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程去越南

離開甲米就意味著這次旅程的時間已過一半,後半段打算從胡志明➡️大叻➡️芽莊➡️會安➡️峴港➡️河內➡️南寧,然後回杭州,中間捨去了幾個地方,這樣不會很趕,12天時間正好回去上班。
內容比較多,就分兩個篇幅,接著上一篇《泰國·去甲米浪一浪》//www.mafengwo.cn/i/21873148.html

對於越南其實也沒什麼太大的憧憬,畢竟是備選的,只知道要小心就對了,哈哈。傍晚到胡志明,出關時也沒見到幾個人,五分鐘搞定。在機場換了一點錢,出來就可以看到公交站,定的民宿在範老五街附近,和售票員提前溝通下,到站會喊下車。車開出沒多久就一片燈火閃亮的景象,讓我對越南的印象稍稍有些改觀,看來人家也沒這麼落後。下車後連續問了幾個人順著他們指的方向走,愣是沒找到酒店,正打算再去問下,就看見之前問的一位大姐迎面走來,連說帶比劃的意思就在附近,怕我們找不到就回來帶我們過去,走過去的這麼幾分鐘我還在想大姐這麼熱心,待會兒不會問要小費吧,事實證明還是小心眼了,下飛機到酒店這麼一兩個小時,對越南的初印象還挺不錯。

第一站:法風濃郁的胡志明

民宿在一條巷子裡,出來就是範老五街。

水果每天不限量供應,這點很贊。

早餐已在房費內,套餐可自選,法棍的口感不錯。

胡志明是越南最大的城市,由於法國殖民的原因,還保留著濃郁的法式風情,吃法棍、喝咖啡、看著街頭的歐式建築,說它是東方小巴黎,還真有那麼一點點感覺。吃過早飯,順著範五老街一路閒逛,要問最大感受是什麼,當然是傳說中的摩托大軍,這一點絕對名不虛傳。

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願意叫胡志明為“西貢”,的確這個名字聽起來更文藝。法國人給這裡留下的不僅僅只是麵包,還有充滿越南特色的法式浪漫,穿梭在精緻的房屋之間,陽光透過梧桐灑在地上,還真有法國小鎮的風情。

在民宿拿了張地圖,最先走到的是邊青市場,胡志明最大的市場,看到這個大鐘就是了,就和我們的小商品市場差不多。

裡面主要賣衣服鞋子、旅遊紀念品、咖啡乾貨,還有小吃。雖然有本地人在逛,看著遊客也不少,所以要買東西可以先砍一半價,不買隨便逛逛就行。

越南這樣比較大型的商場不多,有時間也可以進去轉一轉,順便涼快下。

胡志明的政府大樓,具有濃烈的法式風格,建於1902年。市政廳兩層樓,線條簡潔明朗,紅色的屋頂,黃色的外牆,在藍天的映襯下格外明豔。

雖然是政府大樓,但建築設計的活潑輕快,細部的雕飾以西方神話人物和法國英雄人物形象為主要題材,一改辦公機構嚴肅沉悶的形象,不過人家在裡面辦公,進去參觀是不可能的。

聖母瑪利亞天主教堂

離市政廳不遠處就是聖母瑪利亞天主教堂,建造所用的紅磚全都從法國運來,百餘年過去,色彩依然明亮,因這通體的紅色,所以又叫紅教堂。教堂建於19世紀末,是法國殖民時期的產物,在藍天和周圍綠樹的映襯下,散發著濃濃的法式氣息,乳白色的塔尖高聳雲霄,遠遠地就能看見,配上紅色的牆體,非常的醒目。

地處鬧市繁華地段的紅教堂也是胡志明的地標建築,原名西貢王公聖母教堂,仿照巴黎聖母院鐘樓的設計,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築,兩座塔樓高四十餘米,歷經風雨,依然莊嚴雄偉。

教堂前的聖母瑪利亞雕像重達四噸,目光俯視全城,神聖典雅,庇佑眾生。

教堂正在維護,所以沒有開放,留下點小遺憾。

紅教堂的對面就是中央郵局,它是法國殖民時期所建的第一座郵局,外觀乍一看像一座車站。

中央郵局

郵局的內部裝飾華麗,穹頂由圓形花窗、花型壁燈、雕飾立柱等組成,極富古典氣息,大廳的盡頭掛著巨幅的胡志明畫像,兩側是辦理業務的櫃檯,中間的長櫃檯擺滿了各種紀念品和明信片,一眼看去人頭攢動,所以這裡也算是遊客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了。

牆上的地圖據說是當年法國地理學家手繪的。

繼續掃街,越南街頭特色之一,吃飯、喝咖啡、聊天都是在路邊擺一張矮桌配上幾把小凳子就搞定。

路邊的米粉就人民幣5塊左右一碗。

統一宮始建於1868年,曾是法國駐越南總督辦公室,如今是接待各國元首和召開政府會議的地方。建築主體呈白色,一共四層,採用左右對稱的佈局設計,從上俯瞰像一個“吉”字,以求國運昌盛。宮前的大綠草坪挺氣派,裡面可以參觀各種各樣的廳堂和會議室。

