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回來已有三個月了,現在寫遊記主要是為了自己,那是一次非同尋常,難以忘懷的旅行。
退休以後,九十高齡的老父親就對我講要安排好退休生活,趁還能走的動多跑些地方。這幾年去了內蒙也去了西藏基本是跟團遊,真正意義上的自遊行就是這次日本關西八日遊了。
選擇日本多少受到日劇的影響,從當年的“排球女將”、“追捕”到現在的“白夜行”“為了N”,有一種對源自中國的日本文化的親近感,同時對在彈丸之地創造出世界第三的經濟大國也充滿了好奇;再就是距離較近,從上海兩個小時的航程,一個小時的時差,不象到美國要倒時差,整天頭暈腦脹,等時差倒了過來行程也基本結束,花了錢還玩的不爽;再有就是語言問題,象我們這個年紀除了中文,英語全都還給體育老師的人,對那些帶著紙條就敢滿世界遊玩的人只有佩服的份兒。所以文化傳自我天朝,文字不像把中文徹底推倒的棒子國的日本就成了我的首選。
這不是一次說走就走的行程,早在半年前就開始籌劃,原本想一家三口去,可老伴隨單位組織去了日本(絕不是政府機關的公費旅遊),老伴就讓女兒陪我去,還說她的錢省下來給我們買東西。提到買東西我就頭皮發麻,記得以前到香港給人帶東西,在尖沙咀和銅鑼灣跑了一天腳都打了泡,回來看著他們樂呵我卻高興不起來。出境帶東西絕對是既花錢又費體力還耽誤時間的事。話是這麼說老伴的命令還是要堅決執行的。這有點扯遠了。
什麼時間去,到哪些地方,看什麼東西或以什麼為主題成為我和女兒考慮的事情。我和女兒都愛好攝影,日本最值得拍的風景一般是春天的櫻花和秋天的楓葉,櫻花季時間較短一週就謝了,看到這幾年國人趕櫻花季的熱情,想到滿山遍野的人比花多的情景,還是算了。日本的楓葉季時間相對要長,從北到南延續一個多月而且紅葉的品種頗多,在一個地方往往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一段時間裡總能看到紅葉不會留遺憾。看螞蜂窩的有關攻略,楓葉又以關西地區為優,於是就決定十一月份到大阪、奈良、京都自由行。
選擇自由行主要是因為跟團遊多是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回到傢什麼都不知道,這對攝影愛好者是大忌,當然跟團遊交了錢什麼事情都不用煩了(這裡指不進店,不遇到無良的導遊),自由行當然要比跟團遊在花費上多出不少,從行程安排、簽證、到吃住行都要自己親歷親為,加之語言上女兒會些英語,日語就會“啊裡呀多”等,我會的日語只有“米西米西”了,自由了不少可困難也不少。老伴雖然已親身感受到日本的治安不錯,日本人民也友善。但對我們自由行頗不放心生怕我們出事,一直憂心忡忡。行前女兒的同事才從日本歸來跑的也是關西線,他們對我們行程安排提出了許多可行的建議,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心。
行程安排:南京—上海—大阪—奈良—京都—大阪—上海—南京
關於機票和住宿我們都是提前三個月通過女兒朋友的線上自由行確定的,因為日本秋天的楓葉季也是熱線,提前預定在價格和住宿的地點的選擇上餘地較大,為了體驗日本文化和習俗我提出要住一晚和式的賓館,這在日本遊算高大上了,不提前預定根本定不到。為了出行方便我們將住宿地點選的儘量靠近交通樞紐,雖然價格相對高些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物品準備:
1、照相器材:一臺佳能6D加24-105鏡頭;一臺索尼A6000加18-55、55-210鏡頭;三腳架,關於三腳架在一些攝友赴日的攻略裡提到日本有些場合不允許使用三腳架,因此對是否要帶我一直在猶豫,後來決定還是帶著。實際上的確沒派什麼用場,所到的大多應該使用三腳架的景點都被告知此地不許使用。
2、手機(提前開通國際漫遊主要防備一時之需,女兒的手機還下載了谷歌地圖,這是我們在日本旅遊的利器,不僅可以導航還可以瞭解當地的軌道交通的班次幫你合理經濟的安排行程。當然在日本複雜的地下通道里也有讓我們“懵圈”的時候。)、WIFI(通過旅行社走前已經到手)充電器、紙和筆(大多數日本人不會英語萬一需要可以筆代口,中文雖然我們和日本讀音不同但大意相近)。
3、衣物和藥品:日本關西的氣候與我們上海相近,同時可以上網查閱日本氣象網站和日本國家旅遊網瞭解情況。藥品多是治療感冒和腹瀉的藥,這些非處方藥可以到日本的藥店也能買到,據說現在國人已經不到日本買馬桶蓋而改買感冒藥了。
4、應急電話號碼,到日本後手機都會收到我駐日大使館的簡訊,裡面有大使館和駐日各領事館的電話,我是事先在我國外交部的網站上查到帶在身邊以備急用。
5、旅遊保險········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尤其是自由行,以往旅遊也都辦過只當一個必要的程式沒想太多,這次的經歷卻讓我在慶幸之餘,切身感受到辦理保險的好處。
一切具備只等啟程。

