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泰國清邁清萊雙府記

看 似一幅畫
聽 像一首歌
人生境界真善美 這裡已包括
——鄧麗君.小城故事

俗話說:
歐洲看教堂,
亞洲看寺廟。
今次,我們就去泰國看寺廟



曼谷 / 沙尾島由於七年前去過,所以我們這次就轉去泰北,
打算見識一下著名的金三角以及哥哥張國榮、姐姐鄧麗君都中意的清邁。

出行日期 2019.11.15,一直拖到2020.10.1才完成並發表遊記(慶賀國慶與中秋快樂!)。
由於是跟團,輕輕鬆鬆,不用準備太多東西。
出行前購買了Happy卡,全程開啟流量,第一次享受在開啟流量的情況下,全球網路自由瀏覽,爽啊。

Day1 清邁大塔寺、嘟嘟車、雙龍寺

泰國,古文明極發達,在大約五千年前,北部班清已進入青銅時代。
在宋未元初,孟萊王建立了清萊和清邁兩座城市,建立了蘭納王國。

而這個蘭納王國的四大城市,在歷史流變中,拆分了泰國清邁城、寮國琅勃拉邦城、中國西雙版納景洪城和緬甸景棟城,分屬了四個國家。所以,這些城市的人某口音仍是相近。

清邁有段時間歸中國清朝所屬,到了泰國鄭皇,在清朝乾隆年間奪回清邁,直到今天。

現在的清邁,是泰國的第二大城市,又是泰國的陪都,計有三百多個寺廟,猶如唐朝杜牧所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佛教大國”,名不虛傳。

我們的第一站,契迪龍寺。

清邁古城的中央,有座契迪龍寺,意思“大塔寺”,曾經是泰北最高的建築,原高百米,號稱“亞洲金字塔”,是清邁市六大寺廟中最為著名的一座。但經歷了大地震與泰緬戰爭,僅餘六十米。

清邁的寺廟建築坡度比較大(相比中國),主要原因是熱帶雨林氣候,下雨也比較大,有些露天的小佛像常常會外加一把傘。


慢慢走過去,契迪龍寺佛塔逐漸呈現眼前。

第一眼的契迪龍寺四方形佛塔,極之古樸與莊嚴。攔腰折斷了的塔身依然很高很大,可以想像,當年景象的雄偉與壯觀!佛塔建於1441年,大概建於中國明朝正統明英宗(土木堡之變)年間。

其實蘭納王國的寺廟,與中國一樣,是一群的建築總稱,包含幾個重要建築:佛殿、戒殿、佛塔、藏經閣、鐘鼓樓和涼亭等。

佛殿就如我們熟悉的大雄寶殿。

最特別就是戒殿。
戒殿其實是佛殿一種,唯一不同就是戒殿的周圍有“結界”。結界可能是石塊,也可能是木雕,通常上鎖,婦人不得進入。下文有一處,我認為是一個戒殿(與佛塔混合),我到時會指出的。

佛塔,就是寺廟最神聖的建築,裡面一般會供奉佛祖的遺骨舍利、佛印或高僧等聖物。佛教認為佛塔象徵佛祖之身,也是天與地的連線處。

在清邁,可以看到各式造型豐富的佛塔。

而藏經閣就是佛寺的精神中心,裡面收藏各式佛典。藏經閣一般建在池塘中央或高處,防盜防失火。

這契迪龍寺佛塔呈正四方,每一方都有階梯,梯兩邊是護法神龍。由於佛教引入了印度傳統的那伽(龍族或蛇神)概念,在亞洲具有佛教淵源的國家和地區,大量出現這類“龍”的守衛物,混而合之,而且造型千變萬化,後面遊記也會陸續看到。

塔尖坍塌,殘跡更顯蒼涼,繞塔座一週,仰望高大的佛塔不由得心內臣服,阿彌陀佛!這座佛塔完美呈現了建築和歷史的美。

可以想像一下,當時原整的佛塔高高聳立,尖塔直指上空,似金字塔與方尖碑的混合。

泰國的大象是國王力量的象徵,這裡看到象群托起佛塔的造型,但現在剩下的不多,可見寺廟經歷過的滄桑變化。

佛塔下的微風,令人很舒服。
古老的寺院,滄桑的佛塔,在藍天白雲之下,匯聚成一副美麗的畫面!

