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臺灣作為旅行目的地,一直是我的心頭好。這次三刷寶島臺灣,我選擇了頗為冷門的離島金門。
對於福建沿海的居民來說,金門可能更為熟悉一些,畢竟地緣上,金門島離廈門不過半小時航行的時間,離泉州一小時也可抵達,“小三通”開放以來,廈門、泉州往返金門的旅遊航次非常多,很多福建居民也會把金門當做週末度假的好去處。然而對於我們這些遠離閩南地區的人來說,金門就顯得相當陌生了。
金門隸屬“中華民國”福建省,雖然金門島離祖國大陸近在咫尺,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這一方土地與我們似乎也若即若離。進入和平年代以來,海峽兩岸不再炮火連天,原為軍事陣地的金門逐漸轉型,以僑鄉文化和戰地文化為特色發展旅遊經濟。對於那個年代那段往事,有記憶有情懷的人們,相信在金門島可以找尋到更多感觸。
如何前往金門
從大陸出發,可以在廈門的五通碼頭和泉州的石井碼頭(泉金碼頭)坐船前往金門。考慮到春節期間廈門五通碼頭客流較多,我是在泉金碼頭乘船的。平日的話,個人建議從廈門出發,船次多,時間快,節約時間。
抵達泉州後,在泉州汽車客運中心站買到南安市的車票,這趟車票是沒有具體上車時間的,早上7點第一班(春節期間),下午4點30以前都可以憑票乘坐。
行駛約1小時抵達南安市,下車步行1公里即可到泉金碼頭。
船票建議提前購買好,網路渠道很多,根據發船時間提前一小時抵達碼頭換票。春節期間,這裡的遊客數量也並不是非常多,現場購票也能買到。航行1小時便可抵達金門水頭碼頭。需要注意的是,我出發的那天因霧氣較濃,所有航次均延誤,8點30的航次延誤2小時才開船,大家出行前最好查詢天氣狀況,一般來說2-3月份這樣的情況可能較多。
遊玩歸來,在泉金碼頭門口還有k207公交車可以返回泉州市區。
入臺證、入金證這些必備證件辦理起來方便快速,方法也很多,在此就不贅述了。
島內交通及住宿
金門島環島一圈不過70公里,雖然面積不大,但景點較為分散,遊玩起來比較麻煩。島上可以包車遊覽,也可以搭乘定時定點的旅遊客運大巴,但我仍然建議租電動車遊玩,時間、線路可以自我掌控。水頭碼頭附近就有租車公司,或者聯絡民宿老闆都可以辦理好租車事宜。租車公司會提醒你一人只能騎一輛電動車,被警察查到要罰款,但實際當地人很多都是載人騎車,包括騎摩托車,所以這一點上可以自行考量。
電瓶車滿電情況下可以騎行110公里,一輛車配兩塊電池,每家租車公司都有好幾家門店供遊客免費更換電池,掌握好線路和電量,不會出現中途沒電的情況。
島內民宿和酒店不少,各大旅遊平臺都可以預訂,但請務必提前用谷歌地圖查清楚住宿的地址,以及計算景點和住宿之間的距離,不建議住在過於偏遠的地方。我這次住在金門城,雖不至於太遠,但離金城鎮也有近5公里的路程,離部分景點更有20公里之遠,騎著電動車雖然很方便,但夜晚騎在路上還是相當瘮人,本就人少的小島,大部分的道路上難見車輛和行人,每個鎮之間相連的道路更是人煙罕見。春節期間,鄉間小路彷彿被夜色侵蝕,沿途的商店均消失在黑夜裡,唯有路燈照亮馬路,寂寥得令人害怕。
水頭聚落
水頭聚落,簡單來說就是一處閩南式建築聚集的古村落。那橘紅色磚石,那考究的雕刻,那窈窕的燕尾脊,濃郁的閩南風情撲面而來。行走在聚落之中,你會驚歎於這些歷經滄桑的古厝居然儲存的如此完好,即使有些經過修葺,倒也看不出現代文明的痕跡。
早年間,生活在水頭的居民大多從事走船經商,與海外的交流機會日漸增多,清末民初,金門僑民紛紛回鄉興建家園,也把西洋元素融入閩南建築之中,使得水頭聚落平添一份異國風情,其中最為知名的便是得月樓。
得月樓建於1931年,是當時水頭聚落中最高的建築,以“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內涵,取名“得月樓”。如此詩意的古建築實際卻是一座具有防禦性的銃樓。早年間,金門地方治安混亂,又因海島的地理屬性,使得水頭聚落成為強盜覬覦的物件,所以得月樓的牆面上有供機槍瞄準的槍眼,內部還有逃生密道。秀氣溫潤的建築之下卻有著硬核防禦的機能,使得得月樓被列入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
