行人看到我,都會對我點頭,一句“こんにちは”,我也回點一下頭,安靜而舒適。

到京都的時候已經18:00左右了,本來想著去逛逛百貨,突然意識到日本的大部分百貨商場都是20:00關門的,所以就坐電車到祇園四條,隨便走了走,沒想到瞎走到了八阪神社,看到了著名的夜景。

隨便逛了逛就回去了,另外在花見小路旁邊好多西裝革履的牛郎。跟大阪的道頓崛一樣,不過相比大阪,京都的人跟矜持一些。當時在大阪假日酒店的時候,晚上跟朋友出門,遇到兩次老鴇過來問“您好,要找小姐嗎?”把我嚇個半死,我朋友在旁邊一直笑。京都這邊的牛郎看到女性都不會很主動,也沒遇到攬客的老鴇。

6月12日,京都

今天先去的就是伏見稻荷大社,一大早來到墨染站,坐京阪電車向神社出發。伏見稻荷大社真不愧是大社,其它車站只有日英雙語報站,到了伏見稻荷站,突然開啟中日英韓四語報站模式,“伏見稻荷,伏見稻荷到了”,聽起來還挺有意思。這站也比較有特色,周圍裝飾了很多狐狸面具,畢竟白狐是該社的標誌嘛。

說起來,我在日本遇到了很多學生旅行團隊,在京都尤其多,他們人手一本京都旅行攻略手冊,結對穿行於京都。

日本的天真的很藍,看上去跟漫畫一樣。路上也非常乾淨。

隨處可見的狐狸雕像。很多人第一眼看上去,總是把它認成忠犬八公哈哈哈。

悠閒的貓咪。

伏見稻荷大社第一靠狐狸聞名,第二靠的就是千本鳥居了。

一排排的鳥居,還是很壯觀的。其實神社後面有一座稻荷山,想要爬完怕是要花一個上午,我沒有爬上去,大致感受一下就好了。

說到神社,就不得不提“繪馬”,這算是向神靈許願的一種中介物。在這邊我看到了很多有趣的繪馬。

大家自行體會。

接著便是坐京阪電車到三十三間堂站,目的地自然是京都著名的三十三間堂了。京都其實不大,不一定要坐巴士,因為巴士花的時間更多,所以我這一天都沒有坐巴士。

待續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