十二生肖

佛殿,是站立像(中國的佛像大多數是坐像),施無畏印,代表佛陀發大願救濟眾生。


清邁古城,建於1296年,大約是對應中國的宋未元初,呈四方形,由城牆和護城河包圍,現時城牆和護城河均儲存良好。

泰國清邁即使在冬季,溫度也是舒適的,來這裡避寒,實屬不錯。

我們浩浩蕩蕩,一團人出發了,分別乘著泰國獨有的嘟嘟車,清風拂面,穿行在這古老的城市,好不愜意,還隱隱聞到一股汽油味道。


去了水果街市,買了些吃的。

泰國這邊特有的小菠蘿,我個人很喜歡。

然後,我們起程去雙龍寺。

到了雙龍寺,該寺需要攀登309級臺階,我們直接從纜車來回上落,懶得就懶


,坐上纜車有飛越高空的感覺。

泰國寺廟有“千佛之國”的稱譽,雙龍寺因金光閃耀,顯得相當突出,它位於海拔三千多英尺上的素帖山上,由山上往下看俯視整個清邁,金光閃閃。

泰北玫瑰

雙龍寺位於清邁素貼山,又名素貼寺,是泰國的一座上座部佛教(即以前俗稱的小乘佛教)寺廟,大約建於明洪武年間,是一座由白象選址、皇室建造的傳奇廟宇,泰國蓍名的佛教聖地。

紀念選址的白象。

雙龍寺“三寶”:寺內供奉釋迦摩尼佛的舍利子;九世皇所贈予的塔尖端的水晶蓮花;正殿的釋迦摩尼佛像。

除此之外,最令人震撼的就屬寺內正中位置的那座金色的尖頂舍利佛塔,金光燦爛!

金羅傘


第一晚餐廳,四人一桌,很豐富,冬蔭功幾乎餐餐都有,但我怕辣不喜歡吃;而酒店卻是令人驚喜,似龍門客棧,有一種典雅感覺,開房門的鎖竟是很古老的銅鎖,時光倒流七十年。


這個小公仔是當年鄧麗君姐姐最喜歡的,整個清邁都有這相同的公仔。

Day2 清邁藍廟、長頸族、大象訓練營

走進藍廟,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奢華”,感覺整個寺廟都是亮晶晶的。這是一座有古老蘭納風格藝術建築。藍廟始建於清光緒年間,藍廟在萬人敬仰的高僧古巴昭騰和當地信眾的建設下,從當初的小寺廟變成了如今清邁最大的寺廟之一。

藍廟在藍色調的基礎上又新增了粉、綠、紫等色彩鮮豔的雕塑,配上精美繁複的雕刻與閃閃發光的金箔,其絢麗的色彩真的就像一個美妙的海底世界。

藍廟內還有“十二生肖”,其實是十二座佛塔,每座代表一個生肖。據說,人逝後精神會保留在自己屬相的佛塔之內。

寺廟很大,風格新穎,非常適合潛心遊玩的遊客,絕對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轉了個圈,周圍很安靜,唯有小鳥們的歡樂叫聲,此起彼落。

這建在水池上的閣樓,莫非是傳聞中的藏經閣?


長頸族即是東巴東族,原本住在東緬甸,由於與緬甸軍政府的衝突,逃到泰國的邊境地區,列入泰國觀光景點之一。克倫族不但擁有自己的語言,還有同族聯姻的風俗,全球唯一母系社會。

長頸族的習俗是女子都在脖子上戴上銅圈。這些戴上銅圈的女子,一生只有三次機會可以摘下銅圈,分別是結婚、生子和死亡。

長頸族小朋友看到遊客,就用普通話說:“您——好——買——東——西——”,長頸族的收入來源主要是販售相關的紀念物品以及自制的圍巾等。

為了生活,她們套上了沉重的枷鎖,向世界展示著殘酷的美。
生命,就像一場永無休止的苦役,不要懼怕和拒絕困苦,超越困苦,就是生活的強者。

參觀完長頸族,我們去自助午餐。

我喜歡這個湯,有紅蘿蔔、馬鈴薯、肉絲等,簡簡單單,灰常好喝。


長期以來,象被當作泰王室的權威象徵,是少數有自我意識的大型哺乳動物。
在熱兵器時,如印度、泰國、緬甸等地,有專人訓養象並用於戰爭,但大象其實從未被真正馴服過!

