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我一夜櫻花,一邊盛放,一邊凋零
贈我一片紅葉,一面赤誠,一面隱忍

矛盾之美是日本民族骨子裡生長出的。
這一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閱盡都市繁華,鄉野自在,小鎮寧靜,古都深邃,江湖喧囂。或許人生本就是在橫向與縱向兩條軸線上選擇,你以為有些人擇其中一項縱向深入、過完一生,另一些人卻遊走於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橫軸之中。
其實,不過都是內心矛盾的自我拉扯,維度因人而異,分寸冷暖自知。

如果旅行是為了完成一幅又一幅的畫作,但願在那幅畫裡,我感知了你的獨特,恰是你深以為然的自我。希望我呈現的是鮮有人提及的那一部分感知。

日本
今晚月色真好 風也溫柔

伊根町——伊根の舟屋
照片裡的我總在笑,或許是在應對某種凝視。生活裡我很少笑,同事贈我外號“西伯利亞冷空氣”,是的,那個孤僻固執的討厭鬼就是我了,如果你還在,就跟著討厭鬼開啟這段“不一樣”的旅程吧~

「 目錄 」

更新中,大家如有時間和流量可以看看每個段落的視訊,和其他視訊不一樣哦(還有pie普通話~)。
全部更新完再製作目錄。

「 預熱圖集 」

先預個警,我的風格比較獨特,看你還能接受不~

東京——澀谷十字路口
有250萬粉絲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澀谷十字路口坐上一整天才能把你的粉絲看完。

東京——新宿歌舞伎町一番街
霓虹閃爍,你在逃避還是逃亡?

東京——東京塔
越繁華 越孤獨

東京——臺場Teamlab無界 螢火の森
我在看著你時,你在看著誰

東京塔下—— 芝豆腐屋
一半是海水 一半是火焰

原來你是這樣的大阪
日落時分的梅田
我看見白日夢的盡頭是你,從此天光大亮。

大阪——遊戲廳
誤入星際隧道,也許你就在盡頭,但不需要回頭。

大阪——道頓堀
迷幻如此,一絲看透的機會都曾不給過。

大阪——通天閣
這般不加掩飾的璀璨,是為了掩飾些什麼。

大阪——梅田藍天大廈 日落遇見火燒雲

伊根の舟屋
碧波如果凍,是嚮往的生活呀~

還記得曾說好的,鄉村裡的小木屋嗎?

丹後——傘鬆公園/天橋立
所有的顏色都有了,除了你不在。

丹後——天橋立
從此我愛上了,與自己獨處。

丹後——天橋立
淺水是喧譁的, 深水是沉默的。


奈良——若草山
這照片怎麼拍到的?早一點,累一點而已。

奈良——奈良公園
回到白衣飄飄,以夢為馬,馳騁流年時。

謎一樣的京都

京都——清水寺

日落時分,夕陽勾勒出清水寺完美的線條

清水寺仁王門
這是上天借給我的一秒幸運,誇誇有準備的自己。

你其實很美,只是沒有站在光所及之處。

京都——清水寺
晚霞翩若驚鴻,宛若遊龍。

京都——二條城
歷史的年輪正在訴說風雲輪轉的傳說。

京都二年阪的黃昏

讓一切慢下來——城崎溫泉小鎮
小而美的店鋪
軟軟的書是冷的,堅硬的木雕是暖的。

城崎溫泉
前方湯池,請放下身外之物。

城崎小鎮
我在鎮上呆了兩天,這家蕎麥麵始終對我避而不見,是的,你有你的節奏,我有我的計劃,我們不過是剛好錯過。

大阪爐瑞燒

赤阪鰻魚飯三吃

但馬牛肉
看到汁水了嗎,把手機螢幕調亮點~

福蜜蜜串烤居酒屋
各種燒鳥和花一樣的洋蔥

芝豆腐屋
一餐飯,不是隻有食物,環境、餐具、服務、笑容、時長,還有你的專注,都是這餐飯的一部分。

精美的八寸
伊始也好,中場也罷,我唯獨怕你覺乏味單調。

美食部分,烤肉直接看視訊吧,定會不自主地分泌唾液,還有拉麵、釜飯、海味等種類,後面會詳細介紹。

01 / 寫在前面

1.1 「 緣起 」

對於日本,第一次想去是與某人許下同遊的願望,時過境遷,那個單純美好的願望應該永遠無法實現了,但對這個國度的嚮往並未消散。
強迫症與全民高審美,是我對日本的最初印象,去年四月櫻花季,在東京、鎌倉、富士山的六天短暫行程意猶未盡,年底與小夥伴計劃出行時,經過一輪與東南亞海島國比拼的投票,日本脫穎而出。

2019年4月之行拍攝於表參道

Ps:因為疫情,必須要加上一條:“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患難之情,應該會讓日本成為更多國人未來旅行的首選項,願今年奧運會順利舉行。去了,如無意外,定不負期待。

1.2 「 行程 」
制定旅行線路,主要考慮需求:美食之旅?文化之旅?打卡之旅?購物之旅?親子之旅?或者混搭,確定元素所佔的比例。
我們此行定為:初探日本之旅。我們三人只有我此前匆匆一遊,此次充分利用10天時間瞭解全貌,回來後再通過書本影片補充歷史人文的知識,為下次日本之行提供深度遊的參考是我們此行的目的。

基於這個目的,有了如下行程:

第11天是早班機從關西機場到重慶,依舊是春秋航空。

三個問題解釋一下:

1、選擇東進西出

東京我之前去過,在我熟悉的範疇可以儘快引導兩位小夥伴瞭解日本城市面貌、公共設施、交通體系、生活習慣及基礎交流,縮短前期適應的時間。大阪物價較東京略為便宜,回程購物能省則省,也是選擇東進西出的原因。

19年4月東京之行 拍於都電荒川線

19年4月東京之行 拍於新宿居酒屋

2、京都行程

最初的行程沒有城崎溫泉和伊根町,但被京都的四日行程徹底難住,想想下次也必定會到京都深度遊,不如留個念想,索性將兩日京都改成了城崎溫泉小鎮和海之京都。從我們的愉悅度證明這一冒險決策的英明,旅行的節奏更富彈性,深入鄉村和海邊,不僅體驗了世外桃源的風光旖旎,還橫穿“日本三景”之一的天橋立(日本人的打卡勝地),追逐火車和海邊巴士也為這趟旅行注入了驚喜。

3、美食之旅

作為一個資深吃貨,不以吃為目的,或者放棄重要美食的旅行都不是一次完整的旅行,對我而言,每一餐可謂心機算盡,只為:多種類,品質佳,價效比高,不重複,只允許給自己10%的出錯概率。在後面的章節我會專門分享美食體驗。

1.3 「 準備 」
關於日本簽證的辦理,已經極其簡化,這裡不再累述,交通部分和國內不是一個思維體系,跳出來想更容易理解。只要準備好西瓜卡和icoca卡,提前買好手機流量卡,常備日本換乘app,及翻譯軟體,基本不用擔心走丟。當然適當啟用JR pass及周遊券都是省錢利器。

裝置清單:
1、攝像機:佳能6D2攝像機一臺,松下GH5攝像機一臺,Gopro運動攝像機一臺。
2、鏡頭:佳能24-70mm,70-200mm,50mm定各一個。松下7-14mm半畫幅,20mm半畫幅各一個。
3、輔助器材:智雲穩定器一個。
因為照片和視訊一種都不能少,拍攝都是全員上陣

1.4 「 同行夥伴 」
出發之前要隆重提及我此行的兩位小夥伴:

憨厚的弟弟言西早,言語不多,老成的90後,但請他幫忙的事情總是非常讓心放心,永遠揹著的巨大的揹包是我們的百寶箱,重到7斤的鏡頭,輕到餐巾紙,只要你有所需都能一一滿足,此行沙師弟的角色當仁不讓。拍攝部分也任務艱鉅,GH5、廣角鏡頭和穩定器統統歸他,畫面裡的高速和大範圍運動鏡頭都出自他手,低調的龍哥選擇剪影出鏡。

另一位是性格截然相反的妹妹莉莉周,個性率真,古靈精怪的95後,輕巧版二師兄,主要是好色(哈哈哈,開玩笑~)看到帥哥就會尖叫,吃到美味就會流淚,這一路的調味劑,略顯緊湊了行程有了她的情緒起伏,更快靈動有趣。她的任務是用Iphone手機和Gopro捕捉她覺得有趣和美的畫面。

而我,文藝創作者孤僻偏執和強迫症在我身上一點沒少,還有強烈的主見和吃貨的執著,與我同行是對小夥伴寬容度的巨大考驗。作為師傅的崗位外加大師兄的倔脾氣,受領任務:行程的制定者、導遊,把控時間、決策臨時狀況,用6D拍照和捕捉特寫影像,文案、調色、後期剪輯……

出自莉莉周之手的日系反差色抓拍:

師徒三人小分隊,出發~

————————————————————

很多時候,並不是懂了以後才去做,
而是做過之後,才會懂。

————————————————————

1.5「 到達 」

關於如何從機場出發,春秋航空需要提前購買行李重量,一般比較準時,從西到東是順風飛行會比較快,提前半小時就能到達,到了要從步行10分鐘到T2才能乘坐急特到東京市區,最後換乘地鐵到達你的目的地。兩個重點:

1、九千米高空的晚餐

晚餐正值日落,我要了一杯泡麵和一罐起泡梅子酒。盛酒的杯子太美,完美透出夕陽折射到冰塊上的紋理,這頓空中餐廳的落日晚餐算是行程開啟的儀式感,我們一致表示滿意滿意。

2、莉莉周小姐的尖叫

這是關於莉莉周的段落,熱愛表情包的她一路上迷戀於記錄各種廣告牌上的誇張表情,我以為她只是對隔空的人物才敢靠得很近,地鐵檢票視窗,我們的卡因為進入時沒有刷卡需要檢票小哥哥的幫忙,莉莉周同學一邊尖叫,一邊手機就杵上去了,好吧!95後的世界我真的不太懂,不過是因為她的存在,我可以從她反應裡多維度的思考眼前所見。

