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程 2015(11.30/12.6)

1.九州福岡,2.東京都,3.淺草觀音,4.富士山麓,5.京都&大阪,6.關西碼頭,7.和族風情,8.紅楓爛漫,9.扶桑空港,10.雲中漫步,11.東瀛掠影。

2015年末的霓虹之行,足跡福岡、佐賀、東京、靜岡、京都、大阪等六城池,雖然而旅行團的行程皆是走馬觀花,令人意猶未盡,但島國的行程卻歷歷在目。一直想寫遊記來紀念那段難忘的時光,無奈拖延症嚴重,甚至部分旅行照片被誤刪,直到現在才深感再不寫,那日的點點滴滴行將忘記。想到要整理如此多照片和文字,總是一件耗時耗力的活兒,難免心有餘悸。在當前全國疫情困足宅家的形勢下,抱著每日寫一點的心態,讓我們開始吧。

1.九州福岡

福岡是日本九州地方北部的一個縣,縣廳所在地是福岡市,屬於日本三大都市圈之外的“北九州福岡都市圈”的一部分,屬於日本地域中的九州地方。其是九州地方人口最多且最發達的縣,也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以外唯一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里千人的縣,縣內擁有有福岡市和北九州市兩個政令指定都市。西北部臨日本海(響灘、玄界灘),東北部臨瀨戶內海(周防灘),西南臨佐賀縣和有明海,南部和熊本縣接壤,東部和大分縣接壤。福岡縣在明治時代之後曾因煤礦資源而成為日本四大工業帶之一,現在經濟主體則以服務業為主。福岡縣內設有九州大學、北九州市立大學、九州工業大學等日本一流國公立大學。福岡縣在令地理位置靠近東亞大陸,距離福岡縣最近的特大都市是韓國首爾而非日本國內城市,而福岡市距上海市的距離也與到東京距離相當。也因此福岡縣自古代開始就是東亞文化流入日本的視窗,現在也有眾多前往韓國、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地區直通航線。

太宰府天滿宮是位於日本福岡縣太宰府市的神社。祭祀平安時代的學問家菅原道真。同時也是菅原道真的墓地。和京都的北野天滿宮並列為日本全國天滿宮的總本社。

福岡塔

2.東京都

東京,日本首都,位於日本關東平原中部,是面向東京灣的國際大都市,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東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東京”狹義上指東京都、舊東京府或東京都區部(舊東京市),亦可泛指東京都市圈。東京是江戶幕府的所在地,江戶在慶應4年7月(1868年9月)改名為東京。在明治2年3月28日,日本的都從京都遷移到東京。自德川幕府時代以來開始成為日本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維新時期改名為東京後,更發展為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眾多領域的樞紐中心。經過二戰後的繼續發展,東京不僅成為世界商業金融、流行文化與時尚重鎮,亦為世界經濟發展度與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2017年,東京都區部人口數達946萬,東京都市圈的人口數則達3700萬人,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都會區之一,亦為日本最大的城市。東京是傳統上的全球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在2017年GDP達8947億美元,同時在世界城市綜合實力排行榜及全球城市指數排名中位列第四。正式的行政區劃定義上,東京僅限於東京都,與道、府、縣同為日本的一級行政區,轄區包含東京都區部、多摩地方與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等離島;其中,東京都區部為日本中央政府所在地。東京都同時也囊括了日本最南端(衝之鳥礁)和最東端(南鳥島)等地理極點,擁有日本各都道府縣中最多的人口數,同時也是日本人口密度最高的都道府縣。

北之丸公園

東京皇居
位於東京千代田區。在明治維新,江戶幕府結束並由明治天皇取回管治權後,日本首都由京都遷移至江戶,並易名為東京,前江戶城則被改成為天皇的居所。由1888年至1948年皇居的正式名稱是宮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皇居曾受到美軍的轟炸,至1968年依據原貌重建。皇居大部分地方均不對公眾開放,只有東面的皇居東御苑開放予遊客參觀。

皇居的二重橋

參觀皇居一般是遊覽皇居的外圍,包括皇居外苑、皇居東御苑和北之丸公園,隔著護城河。在外苑可以看到橫跨在護城河上的二重橋,雖然不能上去,但卻是遊客能看到的皇居最內部的景觀,是個合影熱點。東御苑是皇室的大花園,可以一邊散步一邊觀賞許多歷史建築和庭院風景。而位於西北邊的千鳥之淵是東京著名的賞櫻點,旁邊就是北之丸公園,有許多市民在此跑步、騎車或是散步休閒。