第一天 南京—–上海—–大阪

2015年11月14日和女兒起了個大早,趕南京到上海虹橋的高鐵再轉到浦東機場的大巴,中午11點到達浦東機場第2航站樓,下午1點飛機準時起飛,北京時間下午3點也就是日本時間4點到達大阪關西機場,踏上了這個即熟悉又陌生的國度。

大阪國際機場是1994年耗資1.4萬億日元在海面上填海建造地1300公頃建成。日本是最早開始填海造地的國家之一,近100年來,日本沿海城市近30%的地區是填海造地形成的,日本通過填海增加了近1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大阪國際機場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小了許多,幾架航班接連進港本來不大的入境大廳就人滿為患,排了一個多小時才辦完入境手續,好在行李都按照航班擺放立並了標誌牌,讓我們懸著的心放了下來,看來他們早已習以為常有應對之策。
我們按照事先計劃到候機樓2樓給交通卡充值並預定京都嵐山的小火車票。

ICOCA卡是JR西日本(西日本旅客鐵道)發行的一種智慧交通卡,關西地區城際間的軌道交通和城市內的地鐵都能使用,ICOCA標誌的便利店和自動售貨機也可以使用ICOCA進行購物。由於大阪和京都我們需要參觀的景點軌道交通基本可以到達,我們只是在京都買過公交一日券。

這裡可以預定京都嵐山小火車票,但由於是楓葉季車票早已定完,對此我們早有心理準備,因為小火車有幾節車廂不能預定必須到車站購買,打算到時候再碰碰運氣。

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又走了近半個小時,終於到達我們的住宿的” 堺筋本町mystays”賓館,都知道日本賓館小可沒想到這麼小,除了床其他地方轉個身都困難,與同樣以擠注稱的香港賓館有的一拼,電視機小到我差點把它當成電腦,衛生間是一體式的,值得安慰的是麻雀雖小五臟齊全,你想要的他有你沒想到的他想到了,居然配了空氣淨化器和熨平衣物的裝置。

已經是日本時間晚上7點多了,稍事整理我們就到外面去吃飯,雖然一路奔波頗感疲勞,但到了一個新的國度新鮮感滿滿,賓館外面就有酒屋由於不善飲酒,不知道里面是什麼規矩,也無意探索日本的酒文化,所以在日本的第一餐我們選擇了比較簡單的便當,而就是這個選擇讓我們體驗到語言在溝通的重要性。

走了兩條街看到一家不大的店面,裡面收拾的非常乾淨,一個U型的吧檯,幾組餐桌。 店裡人不多,女兒到收銀臺與服務員先用英語溝通對方無法理解,只好指著臺上放著的圖片選單點了兩份就坐在位子上等著,過了一會兒服務員拎著裝著兩個打包袋走過來,我們頓時傻了眼,難道這裡吃飯都用打包的方式?經過一番比劃才知道我們點的那個選單是外帶用的,既然如此,我們只好坐在店裡吃外賣了。

便當飯口感不錯,上面澆了不知名的醬料到也合口味,看著牆上的廣告才知道在店內點這道餐還有一碗湯,而我們只能就著免費的涼水和自己為什麼不多學些島國語言的懊悔吃完在日本的第一餐。

第二天 大阪

11月15日, 原計劃上午大阪城公園下午海遊館晚上梅田藍天大廈,但夜裡我發燒到38.9度。其實走的前一天,一年無病無災的我有點發低燒,到醫院檢查血象有些高有感染的症狀,醫生在開了抗生素後告訴我即使用了藥還是可能會發高燒。高燒對與老年人就意味著會引發肺炎,那就不是到日本而是要住院了。而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回到家我趕緊吃藥每一個小時量一次體溫,好在溫度一直不高,我只把病情告訴了女兒,沒敢讓老伴知道,否則她肯定會讓這趟行程泡湯的。第一天的行程中我體溫一直在37.3度左右,也許平時注意鍛鍊體質較好,也許到了新國度比較興奮,並未感到不適,還在暗自慶幸,但還是被醫生不幸言中。一夜折騰顯然已經無法開始計劃中的行程,吃了兩天的藥效果不彰,我開始對藥是否對症產生懷疑,如果任由病情發展下去轉為肺炎就麻煩了,我可不想把老命丟在他國異鄉,於是與女兒商量要麼馬上打道回府、要麼我回她留,但這都要看是否馬上能改簽到回程機票,而且女兒一人留在日本又是自由行有些讓人不放心。還有一個選項就是馬上到醫院,按照國內就醫的慣例驗血掛水不行就拍個片子,賭上一把說不定沒啥大問題呢。苦於是自由行在行前做攻略時根本就沒想到會有這一出,對在日本就醫是一腦子空白,加上語言不通,看病光靠比劃如果產生誤解可不是吃便當那麼簡單了。好在女兒有國內做旅遊的朋友,於是微信一通聯絡請大阪的旅行社派一位導遊來安排我去看病,開出的導遊費用以5個小時計價每小時100元,不是日元是人民幣,這工資趕的上國內高階白領了,當然這會兒不是心痛錢的事,立馬答應。早上10點導遊來到我們住的賓館,是位在日本讀大學才畢業的中國女孩,她在前臺服務員的幫助下開始聯絡醫院,所謂醫院也就是社群醫院或私人診所,半個小時過去了打了幾十個電話還沒有結果,問了一下才知道今天是星期天大多醫院不開門,即使是急診也要分專科,我問大阪的大醫院不看急診嗎?她告訴我日本看病都是分診制,先到基層診所他們看不了再轉大醫院,如果真要直接去大醫院只有一個辦法,叫救護車拉到大醫院,“叫救護車”這個辦法直接就被我否定了,不說會要多少錢(回來瞭解到日本救護車是免費的),要是回去大家知道我在日本坐救護車去醫院,肯定會成為笑料,說上一年。不行,咱丟不起這個人。在小導遊的努力下,終於聯絡到一家診所可以馬上去就診,出門導遊體貼的為我們叫了一輛的士,路上和導遊聊起日本的醫療情況,她告訴我日本醫生的地位佷高,醫生也佷注重自己的名聲,看病特別認真,即使是社群或私人診所都有不錯的醫生甚至是東京大學畢業的。一會兒醫院就到了,下車一打表1900日元,都說日本打車貴這下領教了。導遊說她曾經接待過兩個國內的富二代,從大阪國際機場打車到市內花了幾千人民幣驚的他們都直吐舌頭。

