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熱愛旅行,因為旅行是一種很美妙的體驗。在旅途中,你可以放空自我,關閉手機,得到真正的自己。
人生就像一條隧道,你並不知道它通向何方。但是,似乎總有一條路線時而清晰地呈現在你眼前,讓你努力前行,覺得未來就是光明的彼岸。
這世界奇怪之處在於,有人在意沿途的風景,覺得好好欣賞就行,因為結局都是一樣的;有人卻一定要追求詩與遠方,哪怕路途荊棘坎坷。當然,這只是選擇,沒有誰對,也沒有誰錯。

這一次的日本之行,不同於從以往觀光、美食、購物的主題,這次有所改變。不辭勞苦的奔波,實際上去了5個地方:
• 位於京都的美秀博物館(Miho Museum)
• 大版郊外的近つ飛鳥博物館(Osaka Prefectural Chikatsu Asuka Museum)
• 高鬆直島(地中美術館(Chichu Museum)等)
• 小豆島橄欖公園
• 高鬆的慄林公園(Ritsurin Garden)。
其中美秀博物館出自大師貝聿銘,近つ飛鳥博物館和地中美術館是安騰忠雄的作品,直島上有包括草間彌生在內眾多藝術家的創作,而慄林公園則號稱比肩“日本三大庭園”。
如果要給這次旅行加上一個主題,那應該算是“藝術”吧。

【第一站:京都 • 美秀博物館——貝聿銘】

當2019年5月16號,貝聿銘這位華裔建築巨星隕落的時候,在建築屆是激起了很大的哀思的。很多人對他作為華裔建築師所達到的成就驚歎、痴迷,更為他所創造的神奇的視覺空間而陶醉。作為華裔唯一一位普利策建築獎獲得者,可以說是前無古人,亦後無來者。很多人可能知道普利策新聞獎,卻不知普利策建築獎也是全球建築屆的最高獎項,堪稱建築界的奧斯卡。獲得此獎,就代表著走上了世界頂級設計師的巔峰。貝聿銘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其中不少位於中國。當然最有名的有香港中國銀行大廈、巴黎盧浮宮、蘇州博物館新館等。
貝老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除了天資聰穎、後天努力、時代造就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貝老把一個幾何形狀運用得爐火純青,而這個形狀本來並不為大眾看好——三角形。
三角形不被看好的原因非常簡單,因為效率低下。試想,一個三角形的房間、或者一張三角形的桌子,是不是既不舒服,也不好用?尖角會浪費材料,而且幾乎無法使用,甚至還有些危險。在中國傳統的風水學說中,對尖角也是十分避諱。但是房間是建築的細胞,桌子又是放在房間裡的,為何貝大師就能夠運用得非常美妙呢?這裡就不展開說了,想知道答案就多去參詳一下盧浮宮的玻璃頂,或者中銀大廈等其他貝老專案,可能你會得到一些答案。

(貝聿銘,圖片採自網路)

美秀博物館是貝聿銘1996年的作品。穿過一條用光帶勾勒出道路的隧道(前面第一張圖),就來到了博物館的門口。

日本的公共建築往往有著強烈的本地氣息,讓人一看而知是日本的。貝聿銘在設計大門的時候顯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建築用色淡雅,線條簡潔,與本地的地形相得益彰、和諧共生。源自於中國的禪宗在日本大行其道,用中國人的話說,這叫天人合一。

如果說大門口的三角元素還不夠彰顯的話,進門之後的“大師元素”就撲面而來。屋頂的鋼結構屋架是無數個三角形組成的,壁燈是三角形為面的錐體,地面則是三角形拼花的石材。

當然,這麼多三角形,你卻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相反,該有的韻律感依然會如期而至。

窗外一顆松樹頗具造型,遠處的建築若隱若現,絕不過於突兀。

石材有一大特點是色差。這是天然材料由於不同的產出位置所產生的差異,跟人工量產可以精確控制材料成分的的人工石材或是瓷磚是完全不同的。色差,本來其實是一種瑕疵,因為不夠統一,不夠完美。不過有時,色差竟然成為了辨別人工還是天然石材的一個重要的判斷標準(當然,你不能認為太絕對)。事情再發展下去就發生了神奇的變化,在越來越多的情況下,色差這種原本屬於缺陷的特徵,竟然被放大,甚至是彰顯自己純天然和純正品質的手段。在美秀博物館(見上圖),我們發現顏色偏深的地磚被故意錯開排列,凸顯出了三角形這種大師元素的存在。一件精美的藝術品,確實沒有什麼是隨意的、任性的,它必然遵循著某種設計理念。