銀座
是日本東京中央區的一個主要商業區,號稱“亞洲最昂貴的地方”,象徵著日本的繁榮,以高階購物商店聞名。這裡匯聚著世界各地的名牌商品,街道兩旁巨型商場林立,時尚、個性的服飾隨處可見,算得上是一個購物者的天堂。街道附近匯聚有義大利、法國、阿拉伯等地的餐廳,人們在這一條街上,能品嚐到世界各地的美味。銀座分為銀座一丁目(類似於漢語裡“街”)至銀座八丁目,銀座四丁目與銀座五丁目之間被晴海街所分隔,全部8個丁目由中央大道貫通。17 世紀初葉這裡開設了第一家店,隨後在在新橋與京橋兩橋間,形成了繁盛的商業區,成為東京其中一個代表性地區,同時也是日本有代表性的最大最繁華的商業街區。象徵日本自然、歷史、現代的三大景點(富士山,京都,銀座)之一的銀座,與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紐約的第五大道並列為世界三大繁華中心。

3.淺草觀音

淺草觀音寺的位置位於東京都臺東區、隅田川河西岸的淺草,是作為淺草寺的寺前商業街“門前町”發展而成的,與銀座、新宿、池袋、澀谷同為繁華街區。淺草寺的歷史很悠久,它的起源據傳是在 1370 年前,一對以捕魚為生的兄弟倆在隅田川中發現了觀音像,就建了這座寺院供奉起來。淺草觀音寺建築群是在二戰後重建的。淺草寺的象徵物是風雷神門,上面掛著寫有“雷門”兩個字的大紅燈籠。寺院的正門-雷門,「雷門」是通往淺草觀音寺的入口處,門下掛了一個百斤重,四米高的紅色大燈籠,已成為該寺的標誌之一。為黑色的瓦葺屋頂,下面有8根硃紅大柱。正殿供奉著金觀音像,天井上有著名畫家川端龍子和堂本的印象畫《龍之圖》、《天人之圖》和《教華之圖》。寺廟西南角聳立的五重塔,高48.23米,是日本第二高塔八塔,塔身燈光徹底通明,為寺廟增光添彩。淺草寺門前是仲見世大道,一字排開的店鋪中擺滿了各種有著日本傳統風情的扇子和用和紙製作的小玩意等商品,在這條購物街常能見到來自海外的觀光客的身影。淺草還以舉行傳統民俗活動的場所而聞名。“三社節”是淺草神社的一項祭典活動,它作為神轎祭典,十分出名。這項活動表現出自古以來居住在東京庶民區的人們的氣質,即所謂的“江戶人氣質”。其它祭典還有夏天的“鬼燈市”、初冬大鷲神社的“雞市”和年關的“羽子板市”等。隅田川上每年舉行的夏日焰火大會是最受人歡迎的活動,前來觀賞焰火的人都在 100 萬以上。淺草寺這裡每天都有前來參拜的觀光客,終年熙熙攘攘。

東京塔
是東京的地標性建築物,位於東京都港區芝公園,高332.6米。東京塔除主要用於傳送電視、廣播等各種無線電波外、還在大地震發生時傳送JR列車停止訊號,兼有航標、風向風速測量、溫度測量等功能。東京塔以巴黎埃菲爾鐵塔為範本而建造,1958年10月14日竣工,此後一直為東京第一高建築物(比埃菲爾鐵塔高8.6米,為332.6米),直至2012年2月29日東京晴空塔(634米)建成而退居第二位。世界排名在十名開外,前三名為東京晴空塔(634米)、廣州塔(600米)和加拿大國家電視塔(553.3米)。東京塔的顏色為紅白相間,是因為航空交通管制規定以利辨識。近年來大眾的景觀要求提升,鐵塔不再有顏色限制,但原有的顏色就這樣保留下來。燈光照明則由世界著名照明設計師石井榦子設計主持,照明時間為日落到午夜0點之間。燈光顏色隨季節變化,夏季為白色,春、秋、冬季為橙色。東京塔在150米處設有大瞭望臺,249.9米處設有特別瞭望臺,可一覽東京都內景色,晴朗之日可遠眺富士山。鐵塔正下方建有四層的東京鐵塔樓,除設定了通往展望臺的出入口外,還設有東京鐵塔水族館和各種紀念品的小賣鋪。由於日本的模擬電視播送於2011年7月24日終止,由數字電視取而代之,為改善收訊品質,從2013年起改由東京晴空塔取代東京塔承擔電視訊號發射功能。