如今的得月樓經歷風霜的洗禮,斑駁的牆壁早已看不出當年的劍拔弩張,我們也只能仰望這歷史建築,遙想當年的風華歲月。
距得月樓一步之遙的金水國小,也是來到水頭聚落不可錯過的歷史建築。1932年,為滿足金門孩子的教育需求,水頭黃氏宗族籌建金水學校,在得到南洋地區僑民的捐助後,當時規模最大,制度最完善的金水國小拔地而起。
距得月樓一步之遙的金水國小,也是來到水頭聚落不可錯過的歷史建築。1932年,為滿足金門孩子的教育需求,水頭黃氏宗族籌建金水學校,在得到南洋地區僑民的捐助後,當時規模最大,制度最完善的金水國小拔地而起。
金水國小具有明顯的巴洛克風情,尤其是正門上的天使雕塑,和周邊的閩南建築形成鮮明的對比。金水國小獨一無二之處在於其回字型結構,圓形牆柱在閩南地區也相當少見。時光荏苒,金門人口逐漸減少,1986年,金水國小宣佈廢校。現金作為歷史建築供遊客觀賞,建築內部改造為歷史博物館,通過文獻資料和當時的陳列,你可以一睹當年的風采。
翟山坑道
翟山坑道是金門典型的戰地景點,1960年,因戰事需要,耗時5年開挖完成,供戰時登陸小艇搶灘運補用。因人工開鑿的緣故,更顯示出其氣勢磅礴。
翟山坑道是金門熱門景點,也是大量旅行團必到之處,坑道內雖空間較大,但道路只有一條,觀光高峰期人群擁擠,可能會影響遊覽,建議午後3點左右前往,避開旅行團。
金門民俗文化村
如果你對閩南的古厝饒有興趣,就一定不要錯過金門民俗文化村,從水頭聚落所在的金門城騎電動車出發,約一小時就可以找到這處完整的閩南建築群。
金門民俗文化村實際為“山後聚落”其中的中堡,是金門第一個開放為觀光景點的聚落。其中的18座古厝,包括16棟對稱公正的二進式雙落古厝,一座宗祠堂和一座學堂,又有“山後中堡十八間”之稱。於清光緒26年建造,歷時25年才完工,1979年正式更名為“民俗文化村”。
與水頭聚落不同的是,這裡的古厝規劃整齊,有意而為之的建造,使得每棟房屋依山面海、井然有序,更顯大氣之範。飛天的燕尾脊在空中交錯,勾勒出古樸的線條,一條條筆直的巷弄成為遊人爭相合影的地點。
因為很早就開放為觀光景點,所以這裡的每一棟古厝都可以入內參觀,最前排的幾棟也已商業化運作,變成小吃店和紀念品店,熱鬧非凡。金門民俗文化村所在的一大片區域都沒有休息處和餐飲中心,如果你剛好中午前來,建議在此處解決午餐,不然就得驅車前往金湖鎮中心覓食了。
獅山炮陣地
距金門民俗文化村一步之遙的獅山炮陣地是現存唯一的坑道式榴彈炮陣地,又名震東坑道,“威震金東”的含義。
1958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萬炮齊發,對盤踞在金門島的國民黨軍隊發起了猛烈轟擊,持續44天共發射超過47萬發炮彈。時任國民黨“國防部長”俞大維,尋求美國政府的支援,美軍把8寸自走式榴彈炮運往金門,並在獅山炮陣地向解放軍發起還擊。
兩岸對峙年代,獅山炮陣地曾有8寸榴彈炮4座,現在景區內只留有一座作展示,並且每天固定時段還有演員進行炮操表演,滿足軍事愛好者的好奇心。
馬山觀測所
馬山是金門本島距中國大陸最近的據點,對峙時期前線基地之一,有天下第一哨之稱。
馬山觀測由濱海小山丘開挖坑道而成,相當隱密。昔日裝設有大型望遠鏡,監控對岸海空動靜,現在有遊覽用望遠鏡供遊客使用。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一無二的歷史意義使得這裡成為金門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
“親愛的大陸同胞們,你們好,我是鄧麗君。我現在來到金門廣播站,向大陸沿海的同胞們廣播。我今天要跟大家說的是,我很高興的能夠站在自由祖國的第一前線金門。我感覺到非常的快樂,非常的幸福
。我希望大陸的同胞也可以跟我們享受到一樣的民主和自由。”
兩岸關係焦灼的年代,馬山除了需要時刻監控大陸的情勢以外,還要負責向對岸發動“心戰”。鄧麗君就曾在馬山播音站向對岸“喊話”。
