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國慶前走了一趟心水已久的京阪線路,純自由行,行程順利,跟大家分享一下:
先說說京都——京都的現代商業跟傳統古韻融合得極好,整座城市乾淨、有序,景點眾多且吃住行品質極高。

交通方面:ICOCA走遍天下,公交車價效比不高,每坐一次都收230円,短距離非常不划算(比如2公里以內幾站路的距離),優勢是相對地鐵總能少走幾步;而各種地鐵舒適度更高,但需要多走幾步。值得注意的是,京都的公交車需要非常仔細地看清楚乘坐的內外環(甲乙)以及方向,幾乎每個十字路口都有3-4個站點,一不小心就會坐錯地方。

景點:我幫大家梳理下京都景點的分類——
所有寺廟:都很漂亮、乾淨,但也不大,伏見稻荷大社、八阪神社、清水寺這些地方慣例打卡就行;

四條河原町:京都市中心最繁華的一條商業主路,大家跟各自所在城市最中心的商業街對應即可,沿主路比較現代化,都是大型商超及路邊各色商店有吃有喝有玩;

祇園:四條河原町範圍內最著名的景區,大家可以理解成某一片區域,四條河原町主路與各小路口的交叉口進去就能到,路很小,店招都很古風,檔次很高,以餐飲為主;

花見小路:一條較大的商業街,招牌很明顯,但我去的幾天晚上氛圍一般,看已經關門的店招也是吃吃喝喝為主;
三年阪二年阪:一個值得認真逛一整天的古風步行街,區域很大,聯通清水寺,各色店鋪非常有特色,大量老字號本店,有些店光門頭都讓人流連忘返;

錦市場:不如大阪的黑門市場,慣例打卡即可;
嵐山:不錯的景點,離京都市中心40分鐘的交通時間,以渡月橋為中心,縱橫兩條商業街,有些小驚喜,%咖啡慣例打卡,小路里有家炸肉餅很好吃,貓頭鷹の森慣例打卡等等;

美食:京都的主打美食是懷石料理、燒肉、鰻魚飯、拉麵、湯豆腐這些,價格普遍較高。但日本的美食基本不踩雷,比如某點評上的網紅燒肉“弘”,服務和品質都很好,廣川鰻魚飯也一樣。價格方面,懷石料理普遍2000rmb/人以上,鰻魚飯普遍100rmb/人左右,燒肉普遍300rmb/人左右。

大阪——大阪相比京都現代化程度更強,遊客的保有量更高,交通比京都更復雜,各方面都彰顯著作為日本招牌旅遊城市之一的形象,為節省篇幅以下總結講解:

黑門市場必須打卡,主要賣燒肉、關東煮、蟹肉棒、烤串、烤海鮮、網紅豆漿,還有各色藥妝店,價格方面小貴;

大阪海遊館非常值得一去,票價146rmb/人,整體以環太平洋洋生物圈、南極大陸、獺戶內海等主題設計,以中央一個“大水缸”為核心,打造從上往下旋轉迂迴遊覽的體驗,除了非常豐富的海洋生物,各種細節讓我印象深刻,推薦;

最大腕的道頓堀出場了,道頓堀與心齋橋商業街相連通,這裡有比你想象中大得多的商街區域,也有超乎你想象的人流,簡直就是一場美食與購物的狂歡盛宴;

堂吉訶德,東西便宜,必須打卡,但店面的緊湊以及東西的齊全超乎你的想象,屬於小商品的集中免稅店,無大牌。(此處無照片);
道頓堀美食街賣最多的就是章魚小丸子、大阪燒、壽喜燒。個人覺得都一般,章魚小丸子不會覺得比國內好吃太多,大阪燒就是肉加蛋版本的章魚小丸子,壽喜燒的醬湯實在甜,但肉很大片,品質也都不錯,口味總體也就這樣;

最後蟹道樂肯定是要打卡的,人均300-400rmb,值回票價,蟹肉清甜、新鮮,量我倒不覺得大,擺盤一般,兩個人推薦點個套餐再加一份釜飯和小吃。

最後給一些小貼士:
日本的地鐵運營商眾多,所以在某個站點會有多列不同運營商的車進站,千萬別看錯;
日本的地鐵同一條線路細分為“特急、快速、準急、普通”等不同車型,特急一般為通勤車,不停景點,房產上班族早點回家,所以要看清站點,有些線路你坐特急就會過站不停;
日本確實有不少店只收現金;
日本的服務和態度真的超級好;
日本真的非常乾淨,除了道頓堀人實在太多,地上有垃圾,其它地方毫不誇張地說地上只能看到落葉;
日本的物價確實高,吃住行都貴,吃的物價一般是國內的2-3倍,住的話房間普遍都很小,價格一般是國內的兩倍,出行的話前面有介紹,京都公交車230円一次(差不多35塊坐一次……),地鐵一站一般150円,景點之間稍微多幾站在300-400円……
日本的餐館只提供冰水,想喝熱水自己酒店燒好用保溫杯帶出來;
日本不容易吃到米飯,有提供的餐館品質很好,分量都不多;
日本的蚊子很毒,太陽也很毒,這個出乎我意料;
日本行車行路是左行,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
最後隨手上幾張圖,老婆寶寶也有出境,祝大家旅途愉快!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