4.富士山麓

富士山,位於本州島中南部,東距東京約80千米。[1]是一座跨越在日本靜岡縣與山梨縣之間的休眠複式活火山,最近一次噴發於1707年。“剣が峰”標高約3776米,是日本最高的山峰。[2]山底周長125千米,山體呈圓錐狀,山頂終年積雪。富士山山麓則呈裙襬下垂弧度,位於駿河灣至系魚川之間的大地溝地帶上。山麓周圍,分佈著五個淡水湖,統稱“富士五湖”。作為日本精神、文化的經典象徵之一,景色秀麗的富士山舉世聞名。[3]富士山在日本人的心中是一座蘊含著自然魅力,優美、莊嚴的神山。自古以來一直是日本文學者謳歌的主題。日本最古的和歌集《萬葉集》吟詠了富士山的高大與神聖。中世的紀行文中作者感動於富士山的壯美。江戶前期的松尾芭蕉讚美富士山“瞬間繪百景”。同時,對於日本人而言富士山不僅是美麗的自然景觀,也是崇敬的聖地。平安時代的富士山淺間神的遙拜,中世的修驗道的修行者的登拜,江戶時代的平民登拜等等,富士山是日本民俗宗教的一部分。[4]在全球都享有盛譽。故而富士山評為日本三靈山之一、日本百名山。[5]被稱作“芙蓉峰”或“富嶽”以及“不二的高嶺”。[6]此外,1936年(昭和11年),被指定為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1952年(昭和27年),被選為特別名勝。2011年(平成23年),被選為史蹟。2013年(平成25年)6月22日,富士山與其相關聯的文化財產群一同以“富士山—信仰的物件與藝術的源泉”之名被收錄進世界遺產名錄。

5.京都&大阪

京都,位於日本西部,京都府南部,屬於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重要城市,是一座內陸城市,坐落在京都盆地(山城)的北半部和丹波高原的東部山區,總面積為827.90km2,佔京都府總面積的17.9%。是京都府各縣市中土地面積最大的一座城市。 京都為京都府府廳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都市。京都市還和京都府南部、滋賀縣西部及大阪府的部分地區共同組成了京都都市圈。京都市也是“京阪神都會區”的一部分。[1]公元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公元1868年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2]平安京營建時,正是遣唐使活動的高潮, 所以新京的格局以中國都城為榜樣便屬理所當然。唐朝以西京長安為首都, 而以東京洛陽為陪都。仿此, 平安新京的西半部( 右京) 稱“ 長安" , 而東半部( 左京) 則稱“ 洛陽” 。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蹟,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京都市的部分歷史建築在公元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名義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3]同時京都府是人口較多的自治體之一,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是日本文化的源點,是日本的文化象徵之地。古都京都是根據歷來王朝文化中盛行的日本式唯美意識所構建的。以神社、佛閣等歷史建築物、庭院、繪畫、傳統活動、京都料理為代表,被稱為“千年古都”。京都也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城市,其中又以傳統產業和電子產業最為重要。

鹿苑寺,是位於日本京都市北區的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寺院。其中,內外都貼滿了金箔的三層樓閣建築(舍利殿)也被稱為金閣,包括舍利殿在內的寺院整體也被稱為金閣寺。該寺為相國寺的山外塔頭寺院。鹿苑寺寺名源自於寺院的創立者即室町幕府3代將軍足利義滿的法號·鹿苑院殿。山號為北山。寺紋為五七桐。該寺院是在義滿死後,將他原來的北山山莊改成的寺院。舍利殿本是室町時代前期北山文化的代表建築,但是於昭和25年(1950年)的金閣寺放火事件中被完全燒燬,並於昭和30年(1955年)重建。平成6年(1994年)12月,鹿苑寺全境作為“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中的重要歷史建築。


大阪,即大阪市,日本第二大都市,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的大阪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廣義上的“大阪”可以指日本近畿地方(關西地方),或與以大阪市作為府廳所在地的大阪府,也指以大阪市為中心的大阪都市圈(也稱近畿地方,近畿圈等)。在古代律令國是指攝津國的範圍。大阪也是近畿地區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古代標記為大阪,擁有古都·副都的歷史。