這是個小診所,門口有一塊牌子寫著就診時間並明確只看內科和兒科門診。進門就是分診臺,導遊拿來一張表格幫助填寫了基本資訊,基礎疾病和用藥情況交上去後,來了位護士一邊給我量體溫一邊輕聲輕氣對錶格進行核對,37.5度還有燒,路上我曾提到希望能查個血和拍個胸片,導遊告訴我日本醫院不會像國內醫院輕易給病人做各項檢查,現在發現這個小診所根本看不到有放射科,這個念頭也就此打住。等了一會兒,護士領我來到診室,裡面的佈置和國內的一樣,一張桌子一張檢查床,周邊延牆擺放著不少儀器,一位年齡和我相仿的醫生先跟導遊交流了一下,再用聽診器給我聽了肺部,又讓我上床探查了腹部,然後看了我帶去的藥,告訴我肺部沒有問題,自己帶的藥暫時不要用,先吃他開的藥,因為是急診只能開一天的量,如有必要第二天可以到醫院看門診開藥,這和我們國內看急診也能拿一堆藥完全不同,他們急診開藥完全只是應急,你有病還是去看門診,這還真是急診。沒辦法這是人家的規定,島國的人守規矩也是出名的,根本沒有通融的餘地。好在自我感覺還好,於是決定下午我在賓館休息女兒去海遊館,回賓館我們選擇坐地鐵再也不當冤大頭了。

拿藥時護士把病歷和處方封在一個信封裡,告訴我們到別的醫院就診可以用,同時我們如果買了旅遊保險可以理賠,這到提醒了我們,這次看病共花了376.27元人民幣,回國後把這些材料交給保險公司居然全額報銷。所以旅遊保險一定要買。
下午我吃了醫生開的藥在賓館裡睡了個昏天黑地,體溫再也沒有超過38度。女兒在海遊館玩的也很開心。

第三天 大阪—–奈良

11月16日,也許是日本醫生的藥對症,也許是病情就應該到了尾聲,早上起來體溫恢復正常,看來自己是賭對了。外面天高雲淡讓人頓感神清氣爽,於是與女兒決定改變計劃,上午先到大阪城然後去奈良。
到達大阪城公園時間還早,旅遊團隊還沒來,公園裡只有早起鍛鍊的人,路邊滿地的沾著露水的紅葉在朝陽的對映下分外絢麗。

大阪城,位於日本大阪市中央區的大阪城公園內,為大阪名勝之一,和名古屋城、熊本城並列日本歷史上的三名城。在桃山時代是豐臣秀吉的居城。後來德川家康消滅了豐臣家,將豐臣家所建的大阪城石牆和水堀全部破壞,覆以數米厚的土,再興建更高的石牆,把豐臣大阪城的遺蹟全部埋在地底,用全新且更為雄壯的城郭,將豐臣氏留給世人的記憶徹底埋葬,以此誇耀幕府統治全日本的威望。但這未免有些小家子氣。現存的大阪城於1931年由民間集資重建,天守閣外觀5層,內部8層,高54.8米,7層以下為資料館,8層為瞭望臺,並且有一些紀念品出售。這座復建的天守閣並未忠實複製豐臣或德川時代,而是基本上以德川時代的白漆風格為主,但最上面一層重現豐臣時代的黑漆描金風格。合兩家之長,容兩家之風,相容幷蓄,這正是後人超前人的道理。城牆四周建有護城河,附近有風景秀麗的庭園和亭臺樓閣。漫步河邊,奇花異卉,滿目青翠,充滿詩情畫意。城內櫻花門頗為著名,當年大阪城遭遇火災,僅這一道全部用巨石砌成的櫻花門屹立無恙,成為僅存的遺蹟。站在櫻花門前撫摩著平整的石壁,難以想象當時是怎樣把這些巨大的石塊壘砌的如此嚴絲合縫。我們由於趕時間天守閣只好放棄。從大阪城回到賓館取了行李直奔地鐵再轉近鐵奈良線,上午10點半到達我們在奈良的賓館“若狹附樓酒店 ”。

