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沒事就去翻翻有沒有便宜機票,已經成了一種無聊打發時間的習慣。很早就預定了5月的島國豪華9天自由行,年假餘額便已以提前預支殆盡,想要再出遠門,只能看看各種小長假裡的機票。
傳送帶:
山陽山陰地區 //www.mafengwo.cn/i/9841094.html
日本阿爾卑斯大雪山 //www.mafengwo.cn/i/9841102.html

旅程的開始總是在不經意間,3月的某天晚上,發現了端午期間東航青島飛福岡的機票,人均2000,價格還算合適。綜合考慮了一下東京、大阪這些大城市,還是想去一個還沒有去過的區域,日本九州島就自然成為首選。

出行前的準備工作

(一)大交通



從北京去日本九州島的各大城市,都沒有直飛的航班,最常見的飛九州島的福岡,那也是要轉機的:要麼坐國航從大連轉,要麼坐東航從青島轉,我們選擇了青島中轉的航班。
青島~福岡:MU535/536,往返票價2054元
北京~青島:Z7,軟臥315元
青島~北京:MU5677,單程780元
本來北京到青島之間往返都想的是利用火車臥鋪,但因為返程是端午假期的最後一天,預料之內的搶票失敗,所以啟用了飛回來的預案。這麼折騰下來,其實和直接從北京經停青島飛福岡的費用差不多了,倒也不虧。
(二)日本內部交通



在日本自由行,利用鉄道在各大城市之間穿梭自然是首選,既方便快捷,又能獲得坐車的樂趣。按照行程,有普通電車,也有特急和新幹線,一張JR北九州的三日PASS還是能值回票價的,於是出發前購了一張PASS,從旅行社買470元左右。至於其他的零散交通費,那就是隨走隨買了。

國內的移動過程略過,直接開播落地日本以後的故事。飛機如期早點到達,原定東京時間13:40降落日本福岡空港,13:50的時候,我們已經站在去博多市區的公交候車區了。

6月30日前,在巴士車票發售櫃檯出示帶有JCB標識的信用卡還有優惠活動:一張信用卡憑當天本人的登機牌,可以換取一張機場往返市區的巴士票,可以一個人坐往返,也可以兩個人坐單程,總之就是兩張單程票。也就是說,我們一行三人,只需要花費一張車票錢的,就能到達福岡市區。

福岡福岡空港離福岡市區很近,直線距離不到三公里,因此福岡空港一直保持著日本離市中心最近的機場的稱號。前往市區可以選擇地下鉄、巴士或者出租的方式。
利用地下鉄的前往市區也很快,中間僅僅停靠一站,就能到達博多站,但是福岡空港的地下鉄車站要到機場的國內到發區那邊才能坐到,這裡首先需要坐10到15分鐘的空港聯絡巴士才能到達。對於國際到達這邊來說,有點折騰了。
所以,從國際到達前往福岡市區的,一般都會選擇乘坐巴士前往。巴士也十分方便,班次最多的就是途徑博多車站,到達天神地區的大巴,大約半個小時,票價310元。兩種方式耗時和耗資都差不多。除了發往福岡市區,這裡還可以直接坐到前往長崎、別府、熊本等九州地方的各個區域。

福岡縣位於日本九州島北部的,東北角與本州島的山口縣隔関門海峽相望。福岡市是福岡県的県廳所在地,相當於中國的省會城市,是九州地區最大的都市,位於福岡都市圈的中心位置。
常提到的博多,實際是福岡市的一個行政區,所以全稱應該叫“博多區”。次於博多的,另一個經常被提到的天神,則位於中央區。兩個區依那珂川劃分,分列河道的東西兩岸。

博多和天神作為福岡市的兩個支撐,既有相同點,也分別各有特色:兩地都有大量的商業和購物場所分別以兩個車站為中心上天入地,遍地開花,著名的有阪急、三越、大丸,都是日本著名的且有點歷史的百貨。路兩旁林立的大廈,也把博多和天神連線起來,成為福岡市的中心。中間還有比較著名的運河城,這次因為時間原因,沒有來得及安排。

博多和天神都是福岡市重要的交通樞紐,但是因為運營公司不同,運輸的覆蓋面也各有側重。博多車站既是山陽新幹線的終點和九州新幹線的起點,也是普通電車的中轉換車站,在這裡可以乘坐新幹線直達東京或南下鹿児島,也可以乘坐普通電車和特急電車去往九州島內各地。

▲ 雖然博多車站的建築是一體的,但內部分屬JR九州和JR西日本兩個公司管理,在JR兩家公司管理界限的連線處,還能清楚地看到界限標誌:紅色為JR九州,藍色為JR西日本。

再說天神,天神車站是個盡頭站,所有線路的列車到達天神都是終點站。天神車站的全稱叫“西鉄福岡(天神)”,這裡的鉄道公司是“西日本鉄道”(簡稱“西鉄”),和前邊說的JR是不同的公司,自然和JR西日本也無關了。西鉄主要經營的是福岡県內的鉄道出行,不出縣界,最南的車站到達與熊本縣接壤的大牟田市,比較熟知的太宰府也是乘坐西鉄更近一些。

搞清楚這一切,會覺得無聊無趣又無用,但是這也正是旅行樂趣的一部分,為了搞清楚這些有的沒的,會讓旅途處處充滿了智慧和一種原來如此的恍悟感。

在日本,很多鉄道公司的經營鉄道只是業務主業的一部分,還會經營如酒店、商場和一些地產專案,憑藉著天生對鉄道公司莫名的好感,我們因此選擇了西鉄的西鉄INN酒店。這個酒店以前在四國的高知見過,當時因為下手晚了,並沒有訂到,這次算是一如既往的支援鉄道公司了。