1.舒孝煌,全球防衛雜誌編輯部,《昔日反攻跳板 今日交流前哨 ──小三通後的金門戰備》
沙美
沙美位於金沙鎮,一條老街,一個小商圈成為鎮上最熱鬧的區域。
沙美老街不太好找,谷歌定位不準確,但能幫你導航到老街的大致區域。因為春節期間,老街內店鋪尚未營業,我們一路找不到人問路,著實費了些工夫。倘若平時前來,人聲鼎沸的老街應該不容易錯過。
沙美老街不長,由此延伸出幾條巷道也正在改建之中,想必是知名老街帶來商業的發展,吸引不少當地人前來建樓創業。老街內仍有不少民居,剩下的則被改造成文創館或者餐廳和咖啡館。可惜正值春節假期,沒有商業營業的老街顯得有些寂寞,我們也匆匆離開了。
離老街不遠處的沙美商圈則是另一番風情,保留了早期商業的痕跡,懸掛在空中的招牌和碩大的中文字樣,是腦海裡臺灣的模樣。金沙戲院標誌著這裡曾是小鎮的中心,而如今被廢棄的戲院遺址成為停車場,只剩下空蕩蕩的去殼,磨滅得快要看不見的戲院名稱和“青天白日”彷彿也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落幕。
陽翟老街
陽翟老街可謂是金門島上的網紅打卡地,因電影《軍中樂園》在此搭建拍攝場景而一度躥紅。實際上“金東師”部隊曾經就駐紮在陽翟,兩萬阿兵哥的到來也帶來了人氣,因此陽翟也有“金門西門町”之稱。陽翟老街上的金東電影院曾是官兵休閒娛樂的場所,于右任所題五個大字讓這座建築顯得意義非凡。
2013年,臺灣導演鈕承澤在金門拍攝《軍中樂園》,重建當年的街道風貌,還原了那個年代極具歷史感的場景,“青天白日滿地紅”懸掛在每家每戶的門口,碩大的標語代表著另一種革命態度。照相館、冰室、理髮店成為鮮活的記憶,雖為片景的一條街,倒也讓人想象得出當年的盛況空前。
2013年,臺灣導演鈕承澤在金門拍攝《軍中樂園》,重建當年的街道風貌,還原了那個年代極具歷史感的場景,“青天白日滿地紅”懸掛在每家每戶的門口,碩大的標語代表著另一種革命態度。照相館、冰室、理髮店成為鮮活的記憶,雖為片景的一條街,倒也讓人想象得出當年的盛況空前。
陳景蘭洋樓
原來的行程中並沒有安排這裡,在民宿老闆的極力推薦下,從金沙鎮一路往回走的時候,往位於金湖鎮的陳景蘭洋樓繞了一圈。
民宿老闆說這是整個金門最大最漂亮的洋樓,大是挺大的,漂亮不漂亮就見仁見智了。
莒光樓
金門島的地標性建築非莒光樓莫屬。這座樓高三層的仿古宮殿式建築建於1952年,作為表彰金門歷次戰役英勇官兵之事蹟,並揭示“毋忘在莒”訓示所建。
和金門島上常見的閩南式古建築不同的是,莒光樓的建築風格來源於中國古典建築,因此整座建築在兼具雕樑畫棟的同時,更凸顯巨集偉壯觀。莒光樓象徵著“固若金湯,雄鎮海門”的戰地精神,也是國共對峙時期的歷史地標,成為遊人來到金門必遊覽之景點。
作為一處觀光景點,莒光樓內已改造為以國民黨將軍胡璉為主題的的小型展覽館,“青天白日勳章”乃鎮館之寶,展出的文獻資料以另一種語境反映了當年的古寧頭戰役和八二三炮戰。
模範街
模範街有點類似我們常說的“示範街道”,1924年,當時的金門縣商會會長傅錫琪與地方紳士翁同文,決定為金門建起一條“足以為模範”的街道,並前往南洋集資,建造起這條街道。短短的一條街,你卻能看到閩南、日式、西洋、東洋的建築風格,力圖打造一處精緻的景觀,可見模範之作用舉足輕重,如此一來,這條街逐漸成為金門的亮點。
模範街成為熱門目的地的原因,恐怕不僅僅是模範的歷史,更是因為道路兩邊懸掛的國旗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面五星紅旗,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雙旗飄動的場景,無論對大陸人還是臺灣人而言,這都是難得一見的景觀,畢竟作為戰地的金門,五星紅旗的出現可謂一種“禁忌”。
實際上,街道插滿兩種國旗是當地藝術家的裝置藝術。有新聞報道提到,在模範街出生長大的陶藝工作者王明宗,認為現今兩岸關係緩和,同根同源的兩岸人民應該放下政治的不同見解,兩面國旗交相輝映的設計目的是提升模範街的觀光屬性,帶來更大的商機,從而刺激金門的旅遊經濟。