奈良是座古城,我國唐朝時期奈良曾經是日本的首都,我國的一代佛學大師六渡日本的鑑真和尚就在這裡傳經說法。奈良城面積不大,從大阪到奈良就像從城市到了郊區,遠離喧囂,洗去凡塵,給人是更多的親近和迴歸自然的感覺,讓人能觸控到日本文化的根脈。到了奈良我感到渾身舒坦病全好了,這就叫大自然療法吧。
日本賓館的入住時間一般都是下午2、3點以後,所以把行李寄存在賓館我們就到奈良公園遊覽。在各家攻略裡提到奈良公園都會提及鹿,各種萌態各種品性已經成為奈良的標誌,而它們不愁吃喝,懶散的臥在路邊等著遊人餵食,不由想起“詩經”裡的著名詩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苹”一幅人與自然的美好畫面,只是現在它們吃的已經不是蒿草而是人工製作的鹿食。看著它們大快朵頤也引起我們的肚子咕咕作響,趕緊找地方餵飽肚子再說。

由於是旅遊旺季又時值中午,家家飯店人滿為患,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也顧不上價格高低擠了進去,點了兩份日式的套餐就花了近3千日元,日本的所有消費都含稅而且選單上價格和稅收都明碼標價,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套餐上桌,我由於餓了迫不及待地想揭開鍋蓋吃飯,這時服務員在一邊連忙制止,把一個物件倒過來,原來是一個沙漏,服務員指指在燒的鍋意思是沙漏完了鍋裡的飯才能吃。連燒飯都要計算時間這還真是日本人的風格,但沒辦法總不能吃生的吧,只好一邊咽口水一邊盯著沙漏,果然沙漏完了飯也好了。這是在日本的第一頓吃米飯,香糯可口,火候到家,日本人的精細、精確由此可見一斑。有趣的是那塊豆腐居然能用筷子夾起而不爛,吃在嘴裡異常滑爽。
酒足飯飽,渾身有力,走起。
首先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春日大社”,一路上日光透過綠樹濃蔭灑在排列兩邊石燈籠上更顯斑駁,適逢第60次維修不少建築披上了圍網不得而入,好在本殿尚且開放500日元就可進入,比起國內的一些景點這個費用是低了不少。

這個鹿神無處不在。

世上寺廟裡供的是菩薩,道觀裡供的是天尊,教堂裡供的是耶穌,日本的神社獨一份兒供的是神,各式各樣的神有各式各樣的作用,可以滿足人們各式各樣的祈求。就此打住不再妄言。
不知是逢什麼節日春日大社裡身著日本傳統服飾的人不少,有些還是一家老小連家帶口的來參拜神社。

出了春日大社沿路來到若草山下,據說山頂可以看到奈良全貌,山雖不高但這會兒有些腿軟,想來大病初逾不能勉強,就沿著山腳向東大寺一路前行。

在二月堂上可以看到奈良市。

還有人為自己的新婚祈福

東大寺又稱為大華嚴寺、金光明四天王護國寺等,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約有一千二百餘年的歷史。1998年作為古奈良的歷史遺蹟的組成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大佛殿,正面寬度57米,深50米,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等我們到達時已近下午5點有些累,沒有了進去的慾望,在外面拍了幾張照片就往賓館走去,路上遇到一隊學生,難道是秋遊?

這是鹿的各種衍生品。

回到酒店行李已經進了房間,日本這點不錯,不管是賓館還是餐館都不要小費。前臺的一位年齡稍長的服務員能說點中文,但每說完一句話都要帶上一句“謝謝”,有些像韓語的“思密達”,頗為有趣。這間賓館有我們想住的和式房間,也是我們此行中最貴的一間,要1千多人民幣一晚,有些奢侈,主要想體驗一下睡榻榻米的感覺。

洗浴用品居然是資生堂的。

這和式的房間大約有近20平方米,進門一個玄關可以脫鞋,衛生間在門口,不到2平方米,但設計的十分精巧,洗手池最多盛3捧水,智慧馬桶控制鍵安置在牆上,滑軌門開啟就貼在牆上不佔地方,真是螺絲殼裡做道場。開啟拉門就是起居室有十多個平方米,再向裡就是盥洗室,乾溼分開,浴室裡是傳統的日式木桶浴缸,洗浴用品居然是名牌。榻榻米都是席地而坐,對於我們這些老胳膊老腿無異於是一種折磨,坐也不是,跪也不是,腿又盤不起來,雖然有一把椅子卻沒有腿,靠著也不舒服,只好躺著。花錢找罪受,這就是體驗的代價,我對日本老人的柔韌性頓生敬佩。晚上有專人來鋪床,實際就是打地鋪,睡上去也挺舒服。奈良名產柿葉壽司就綠茶別有風味,但是當晚餐卻填不飽肚子,只好到便利店買了一堆吃的算是填補一下虧欠。