參觀完大象表演,我們經過一個小溫泉,去浸腳,水很熱。
我們吃了個溫泉蛋,很美味。 然後上大巴,頭昂昂四個小時,一路直去清萊

終於到了晚餐時間,聽情懷老歌,真系聽出耳油,大部份都是老歌。


夜宿酒店,M07別墅,然後出去小資一下。

Day3 清萊白廟、黑廟、金三角、泰北孤軍

清萊的名稱來自建立孟萊王。由1262年至1296年,清萊成為蘭納古王朝的第一個首都(及後遷都至清邁)。清邁與清萊,難兄難弟,地理上為高山地區,後者更是泰國最北的邊陲,群山峻嶺,萬山環繞。

蘭納王朝,在泰北統治約三百多年。清邁與清萊,這兩個曾經的都城,卻處處可見這個蘭納留下的佛寺、城郭以及影響深遠的文化與習俗。當你徜徉在古老的寺廟,漫步在殘舊的城牆下,無論是破敗蕭條的蒼涼,還是金碧輝煌的繁盛,都能感受到一個故都的古老與厚重,依稀看到一個王朝的興盛與衰敗。

古老的蘭納王朝,與“西雙版納”意思其實差不多,意喻“百萬良田之邦”。中國元代稱之為“八百媳婦國“,清代常稱之為景邁,一度興盛,是泰北最早的強大政權,經歷內亂,被數國夾逢下圖存。

不可一世、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在征討蘭納王朝“八百媳婦國”時,出師不利。最終幾經波折,演變成了今天的清邁,又成了一個國人都喜歡的旅遊景點了。

白龍寺或俗稱白廟,官方名稱龍昆寺,是泰國清萊的一座寺院。不同於泰國傳統的寺廟,該寺由泰國蘭納著名藝術家許龍才所設計,該寺以素白做底,銀鏡鑲邊,反射出奪目的光芒,象徵著佛陀的純潔和佛的智慧照耀著全宇宙。

這白廟只是一個半成品,但足夠讓人歎為觀止了,堪稱是精美藝術。
白廟不止外觀莊嚴華麗,寺裡的神像、壁像同樣令人目瞪口呆。
泰國的寺廟非常多,但唯獨白廟是最特別,也是世界上最獨一無二的。

五眼四耳,象徵“人在做,天在看”,類似未日審判的判官。

這就是許龍才,著名泰國國家級藝術家。
許龍才祖籍中國,出生地就在白廟所在地的隆坤村。
我們首先參觀他的藝術畫廊,裡面不能拍照,藝術館大多是佛教類的作品,大膽、繁複且創新。
許龍才說過:“每當我想到國家,就會想到養育我的土地,我想用我的生命回饋我的祖國,這也是我主要的動力來源之一”。

走過白廟的奈何橋,看著無數的白骨爪伸出,似乎身在地獄之間,背後升起一陣涼意。在純粹與驚悚之間感受這座高冷的寺廟。

經過佛陀舍利塔,再經過蘇卡瓦帝橋,最後就是佛陀高塔。

密密麻麻掛滿了許願牌!

許願池。

金光燦爛黃金洗手間。

竟然有中國的八仙


天下宗教是一家?!

之後,我們經過一條小村,來到了神祕的黑廟。

憨厚的木佛像、蓮花佛手、大象神石雕、女神窗雕、誇張的生殖器藏品、石頭砌成的圖騰,都彷彿穿越過時光,令人聯想起人類蠻荒的遠古時期那些原始的生活場景。

這裡展示枯寂的死,也用死亡證明曾有過的,生生不息、代代延續的生。

這是典型泰北建築屋頂,呈V型,幾乎處處可見,傳聞是可以僻邪。

冥想塢,但裡面都有一個或蛇或鱷魚的標本,怎想啊?