街頭的塗鴉很有越南的民族特色。

雖然太陽晒得厲害,但繽紛的色彩給人一種輕快的感覺,累了路邊也有大把的咖啡攤或店可以休息。

遠遠的看見粉紅教堂,現在也是遊客打卡聖地。

打卡粉紅教堂

教堂12-14點是不開放的,從紅教堂沿著Hai Bang Trung路大概走二十來分鐘能到,來的早了點,先在周圍逛逛。

高聳的教堂周圍空間不大,很難把整體拍全。

街上摩托轟鳴,人來人往,無論走到哪裡,都能看到浩浩蕩蕩的摩托大軍。在路邊拍照儘量離車道遠些,拍完最好放回包裡,以防飛車黨。

回到門口已經有好幾個人在等,準點開門進去。粉紅教堂實名為耶穌聖心堂,是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始建於20世紀初法國殖民時期,獨特靚麗的粉紅色,讓它成為很多遊客來此拍照打卡的聖地,看勢頭都快趕上紅教堂了。

當初看照片以為這粉色有修飾的嫌疑,到實地一看,的確是夠粉的,難怪有這麼多女生專門來這裡凹造型拍照。

很想知道為啥當初要把教堂塗成粉色,哈哈

教堂不大,裡面只有做彌撒的時候才開放,隨便走一圈就能看完。當然,專程來拍照的就要多花些時間了。

越南的樓房很有特色,因為土地都是私有制,但是面積不大,所以都是建的又高又窄。

看了別人的評價,基本清一色對FUTA好評,範五老街就有一個FUTA售票點,乘車點就在對面,提前去買到大叻的車票。這一帶有幾家店鋪可以換錢,比在機場划算。

邊青市場附近有個美食廣場,老外居多,走進去隨便瞧瞧。

入夜的範五老街也將迎來最熱鬧的時候,兩邊的酒吧已經陸續開門營業。

一杯啤酒,在路邊坐著小板凳看街上人來人往,很有越南特色,不過這摩托的尾氣也吸夠嗆,哈哈

第二站:私藏小鎮 大叻

FUTA的車確實比新咖啡要舒服,可調節的臥鋪,讓六七個小時的路程也沒感覺疲勞,到了大叻車站,和工作人員說,會有小巴士送到預定的酒店。

住的酒店離瘋屋子一街之隔,下了一晚的雨,早晨在陽臺呼吸雨後的清新空氣,看看不遠處的建築,大叻的清晨也很美麗,遠處可以看到瘋屋子。

遠望層疊而上的房屋,大叻山城的風景很美。

房間含早餐,依然是自選套餐,吃過早飯就先去瘋屋子。

天馬行空的瘋屋子

大叻是一座很復古的小城,也充滿了濃厚的歐式風情,色彩斑斕的建築、蜿蜒起伏的街道、五顏六色的花朵,都是拍照時最好的點綴,而這其中最美幻的也是最知名的,當屬瘋屋子。這座造型奇特的建築,本是一家酒店,因誇張的設計而知名,設計者是越南前總統的女兒,攀爬在蜿蜒崎嶇的階梯裡,參觀各種奇特的房間,有種走進魔幻城堡的感覺。

正門就在一條不大的街巷裡,走進裡面,房屋的造型還真是天馬行空,看似不大的地方,但是裡面道路迂迴曲折,從一個地方進入,從哪裡繞出來還真想不到。

瘋屋子每年都在擴建,去的時候也有兩座樓在裝修,這座不斷生長的魔幻城堡吸引了很多遊客慕名前來一飽眼福。

這座樓的主題應該是海洋吧,有很多貝殼、珊瑚、海藻等元素。

走進裡面,四周是海藍色的牆體,還真有點海底世界的感覺。

大廳有好幾對大伯大媽在跳舞,應該是類似於我們這的老年舞廳吧。

大章魚建的為妙為俏。

二樓的設計也很唯美。

這裡是作為展廳使用,有瘋屋子的建造過程介紹、原始設計圖、設計者介紹等資料展示。

這座建築外形酷似一棵枯死的大樹,人們通過巨大的樹洞踩著木樁進入其中,裡面有一半都還在修建中。

瘋屋子也是大叻的制高點之一,站在頂上可以俯瞰大叻城中五彩繽紛的屋頂。

空著的房間可以參觀,住在裡面應該會有很特別的感覺。

望向遠處,可以看見春香湖。

大叻天主教堂

大叻天主教堂是地標性建築,走來走去基本都會路過。教堂始建於1931年,從外觀看像是一座歐洲中世紀大教堂,典型的哥特式建築。教堂採用了單頂設計,線條筆直硬朗,正中的鐘樓高47米,如果天氣好配上藍天白雲就更漂亮了。