第四天奈良—–京都

11月17日,因為要趕到京都,第二天早起,七點半到餐廳,當時登記入住服務員就問我們早上就餐時間,我當時還納悶難道吃早餐還要預約?到餐廳才知道是日式料理每人一套都是現場燒製,大小碗盤擺了一桌有涼熱葷素十多種,材料新鮮,切割講究,擺放藝術,器具精良,完全是一種視覺享受,口味清淡且爽口,做到了“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諧統一。品種雖多量不大,正好吃飽決不浪費。這是我們在日本唯一含早餐的賓館,多花點錢值。

雖然只住了一晚,奈良確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街道整潔乾淨,不寬的道路兩邊每一戶都有一個不大的院落,裡面綠植蔭蔭,都經過仔細的修剪,整個街道就像一個盆景展覽。

這是在奈良近鐵站遇到的一群孩子,可能是幼兒園的郊遊活動,在11月份的早晨我們都穿著帶抓絨的衝鋒服,可這些孩子卻是短衣短褲,看來日本人不怕冷是從小練出來的。但那老師為什麼長衣長褲?讓人憤憤不平!

來到京都天公不作美下起小雨,在近鐵上看到日本人人手一把長柄傘,有點像當年英國紳士的派頭,在摺疊傘大行其道的當代很讓人不解,女兒在朋友圈裡問了一圈,最有趣的解答是日本人喜好劍道,拿著長柄傘就像拿著劍,隨時準備戰鬥。專門請教了幫助我看病的導遊,得到的解釋是長柄傘水從傘尖直接流到地面,公共場合不容易滴到別人身上,而且颱風天長柄傘也比摺疊傘牢靠,這下是長知識了。摺疊傘就成為外國人的標誌。
照例京都的賓館也要到下午3點才能入住,楓葉季京都的許多景點都開放夜晚觀賞楓葉,所以做攻略時就確定晚上到清水寺。和女兒商量吃過午飯就到伏見稻荷大社,這就是自由行的好處隨時可以根據情況調整行程。到達伏見稻荷大社雨勢漸大,我帶了把摺疊傘,女兒乾脆到便利店買了把長柄傘充起日本人。
伏見稻荷大社也是神社,最大的特色是“千本鳥居”,數千座硃紅色鳥居從山下延山勢直達山頂巍巍壯觀,鳥居有些像中國的牌坊,牌坊多是青灰色給人一種肅穆的感覺,而這裡的鳥居卻漆成了使人愉悅的紅色。大門外有一石雕開始以為是狗,後來才知道是狐狸,就像春日大社鹿一樣狐狸是伏見稻荷大神的使者。稻荷大神是掌管生意是否昌盛的神,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那些鳥居上會刻有各大商社的名字。雨越下越大,我們沿著鳥居通道艱難地爬到半山腰,俯瞰煙雨朦朧的京都後就下山,回賓館準備晚上的行程。

難怪有人說在景點穿和服的不一定都是日本人,按照長柄傘理論,這二位就不是。

回到酒店稍事休息就起身趕公交,因為清水寺沒有地鐵到達。第一次在坐日本的公交,雖然攻略上有關於日本公交的介紹,但心裡還是打鼓,怎麼才能知道是否到站呢?到車上才發現,在車前方有一個大螢幕上面不斷顯示即將到達和下面兩站的站名,日本的公交車與我國前門上車不同,是後門上前門下,我們是上車刷卡交錢,他們是下車刷卡交錢,從我們出發站到清水寺230日元,所以我們準備了不少鋼鏰兒,到站往進錢口一倒就會顯示出你交的錢數。
清水寺位於京都東部音羽山的山腰,始建於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曾數次被燒燬並重建,後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本堂前懸空的清水舞臺是日本國寶級文物,四周綠樹環抱,春季時櫻花爛漫,是京都的賞櫻名所之一,秋季時紅楓颯爽,又是賞楓勝地。我們到達清水寺車站大雨如注但來看楓葉的人還是不少,隨著人流來到寺前。夜晚觀賞楓葉與白天大不同,在橙色的燈光裡所有的樹葉都泛出暖色調,即使還未全紅的楓葉也被染紅了。沿著指定的路線一路前行,在幾處經典鏡頭的拍攝地點有專人引導,不允許使用三腳架,限時停留,拍完就走。我們只好依規而行不指望出片子了。

大雨淋頭只能走馬觀花,讓人多少有些遺憾,回到賓館褲子和鞋子都可以擠出水來,趕緊收拾後和女兒商定第二天把行程放的寬鬆些。

第五天 京都

11月18日,早上,一縷陽光劃開稻荷山頂的陰雲,照亮了京都古城,我把相機捆在賓館的窗臺上拍了一段延時片子(可以在頭圖點選觀看,由於條件所限拍的一般)。我們站在賓館的門外,深深吸了口雨後清新的空氣,開始了一天的行程。由於安排的景點只有公交可以到達,算起來購買公交卡比較合算,日本的不少城市為了方便遊客都推出了不同時長的公交卡,有一天、兩天、三天等可以無限次乘坐公交車,在地鐵和公交站點以及賓館都有銷售,我們就在賓館的前臺買了一日卡,500日元一張只要坐三次車已經賺了。第一次下車打卡,再乘車下車時向駕駛員出示一下就行了。