酒店在天神地區,緊鄰那珂川西岸。
巴士停靠在西鉄福岡(天神)車站附近的巴士車站。雖然叫天神,但是天神一片的區域還是挺大的,拉著箱子從天神車站,經過長長的地下商店街,走到酒店也得用了將近20分鐘。

從酒店簡單休整一下,出來已經臨近傍晚,趕了一天的路,本身也安排不了太多的去處,索性就在福岡市區裡隨便逛一逛。按照慣例,第一站依舊是先去探訪福岡的城。剛好趕上新出的透明可樂在日本售賣,當時在國內還沒有上市,圖個新鮮品嚐一下。

福岡城跡&鴻臚館

九州島是日本本土離亞洲大陸最近的地區,因此,這裡也成為古時日本最早最先接觸東亞文化的區域。從商品貿易到文化交流,福岡作為主要的貿易港口,一批批遣唐使也是從這裡出發。既然這裡與東亞有積極的交流,在那個世界秩序還處於混亂的時期,福岡乃至整個日本九州地區,也在日本與東亞各國之間交戰的舞臺中擁有相當的存在感,一段段慘痛的歷史,我們也不應該忘記。

說回福岡城。
福岡県在日本令制國時代由筑前國、筑後國和豐前國組成。關原之戰後,站對了隊伍的黑田長政,被大佬德川家康封地於福岡,成為福岡藩的首代藩主。福岡城自那時開始修築,那一年是1601年,7年後建成。城址就在現在那珂川西岸不遠處的一片丘陵地上,因為也是一座平山城。明治時期的廢城令後,福岡城的很多建築被拆除,還有因為地下的火藥庫爆炸直接炸燬的建築。

到福岡城跡最方便的方式就是乘坐地下鉄,在大濠公園下車。

繡球一樣的紫陽花,6月正是花開的季節。在日本很多地方都能見到,最常被用來宣傳的就是靠近東京的鎌倉。在遠離鎌倉的地方,依舊能夠看到開放的紫陽花,也算是這個季節沒有錯過的事。

大濠公園分為兩個區域,一個東邊的福岡城跡,一個是西邊的濱湖公園。大濠公園據說是仿杭州西湖進行的佈局,公園中一片水域,中間也堆了一條像蘇堤一樣的步行道。大濠公園原本是福岡市北邊的博多灣連在一起的一個海灣,稱作“草ヶ江”。在黑田修建福岡城的時候,作為護城河使用,但並沒有完全和外海隔離。近代,因為填海佔地的需要,徹底變成一個大湖。“濠”本身也就是護城河的意思。由於到達福岡城已臨近傍晚,為了蓋章,直接選擇去東邊的福岡城,沒有靠近大濠公園一側。後來在福岡城上向西遠眺了一下,也算是到過了。

福岡城外的護城河。黑田長政建城時,在護城河上建了三座橋,這裡被稱作下之橋。

走過下之橋,抵達城下的大手門。如今的大手門也是復建的建築,穿過去仍是街道。

在福岡城的入口,還有一個叫做鴻臚館的建築,是日本平安時期處理外交和海外貿易的場所,相當於迎賓館。鴻臚館入館無料(免費),館內基本就是一個發掘地的現場復原。福岡城跡的100名城章就設定在鴻臚館的入口。

從這裡就可以登上福岡城了,不像大阪城或者名古屋城那樣,城的中央有座高聳巍峨的天守閣,現在的福岡城跡中,只保留了一個叫做天守臺的石垣,歷史上福岡城是否出現過天守閣,目前還是個歷史謎題。福岡的城已經沒有主體建築儲存,只剩下一些石垣,但依舊入選了日本100名城,去打卡蓋章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任務。

昔日的城下町,已經發展成現代化的都市。

博多站

乘坐福岡的地下鉄來到博多車站,重要的事就是要兌換九州鉄道通票(JR九州PASS),未來兩個整天,都需要靠這張通票在各地移動。日本大大小小的鉄道公司都有各自的通票,有一日票,也有多日票,提前出門前做好功課很有必要的。我們選擇了JR九州的北九州三日通票,可以乘坐JR九州鉄道公司的大部分電車,包括特急和新幹線。
回到博多車站,鉄道PASS要到車站的人工視窗兌換,九州鉄道通票只能在JR九州的視窗才能兌換的到,所以必須要認準JR九州的標誌。

這個標誌已經很明確了,紅色的JR就是九州的標誌,右邊還有多國語言的“鉄道通票視窗”標識。兌換完PASS,順便指定了明天要去熊本的新幹線指定席車票,用掉第一次指定席的機會。

到了日本不能不吃拉麵,到了博多不能不吃博多拉麵。日本凡事都喜歡評出個“三大”作為某個領域的代表,拉麵也必然有三大ラーメン,博多就是其中之一。博多的拉麵以豚骨湯著稱,也就是豬骨頭湯熬製而成,湯一定要熬得有白白的,膩膩的感覺。
在北京,經常去王府井的一風堂,知道是日本開過來的分店,這回算是到了一風堂的發源地,博多車站的樓上就有一家,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不過,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在日本吃一風堂了,味道算不上驚豔,主要也就是為解決一頓正餐。

和西鉄一樣,JR九州也不光是經營鉄道事業,以車站為主題開發商業,讓車站不僅僅是交通集散中心,更是一個城市的商業綜合體。博多車站也自不例外,車站上邊是一個叫做博多シティ(博多City)的綜合商場,是JR九州鉄道公司全資的百貨商場。吃飯的地方在頂樓,再往上還有露天的屋上庭園,可以一覽福岡市景。