這裡也能看見很多當地人拍婚紗照,記錄幸福的時刻。

大叻是一座山城,教堂位於地勢較高的地方,穿過教堂後院的小門,可以俯瞰大叻色彩繽紛的房子,非常漂亮。

晚上可以去夜市逛逛,就在春香湖邊上,規模還算大,不過賣的東西都差不多,想買紀念品可以去附近的Big C。

看見一個老奶奶在賣粽子一樣的東西,問了說越南話也沒聽懂,人民幣兩塊錢一對,味道有點像米粉的感覺。

慢遊花城

相比于越南其它城市的炎熱,大叻由於地勢較高,且四面環山,所以要涼爽很多,也難怪來這裡的遊玩的越南人不比境外人少。良好的氣候讓大叻變成了一座花城,不論是人工栽培還是自然生長,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各種鮮花爭奇鬥豔,走在路上,兩旁都是鮮花,加上舒適的天氣,很是愜意。

慢慢掃街,目標是找瑪麗修道院,途中路過一座小教堂,裡面沒人,進去瞧瞧。

大叻很適合在街上隨意的走,這裡的人不多,也沒有越南其它城市滿大街的摩托,加上氣候適宜,感覺走一天也不累,哈哈

小巧的瑪麗修道院

一路問了好幾個人終於找到瑪麗修道院,其實這個修道院本身也沒很大的歷史價值,不過整個外觀的顏色是粉紅的,拍照很上鏡,這也讓它一躍成為網紅景點,吸引很多喜歡文藝的遊客專程到此來拍照留念。

修道院不大,到的時候天下起小雨,所以也沒感覺很驚豔。這裡有為孤兒專門開設的孤兒院,後面的紀念品商店售出的商品以用作慈善事業。

小巧的教堂,如果天氣好,應該會讓人驚豔。

春香湖位於大叻市中心,Big c和夜市都在附近,湖建於1919年,以19世紀女詩人胡春香的名字命名。

春香湖湖畔常年綠柳環繞,環境優雅,風光宜人。沿湖一圈分佈著很多景點,如果天氣好,坐個天鵝船在湖上慢慢的划行,那一派悠然寧靜的景象,會讓人陶醉其中。

望遠處是濃綠的山,看近處是平靜的水,大片的青草地順著湖延綿而生,簡單的風景卻讓人過目難忘。

這建築俗稱大菠蘿,下面是商場和吃飯的地方,最下一層是Big C超市,很大東西也很多,價格還便宜。

路過一座看似佛教的寺廟。

大叻舊火車站

從Big C步行去大叻舊火車站二十分鐘左右,這裡被譽為越南最美的火車站,但是進去還要買門票,火車站的主色調是搶眼的橘紅色,三個尖屋頂和彩色的玻璃彰顯了古老的異國風情。

這裡算是在大叻見到遊客最多的地方,不過也的確很適合拍照。火車站是當年法國人修建的窄軌鐵路,後由於戰爭而遭廢棄,直到1990年才恢復了通往附近村莊TraiMat七公里的旅遊線路。

在櫃檯可以買火車票到靈福寺,玩的時候要算好回來的時間。

大叻走到哪裡都可以看見花。

火車站裡面有火車頭、車廂、軌道等供遊客拍照,很有復古的風情。

第三站:路過芽莊

說到去越南旅遊,芽莊應該算是最熱門的目的地之一了,這座著名的海濱城市,擁有連綿數公里的優質海灘,背靠大海,這裡的海鮮也是吸引了眾多吃貨前來一飽口福。其實早在越戰時期,芽莊就是美軍的度假勝地,如今隨著旅遊發展,這座昔日的海濱小城已成為集休閒、娛樂、運動、溫泉等於一體的世界度假勝地。
由於之前在甲米待了一禮拜,所以這次沒打算在海邊待太久,從大叻坐車四個多小時到芽莊來個一日遊中轉,就準備去越南中部。在酒店預定了去芽莊的汽車票,車會來酒店接,這次買的新咖啡的大巴,因為FUTA有自己的車站,但是距離市區比較遠,新咖啡到芽莊就在市中心下車,可以省去轉車的麻煩。
芽莊市區較有名的景點之一就是婆那加佔婆塔,也被叫做天依女神廟,這裡供奉的天依女神相當於我們漁民心中的媽祖。

這些遺蹟是印度教的代表建築,略有吳哥窟的風格,當然規模要小很多,走走隨便看下也就半小時的樣子,經過一千多年的滄桑,如今較完整保留下來的建築只剩四座。

佔婆塔坐落在一座小山上,雖然沒有精細的雕刻,所剩的建築也只有幾座,但從這泛紅的石磚還是能感受到一絲古老的質感,在不斷更替的歷史長河中,曾經佔婆人的神袛也在各種文化影響下不斷變化著。我們今天看到的遺址,即能看到歷史變化的痕跡,也能體味到信仰的永恆。