窗外的日本楓樹,新長出的葉子泛著紅色,與建築、山巒、綠色的玻璃構成一幅美妙的畫卷。

枯山水是日本園林的代表作。日本是典型的海洋國家,對大海有著非同一般的理解與情懷。以沙為海、以石代島,構成了枯山水的基本要素。但是,枯山水的意境卻是來自於禪修,並且多見於寺廟,構造的是一種非常寧靜甚至苦寂的心靈境界。
後來,在非寺廟的地方,枯山水的景觀也點綴進入一些綠苔等元素,使得本來完全苦寂的境界略顯生氣,也相對符合一些入世的氛圍。
在美秀的一個內庭,有這樣一個小小的園景,內、外、窗戶、玻璃、石材、窗簾,都配合得很好。

美秀博物館規模不大,但足夠慢慢欣賞。上圖是一個挑空空間,下面是休息區,頂部是巨大的屋架。引人注意的,依舊是正三角形的輪廓和很多個其他形狀的三角形。

【第二站 京都 • 近つ飛鳥博物館】

離開京都,轉戰大阪。匆匆一瞥中,夜色中的京都塔依然純淨、美麗。
來大阪是為了去近つ飛鳥博物館,當然是為了瞻仰大師安藤忠雄的作品。安藤忠雄的經歷頗為傳奇,在從事建築師職業前,竟然當過職業拳手,甚至拳手生涯的資料還不錯(23戰13勝7平3負)。這位仁兄大學畢業後背起行囊周遊世界,邊遊歷邊自學建築,28歲的時候創辦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作品多次獲得日本國內大獎,也於44歲那年登頂獲得世界建築最高榮譽普利策獎。安藤也逐漸成為了日本的一張名片。安藤忠雄與中國有著諸多合作,如上海國際設計中心、亞洲現代美術館、上海保利大劇院、震旦博物館等。

(安藤忠雄,圖片來自網路)
每一位大師都有自己的獨特語言。安藤忠雄的代表元素是清水混凝土。如果說貝聿銘的三角形是用了常人不大能用得慣的形狀,那麼安藤忠雄的清水混凝土則基本是每個建築都必須要用到的東西。但是,就是這麼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建築形式,居然能被人用到極致,發揚光大,以致你到世界各地看到這個型別的建築,一定會說,哦,這是安藤忠雄風格的。是不是大師都有劍走偏鋒或者變廢為寶的本事?
當然,你肯定不會認為安藤忠雄的清水混凝土建築,會跟普通工人蓋出來為了節省費用連外牆也不粉刷的違章建築是一回事。總的來說,安藤忠雄的建築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大面積的純清水混凝土整體應用,除了門、窗,沒有其他元素(有的時候連門窗都沒有)。這就使得整個建築色調非常穩定,整體沉浸在一種無色的氛圍。無色,也就無慾,你自然會得到一種寧靜與思考。
2、極其講究材料、做工與工藝,從而從根本上區別於普通建築。越是普通的東西,要想做出超凡的效果,越是需要工匠的細緻與準確。安藤本人常常親自到達施工現場,檢查材料、監督工藝和施工,確保做出來的作品與設計理念保持一致。
3、標誌性的模板印記。如果僅僅是一面清水混凝土牆,即使再平整,你也不好說這一定代表了誰。很明顯大師想到了這一點,他巧妙地把混凝土模板上的螺栓印記做了保留,既在建築表面形成了細節表現,又呈現出強烈的韻律感與結構美學。
4、講究室內外的空間互動與光影表現。光影表現幾乎是任何一個建築師都必須考慮的問題。但安藤的作品中很多借鑑了自然光,讓清水混凝土建築與自然光線相互結合,常常產生出非常神奇的效果(比如下面的光之教堂,示例,非本次行程)。

光之教堂(圖片來源於網路)

光之教堂外部(圖片來源於網路)

不過,我們這次是拜訪的是近つ飛鳥博物館,這是安藤相對早期的作品。近飛鳥並不是指真的跟鳥有多大關係,而是指的一個歷史時期——飛鳥時期,大約相當於中國的隋唐階段。近つ飛鳥博物館所在的區域其實是一個日本古代的墓葬群。而這個墓葬群因為保護的原因也成為了一個公園。
剛進入公園,就看到一幢典型安藤式風格的建築(下圖)。建築其實算是個小展廳加公園管理處。外形像個碉堡,全清水混凝土,沒有門,一層四周有三面幾乎敞開,根本不需要門,只有二層有一些窗戶。可以想見,這絕對給鳥類提供了遮風避雨的天堂。所以建築內很多鳥窩。