02 / 迷失東京

引子:迷失的我

我是80年後傳統媒體從業者,有幸趕上過這個行業最好的時代,終究不可避免地遇上了最壞的時代。我的境遇就好像《迷失東京》裡的過氣演員,更慘的是我好像也沒紅過。
沒落行業的悲哀,懈怠、厭倦、又封閉。新媒體的崛起,表達無力,用各種機械行為為自己尋找心理依賴。v博來了,dou音來了,要把自己的臉暴露出來,要讓自己的缺陷接受審視,面對的勇氣卻不知躲到哪裡去了?創作的慾望被鎖進了黑匣子,進取的心力也被“路徑依賴”死死地按在地上,作品逐漸失去創造力,自己的生命力似乎也在不知不覺中耗散。

迷失東京的我:

東京
你會在失眠的夜晚,獨自遊走在街頭嗎
我想策劃一場逃離,在喧囂的霓虹裡,對抗無邊的孤寂。

走在東京,繁華的表象掩藏著多少孤寂無助的靈魂,這張拍於新宿街頭的照片像極了我的內心,唯獨,我沒有他的勇氣,坐在那裡被審視。大多數時候是多在人群裡,假裝和大家一樣。

東京實在太大,廣義上的東京是以東京都為圓心,半徑70公里同心圓範圍的區域,統稱“東京都市圈”(日本另外兩個都市圈是“大阪都市圈”和“名古屋都市圈”),在這個偌大的霓虹森林裡,僅關注自己的內心是否顯得有些可笑。
傳統的東京都由山之手和下町兩個區域組成:
江戶時代諸國大名的豪宅在山之手,明治時期逐漸成為政治商業的中心地帶。現在的山之手主要由千代田區(皇宮所在地)、中央區(銀座)、港區(六本木)、新宿區和澀谷區五個區域組成,前三為傳統中心區,後兩者在關東大地震時人口還是匯聚,是現在東京的交通樞紐和潮流前沿地帶。
而地形低窪的下町則為一般庶民、低階武士、工匠的聚集地,如果要體驗江戶風情,以淺草為中心的下町區是不二選擇,淺草寺和晴空塔就在那一片區。
山之手是追逐之地,下町更易融入,偏偏我們這次選的是山之手。

新橋天橋上,十二點的東京都

2.1 「 東京塔 」

離它近時,不覺得它高不可攀
離它遠時,不敢忽視它的存在

到達第二天的第一站是東京塔,出發前曾預想過藍天紅塔的美景,內心默默祈禱著天氣晴好能順帶看看富士山。
冥冥中,上天自有安排,我們遇上了颱風,走在街上雨傘會被吹翻那種強度,臨時取消東京塔下游,踩著午飯點兒來到了東京塔下的芝豆腐屋。一路狂雨暴雨絲毫沒有澆滅莉莉周同學看到帥哥的尖叫,狂喜的分貝完勝颱風的呼嘯。

我在狂風暴雨中走向30,不,是走過30,快點晴起來吧。

被颱風吹得落魄的我們,穿越芝公園,終於到達東京塔下的芝豆腐屋。
庭院是江戶時代的酒鋪改建而成,穿越大門及幽長的小徑,才能進入迴游式的主庭院。

迴游式結構的主庭院雖為彈丸之地,堆山砌石,掘池引溪,迴廊花亭,曲折縈迴中移步換景。

如此幽靜的料亭,在日本並不少見,但在東京塔下的黃金地段實屬難得。進入內室,庭院設計為坐觀式庭院,各間包廂圍庭而建。庭院以小橋池水為中心,周邊環繞飛石、樹木、石燈籠,池中的錦鯉和雨滴讓這幅靜態畫面瞬間變得鮮活。
外面狂風暴雨,我們安坐溫室,享用一餐精緻的料理,這哪是我在提前設想一萬次鋼筋鑄造的東京塔時,能編寫出的劇情。

如果不是因為這場暴雨,我們應該沒有時間靜坐品茶觀雨,看這光影交錯,房簷的雨滴,石臺的落葉,享受著久違的專注和沉靜,有些意外,或許是上天想給你更好的安排。

從此,我對東京塔的印象不再是鋼筋焊接出的地標打卡點,而是這庭院深深裡隱藏的匠心體驗(除了庭院,料理也很棒,服務極為貼心,在後面的料亭章節會詳細記錄)。
即使夜晚在六本木新城觀景臺遠遠地看著它,那份驚喜感,還在演繹屬於我與東京塔意猶未盡的緣分。

生長在鋼筋森林裡的都市繁華

這一天色調偏暗,或許和天氣有關,
入睡時內心偏暖,或許和遇到的人有關。
前夜失眠的我,睡得很香。

2.2 「 臺場/Teamlab 」

一覺醒來,已是雨過天晴,不由感嘆為什麼日劇裡的畫面每一幀都那麼幹淨,因為東京的陽光所照之處連一粒灰塵都看得一清二楚。這不,莉莉周同學又在為她手機鏡頭拍到的光暈尖叫了,後來才知道這只是開始,這一天莉莉周的尖叫聲就沒有停止過。

乘坐豐洲線,在車尾的全息玻璃窗拍到了鋼架隧道,她尖叫。穿越彩虹橋,有從日本到美國的即視感,她尖叫。路過廣場上巨大的高達,她尖叫,看到湛藍天空下,五顏六色的摩天輪,她尖叫得跳了起來~

豐洲線車尾的景色不要太美

彩虹橋

臺場摩天輪

現在我們要進黑屋子了,看你還尖叫不?
Teamlab無界,我們來了。

漫遊 探索 發現
Teamlab無界入口用英文和日文在一面黑幕上寫著這三個關鍵詞,是山川森林、無邊科技、還是浩瀚宇宙?
我們小心翼翼地掀開厚重的黑布,踏進落英繽紛的世界。

視訊作引:

東京
身處花花宇宙,腳踩落英繽紛
拽拉著眼前的繩索,蕩著生活的鞦韆
乘著時間的列車,踩向深淺未知的前路

文藝青年都說自己喜歡看展,這幾年的我算不上文藝青年,頂多“好動青年”一枚,所以會刻意迴避一些太安靜的展覽,不想假裝,不想浪費。

Teamlab成立於2000年,是一群程式設計師、CG動畫工程師、數學家、建築師、互動設計師、平面設計師等組成的追求極致技術和藝術的團隊。經過多年磨合,團隊將探索理念定格在了——科學、藝術和設計的融合,這是吸引我的原因,這幾年我都處於困惑之中,自己擅長的風格,喜歡的領域無力發揮,想要去嘗試草根領域,只是東施效顰,慘不忍睹。

臺場的Teamlab展共八個房間,比較熱門的螢火之森排隊一小時,拍照三分鐘(我們因為在那一批次的隊尾,加上進去時工作人員又簡單溝通,有所耽誤,在裡面的拍攝可能就一分多鐘),其他的房間基本能直接進入。

排隊時,透過門外的玻璃,可以拍到大景和氛圍鏡頭。

色彩不停變幻,雖然進入時間很短,依然能感受到不一樣的氛圍

與現實完全一致,最富盛名的螢火之森僅是出片打卡點,但絕不是此行感受的重點。

Teamlab是一個無地圖博物館,在黑暗裡穿梭,你進入哪個房間全看機緣,記憶和足夠長的時間是幫助你走遍所有房間的工具,一切隨緣也是Taemlab獨有的開啟方式。
重點介紹兩個房間:

1、花舞森林

Teamlab的主場景,連線所有房間的中軸線,向日葵、玫瑰、牡丹、月季,不同季節的花卉交錯出花花世界的五彩繽紛。

不同的牆面可以閱盡四季,駐足停留,看花開花落,繁華有時,凋零有時。有人在其中看到了短暫、萬物終歸湮滅的禪意 ,有人看到了繁華似錦、大地回春的希望。這大概就是旅行的意義,不是強迫你變幻角度,而是如鯤鵬般扶搖直上九萬里,用更廣闊的視野去觀察眼前的一草一木。

好像有感受的房間都不怎麼適合拍照,中插一下另一個拍照好看的房間:運動の森

2、不知道名字的房間

這個房間我在網上搜尋了很久,也沒有找到它名字,或許是房間不容易找到,或許是房間裡太黑,不太合適拍照。
漆黑的房間裡有若干平行的玻璃,房頂也是一面鏡子,筒燈裡射出的影像,透過層層疊疊的玻璃,構成無限延伸的空間。
我們進入時看到身穿袍服、腳踩木屐、手持工具的祖輩一步一步地前行,古老背景音樂,佝僂的身軀,略顯沉重的腳步,看不到盡頭的隊伍,瞬間幻化成你對祖輩數次千年勤勞耕作的想象。所謂奇妙,不過是每一步腳印的疊加吧。

這個房間裡,莉莉姐哭了~

這個房間真心不適合拍照,視訊圖截來兩張,方便直觀感受

“迴圈往復、和諧共生”貫穿了Teamlab作品的始終,花的“一期一會”,運動の森裡魚見人即散,水晶宇宙裡每個人選擇的“點”形成整個空間的“面”,沒有事先預錄的影像,都是當下的人與空間合成的化學反應。

這條視訊三個部分:1、水晶宇宙的概念,素材是幾個房間混搭的;2、花舞森林;3、不知名房間。背景音樂是全部來自現場原聲。

臺場
假如地球沒有引力,假如四季不再更迭,假如時間沒有跨度,我們會怎樣活著?


“我們將自己的身體沉浸在無界的藝術中,
用自己的身體去探索世界,
並與他人共同創造出新的體驗。
這樣一組作品形成了沒有邊界的世界,
Teamlab無界。”

站在瀑布C位,依然執念拍攝,是我與Teamlab無界的關係

2000年成立的Teamlab直到2011年與日本的偶像團隊嵐製作演唱會互動式視訊,在網路引起轟動,才進入大眾視野。
在默默無聞的11年裡,是怎樣的溝通、信任、包容和使命感支撐他們前行,直到最終的融合成熟,產生作品,讓曾經是兩條平行線的藝術和科技完美互動。
許下的初心很容易,日復一日不走樣的堅持卻非易事,可地球上有人能做到,我們為什麼不能呢?