曾經城市建設上的“足以為模範”,轉變為如今“兩岸一家親”的模範,賦予特殊含義的這條街道一躍成為金門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
清金門鎮總兵署
清金門鎮總兵署原為叢青軒,是明朝文官許獬的溫書場地,清朝康熙年間,改建為總兵署。
總兵署的口語化說法就是衙門,康熙年間的縣衙究竟是什麼樣,走進這裡變一目瞭然。經過8年翻新改建的清金門鎮總兵署宛若新生,大堂、內署明間、內宅明間完整保留,更用逼真的人物蠟像重現當年景象。尤其是地牢內的氛圍營造略顯恐怖,膽小的遊客請做好心理準備。
想要深入瞭解總兵署,建議晚間7點30分前抵達,當地志願者會帶領遊客,做免費的詳細導覽。
在地美食
在金門吃什麼?相信各位可以在很多推薦文稿中看到,不過其中很多並不是金門當地人所推崇的,大多主要服務的是遊客人群,口味雖也不錯,但恐怕缺少了些地方特色。對於追求“在地風味”的我而言,就得花些心思找到當地人小聚和請客的熱炒小館。
“德萬全”名字聽起來頗有大酒樓的風範,實際是一間臨街的小店,老闆對於我們的出現有些驚訝,春節期間本來休業的他們,因為晚上有兩桌家宴預訂才開門。看到我們到來,也並沒有拒絕,和藹可親的老闆娘——也是主廚,熱情地和我們聊天,知道我們是大陸來的遊客後,主動推薦了店裡的招牌靚菜,並一再強調不用點太多,幾道小菜足矣。
鹹水雞,店內的招牌,類似白斬雞和鹽水鴨口味的混合,但鹹味控制得剛好。原本我們點的是三杯雞,老闆說三杯雞的雞肉是配送的,口味不好,鹹水雞是散養活雞自家殺了做的,口感更鮮活。
鹽酥蝦,基本上怎麼做都會好吃,應該沒有人會拒絕。
全場滿分的便是這道“鄉菜”。毫不起眼的三種食材:香菜葉、豆乾、肉絲,在幹辣椒和大蒜的爆炒下,居然如此鮮美,這也是老闆極力向我們推薦的,直言白米飯的絕配。或許是因為加了些許醋的緣故,香菜吃起來居然透出一絲絲甜味,肉絲和豆乾的家常搭配也在佐料的催化下,口感高階了很多。
九層塔烘蛋,也是一道下飯菜,九層塔特殊的香味也讓蛋餅香氣四溢。
金門牛肉的品質過硬,也是當地對外宣傳的一大名片,因此來到金門除了良金牧場和喬安牧場以外,這間叫牛二爺的餐廳,你也不要錯過。主打牛肉的熱炒店,基本上把牛的可食用部分都拿出來料理,足以填滿牛肉愛好的極大慾望。不過這家店的菜餚口感偏甜,份量較少,價格因為牛肉的緣故,略微貴一點,對牛肉沒那麼愛的食客可以斟酌一下。
那麼遠,這麼近
金門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和臺灣本島的疏離,在和當地人聊天的時候,他們總會說“你們有沒有去臺灣”、“年輕人都去臺灣工作了”、“我上個月才去臺灣”,臺灣似乎成了另外一個不屬於自己家園的地方。或許是和大陸共飲一江水的緣故,某種程度上來說,金門人對於大陸人多少有些親切感,相近的定位,相似的文化,相同的氣候,金門人每天開門迎接著一群又一群的同胞,就連入境處都貼上“兩岸一家親”的標語。
這樣的一種糾結與矛盾造就了金門特殊的氣質。可是說到底,畢竟是那個海峽對岸的臺灣,那些狹窄的街巷,陳舊的設施,嗲嗲的聲調,讓你迷戀上離我們這麼近的小島。
其實金門未必是一個特別值得推薦的旅行目的地。我記得入境的時候,有一位年輕的媽媽和別人聊天時說道,“要不是小孩要寫作文,誰要去金門呀,就是一個小農村,還沒有我們泉州好。”這話不假,即使在金門各個鄉鎮的中心,最繁華的街道也比不過我們三四線城市的商業中心。海邊遠遠望過去廈門的高樓大廈和這裡的平矮小樓形成鮮明的對比,當地人也有種尷尬的心情,只能指一指電線杆上飄動的政治人物競選廣告,說“我們有這個”。
如果你想看風景,逛景點,金門一定不是你的選擇,雖然是海島,卻並沒有值得特意前來的美景,戰地文化和僑鄉文化的受眾有限,並不足以吸引大眾遊客。可是細細想想,近在咫尺的這方土地,有著完全不一樣的語境和生存狀態,讓人不禁悸動起來。甚至不用坐飛機,搭船就可以抵達的世界,更加讓人好奇這裡曾經發生的一切。就像大陸每座城市,每個省份的老百姓都有不同的性格一樣,金門島上生活的這群人,讓我看見另一種臺灣。
89794165416515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