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旅遊散記之十一——觀京都清水寺

10月4日下午,在名古屋21世紀綠洲用完午餐後,便乘88號大巴直奔京都市,目標是清水寺與金閣寺兩個寺廟。名古屋到京都大概兩個小時的路程。

京都市,是京都府府廳(府會)所在地,屬於政令指定都市。位於京都府南部,面積827.9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50萬。人口數量(包含東京特別區)佔全日本第七位。與大阪和神戶共同成為“京都阪神大城市圈”。

京都,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千年古都,古稱平安京。城市歷史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以前,公元6世紀就已有幾萬人在這裡居住。自公元794年日本桓武天皇為革新朝政,將國都由山城長岡(即今京都市西郊)遷到這裡,希望獲得平安與寧和,定名為平安京,從此即開創了日本歷史上的平安時代。一直到1869年明治政府將國都遷往東京,這裡都是日本的首都,歷時有1075年之久。即是在國都遷至東京後,天皇登基,國家大典仍在京都的紫宸殿內舉行。由於特殊的政治歷史地位,加上是全國的佛教中心和神道教的聖地,因而擁有豐富的歷史文物古蹟和古代建築遺址。市區迄今尚存有寺院和神社1877個,平均每一個街區就有一座佛寺。因京都地處東京之西, 故又有“西京”的稱乎。1950年被宣佈為國際文化觀光城市。

京都是受中國文化影響淵源極深的一座城市,尤其是古建築文化,受中國隋唐都城建築影響極大,可謂非常的“中國化”。 最初的古平安京,完全是模仿中國大唐時期都城長安與洛陽建成的。當時分左右京兩大片,西半城為右京,模仿古長安,其名乾脆直接就稱為“長安”;東半城為左京,仿中國洛陽,也直稱為“洛陽”。後來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右京的“長安”地區多變為沼澤地,嚴重影響了城區發展,逐漸的農村化了,而實際市區只剩下東半部的左京“洛陽”。所以京都也被稱為“洛陽”,城內地區名稱至今仍留有洛中、洛西、洛南、洛北等稱呼,而前往京都也習慣被稱為“上京”或“上洛”。

京都的古城遺址儲存比較完好,以寬約85米的朱雀路為中軸的街道對稱相交,縱橫交織,形如棋盤。建築風格完全照搬中國的皇城建築。就是後來許多店鋪的名稱上也仍然有漢字的痕跡。1994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古京都仿效古代中國首都形式,建於公元794年,從建立起直到19世紀中葉一直是日本的帝國首都。作為日本文化中心,它具有一千年的歷史。它跨越了日本木式建築、精緻的宗教建築和日本花園藝術的發展時期,同時還影響了世界園藝藝術的發展。

88號大巴,大概下午兩點半載我們來到京都,參觀了初建於唐朝時期,在京都也算有名的兩個寺廟,即清水寺與金閣寺。因日本的佛教文化主要是有中國傳入的,所以寺廟的建築風格與形式也很中國化,若論規模與氣派,日本的寺廟是沒法與我國的四大佛教聖地作比較的,但經過千年的演變,也在多次的改造中加入了一些他們的民族元素,所以也有其別緻的一面。

清水寺平面示意圖

清水寺,位於京都東部音羽山的山腰上,寺廟依山而建,布落隨勢,建築精巧,環境優雅。因音羽泉瀑清冽甘甜的泉水而得名。總面積13萬平方米。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相傳僧人延鎮上人公元778年在此開山拜觀音,後由大將軍坡上田村麻呂於798年興建。之後便成為恆武天皇的敕願之寺。寺廟曾幾經焚燬重建。現存清水寺為公元1633年由德川家康捐資重修的。寺內主要供奉的是千手觀音,原屬法相宗,現獨立,為北法相宗總院 。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從停車場到清水寺院要走一段上坡路,再穿過一段古色古香的商業街即到寺院的入口處。這條商業街叫清水阪,“阪”是坡道的意思。清水阪道路兩旁密集地排列著一家家商鋪,商鋪的建築風格具有濃郁的傳統民族色彩,房舍多半是江戶時期的木結構町屋。商鋪裡經營的大都是旅遊紀念品、傳統民族服飾、傳統工藝、特產小吃等,琳琅滿目,色彩斑斕。他們的貨架擺放之整齊、藝術實在令人叫絕。日本人的精細、追求完美處處可得到體現。