一衝眼看,還是有點吳哥窟的味道。

遺址坐落在繁華的老城區,周圍有很多小吃大排檔。

幾乎每座塔都可以進去參拜,進塔需要脫鞋脫帽,自覺排隊。

一路從胡志明、大叻過來,芽莊看見的中國旅遊團數量激增,好像是在排隊買榴蓮。

站在山上,可以眺望芽莊古老而忙碌的海港。

這座位於海中的小廟,不知道是不是退潮時可以走過去。

隨著旅遊的快速發展,這裡的城市建設也在日新月異的變化。

從山上下來,繼續開始用腳步丈量這座城市。

這段時間雨水較多,遠遠看去也是雲霧繚繞。

芽莊掃街

城市雕塑,充滿了共產主義特色。

從佔婆塔一路走到芽莊大教堂,不巧正好關門,只能在外圍參觀下。

這座充滿法式風情的哥特式建築,由於地勢較高,登上教堂可以俯瞰芽莊街景,可惜這次是無緣了。

大教堂看著不怎麼華麗,但卻十分復古和大氣,從外觀看挺像一座城堡。

門口有很多賣椰子凍的小販。

隨走隨拍,芽莊街景。

除了景點,芽莊的街上人並不多。

路過一菜場,進去瞧瞧,有各種水果和海鮮。

由於天氣原因,這段時間芽莊海灘的海水看著比較渾濁,而且隨著大風這浪也是很大,下海基本是不可能的。

風大浪大,也沒太陽,吹會兒海風還是去馬路對面的夜市逛逛實在。

芽莊機場,準備飛峴港。

第四站:古城會安

芽莊到峴港,越南南部算是告一段路。根據查詢的資訊,出了峴港機場打算找巴士先去會安,結果問了好幾個人都沒找到車站在哪裡,還是按備選方案,直接打車過去,哈哈。車子一路過去,慢慢的可以看見大片的田野風光,寬闊的馬路也漸漸便窄,會安老城的質樸風情慢慢的展現在眼前。

除了古城裡遊客較多,會安城裡顯得很寧靜,路上偶爾能看見稀稀拉拉的遊客。

秋盆河兩岸以酒店民宿為主,距離古城都很近,沿著河步行五六分鐘就能到。

兩岸的棕櫚樹給古城增添了生機。

古城的建築大多以黃色為主,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顯得非常輕快。

在大叻、芽莊都沒碰上好天氣,終於在會安碰上了。還未走進古城,首先見到的就是秋盆河平靜的河面,水面倒映著藍天白雲,寧靜而美麗。

享受古城的靜好

會安,原是古佔婆國的對外貿易港口,17世紀就已經和馬六甲成為東南亞重要商埠,也是越南最早的華埠。會安古城如今依然儲存著完好的東南亞風情,古城內有完整的華人聚居的街道,還遍佈著各種中國、日本和越南文化融合的建築。秋盆河穿古城而過,兩岸高大的棕櫚樹倒映在河面上,古色古香的房子一座連著一座緊鄰河邊,岸邊停著幾隻小舟,在平靜如水的河面上紋絲不動,所有的景物在陽光燦爛的照耀下,都顯得那麼生機勃勃,熠熠生輝。

行走在古城,像極了江南的水鄉風韻,溫柔而細膩,斑駁的老房子在各種鮮花的襯托下顯得年輕了不少。古色古香的房子透著濃濃的中國風,中西合璧,古今相融,滄桑而懷舊。這份懷舊,讓人們走在古城有種穿越舊時光的恍惚,這也正是古樸的會安古城所散發的獨特魅力。

一杯咖啡,靜靜的坐在路邊,看著路上來往的人群,沒有嘈雜的感覺。

日本廊橋建於1593年,最初由日本人修建,後在明朝時由中國人重建並立碑為證。

遮擋風雨的廊橋,經過歲月的洗禮,如今紅漆都已經掉落,橋的一端由猴子看守,一端由狗看守,據說是猴年開工,狗年完工,廊橋不寬也不長,但很精緻。

等到旅遊團散去,正好遇見一對拍婚紗照的新人,服飾很有民族特色。

廣肇會館建於1786年,據說所有的建材都在廣東收集製作,然後運送到會安來組裝。

整個建築和雕飾很有肇慶地區的文化,會館中供奉著關公,還有一座縮小版的五羊雕塑,很有廣東風情。

古城遍佈著很多會館,毫無疑問,越南也是東南亞國家中受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國家。

幾乎每座房子都會種花,雖然這些老房子已經歲月悠久,但被這些花花草草包圍,也充滿著清新文藝。

走在充滿明亮黃色的古城裡,沒有太多恢巨集的景點,卻十分能讓人靜下來好好感受這份質樸。

中華會館是會安建立最早的華人會館,作為當地華人共同的會館,擔負著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重任。

進入會館,院子裡擺著兩排盆景,簡單整潔,門邊兩個最高的花盆上寫著“公有,公治,公享”和“民族,民權,民生”,藍牆上寫著大紅的“禮義廉恥”,正後方就是天后宮,供奉著聖母媽祖。