2.3 「 澀谷/新宿 」

關於澀谷新宿,潮流前沿、購物勝地、燈紅酒綠是他們的標籤。購物從來不是我的必需品,潮流也只可遠觀,我更感興趣是什麼因素為這裡印上了那些炫目的標籤。

先上幾張19年4月我在新宿澀谷抓拍的人物圖

留意這些人的裝扮、神態、動作、眼神,那些標籤絕不是硬生生杵上去的,是每一個人的審美、習慣、認知、內在世界,讓這片區域有了獨特的DNA。

1、流量中轉站——澀谷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日本關東大地震後,澀谷建起了連線市郊住宅區和東京市中心的車站。城鄉結合部流量最大,精於商業的人都知道。用簡單的方式將人聚集起來,再分散開來,商業也就形成了,一如現在的阿里、騰訊、位元組跳動,他們將澀谷搬到了線上。平臺是澀谷火車站,澀谷十字路口就是每個網際網路公司下設的各種app,大家按自己所需分發到相應位置。

19年4月我在澀谷,星巴克樓下等紅綠等視角,中間戴口罩那個就是我,人群后面是澀谷火車站和小到可以忽略的忠犬八公塑像。

在有人流量的地方,商業活動自然生長,事半功倍。

1973年,時裝百貨公司巴而可在澀谷開業。巴而可公司不僅銷售服裝百貨,還十分注重文化的“銷售”。之後巴而可在澀谷開設了第2家、第3家門店,還建立了巴而可劇場、生活館等娛樂休閒設施,逐漸在澀谷形成了以年輕人為基礎的文化商圈。由於巴爾而可的引領,其後的競爭對手也在銷售上加入文化的概念。

每天會有250萬人次從這個十字路口穿梭,一次紅綠燈多的的時候有3000人同時經過。

70年代的文化熱潮、80年代設計者服飾品牌熱、90年代可選精品店的發展,現在的澀谷有專門放映藝術電影的小影院、各種風格小眾的服裝專門店、音樂製品店和獨具特色的咖啡廳酒吧,逐漸成為了青年文化的發祥地。

這就是進化,最初城市裡是前沿文化,鄉村裡市井文化,後來有了一個連線口,連線之初,互不理睬,佔據制高點的企業引領方向和社會責任就顯得至關重要了,畢竟耳濡目染的小孩會長大,他們看什麼長大,未來的社會就會長成什麼樣子。

2、我行我素——原宿

澀谷主要以模仿為主,而原宿更加我行我素,與其說是一個商業街區,不如說就是一片年輕人盡情展示個性的時裝秀場。
二戰後美軍的駐紮基地就在原宿,於是出現很多針對美軍和美軍家人的消費場所,因為這些西洋餐廳、商店的出現,許多富家子女被吸引到了原宿,這裡變成了他們肆意張揚個性的舞臺,在家做乖乖仔、乖乖女,不敢給父母看的妝容、服飾,原宿街頭就是他們展示的T臺。加上七十年代兩本針對女性的時尚雜誌“an an”和“non-no”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就是原宿,滋生了這裡的同類聚集和商業發展。
前面發出的五張圖,除了中間一張是澀谷十字路口,另外四人都出自原宿,並不另類,但個性絕對是有的,大概我不太會欣賞另類之美,更喜歡在傳統審美里找不同。

此行原宿街頭,偶遇萬聖節遊行,警車開道。


3、繽紛與迷失——新宿

到日本之前,曾遊日本的小夥伴跟我說他在日本錢包被偷了,小偷很有道義,只拿走了錢包裡的現金,其餘物品都原封不動地歸還了。我有些驚訝,到日本也需要防賊嗎?小夥伴說大概只有新宿需要,其他地方不必擔心。
這番對話和歌舞伎町一番街裡李小牧的湖南菜館,是我初訪日本前對新宿的全部印象。

新宿分西新宿和東新宿,西新宿主要規劃的是政府和商業區域,東京都都府——東京都廳舍就在西新宿。江戶時期,幕府將軍德川家康的祕書內藤清為了阻止後北條氏的殘黨,率領火槍隊入駐新宿,新宿這個地名因當時內藤在此的宅邸是他的新宿而得名。
我們此行重點體驗東新宿,名聲在外的紅燈區。當年的東新宿是甲州街道來往的人馬驛站,也就是過來來客的休息場所,還是那句話,有流量的地方就有商機,一位名叫喜兵衛的大名管家將此地建成了附帶娛樂街的休息場所,夜生活文化就此萌芽。

我本以為這裡會是夜場女王莉莉姐的主場,可她在逛了一大圈後說,這裡和她想象的不一樣,愛蹦迪的她全無興趣在這裡狂嗨一場。
我想可能是內斂的日本人再怎麼張揚也頂多把聲色犬馬體現在琳琅滿目的廣告牌上,而不是大庭廣眾下赤裸裸的人的肢體上,沒有直接的感官刺激,得到的體驗多少和我們腦海裡住著的紅燈區會不太一樣吧。

夜幕下,有人微醺起舞,有人醉倒在角落,有人假裝清醒,都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孤獨,你TM給我滾遠點。

新宿車站

晚餐吃過鰻魚飯,路過新宿車站,白天的熙來攘往的人潮已散去,把這片空地讓給了流浪藝術家們。畫漫畫的大叔看見我們走來,便拿起了自畫像與鏡頭互動。而更多的是旁若無人地表達著自己的歌聲、技藝和孤獨。

你是否和我一樣,
渴望著被看見,
越是拼命掙扎,
越是下沉,消失在人海。
生活仍在繼續,
城市依舊喧囂,
迷失的人依舊在尋找。

此行東京,如此多彩,我幾乎忘記了這座城市也有文藝清新、下町風情。越絢爛,越孤獨,櫻花之國,雖名霓虹,但終究改變不了“物哀”的本質。
一邊盛放,一邊凋零,我願燃燒所有熱能,只為讓你看到我最美的瞬間。

19年4月 澀谷的櫻花

19年4月 門前仲町(下町區)

03 / 問禪京都

引子:矛盾的我
一面澄明,一面隱忍
一面溫暖,一面冷漠
一面脆弱,一面剛烈
一面銳意創造,一面自我毀滅

你心裡有一場海嘯,可你靜靜地,沒有讓任何人知道。藏著不能說的祕密:

京都
你有祕密嗎?
自己走不出,別人闖不進那種?

3.1 「 富士山 」

從東京到京都的新幹線,我們看到了富士山,彌補了東京塔的遺憾,莉莉周小姐也激動到不行。我終於體悟到為何富士山是日本的神山,它一直在那裡,若隱若現,只知與它有著或深或淺的緣分,卻終不識它的真面。這是我第三次見到富士山。

19年4月在河口湖淺間神社⛩️

也許最美的樣子,是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在哪裡出現,但只要你閃耀一下子,我就會暈眩一輩子。

19年4月在鎌倉江之島,遇見富士山日落金頂

有一天
我終於聽懂了「富士山下」
才知道心碎是什麼滋味

原諒我不再送花
傷口應要結疤
花瓣鋪滿心裡墳場才害怕
如若你非我不嫁
彼此終必火化
一生一世等一天需要代價

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
何不把悲哀感覺
假設是來自你虛構

————————————————————

古老與現代相融合京都,可以從日本最初的色彩開始說起。
日本的色彩審美中由四個顏色構成:赤、黑、白、青。白代表明亮,黑代表陰暗,赤代表明確,青代表曖昧。黑與白相對,赤與青相對,一如京都,通衢小巷、百年町屋、清修別院、神社廟堂、花燈舞姬、市井煙火,明暗顯漠、春夏秋冬,有有容乃大的四海,永無止息的四時,逛京都,流光中給出禪問答。

3.2 白(明亮,人與社會)——「 錦市場 / 二條城 」

到京都那天,天氣晴好,光暈再次眷顧莉莉周的鏡頭,正好灑在我的頭頂。我們特地把酒店訂在了烏丸四條,只需穿過幾條小巷,就是京都著名的錦市場啦,吃貨的司馬昭之心呀~

總覺得京都天空的顏色和別處不同。

一問:為何日本人可以將細節都做到極致?

1、市井的匠心——錦市場

小小的市場裡,隱藏著日本人所有關於吃的祕密。島國的日本,將山川大海、四季流轉賜予的豐美時令發揮到了極致。
提倡“不時不食”的日本人,極其講究當季菜品,海味有它的規律:春季食鯛,夏季吃鰻,入秋食秋刀魚、太刀魚,冬季的金槍魚。在內陸的京都,蔬菜也有著屬於他們的季節:春天萬物生髮,品嚐京筍和京當歸,夏日草木蓊鬱,賀茂茄子、萬願寺甜椒、伏見辣椒、鹿谷南瓜等;秋季紅葉似火,丹波栗子、丹波松茸、紫毛豆、九條蔥是尚未的最佳時期;冬季落雪紛紛,可以吃溫暖的聖護院白蘿蔔、金時胡蘿蔔、清爽的水菜。食客也應看到四季的變化,對應季的食物有念想和感懷,達到對自然界崇敬與互動的初心。

每家店鋪的招牌都整齊劃一,好像他們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設計的執行到位。

有些食物,食期僅為十多天,轉瞬即逝,日本人一定要在那一刻與之相會,“一期一會”貫穿了和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錦市場呈現的食物已不可避免地飄散著濃濃的商業味道,但店鋪裡料理職人們的專注敬業沒有折扣,我不禁好奇他們是怎麼做到的?為此我查閱了關於“禪”在這個問題上的解釋(摘自《日本,隱逸的日常》):

現代工業化社會最大的特點,就是分工的不斷細化,人的工具性因為不斷被強化,而且越發單一。人生的目的被單一的工具性異化,工作性的目的,代替了人作為整體生命一部分的目的,使人感到一種分離的痛苦。
禪強調“平常心是道”,也就是說,禪無處不在,而心中有禪與無禪,要看自己的心態和做法。日本鎌倉時代著名禪師道元認為:歷代佛祖皆凡夫,佛道就是實踐,悟道不要執迷高遠的事情,每件細小的工作中都包含著悟道的契機。在這種禪的精神指導下,日本生產了“工作禪”,即將手頭的工作做到極致,就能達到的意境。