大阪城
是在安土桃山時代建築於摂津國東成郡生玉荘大阪,並於江戶時代重新修築的日本城堡。別稱為錦城、金城。如今的大阪城,保留了貫穿整個江戶時期所修建的木製建築、門、倉庫等13處建築,整個城堡遺蹟約710,000平方米的範圍被日本指定為國家的特別歷史遺蹟。大阪城位於日本大阪市中央區的大阪城公園內,為大阪名勝之一,和名古屋城、熊本城並列日本歷史上的三名城。在天下統一的桃山時代是豐臣秀吉的居城、豐臣政權的中心。後來德川家康以兩次大阪之役(冬之陣、夏之陣)消滅了豐臣家,此後大阪城便成為江戶幕府控制西日本大名的重要據點。城郭含城下町等周長約7.8公里,與江戶城初期(內郭)相當(江戶後期含城下町外郭周長約15.8km)。在豐臣時代,大阪城曾經是全日本規模最大的城郭。“大阪”在明治維新前寫作“大阪”,維新後忌於“阪”字可拆為“士反”,有“武士叛亂”之諱,因此於明治三年(1870年)改名為“大阪”,“大阪城”也因而更名為“大阪城”。一般講述更名前的歷史時仍會以舊寫“大阪城”稱之,以示時代區別。天守(天守閣)是於1931年樑文君由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復興產物,現在被指定為有形文化遺產,作為“大阪城天守閣”博物館開張營業。

【大阪城天守閣】博物館

6.關西碼頭

7.和族風情

8.紅楓爛漫

每年九月下旬伊始,島國日本便在黃綠交錯的前奏過後慢慢披上火紅的衣裳,進入賞楓的高潮期。無論漫山遍野交錯的色彩,還是廟宇間點綴的一抹紅黃,每一幀都美輪美奐,匯成四季間最美的東瀛畫卷。

濃烈色彩的人們會像獵人一樣追尋著它的足跡,古人稱之為“紅葉狩”。日本的紅葉與櫻花的節奏相反,前者自北向南慢慢變紅,後者則由南到北逐漸粉妝。然而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不一樣的自然風情,位於日本本島中心位置的中部地區一直邁著特殊的步調,春晚秋早,和東北甚至北海道一些地區的氣候很相像。這裡東鄰關東,西接近畿,南臨太平洋,北達日本海,包括了面向日本海的新潟縣、富山縣、石川縣、福井縣,內陸的長野縣、岐阜縣、山梨縣,以及面向太平洋的靜岡縣和愛知縣,眾多歷史名人都出自於此,可謂日本地形與文化的屋脊。而中部地區的長野、新潟大部以及岐阜、富山、石川、福井等縣的山區,秋天要來得格外早,每年十月就有了秋天的模樣。

9.扶桑空港

10.雲中漫步

11.東瀛掠影

與從前相比,旅行早已不再是千難萬險的事。交通的高效,使得人們可以輕鬆到達世界的任意角落,有時甚至還能以低廉的價格購買客票。便捷的網際網路讓資訊觸手可及,只消動動手指就能獲取想知道的資訊,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的野生動物何時遷徙,迦納利群島上空吹著什麼風,尤卡坦州的印第安人正在慶祝何種節日……就連語言不通也不再成為問題,科技早已實現了多種語言的線上翻譯。有時候,一個發自內心的微笑勝過千言萬語。而不斷更新升級的電子產品,更是令旅行前所未有的精彩,無人機可以俯拍雄偉的山脈和逶迤的河流,戴著 GoPro 可以潛入海底攝下鮮麗的珊瑚礁和遊弋的魚群。除卻戰爭、恐怖襲擊、疫情、他國政治環境等不可抗力因素,可以說已經沒有什麼可以阻攔旅行家們的腳步了。現在的問題是,你對唸唸有詞的旅程和遠方,真的有你所想的那般嚮往嗎?
日本哲學大師鷲田清一說:
“我們已經有身在此處卻可以和遠方的任何人相連的資訊媒介。但世界真的因此而變得廣闊了嗎?孩子也能用手機和網際網路了,然而諷刺的是,交流變得越來越內向,圈子越來越窄。資訊交流的物件是侷限的,人們幾乎是強迫性地和交流的物件反覆交換資訊。我們擁有了本該能開啟世界的媒介,世界卻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封閉……”
“既然如此,扔下手機去陌生的地方,世界才廣闊。向陌生人問路,問問有沒有能吃到當地食物的餐館,吃完之後聽店裡的人說許多事,這樣做,世界才能豁然開朗。”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原文連結: http://www.mafengwo.cn/i/18774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