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花缽舞與土樓餐廳的中國風】
“這是什麼舞?”,我問同伴、清邁梅洲大學畢業生阿妹。
阿妹是清邁土生土長的漂亮妹子,她將視線從舞臺上轉回來,微笑著告訴我:是泰北花缽舞。
清邁有座土樓餐廳(TULOU),仿照福建廣東客家土樓建築風格設計建造,是全清邁最大型的中式古典風格建築物,由我的老鄉、祖籍廣東梅州客家、生長於法國的曾先生於五年前投資、建造,是清邁單體面積最大的中餐館及清邁旅遊文化的標誌性建築,也是清邁上流社會達官貴人最愛的頂級餐廳之一。
電影《無雙》部分外景在清邁拍攝,周潤發喜愛土樓餐廳的建築特色與廣東客家美食,專門兩度赴土樓進餐,並讚揚土樓濃濃的中國風與曾老闆濃濃的中國情意結。
泰國是多民族國家,有30多個民族,因此民族舞蹈表演豐富多元絢麗多彩,其中“清邁花缽舞”便具有濃郁的泰國北部蘭納民族傳統特色。
花缽舞在中國屬民間舞蹈的一種,在全國各地民間盛行,表演者多使道具,如扇子、手帕、長綢、手鼓、單鼓、花棍、花燈、花傘等等。
而“清邁花缽舞”傳說已有近千年歷史,使用的道具是花缽,六位年齡已不年輕但舉止優雅、儀態雍容的奶奶級女士,今天在土樓餐廳一樓大廳的舞臺,上演了一幕泰國版的“乘風破浪的奶奶”現場舞蹈表演。
在民族音樂的相伴下,她們借用紅色花缽,翩翩起舞,舞蹈動作優美曼妙,贏得了滿堂喝采。
這是我在清邁第一次看到“泰國花缽舞”,而且還是高齡版!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原文連結: http://www.mafengwo.cn/i/20748847.html
花木蘭,龍珠,功夫熊貓,劉亦菲,客家土樓與泰國票房冠軍《Milan》
【花木蘭,龍珠,功夫熊貓,劉亦菲,客家土樓與泰國票房冠軍《Milan》】 今天,《木蘭》在中國內地正式公映。 如無意外,全國一定罵聲如潮。 原因無他,這不是中國人熟悉的“花木蘭”。 而實際上,迪士尼根本無意拍一部還原“中國花木蘭”的故事。 迪士尼的片名叫《木蘭》(Milan),而不是《花木蘭》,便已隱藏了改編的意圖與初衷。中國觀眾有多少人認真留意這個細節? 三十多年前,鳥山明筆下的《龍珠》(悟空),完全顛覆了中國人認識多少年的“孫悟空”,但是中國新生代們(70-00後)都接受了。 (下圖:泰國清邁一家餐廳的服務員工裝服的“悟空”—“龍珠”) 迪士尼的“木蘭”是漢人(花木蘭不是),生長著南方閩粵地區的“客家土樓”,單人匹馬獨闖北方大漠投軍衛國,改編幅度之大,超出中國人的固有認知與固定思維。 上下圖是《木蘭》開頭與結尾的場景設定是客家土樓,光是這些場景,已完全顛覆了幾百年來中國人熟悉的“花木蘭”人設。 中國的“花木蘭”人物是虛構的,“孫悟空”也是虛構的。 “龍珠”可以接受,為什麼“木蘭”就非要拒絕? 《木蘭》在泰國早於中國上映一週,頗受泰國青少年的青睞。泰國新世代不認識中國的“花木蘭”,但相信從此會認識並喜歡“木蘭”。 (下圖:《木蘭》泰國版海報) 在泰國第二大城市,有一座大型建築物“土樓餐廳”(TULOU),整座建築風格仿造福建廣東的“客家土樓”。 實際上,它是形似“土樓”,如果按照中國內地人的意見,這哪是“客家土樓”?中國的土樓是“用土夯築成的客家人群聚的屋居”,而清邁土樓是不能居住的“大型中餐廳”。 