2、歷史的選擇——二條城

這是國人中人氣不算高,我卻心之神往的地方,也是第一個言西早弟弟主動感興趣的地方(男人聽見歷史猶如女人看見口紅嘛~)。這裡,隱藏著日本一段傳奇的歷史,是屬於日本的戰國時代,一段關於三個男人的風雲傳奇。

關於這三個男人,我的瞭解來自《德川家康》。這裡簡單講一下三人的個性,如果感興趣詳細的過程可以去書裡挖。

這三人號稱日本“戰國三英傑”,先後成為亂世霸主,有意思的是他們階層不同,性格、智商也迥異。
按階層排序:織田信長屬於頂層,家康次於信長(雖為岡崎城少主,但從小做人質,顛沛流離,寄人籬下,使他少了幾分貴族的傲慢,多了些務實。),豐臣秀吉是底層草根。
按智商排序:三人都是人中之龍,但相比較,信長和秀吉屬高智商,家康在兩人之下。

性格方面:我在後面釋出的烤肉視訊,用幾款肉品做比喻了三人的個性:信長個性張揚,秀吉機智伶俐,家康深沉隱忍。日本的三座城市也可以在三人中找到個性,信長是東京,秀吉是大阪,家康是京都(淺水是喧譁的,深海是緘默的,雖然家康的大本營在江戶東京。)

三人的結局與個性吻合:張揚的信長遭遇“本能寺之變”被部下逼死,豐臣秀吉延續了農民起義家的悲劇——打下來的江山守不住,歷史的年輪最終在三位英傑中選擇了面相偏敦厚,更有韌勁兒的德川家康。

我覺得有意思在於凡處亂世,都英雄豪傑輩出,能笑到最後的大概率是那個能順應時局,伺機而動的人,三國最後不也是被司馬懿熬到了統一嗎?
如果發現自己的個性更像信長或秀吉,雖幸運,上天給了你天賦,也危險,因為煉心的過程比資質平庸者難上數倍。智力的傲慢會阻礙我們瞭解事物更多的層次,逾越這道鴻溝需要真正學會放下。

日本建築造型簡約,功力都在美輪美奐的細節雕琢上。

二條城的“二之丸”御殿可以入內參觀,但不允許拍攝,壁畫精美絕倫,還有人物模型還原了現場曾發生過的歷史事件。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德川家康做了幕府將軍,來京都入住二條城,要求天皇上門造訪,已暗示民眾他的凌駕於天皇之上。兩百多年後,也是在同樣的地方,德川慶喜將“大政奉還”,風水輪流轉,從來如是。

是日天空美到窒息,藍天上幾屢雲痕的瀟灑弧線,彷彿戰國英傑縱橫疆場的劃痕留在了歷史的天空之上。

我們左右不了角色的變化,
只能去擔當時代賦予的使命。
我們決定不了自己的命運,
只能專注當下,將結局交給上天。
二條城外,女孩兒坐在石凳上,專注眼前。

楓葉快紅了,每年這個時候它都會紅,每次紅了都會飄散在空中。

3.3 黑(人與自我)——「 祇園 / 先鬥町 」

京都的夜來得及早,四點半左右,天際已被晚霞暈染。東京的霓虹掛大樓的外牆上,一目瞭然,京都的霓虹卻隱藏在江戶時期留下的鱗次櫛比的町屋內,門前以布簾、油傘、燈籠裝飾,撩人心魄,內裡曲徑通幽,神祕莫測。

見過很多美麗的天空,但從未有哪處有京都的天空給我印象深刻。這般紋理細膩的雲痕,時不時會有彩虹相伴,想是神明也眷念京都,不遠千里而來;想是每一道雲痕都是一個只敢對天訴說的祕密。

木屋町的日落,這天的夕陽是粉紅色

二問:日本人如何對待物化後分裂感的痛苦 ?

1、八阪神社

清水寺下,夜幕緩緩來臨,步行途經兩年阪三年阪,暖光的紙燈籠逐一點亮,這裡被常被遊人賦予古塔、町屋、街市相融合的地道京都風情,可惜暖光所及之處,我卻覺少了點煙火氣和人味兒,就如同這些江戶時代留下的町屋正以每年幾百間的速度消亡,時代的車輪也在目光所及之處展示著它的存在。
二年阪的黃昏

穿過八阪通,便是八阪神社,1000個燈籠同時懸於頭頂,肅穆感油然而生。我更好奇的是從如此莊嚴的大社延伸出去,便是東京著名的花見小路,花燈藝妓便隱匿在這深巷之中。

這裡呈現出別樣的日本社會,電影《藝伎回憶錄》裡說:“藝伎是失落世界的藝術,除了華麗的外表,人生其餘的一切都是陰影。”
弗洛姆說:“人成了永恆的流浪者。他被迫前進,他必須向自己說明自身及生存的意義,他被驅策著去客服內在的分裂,他渴望另一種和諧,一種能消除是他與自然、與同伴、與自身分裂的禍根的和諧,併為此而殫精竭慮,苦惱萬分。”
京都的夜,在明亮的語境下必須堅守的責任終可在陰影裡得以短暫釋放,而另一類在陰影裡堅守的人又展開屬於他們的使命。

烏丸四條的廣告牌

2、先鬥町

吃貨在京都,最愛的非先鬥町莫屬。一路燈火闌珊,大概每間店留下的對酒當歌、推杯換盞的深夜故事就跟店鋪門上的京格子一樣多吧,凡俗如我,最是留戀人間煙火氣。沒被歌舞伎町打動的莉莉周大小姐又開始尖叫:我好喜歡這裡呀~ 油傘、燈籠、風鈴、手繪的選單,還有顏值線上的小哥哥都沒有逃過她手機的鏡頭。這晚我們預定的是京都有名的木屋町弘 烤肉(美食部分詳細講述)。

深夜關了燈的先鬥町,別有風情。

居酒屋裡的莉莉周和言西早

先鬥町呈現的顏色是這樣的

其實這也是它的顏色


從先鬥町出來,已經接近十二點,我們錯過了末班巴士和地鐵,只得步行半小時回酒店。
這是我們在京都的最後一夜,正遺憾著沒在古都逛街,已然走到寺町京極(四條的新京極和寺町京極算是京都最繁華的商業街),與白天的繁華不同,深夜的寺町京極只剩下整齊劃一的招牌和燈籠,不走近,看不出任何區別和真相,這大概是祕密最好的容身之所吧。

深夜十二點的寺町京極

這應該是京都的二手房中介商鋪

無表無裡,無敵無我,也許隱藏祕密的一個好方法, 就是把它當成玩笑講給全世界聽。

3.4 赤(人與自然,明確)——「 伏見稻荷大社/清水寺 」

平安京在我的印象中與西安好似,千年古樓暗藏,人文歷史散落,走馬觀花的京都之行多少有些打卡的潦草,這匆匆兩天,清水寺的夕陽和二條城的天空至今讓我魂牽夢繞,不由驚歎:這真是上天眷顧的神聖之地,那道光,你只要見過,就刻進了你的心底深處。

三問:日本人與自然神明如何相處?

1、夕陽的約會——清水寺

去清水寺的過程有點小插曲,在四條的轉盤坐車真心有點暈,有東西南北四個車站。我們為坐對巴士頗費了一番周折,好在執勤的爺爺特別熱心,不停用簡單的英文和我們交流,才找到了去往東山區的巴士。

下車後步行前往清水寺,阪道上的五重塔猝不及防地出現在我們面前,如此精巧恢弘,只因五重簷四角攢尖頂形制的設計,使塔身大氣又不失優雅。因為時間和位置關係,沒有拍到五重塔“飛簷伴月,勾欄夕日”的意境,也沒能與塔為鄰,深居阪道的百年町屋裡體驗和式生活,不免遺憾。

清水寺是供奉千手觀音的千年古剎,曾多次被燒燬重建,現在我們看到的清水寺是1633年德川家光主持重建的,最有名的應該是懸空的清水舞臺和羽音瀑布,我們去時正在修復中,據說要到2020年上半年才會完工。
來清水寺,本是想成全我和莉莉周的一點私心,聽說這裡求姻緣最靈,即使它在修繕,無緣得見全貌,也硬是要來一了心願。過了五重塔,滾滾人流撲面而來,穿著和服操著國語的人與我摩肩擦踵而行,感受有些down。

大約步行十分鐘,經過一坡很陡的石板路,仁王門印入眼簾,背後湛藍的天空,配上硃紅色的建築,我瞬間迷醉,不能自拔。

仁王門往上一處休憩地,我和莉莉周停下腳步,默契的達成一致:“將美好的姻緣留給進入寺中的有緣人吧。”我們不進去了,趁著夕陽無限好,盡享這盛世美好吧~言西早表達美的方式是圍著仁王門不停地轉圈,捕捉落日與建築的最佳角度。

是這對夕陽下的情侶打亂了我們前行,那一刻的感受我至今不知用什麼詞彙形容才恰如其分,就只覺得不想離開眼前的美。

夕陽下,俯瞰整個京都。

這張全景出自莉莉周的手機大法

仁王門前的一秒鐘,正好沒人,正好我按下了快門。

離開時,那對外國情侶變成了這對中國旅伴兒,那一刻,那一地,只要置身其中,都得到了上天的寵幸。

這一夜,幸運和感恩填滿內心,我放下了所有的傲慢與偏見(對於每一處炒熱的打卡點我總會存在程度不一的有色眼鏡)只因這翩若驚鴻,宛若游龍的夕陽。
這驚鴻一瞥,我開始反思: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先人的智慧面前,自己如此渺小可笑。

2、與晨光同行——伏見稻荷大社

簡單說一下京都的地形,京都中軸線從上到下:上京區,中京區(四條,推薦這區住宿),下京區(京都站)。上京區以西是嵐山區(嵐山、金閣寺),中京區以東是東山區(清水寺、八阪神社),下京區的往南是伏見區,我們今天要到的伏見稻荷大社就在伏見區。