估計黑廟的宗教是沿自印度婆羅門(受苯教影響,而苯教又受原始薩滿影響,歷史就在不經意中傳承),明顯帶種「陽具崇拜」,是這一種遠古就有的原始信仰。

黑廟只是概念和名字比較嚇人,其實沒有想像中恐怖(想像永遠是最恐怖的),相反,我覺得要走過白廟的奈河橋,才真的要鼓起勇氣,一不留神當心會被罪惡之手拉下去無間受苦呢。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這就是白廟與黑廟。

遊了兩天,看了大大小小許多寺廟,今天我才稍微瞭解這裡的宗教。

泰國,屬於上座部佛教,佛教宗派之一,以前習慣叫“小乘”,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高棉族等地,與大乘佛教並列,為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大乘佛教則以“普渡眾生”為修行宗旨,上座部佛教(小乘)則固守釋迦牟尼佛的言傳身教,修到羅漢果位,自度並解脫。所謂“乘”,是梵文的意譯,有“乘載”或“道路”之意。

上座部佛教(小乘)的教義,我認為就是“要贏人先要贏自己”,隱隱覺得是對的。

作為寺廟僧人,他們既是知識的代表及道德的楷模,又是積累功德的物件及道德理想的倡導者,他們充當著廣大在家信徒精神導師和心理醫生的角色。佛教的影響在泰國無所不在,幾乎滲透到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行為模式、價值觀念、人生志趣等方面。

而我們作為旅行參觀者,深深被他們虔誠的信仰而感動。

OK,感動完後,我們再出發啦!
午餐時間,我們在金三角吃團餐。事後回顧,這是我們吃得最差的一餐



其實也是可想而知,因為這個金三角,就是以前稱為“荒域”的地方。


不遠處就是美斯樂,再遠些就是滿星疊。

美斯樂、滿星疊曾是當年泰北孤軍的駐地(孤軍歷史可參閱《異域》)。
泰國人稱孤軍一律為93師(這番號最初源自國軍緬甸抗日的93師遠征軍)。

身經百戰的軍人已經老了,不管是為誰而戰,為何而戰,能夠在艱苦卓絕的戰鬥中倖存下來,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這支孤軍不得不接受:“敗,則與草木同朽;勝,則為天地不容!”

困境,歲月在老人的額頭眼角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背井離鄉的經歷多了沉甸甸的分量。 驚心動魄的日子和可歌可泣的悲壯往事,經過漫長歲月,都將成為過去。

泰北孤軍曾出征掃蕩苗共、泰共、緬軍,九死一生,間關百戰,維護泰北安寧,他們用生命換取勝利的奮鬥精神最終感動泰王,御賜公民與居留權。而孤軍落地後,廣植櫻花樹,發展農業,改善了往日難民村的面貌。多年後,每逢春天,美斯樂、滿星疊一帶由於櫻花盛開而成為泰北最熱門的賞櫻勝地。


鴉片,俗稱大煙、阿芙蓉或福壽膏,屬天然麻醉抑制劑,醫學上作麻醉性鎮痛藥;非科學研究或非醫用,則歸類於毒品。鴉片是從罌粟花未成熟果實經割傷果皮後,滲出之白色汁液乾燥凝固而得。

直到近年,在國際的強大壓力,特別是美國等國家的禁毒壓力下,泰國政府加大禁毒攻勢,毒品產地已經大部轉移到緬甸境內,而金三角本地已轉型生產咖啡、白米、蔬菜和甘蔗。

金三角的陽光下,罌粟花幾乎絕跡。昔日漫山遍野的罌粟花,如今只能在博物館中看到了。

坤沙,漢名“張奇夫”,泰北人稱為“張家”。坤沙祖輩從中國雲南到此,歷經8代二百多年,他為著名毒梟,亦是緬甸軍閥,前蒙泰軍總指揮,因而聞名世界。

1989年金三角毒品貿易達到最高峰時,坤沙控制了整個金三角地區毒品貿易的80%。美國政府曾懸賞200萬美元捉拿這位曾經的世界第一毒梟。

1996年1月5日,坤沙向緬甸政府軍投降,隨後前往仰光,開始了被軟禁的晚年生涯,2007年10月26日,在仰光寓所病逝。

這就是著名的馬幫!