日本的公交車和計程車駕駛員很多都是老年人。

上圖右邊的綠色口是京都巴士一日券的打卡口,右邊的紫色為換零錢的口,如果你上車沒有零錢可以現場換。下圖為京都一日巴士券

今天的行程是從三十三間堂開始。該堂進深17米,南北長120米,是日本最長的殿堂。堂內有柱子34根,將殿堂隔成33間,故得名。堂正中供有一尊巨大的木造11面千手千眼觀音坐像,高約3.3米,左右兩側各有500尊高約1.7米的金色觀音立像。主佛後面及走廊兩端有木造28部天神像和風、雷等神立像。門票600日元,遊客入內參觀要脫鞋。可惜堂內不許拍照,只能在庭院裡拍幾張。

從三十三間堂出來天又下起小雨,下一站是花見小路,到站後發現近前就是八阪神社,於是就拐了進去,神社不大,中間一座建築了掛滿燈籠,估計晚上亮了燈要好看些,神社後面有一座小山倒是頗有仙氣。

出了八阪神社沿路來到花見小路,坊間盛傳此處可以看到真正的藝妓,估計到此的遊客多是為此目的,我們也不例外。小路不小,比起南京高淳的老街要寬些,長約千米,兩邊都是典型的日式建築,現基本都改成了酒座和日本料理餐廳,也有一些買糕點和工藝品的店鋪,一直走到深處還沒有看到藝妓,擦身而過倒是一批批身著和服的老鄉。和女兒買了幾個巨大的泡芙站在廊下吃著,突然幾個大媽拿手機一路狂奔,嘴裡叫著藝妓藝妓,我才發現在不遠的地方停著一輛計程車,有一個身穿和服的女子正準備上車,與身穿和服的老鄉不同的是,她畫了很濃的妝連脖子都塗著白粉,她上車後車子並未開動好像還在等人,可惜等我發現時,一個打著傘的藝妓已從我身邊轉過去上了車,只拍了個側影。

這可是地到的日本人都拿著長柄傘,鏡頭感還不錯。

這個不用講了,看傘識人,是兩眼淚汪汪的老鄉。

已到午飯時間,但看這店門前排到的人群實在沒有耐心等下去,好在幾個泡芙填了肚子,決定到二年阪、三年阪再吃飯。沿著花見小路盡頭的小道,經過石塀小路來到二年阪,三年阪,這裡具有京都獨特風情的坡道被列入了日本“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護地區”。 由下而上的石阪路兩側充滿古老風韻的日式建築,有許多和風濃郁的土特產商店。我們在三年阪的一家飯店吃了一碗麵,女兒亟不可待地跑到商店去給朋友選購禮品,我則轉到一家醬菜店,日本的醃製的小菜很出名,味道清淡爽口,無論是料理還是家常菜都不可或缺,我在店裡看到一種紫色的醬瓜問之才知道是茄子。回國前我在便利店買了幾款小菜帶回家頗受歡迎。

這是拉車的小哥在吃午飯

看到熟人了

從二年阪、三年阪出來,看看時間尚早,久聞哲學之道的紅葉聞名,於是坐車前往。哲學之道因日本哲學家西田幾太郎經常來此散歩,思索人生哲理而得名,是一條長約1.5公里的石砌小徑。春天時,路旁“關雪櫻”盛開,形成一條櫻花隧道,花謝時花瓣散落水面,別具另一種風情。我們來時已是深秋,小道沒有了春天的繁花似錦,兩邊的紅葉在煙雨朦朧中卻更顯色濃。我想那秋天的紅葉一定就是春天櫻花的來世今生,每年一個輪迴,無論何時都給人們留下美的記憶。人亦如此,窮其一生雖不至一定功成名就,但至少應給親友家人留下些美好的回憶。

晚上來到賓館周邊尋找吃的地方,在一個百貨商店的地下發現了一個燒烤店,爺兒倆點了大阪燒飽餐一頓。

第六天 京都

11月19日,今天是京都之行的重頭戲上嵐山,嵐山是京都著名風景區,也是京都有名的賞楓之地,有“京都第一名勝”之稱。山高375米。東北面是嵯峨野,東面與大澤、廣澤和宇多野相接,西面有小倉山,著名的大堰川蜿蜒流經其北。其上游的保津川,峽谷深邃,水流湍急,景色別緻。下游有長達154米的渡月橋連線兩岸,橋畔有龜山公園,周恩來總理的詩碑就在公園內,這也是我嵐山之行的目的之一。一大早便動身,因為事先沒有預定小火車的票,只有提前到小火車站去碰碰運氣,看看是否能買到只在現場賣的5號敞篷車廂的票,等我們提前近一個小時到達龜岡車站時,門口已排了近20多人,我們早有人比我們更早,8點半開始售票排到我們只有站票了,還要了620日元一張。站在月臺遠眺嵐山,細雨中,煙霧繚繞,若隱若現,恰似周總理當年題詩的意境。9點35分開車,站在小火車的敞篷車廂裡兩邊紅色的楓葉伸手可觸,彷彿開進了楓的隧道,峽谷中的保津川上順流而下的遊船,隱約相見。