吃完飯正好趕上太陽下山,上樓頂看夕陽。夕陽的餘暉已經籠罩了整個城市。

雖然是樓頂,但是花草樹木一點都不少,誰能想得到這張草地上的夕陽,是在9層樓的頂層上。

向博多口的站前的主幹道望了一下,發現下邊有個還在進行施工的作業現場,突然想到了前段時間的一則新聞:2016年底,博多站前因地鐵隧道施工導致大面積路面塌陷。回來比對了一下新聞圖片,還真是同一個地點。

看了夕陽再看東邊,剛剛起飛的飛機,顯然那裡就是福岡空港,就是這麼近的距離。

日本的傳統宗教神道教主張萬物皆為神,從大自然到人造物都心存敬畏。於是JR九州就在自家的樓頂上建了個鉄道神社,來祈求自家鉄道事業的蓬勃發展。

神社中央鑄了一個九州島地圖,上邊有7個小孩兒在九州大地上玩電車ごっこ遊戲。之所以是七個人,當然不是七個小矮人了,官方稱為:縁結び七福童子,也是因為九州島上由7個縣組成得來的,JR九州一款豪華的旅遊觀光列車也因此命名為“ななつ星in九州”(九州七星號列車)。
九州七星號豪華觀光列車,真真的是為土豪們準備的,不是一般人有錢有閒就能買到和坐到的。要到專門的視窗或旅行社定製,全車定員28人,對搭乘者從年齡到穿著都有嚴格的要求,必須是中學生以上,不能穿便裝乘車,就是休閒裝也有相當高的規格要求。因為環遊性質的觀光車,所以也是設計成臥鋪車的形式,兩天一晚的費用是15-40萬日元(9千到2萬人民幣),四天三萬的費用是38-95萬日元(2萬到5.5萬人民幣)。

福岡塔

夕陽已經落山,七星列車也就是活在圖片裡的景象,還是去點普通人類能力所及的地方吧,前往福岡塔,離福岡塔最近的地鐵站有大約2公里的路程,所以還是選擇了能直達的巴士前往。既然是交通樞紐,巴士車站也很容易找到。

途中還路過的福岡ドーム(福岡蛋),福岡HAWKS棒球隊的主場,當天有福岡對陣広島的比賽。

福岡塔位於福岡博多灣的海邊,高234米,是日本最高的海濱電波塔。福岡塔票價800日元,對境外人有八折優惠。塔前是TNC放送協會(西日本電視臺),算是福岡県的地方臺。

經過一晚的休整,正式日本九州旅途開始了,今天的主要活動就是去熊本,看看熊本的城和部長。交通路線也非常簡單,先搭乘地鐵到博多站,然後再乘坐九州新幹線南下熊本。
九州島在2016年4月14日和16日,經歷了兩次震度7的大地震,震中在熊本。熊本地震主要波及了熊本和大分兩縣,因為震源深度只有12公里,所以對熊本的很多地方造成影響比較大,包括這次要去的熊本城,還有沒有計劃去的阿蘇山。

九州新幹線顧名思義是連線九州南北的新幹線,北起博多站,南止鹿児島中央站。2004年開通新八代到鹿児島中央段,2011年3月全線開通。線上有三種車次執行:つばめ(燕子)、さくら(桜)、みずほ(瑞穗),其中燕號全線運營在九州新幹線,另兩個車次都與山陽新幹線直通執行到新大阪站。
既然つばめ燕子號是九州的特產,在選擇車次上,雖然是三種車次中停站最多,耗時最長的(到熊本的時間也就多耗時10分鐘),但是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還沒有坐過的新幹線800系電車。

位於博多站筑紫口的新幹線入口,這裡屬於JR西日本。

燕號的800系和常見的東海道、山陽新幹線700系車型外觀有著不同。而且整個九州新幹線上,也只生產了9組800系在運營(5號車因為熊本地震受損,現在已經廢車下線了)。好巧不巧的,我們搭乘的是U001號,2003年8月出廠。車內的內飾也是完全不同的設計感。

車窗的遮光板,也變成竹製品。

50分鐘的新幹線旅程,從博多抵達熊本。熊本縣位於日本九州島的中部,西邊沿著有明海分佈著幾座規模相對大一些的城市,東邊是著名的阿蘇火山。
熊本在令制國時代稱為肥後國,因為生產力水平高,土地肥沃,地理位置重要,肥後一直作為九州的一個大國存在。感覺由於九州島地位使然,在物資交換和文化溝通上,更容易從大陸一側獲得,所以九州在日本的歷史上,向來是特別活躍的地區。圍繞著肥後國的一圈也長期都是你爭我奪的局面。關原之戰後,加藤清正成為這裡的主人,修建了熊本城,後來在加藤清正兒子接班以後沒多久,城主被細川氏取代。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殺害國人的侵略狂魔很多都來自熊本,雖然現在他們創造出了萌物熊本熊,並和中國保持這個友好溝通,但是他們當年的所作所為,我們不應該忘記。和平年代,我們不能永遠沉浸在戰爭的陰影中,但也要保持警惕和劃清必要的界限,最為重要的我們更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還是希望歲月能有永遠靜好。

水前寺·成趣園

熊本車站處在城市的邊緣,距市區最繁華的地區還有一段距離,可以在站前乘坐路面電車前往。但是我們的第一站選擇了市區那邊的水前寺公園,不用進城,繼續換乘普通電車即可到達。
熊本站是剛剛在18年3月進行了高架化改造,所以普通電車區域的站臺還顯得比較新,軌道上的道砟也還是石子原本的顏色。

在熊本站乘坐JR豊肥本線到新水前寺或水前寺站下車可到達成趣園,附近還有熊本市電的路面電車可以乘坐。

水前寺公園是水前寺和水前寺成趣園的通稱,遍山還有一間出水神社。寺院很少進,一是不懂二是不拜,倒是成趣園成為了前來的重點。成趣園是一個日本典型的庭園建築,阿蘇山系湧出的泉水形成池塘,假山、草坪、松樹環繞在池塘四周,並且模仿出東海道五十三次(東京到京都的東海道上的53處驛所)的景緻。據說在2016年的熊本地震後,池水莫名的流失,水位下降了不少。
水前寺成趣園是由上邊提到的熊本藩細川氏經過三代藩主,從修築茶室開始,最終築造成了一座庭園。成趣園取陶淵明《歸去來辭》中“園日涉以成趣”的詩句,命名為成趣園。