你說這樣的空間,算室內,還是室外?其實建築永遠在思考的就是空間問題。你在室內可以無遮擋地看到室外的綠茵,感受到最純正自然的陽光和風,而在室外可以毫無阻擋地進入建築內部。這種打破建築壁壘的做法,其實正是對這兩種空間相互交融的一種探索與討論。

博物館坐落在古墓群中,是一個比較幽深的地方。沿途步道人員非常稀少(嚴格地說,是幾乎沒有),道路兩邊欄杆上長滿了厚厚的青苔。路兩邊有跟鵝一樣大小的烏鴉不時地撲嗒嗒忽然飛起,你可以清澈地聽到它扇動翅膀的聲音。不是一隻,是好多隻。有數只大烏鴉在空中盤旋,跟鷹隼一樣的巡視整個區域,時常發出跟人的聲音非常接近的“啊,啊”的叫聲。

走到半路,忽然看見一座安藤式的亭子。不過這個“亭子”可大不一樣。

亭子外表是方的,裡面卻是圓的。亭子上方豎起了高高的中空圓柱形構造。我猜想,正是這個柱體的存在,使得這個亭子形成了煙囪一樣的“拔風”效果,即使外面沒有風,亭子中間也會不斷地涼風習習。

在安藤的作品裡,從頂上射下的天光會是一種經常得見的應用。這帶有強烈的宗教含義。

走不太遠,來到的博物館的主體部分。博物館依山而建,標準的清水混凝土建築。由於館內正值整修,所以未進入館內。不過我們是衝著建築來的,影響不是太大。

一條狹長的通道,兩側高聳的清水混凝土牆,除了模板和螺栓印記,沒有任何裝飾。這裡沒有灌輸,只有寧靜。

清水混凝土與金屬、玻璃,共同構築了一個簡潔、清爽的立面效果,充滿了構成主義與極簡主義的色彩。

沿著山勢,十分寬大的臺階,象徵著對歷史的記憶。臺階上方的景觀塔可以俯瞰周邊,而其本身成為了博物館標誌性的元素。

從混凝土表面細小的裂紋可以看出這個建築已經有一定的年代。

就是這麼一個看起來像石墩一樣的建築,卻是十分的堅定與淡然。拋卻喧囂,迴歸本真。對自我的表達直接而自信。沒有任何傳統建築流派的傳承與印記,卻成就了自己最簡潔的建築語彙。Less is more,無就是有,空即是色,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第三站 直島 • 地中美術館】

告別大阪,來到高鬆。

高鬆的夜景也是通透而迷人的。

此次行程我們去了兩個地方:直島與小豆島。直島上主要拜訪了安藤忠雄的大作——地中美術館。
因為安藤的作品遍佈直島,所以直島又被稱為“安藤之島”。地中美術館,顧名思義,就知道它是建在“地中間”的,也就是絕不想貿貿然突出山和地形的脊線。整個建築是與自然深度結合的極致之作。即使從天上俯瞰,也僅看到幾個幾何形狀的通氣口對著天空,好像一個打翻了的孩子的文具盒。

(地中美術館俯瞰圖,圖片來自網路)

地中美術館的入口。美術館的文字僅僅用了比背景稍微深一點的灰色,字型也不大,甚至可以說完全不醒目,非常符合一種極致內斂的藝術風格。
由於地中美術館不允許拍照,所以儘管參觀過程非常震撼,但無法留影儲存。總體而言,地中美術館的主題是在探究光與影的變化,而其中又以對自然光的運用及探索尤為引人入勝。光影的變化不僅是應用在建築方面,也應用在裝飾、裝置甚至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沃爾特.德.瑪利亞的空間裝置藝術Time/Timeless/No Time,地中美術館三大永久展品之一,圖片來自網路)
變化的光影、投射下的自然光線,拾級而上的大臺階,木色的裝置散發著黃金般的光芒,整體感覺如聖殿般充滿了宗教色彩。

直島上另一個值得一提的地方是李禹煥美術館。

美術館的門口就很有藝術氣質,一面長長的混凝土牆,一片碎石地,一塊大石頭。

轉身的景緻卻充滿了溫情與浪漫:藍天、大海、山巒、綠蔭,像彩虹又像橋一樣的藝術造型。我忽然想到了海子著名的詩句: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不同材料的地面鋪裝,拼接得非常細緻,養護也很到位。