伏見稻荷大社因《藝伎回憶錄》裡小百合跑過的千本鳥居而為大眾所知,很多遊客都以身著和服漫步鳥居為京都的必打卡項。莉莉周問我為何不租套和服,我笑笑說如果要變裝也是穿著咱們的漢服呀(民族自豪感也是槓槓滴~)

豐臣秀吉在1589年為生病的母親祈福而捐的鳥居在伏見稻荷大社入口處

稻荷神是日本主管農業商業的神,就是下面這位狐狸大神。日本全國有三千兩百多間稻荷神社,伏見稻荷大社是這些神社的總部,過了豐臣秀吉捐贈的鳥居便是伏見稻荷神社。

太陽光從稻荷神頭頂上方灑向大地,瞬間驅散入秋後微寒之氣。神社入口,恰逢日本秋日遊學季,各大景點都能看到成群結隊、身著校服、活力四射的學生。有位身著西裝、戴著眼鏡(看起來很像日劇裡校長模樣)的大叔為學生講解禮儀、歷史。不由感嘆,日本的傳統文化傳承這麼好確有獨到法門。

所謂的儀式感,就是精心裝扮和拍攝器材不會缺位的場景。

鳥居⛩️可以理解為鳥居住的地方,在日本的神話傳說中,鳥是人類靈魂的化身,人的靈魂有善也有惡,不能不乾淨的靈魂都進入神域,於是在神社前立有“開”字型的鳥居,將鳥兒留在神域之外。過了鳥居,便是神的領地,洗淨肉身和靈魂,方可向神祈福。

千本鳥居入口遊客打卡照一張,滴~ 如此神聖之地,冒犯了

拾階而上,這滿眼的綠樹紅門,與漸漸升高的太陽,在不同時間段形成不同角度光影變化,光是宇宙、林為自然,鳥居為人,這一刻,和諧相融,全無二致。
回頭看鳥居,上面的黑字記錄著自己的名字和生辰,這是在商業上取得成功的日本商人還願時捐贈的,現在稻荷上的鳥居數量應超過萬數,且還在不斷增加。

與叢林相近的鳥居都連線著蜘蛛的家,大概是“自然禪”的縮影吧,自然也是一個有聲有色而情趣盎然的侶伴。在這裡,終將開放外在鴻溝,他人,即自然,甚至葉上的晨露,花蕊的香氛,結網的蜘蛛,林間蟬鳴,池上碧苔,都不再與我無涉或對立,而是與我們心靈緊緊相連的此岸,是我們消除孤獨的伴侶。

走到此處,路程過半,人煙漸少,下行兩步,繼續往上。

終於登頂,欲參拜,發現山頂的洗手水已乾涸,大致是淡季人少,便沒有打理。於是我們折返尋找洗手池,直至山腰,終於見到一處。洗淨肉身,再見天地,希望這一路的虔誠能夠給我們一些未來的指引,也許每一次出手都能如此行般專注,即是答案。


京都共有寺院400多座,大多居於隱於深山之中,所到小徑多長滿青苔,所見之紅,是日本人對自然神明的敬畏。大致,將所謂的“迷信”變成篤信,就是信仰吧,相信萬物皆有靈。

3.5 青(人與人,曖昧)——「 鴨川 」

溫煦的陽光下,有著黯然的神傷,其實所謂意義皆為虛空,就像生活,要人體味。


四問:與人該如何相處?

如果在日本只能擇一地而遊,我選京都。
如果在京都只能擇一地而憩,我選鴨川。

夕陽中,我們漫步鴨川,這裡聚集著這座古城太多昔日繁華,而今在鬱草與溪流邊被轉化成了“人味兒”。
自江戶時代起,鴨川便成了京都人民納涼的地方,如今每年五月到九月依舊會有“川床”供遊客品茶歇腳,我們去的時候是十月末,來此駐足的人便自劃一畝三分地,或坐或躺,或吹笛彈唱或單車環繞,即互不干擾,又共同構成了鴨川的文藝安寧。

回眸一笑

有人專門研究過鴨川每波人之間的距離,剛剛好三米,既顯得不疏離又能保持自我的空間,稱之為“鴨川等間隔”。大概日本社會,人們都小心冀冀地恪守著人與人的距離,才使得各項運作井然有序。

鴨川等間隔


激流中覓食的大白鷺

此行最大的遺憾莫過於京都,沒能擇一禪院靜觀,沒在渡月橋上散步,沒在無名小巷徘徊,沒在百年町屋留宿。也許當我再次受困物化的分裂,陷入執念的困頓,或是不再糾結俗塵紛擾,自在觀心,將是再會之時,希望是後者吧。

特地為京都製作了豎屏版——《京都24小時》,上傳多次都失敗了。在我的筆記小視訊裡分三段呈現。因為喜歡,所以給你最特別的。

每一次的跌倒後的站立,
都是在重生的感懷中創造別樣人生。
生活,一半是回憶,一半是繼續。

04 / 慢城崎

缺乏,現代社會我們唯一缺乏的就是“缺乏”。

海量資訊、碎片化佔有、琳琅滿目的美食、層出不窮的打卡地標、不超過30秒的技能短視訊、全天線上的全球化社交圈、一鍵過審的超前消費額度,好像我們什麼都不缺的樣子。這難道不是最大的缺乏,缺乏與自己獨處能力,缺乏對事情的鈍感力、缺乏逆境中的忍耐,缺乏深入感受後共情,缺乏讓別人需要你的能力。

關西JR PASS廣域五日周遊券,日本這個國度還有一個好處是隻要肯花時間和動腦子,省錢方式還是蠻多的。

還未從離別京都的神傷中回過神,JR PASS關西廣域五日遊的旅程已然開啟,從京都乘坐JR兩小時,我們來到了位於兵庫縣北部的城崎小鎮。兵庫縣最出名溫泉要數神戶附近的但馬湯了,池神戶牛泡但馬湯的組合是我有生之年的旅行必選項。此次糾結再三,選擇了城崎,原因是它北面近海,可以順道體驗夢境中的海の京都。

4.1 「 say no 」小鎮

我們到達城崎的時間是下午三點,火車站口有接駁車將我們免費送到溫泉酒店門口,這是我們此行的第六天,行程過半,特地安排了一日休整,張弛有度人生才能走得更遠。
可是千算萬算,沒有算到酒店的晚餐下午三點截止預定,我們晚了半個小時,與“一泊二食”的神仙日子擦肩而過。

我們所泊酒店的燈牌

白天來一張

酒店還延續著提供當日報紙的習慣。

溫泉酒店的入住複雜細緻兼有儀式感,一位幽默可親的阿姨花上大半個小時候為我們講解這個溫泉小鎮的事無鉅細。地圖上每個湯的位置、開放時間、輪休日,酒店的區域性設施,各個管卡通關的“密碼”,還不忘提醒我們泡湯以後享用一下按摩椅絕對快樂似神仙,但不要爭搶,引發拳腳事件就得不償失了,結合阿姨生動的情景化表演,我們當場笑翻。

這張雖有些模糊,表情最能體現阿姨的性格。


四點多,夜幕降臨,我們問阿姨哪裡有晚餐可食,阿姨突然緊張起來,叫我們趕緊去下車的那條街,興許能找到晚餐。我們半信半疑地收拾出門,果然,天色還未黑盡,臨街小鋪已盡數關門。我們越走越絕望,偶爾看到還有燈火的小店,店主也對我門搖頭示意不再上客,只有一家烤肉店顯示會開到晚上十一點,但在京都已經被烤肉餵飽的我們並無太大興致。難道,我們就此與心心念的松葉蟹但馬牛擦肩而過?

門頭的松葉蟹,白天和夜晚各一張

或許執著的吃貨心得到了上天的憐憫,在靠近火車站的地方我們找到了一家營業至晚上六點的海鮮店,是的,你沒看錯,是晚上六點,我們找了一圈也才下午五點,卻被悉數拒之門外。在這家名為海上花的海鮮店,雖然沒有吃上11月才正式供應的全蟹宴,但峰迴路轉的喜悅已為這餐加持,還有一條整個日本行中最好吃的魚擺擺。

城崎溫泉小鎮因《名偵探柯南》而吸引不少遊客,本以為商業氣息濃郁,不曾想到遊客的到來並未打亂小鎮人民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生活本該有的樣子,可在快節奏、高效率的社會協作中,我們卻把這種“say no”解讀成了難能可貴的驕傲,抑或是不合群的孤僻。

關了門的小店,冷暖光的對比不要太美。

店鋪雖已關門,但玻璃裡透出來陳列和美酒讓人欲罷不能。

以下是我們第二天晚上吃到但馬牛的地方,也算一償心願。


白天的城崎小鎮柳葉紛飛,魚生店、但馬牛肉專門店、地酒專門店和小憩的咖啡館佔據了小鎮店面的絕大多數。

爺爺的笑容寫著幸福。

4.2 「 放下 」小鎮

泡湯是我在此行中位處安排的放鬆專案,提到“浸泡”,不由想起《三體》裡,由於有三個太陽不定時掛在空中,人們在不適宜生存的時候就脫水變成人皮紙片,待萬物復甦再通過浸泡重新活過來回歸正常生活節奏。劉慈欣這個可愛的科幻假設生動深刻,在一程未知的遠行中,一次徹底放鬆的“泡湯”是幫助疲憊不適的行者重新整裝的速效良方。

莉莉周同學為我梳了髮髻,為了這份心意,留下此行唯一一張自拍

小鎮上,從早六點到晚十二點,只要溫泉開放時間,能夠聽到叮叮噹噹的木屐聲,看到身著各式浴袍的人,手提竹籃,悠閒地尋找心儀的湯池。

城崎外場共七湯:御所の湯、一の湯、曼陀羅湯、裡の湯、柳湯、地藏湯、鴻の湯,級別較高的酒店還有自己的私湯。評價最好的御所の湯我們到時正在修繕,我們所泡四湯中,一の湯和鴻の湯較大,柳湯較小,曼陀羅湯屬於私密湯,一旦按下閥門,其他客人就不能再進入了,適合不習慣在外人面前裸露的客人。