進入庭園,正對面堆起來的土丘就是用來象徵東海道上的“富士山”。

用於祭典中奉納神事能的能劇舞臺。

熊本商店街

成趣園出來以後,下一站就是進入熊本市區。乘坐熊本市電的路面電車是最好的選擇。日本幾乎每個成點規模的城市中心,都有一條或幾條商店街,商店街的上邊有屋頂,不怕風吹日晒,還能解決所有的吃喝玩樂。熊本也不例外,坐熊本市電到水道町或者通町筋下車,兩側就是熱鬧的商店街。

臨近中午,在商店街裡尋到一家御好燒店,自從上次在備中高梁和広島吃過御好燒以後,一發不可收拾,既然遇到了就不再錯過。讓我們沒想到的是,這家御好燒店,是需要自力更生的,也就是自己攤餅自己翻,看著上來一盆一盆的麵糊,還真有點不知所措。

在與店員大媽不是很成功的交流中,憑藉不多的能聽懂或是能表達出來的語言,極力回想之前看人家攤的步驟,還是完成了比較像樣的作品,還好沒有完全垮掉。

熊本城

解決了午飯,接下來就是熊本的第二站:熊本城。
提到熊本城,就不得不提建城者加藤清正。加藤清正是熊本藩的初代藩主,因為加藤清正的母親與豐臣秀吉的母親是表姐妹,因此也算是和豐臣家有血緣關係,所以最開始為豐臣家效力。在豐臣的時代參加了九州征伐,統一九州,受封肥後國北部地區,修建了熊本城。而後,加藤清正參與了豐臣秀吉入侵朝鮮的戰爭,攻克了漢城。後來因與朝鮮講和,開始與豐臣家漸生矛盾。關原之戰後,加入了德川家康的站隊,也因此可以保留熊本城城主的地位。但他雖然站在了德川的東軍,但還是在保護著豐臣家,在德川和豐臣家之間斡旋,最終因病去世(也又說是被德川害死的,這樣才能去掉豐臣的保護傘,)。去世後由加藤忠廣繼承,但是沒多久就被德川幕府改易,從此加藤家消失在日本歷史中。加藤清正同樣是個造城的小能手,東京江戶城、名古屋城以及熊本城,都是出自他手建築或者改建。就連現在韓國的蔚山城,也是他在入侵朝鮮半島期間修建的,與藤堂高虎和黒田孝高二人合稱日本三大築城名手。

再說熊本城,熊本城始建於豐臣末期到德川初期,處在加藤清正之手,後易手細川家,天守閣在明治時期的西南戰爭中燒燬,存留下來的宇土櫓作為史跡保留下來。天守閣在上個世紀60年代復建,然而2016年的熊本地震,又把支撐天守的石垣震塌了,周邊很多櫓和石垣也被震塌,導致從地震到現在,熊本城的主體建築區域都是禁止入內的,只能圍繞著城的周圍走一圈,也算是見到不一樣的熊本城。現在最新的訊息是,天守閣修復需要3年時間,整個熊本城修復需要20年時間。

熊本城的正門已經封閉了。可以從城前的城彩苑穿過去,正好熊本城的百城章也在那裡,順道蓋章成功。

天守閣下坍塌的石垣已經被掏空,天守閣已經變成了懸空閣。

坍塌的石垣和櫓,看到一片狼藉,感覺熊本那次地震的威力還是巨大的。

能夠顯示日本人極度強迫症的傑作,拆下來的石塊,都一一編好號整齊的按區域碼放起來。

處處可見立入禁止的標識

繞到熊本城的北邊,看看什麼叫天崩地裂。
然而經過兩年,綠色也破土而出了,不由得感嘆了一下萬物的生命力,災難總有一天可以過去,新生命總能頑強的再生。

不能登上天守的熊本城轉一圈下來確實節省了不少的時間,接下來還有不少時間,既然來到熊本,熊本的當地萌物熊本熊部長已經火便全世界。熊本熊作為熊本的宣傳大使,也是日本二次元和吉祥物文化的一個代表。感覺現在的吉祥物製造文化,就有點像過去的建造神社。以前,大家把萬物化作神靈,用供奉神社的方式表達對神的敬意和祈求;現在,大家把萬物化作萌物,用來宣傳自己,輸出自身特色文化。

熊本熊出沒在熊本市中心區域的鶴屋百貨東館,靠近熊本市電水道町站,在商場一層靠西南的一個角落裡。和網上看的圖片和視訊一樣:不大的演出場地早就坐滿站滿等候的人們,穿過人群是部長的辦公室,可以供人們拍照和留言。
熊本熊出沒的時間在官網上有公示,基本上是上午一場和下午一場,有的時間只有下午有一場,需要提前確定一下部長的在室時間表。