在古城裡清一色的黃色建築裡,這抹藍色顯得很特別。

在買這個芒果餅時,終於碰到了傳說中的偷龍轉鳳。本來應該找我五萬盾,一看她磨磨唧唧在翻自己的小腰包,就感覺到有問題,結果給了一張五千,一看我馬上認出,立馬就說自己眼睛不好換了張五萬的,呵呵。如果一到越南就碰到這事還真有可能被坑,這五萬和五千長得很像,不過一路過來已經玩了很多天,這錢早已認得清清楚楚,再想坑咱可就難了。

福建會館又叫金山寺,是福建商人1697年所建,也是會安華僑重要的聚會場所,會館的色彩非常亮眼,這老外看著門頭研究了老半天。

這座關帝廟建於1653年,大紅大綠的色調,金碧輝煌的裝飾,充滿了中國中原文化的特色。

關帝廟的對面是一個市場,裡面都是各種小吃排擋。

瓊府會館就是海南會館,建於1875年,據說1851年夏天,一艘由海南開往順化的商船,經過會安時,被越南巡防的官兵殺人奪財,並謊報是緝拿海盜。當時在位的阮王朝嗣德皇帝在批改該公文時,忽然頭痛不已,於是讓人去調查,真相才得以大白,並將犯罪者處以極刑。這些被害的108個船員因此成神,保護行船人的安全,海南會館供奉的就是這108人。

日月可鑑的意思麼?

潮州會館建於1845年,有鮮明的潮州特色,硃紅色的門柱託著兩層綠色琉璃瓦頂,飛簷翹角,雕飾細膩入微,造型獨特,據說建材也是由潮州運來。

曾經繁華的港口,如今這些船大多作為遊覽使用。

走累了,坐個越南特色三輪逛古城也是很不錯的體驗。

午後的古城由於天氣炎熱,遊客相對較少,平靜的秋盆河讓古城多了一份寧靜之感。

到了晚上就會亮燈。

古城夜色

傍晚的古城,河上已經有很多夜遊船,坐上船欣賞兩岸的古城夜景,在河中放一盞許願燈,是很多遊客夜遊古城必選專案。

遇見一對拍結婚照的越南夫婦,很有民族風情。

會安是越南最大的燈籠製作中心,城內有很多家庭以製作燈籠為生,每到夜幕降臨,古城裡就會集中亮起燈籠,俗稱燈籠街,自成一派別致的景色。

要不是接著還得玩一段時間,包也已經塞滿,就買個帶回去。

兩岸燈火通明,入夜的古城顯得更有活力。

隨便找個酒吧或咖啡店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

閒遊會安

一早就已經能感受到外面熱浪滾滾。

房間含早餐,依然是選個套餐,吃完出門逛逛古城周圍。


一座粉色的小教堂,顏色挺好看,發現越南粉色的教堂還挺多。主要景點大多集中在古城裡,在外面走就屬於碰到一個算一個。

有一些祠堂已經荒廢。

記得在河內也有個圓覺寺,這裡面還在修建。

走著走著看見一座即像教堂又像寺廟的建築,走進去裡面也沒見到人,看樣子還在修建當中。

裡面沒人,只見掛著一塊大道三期普渡的旗幟,好奇的回去查了下。原來是個叫“高臺教”的宗教。高臺一詞源於道德經的“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這個高臺是指至上之神高臺神的居所。這個宗教自稱源於所有宗教而超越所有宗教,因此融合了祖先崇拜、佛教、儒教、道教、基督教、印度教、天主教等所有教會的元素,看著怎麼有點亂,哈哈。廟宇的建築風格也是屬於混搭風,教堂的塔樓、中式的飛簷翹角,樣式和雕飾算是把所有宗教都加上了,難怪一衝眼這麼奇怪,不過也挺能吸引人注意。

受殖民影響,除了佛教,天主教在越南也很有影響力。不過我們不知道的是,除了這兩大教,越南第三大宗教是這個神奇的本土宗教,號稱有三百多萬信徒。那塊旗幟上的眼睛,稱為天眼,象徵最高神袛,表示神力普照,無所不在,無所不察,旗幟的黃紅藍三色代表佛道儒。高臺教不僅是個宗教,還有一股武裝力量(從開頭看這宗教的介紹就猜到搞這麼個組織不只宗教這麼簡單,哈哈),二戰期間時而反共,時而反法,還和日本黑龍會合作過,在國會中也獲得過席位,在越南近代史上也算是有一席之地。

高臺教認可並供奉的諸神,包括關公、瑤池金母、老子、丘吉爾、牛頓、莎士比亞、聖女貞德等等,果然是世界一統,讓人歎為觀止。要是接受這三期普度,會不會頓時有了博大的普世情懷,哈哈