投資建造清邁土樓的曾先生,祖籍是廣東梅州(廣東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父輩一代離開梅州赴南洋謀生,在法屬殖民地生下曾先生。 曾先生三十多年前首次到訪清邁,後來娶了漂亮的泰國女生,乾脆定居在清邁,並且在五年前投資餐飲業。 泰國美食豐富多元,包容性強,泰式、潮汕式、美式、英式、意式、印式、韓式、日式、東南亞式、臺港式、川渝滇式林林總總,各有消費群體。 曾先生決定走“中國風”路線,消費目標既面向各種華人華裔華客,又致力向泰國人推介中國客家菜(兼營中國內地多種地方菜色)。 曾先生始終懷有濃厚的家鄉情結,因此新的餐飲專案不是一般的餐館,而是高維度定位,定義為清邁地區、泰國北部地區最大的“客家餐飲文化(延伸中國文化)”展示場景,透過客家土樓建築文化在國際化、多元化的旅遊大城(清邁每年國際旅遊客逾八百萬),在展示獨特、內涵豐富的客家美食文化的同時,傳播純厚的“中國風華”。 (上圖:右是曾先生,中間是父籍梅州的鐘小妹,廣東某大學物理系學霸,畢業後遊歷世界,七年前定居清邁)。 五年前,清邁土樓平地崛起,成為泰北、泰國、東南亞獨一無二的“新型客家土樓式建築”,客家菜與客家文化在泰北升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曾先生廣東話、國語“三腳貓”,只會講“你好”與“自家人”,客家話稍好一點,但仍未屬流利順暢,說的最好的是法語及部分法式英語。但是,每年他都堅持回梅州祭祖拜訪親友。 清邁“土樓餐廳”內外張貼、擺放許多著“中國內地客家土樓”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照片、美術畫,大廳內舞臺的巨型電子螢幕不間斷滾動播放中國風貌風俗風情的紀錄片與音樂MV(包括央視《舌尖上的中國》《中國音樂電視》)。 曾先生多次對我說:我是自家人。 (下圖:土樓的“劉亦菲”) 土樓螢幕從早上十一點到晚上十點,不間斷滾動播出的“”中國片”裡面,有不少熟悉的中國面孔,如鞏俐、李連杰、張學友、張曼玉、宋祖英、甄子丹、楊冪、趙麗穎、劉亦菲、孫儷、劉德華、鄧麗君、周杰倫、費玉清、劉歡、王菲、謝霆鋒、李健、韓紅、阿朵、寧靜、才旦卓瑪等,其中劉亦菲是作為《中國音樂電視》的一揖風光片的模特而出現,並且比《木蘭》早了幾年…… (下圖:風光片模特劉亦菲) 清邁土樓是全清邁最大型的中式古典風格建築物,是清邁單體面積最大的中餐館,是清邁上流社會達官貴人最愛的頂級餐廳之一,更是清邁旅遊文化的標誌性建築。 電影《無雙》部分外景在清邁拍攝,期間周潤發專門兩度赴土樓進餐,他喜愛土樓餐廳的建築特色與廣東客家美食,並讚揚土樓濃郁的中國風。 十二年前,《功夫熊貓》在中國上映,引發許多中國觀眾(包括學者、美術工作者、教授)的抗議,其中理由是“這不象中國的大熊貓”,更延伸為“文化入侵”的爭議。 2009年,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錄製《對話》節目,邀請我與奧斯本(《功夫熊貓》導演)作嘉賓,錄製了整整五個小時(剪輯播出一小時)。錄完後黃巧靈(宋城集團主席)請我倆與奧斯本弟弟(《海綿寶寶》編劇)去宋城吃晚飯。 