遠在清朝中葉,馬幫就存在了,早在雲南邊境一帶貧苦的農民,為了求生,常常趕著馬,成群結隊,穿過從林,越過山嶺,到緬甸、寮國、泰國等地做點小本生意。

他們躍馬從山,雙手放槍,杯酒當歌,充滿草莽英雄的悲壯氣氛。

沒有馬幫去不到的地方,也沒有馬幫運不了的東西!
(寫到這裡,忽然有種武俠小說的感覺


馬幫,是一種有嚴密組織,行動規範的團體,是交通欠發達與惡劣地形運送物資的重要商隊,穿越交通不便的沙漠或是惡劣地形,例如橫跨整個歐亞的絲綢之路、高山峻嶺等。

雙獅地球牌是99.9%純度產品,因其第一的質量保證,良好的純度,在全世界獲得極高聲望。

聽說這是最後的毒梟,製作臘像告戒後人。

兩岸三國的湄公河,一邊是貧窮但積極發展的緬甸,一邊是經濟繁榮的泰國,另一邊是保持原始風味、民風淳樸的寮國。

我們一團人開始還興致勃勃地遊船。
但游完船結果下來,感覺……一般般,不好玩。
下次旅行再出遊,如果有遊船的,一概不去,哈哈哈哈。

一行人坐車,從清萊回清邁,晚上終於有好吃的龍蝦餐了,哈哈哈!

每人一小杯燕窩,試吃懷,哈哈哈,小氣鬼。

晚上入往Lani酒店,然後出去宵夜。
路過街頭小店,清邁人很認真地幫我們做香蕉薄餅,挺好吃的。

Day4 魏甘功古城、塔佩門、鄧麗君、夜市

泰國歷史上一共有四大王朝:素可泰、大城、吞武裡、卻克里。蘭納王朝是屬於素可泰時期的泰北王國,而魏甘功古城曾經是蘭納王朝孟萊王在清邁的第一個都城,後來水淹後才移到現清邁古城。整座城池被掩埋於地下,為世人所遺忘後來被水淹沒了,直到1984年才被發現。

最重要的建築物是大佛塔,是一個顯示蘭納王國初期,受到了緬甸與蘭納相互影響的建築。

佛塔呈四方形,共有64尊佛像。據說,明萊王建魏功甘古城時,他有60位妃子,這60尊佛像,是紀念他的60位妃子。底座另外4尊佛像,是緬甸在統治蘭納王朝時,增加上去的。

佛塔周圍都有“結界”,女士不得進入,這是一種特殊的戒殿。

購物時間到,靚女們一起衝上去,買買買!

午飯時間,一邊自助餐、一邊聽情懷老歌,真是聽出耳油。

現任泰妃。

塔佩門,是清邁古城唯一一段保留得最為完善的城門。
塔佩門總是能給你意外的驚喜,你在這裡能遇見各種型別的人,以及各種表演。


看 似一幅畫
聽 像一首歌
人生境界真善美 這裡已包括
——鄧麗君.小城故事

許多鄧麗君迷來到清邁,都會慕名前去美坪酒店,緬懷一代歌后最後逝世的遺址。

《小城故事》是一首帶民族色彩的小調,巨集揚臺灣早期人民的勤奮努力,而清邁人也以此曲為榮,當成自己小城的代表作。

《小城故事》唱出一片悠然、寧靜、和諧的小城生活景象。這也很適合現在的清邁,悠久和坦然的傳統,閒適和緩慢的節拍,原汁原味的生活。

鄧麗君細緻溫婉誠懇的唱腔詮釋,將這首歌曲的精神發揮到淋漓盡致,無人能出其右。

1979年,鄧麗君發行《島國之情歌第六集》,收錄名曲《小城故事》。大碟內有我很喜歡的三首:《心事》、《初戀的地方》、《想起你》,主要是我小時候聽老爸卡帶播多了,這些歌曲有一種很耳熟的感覺。

