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日本是禮儀至上,見面必打招呼,寒暄必90度鞠躬, 嘴上必掛こんにちは、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而且階層嚴明。來之前選禮物、包裝,備足了大禮、小禮。惴惴不安中,親密接觸開始了。

言外之意

farmer老師中島先生是個溫柔,樸素的老師,第一次給我們拿過來一袋土豆、一袋洋蔥,說是自己種的,表示了感謝,之後又送過兩次,仨人琢磨著要好好表達一下謝意,便除了美味しい外,特別叮囑戲精課代表說了甘い。我坐在一邊,囑咐,要說黃瓜很好吃哦,因為我是個水果蔬菜迷,老師給的兩根黃瓜她倆都照顧我,進了我的肚子。課代表:不會說脆,那就嘎嘣嘎嘣吧,剛嘎嘣完,farmer老師立即很不好意思:家裡黃瓜還太小,長兩天摘給你們。臉爆紅,不是那個意思啦,只是想說很好吃


第二天,兩根細細的黃瓜放在了自習桌上


儘管我們一再表達,farmer老師種菜很辛苦,您家的菜也不多,我們自己從超市買的也很新鮮,但老師一如既往的送,而且,每次必有黃瓜🥒

小包包老師messy老師總是背一個素布蘭花的小包包,輕巧方便,尤其帶我們出去參觀的時候,帶上手機,小本本,翻譯器,大小也合適。きれい了一次,老師告訴我們,是學校一個老師親手做的,すごい。發現學校裡好多老師都有同款不同色的小包包,大包包,錢包,甚至還有雨傘,好膩害。直到親眼見到本人,大家又感慨了一次,小包包老師笑嘻嘻的問,她們呆多久,messy老師說三個月。藍後,一個下午下班前,老師拿出來5個小包包讓我們每人挑一個

山田先生山田副校長是個優雅十足的女人,尤其穿起one piece,那個範兒,女神~沒想到,還燒的一手好湯,校長先生釣的魚,山田副校長燒湯,超級鮮。戲精特別說了幾次ありがとう和美味しい,藍後,女神說:哦,美味しい?沒有了,都喝完了。。。emmm,下次表達謝意,咱能說一次謝謝就OK嗎,丟死人了啦

其實我們真沒有那麼多想法,只是覺得好看,好吃,好感謝,誰知道,一表達,就是這個結果。某天和一個學了多年日語的朋友交流,說到日本農村種了許多水果,都沒有人摘,生生爛掉,掉在地上,看著好可惜,我這個愛吃水果的人都恨不得去敲門,管人家要過來,可是想想詞彙量,摸摸自己的薄臉皮還說作罷。朋友發我兩句,類似於請你給我幾個水果之類的話,我詫異,這麼直接嗎?不應該是,哇,你的果園好漂亮,你的果樹長得好好,你的水果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朋友說,你學到了日語的精髓

不知變通

停車場管理員 學校裡有一位老先生,估摸年紀得有70+,負責進出學校的車輛管理,指揮停車。每天進出學校,總能第一個見到他,穿身制服,笑嘻嘻打招呼,很認真的指揮車輛停靠。某天大雨傾盆,撐傘都打溼衣服,進門照樣見到老先生,制服帽上套了一個塑料袋,依然筆挺的在指揮,沒打傘沒穿雨衣,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免稅messy老師對我們很好,開完會出來,去高島屋,老師要買兩件內衣,排隊的時候,daily想起來說,拿著我們的護照可能可以幫著老師免稅,便上前去問,問的一霎那,我突然意識到,會被拒絕,果然。不是要標榜多無私多高尚,只能說社會形態不同,制度差異,人的心理認知也存在差異吧。 

親切熱情or客氣疏離

每天晚上,我會出去快走或者慢跑,遇到牽著狗的婦人或者除草的阿姨,跑步的大叔,大家都會笑嘻嘻的說一句,こんにちは,態度好的以為是很熟稔的朋友。但在職責上,又各司其職,不會去麻煩別人,但凡稍微幫助,必定道謝不停,而且非常歉疚。每晚下班,或者聽課結束,必お疲れ様でした、明日まだ~總是把最熱情最體貼最細緻的一面留給別人,只見微笑,不對,是甜笑,沒有任何苦惱,所以日本人的壓力和壓抑可想而知。敬佩,但……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