我們在嵐山站下車經過著名的嵐山竹林來到世界文化遺產天龍寺,天龍寺先為後嵯峨天皇的離宮,1339年被改成為禪寺。寺內的庭園借龜山和嵐山之景,將貴族文化的優雅和禪宗的玄妙融為一體。時值深秋,寺內紅葉正濃,寺內的池塘邊假山楓樹環繞,方丈楠庭前在“方寸之地幻出千巖萬壑”的枯山水禪意十足。坐在庭前悠然想起杜牧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出了天龍寺,已近中午,在有點象大排檔的地方吃了午飯,稍事休息就來到龜山公園尋找周總理詩碑。1919年4月5日,留學日本的周恩來遊覽嵐山時,寫下了《雨中嵐山》這首詩,他借景生情,抒發了振興中華的偉大抱負。20世紀70年代末,日本的有識之士、部分日中友好團體發起籌建周恩來詩碑的倡議,以紀念他為中日友好事業嘔心瀝血的偉績,周總理的詩是由廖承志先生書寫,建成後,鄧穎超同志還曾親赴日本,為詩碑落成揭幕。在得知我要到日本並遊嵐山時,年逾90的老母親就囑咐我一定要去看看周總理的詩碑,並拍張照片帶給她。按照她的要求我找到了詩碑拍了照片,並與詩碑合影留念。

雨中嵐山

雨中二次遊嵐山
兩岸蒼松
夾著幾株櫻
到盡處
突見一山高
流出泉水綠如許
繞石照人
瀟瀟雨 霧蒙濃
一線陽光穿雲出
愈見嬌妍
人間的永珍真理
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偶然見著一點光明
真愈覺嬌妍

離開嵐山時間尚早,與女兒來到世界文化遺產的金閣寺遊覽,金閣寺的正式名稱其實是鹿苑寺,由於寺核心心建築舍利殿的外牆全是以金箔裝飾,因此得到金閣寺的暱稱。日本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在他的代表作“金閣寺”中有這樣的描寫“我站在鏡湖的此側,金閣隔池相望,搖搖欲墜的夕陽在其正面灑滿餘暉。漱清亭在對岸左側半隱半現。青萍和水草點點漂浮的池面,映出金閣精緻工麗的姿影,看上去愈發完美。夕陽將水面上的折光投在各層飛簷的內側。較之周圍的亮度,飛簷內側的折光更加炫目耀眼,宛如誇張運用遠近法的繪畫,使金閣給人居高臨下甚至不無壓抑之感。”可惜那天是陰雨天,無法感受大師的心情。遠處的舍利殿雖沒有陽光的照射,但依舊金碧輝煌。舍利殿的一樓是延續了平安時代的貴族建築風格,二樓是鎌倉時期的武士建築風格,三樓則為中國唐朝風格的禪宗佛殿建築風格,寶塔狀的結構的頂端有隻象徵吉祥的金鳳凰裝飾。我們所看到的舍利殿是1955年時依照原樣重新修復建造的,1987年全殿外壁的金箔裝飾皆全面換新,成為目前的狀態。金閣寺佔地面積不大,轉一圈大約半個小時。

日本很多景區裡都要這種路牌,你只要按照此牌前行就一定能把主要景點玩到。

跑了一天也很疲憊,又是在京都的最後一天,決定好好犒勞自己。日本的牛肉很有名,女兒在朋友的推薦下,找到一家烤肉店,但要提前預約,我們乾脆在店開門前趕到訂了座位。轉了一圈,店裡已坐了不少吃客。我們憑感覺點了幾種牛肉。其中有一碗牛肉用生雞蛋泡著,我們拿來烤制時被服務業制止了,看著他們的比劃才知道那是生吃的,當時有點猶豫怕生吃了會鬧肚子,可服務員一再保證他們的牛肉是經過檢驗保證質量,我們才大著膽子品嚐起來,果然入口既化回味無窮。這一頓花了4000多日元,算是在日本最奢侈的一頓飯。

第七天京都—–大阪

11月20日,告別了遊歷了三天的京都,起了個大早乘火車返回大阪,到達住宿的大阪城廣場賓館,把行李寄放在前臺就開始一天的採購之旅。中國人到日本旅遊購物已經創造了“爆買”的名詞,我們也不能免俗,有朋友所託,有老伴所命,有自己所需,少不了勞爾筋骨。
先從黑門市場走起,市場對面有一家專門銷售攝影器材的中古店,走前曾在網上了解過日本二手攝影器材的情況,都說價格較國內要便宜且質量有保障,值得一淘,因此列入行程。日本的所謂中古店就是二手或者是過氣產品的商店,也是遊客喜歡淘寶的地方。這家中古店面積不大轉了一圈沒看到想要的鏡頭,店員倒是很客氣,我把存在手機裡的鏡頭照片給他一一看過,他又上下翻找了一會兒搖搖頭表示沒貨,我看了一下其他鏡頭的價格並未象網上說的便宜多少也就作罷了。
黑門市場說起來就是一個副食品市場,慕名而來主要是有各類海鮮而且價格便宜,可以現做現吃。在一個攤位我們點了大蝦、鰻魚,師傅現場烤制再刷上特製的醬料口味鮮美。