現場氣氛如何,只能到現場體會了才能知道。

看完部長,熊本一天的行程基本就結束了,因為只是安排了一日遊,所以還需要返回福岡。夕陽下的熊本街道,作為熊本之行的結束。

関門海峽的兩側是山口県下関市和福岡県門司港,関門海峽也因此得名,是日本本州島和九州島之間相隔最近的一處,最窄的地方僅相距700米。這裡也是日本瀬戸內海的西門戶,是瀬戸內海沿岸的山陽地區和四國島北部地區,走向大海前往朝鮮半島和東亞必經之地,因此海峽的兩岸既是貿易重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顯耀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交流中心,很多歷史事件中自然少不了關門海峽的身影:本州一側的壇ノ浦(壇之浦),決定了源平兩家的歷史命運;豐臣秀吉在督戰侵略朝鮮戰爭期間,返回大阪時差點在這裡翻船喪命;巖流島上還流傳著宮本武藏和佐佐木小次郎的傳說;幕末長州藩在這裡炮擊了美法的商船,事件的發展促成薩長同盟,成為倒幕的急先鋒,最終讓日本走上了維新的道路。
下関,也是個在中國歷史上不能忽略的地方。中日甲午戰爭後,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是一個不容忘記的恥辱,簽訂條約的地點就在海峽北側的下関春帆樓,這裡的曾用名就是馬關海峽。

雖然是在最後一刻才選定去關門海峽,但是攻略絲毫沒有怠慢,從福岡到関門海峽,目的地是門司,乘坐電車要在小倉進行換乘。因為九州PASS不能利用博多到小倉區間的新幹線,於是選擇了特急電車作為主要利用工具。從福岡到小倉的在來線(普速線)叫做鹿児島本線,是一條貫穿九州島全島的鐵路幹線,北起門司港,南止鹿児島,在沒有九州新幹線以前,是和現在的新幹線有著同等重要地位的鐵路幹線。

我們乘坐的特急電車是ソニック5號,前往大分,途徑小倉。ソニック的日語羅馬音是Sonikku,用英語些出來就是SONIC,中文譯名是“索尼克”,是不是有種很熟悉的感覺。對的,就是那隻藍刺蝟的名字。鬧鈴一響,就在隧道里奔跑的藍刺蝟,熟悉的片頭曲還是清晰地印在腦海裡。

當然,JR九州並沒有和世嘉的那隻藍刺蝟有合作,只是碰巧而已,因為sonic在英文裡就是“音速”的意思,總之都是描述一種速度很快的感覺。
用來跑SONIC的特急電車有兩種,一種是通體深藍色富用金屬感的883系,還有一款是885系,猛的一看像極了德鐵的ICE和吸收了ICE技術的國鐵CRH3型動車組。

和通體亮亮的白色外觀不同,車內的燈光是暖色調的黃色,加之遮光車窗,給人一種陰暗和隱祕的感覺。

開車了,到小倉的這一段鹿児島本線,基本離海岸線不遠了,除了穿越幾座小山時進入隧道,窗外基本一直保持著平坦的農田景象。

不到一小時,到達小倉車站。下車以後沒有出站,雖然4分鐘以後就有一班到門司港的車,但是不在一個站臺,為了不顯得太匆忙,於是我們決定再等一班車,剛好還不用換站臺。

小倉是位於福岡県東部,歷史上這裡曾經是小倉市,後來經過合併成為北九州市的一個區。還是在關原之戰後,小倉由細川氏在此建城,小倉也因城出現城下町,繁榮起來。小倉城在維新前長州藩與德川幕府的戰爭中燒燬,現在的小倉城天守是在20世紀60年代復建的。
小倉是駐守關門海峽的九州側的關口,二戰的時候,小倉撿起兵工廠,美國人在長崎投下的那顆原子彈,原本是要投放在小倉頭頂的,但因為當天天氣能見度不好,躲過了災難。

門司港·九州鉄道紀念館

想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前方,所以並沒有安排在小倉的停留。上車繼續走。
雖然早年間技術都不是很成熟,但是関門海峽的寬度不大,架橋和挖隧道都不是太費勁,1942年,関門海峽就挖通了連線本九兩邊的鐵路隧道,1958年開通了公路隧道,1973年橫跨海峽的大橋建成通車。交通的聯絡也讓海峽兩邊的下関市和北九州市形成了関門都市圈,一同繁榮發展。因此想要跨越海峽,抵達對岸的本州島,交通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公路、鐵路、海路穿梭自如。但最特別的當屬步行穿越海峽,也是最值得體驗的。

到達門司港,這裡就是鹿児島本線的盡頭,在関門隧道通車前,這裡和對岸的下関站之間開通了関門聯絡船,門司港也自然成為九州的對本州聯絡的起點,素有九州鉄道玄関口之稱。

一下車,一股舊時的鉄道風撲面而來,簡易的鋼結構和木製雨棚負責古風,點燈和電車負責現代化,構成一幅從明治昭和走來的畫面。
門司港站於1891年4月開通(當時稱門司站,後関門隧道修通後,連線隧道的大里站改名門司站,門司港站改今名),初代的車站在現在車站的東側,這裡的車站建築建於1914年,也有百年曆史了。雖然現在這裡已經沒有関門聯絡船時代的繁忙,新幹線和普通電車已經地下一掃而過,但是門司港站依舊保守住了九州鉄道起點的地位。

九州鉄道0公里標矗立在此。

門司港站房的正面還在修繕中,看不到車站的整體風貌,只能先靠站內的陳設來感受古風了。

作為九州鐵路的起點,自然歷史意義非凡,車站邊上是舊九州鉄道本社的建築,現在改建成為JR九州的鉄道紀念館,就像每個JR鉄道公司都有一家屬於自己的鉄道紀念館一樣,館外陳列了蒸汽、特急、夜行臥鋪的鉄道車輛、設施。

館內,像大宮、京都梅小路一樣,設定了各種體驗區和沙盤模型,紀念品店自然是不能錯過地方,搞一波消費那是不可避免的了。

関門海峽

走出鐵道館,接下來就要向著関門海底隧道進發了,行程中最期待的一段旅程。
去海底隧道入口的路上,要乘坐一段叫做潮風號的觀光小火車。小火車不是每天開行,只有每年的3月到11月的週六日和法定休日運營,還有一些特定時間天天開行。從上午10點到下午4點40分,每40分鐘一趟。

