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墾丁 -
·從南到北、由離島到本島——我眼中的臺灣印象
by aeiou
No Comments
當代著名作家、詩人余光中先生於1972年創作的現代詩歌——《鄉愁》,在海內外華人間廣為傳誦。直到今天,仍有無數兩岸兒女為那句“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而動容。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2011年12月11日余光中先生在華南理工大學講學時,曾在千餘學生面前親自朗讀了自己為《鄉愁》續寫的第五段: 而未來, 鄉愁是一道長長的橋樑,...
2019年6月臺灣之旅
by aeiou
No Comments
第一天 第一次到臺灣旅行是跟我媽媽一起去的,當時提前兩個星期說服我媽媽一起。我爸說:陪女兒一起去見識見識,去玩下☺️😘😄於是在攜程旅行門市店報團6天五夜臺灣之旅,資料、相片全部交齊旅行社,等待出發臺灣之旅。 出發當天心情挺激動的😜很早就打車到廣州地王廣場...
13日寶島環遊–送給父母的第一次旅行
by aeiou
No Comments
父母一直比較節儉從來都不捨得出去旅遊,而我恰恰是喜歡到處玩的人,考慮到父母歲數一天比一天大,將來可能還要幫我帶孩子更沒有時間出遊,所以決定趁著他們身體還不錯也有時間也帶他們出去玩一次,目的地當初選擇的是泰國,但是爸爸是個老黨員,一直對地理政治比較感興趣,所以最終選擇的這樣一個政治色彩濃厚的臺灣作為了此次的旅行目的地(但是實際中,還是以遊覽風景佔了絕大部分時間,吼吼)。接下來便開始了臺灣遊的倉促準備,真心感覺去臺灣準備的資料還挺麻煩的,於是在TB上找了一家旅行社代辦,確實省心不少。這期間父母覺得太費錢又決定不去了,懊惱+機智的我最終還是把父母騙去了,哈哈,我說我已經交了團費了,兩個人一萬塊不能退錢,你們不去我這些錢就白交了,(事實上我們是自由行,我還只是在學習瞭解中,機票還木有買 )兩個人想了想還是決定跟著我去了,事實證明,我的決定是對的,父母玩的很開心,旅行結束回來跟鄰里之間聊天很驕傲的樣子,嘻嘻。一直在說這輩子值了還跑去了那麼遠的地方!(放心吧 ,臺灣只是你們的第一次,以後還會帶你們去更多的地方)...
辣妹子辣臺灣
by aeiou
No Comments
(一)離臺返鄉 離臺前,教官著急各校小隊長召開了最後一次會議,詳細交代了離校相關事宜。炎炎仲夏夜,學校很體貼,作為紀念和獎勵,為我們準備了一杯冰鎮綠茶。綠茶冰爽可口,外包裝上印著當下風靡的都教授和千頌伊,隨會議進展,杯壁上漸漸掛滿了水汽凝結而成的涔涔水珠,然而坐在會議室的我卻有點心不在焉,只希望儘快散會。為什麼呢?四個月沒有火鍋和串串解饞,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四川辣妹子已經蠢蠢欲動了;四個月沒有親朋與好友見面,我這個女漢紙外表的軟妹紙已經望穿秋水了。 散會後的日子只剩下倒數。同義大的任課老師、同學一一惜別,有歡笑有淚水;細細逛完校園,拍照留念;前往商店提取早早預定好的特色伴手禮,採購紀念品;按部就班辦理完一項又一項離校手續……就這樣,翹首以盼的離臺的日子到了。大家都很興奮,拎著大包小包的行李,穿過歐式風格的長廊,歡呼雀躍上了大巴。突然間,明媚的天空落下小雨,我不禁45度角仰望天空,內心獨白:是對我們依依不捨嗎?窗外飛馳過一輛又一輛懸掛“臺灣省xxxx”車牌的汽車,轟鳴過一臺又一臺戴著五彩斑斕頭盔的機車,閃現過一個又一個花花綠綠繁體字樣的廣告招牌——“xx珍珠奶茶”、“xx檳榔”、“xx鴛鴦鍋”、“xx元吃到飽”、“xx議員恭祝身體健康”……以及各式古建築的身影,龍虎塔、代天宮……...
趕上最後的自由行打卡灣灣
by aeiou
No Comments
臺灣是一個對於美食和美景非常多的城市,我們小的時候經常看一些臺灣的電視劇。就對臺灣有一個大概的瞭解,長大之後就非常想去臺灣去一次自由行,因為妹妹是一個非常喜歡看臺劇美劇韓劇的一個人,所以她非常想去臺灣,兩年前約好,等我們經濟自由的時候,就去一次臺灣的旅行。 因為我們機票是提前半年左右定的,在澳門飛臺灣的高雄。我們提前一天過去珠海住一個晚上,然後從珠海過關去澳門,我們知道可以拿臺灣的通行證過關,只要通行證加上入臺證。走人工服務就可以過關了,這樣不需要重新籤一個澳門的通行證。 珠海過完關之後,出了關口會看到一個巴士站,下了電梯,有提示可以坐公交車AT1過去,價錢是6元澳幣或者港幣,公交車不塞車的時候,大概是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到了,我們提前了兩個小時過去,在機場機場等了一會兒,去值記,然後過關...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風景和~人文【臺灣15天自由行】
by aeiou
No Comments
沒有華麗的圖片,但有最真實的記錄 ~不再是常規景點的打卡,也不是大家所熟悉的臺灣,這是我的第三次臺灣之旅,也是我兩次跟團旅遊後,和我表哥真正的深入臺灣。 去了三個清水斷崖,才知道之前導遊帶我們去的不是真正的清水斷崖,當到達當地人口中的清水斷崖時才驚歎自然的鬼斧神工;...
二十歲前在臺灣尋找我的少女時代
by aeiou
No Comments
楔子 對於臺灣的好奇,從小學時看的那本《我們臺灣這些年》開始,初中沉浸在各種臺劇、臺式小情歌裡,在臺劇衰落韓劇興盛的高中時代,一部《我可能不會愛你》成為代表作,那時候開始迷上陳文茜的文字,可惜大陸出版的書又比較少,上到大學之後才開始接觸臺灣的電影,然而對於臺灣的嚮往,是從那部以眷村為題材的《光陰的故事》開始的。 我想要去看一看那紅屋頂綠房門的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