兄弟倆吃杭州菜津津有味,我驚訝奧斯本不用刀叉使筷子相當流利,追問之下他說出他從小到大的美國鄰居是華裔,受其影響也學會用筷子,也因此產生了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以致後來高興地擔當拍攝製作《功夫熊貓》的導演責任。 我們五人(包括宋城集團總裁張嫻)交流了一個晚上,我詳情介紹了《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電影爆紅的整個策劃製作營銷的來龍去脈及成本,奧斯本則解釋《功夫熊貓》策劃製作了五年、總成本1.75億元(製作成本0.75億美元、營銷1億美元)。我慨嘆:功夫是中國的,熊貓也是中國的,但《功夫熊貓》創意與lP卻是美國的。奧斯本說:《功夫熊貓》是國際的、世界的。 後來,我在日本、歐洲都見到了《功夫熊貓》主角阿寶的塑像。 昨天,我在清邁郊外118公路旁的大片綠油油的稻田邊上的一座園林咖啡館裡,從黃昏泡到晩上八點。咖啡館的門口,立著一座比人高的塑像,正是憨厚可掬的“阿寶”。 每週六週日早上,旅居清邁的中國人、生長在泰國的華裔華僑,以及本土純正的泰國人,都喜歡聚集清邁土樓,品嚐中國茶(一壺收費70銖,可供一桌十人喝,添茶不另收費)、客家菜泰國菜,欣賞土樓外型的食皿盛載的“客家鹹雞”與北京烤鴨,聽看著巨幕播放的中國風情片與華語歌曲(國語歌、客家歌、潮汕閩南歌、川滇貴桂山歌)及泰國歌、外國歌(英語歌、日本歌),土樓內外歡聲笑語。 (上下圖:留意盛載客雞的器皿外型) (下圖:粵港式早茶點心) (下圖:旅居清邁的華人與三代定居泰國的華裔。左一二是曾先生伉儷) (上下圖:土樓大廳每晚都有泰國歌手駐唱,演唱曲目涵蓋泰語、英語、國語、粵語、臺語、日語) (下圖:清邁本地名媛表演民族傳統舞《泰北花缽舞》) 中國文化如何做到真正的輸出,鳥山明三十多年前、十幾年前《功夫熊貓》已給中國人上了頗為生動的一課,但是中國人都明白、都“悟”出了什麼? 如今,迪士尼繼動畫《花木蘭》後,又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驚喜”(估計是驚大於喜)。 我專門看了《木蘭》,看到它的不足確實明顯,在策劃、籌備、創作方面,比《功夫熊貓》確實有差距。 不過,我希望大家在罵“木蘭”之前,建議還是多一點冷靜、理性思考,或是多讀、多思考盧思翰的關於花木蘭的文章吧! 《木蘭》(Milan)泰國公映日是9月4日,上映一週,票房已逼近6000萬銖(1300萬人民幣),已超越《葉問4》(票房約70萬美元)泰國業內人士認為有望成為泰國今年電影年度賣座冠軍。 《木蘭》令泰國本週成為電影全球票房最高的國家。不過,從今天開始,譯名為《花木蘭》的影片中國內地公映,中國必取代泰國躍升全球第一。 《木蘭》在臺灣、新加坡地區也都登上首周票房冠軍。…
泰國新娘:幸福的“痛苦”
【幸福的“痛苦”:泰國清邁民族婚禮儀式】 全球每個國家的婚俗都不同,但泰國人的婚俗與中國內地有點相似,基本上都採用傳統的婚禮儀式。 泰國青年阿湯(TOM)與榮格(RUNG)的婚禮,選擇在清邁土樓餐廳舉行。 土樓餐廳的建築風格是廣東梅縣客家圍樓,因為老闆曾先生祖籍是梅縣,爺爺早年赴南洋謀生,然後轉到泰國落戶。 曾先生屬於第三代華裔,法文流利,英語泰語一般般,國語與客家話只識講三五句。 土樓餐廳是全泰北兩家最大的中餐館之一,一家是謝桐興酒樓,主營潮汕及泰北菜,另一家是土樓餐廳,主營客家美食、廣式早茶及泰北美食。 