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咀是富饒的珠江三角洲東岸陸地的盡頭,這個地名明代書籍已有記載。1860年包括尖沙咀在內的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現在的尖沙咀是香港的心臟地帶。

到九龍半島,尖沙咀是必去的地方。香港大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建築都集中在這裡。美麗的維港景色、香港最古老的酒店半島酒店,星光大道,前水警總部,香港天文臺,香港文化中心,九龍清真寺,幻影詠香江等等比較有名的旅遊景點都在此駐紮。

尖沙咀與香港島的中環及灣仔隔海相望。佇立在濱海道上,吹著微醺的海風,看維多利亞海的對面中環灣仔一帶,美麗的鋼筋水泥森林是最熟悉的香港Style,也是明信片和宣傳片中的香港印象。這個時候,也許你的耳畔會響起鄭秀文演唱的《值得》熟悉的旋律,那種飄然陶醉的感覺油然而生,面對維港的美景,任何旅途的付出都是 “值得” 的。

尖沙咀代表性建築—前廣九鐵路鐘樓,坐落在維多利亞港邊上。也許因為我是鐵路人出身,對原廣九鐵路終點九龍火車站鐘樓有特殊的印象 ,站在鐘樓的下面就覺得站在了歷史的那一刻。還有依舊帶著古老歲月痕跡的天星碼頭、天星小輪等等,繁星點點,密佈在尖沙咀附近,是香港旅行中非常值得遊覽的地方。

尖沙咀購物中心、餐館及酒吧林立。廣東道西邊的海港城更是亞洲最大規模的購物中心。海港城由海運大廈,海洋中心和海洋廊三部分組成。如果有采購任務和體力允許的話,白天賞景,夜晚購物,定然不虛此行!

在濱海道遠眺維港、香港島

佇立濱海道,眺望維港、香港島。有的遊客乾脆坐在臺階上靜靜地觀賞。

香港中環、 維港全景。

在中環港澳碼頭遠眺尖沙咀

尖沙咀全景。

香港電影金像獎 – 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文化中心原址是廣九鐵路終點站九龍火車站。火車站於1970年拆除,僅火車站原來的鐘樓保留下來。

【資料照片】原九龍火車站。

香港每年的電影盛事—–香港電影金像獎。

每年香港電影金像獎一定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文化中心的廣場就成了紅地毯的所在,衣香鬢影,星光閃爍,伴隨悠悠海浪聲,青蔥棕櫚樹,都在此中西合壁的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文化中心代表香港的獨特風情,挺拔的歐式鐘樓座落在維多利亞港旁,鐘樓旁正是天星小輪碼頭。

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紅毯就在這附近開始啦。這個幾何造型和光影,已成為拍照熱門地。

香港電影金像獎巨型銅像。

前廣九鐵路鐘樓

前廣九鐵路鐘樓,九龍的地標性建築。

尖沙咀鐘樓,高45米,九龍火車站遷址後,鐘樓是唯一保留下來的建築物,表明這裡曾經是廣九鐵路的起點。

鐘樓外觀古樸素雅,懷舊復古風格,非常典雅漂亮的建築。鐘樓只能在外面參觀,不能進入內部。

香港太空館

香港太空館位於尖沙咀海旁, 是香港推廣天文及太空科學知識為主的天文博物館。太空館獨特的蛋形外殼設計是很醒目的標誌。

前水警總部

前水警總部。

前水警總部大樓具有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特色,在夜幕燈光籠罩下會愈發景緻美,這裡已經成了訪港遊客的必到之處。

拍照的熱門地,這是供拍照專門佈置的場地。

香港半島酒店

太空館對面的半島酒店。這座1928年修建的酒店,至今仍然是香港最豪華的酒店之一。喜歡她古老的建築中隱隱透露出的貴氣和孤傲。

香港九龍玫瑰堂

九龍玫瑰堂,又稱尖沙咀玫瑰堂 , 是香港的一座天主教教堂,位於九龍尖沙咀漆鹹道南125號,現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香港星光大道

在海濱花園一直往東信步,可以來到香港星光大道。星光大道仿效好萊塢星光大道修建,旨在表揚香港電影屆的傑出人士。有特別制定的匾牌,鑲嵌著明星的芳名和手掌印。

星光大道正進行重修,香港電影金像獎獎座、李小龍、梅豔芳和部分明星手印暫時搬遷到 “星光花園” 展出。

部分名人牌匾和掌模。

香港女兒梅豔芳雕塑,一旁擺放著梅豔芳的生平簡介。

由衷地感謝香港電影人!他們是宣傳香港的使者。對香港的瞭解,真的是從電影開始的。旺角、油麻地,中環,銅鑼灣,半山,維港,尖沙咀,天水圍,這些都是香港電影中常見的街市和熟悉的地名。讓我每每想起香港,就想起那些電影和電影中的香港風情。