電梯緩緩把我們送到賓館的最高層,當年招待鄧麗君小姐的比利服務員在迎接我們


清邁湄濱酒店1502總統套房,是鄧麗君小姐每次到清邁的固定住處,可以從房間看到整個清邁。1502房一直都沒變過,一如鄧麗君小姐生前原貌。

鄧麗君生前喜歡到清邁逛街街,從不擺架子,平易近人。
而鄧麗君去逝後,無數樂迷,包括泰國清邁人仍愛著她,永遠永遠。

千言萬語,歸納一句:致所有熱愛鄧麗君小姐的歌迷!


閒情逸致,享受自助下午茶,邊吃邊聽鄧麗君的歌,感慨完後,我們又開始買買買!
但女士們話購物時間太短,不爽,哈哈哈!
不理啦,去享受泰式古法按摩了。
這是跟團與自由行都必去的專案。
我感覺這家都算比較正宗,先洗乾淨腳,換上整套衫褲。按摩師全部都是女的,會講一點點中文,給我按摩的是泰國大肥婆,嚇S人,哈哈哈,厲害,真是……舒服。
按完之後感覺疲勞盡消。


清邁夜市開始了。
瘋狂的夜市,席地而坐(難道是回到唐朝?),拼命地吃!
之前的燕窩吃得不過癮,在這裡可以盡情地吃(當然要錢的


)。
超美味的燕窩、超美味的芒果糯米飯與辣辣炒海鮮,回味至今。

Day5 寧曼路

經歷了瘋狂夜市後,我們今天去了比較輕鬆與小資的寧曼路。

清邁古城西邊的寧曼路(Nimmanhaemin Road)不是一條路,而是一堆文藝清新的集聚地,菜品精緻的泰餐廳、火遍網路的拍照地、悠閒愜意的咖啡館和各具特色的創意店,應有盡有。

關鍵是這裡,體現了清邁清靜。

寧曼路並無所謂熙熙攘攘,店鋪臨街也不事聲色張揚,總體就是清靜的大局面:路上行車,不擠不塞,不吵不鬧,感覺不到嘈雜;路上行人,不緊不慢,不慌不忙,更是悠然自如各種清閒;偶然步入深巷別院,那種清幽恬靜更是深透到了骨子裡。

很多人喜歡清邁,不是從熱鬧的夜市開始,而是從寧曼路開始的。

iberry Garden,是寧曼路上的必打卡的甜品店,非常文藝的一些小店鋪。院子特別大,一隻超大的狗狗,很容易辨識。以前大狗狗是粉紅色的,現在冬季又變成了藍色


旅行團安排最後一頓午餐,肉排骨、咖哩蟹、芒果飯、冬蔭功、雞、魚、春捲等等,應有盡有。事後回顧,這是最好吃的一頓,果然“好戲在後頭”。

我發現這裡的排骨太好吃了,我忍不住吃了兩根

來清邁,體驗曾經蘭納王國的獨特文化歷史,細味這朵清雅的泰北玫瑰。當中國還是寒冷的冬季時,這座小城依舊,溫暖如春,處處生機勃勃。你嚮往的詩和生活,在這裡不過是尋常。

近代的清邁,更是因地緣文化,是繼曼谷之後,其實是一個暗流洶湧的交匯之地(原因何在?恕我不此展開詳說)。

因此,清邁,這座昔日的古蘭納之都,她不絕美浪漫,也不繁華綺麗。
然而,她有著自己獨特的意義與品味,猶如時光機,讓人穿梭在歷史與現實之間。

而今天的清邁,又蛻變得溫柔、可愛,而且是變得很“色”。
我們走過藍廟、白廟、黑廟,見過紫色、綠色、紅色、黃色等等萬變的色彩,
光彩耀目,是清邁留給我們的美麗印象。
另外,在匆匆旅行的幾天,我感受到清邁人的純樸,有信仰的加持,果然不同。
再會。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