這條線路的全稱叫做平成築豊鉄道門司港レトロ観光線,是利用的門司港臨港一帶廢棄的鉄道線,一路低速執行,沿途經過門司港區的很多舊倉庫、舊工廠和不高的大廈,不遠處還能望到海,一派近代建築風格。

潮風號一共沿途停靠4站,中途的2站可以下車,可以買單程票、往返票,還有中途自由下車的一日票,還有和下関巴士、関門海峽汽船的通票可以選擇。如果時間充裕,真的應該中途下來走一走,但是這樣一來就適合安排一整天在門司這邊,考慮到還想去下関那邊逛一逛,只好捨棄一些,獲得一些。

到達終點站関門海峽めかり駅,這裡也是個特殊的點:九州最北端的鉄道站。日本有些地方就有這個習慣,明明有能寫成漢字的地名,但是偏偏用假名錶示,めかり是和布刈,取自附近的和布刈神社。和布(わかめ)是裙帶菜的意思,刈(かる)在古文的意思就是割草,拼在一起是めかり,就是割裙帶菜的地方。

走出車站,迎面就看到今天的重點:碧海、大橋和海峽對岸。站在海邊的一剎那,心情頓時特別的舒暢,心中只感嘆眼前的一片美好,沒有任何雜念的,感覺選擇到関門是十分正確的,而且雖然只有短短的兩三天時間,但是一切付出都特別值得。

関門海峽隧道

関門海峽隧道共有三條,其中鐵路兩條,分別用於通行在來線和新幹線,新幹線的隧道就在和布刈終點站的正下方。還有一條是公路,從大阪府的梅田一路向西,沿著古時的山陽道到達関門海峽,入地後連線福岡県的北九州市,現在這段公路是日本國道2號。因為人行步道也算是國道的一部分,只不過是把車道兩側的人行步道挪到了公路的頭頂,所以這裡依舊是屬於國道2號。兩端的出口可以看到標誌。

公路隧道全長3461米,最低處在海面下56米處。在隧道整體的下方三分之一處,還留出了人行步道,供步行和自行車過海,人行步道全長780米,大約步行15分鐘達到對岸。通行隧道,行人通行免費,自行車和輕型電動車收費20日元,20日元相當於1塊人民幣,等同於兩個1分鋼鏰一樣,至於收費,完全憑自覺投入投幣箱裡,沒有任何關卡或者人工。

從地面做一段電梯,就到達隧道入口了,電梯開門的一瞬間,簡單的日光燈管和大理石牆面,營造一種說不出來的昏暗感和恐懼感,如果這要是獨身一人,在夜晚進入隧道,有些日本恐怖電影的場景就會在腦中閃過,想想都有一絲頭皮發麻。然而這個時候大可不必慌張,因為這裡獨特的跨海方式,已經成為一個觀光客的聖地。

関門隧道不僅給穿越海峽提供了一種別樣的體驗,同時在隧道的中央,也是福岡県和山口県的縣界,引得觀光客必須駐足留念。縣界的位置是隧道在海下的最深處,比車道還低2米。

隧道的牆壁上,還繪有各種海洋生物。

本州向前、九州向後、海峽向上,河豚和章魚在隧道中央為您指路,今年還是隧道開通60週年。

在這裡還不得不提日本的印章,車站、觀光地甚至酒店,都會設計各式各樣的印章,滿足人們到此一遊的打卡需求,関門隧道也自不例外,而且巧妙地設計成了兩半:一個章像分月餅一樣,一半在這裡,另一半在海峽的另一端,縱貫了海底隧道,就能夠蓋章留念,這種設計既滿足了打卡的需求,同時又給人一種挑戰成功的勝利感,雖然到這裡並沒有什麼困難。

下関市到達。坐新幹線到過岡山、広島兩縣,沒想到日本本州最西端的山口縣,竟然是以步行的方式解鎖,想想還真充滿了別樣的感覺。

壇ノ浦·火の山公園

関門隧道在下関一側出入口的地方叫做壇ノ浦(壇之浦),源平兩家曾經在這裡,決定了日本歷史的走向。壇之浦之戰是源平兩家最後一戰,簡要來說就是在日本平安時代末期,兩個勢力集團之間為爭奪權力而戰,最後以源義經為首的源氏在大勝,滅了平氏成為後繼的實際掌權者,從而建立了幕府,拉開了由徵夷大將軍領導的武家政權的序幕,一直延續到近代明治維新前的江戶幕府。源平兩家和天皇之間的關係實在是一兩句說不清道不明,暫時擱置下來。
在海邊的戰場遺蹟,還有源義經和平知盛的身影,如今矗立在大橋下邊。

山口縣是日本本州島最西的縣,北臨日本海,南括瀬戸內海,西邊向對馬海峽,直面朝鮮半島和東亞大陸,地理位置優越和對外交流的便利,因此作為山口県最西端的犄角上的下関市雖然不是県廳所在地,但這裡的人口規模超過了県廳山口市,城市發展也具有一定規模,前往韓國釜山的聯絡船從下関始發,每天一個往復,夜裡開行12小時。
下関古時稱赤間関,也被寫成赤馬関,後來這裡也別稱為馬関,就是中國人熟悉的簽訂了馬關條約的馬關了,明治時期改稱下関。平家的滅亡、元朝遠征、炮擊美國商船等等歷史事件都和這裡有關,所以有很多古代的近代的史跡分佈在下関市。

岸邊還有長州藩(山口舊稱)炮擊境外商船的大炮。

戰火已經離我們遠去,紫陽花依舊在大橋下盛開。

火の山公園,位於壇ノ浦的東側,早先因在山頂設立烽火臺,故名火之山,1890年在山上設立了炮臺作為下関的防禦要塞,直達戰後才向公眾開放,如今還能在半山腰的樹木叢中看到炮臺的遺址。
從山上可以一覽関門海峽和大橋。從海邊到山頂,可以選擇步行上山,也可以搭乘纜車。