內部瞧一瞧,也是混搭風。

作為遊客,圖個新鮮看看就好。

一片田野中,有這麼一座建築還是挺顯眼的。

會安走幾步路就能看見一座小廟或者祠堂,當然這些還是很正統的。

會安田園風光

坐車來時就看見綠油油的農田,當時就記下大概路線,準備到時走過去看看。

在烈日下憑著記憶瞎走,總算看到了田園風光,感覺都要走出城了。

逛的又熱又累,可以去號稱越南版星巴克的highlands坐坐。

孔子廟離古城不遠,偌大的廟裡也沒見到人。

雕飾非常精美,色彩豔麗。

繼續逛,遇見一座教堂,在古風濃郁的會安也能感受到西方世界留在這裡的痕跡。

清淨的教堂依然不見有人。

走著走著,已是夕陽斜照。

夜幕降臨,也是船家招攬生意的好時候。

第五站:峴港美溪海灘

從會安到峴港不遠,但公共交通選擇並不多,直接在酒店預定了汽車,價格比外面叫車優惠不少。半小時不到,就從古樸清新的會安到了碧藍的美溪海灘。峴港位於越南中部,是越南的第二大港口城市,而與峴港僅一橋之隔的美溪海灘,沙灘延綿三十多公里,雖然是公共海灘,但沙質柔軟細膩,無論是遊客還是當地居民,都可以盡情的享受這份大海饋贈的美麗。

一般到峴港,住在美溪海灘居多,附近有很多酒店民宿,走到海灘也就幾分鐘,如果去市區,可以租輛摩托車。海邊的風浪還是比較大的,只有插著紅旗的小塊區域可以下水游泳。

美溪海灘被福布斯雜誌評為世界六大最美麗的海灘之一,之前在芽莊由於天氣不好海水比較渾濁,所以對峴港也沒抱太高的期望,結果到了一看,比想象中的好多了。

藍天白雲,藍色的大海,簡單的色彩卻魅力無限。

可能早上天氣熱,沙灘幾乎沒幾個人,踩著軟軟的沙子,沿著海岸一路向前走,非常愜意。

延綿的沙灘望不到盡頭,走了一段,準備返回酒店租輛摩托車繼續。

遠處的山茶半島,可以看到一尊觀音像,據說是越南最高的。

沒有紛紛擾擾的遊客,美溪海灘勝在夠安靜。到了晚上,海風會涼爽很多,出來散步的人就會稍微多些。

峴港因這片大海成為東南亞最受歡迎的度假避暑城市之一。

騎行遊峴港

換摩托車繼續,順便去趟市區。

沿著海騎摩托還是很舒服的,目的地是去市區的峴港大教堂,結果方向騎反了,哈哈。

充滿中國風的寺廟,在藍天白雲照耀下,分外好看,細部的裝飾和雕塑也很精緻。

雖然方向反了,但風景依舊,在海灘另一邊,停著很多漁船,沙灘上還有很多越南特色的簸箕船。

再往前就可以去山茶半島。

這裡的風景更有峴港港口城市的風情。

這塊區域有很多當地人玩滑翔傘

峴港的粉紅教堂

峴港大教堂是峴港另一處著名的景點,由法國統治時期建立,是越南中部最大的教堂。教堂原本是為服務當地法國人而建,如今是當地天主教徒聚集的主要場所,建築整體呈現粉紅色,所以有很多人直接叫它粉紅教堂。

教堂鑲嵌著中世紀風格的彩色玻璃,淡淡的粉色,非常的漂亮。

教堂旁邊是一座聖保羅女修道院。

越南的房子也挺漂亮,和粉色教堂遙相呼應。

遠望龍橋,猶如一條巨龍橫臥在韓江上,這個設計也是挺有創意的,每週日龍頭還會噴火。

峴港城市風景。

第六站:首都河內

一路從胡志明往北,終於到了河內。從機場出來找到公交,和胡志明機場出來時的感覺相比,河內明顯更有厚重歷史感,也更有社會主義的色彩,作為越南的首都和第二大城市,這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城市在歷史和現代化中融合前行。公交坐到終點站三十六行街附近,只見滿街的摩托車呼嘯而過,老舊繁忙的街巷人聲鼎沸,窄窄的獨棟小屋畫著五彩的圖案,時不時還能看見共產革命口號的塗鴉,最地道生活的越南景象毫無保留的展現在眼前。
酒店就在定在三十六行街區域,放下包,一下子還不適應這老街繁忙雜亂的樣子,先去還劍湖轉轉。

還劍湖就位於老城區中心的為主,周圍購物、餐飲、娛樂,還有很多景點,基本步行就能到。

環湖遊

還劍湖雖然不大,不過樹木環繞,鬱鬱蔥蔥的,湖水清澈,走走感覺也不錯。據說李太祖早年在這裡的地下挖出一把寶劍,後來就用這把劍抵抗明朝。有一天他來遊湖時,不慎把寶劍掉入湖中,正束手無策時,一隻大烏龜把寶劍奉還,所以這湖就叫“還劍湖”。

