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歷史城區,是僅次於賭場遊之外的其中一種感官體驗。澳門的歷史城區在地圖上看起來很大,但行走起來並不花太多時間。

這次行走的路線,基本就沿著龍嵩正街走,已經完成了大部分中西結合的打卡路線穿越。

澳門的風景都濃縮在歷史和地理位置上,是小而精緻的,適合微觀玩家暢遊,要的就是以小見大的感受。可說實話,澳門除了賭場美食,真的沒有人可以摸著一塊幾百年的磚牆就能感受到什麼,那是什麼樣的手和大腦啊,大家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六峰山上那一推,震撼。

埋藏的歷史,雖然巨集大,但就像土耳其的藍白,沒有那藍白,土耳其那些房子就是些考古物件,土耳其要感謝顏色,澳門也要感謝顏色。中西結合的澳門,留下了一地的高階灰,黃灰…綠灰…橙灰…這些低飽和度的顏色,美不勝收,說明他們在那時就開始考慮審美了。

我們那時還暫時沒考慮這一層,所以就有了獨特的中西結合。

小而精緻的美,最終是體現在打卡上,澳門有足夠打卡的地方。如果有時間,你可以再深入一些,或者提前做功課,再去摸摸牆磚,萬一和前人對話了,也算是澳門功德無量。

疫情封關,遊客少之又少。其實,人少才能體現這種精緻,澳門不比那些景點有那麼多的波瀾壯闊,只有細細品味才能,那就是在人少的時候。正好我也不讓自己別那麼喪。

開始,從新馬路噴水池出發,先暫時拋開大三巴,新馬路,先民政總署旁的龍嵩正街的斜坡向上,很快就能看到一個轉角,有一個薄荷綠的房子鑲嵌在民居中,轉上去,就是崗頂前地了。

崗頂前地就像一個空中花園一般,那天太晒了,陽光是顏色的好輔助,一切顏色都變得純淨,望眼欲穿。

崗頂前地有聖若瑟修院,崗頂劇院,河東圖書館,聖奧斯汀教堂,四種不同的顏色搭在一起,還有最近很流行的轉角,這裡都有了。

這裡就像一個花園一般,疫情封關,快100天了,對於風景和自然來說,卻是一件好事,但沒有人的流動,始終又好像缺少了什麼。

從原路龍嵩正街繼續向前,就會看到聖老楞佐教堂,崗頂前地那個是修院,這是一個黃白的大教堂,不過疫情期間已經關了很久了…

門口那顆榕樹,年齡也很大了,這裡有好幾顆老榕和老菩提,許多都被保護起來了,有了見證者和乘涼的作用。

這棟紅灰色的建築,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總部,雅緻,小清新的感覺,因為之前這些地方除了教堂就是別人的私家花園,或者別墅。從這裡再看看南灣的海,那裡就是曾經的濠鏡,這樣看那裡的湖,有映象的感覺,會覺得愜意。

再走幾步就是亞婆井前地,這裡林蔭茂盛,旁邊有學校,旁邊有個井,是20世紀末建的。正中的亞婆井街是中式老街巷,不鏽鋼鐵皮,扎眼的“花籠”,就是傳統的,體現我們就地取材的能力。而出來就是葡國人的地中海建築,這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很容易被清新的顏色的衝擊填滿。

沒有人的巷子,才是巷子本來的面目。

從亞婆井街上樓梯就是寬闊的街道,那裡是西望洋斜巷,走上去可以到主教山,山上有個西望洋瞭望臺,這裡是比較集中的中國、葡萄牙、土生葡人的聚集地,所以建築各領風騷,下次我上去再拍幾張。

亞婆井前地對面就是鄭家大屋,是的,就是寫了《盛世危言》的鄭觀應先生的故居。但是顏色,才是最直觀讓人感受到的,比如旁邊的葡人公寓,幾近雅緻,也只有鄭觀應先生才能有這麼大的居所,容得下中式的美。

比如這個1898的房子,漆紅色,薄荷綠,紅,就像兒時的午後,陽光照射進視窗,我靜靜地晒著太陽,生怕發出聲音驚動了陽光,它生氣跑走了。

龍頭裡和亞婆井斜巷之間有一道白牆,只要角度合適,一樣可以得到有高階色系的打卡照片。

不過因為也是居民生活的地方,旁邊有個大垃圾桶,還有許多電單車(燒油的)。找到一個位置不容易,我也是經過拍一張,太陽實在太毒,有時候畫面都看不見,一通胡亂的感覺,就走了。

背面的亞婆井斜巷的白就沒有了遮擋,百葉窗,路燈,樹都是很好的照片伴侶,只可惜巷子太窄了,拍起來是有一定的難度。這裡才是亞婆井真正的泉眼處,在巷子的盡頭。

斜巷盡頭,有一個在保育維護的專案,旁邊就有一人家,我想泉眼就在裡面,有人在,我就不再向前了,這裡的石頭是斑駁的,草肆意生長,就像旺盛的水草缸一般。忽然就和外面隔絕了,只專屬空無一人的林蔭道里。

出了亞婆井,路上人很少,人都在那些巷子裡呆著,平時難見影子,黃白的港務局大樓在土石牆之上,再走不遠,就是媽閣廟了。

經過媽閣廟,要經過這條藍色外牆的街,以前是賣和晒鹹魚的地方,現在變成了鉅記的鋪面,不過我更在意的,是那塊街道牌的名字─“鹹魚街”。

打卡好地,適合拉長,做一個美麗的鹹魚。

最近關口開關依然不明朗,許多店鋪開門虧過關門,平時人煙鼎盛的媽閣廟,只剩下三三兩兩的人,還有堅持地攤經濟的阿叔在門口納涼。

維他奶的傘,傳統的不鏽鋼餐車,一張摺疊凳,一個老人家,若干大樹,就是人間煙火氣,但澳門更適合安寧。

連媽閣廟也用上了低飽和的紫羅蘭,也毫不違和。

媽閣廟過去,離珠海很近,但卻又很遠,只能讓夏天的風帶去我酷酷的笑容。

澳門的顏色,現在應用更加廣泛了,媽閣廟旁的航海學校,樸素簡單,如果不仔細看,也不知道原來這是一個學校。

從媽閣廟回來,走河邊新街進下環街,這裡是澳門老街之一,建築就變成了中式風格,人也多了起來,充滿了生活氣息。

因為許多老街是保護物件,不能拆除,只能加固,這些紅色的就是加固的措施,但也屬於危房了。

從下環街來到光復圍附近,這是澳門比較長的圍裡,已經被開發成文創空間,有文藝青年在房子牆壁塗鴉。這裡因為常年水災,建築侵蝕嚴重,真的能走的不多。

圍裡還住著一些人,還有工人在是施工,這裡經常需要維護,就怕突然倒下來。沒有了顏色的襯托,有的只是實用性,這裡有一個攝影展。

一邊是舊街老顏,一邊是衣服毛巾,藝術總是重疊或者混在一起,取之於生活,凝之於藝術。

因為是當時人們的聚集地,這裡有著許多圍,到了現在有些陳舊,每一個圍裡基本都有一個土地誕,這是每個圍裡的信仰和歷史,這是草蓆圍的土地誕。

許多圍常年需要維護,比如偶像圍。聚多而成景,在澳門的中式建築群裡,除了鄭家大屋的中式亭臺,最有意思的,就是這成群的花籠了,看起來還是挺壯觀的。

澳門是借走了上帝的調色盤,畫幅雖小,但著墨很多。歷史城區不大,能走的很多,下次繼續來走吧。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