阿湯包下土樓餐廳一樓大廳,婚禮採用泰北蘭納民族傳統儀式,新郎新娘、家人、親朋好友均穿著蘭納民族服飾和傳統的禮服。 留意我在現場拍攝的這段視訊,一條白幼長線系在新娘子新郎哥頭上,然後由雙方家長同執此線緩緩前行 婚禮隆重,儀式感強,最辛苦的是新郎哥和新娘子,跪在舞臺地板上進行各種流程,包括交換禮物、輪番接受長輩與親友的祝福,這一跪便將近一小時,膝蓋腰腿痠痛不已,辛苦程度堪比一次“極限運動”。泰國朋友告訴我,這是泰國婚俗最重要的環節,無可替代,無法取代,所有新人都必須經歷這一關,“痛並快樂著”,“幸福的折騰”。 幸好親友嘉賓不算太多,才百多人。如果是幾百人、上千人的話,通常要跪更久、甚至二三小時。 “折磨”一次,“痛苦”一回,幸福一世,快樂一生! 祝TOM與RUNG新婚快樂,百年好合,永結同心!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原文連結: http://www.mafengwo.cn/i/23458149.html
虎虎不生威,泰虎萌萌噠:2022年泰國春節趣觀
【虎虎不生威,泰虎萌萌噠:2022年泰國春節趣觀】 “哈,泰國的老虎好萌好Q哦!”在尚泰清邁購物中心,我與同伴忍俊不禁開心地喊了起來。 尚泰百貨集團是泰國最大的高階百貨品牌購物連鎖式經營管理集團,三十多家大型購物中心分佈全泰國主要城市。 (上圖:曼谷尚泰旗艦店) (上圖:芭堤雅尚泰) (上圖:尚泰清邁購物中心) “尚泰清邁購物中心”是整個泰北最高階、彙集最多百貨美食品牌的商廈,也是清邁的商業地標。 (上圖:尚泰負層後門) 一週前,“尚泰”從入口處開始,即佈置一新,裡裡外外盡見“中國春節”喜慶元素、色彩與氣氛。 尚泰正門入口處大堂專設虎年宣傳專區,供顧客打卡。 泰國的小孩們穿著印有老虎圖案的新衣裳,歡天喜地跟著大人們購“春節”禮物,爭相與“老虎”打卡合照,揮動手上的印有“大吉大利”“新正如意”“閤家平安”漢字的利事封、紅包。 在中國,每逢每十二年一個輪迴出現的中國“虎年”,關於“虎”的漢字,頻率出現最高的是“虎虎生威”。 但是在泰國,泰虎非中國虎,泰人筆下的“虎年虎畫”,沒有霸氣,沒有威風,反而漫畫卡通化,長得像萌萌噠的寵物。 2020年12月29日,泰國政府召開內閣會議,決定從2021年開始增加中國農曆春節為特別法定假日,目的是促進國內旅遊業發展。 從此,泰國的許多商場、百貨大廈、購物中心、超市、倉儲賣場、食肆以及17000家“7-11”店,在春節前後增添了許多中國春節的元素與色彩。 以下圖片是我在泰國清邁(泰國第二大城市、泰北第一大城市)、達府(泰北的一個省)、那空沙旺(泰國中部重要地區,全泰國最多華裔聚居的府省)、紅統府、芭堤雅、格蘭島隨手拍攝的。 (上圖:清邁尚泰超市) (上圖:那空沙旺府那空沙旺市九龍公園門口交通要道上的恭賀新春橫幅。可口可樂公司為慶祝成立106年,藉助“賀泰國新正(中國農曆新年)”進行宣傳活動,橫幅遍佈全城。 留意上圖橫幅下圖宣傳畫內的中文字及中國財神爺形象。 (上圖:那空沙旺九龍公園裡懸掛的紅燈籠,印有“大吉大利”中文字) 那空沙旺府人氣最火爆的餐館是“林瑞芝飯店”。潮州人林瑞芝早年來泰國謀生,娶妻生子,然後在五十一年前創辦了“林瑞芝飯店”。 林瑞芝的孫兒林伯跟著爺爺一同創辦飯店,爺爺去世後林伯每天坐鎮飯店打理生意。 (上圖:我與林伯合照。