清水阪“清雅堂陶苑”,“阪”即為坡的意思。

典型的江戶町屋風格閣樓

擺放整齊的店面藝術

清水阪走到盡頭即是清水寺的仁王門

寺廟建在一個陡峭的山坡上,從商業街的盡頭上到紅柱飛簷的仁王門要爬長長的石基階梯,上來的人無不氣喘吁吁。

中國人到日本來看景觀,大概都有一種感受,就是聽導遊介紹時都說很“大”,但真正到了實地,卻並沒有多大規模。不過他們的傳統文化保護意識很強,對古建築的保護意識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清水寺是以江戶時期保留下來的古建築為主體的建築群,寺院有三重塔,經堂,開山堂,轟門,朝倉堂,本堂,阿彌陀堂 等近30處的木結構建築,其中有十六、七處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

中心建築是被列為國寶級的本堂正殿(大雄寶殿)別稱“清水舞臺”。這是一座風格獨特構造特別、據說在世界建築領域有一定名氣的古建築。屋頂採用四坡式結構,檜樹皮瓦頂疊加而成。殿寬19米,深16米。殿內供奉著十一面千手觀音立像,每年清明節才對外開放,供遊人及專來拜佛的本地人蔘觀祭拜。大殿前為懸於音羽山錦云溪山崖之上100多米高的“舞臺”,此建築由139根高大的櫸木橫豎交叉支撐在崖壁上,整個建築不用一根釘子,全用木契鉚合技術構築而成,結構巧妙,建築氣勢巨集偉,巍峨矗立於陡峭的懸崖之上。因形狀像個懸於峭坡上的大舞臺,故稱為“清水舞臺”。站在“舞臺”之上俯瞰京都,城市全貌盡收眼底。

櫻花盛開季節的“清水舞臺”(此圖為網上下載,感謝作者)

正殿陽臺突出於斷崖之上,據導遊介紹,因為環境優美而成為跳樓自殺者的首選之地。由此還在日語裡誕生出一條成語:”從清水舞臺上跳下去”,其意是形容毅然決然地決定做某件事。類似於我國的成語“破釜沉舟”之意。日本這種奇特的自殺文化,除了富士山的“自殺森林”在這裡也有充分的演繹。

日本人的自殺確實是上升到了一種文化,他們並不是通常我們認為的那種一般意義的自殺,而是一種信仰和虔誠的極端選擇。在清水寺廟裡有一個說法,當信徒向菩薩虔誠許願之後,縱身躍下舞臺,如果未死則定能遂願,若死了那就是成了佛。所以,“從清水舞臺跳下去”不是一種簡單的了結生命的方式,而是對於一種信仰與毅志的體驗。這種習俗可追溯到一百多年以前,據寺廟的的記載,到1872年為止,已有235次,234人從這裡跳下去了,還真有點邪門,跳下去的人有80%得以生還。為什麼記錄中有一個數字差哪?原來其中有一位女性居然跳下去了兩次。這種執著程度可真夠讓人瞠目的。後來,日本政府頒佈禁令,禁止在此跳崖,才使此現象有所緩解。這讓我人想到80年代一部風靡一時的日本電影”追捕”,其中有這麼一段讓人至今記憶猶新的情節對白:”杜丘,你看,前面是多麼藍的天啊,走過去,你就會溶化在藍天裡……朝倉從這跳下去了,堂塔也跳下去了……你倒是跳啊! “。看來這電影藝術還是有著深厚的生活基礎的。

本堂出來隨人流順一條下坡路往下走,不遠就出現了兩條岔路,一條向上,爬一段石級即到土地神社,這個神社應該是位於清水舞臺北側。據說土地神社建址早於清水寺,本來與寺廟沒有什麼關係,日本的寺廟與神社根本不是一回事,屬於不同信仰的兩個派系,但由於寺廟建在這裡,也就友好相處了下來。如今這裡主要是祈求良緣的地方,類似於我們的月老廟。神社內有一對距離10米遠的“戀愛占卜石”,據說只要能閉著眼睛從一塊準確無誤地走到另一塊的跟前,愛情必會開花結果。看來這主要是面向年輕人的神社,所以來這裡的遊客也大部分是年輕人。