日式泡湯與國內身著泳衣截然不同,先脫掉浴袍,卸下所有身外之物,在池邊用淋浴洗淨全身,和每一絲毛髮,再帶一條白毛巾入池,全身入池後,將熱毛巾置於頭頂上,以便在含有豐富礦物質的溫泉水浸入人體後,熱能不會從頭頂流失。天然含礦物質的溫泉有極好的養身療效,這也是日本人平均壽命較長的原因之一。

放下身外之物,我要去泡湯啦~

如果說熱能滿滿的溫泉水正在你的體內進行一場活血化淤的療愈,那麼一絲不掛走進泡池,也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被迫放下手機,隔絕與外界的紛擾,看到入心的場景不是按動手機快門,而是用眼和心和感受,內場湯池裡,感受溼潤的空氣,外場湯池中,與自然的合體。所有困局的解藥不外乎“放下”二字,身心靈皆是如此。

05 / 世外伊根

我走過山時,山不說話,
我路過海時,海不說話。
最溫柔的深情,都在靜水流深處。

伊根的舟屋

能到伊根這片世外桃源,對我們這種並沒太深度的掠影者來說,真是機緣巧合。行前通過各種書籍和紀錄片希望發掘冷門的亮點,一位去過四十多次日本的作者推薦了三個地方:京都、丹後和富山(下次預定)。於是瘋狂查詢後兩者的相關資料,丹後鐵路進入我們的視線。

這裡先打個岔,關於“鐵路之國”日本想要囉嗦幾句:日本已有160多年的鐵道歷史,鐵路線遍佈大城小鎮,學生上班族通勤都靠這鐵皮車的“叮叮叮”。發展過程中也經歷過膨脹擴張導致的入不敷出,最終走向了從國有化逐漸私有化的過程,故而許多赴日旅人很頭痛“密如蜘網”的鐵路線,外加不同的票務、換乘,其實真的搞懂了日本鐵路背後的運營邏輯,這一切so easy。
這裡隆重推出幾條美到窒息的鐵路線和有軌電車,以下內容來自網路的收集搬運,算是給自己許下的願望清單(鐵路線路的資訊大部分來源於知乎@馬昊),如有興趣來場日本鐵路之旅的小夥伴請惠存:

鐵路線:
1、JR東日本 只見線

穿梭於福島縣與新瀉縣的森林之間,被譽為日本車迷譽為“日本第一鐵路勝景”。由於所在位置非常小眾,曾經險些被拆除,但因為他是連線山區百姓的對外通道,才被保留下來,攝影愛好者不容錯過。

春夏秋冬各有其獨特的美:

2、JR東日本 五能線

這條擁有無敵海景的日本最北端火車線路(北海道除外),很多朋友說《千與千尋》的火車是來自斯里蘭卡或澳大利亞,不,這條線延綿一百多公里緊貼海面行走,還怕宮崎駿找不到靈感?

最嚮往的是五能線的一個祕境小站——驫木
一個面朝大海的木造無人車站,傳說是日本最靠近海平面的車站,也是車站周邊唯一的建築物,想想這意境,似電影場景一般唯美。

3、JR四國 予贊線

這條貫穿瀨戶內海與宇和海沿岸地區的線路依舊是以海景聞名,如果說五能線是攬盡大山大海的胸懷,予贊線則是文藝小清新的代表,短短一節車廂,慢悠悠地在海岸線上發呆。

青春18券總能戳中文藝青年的痛點

4、JR九州 指宿枕崎線

這是日本最南邊的一條線,最南端的站臺西大山站(沖繩島除外)背靠有“薩隆富士山”之稱的開聞嶽。這裡還設立了文藝青年喜歡的幸福郵筒📮,可以將幸福從最南端發散出去。

青春18券海報上的文案是:“將窗開啟,整個車廂都變成了春天。”

除了在山川大海間的穿梭的鐵路,行駛在城市街角的有軌電車也很有感覺,日本現存的有軌電車共12處,北海道的札幌市電、函館市電,東京都電荒川線、富山軌道線、愛知縣豐橋鐵道東田本線等都是體驗的不錯選擇。

看到這裡,肯定有小夥伴get到了我的嗨點,當聽說丹後鐵路就在京都的另一面,追逐的激情便是冰山壓頂也澆不滅了。

5.1 傳說中的「 丹後鐵路 」

下面,要隆重推出讓我放棄了嵐山小火車的——丹後鐵路。先來說它的幾個特點:1、單節列車;2、沿海岸線行駛。單就這兩點是不是像極了JR四國的予贊線,先別急,它的最大特色是:兩列特色車廂,行駛在西舞鶴(名字真是太美)和天橋立之間,由日本著名工業設計師水戶岡銳治先生設計的黑松號和赤松號。

丹鐵的標誌是車窗上有一個“鬆”字

先說說復古的赤松號,木質結構、紅色車身、車廂裡是英式復古的條紋沙發座椅和頗有質感的實木桌,這節車廂全天只有一列。
最令我心馳神往的黑松號,自然與美食和酒脫不了干係。一週只執行三天的黑松號也許是霓虹國最獨特的午餐了,坐在海邊火車上,可以享受大師級的料理和甜點,最最最誘人的是有一款無限暢飲餐,本地自釀的三種美味地酒,在乘坐的兩小時十分鐘時間裡無限量供應。

黑松號行駛在由良州鐵橋上,來自紅軌黑車美酒的誘惑

好吧~我依然因為時間緣故沒有追上這輛週五至週日執行的黑松號,好在資訊收集完畢:黑松號週五至週日運營,分為午餐12:48(天橋立到西舞鶴)和下午茶15:30兩個時段(西舞鶴到天橋立),需要提前預定。另外還有文藝的丹鐵咖啡可以享用,丹後地區及西鶴舞的海味和酒都很有特色,如果想避開人流,不妨體驗一下這段“海の京都”的旅程。

從城崎溫泉到我們此行的第一站伊根舟屋需要先乘JR到福知山,再換乘丹後鐵路。入鄉隨俗,日本交通每一班都非常非常準時,我們每一段行程的時間把握也都按分鐘加5~10分鐘的提前量計算,提前10分鐘到達,空無一人的城崎溫泉火車站。

與早起求知的學生同行是這程路的雞血點,短短十幾分鐘的同車之緣,他們利用時間的能力讓我感觸頗深,當我們正在被碎片化資訊侵蝕時,日本的地鐵上、列車上依舊是拿著這種紙質書閱讀的人。19年4月到日本時我曾發過兩組“閱讀”的照片到朋友圈,朋友們紛紛感嘆:這個民族太可怕了。所謂可怕,不過是去粗取精,把傳統的優良習慣堅持下來而已。

也有利用路上時間補瞌睡的同學。

意外永遠是旅行的一部分,與丹鐵的第一次約會我們險些擦肩而過。
福知山下車有八分鐘換乘丹鐵的時間,錯過就得再等一個小時。本來丹鐵的黃色車廂就在福知山站臺的鐵網後面,可那道連線著丹鐵車站的鐵門卻標示8點鐘以後才會開啟(估計很有遊客七點就到此換乘的)。我們詢問工作人員過去的路線,大概是太急沒有交流清楚,工作人員指的方向讓我們越跑越遠,眼見還剩三分鐘即將發車,極度絕望的情緒下我們決定憑直覺衝一把,在不看任何指示牌的情況下(事實上也沒有指示牌),全憑直覺,我們馬力全開,以100米衝刺的速度在發車的最後一秒衝上了那節黃色丹鐵。
莉莉周尖叫著說:這是此行最棒的時刻!我舉雙手雙腳贊成,回想每一次行程,記憶最深刻的不都是那些“人在囧途”:臺灣行追火車;泰國行丟揹包;越南行暴雨中在沙漠狂奔……此行錯過了本可預設的驚喜,丹鐵依舊以它獨特的方式刻在了我們此行的記憶裡,在分秒不能差的日本,你讓我們體會到了“有驚無險”的滋味。

回程時拍下了這列我們追得好辛苦的黃色列車

我們上車時,車廂裡除我們之外只有一名乘客,後來稀疏地上來了不少學生與我們同行,感覺又回到學生時代。

這一程的景色極佳,高山湖泊,鄉野叢林,莉莉周獨自坐在車窗邊拿出手機,翻出了大學寢室同學的照片放在車窗前,錄了段“畢業旅行”的vlog,風景如此這般,誰不想與自己最牽掛的人分享。這是我們此行她最安靜的時刻。

5.2 世外桃源「 伊根の舟屋 」

我們在天橋立前一站——巖瀧口站下車,開啟了此行未知的一段旅程。前面說過我是一個害怕失控的人。這幾年的內觀,發現自己是一個“性子急、反應慢”的人,遇到事兒的時候第一時間會有一種控制不住的情緒湧上大腦,而真正需要迅速判斷的部分卻是慢半拍的節奏,感性這位小弟總是一馬當先,最後又被理智大哥說服,愧疚許久。恐懼未知源自對自己的不自信,“安全感”這個小魔鬼總成為迎接未知挑戰的攔路虎。

如我們個性類似,我的方式可作借鑑,先試水,再循序漸進,畢竟我們內心都很清楚欄不是不想垮,只是猛料恐過猶不及,況且慢熱的人也有優勢,一但找到入口,不至於“三分鐘熱度”,堅持是我們這類人的特長。

小而美的巖瀧口車站,出火車站臺,就是巴士站停靠。

為防止意外,我們向打掃清潔的奶奶詢問,奶奶一路操著日語陪我們走到站牌前,可日文,對於我們是天書,見她滿面笑容,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我掏出了翻譯官,終於愉快地對接上暗號,奶奶叫我們在這裡安心等待,二十分鐘後巴士就會到達,Nice~