林伯今年八十三歲,身體健壯。除了他與我講廣州話、潮汕話外,他的女兒、孫子、曾孫沒有一個人會講國語或中國地方方言) (飯店生意非常火爆,每天開到凌晨四點才打烊。在泰國,餐廳、飯店營業時間超過深夜十二點的已少見,到凌晨四點的則更是鳳毛麟角) (上下圖:清邁土樓餐廳的全新菜譜) 土樓老闆姓曾,法語泰語流利,英文憋腳,國語、廣東話只識一句“你好”“雷猴”,以及一句客家話“自家捏(自家人)”。 曾老闆爺爺原籍廣東梅縣,出海闖蕩,從印尼、馬來西亞到落籍曼谷,娶泰國人為妻。曾老闆自己也娶泰妻,在清邁建立全城最大最漂亮的中國客家菜餐館。 土樓餐廳從建築造型(採用閩粵客家土樓建築群風格)到大廳、廂房命名(上海灘、梅州、武當山等),無不體現濃厚的中國色彩。 網際網路時代,不少泰國人透過傳媒、網際網路見識過“中國春運”波瀾壯闊的奇觀與“農曆新年”的熱鬧景象,但是這並不代表泰國人瞭解“中國農曆新年”的豐富內涵與特殊意義。 我與泰國華裔(注意:泰國華裔不是泰國華人)朋友交流,他們實際上除了略略知道祖輩(高祖曾祖太公爺爺)是中國移民外,便不清楚祖輩的祖籍在中國的什麼地方。 我認識許多泰國華裔,即便會講幾句簡單的客家話、潮汕話、閩南話,但他們當中99.9999%不知道廣東、福建、潮汕在中國哪裡?也沒去過,不關心也沒興趣去了解,但是他們多多少少還知道一點點“中國春節”“農曆新年”是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畢竟漂洋過海跨山越嶺來到泰國謀生打拼的祖輩還保留著一些故鄉的傳統習俗與禮節。 但是,對於土生土長只知佛曆不知中國農曆的泰人來說,他們最大最喜慶的民間節日第一是“宋幹節”(泰國新年,潑水節),第二是“水燈節”,“中國春節”“中國農曆新年”對他們來說,也就是一個與“聖誕節”“萬聖節”差不多的休閒娛樂節日。 我與朋友在達府(清邁與曼谷之間的泰國一個省)1號加油站加油,油站內的“7-11”店玻璃門口左右對稱貼著龍的揮春。 朋友笑說:泰國人是不是搞錯了呀,應該貼虎揮春才對吧? 我思索了一會兒,說:兩種可能,一是正大集團有高人((7-11是正大旗下企業)。 虎雖為地上百獸之王,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虎與龍關係非一般密切,成語中不乏虎龍之詞,如龍騰虎躍 、虎踞龍盤 、臥虎藏龍 、生龍活虎。 《周易》裡更有“雲從龍,風從虎”之說。 龍吟祥雲出,虎嘯穀風生。易中天教授最近便揮書春聯一副…… 另一種可能則是7是-11店員知道即將到來“中國農曆新年”,但不知道什麼是虎年,認為龍是中國文化的代表與吉祥物,於是便張貼兩條龍在門口,迎接“中國農曆新年”。 (上下圖:紅統府的7-11) 當然,本身已喜歡休閒、度假、躺平的泰人,本身各種名目的節假日雖然已多,但增添多一個節假期,只會皆大歡喜。 今天(2022-1-29)是中國年廿八,仍然未放假。但是今天起,泰國放假五天。 (上下圖:格蘭島碼頭的中國燈籠,留意上面的漢字)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原文連結: http://www.mafengwo.cn/i/23505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