由土地神社回到岔路口沿另一條路石級而下,就到了另一個重要點景點,即被列為日本十大名泉之首的音羽瀑布。說是瀑布,其實就是有三股像自來水管一樣粗細的泉水從山裡噴湧出來而已。水質清冽,流水速急,終年不絕。清水寺之名也是由此景而來。

相傳奈良時代末期,觀音菩薩託夢給高僧延鎮上人,要他“去木津川北岸尋找清泉”,延鎮上人便一路尋覓,來到佳木幽森、仙氣繚繞的音羽山,找到了這三股泉流的“音羽之瀑”,於是便築草菴於泉上,供奉觀音菩薩,這就是清水寺的起源。最初,寺廟名叫“北觀音寺”,後來音羽泉名氣越來越大,甚至被視為可清淨六根、消災祛病的聖水,逐漸成為日本十大名泉之首,北觀音寺也就隨之改名為“清水寺”。音羽瀑布的三股泉流,也被人們賦予了美好祝願的不同象徵。三股泉水分別代表長壽,健康和智慧。人們手持帶著長長手柄的木勺任選一股泉水接一小杯喝上一口,便會達成你的心願。三股泉水只能擇其一而飲之,三個願望亦只能擇其一而求之,要是喝了兩股泉,願力就會減半,要是三股全喝了,功效就會全失。這告誡人們做人不能太貪心啦!正如我們常說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之理。我想若是安倍等右翼分子們能多來拜拜觀音,喝點“音羽之瀑”的泉水,明白了老祖宗留下的這些道理,天下就太平多了。

由音羽瀑布西行,有一排別具風格的茶藝店鋪,據說清水寺的茶藝名列京都之首。茶道本來也是有中國傳來的,但是在日本,又加入了一些別樣的內涵,可惜沒有時間去品味這種異國情調。

因清水寺自古以來做為日本為數不多的觀音靈地而聞名,平安時代以來,就經常出現在日本文學作品當中。加之這是一個與愛情、婚姻、家庭幸福都有人文關聯的寺廟,所以來這裡祈福的年輕人比較多,人氣也就旺。我發現人流中有許多穿著鮮豔日本民族服飾的姑娘和小夥子非常搶眼,據知情者說其中有不少是中國人。反正中日韓三國的女孩穿上這一樣風格的民族服裝,根本就分不出來,給這優雅的自然觀景又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美是不應該分國界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忙給相機換上長焦,捕捉下了這一個個瞬間的美麗鏡頭。

觀後構思拙詩一首:
《觀清水寺》
刁學起
音羽山上清水寺,東瀛國寶一聖地。

主堂建築似舞臺,立柱巧撐史建奇。

千手觀音為奉尊,普渡眾生萬民祈。

音羽瀑泉有象徵,健康長壽與慧智。

2017年10月4日

三重塔

隨求堂(殿)

普門閣

環境幽雅的清水寺本坊門口

一位身穿民族服裝的年輕女性,正站在清水舞臺上瞭望南山山脊上隱身於樹林中的紅色“子安塔”。傳說祈求此塔可以保佑女性生產平安、順利。

站在清水舞臺上用長焦拍攝的子安塔

祈求愛情的地主神社

此即音羽瀑布。三股泉水分別代表長壽,健康和智慧。

這個是什麼意思我一直沒弄清楚

“北天的雄——阿弓流為母禮之碑”。據說是日本平安時代的武官、徵夷大將軍阪上田村麻呂當年征伐蝦夷族,把蝦夷的兩個首領阿弖流為和母禮押解到平安京,還英雄相惜替他們求情,結果還是被砍了頭。這是1994年,平安京選都1200年後,為他哥倆在清水寺立了這塊碑。

別具特色的茶館

俯瞰京都城

在停車場剛下車就遇上了一車穿日本民族服飾的遊客

來這裡參觀,除了歷史悠久千年古廟寺外還有一道特別的風景,那就是從清水阪街一直到延伸寺廟的人流中,身穿各種豔麗日本民族服裝的男男女女所組成的亮麗風景線。

看到這服飾,讓人想到了當年的日本浪人

學生裝也讓人看了很舒服

藍白色調的學生服,樸素、清純、大方。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