來一張奶奶的背影,每次見到就有想哭的衝動

我拍照站的位置是巖瀧口的車站前方,丹海巴士會從這條路駛向我們

20分鐘後,丹海巴士如約而至,細心的線路設計者特地考慮了年長者的出行,每個站之間離得很近,我們從巖瀧口到伊根の舟屋全程有四十幾個站,但凡是醫院的站點都會拐到醫院大門口,節省就醫者的腳程。另一個驚喜則是與海平面完全平行的沿海公路,一個小時的車程,環山靠海,碧海藍天,人煙稀少,頗有《桃花源記》:“夾岸數百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復前行,欲窮其林。”之意境。

伊根舟屋版的“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的訊號是湛藍的海水逐漸變成碧綠色,林間海面遍佈海鷗聲。上午十點,我們準時赴約。

此時太陽還躲藏在雲裡,如果凍的碧波色彩還未完全顯現。

這裡被譽為日本最美鄉村,木質結構的舟屋很多已有百年曆史。舟屋兩層結構,一樓泊船,二樓起居。

日常船就這樣被固定在一樓

與國內諸多古鎮僅造好水泥房便大肆宣傳截然相反,日本政府為了保護伊根舟屋的不被旅遊業破壞,可謂是絞盡腦汁。能駛進舟屋區域的團隊大巴數量限定,且只能在劃定的小範圍內參觀,主要以本國遊客為主。另一種遊客造訪是坐遊艇,一邊隔海觀光一邊餵食海鷗,直接接觸舟屋的機會都不給,這類目測外國遊客居多。阻斷交通的苦心,才有這一隅世外桃源。

太陽光是最美的濾鏡,灑向湖面的那一刻,碧綠的果凍驚為天人。

有些家的一樓擺放著木桌、木椅,日本人的海上喝茶嘮嗑局也是想參一個啦~

我們的行程是少有的深入舟屋腹地,山腳下車,漫步在遊客罕至的舟屋小道上,看著正在風乾的魷魚、晾晒的衣服、易拉罐做的小掛件,我們的腳步不自覺地慢了下來,偶爾看到鄰里相遇的幾句寒暄,竟覺到久違的溫暖感。

步行一段距離就會看到這樣的免費自行車停放點,這是為方便遊人設立的,舟屋沿途一直到山上的公園都有站點,可隨取隨放。

舟屋被漁民們的工作地帶一分為二,時至今日,舟屋的居民仍以打漁為生。我們不經意誤入他們的工作場,一邊是十幾二十個穿著揹帶褲的漁夫正在織網,另一邊的漁夫則在處理著剛打撈上來的金槍魚。我流口水了~我承認。

愛自嘲的莉莉周說:“我這樣的土農民,還是喜歡這裡,像回家一樣。東京帥哥再多,再繁華,都覺得跟自己沒啥關係。”話糙裡不糙呀~誰年少時不是想著看看外面的世界,那些許的歡樂,些許的憂傷,在漫長的時光流動中都化成了一點漣漪,淡淡地飄逝在輕風中。
我們記得的,終究是行萬里路劃出的那個圓圈裡,始終與我們並肩同行的圓心。那是一道或許微弱卻一直都在的光束,它或前或後,或近或遠,外表平凡,沒有驚天動地的作為,總保持沉默,目光卻永遠不會移開你的背影。那個圓心就是家。

有家的安詳,才有我們的步履不停

晾晒的衣服、打漁的網、勞作的工具,媽媽的便當,生活再多姿,不也是柴米油鹽、一磚一瓦的“生活氣”堆砌起來的嗎?

在舟屋食堂享用了以現捕撈的海魚為主要食材的午餐後,等車的間隙,完全停下來的我們享受著午後的陽光,幾位長者坐在舟屋前的石凳上,恬淡專注,用紙和筆勾勒出舟屋的美妙線條,彷彿眼前便是傳說中的詩和遠方。

天邊彷彿若有光

冷門地點附上TIPS是基本的禮貌:

1、交通:從天橋立一線到伊根的丹海巴士一小時一班,提前查詢,班車非常準時,每日末班車我記得是下午5點左右。丹海巴士上車時要取一張小小的整理券,下車時根據整理券的上車點計算車費,現金結算,icoca卡不能用。
2、住宿:伊根舟屋的有官方的溫泉酒店叫油屋,在伊根舟屋的遊客中心附近有預定電話,就在舟屋的山上,遊客中心可以寄存行李。
3、其他:伊根舟屋有一間網紅咖啡廳,落地玻璃讓你能夠體驗面朝大海看舟屋喝咖啡的春暖花開,每週三休息一天,我們幸運地趕上了。

希望大家能感受村莊的寧靜,也希望漁民們的生活不被打擾。

5.3 日本三景「 天橋立 」

丹後天橋立在日本儒學者林春齋所著的“日本國事蹟考”中被列為“日本三景”之首(另外兩處是位於青森的陸奧鬆島和廣島灣的宮島)三處都是天然形成的景觀,其中天橋立以最為神奇。宮津灣的兩端硬是橫亙出一座天然的橋樑,上面被8000多株松樹覆蓋。據說在16世紀的畫作中天橋立兩邊都還未完全貫穿,在近五個世紀裡,也不知發生了什麼,橋連上了。天橋立將宮津灣兩岸完全連線,讓當地的漁民甚至苦惱,船隻無法通行,最終人們被迫在靠近丹後的一面挖開一處缺口,人工建造了迴旋式的“小天橋”,以便船隻進入。

我們乘坐巴士在傘松下車,這裡上山能一覽天橋立的全景。上山有兩種工具:小火車和纜車。纜車為全敞開式,沒有安全帶、沒有任何保護措施那種,是的,一個人裸露著坐一張獨椅在山坡上運輸,卻非常安全。為什麼?你試試就知道啦~我們選擇了火車上山,纜車下山。

樹葉漸紅,綠皮小火車、微藍的大海,是治癒的色彩,淡然療心傷,歲月不回頭。

來之前就聽說日本人看天橋立的方式是倒著看,成群結隊的老人們逐個走上眺望臺,倒立著從胯下一瞥天橋立,非常有儀式感。有一剎那,我竟覺得這是日系“老年壩壩舞”(伊根開篇視訊裡有影像)我們健康,你們文藝。

入鄉隨俗的我

在日本民間關於天橋立的神話傳說有不少,據說站在沙洲南端的飛龍觀、北端傘鬆的丘阜上,彎下腰去,從自己的胯下倒望過去,綿延的沙洲就像是一條向天上斜伸而去的橋樑,“天橋立”名字由此而來。在日本人心中,能夠躬身看到“天橋”景觀能為自己帶來好運,現場看到八十幾歲的老奶奶在老伴兒攙扶下履行儀式,畫面甚是感動。

天橋立倒看我的理解是:“躬身入局”,為入世之道。

來張我的打卡照,手機和相機色彩差距明顯

傘鬆公園裡,有人用掉落的紅葉拼成了“心”,是不是將凋零的葉片點滴聚攏,還是會重新綻放熱能的~

從傘鬆公園下山,我們橫穿天橋立。踩著大自然搭建的橋樑,有百年松柏遮頂,我聽到了歲月的呼吸和自然的心跳,閉上雙眼,深吸了一口氣,含氧量極高的空氣從鼻腔進入我們的肺和血液,轉化成身體的能量。記不起有多久,我們在鋪天蓋地的資訊流中關心著遠在天涯的愛恨情仇,歡笑、哭泣、木然;卻將近在遲尺的呼吸和心跳遺忘,成長、老去、我們為什麼而活?

萬綠叢中一點孤獨的橙,
孤獨的橙,靜謐的橙。

海の京都
橫穿天橋立步行大約一小時,自行車二十分鐘。從傘鬆到丹後天橋立站,乘坐丹鐵原路返回。

小天橋旁邊的漁民,後面是宮津灣。

夕陽下的近海釣,大海靜默無聲。

不管走到哪裡?
記得看看自己的內心。
有些事永遠不會忘記,
與孤獨相處時,
會呈現得格外清晰。

我走過山時,山不說話,
我路過海時,海不說話。

06 / 追光奈良

引子:
年少時,
發著呆、做著夢、跺著腳、追著光的我們,
可曾想過有一天懈怠、疲倦、迷失的樣子。

吳伯凡老師說:“一切事物都是由觀念、行動、技術三個部分組成。”年少時一張白紙的我們塑造觀念、苦修技藝、行動力充沛,終於,有一天,那盆水滿了。坐享階段性成果,下一段路在哪裡?我也被這個迷局困住多時。

奈良
黑暗的時候,去追光吧,記得,卯時出發。

奈良,是鹿園嗎?國內看到的照片好像它就是喂小鹿的地方吧。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另一個身份——先於京都的日本首都:平城京。這個曾是日本心臟,又在京都、大阪、江戶的光環籠罩下屹立1300年的古城,它現在以一種什麼姿態存在?我想去看看它真實的模樣。

6.1 「 追光之旅 」

這是此次日本之行起得最早的一天,住在大阪的我們為了去若草山山頂接受晨光的洗禮,早晨六點便從酒店出發。
一路上我默默祈禱太陽不要被雲層遮擋,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清晨七八點的陽光可是大片必備項。奈良近鐵行至西大寺,粉紅的晨曦映照著嫩綠的草坪,勾勒出西大寺美麗的輪廓,我舉起相機欲拍時,高速執行的列車已將那個畫面遠遠地甩在了身後,馬卡龍般的畫面只好我一人獨享了。
那瞬間以後,雲層好像和我們玩起了老鷹捉小雞,我們走到哪裡,太陽就被它藏在哪邊。
近鐵下車步行約十分鐘,我們遇見了神明的使者小鹿。

這是春日大社前的一大片空地,記憶中,晨霧瀰漫、空氣溼潤,大地還在沉睡,耳邊聽不到任何聲響,冷不丁身後被什麼軟物一碰,轉身一看,竟是睡眼惺忪的小鹿。囊中羞澀的我們與小鹿四目相對,假裝神交已久的樣子。

穿越空地,逐漸聞到古城的氣息,路邊開始出現木質町屋,和京都的相比,奈良的町屋木質材料更古樸和原生態,色彩也更厚重,反倒花俏的裝飾少了很許多。我暗暗許下願望:下次定要來奈良住宿一晚(這一路是許了多少願望~)。