火の山的佔據至高的位置,正面是関門海峽和大橋。

東望左側是瀬戸內海最西的周防灘,從下関一直向東沿海岸線到巖國都稱作周防灘,這裡曾將是周防國的領地,相當遠現在山口縣的東南大部分,直到広島縣界。

向西穿越海平面,跨過毫無阻擋的巖流島和彥島,最遠能夠望到九州一側的小倉城市。

本州大陸從這裡向西南拐彎,因此,本州另一側的日本海也能盡收眼底。

從早上出門,穿山越嶺下海的來到本州側,不虛此行的感嘆貫穿其中,突然想到還沒有吃頓正經的午飯,此時已過下午兩點半,於是趕緊下山覓食。前往唐戶市場。
唐戸市場在火の山公園的西側,我們也早早就把午飯安排到了這裡,只不過飯前先去爬了個山而已,因為這樣更順路。

唐戸市場

唐戸,從古時的港口和驛站發展成現在的街道,已經與下関市中心區域連在一起。上世紀70年代對這裡進行了在開放,由原來從港口倉庫,改建成由水族館、遊樂園、海鮮市場組成的大片觀光遊覽區域,為関門海峽注入活力。
唐戸市場最早是從買蔬菜水果的路邊攤發展而來,後來賣魚的也加入行列,從而發展呈現在的海鮮市場。每天早上,打回來的海鮮就在市場內售賣,直供市場內的食堂飯館,想要品嚐新鮮海鮮,這裡是不容錯過的地方。

唐戸不僅是美食廣場,也是港口,穿越海峽去九州門司的船就是在這裡登船,但是不走尋常路才是我們的選擇,買了去嚴流島的船票。

在等船的時候,參觀一下免費的水族館,水母就在腳下。

來決鬥吧,巌流島

巌流島(嚴流島)是浮在海峽上一個小島,大名叫“船島”,因著名的劍客宮本武藏和佐佐木小次郎在島上的決鬥而聞名於世。佐佐木小次郎,號嚴流,從此就有了嚴流島的稱呼,因為這場戰鬥太著名,以至於大家已經忘了這座島的本名。
關於宮本武藏和佐佐木小次郎的這場決鬥,由於後世演繹的太過豐滿,已經讓人無法分辨真假,唯獨能夠確定的是,嚴流島上的決鬥確實發生過,宮本武藏也確實取得了勝利。至於決鬥的起因、宮本武藏是如何獲勝的等諸多細節,甚至對手是不是佐佐木小次郎,都還有種種疑點未能考證。

在上島的路上,再次從不同的視角看大橋。

因為船小且速度快,整船在海上乘風破浪,上下起伏,不扶著根本站不穩,對於暈船者可能是種災難,但是海風伴隨著好心情,突如其來的刺激感,更是給愉快的旅程增添一種說不出來的爽快。

船停在嚴流島的北端,由棧橋相連。嚴流島大部分割槽域都歸三菱重工所有,2003年為配合NHK電視臺拍攝大河劇《武蔵 MUSASHI》,在島上開闢了一片公園用地,樹立了宮本武藏和佐佐木小次郎決鬥時候的銅像。

上了島發現,島上不僅有戰國劍客宮本武藏和佐佐木小次郎的傳說,還有近代土佐(高知)脫藩的維新志士阪本龍馬帶著愛人阿龍到島上放煙花的足跡。

當然,島上最多的還是宮本武藏和佐佐木小次郎的痕跡,倆人的決鬥的背景還有海峽大橋,這種搭配也是夠創意。


走到嚴流島的南端,對岸的九州島肉眼可見,海邊穿梭的電車。

從島的北端走到南端,距離不是很長。宮本武蔵和佐佐木小次郎在此決鬥。

海灘上放置了一艘小船,彷彿當年小次郎就是稱這艘船到的巌流島,但是決鬥後,就再也沒有回去。

巌流島確實不大,邊走邊看,邊玩邊照相,一個小時的時間也是足足的了。

返回唐戸的船下午4點55開,這是今天最後一班離島的船,返回下関,結束今天的主要行程。

雖然安排的和沒安排的地方都走的差不多了,從唐戸到下関車站的路上還是很多值得記憶的點滴,不必長篇贅述,但只要翻看照片,依舊能夠感受當時那份滿足和不捨。

唐戸港邊上,有個小型的遊樂場,面積雖不大,但是設施很緊湊也很豐富,摩天輪臨海而建,但是並沒有上去轉一圈的吸引力,反而是五顏六色的轎廂和藍天白雲,搭配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瞬間讓人想就一直停留在這美好的瞬間。

美好的瞬間不僅只有靠視覺記憶,味覺的記憶也同樣深刻,剛好遊樂場門口有家星巴克,這個時候正好上了期間限定的加賀棒ほうじ茶(加賀棒焙茶)星冰樂,用石川縣特產“棒茶”製成茶粉和茶凍,配上白巧克力奶油,一種不一樣的感覺,有點苦澀還有甘甜。

前邊不只一次的提到下関和門司,山口和九州在日本各時期的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今年恰逢日本明治維新150週年(1868~2018)。400年前的江戶時代,這裡是被叫做長州藩。150年前,這裡和位於九州南部薩摩藩(今鹿兒島)組成薩長同盟,建立政治和軍事同盟,在江戶幕府末期作為當時的強藩,討伐幕府尋求日本開國路線,極具影響力,所以這裡也被認為是維新的發祥地。

街道兩側都是紀念維新150年標識。

車站的到位宣傳,從海報到旅遊宣傳冊:

還有歷史上的今天

為此,日本NHK電視臺今年的大河劇也是推出以明治維新為主題的《西郷どん》(西鄉殿),以日本歷史人物西郷隆盛的一生,展現日本近代開國、維新求變的歷史脈絡。所以在九州和下関周邊遊蕩,明治維新的痕跡尤為突出。

準備離開下関,中間會在門司一分鐘換乘前往小倉,之後在小倉稍作停留晚飯,最後乘特急回到博多,一天飽滿的行程即將結束。

下関站的車站章,決戰之地和河豚的下関元素必不可少。

登上下関車站,帶有年代感的電車將帶我們穿越関門海峽的海底隧道,回到九州的土地上。

小倉的傍晚

到達小倉車站,和早上經過時候一樣,天色漸晚並且還有一個小時的特急要坐,容不得我們細細感受小倉這座城市了,接著出站覓食的機會,簡單看看車站的周邊,把遊覽機會留給下次旅程。

為了得到小倉站的乘車紀念章,沒有PASS,特意在下関打了車票乘車。

為了不太晚的回到博多,選擇了一個小時以後的特急,所以留給我們的覓食時間其實並不多,但是因為我們的午飯實在吃的有點晚,大家都不是很餓,於是就在車站周邊的商場裡找了點簡單的吃的。
比較沒有創意的薩莉亞,國內也是滿大街都是。在日本也是連鎖店遍地,但是日本的薩莉亞跟國內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家的肉醬飯放半熟蛋,口感更好,所以每次來都會創造會吃一頓。

飽飯後回到小倉車站,利用等車的空擋,依舊是在車站閒逛。

地名梗,宇佐的羅馬音是USA,對於親美的島國人民來說,這種巧合都是可以進行宣傳的點。

小倉到下関或門司的線路是一段利用非常高的線路,所以很多車次都是在這三點一線上來回運營,列車員交接的場景也比較常見。

來車了,にちりんシーガイア,執行在宮崎到博多之間,開車時已是黑天,結束旅程。

太宰府被國人廣為周知的,主要還是太宰府的天満宮,其實太宰府本是日本在7世紀設立在九州地區的行政機關,管理九州地區、處理與中國、朝鮮半島的外交事務。
福岡市區到太宰府的距離很近,只有不到20公里,發達的鉄道系統從福岡天神出發僅需半小時即可到達。因為不想趕上洶湧的觀光客流,我們依舊選擇了早出發,前往太宰府最方便的是乘坐西鉄天神大牟田線,在天神車站就可以上車。

西鉄福岡(天神)車站內,因為是盡頭站,所以進入閘機以後,正對的就是站臺,按照指示選擇對的線路上車即可。天神直達太宰府的車不多,這麼早出發就更沒有了,所以需要到中途的二日市換乘,西鉄乘坐特急電車不用購買特急券,和普通車同價,剛好6點58分有一趟特急。

換乘西鉄二日市站到達。
接下來要換乘的是普通車,全身奶綠的塗裝配上紅色的腰線,不知道為啥總給我一種有北京老地鐵列車的感覺。

太宰府天満宮

來的路上,車外雨一直下,直到下車的一刻也沒有停,但就在走出車站的瞬間就停了。

也是因為到的太早,車站和路上都還是空無一人的感覺,也正好想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沿著商店街和參道往天満宮前進。

天満宮主要是來祭祀菅原道真的神社,菅原道真是日本平安時代的學者、詩人、政治家,晚年因為被誣告流放到九州太宰府,最後病逝葬於太宰府天満宮。道真死後京都出現落雷、大火、疫病各種異象災難,人們認為是道真化作雷神對當時陷害他的人進行報復,於是在京都建起了北野天満宮,久而久之道真被奉為天神,又因為他的學識被日本人尊為學問之神,現在的天満宮被很多人用來祈求學業,就像國內的孔廟和國子監一樣,每逢大考前學子絡繹不絕。

因為人不多,又被清晨的雨水沖刷過,天満宮內的建築色彩顯得格外鮮豔,配上庭園造型和繡球花,一派經典的日本特色。

因為是世界盃年,連神社裡的神籤都變成了世界盃主題。

太宰府跡·都府樓

簡單打卡完畢,時間還有富裕,接下來是太宰府跡。靠近太宰府遺址的車站叫做都府樓前。

太宰府政廳也稱都府樓,是從唐朝的地方行政機構都督府的演化過去的。現在的太宰府原址只有空曠的遺蹟,剩下基石的底座。

都府樓不遠的山上,還有一座大和朝廷在這裡修築的山城,大野城,入選日本百名城第86號。大野城相較於那些在戰國時期左右修築的城來說,修築時間早了許多,7世紀,日本與唐朝、朝鮮新羅聯軍在白村江之戰後,修築的防守山城。因為修築時間早,除了石垣已經沒有其他建築留存,而且深藏在濃密的山間樹林中,想要到達也並非易事,雖然來之前曾經動過登城的念頭,但最終還是作罷。
時間關係,登城的計劃是無法安排了,誰想蓋城章的原因因為是週一定休日,也被迫擱淺。


太宰府匆匆略過,真的到了要和此次旅程說再見的時候了。穿過來時的路,回到都府樓車站。

行程時間短,想要親歷的目的地太多,導致每次旅程都會經歷很多次糾結和取捨:從旅程計劃階段開始,首先要了解一下當地歷史和文化發展的脈絡,從而安排一些感興趣的點。但是時間的限制,又不得不對一些點進行取捨。好不容易期盼到了出發,在現實的時間和空間裡,又會發現很多新的亮點,行程又在不斷飽滿充實和被臨時調整,還是糾結和取捨。

留下逛不到的遺憾,收穫意外的驚喜。收穫是回憶,遺憾是動力,就是這兩種力量,為那顆不斷探索世界的心注入無盡的活力。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