繞著還劍湖走一圈,避開大街上的尾氣,呼吸下新鮮空氣。

除了遊客,這裡也是當地人休閒散步的地方,河內當地人的生活,在這裡可以非常容易就能感受到。

湖中的龜塔,很有歷史之感。

好像是大學畢業拍照留念,在文廟也碰見一群學生。

雖然河內也有很多殖民時期的建築,但社會主義的色彩很明顯就能感受到,感覺和國內的城市已經沒太多差別。

河內很多古老的建築都有中國的痕跡。

依然是套餐式的早餐。

聖約瑟夫大教堂

到河內,聖約瑟夫大教堂不能錯過,位置也很好找,就在三十六行街和還劍湖附近。這裡也稱河內大教堂,是河內最古老的教堂,據說是仿照巴黎聖母院而建,歷經歲月的牆面很有中世紀的古風。

大教堂是河內最具代表性的法式建築,建於1886年,屬於新哥特風格。教堂的的大門只有在做彌撒時才開啟,平常都可以從側門進入。

雖然外面看起來斑駁古舊,但教堂內部的裝飾還是很繁複華麗的。

彩繪的玻璃窗都是一個個故事,非常精美。

教堂坐落在河內新興的商店和咖啡館聚集區,和附近的越式中式風格完美的交融在一起。

河內的中西風情

河內,一座有千年歷史的古城,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城內遍佈的歷史古蹟有很多都充滿了中國風。走在街上,除了越南語,也會出現很多中文,偶爾會覺得就在逛國內的某座城市。作為首都,河內依然是座悠閒的城市,在老城區,你可以用一杯咖啡的時間打發掉一整個下午,或者慢慢步行與老街老巷之間,感受河內緩慢的市井生活。

在街上,有很多中式的的寺廟祠堂。

論法式風情雖然比不上胡志明,但走在街上還是能看見殖民時期在這裡留下的深深烙印。

河內歌劇院也是法國殖民時期很具代表性的建築,參照了巴黎歌劇院的建築風格,愛奧尼亞式的圓柱和灰色石板磚的建材都是從法國運來的,可見當時法國想重建越南的雄心。從1911年歌劇院開幕,到1945年在歌劇院陽臺發起的八月革命,這裡一直都被認為是法國在殖民地的文化與建築藝術的驕傲。據說裡面的設施非凡,音響效果也堪稱一流,足以媲美世界各個大劇院,不過可惜這裡並沒有開放參觀,想要一睹內部風采,得買票進去看錶演才行。

相比於不遠的三十六行街,這裡顯得精緻很多,充滿了法式風情。

著名的升龍水上木偶劇院就在還劍湖邊上,一般是下午開始演出,可以提前去買票。

三十六行街,純正的越南風情

走入三十六行街,正好看見有人在拍結婚照,越南民俗風情。

老街錯綜複雜,是越南最熱鬧的商業街,充滿了地道的越南風情。

列寧雕像,有很多市民在這裡散步聊天。

越南軍事歷史博物館

在河內的幾天,基本以三十六行街區域為中心,然後從酒店拿了張地圖,看著地圖走哪算哪。看見一座紅色高高的旗塔,覺得應該是個景點,一問原來是越南軍事歷史博物館,從三十六行街過去步行也就二十來分鐘。這座旗臺一看就歷史悠久,當地人稱旗杆塔,1812建成。曾經是專門用來升旗用,現已被列為越南國家文化遺蹟。

走進博物館裡面,可以看見停放著很多各式美軍蘇聯的武器,最引人注目就是就是這以武器殘骸堆起來的雕塑,以炸燬的民居為背景,中間是一架法軍美製野貓戰鬥機,機尾直指天空,下面堆放著飛機的各種殘骸,正中的畫像是一位越南女兵揹著槍拽著美軍標記的殘骸,這標誌著越南無數次抗爭的勝利,也告訴人們戰爭的殘酷以及現在和平的美好。