過了這座鳥居⛩️,便是春日大社

春日大社房頂一角,雲層漸漸稀薄,我們的背感受到了太陽光的熱度。

春日大社外的表參道上,延綿不斷的是日本人捐贈的長明燈,青苔潤物細無聲地爬上每一盞石燈籠,讓它們漸漸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這縱深豈是“平平無奇拍攝小天才”莉莉週會放過的角度。

或許是神明也聽到了我們心音,晨光穿越早霧、透過樹縫,為綠色的青苔鑲上了金色的勾光。有人說,如果你可以連續兩年堅持每天早晨六點起床,再遙不可及的願望都能達成。我們的迷茫困頓不過是努力堅持的時機未到罷了。

追上奈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是此行的開篇。奈良禁止砍伐,全境77%被茂密的樹林覆蓋,原生態儲存完好。這一次我們的未知之行是在若草山還未開山之前,穿越春日山原始森林,從背面攀登上若草山山頂。

晨光喚醒了成群的小鹿,也為我們照亮著未知的前路

6.2 「 若草山 」

過了春日山,水泥的公路變成了山間石子路,僧人和遊人也不見了蹤影,只剩下我們。這時候,沒有任何網上能搜尋到的攻略路線,前半程也沒有一個同行者為我們發出“這條路正確“的訊號,很多時候指引我們到達目標的是團隊小夥伴的彼此信任。我猜在這條毫無預設的道路上攀爬,早起和高強度體力消耗的狀態下,大家內心不可能沒有一絲懷疑,但整個路途中不停歇、不質問,或許就是對同行者最大的鼓勵。
爬行半小時後,一名身著衝鋒衣的行者從背後超越了我們,我們更加堅定,跟隨這位戶外行者的節奏,最終到達若草山三重目,全程約四十五分鐘。

開山之前,我們俯瞰奈良城,一覽眾山小,靜享若草山頂的美景。

《莊子》說:“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負其大舟也無力。”大海里的水如果沒有那麼深厚,那麼充滿,就沒有辦法行駛大舟。我們的視野如果沒有這麼高遠,這麼寬廣,也成就不了大的志向。
尋找光的方向,追尋光的指引,若只是為了滿足在陰暗角落,凍得瑟瑟發抖的人自我取暖,暖氣片便足矣。


6.3 「 回到夢開始的地方 」

遠處傳來了小學生的叫喊聲,他們正在為即將登頂的勝利歡呼雀躍,若草山開山的第一批遊客到了。我們也該逆光而行,回去路開始的地方了。

拾級而下的滿足感大家應該有體會,懷揣著征服山峰的滿足,從沿途攀爬旅者的氣喘吁吁中,得到精力和體力的雙重優越感。多麼希望人生一直是這樣的體驗,等等,別忘了,這一程走的是下坡路!
從若草山一重目下山,有一坡很寬廣的下斜草甸,坡度約45度,秋日遊學的學生坐在草甸上休憩,享用便當。藍天綠草、青春洋溢、蘆葦飄飄,那個年紀的我們不也是以夢為馬,馳騁流年,何曾有所畏懼,而今背上的包袱又是誰給自己的呢?

白衣飄飄的少年墊腳上行。

6.4 「 大隱於世 」

從另一條路下山,鑑真東渡時曾修行過的東大寺映入眼簾,東大寺參考我國唐代武則天時期修築於洛陽的紫微城而建,全木質結構的寺廟經歷代僧侶工匠的悉心呵護,使我國唐朝建築文化在異域東瀛得以儲存。千年以來,植根於之這片土地上的每個人,默默維護著這片土地上的森林、建築、文物,使得褪去首都光環的奈良從未被世人忽視。

東大寺/大華巖寺

東大寺二月堂前,僧人的背影

享受這一刻的靜謐,感受脈搏的跳動,靜聽內心的聲音,我們本是可以放下包袱的。

奈良公園入口出,已是人山人海,人終究要回歸常態,重要的是你以什麼姿態。

楓葉染紅山林,
一邊赤誠怒放,
一邊隱忍凋零,
四季本就更迭不息,
留念一刻的永恆,
便是永遠得不到的妄念。

手握一片紅心,這便是我的整片森林

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要走完
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腿也無法到達
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只顧風雨兼程

07 / 浪跡大阪

引子:

年少風華 仗劍天涯
想要快意恩仇 想要有酒有肉
比天高的野心需要修行撐
比海深的情感需要胸懷容
江湖
真的就是那個
豪情壯志 縱橫馳騁的那地方嗎

大阪

7.1 傲慢與偏見

1、「 大阪初印象 」—— 道頓堀

來日本前我最感興趣的地方是大阪,倒也談不上什麼情懷,都是被那些眼花繚亂的門頭下了套。
畢竟這些誇張大膽,生根在暗夜裡盡顯花枝招展的門頭絕對是我這種調色愛好者的心頭好,話不多說,調色門頭先來幾張。

一看望到頭,帽子已經掉地上了

香菸小店在夜色中也成了藝術品

門頭是充分滿足了我的拍攝欲,可大阪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這樣的:拖著行李坐JR去酒店的路上,所見大阪人的打扮和東京截然不同,東京人潮流嚴謹,大阪人誇張隨意;其次是從我們所住的難波走到道頓堀,一路上所見街道黑色佔比很大,與東京街道一塵不染再次形成鮮明對比;第三就是路人竟然可以邊走邊抽菸,這真是徹底顛覆了我對霓虹的全部印象呀~

一張慢快門照片,基本就是道頓堀的縮影,光影繽紛到有些頭暈

這時我想到了“一人一地”。

一人便是當年將自己的都城設在大阪的豐臣秀吉,“果然,大阪就是這位地道草根出生的日本首領的樣子呀~”我恍然大悟地發了個朋友圈,有人回覆:江戶京都人都特別不喜歡大阪人,覺得大阪人奇奇怪怪的,一點不像日本人的模樣。嗯,舉雙手雙腳容易。

至於一地,就是我的家鄉重慶啦~這裡的道頓堀不就是以前科園四路的大排檔一條街嗎?還有這江湖氣,形容成日本版“袍哥人家,絕不拉稀擺帶”一點不過分。

又見磯丸水產,有你在的地方就絕對過癮,就像在重慶遇到了燒烤大排檔。

你要問這個又是農民起義領袖,又是我的家鄉的第一印象我給多少分,emmmm~我想說,不及格吧~
我和莉莉周討論著對這個不及格城市的失望,在大阪的第一夜,這些門樓花燈似乎顯得格外晃眼,後來想起還真是又傲慢又偏見的兩個人呀,憑什麼人家一座幾百年歷史的城市就該長成你以為的模樣呢?
但真不好意思,就暫且用我們的有色眼鏡帶你初見大阪這個曾經嚮往的江湖吧。

法門寺橫町

2、「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心齋橋

在一個與日本傳統社會大相徑庭的社會裡,我們又極其走運地遇到了萬聖節,真是棒極了,言西早說:我們是走錯了地方吧,這裡和我在照片上看到的心齋橋是兩個地方。是的,就是這麼好運,我在大阪彷彿回到了我大重慶的解放碑,人擠人到每分鐘大約能挪動5米的距離。

心齋橋大國藥妝三樓望下去,慢速快門移動的幅度小得也是可憐,走不動的節奏~

想想我們的心情,剛剛從世外桃源的丹後、悠閒自在的城崎離開,見到這人群架勢,還有滿街的垃圾(道頓堀一帶路上的垃圾堪比國內多數步行街,畫面自行腦補)雖然不乏各種奇裝異服的萬聖節裝束,可在這“黑壓壓”的氛圍裡,竟感受不到半點興奮點和美感(也許是一池湯泉還沒有讓我們疲勞盡除)。原來我和莉莉周說好的“血拼心齋橋”也興致全無,意興闌珊,so,心齋橋如何購物就在此次遊記中缺席了,也算是我們此次日本之行第一次因為現場的感受不佳而取消原定計劃,大阪著實給了我們不大不小的“驚喜”。

晚上五六點人流還不算密集,往後流動就不忍直視了。萬聖節裝束的拍攝主要在開篇的vlog裡有呈現(這條視訊尚在製作中)。

3、「 商業煙火 」—— 黑門市場

東京的築地市場,大阪的黑門市場和京都的錦市場是接地氣必選項,都說到一個地方不去沾一身煙火氣就是白來了,京都的煙火氣我是聞到的,可黑門……也許是因為到達時接近下午五點,我大致能感受到超市即將關門時的打折販賣,卻難以想象大阪人民的日常。

登登登登,遊記的首秀美食來自大阪,三家此前預備好的店:黑門三平(魚生)、黑門黑銀(壽司)、西川鮮魚店(海膽)。

雖然是在黑門三平打折時搶購,最終結算600RMB,包含:刺身拼盤一份、金槍魚腩一份、大鮑魚一個、鹽燒大蝦一隻,價效比大家去評判啦~

老闆介紹這是金槍魚最肥美的部位,我們幸運地買到了當日的最後一份。

西川鮮魚屋的海膽,這個必須吹一吹,料理小哥用心處理好一份現開的海膽後,還會往上加料,最終呈現出這份豐滿。海膽肉鮮美回甜,寫下此次大阪美食裡最值得的一筆。

至於其他美食,匆匆一瞥,胃量有限,只能期待有緣再見了。

此行在美食部分最大的遺憾是壽司,後面詳述。

4、「 一頓烤肉,一言難盡 」

如果說此前其他各處的美食目的地在計劃時就已瞭然於胸,對大阪的規劃我就留給了看心情。

7.2 紅與黑

1、

2、

有的人漂泊流浪,尋尋覓覓人生的Soulmate,
有的人駐足安頓,精心打理眼下的柴米油鹽。
誰不曾夢想遠方?誰甘心安於現狀?

我們體內的能量都輻射到區域有限,希望我的表達恰是你找尋找的。

08 / 日之料理

8.1 料亭

8.2 和牛

京の燒肉處 弘

8.3 居酒屋


長夜漫漫,置身於魔幻的居酒屋,晚餐的意義得到了昇華。

8.4 面

8.5 海味

8.6 飯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原文連結: http://www.mafengwo.cn/i/1874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