2005年11月27日,由曹崇恩作品創作的武打巨星李小龍銅像也在香港星光大道揭幕。銅像高2米,按照電影《龍爭虎鬥》的造型而製成,以紀念李小龍65歲冥壽。

以電影拍攝情況為題材的系列塑像(包括導演、攝影師、燈光師及收音師)。

油麻地警署

嚴格地講油麻地警署已超出了尖沙咀地域範圍,放在這裡做一介紹。

油麻地警署 ( 官方名稱:油麻地分割槽警署 ) 是香港警務處於西九龍總區油麻地分割槽的警署,它是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油麻地警署是愛德華式建築,設計華麗,以突顯警隊的權威。警署樓高三層,左右兩翼合成一個勾形建築 ,有傳統的圓柱門廊。

2016年5月21日晚上6點,香港油麻地警署舉行了最後一次降旗儀式。作為九龍服役最久的警署,油麻地警署自此正式閉所,現在只作為報案中心使用。

油麻地警署位於廣東道627號。

海港城

海港城南至尖沙咀天星碼頭,北至中港城。由於它是香港最大面積的購物中心,因此也成為了遊客的觀光購物景點之一。每逢星期六及星期日,都會有逾15萬人次進入商場,當中包括當地居民、外地遊客,及中國大陸的自由行人士。而平日亦有超過60,000人於上蓋的辦公室大樓上班。

海港城真的很大,我們想從商場中穿過去到環球貿易廣場,走了幾百米,居然找不到出口。

《重慶森林》— 尖沙咀重慶大廈

港片中的經典,不得不提《重慶森林》。很多經典的電影臺詞都從這部電影出來:
「如果記憶是一個罐頭的話,我希望這一個罐頭不會過期。」
「如果一定要加一個日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
金城武的浪漫,就發生在重慶大廈。

重慶大廈是由五棟樓(分ABCDE)連在一起,裡面住著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住戶和商戶,常住客中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亞地區國籍的居民為多,也有一部分來自非洲,中東地區,還有一部分白人,簡直就是個”小聯合國”。美國《時代》雜誌曾評論重慶大廈是最能反映全球化,最能反映香港多元文化特色的地方。 大廈裡有很多廉價的賓館,商店,餐廳,外匯兌換店等。

根據資料,重慶大廈有160間小型賓館及500多個租用的住宅單位,入住的都是不同種族人士。由於大樓內廉價旅館林立,房價每晚低至100港幣都有,因而吸引各地觀光客匯聚。 不帶浴室的房間雖最便宜,但需共用廁所及浴室,對女遊客較為不便,且存在一定風險,因出入大廈的人儼如聯合國,人流相當複雜。

在濱海道上,有一個顯眼的建築物,一看就是金箍棒造型的奧運會火炬,因為當年中國舉辦奧運會的時候,香港奧運火炬傳遞的線路中,就有香港星光大道,所以這裡樹立了奧運火炬的雕塑作為紀念。

香港歷史博物館

從這臺階上去,左邊是香港歷史博物館,與之相對僅僅五六十米之遠的就是香港科學館了。這種設計真的不錯,這樣的格局,讓孩子們甚至成人可以非常方便地在增長人文科學知識的同時也增長了自然科學知識。

沒有到過香港歷史博物館,這次專門利用星期三免費開放日去參觀了一回。其實,這座展館規模不算很大,但是展廳的佈局還是很吸引人的,她從香港的史前一路向參觀者敘說香港的歷史,館內還特意建造了許多真實的場景,對於瞭解香港歷史文化以及人文景觀都是很不錯的。

《香港故事》是館內的常設品牌大展。展品從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文物,到當代香港的各個方面,觀眾能夠借這個展覽從歷史的角度全面認識香港。

香港科技館

香港科學館1991年4月啟用,常設展覽約有500件展品,其中最觸目的莫過於高達22米的能量穿梭機,是全世界同類展品中最大型的。展品分佈在18個展區,題材非常廣泛,包括了光、聲音、力學、磁與電、數學、生命科學、地理、氣象、電腦、運輸、通訊、食物科學、能源及家居科技等。此外,約七成的展品均可由觀眾操作,寓參與於學習。

去過上海、北京的科技館。這三個科技館上海是最大的,但收費較高。北京的動手環節較多,但人非常多。相比而言,香港的科技館比較好,收費最低,雖然不大,只有四層樓,但很集中,最可貴的是動手專案很多,沒有一個是壞的,不讓玩的,維護的很好。機器類把一輛奧迪A4都放在那,讓孩子模擬駕駛,而且沒專人看著,不擔心孩子弄壞,純靠自覺。

街景隨拍

路過一所漂亮的學校。

尖沙咀觀香港島夜景

背景音樂:值得—鄭秀文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