因為有優惠券我們來到位於心齋橋的日本最大型的連鎖便利店和折扣店“唐吉訶德”,該店開設了免稅店可以刷銀聯卡,是遊客採購聖地。在裡面轉了近一個小時買了一堆東西,雙手拎滿。轉戰心齋橋,這裡是大阪最大的購物區,店鋪鱗次櫛比讓人看花眼,有多少錢都能丟進去。即使我們目標明確還是在裡面泡了兩個多小時。扛著大包小包拖著沉重的雙腿回到賓館,逛商店真比逛景點累多了。

計劃晚上到梅田藍天大廈拍大阪夜景,在賓館休息了一個小時就又踏上了地鐵,已經在日本地下穿梭多日,靠著手機導航基本可以來去自由,更何況一些地鐵車廂裡的站點顯示牌除日文、英文、韓文已加入了中文。軌道交通在日本大都市裡四通八達,已經成為快捷的標誌,以至於日本汽車銷量年年下降,奔波與兩地的上班族更是把它當作生活拼圖的組成部分,他們在車上有的看書,有的在手提電腦上快速地敲擊著,一到站就匯入匆匆前行的人流中,有的人則用百米衝刺的速度一路狂奔去轉車。有一點值得點讚的是,即使座位空著他們也會把自己的大包小包抱在胸前絕不佔空位,要在國內空位早就變展臺了。快到站時發現隔壁車廂內飾的顏色與眾不同是粉紅色,乘客都是女性,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女性專用車廂,下車果然看到車廂的門邊掛著女性專用的牌子。

到達藍天大廈正趕上日落,夕陽輝映下,遠處的海灣泛起金波粼粼。當我看到平臺上一架架豎立的三腳架真把腸子都悔青了,誰讓我自以為是的認為此地不許用三腳架呢!悔之晚矣!太陽落入大海,鳥瞰大阪城燈光璀璨,車燈在街道上拉出的光繪使大阪充滿了生機。等一切匯入夜,平臺上鋪設的熒光石地面,星光點點有種疑似銀河落九天的意境,讓人衷心感謝設計者的匠心,此時此景雖然秋風凜冽卻不忍離去。

從藍天大廈下來準備回賓館,在梅田地鐵站發現一個書店就進去看看,時間已近晚9點,書店裡還有不少人,收銀臺前居然排起來長隊,早就聽說日本人愛看書,百聞不如一見,在現代科技高度發達傳媒介質多樣化的當今社會,看紙質書籍往往被當作老八股,而日本人卻能堅持下來,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也是彈丸島國的日本成為當今第三大經濟體的原因之一。讓我們這些有著五千年文明古國的來客為之汗顏,至少自己已有許久未嗅到書香,感受翻動書頁的那份愉悅了。

第八天大阪—–上海—–南京

11月21日,因為擔心前一天馬裡發生恐怖襲擊事件,機場會加強安檢延誤時間,早起就趕車去機場。再有就是還有近萬日元現金未花完,帶回國很快就貶值不如花完了事,只能在中午飛機起飛前在機場“爆買”了。到機場並未發現緊張氣氛,由於去的早排在前面,辦完了登機手續,回頭才看到在排隊的同胞裡還真有人買了幾個馬桶蓋。最近有統計中國遊客2015年在日本花了800億人民幣,讓“爆買”這樣一個日本商家專門為中國遊客創造的詞彙,成為了日本年度詞彙。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遊客在日人均消費額為28.38萬日元(約合1.6萬元人民幣),比外國遊客在日人均消費額多10萬日元(約合5590元人民幣),位居榜首。回到家女兒算了一下,我們連吃帶住花了1.6萬元人民幣,(其中機票4000,住宿7200,交通850,門票400)雖然算不上“爆買”,但也計入那800億裡。
相遇總有說再見的時刻,當飛機躍上藍天,透過玻璃看著漸行漸遠的關西機場,心中蕩起一絲漣漪。下午3點,飛機抵達上海浦東機場望著機窗外淅淅瀝瀝的雨霧,記起八天前在大阪機場落地也是下著雨。八天時間很短,短的來不及細細品嚐,短的容不得深入體味,在不久的一天我們一定還會再去。

終於可以擱筆了,一個月來,斷斷續續拉拉撒撒居然碼了一萬多字,大多是現場的情景和觀感,也有回來後查詢的相關資料,幾十年來多半寫得是官樣文章,文字澀澀,很少象這次文思泉湧直書情懷。正如開頭所說,寫這篇東西完全是為了自己,通過相關資料的解讀和思考,我對日本文化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文化是需要親歷的,這也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人生在路上,我將翻開新的篇章。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