對於喜歡軍事的遊客,在這裡可以近距離的觀賞和觸控這些武器,也是很好的體驗。

一組組雕塑也體現了越南為了獨立、自由、建設、成長和戰鬥勝利的過程。

走上旗塔,可以俯瞰博物館的廣場和周圍的城市風光。

在旗臺上刻了很多各種語言的文字,看來到此一遊、留下墨寶是全世界通用的習慣,呵呵

升龍皇城

與博物館一牆之隔的就是升龍皇城,這裡算不上傳統的旅遊景點,所以遊客不多,雖然可看的不多,不過安靜的隨意走走,感覺也不錯。

去的時候不知道在搞什麼活動,只看到搭了舞臺放了很多座位,還有電視臺採訪。

稱為皇城,以前就是古代皇帝的宮殿,不過這規模也挺小,但勝在幽靜。

沒去升龍水上木偶劇院,倒是在這裡看到了水上木偶戲。

現在這裡也會做很多藝術展覽,包括雕刻、建築、設計等等。

很有民族風的印染畫。

濃濃的中國風。

感覺和國內的博物館沒啥區別。

巴亭廣場&胡志明故居

在去往巴亭廣場的路上,可以看見好幾幢政府的辦公大樓,雖然有國徽和黨徽,但建築很有歐式風情,顏色也很靚麗。

充滿法式風情。

正在除草灑水的工人,戴著越南斗笠,很有民族風。

胡志明故居內,府是由德國人建造的一棟法式別墅,生活簡樸的胡志明嫌府太鋪張,就把居所選在了別墅旁的一座格式簡單的木製高腳屋裡,屋子下層是會議室,上層有兩個房間,左邊是臥室,右邊是辦公室,裝飾簡樸而雅緻。參觀時就排隊上樓繞一圈看看即可。

胡志明曾在此辦公,現任也在這裡辦公,所以府不對外開放。

故居里的建築都採用明亮的黃色,加上浪漫的法式風情,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隨便走走也能緩解不少壓力。

屋內的格局還是保持原來的樣子。

舒適優雅的環境,就像在逛一座公園。

胡志明居住的高腳屋前有個花園和大水池,

胡志明陵位於巴亭廣場的主體位置,半個世紀前,胡志明就在這裡宣讀了“獨立宣言”,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紀念堂只有上午開放,不能穿吊帶和短褲短裙,和天安門去看毛爺爺一樣。

巴亭廣場相當於我們的天安門,當然規模要小很多。廣場長320米,寬近100米,地面除貫通路段外由168塊小草坪組成,可容納20萬人,西側是陵,東邊是巴亭會堂,四周綠樹環蔭。

站崗守衛的士兵,每天要面對各種長槍短炮。

廣場的風景也很漂亮。

夜色中的還劍湖更加璀璨熱鬧,各種夜市小攤開始出現在街頭,白天略顯幽靜的公園到處是散步閒逛的遊客和當地人。

閒遊河內

往巴亭廣場方向走,就會路過火車街,一條窄窄的鐵軌延綿穿街而過,兩旁樓房林立,每天下午和傍晚有火車會準時駛過,火車擦著兩邊的房屋匆匆而過,這裡的人們早已習慣了這種景象,平靜的生活在這裡,時而還能在鐵軌散散步玩玩耍。

其實也不知道有這條火車街,偶然路過覺得挺好看。

沿著巴亭廣場往後走,在胡志明紀念堂後面就是獨柱寺,寺如其名,整個建築就建在一根巨大的石柱上,柱子直立於水池中,沿臺階走上寺廟,裡面供奉著送子觀音,香火非常旺。

說實話看見這寺廟後還是挺驚訝於他的小,遠遠望去還以為是個亭子。

寺廟選用高階木料建成,細節部分的設計還是挺精細的。

街上閒逛,這寺廟看著挺新的。

河內文廟

河內文廟是一座典型的中國式建築,和國內很多地方的文廟設計的差不多,整個建築由五組院落組成,裡面祭祀了中越兩國的先賢。走進大門,正中的紅磚道直通大忠門,兩側分別是達才門和成德門,寓意著獲得才華和成就美德。

走在裡面,滿滿的中國味道,想了解文廟的歷史就蹭下導遊,哈哈

奎文閣前的蓮池早已沒有蓮花,只留下一片淡淡的幽靜湖水,環繞蓮池兩側的就是文廟最重要的古蹟之一,進士碑林。

文廟也是越南最早的國立大學,很多大學生畢業會在這裡拍照留念。

大拜堂高懸的“萬世師表”,還註明了康熙御書。

文廟的磚牆,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河內城堡,1895年法國人摧毀了阮朝城堡,用城堡的牆來修建遭受損毀的文廟圍牆,其中深灰的磚塊來自於後黎朝時代,紅色的來自於阮朝。

穿著奧戴的越南美女,正在拍照。

拍完學士服畢業照,女學生都換上奧戴在裡面留影,會吸引很多老外來合影。

河內最出名的Egg Coffee,幾十年的老店,老外+當地人擠在一起,一股市井的喧鬧感,店的門面很小,走過幾次都沒看見,哈哈

這家有點像吃糯米飯的小店,當地人也很多。

熱鬧週日夜市

每到週日,整個環湖一圈機動車道都會封閉起來,供遊客和當地人上街玩樂,木偶劇院前的露天表演、潮男少女的滑板街舞,還有長到看不到頭的夜市,終於在河內感受到東南亞城市的風情。

一對環遊世界的境外遊客,晚上擺攤賺路費。

也有老外直接在路上表演雜技。

或者來個小型的音樂會,總之就是能多熱鬧就多熱鬧,呵呵

最後看一眼夜景。

返程去南寧

網上預定了河內到南寧的車票,酒店幫忙叫車去市區的上車點。一車六個人,車況還不錯,有點像保姆車,在過境後就會換乘廣西牌照的車。

過關後匆忙的人群。

南寧一日遊,結束。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