通往李禹煥美術館大門的是一條蜿蜒的路徑,兩側是高高的清水混凝土牆。

牆上的雕塑,貌似是李禹煥08年秋天的作品。

在直島,另一位大師必須被提及,那就是被稱為“圓點女王”的草間彌生。

(圖片來自網路)
這位老太太從來不避諱自己對鮮豔色彩的喜愛,亦從來不避諱對誇張、密集元素的表達。一瞬間,你有時候會以為這是一個小朋友之作。在她和她的作品裡,你看不到內斂和謙遜,只有滿滿的存在感以及熱烈而奔放的表達。然而在看似凌亂與充滿童趣的元素搭配背後,卻是精巧的秩序感與同樣美妙的光影設計。
“圓點”是其設計的代表性元素,常常大大小小地充滿畫面主體。

大南瓜是草間的代表作,上面這個紅色的是人可以進入的。

面朝大海和山脈,紅色的南瓜顯得極富個性。

當然,我看到最多的還是黃色的南瓜。在一小段棧橋的頂端,草間的黃色南瓜屹立在海中間,佈滿標誌性的圓點。

下圖是一個叫做“直島小提琴”的藝術裝置,由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設計。

裝置是由白色不鏽鋼組成的多面體,初看彷彿是一塊鑽石,然而其設計理念來自於描繪一座海上漂浮的島,如海市蜃樓般虛無縹緲。

不知是身處藝術之島還是什麼原因,直島上的人家也頗有藝術氣質。小小的庭院,往往裝扮得清新雅緻。植物高低錯落,花卉熱情而含蓄,石塊看似隨意的堆砌,其實是精挑細選的安排。

羅漢松似乎是每一個庭院的標配。高出牆頭的羅漢松,往往修建極其細緻,表現了主人的雅趣和對待生活的認真態度。

在海邊,有一個站臺樣的藝術品,通體白色,圓孔鏤空,顯得輕盈而浪漫。站臺面朝著大海的方向,似乎一直在等待與期盼海上游子的歸來。

在山的側面,有一個巨大的長方形空洞,裡面兩顆巨大的大理石圓球,彷彿一雙眼睛,眺望著大海和遠方。

直島上的藝術品隨處可見。金屬質感的三個菱形,代表著什麼呢?

【第四站 高鬆 • 慄林公園】

離開直島,回到高鬆,我們來到慄林公園。
慄林公園曾獲米其林三星推介,亦曾與日本三大名園比肩。公園其實是一個私家園林,早期確實有栗子林,但後來逐漸變為以松林、梅林和櫻樹林為主。

公園內的建築是標準的日式古典建築。

方寸之間,不失景緻。這跟中國的私家園林頗有淵源。恬靜、淡雅、不張揚。植物多是一些綠植精雕細琢而成,極少看到花卉,更不用說奔放的花種。

室內空間的設計與室外往往相得益彰。這個畫面,如果中間有兩個人在下圍棋,恐怕更加應景。

雨中的慄林公園別有一番景緻。

日式的茶屋,與周邊完美融合,絕不突兀,連顏色也基本是植物身上的顏色。

日式的園景常常有枯山水的符號。下面那個波浪般的沙子地就是代表了大海的波浪。而正是這種略帶禪意的設計,使得整體氛圍有更多修身養性的味道。

寧靜、淡雅。

植物高低錯落,修剪整齊,可見公園的養護水平是非常到位的。

【第五站 小豆島 • 橄欖公園】

最後,我們來到了小豆島。小豆島是一個蠻有意思的地方,也是處處充滿了藝術氣息與浪漫氣質。在島上租一輛自行車,環島騎一圈,是一種很奇妙的體驗。

橄欖公園是小豆島的一個景點,橄欖樹林我倒覺得沒什麼特別,倒是旁邊的建築頗為引人注目。

坐在建築內飯館的座位上,可以遠眺瀨戶內海。

小豆島上的兒童滑梯,是不是也挺有藝術造型?

這裡是真人版魔女宅急便的拍攝地。所以這個大風車成了網紅打卡地。好多女孩借了掃把騎在上面,用這個風車做背景,然後原地蹦起,小腿跟地面平行,只要抓拍得好,就可以拍出一張好像騎著掃把在飛的形象。整個過程挺有意思,特別是一蹦一蹦的看著挺滑稽。

橄欖公園很明顯設計為一個浪漫地。這裡有很多歐式建築,也有大草坪。在海邊這樣發發呆,還是挺有意思的。

小豆島游完,我們也該回國了。雖然時間還是安排得比較緊湊,但能夠以另外一種目的和視角來欣賞日本,我們覺得還是不虛此行。

以上圖片除特別說明,均為本人實景拍攝。
本次旅程的時間是2019年7月14日至7月23日。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